怎样正确驾驶摩托车最好

怎样正确驾驶摩托车最好,第1张

骑摩托车有骑摩托车的乐趣,在这人世万物间,又有多少难以说清的乐趣啊!纵然如此,只要一台摩托车在手,就会其乐无穷,别无他求。你想拥有这种欢乐吗?那么就请你: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关心自己,关心别人,不要翻车受伤,科学、正确地驾驶你心爱的摩托车,这种乐趣就永不消减,而会更加强烈、深刻。

  第二章  驾驶姿势及其基本操纵方法

  --从第一次骑摩托车开始,你就必须掌握好正确的姿势。当然,刚刚开始,姿势难免不对,但是不及时纠正,时间长了形成怪癖,想改也改不过来了。所谓驾驶技巧,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技术,而是一种最基本的操作技巧。但是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毫不改样地保持正确而轻松的驾驶姿态和操作技巧,就不象想的那么容易了。你想做到这一点吧?就请你仔细阅读下面讲的内容吧。

  一、就从骑车姿势学起

  采取什么样的骑车姿势,这是个人的自由。何况每个人的身高不同,骑车姿势也就会各种各样。另外,摩托车的结构、款式多种多样,如果大家都是一种姿势,反倒是不正常的了。

  为了正确而熟练地掌握和操纵摩托车,除基本操纵技巧外,要求每个初学者都能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保持身体的平衡。因为身体坐得不稳,就不能得心应手地操纵。当然,还必须保持摩托车的平衡和稳定。

  第二,即使都平衡稳定了,也不要用力死死地按住车把。因为用力过大,难以轻松地操纵,不能充分发挥摩托车转向机构的固有性能。

  第三,能够使身体自如地活动。即能根据操作的需要改变身体的状态,或是把体重加到踏板或车座上。或是改变姿势减轻对踏板、车座的重量,以获得不同状态下的车体平衡。

  虽然摩托车的性能各有差异,但是正确的驾驶姿势的要领是一样的。只有真正做到以上三点,以正确的姿势,轻松自如地驾驶摩托车的骑手,都是最棒、最潇洒的。也只有在正确的姿态下,才会更好地发挥出摩托车的应有性能。

  骑手的驾驶技术是高还是低,只要看他的姿势就明白了。因为只有姿势正确,才能有上乘的驾驶技术。但是不能生搬硬套,象大赛骑手那样,把屁股用力压向弯道内侧在大街上开摩托车,反倒有些出洋相了。正确的方法,是看他们如何根据需要,不时地改变姿势,什么时候放松,什么情况下把体重压向哪个方向,这样的观察和模仿是很有益处的。但是不要注意表面,而应掌握它的实质。另外,通过自己亲自驾驶摩托车试一下,如果不适合你的自身条件,那么再好的姿势,也是不可取的。

  综上所述,所谓骑车姿势,就是以怎样的姿态控制操纵摩托车这种行为的外在表现。因此,只靠姿势的模仿来操纵摩托车,将会事与愿违。反过来说,那些只以能开动摩托车为目的的骑手,他的姿势也一定是很难看的。而无视摩托车性能,只凭浑身力气来操纵摩托车的人,也一定是很粗笨的。因为有一定自重的摩托车,是在一定速度下奔跑的,而决不是取决于你臂力的大小。当然,合理地利用你的力量和体重,更有利发挥摩托车的性能,这就能安全、快速。

  二、骑车姿势(1)

  使你养成最佳骑车姿势的“秘决”,在于正确的骑车姿势及其训练。

  上车方法:(1)站在车体两侧的上车踏板上;(2)同时弯曲双膝,直到坐在车座上;(3)使你的体重仍在双侧的踏板上,上身向前倾斜,两手自然放在摩托车两侧的手把上。至此,上车的动作全部完成。

  不要认为这很简单,要着重注意两点,即臀部“接触”到车座上,然后将双手扶在手把上。否则,当臀部还没有坐在车座上,胳膊也没有负担体重时,就开车,哪怕只跑上一小时,你也会精疲力尽。除了把臀部坐在车座上,还必须调整臂部的位置,绝对不许将车把握得太紧,防止体重落在手腕上。

  只有采取这种基本的骑车姿势,才能使体重恰到好处地落在车座--手把--踏板这三个部位上。也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情况,调整各部位的用力程度。

  “负荷控制”这句话很对,要掌握好左右方向的负荷分布。可以通过前后左右的移动,在身体得到瞬间活动的同时,消除对摩托车附加上不必要的力。这样,就能慢慢地减少两条腿的力量,使体重自然地落在车座上,从而养成正确的骑车姿势。

  即使臀部坐在车座上,手臂和腕部也应处在一种“游离”状态。这样,你才能敏感到车把的动作。在摩托车直行时,车把会自然地左右振摆,保持正常运行。如果双手死死地握住车把,反而影响了车把和转向机构的固有功能,使摩托车发生摇晃,甚至导致翻车事故。

  下半身是通过车座和脚踏板来支撑的,而前倾的上半身是由下半身支撑的。为了不使上身向前倒下,就要利用背部肌肉的力量,即下腹回收,腰部放松,使脊背呈现“弓形”。这种姿势,不仅能使上半身平稳,还可以保持身体的柔软性。

  肘部为半曲伸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腕部始终保持一种轻松的“游离”状态,达到柔软性、自由性。下颚微微抬起,但决不是向前伸出,否则就会使手腕和肩部受力,而影响操纵的自如性。

  三、骑车姿势(2)

  还是三点:(1)放松肩部;(2)膝盖轻靠在油箱上,始终保持双膝挟紧状态;(3)脚跟靠在踏板靠框架一侧,脚尖朝前进方向。

  无论是直行,还是转弯,都不要有意识地扭动身体对车体“加力”。这样不仅影响微细自如的操纵动作,还会增加你的疲劳感。越是摩托车高手,他的姿势越轻松,长时间或高速驾驶也不感到疲劳,原因就在于全身放松。当然,漫不经心也是不对的,关键是能及时放松。因为摩托车本身就具有抗左右振摆的性能,当然这也是你的下半身起了作用,这就是再三强调的“双膝挟紧”作用。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了“双膝挟紧”的重要性,在驾驶员培训班也反复强调这个问题。除了双膝外,也可以使大腿内侧靠住燃油箱。并用腿肚子贴在侧罩上,但重要的是用脚跟靠紧车体。这些技巧,只要反复练习,就会运用自如,但是动作不能僵硬,不能用力过大。

  尽管一再强调什么是正确姿势,可就是有人不在意,说什么:“什么呀,这不是很正常吗!”岂不知他的姿势是不正确的。

  多数人属于脊背挺得笔直的“直线型”,如果挺过了劲儿,就变成了“反弓型”。这两种姿势都使人感到紧张,很不舒服。脊背绷得过紧,关节不灵活,上体就不能放松,更谈不上柔软性了。采取这两种错误姿势,就不能用脊背力量来支撑上体,势必加重了手臂和腕部的压力。而且肩部也变成了耸肩状,就象手臂上安了一根硬木棒一般,腕部必然受力过大,而且身体也不能自由活动,不但难以高速行驶,而且有翻车的危险。

  腰部姿态不对,就会使臀部向后突出,姿态就更难看了。要知道,驾驶摩托车的要害,不是臀部,而是用腰部。

  还有些骑车人,他们的臂肘或是伸的过直,或是过于弯曲并靠向内侧。这样的姿势,会限制手腕的自由,也是不可取的。只要你留心看看骑摩托车的人,就不难发现许多人的姿势都是错误的。根本的问题是不自然,这是一种不能自如驾驶和准确控制摩托车的错误姿势。对于你,就请你的骑车伙伴鉴定和矫正一下吧!

  四、车把的握法和各手柄的操作

  --不要用力握死车把

  “不要用力握车把!”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个问题,目的就在于更灵活地操纵手把。

  前面已经讲过,两手要轻轻地扶在车把上,并以小手指为主,无名指为辅,自然地握住手把。和打高尔夫球、打棒球时握打球棒的握法差不多,都是以小手指为主。

  虽然是“握住”,但却不可用力过大,否则整个腕部就要受力,不仅固定了车把,自己的身体也被固定住了。正确的握法是要使握把在的握拳中有个小小的“自由活动空间”,使车把自如地摆动。如能通过手掌感觉到这种“摆动”,那你的握法就正确了。

  当车把出现较大偏向,或有明显“转舵”时,只要用手掌把车把向所需方向轻轻压一下就行了,而不能使劲“拉把”。一般情况下,不必双臂伸得笔直,直挺挺地握住车把。应该保持肩部到手指尖都轻松的良好状态,尤其要注意到右手的放松,因为油门握把是用右手掌来控制的,而手指的动作更重要,更微妙。

  用手握住车把,决不只是为了控制方向,还要控制和操纵油门、离合器和前制动器。用几个手指操作,怎样握才正确,众说不一,各有各的“道理”。下面介绍几种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握法。上面讲到,握把手时要“以小手指为主”,从这个观点出发,使用食指和中指来捏握把,即为“双指法”。目前生产的摩托车,离合器都很灵便,制动器也特别好使,用“双指法”是很方便的。如果你的车握把比较紧,需要较大握力时,可以用“三指法”--即用食指握握把,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操纵离合器、制动器。握把的握法,也有个因人而异和习惯问题,不必强求一致,但是“四指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就无法拧动油门转把了!

  五、踏板的踩法

  脚怎样放在蹬杆上呢?它和操纵把手的握法一样,可采取自己习惯且实用的方法。当然,要根据不同行车条件和环境来变化,最主要先决条件,就是能够有效、确实地控制踏杆,没有这一条,那将是危险的!

  那么,怎样进行踏板的控制呢?首先是要以“适量的体重”分别加在摩托车左右两侧的踏板上,并要放松。为了缓冲因道路路面产生的冲击,最好是帮脚尖部位,就是指脚大拇指根部附近有鼓起那部分的脚前掌。使用这个部位,要比使用全脚掌灵活得多。使用前脚掌姿势的缺点是,踩踏板的动作迟缓,所以多半是使用脚心稍靠前的部位来踩踏板。但是不论用前脚掌,还是用脚心前部,都不必使脚心内侧和踏板总处于平行状态。尤其在弯道转弯时,脚和踏板往往是保持一定角度,是斜着踩在踏板上的。在摩托车大赛中,转弯时赛手就是采用这种姿势的。

  六、下半身要和车体形成一体

  以上讲了踏板的踩法和车把的握法,这些都和脊背的的形态密切相关。就是要求骑手的身体重心落在下半身。

  通过不时地移动身体,进行“加力”、“减力”,控制摩托车的总体平衡,这是一种微妙而重要的驾驶技巧。当然上半身也很重要,它的任务主要是操纵摩托车。在实际驾驶中,有很多操纵技巧是靠上半身的积极配合来完成的。但是你必须记住,真正的骑车高手,许多高难驾驶技巧,都是靠下半身来实现的。

  行驶中,摩托车的运动和轮胎接地情况,是通过踩在踏板上的脚,以及从位于车体左右车轮旁边的脚跟到大腿,最后传感到臀部。由于脚和腿的支撑,可使身体左右前后地移动。这种由身体移动所产生的力通过踏板和车座对行驶中的摩托车起着重要的控制和操纵作用。尤其在转弯时就更为明显。这时车体的倾斜就是靠脚、大腿和臀部来控制的。也就是说,无论是直行、转弯,还是加速或减速,都是靠你的下半身来控制的。而你的双手,又是轻松自然地握在车把上。保持这种姿势,不论有多大的颠波和倾斜,只要下半身和车体形成一体,就会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

  七、发动机的起动(1)

  1、冷起动时的起动方法

  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摩托车的使用性能,才是一个好的骑手。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第一步先要学会起动发动机。

  要按不同车型及起动结构来决定起动方法。一般情况下,四行程发动机摩托车是使用阻风门手柄,而二行程发动机摩托车是用电起动开关(按钮)。当温度升高后,将阻风门打到“半开”位置。但是,电起动时,只有关/开两个位置。关键是掌握好起动的要领和动作的协调。

  无论是用电起动按钮,还是用起动蹬杆,在起动发动机时,必须把阻风门开关放在“关闭”位置上。当然,也有在起动时,可以稍开阻风门的车型,但是重要的是你必须从平时就要养成爱车的好习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绝对不可以把阻风门开的很大,并一个劲儿地拧油门转把,这决不是一个好的摩托车骑手所表现的行为。

  电起动按钮,虽可连续按动,但时间要控制在2-3秒之内,不然,就会加快蓄电池的耗电速度。但是,当燃油开关为负压时,如果燃油开关在“ON”位置,又不按动电起动按钮,燃油往往不能流回化油器。因此,只有在起动时,才应把燃油开关打到“PRI”位置。

  为防止停车时间过长因重力使汽油(哪怕一点点!)进入发动机,摩托车上装有燃油开关。对于能在停车时自动回归“OFF”的负压型摩托车,在重新起动时,应把燃油开关打到“ON”的位置上。这种成为操作习惯的“自动转换”,对起动其他类型摩托车也是适用的。

  2、用脚踏式起动器的起动方法

  多数摩托车,都是用反冲式起动蹬杆来起动的,起动时只要轻轻踩一下起动蹬杆就能起动,并不需要特殊的起动技术。但要掌握从起动蹬杆游离状态时到达最高位置时,用“猝劲儿”一脚踩下起动蹬杆。避免在蹬杆半截位置反复地踩起没完,使发动机“吃油”过多,反而难以起动。

  四行程发动机摩托车有多种车型,其中125CC以下排气量,装有减压联锁机构,其起动方式和要领大体相同。如果自作主张地调整起动蹬杆位置,反而更难以起动。

  用起动蹬杆起动,有其讲究的:轻轻踩下起动杆,注意抓住反冲劲最大的位置点。从该位置,用全身力气猛踩下去!不要在最高点踩起动杆,要引起反转的!

  使用起动蹬杆起动时,应注意掌握化油器阻风门的开度。避免无意识地拧动阻风门,使开度不是过大就是过小。如出现连续几次不能起动时,应停下来想想原因在哪。

  八、发动机的起动(2)

  --起动后要充分预热运转

  发动机在低温起动时,汽油不能和空气充分混合,油门反应也不正常,发动机就会“倒气”,发生抖动,甚至熄火。此种状态继续下去,反复硬拧油门强行运转,就会供油过多,使燃烧室和火花塞积炭。因此,要避免强行冷起动。

  如果发动机处在给定温度以下状态,活塞和气缸等滑动部分的间隙就不正常,而且润滑油也不能充分循环,其粘度也就不能达到润滑时的最佳程度。当从这种空载怠速状态下加载运转,就必然会损害发动机。

  目前市售的摩托车,并不具备快速起动的性能。因此,要防止突然把阻风门打到“全开”位置,只能降低车的性能,减少使用寿命。

  因此,要进行预热处理。多数四行程摩托车的阻风门,都有高速空转机构,即能稍微提高怠速空转的机构。因此,在起动发动机时,可以在拉开阻风门的状态下进行起动。当出现转速过高时,或排气管“喘气”,排气不连续时,可关闭阻风门,然后重新起动。没有高速空转机构的摩托车,可以连续拧动油门转把,提高发动机转速,直到运转正常后,再关闭阻风门。

  即使把阻风门完全关闭,突然给油,发动机起动,摩托车就起步了。即使这样,也不要猛加油门,加大负载,或接近“红色危险”范围,而应稍等片刻,再起步行驶。

  二行程发动机的摩托车,更要强制预热运转。在发动机起动后,要尽早关闭起动机。不然“生气”就会滞留在曲轴箱里。这样,不用跑多远,发动机就会熄火。即使发动机还在运转,实际上“马力”已下降了一半。严重时,发动机运转异常,直至熄火。

  关上起动机,用油门控制发动机正常运转,仍然不能把水气排出去。这样就会损伤机器部件。在摩托车起步后,在一定时间内也要控制发动机转速,逐渐地加大油门。

  九、推车和上车

  不论机械生产技术怎样发展,成品好坏,关键还在于人的大脑和技能。对于骑摩托车的你来说,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发动机稍有一点毛病,就马上给修车店打电话,那你哪还象一个骑手呢。

  首先,你要学会推车技术。推车虽然要用些力气,但是重要的,仍然是靠你的头脑和技能。

  你推车之前,应把变速齿轮放在1-2档上,同时松开离合器(分离),将摩托车前后地推动。这是为了在离合器片之间进入一定量的润滑油,就会更容易地进行离合器的分离。

  如果发动机处于冷车状态,调节好阻风门和起动机后,把油门全开。如果熄火,就反过来,把油门和起动机关闭,再把燃油开关打到“关闭”位置,再把油门全关上。

  把变速齿轮打到起动档位。由于推车的用力程度和发动机运转情况相协调,所以一般使用二档位。但是二行程摩托车也可以用一档。不要放开离合器握把,把摩托车向后压,压到合适位置,就可以推车了。

  放开离合器握把,一口气把车向前推去。如果很费劲儿,可打在空档推车,但是换档要快。在推车帮助起动时,不要把臀部撅得过高。尤其250CC以上的摩托车,使用这种姿势就更困难了。正确的姿势,是把身体尽量贴近车体,腕部弯曲,胯骨靠在车座旁侧,全身用劲儿推车。推车的要领,不是用手腕,也不是用臀部,而是靠腰劲儿。同时尽量使车体保持直立状态。

  推车帮助起动时,不要使离合器处于半离合状态。当在推车时,有“啪、啪”声音时,要马上松开离合器,并迅速骑上车,别捏制动,变速器打到空档位置,以减少发动机的运转阻力。

  十、起步

  起动后,发动机预热完成,你就可以信心十足地转动油门转把,“嘭”的松开离合器,顺利地起步开车了!这是你学开摩托车的第一次起步,你心里一定很激动,甚至会情不自禁地说:“真棒!”但是你要记住,不管过了多少年以后,你成了熟练的摩托车手,也要坚持每天进行这种“低转速(发动机)快接合(离合器)”的起步技巧训练。“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坚持,就会悟出和掌握油门、离合器的奥妙所在。

  清晨起床后,在第一次起动摩托车时,应进行2-3次离合器的“分离”--“接合”。因为浸油式离合器,如果润滑不好,就会发生“跳键”,摩托车“前窜”的现象。当然,平时也有时出现这种“跳链”现象,应从空档时开始,把前后轮制动,并养成习惯。使用自身起动机或反冲式脚踏起动器进行起动时,也应遵循这个原则。

  然后,握紧离合器(彻底“分离”状态)。将变速踏板置于“一档”位置。这种档位控制(换档)感觉很重要。很难想象,一个好的摩托车骑手,在任何时候也不会“咔喳咔喳”乱踩变速踏板。操纵任何机械都要使用巧劲儿,而不能“硬来”,变速更要干净利索,这是顺利起动、快速行驶所必备的。因此,起车练习就要从这里起步。开始练习换档的时候,不要心切,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经常地练习。另外,在换档变速时,决不能使发动机高速运转。

  换档完成后,应严格遵守:打转向指示灯、回头瞭望,确认安全后再开车这一起车顺序。并严格养成这一习惯,不然发生意外事故,就追悔莫及了。

  然后,慢慢放开离合器握把,使离合器慢慢地“接合”,转动油门转把,在“半离合状态”下起步。

  起车时,要尽量控制发动机转速不要太高,争取掌握从离合器“开始接合”到“完全接合”这个过程中,始终使发动机转速保持稳定的这种操作技巧。这种操作技巧的掌握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争求之过急。开始时,半离合时间可能比较长,要在多次练习中,摸索“感觉”,终会达到掌握“瞬间”完成半离合的操作技巧。这种技巧的关键,是动作的滑顺和协调,决不能生硬。

  十一、换高档

  摩托车起步后,就是加速的操作。为了使发动机达到相当的转速,就要换高档。但是换档时,离合器“分离”这段时间,只不过是“空走区间”,既不能加速,也不能用油门控制摩托车的速度,只能是一种“惯性行驶”。因此,要尽量缩短换档时离合器的“分离”时间。

  开始时,为了记住点火正时位置,在挂高档之前,就要对变速脚踏板给出提前角,把变速踏板轻轻地向上抬起。与此同时,稍微拧动油门转把(又不是关闭状态,处于加速力几乎等于零的程度),并迅速捏上离合器握把,使离合器“分离”,这时就可以换档了。这种操作中的“感觉”,以及几个操作动作的协调是特别重要的。捏上离合器,又立刻松开,使离合器迅速“接合”,再把油门开到适当程度。

  如果能使离合器的断续(分离--接合)和油门的开关协调得恰到好处,你就是个变换起车的成熟骑手了,也就不必预先对变速踏板加力了。

  十二、换低档

  换低档有二个目的,一是使用高档,以50km/h速度行驶状态下的超车加速和爬坡时。因为加速需要有必要的驱动力。这时的操作要领和换高档是一样的。在收油门的同时,迅速捏上离合器,换低档,使车加速。离合器“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不容易和发动机转速协调,必然产生抖动现象。这些,就象从六档换到三档一样,往往要换几次档位才行。在这当中,哪怕是有一次“停顿”,发动机转速差就增大一次,离合器“分离”时间也就延长了。如果只进行一档的瞬间减速,这样的换档虽然要进行几次,但是却轻松多了,而且也快。

  换低档第二个目的是,在制动时,为适应“下一个车速”而换低档。换低档后,离合器随即“接合”,车体就受到冲击而产生抖动。后轮产生抖动,车体就不稳。此时,可采取半离合操作方法来防止抖动。要知道,这个方法是很有效的。

  在减速当中,为什么在换低档,离合器“接合”时,车体会产生振动呢?这是因为即使在同样车速下,由于档位不同,发动机转速不同所产生转数差所引起的。为此,就必须进行转数差的调整。即捏上离合器使之“分离”,踩下变速踏板,在离合器“分离”状态下,迅速拧转油门转把加油,提高发动机转数。在收油门的同时,松开离合器握把,使离合器“接合”。如果不减少离合器的“分离”时间,也很难协调好转数。所以要在极短时间内,和点火正时一致,并使发动机在不高不低的转速状态下进行空转。重要的是,要克服困难,反复练习,掌握“节奏感”,并不要忘了,用你的右手控制好制动器。

  开始练习时,应选择开阔、安全的场地。不用前、后制动器,只靠发动机制动进行换档变速。时间长了,就会摸准点火正时。当然在实际驾驶时,要使用前后制动器进行换档变速。遇到红灯信号,马上收油门减速,可是信号又变成了绿灯,只得立即加速起车。在这类情况下,和上面讲的超车加速一样,也要采取换低档变速的方法。

  换档减速时,一个劲儿地提高发动机转速,甚至接近“红色范围”,再用发动机制动来进行减速,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姑且不说在下坡时挂一档进行减速是否正确,但这种方法是决不可以用在其他场合的。你的摩托车前后轮都有制动器,那么在减速时,你为什么不可以利用它们呢?

  在转弯入口处,为什么要在制动的同时变低档减速呢?难道不是为了发动机制动吗。转弯时,要从入口处开始加速,所以必须预先进行正确的换档。当发动机制动过度时,车体就会不稳。因此,除了是在长的下坡路段或在路口等信号这种情况外,都不要采取发动机制动的减速方法。如果用前后制动器就能充分达到减速目的,就可以一档一档地换档减速。这样,不但能缩小转数差,而且发动机转数也下降了,当然就会减轻因离合器“接合”而产生的车体抖动现象。如果是高档位,几乎不用加大油门,只要控制好前制动器就行了。

  十三、刹车(1)

  摩托车装有不同用途的前后两个制动器,这是自有道理的。当加上制动时,车体和骑手的重量,主要是加在前车轮上,而后车轮却减少了重量。当降低车速时,载重就发生了移动。而轮胎对路面附着力,即垂直荷载越大,轮胎的“夹紧力”就增加得越多。也就是说,增加了前轮的“夹紧力”,而后轮却减少了。所说的制动力,说是由轮胎的这个“夹紧力”产生的。

  和小汽车相比,摩托车的车体重心稍高些,但是长度没有小汽车长。所以,在换档减速时,前后荷载移动量很大。而且移动量因减速程度不同而异。如果带人,这种移动量变化就更大了。由此可见,为了把这些不同情况下的制动力加到轮胎上,没有前后各自独立的制动装置是不行的。

  不难明白“最能发挥强制动力的是前车轮”。那就是人的实际操作,也就是说,摩托车制动“主角”就是你的手!后车轮对路面的“夹紧力”小于前轮,当加上较大制动时,车轮就会马上被锁紧,其结果,制动力反而降低了。这是因为人类的脚在力的调整上,总不如手那样细腻的缘故。

  虽然说“最能发挥强制动力的是前车轮”,但是,如果前轮制动,后轮不同时制动,车就会不稳定,而且还会延长制动距离。在不同车速时,不管加多大的制动力,前后轮的制动力的分配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重要的问题,就是获得制动力的平衡!

  在低速行驶时,减速度越小,加在后车轮的制动力的分配率越高,如果车速在40km/h以下,前后车轮的制动力的分配则可以是同等的,即5比5。相反,如果在100km/h以上车速时制动,前后车轮的制动力的分配比有时会达到9:1左右。

参考资料:

http://bbsjztelecom/bbsShowDetailaspxFileID=18797347

  骑摩托车有骑摩托车的乐趣,在这人世万物间,又有多少难以说清的乐趣啊!纵然如此,只要一台摩托车在手,就会其乐无穷,别无他求。你想拥有这种欢乐吗?那么就请你: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关心自己,关心别人,不要翻车受伤,科学、正确地驾驶你心爱的摩托车,这种乐趣就永不消减,而会更加强烈、深刻。

  第二章  驾驶姿势及其基本操纵方法

  --从第一次骑摩托车开始,你就必须掌握好正确的姿势。当然,刚刚开始,姿势难免不对,但是不及时纠正,时间长了形成怪癖,想改也改不过来了。所谓驾驶技巧,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技术,而是一种最基本的操作技巧。但是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毫不改样地保持正确而轻松的驾驶姿态和操作技巧,就不象想的那么容易了。你想做到这一点吧?就请你仔细阅读下面讲的内容吧。

  一、就从骑车姿势学起

  采取什么样的骑车姿势,这是个人的自由。何况每个人的身高不同,骑车姿势也就会各种各样。另外,摩托车的结构、款式多种多样,如果大家都是一种姿势,反倒是不正常的了。

  为了正确而熟练地掌握和操纵摩托车,除基本操纵技巧外,要求每个初学者都能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保持身体的平衡。因为身体坐得不稳,就不能得心应手地操纵。当然,还必须保持摩托车的平衡和稳定。

  第二,即使都平衡稳定了,也不要用力死死地按住车把。因为用力过大,难以轻松地操纵,不能充分发挥摩托车转向机构的固有性能。

  第三,能够使身体自如地活动。即能根据操作的需要改变身体的状态,或是把体重加到踏板或车座上。或是改变姿势减轻对踏板、车座的重量,以获得不同状态下的车体平衡。

  虽然摩托车的性能各有差异,但是正确的驾驶姿势的要领是一样的。只有真正做到以上三点,以正确的姿势,轻松自如地驾驶摩托车的骑手,都是最棒、最潇洒的。也只有在正确的姿态下,才会更好地发挥出摩托车的应有性能。

  骑手的驾驶技术是高还是低,只要看他的姿势就明白了。因为只有姿势正确,才能有上乘的驾驶技术。但是不能生搬硬套,象大赛骑手那样,把屁股用力压向弯道内侧在大街上开摩托车,反倒有些出洋相了。正确的方法,是看他们如何根据需要,不时地改变姿势,什么时候放松,什么情况下把体重压向哪个方向,这样的观察和模仿是很有益处的。但是不要注意表面,而应掌握它的实质。另外,通过自己亲自驾驶摩托车试一下,如果不适合你的自身条件,那么再好的姿势,也是不可取的。

  综上所述,所谓骑车姿势,就是以怎样的姿态控制操纵摩托车这种行为的外在表现。因此,只靠姿势的模仿来操纵摩托车,将会事与愿违。反过来说,那些只以能开动摩托车为目的的骑手,他的姿势也一定是很难看的。而无视摩托车性能,只凭浑身力气来操纵摩托车的人,也一定是很粗笨的。因为有一定自重的摩托车,是在一定速度下奔跑的,而决不是取决于你臂力的大小。当然,合理地利用你的力量和体重,更有利发挥摩托车的性能,这就能安全、快速。

  二、骑车姿势(1)

  使你养成最佳骑车姿势的“秘决”,在于正确的骑车姿势及其训练。

  上车方法:(1)站在车体两侧的上车踏板上;(2)同时弯曲双膝,直到坐在车座上;(3)使你的体重仍在双侧的踏板上,上身向前倾斜,两手自然放在摩托车两侧的手把上。至此,上车的动作全部完成。

  不要认为这很简单,要着重注意两点,即臀部“接触”到车座上,然后将双手扶在手把上。否则,当臀部还没有坐在车座上,胳膊也没有负担体重时,就开车,哪怕只跑上一小时,你也会精疲力尽。除了把臀部坐在车座上,还必须调整臂部的位置,绝对不许将车把握得太紧,防止体重落在手腕上。

  只有采取这种基本的骑车姿势,才能使体重恰到好处地落在车座--手把--踏板这三个部位上。也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情况,调整各部位的用力程度。

  “负荷控制”这句话很对,要掌握好左右方向的负荷分布。可以通过前后左右的移动,在身体得到瞬间活动的同时,消除对摩托车附加上不必要的力。这样,就能慢慢地减少两条腿的力量,使体重自然地落在车座上,从而养成正确的骑车姿势。

  即使臀部坐在车座上,手臂和腕部也应处在一种“游离”状态。这样,你才能敏感到车把的动作。在摩托车直行时,车把会自然地左右振摆,保持正常运行。如果双手死死地握住车把,反而影响了车把和转向机构的固有功能,使摩托车发生摇晃,甚至导致翻车事故。

  下半身是通过车座和脚踏板来支撑的,而前倾的上半身是由下半身支撑的。为了不使上身向前倒下,就要利用背部肌肉的力量,即下腹回收,腰部放松,使脊背呈现“弓形”。这种姿势,不仅能使上半身平稳,还可以保持身体的柔软性。

  肘部为半曲伸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腕部始终保持一种轻松的“游离”状态,达到柔软性、自由性。下颚微微抬起,但决不是向前伸出,否则就会使手腕和肩部受力,而影响操纵的自如性。

  三、骑车姿势(2)

  还是三点:(1)放松肩部;(2)膝盖轻靠在油箱上,始终保持双膝挟紧状态;(3)脚跟靠在踏板靠框架一侧,脚尖朝前进方向。

  无论是直行,还是转弯,都不要有意识地扭动身体对车体“加力”。这样不仅影响微细自如的操纵动作,还会增加你的疲劳感。越是摩托车高手,他的姿势越轻松,长时间或高速驾驶也不感到疲劳,原因就在于全身放松。当然,漫不经心也是不对的,关键是能及时放松。因为摩托车本身就具有抗左右振摆的性能,当然这也是你的下半身起了作用,这就是再三强调的“双膝挟紧”作用。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了“双膝挟紧”的重要性,在驾驶员培训班也反复强调这个问题。除了双膝外,也可以使大腿内侧靠住燃油箱。并用腿肚子贴在侧罩上,但重要的是用脚跟靠紧车体。这些技巧,只要反复练习,就会运用自如,但是动作不能僵硬,不能用力过大。

  尽管一再强调什么是正确姿势,可就是有人不在意,说什么:“什么呀,这不是很正常吗!”岂不知他的姿势是不正确的。

  多数人属于脊背挺得笔直的“直线型”,如果挺过了劲儿,就变成了“反弓型”。这两种姿势都使人感到紧张,很不舒服。脊背绷得过紧,关节不灵活,上体就不能放松,更谈不上柔软性了。采取这两种错误姿势,就不能用脊背力量来支撑上体,势必加重了手臂和腕部的压力。而且肩部也变成了耸肩状,就象手臂上安了一根硬木棒一般,腕部必然受力过大,而且身体也不能自由活动,不但难以高速行驶,而且有翻车的危险。

  腰部姿态不对,就会使臀部向后突出,姿态就更难看了。要知道,驾驶摩托车的要害,不是臀部,而是用腰部。

  还有些骑车人,他们的臂肘或是伸的过直,或是过于弯曲并靠向内侧。这样的姿势,会限制手腕的自由,也是不可取的。只要你留心看看骑摩托车的人,就不难发现许多人的姿势都是错误的。根本的问题是不自然,这是一种不能自如驾驶和准确控制摩托车的错误姿势。对于你,就请你的骑车伙伴鉴定和矫正一下吧!

  四、车把的握法和各手柄的操作

  --不要用力握死车把

  “不要用力握车把!”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个问题,目的就在于更灵活地操纵手把。

  前面已经讲过,两手要轻轻地扶在车把上,并以小手指为主,无名指为辅,自然地握住手把。和打高尔夫球、打棒球时握打球棒的握法差不多,都是以小手指为主。

  虽然是“握住”,但却不可用力过大,否则整个腕部就要受力,不仅固定了车把,自己的身体也被固定住了。正确的握法是要使握把在的握拳中有个小小的“自由活动空间”,使车把自如地摆动。如能通过手掌感觉到这种“摆动”,那你的握法就正确了。

  当车把出现较大偏向,或有明显“转舵”时,只要用手掌把车把向所需方向轻轻压一下就行了,而不能使劲“拉把”。一般情况下,不必双臂伸得笔直,直挺挺地握住车把。应该保持肩部到手指尖都轻松的良好状态,尤其要注意到右手的放松,因为油门握把是用右手掌来控制的,而手指的动作更重要,更微妙。

  用手握住车把,决不只是为了控制方向,还要控制和操纵油门、离合器和前制动器。用几个手指操作,怎样握才正确,众说不一,各有各的“道理”。下面介绍几种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握法。上面讲到,握把手时要“以小手指为主”,从这个观点出发,使用食指和中指来捏握把,即为“双指法”。目前生产的摩托车,离合器都很灵便,制动器也特别好使,用“双指法”是很方便的。如果你的车握把比较紧,需要较大握力时,可以用“三指法”--即用食指握握把,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操纵离合器、制动器。握把的握法,也有个因人而异和习惯问题,不必强求一致,但是“四指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就无法拧动油门转把了!

  五、踏板的踩法

  脚怎样放在蹬杆上呢?它和操纵把手的握法一样,可采取自己习惯且实用的方法。当然,要根据不同行车条件和环境来变化,最主要先决条件,就是能够有效、确实地控制踏杆,没有这一条,那将是危险的!

  那么,怎样进行踏板的控制呢?首先是要以“适量的体重”分别加在摩托车左右两侧的踏板上,并要放松。为了缓冲因道路路面产生的冲击,最好是帮脚尖部位,就是指脚大拇指根部附近有鼓起那部分的脚前掌。使用这个部位,要比使用全脚掌灵活得多。使用前脚掌姿势的缺点是,踩踏板的动作迟缓,所以多半是使用脚心稍靠前的部位来踩踏板。但是不论用前脚掌,还是用脚心前部,都不必使脚心内侧和踏板总处于平行状态。尤其在弯道转弯时,脚和踏板往往是保持一定角度,是斜着踩在踏板上的。在摩托车大赛中,转弯时赛手就是采用这种姿势的。

  六、下半身要和车体形成一体

  以上讲了踏板的踩法和车把的握法,这些都和脊背的的形态密切相关。就是要求骑手的身体重心落在下半身。

  通过不时地移动身体,进行“加力”、“减力”,控制摩托车的总体平衡,这是一种微妙而重要的驾驶技巧。当然上半身也很重要,它的任务主要是操纵摩托车。在实际驾驶中,有很多操纵技巧是靠上半身的积极配合来完成的。但是你必须记住,真正的骑车高手,许多高难驾驶技巧,都是靠下半身来实现的。

  行驶中,摩托车的运动和轮胎接地情况,是通过踩在踏板上的脚,以及从位于车体左右车轮旁边的脚跟到大腿,最后传感到臀部。由于脚和腿的支撑,可使身体左右前后地移动。这种由身体移动所产生的力通过踏板和车座对行驶中的摩托车起着重要的控制和操纵作用。尤其在转弯时就更为明显。这时车体的倾斜就是靠脚、大腿和臀部来控制的。也就是说,无论是直行、转弯,还是加速或减速,都是靠你的下半身来控制的。而你的双手,又是轻松自然地握在车把上。保持这种姿势,不论有多大的颠波和倾斜,只要下半身和车体形成一体,就会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

  七、发动机的起动(1)

  1、冷起动时的起动方法

  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摩托车的使用性能,才是一个好的骑手。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第一步先要学会起动发动机。

  要按不同车型及起动结构来决定起动方法。一般情况下,四行程发动机摩托车是使用阻风门手柄,而二行程发动机摩托车是用电起动开关(按钮)。当温度升高后,将阻风门打到“半开”位置。但是,电起动时,只有关/开两个位置。关键是掌握好起动的要领和动作的协调。

  无论是用电起动按钮,还是用起动蹬杆,在起动发动机时,必须把阻风门开关放在“关闭”位置上。当然,也有在起动时,可以稍开阻风门的车型,但是重要的是你必须从平时就要养成爱车的好习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绝对不可以把阻风门开的很大,并一个劲儿地拧油门转把,这决不是一个好的摩托车骑手所表现的行为。

  电起动按钮,虽可连续按动,但时间要控制在2-3秒之内,不然,就会加快蓄电池的耗电速度。但是,当燃油开关为负压时,如果燃油开关在“ON”位置,又不按动电起动按钮,燃油往往不能流回化油器。因此,只有在起动时,才应把燃油开关打到“PRI”位置。

  为防止停车时间过长因重力使汽油(哪怕一点点!)进入发动机,摩托车上装有燃油开关。对于能在停车时自动回归“OFF”的负压型摩托车,在重新起动时,应把燃油开关打到“ON”的位置上。这种成为操作习惯的“自动转换”,对起动其他类型摩托车也是适用的。

  2、用脚踏式起动器的起动方法

  多数摩托车,都是用反冲式起动蹬杆来起动的,起动时只要轻轻踩一下起动蹬杆就能起动,并不需要特殊的起动技术。但要掌握从起动蹬杆游离状态时到达最高位置时,用“猝劲儿”一脚踩下起动蹬杆。避免在蹬杆半截位置反复地踩起没完,使发动机“吃油”过多,反而难以起动。

  四行程发动机摩托车有多种车型,其中125CC以下排气量,装有减压联锁机构,其起动方式和要领大体相同。如果自作主张地调整起动蹬杆位置,反而更难以起动。

  用起动蹬杆起动,有其讲究的:轻轻踩下起动杆,注意抓住反冲劲最大的位置点。从该位置,用全身力气猛踩下去!不要在最高点踩起动杆,要引起反转的!

  使用起动蹬杆起动时,应注意掌握化油器阻风门的开度。避免无意识地拧动阻风门,使开度不是过大就是过小。如出现连续几次不能起动时,应停下来想想原因在哪。

  八、发动机的起动(2)

  --起动后要充分预热运转

  发动机在低温起动时,汽油不能和空气充分混合,油门反应也不正常,发动机就会“倒气”,发生抖动,甚至熄火。此种状态继续下去,反复硬拧油门强行运转,就会供油过多,使燃烧室和火花塞积炭。因此,要避免强行冷起动。

  如果发动机处在给定温度以下状态,活塞和气缸等滑动部分的间隙就不正常,而且润滑油也不能充分循环,其粘度也就不能达到润滑时的最佳程度。当从这种空载怠速状态下加载运转,就必然会损害发动机。

  目前市售的摩托车,并不具备快速起动的性能。因此,要防止突然把阻风门打到“全开”位置,只能降低车的性能,减少使用寿命。

  因此,要进行预热处理。多数四行程摩托车的阻风门,都有高速空转机构,即能稍微提高怠速空转的机构。因此,在起动发动机时,可以在拉开阻风门的状态下进行起动。当出现转速过高时,或排气管“喘气”,排气不连续时,可关闭阻风门,然后重新起动。没有高速空转机构的摩托车,可以连续拧动油门转把,提高发动机转速,直到运转正常后,再关闭阻风门。

  即使把阻风门完全关闭,突然给油,发动机起动,摩托车就起步了。即使这样,也不要猛加油门,加大负载,或接近“红色危险”范围,而应稍等片刻,再起步行驶。

  二行程发动机的摩托车,更要强制预热运转。在发动机起动后,要尽早关闭起动机。不然“生气”就会滞留在曲轴箱里。这样,不用跑多远,发动机就会熄火。即使发动机还在运转,实际上“马力”已下降了一半。严重时,发动机运转异常,直至熄火。

  关上起动机,用油门控制发动机正常运转,仍然不能把水气排出去。这样就会损伤机器部件。在摩托车起步后,在一定时间内也要控制发动机转速,逐渐地加大油门。

  九、推车和上车

  不论机械生产技术怎样发展,成品好坏,关键还在于人的大脑和技能。对于骑摩托车的你来说,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发动机稍有一点毛病,就马上给修车店打电话,那你哪还象一个骑手呢。

  首先,你要学会推车技术。推车虽然要用些力气,但是重要的,仍然是靠你的头脑和技能。

  你推车之前,应把变速齿轮放在1-2档上,同时松开离合器(分离),将摩托车前后地推动。这是为了在离合器片之间进入一定量的润滑油,就会更容易地进行离合器的分离。

  如果发动机处于冷车状态,调节好阻风门和起动机后,把油门全开。如果熄火,就反过来,把油门和起动机关闭,再把燃油开关打到“关闭”位置,再把油门全关上。

  把变速齿轮打到起动档位。由于推车的用力程度和发动机运转情况相协调,所以一般使用二档位。但是二行程摩托车也可以用一档。不要放开离合器握把,把摩托车向后压,压到合适位置,就可以推车了。

  放开离合器握把,一口气把车向前推去。如果很费劲儿,可打在空档推车,但是换档要快。在推车帮助起动时,不要把臀部撅得过高。尤其250CC以上的摩托车,使用这种姿势就更困难了。正确的姿势,是把身体尽量贴近车体,腕部弯曲,胯骨靠在车座旁侧,全身用劲儿推车。推车的要领,不是用手腕,也不是用臀部,而是靠腰劲儿。同时尽量使车体保持直立状态。

  推车帮助起动时,不要使离合器处于半离合状态。当在推车时,有“啪、啪”声音时,要马上松开离合器,并迅速骑上车,别捏制动,变速器打到空档位置,以减少发动机的运转阻力。

  十、起步

  起动后,发动机预热完成,你就可以信心十足地转动油门转把,“嘭”的松开离合器,顺利地起步开车了!这是你学开摩托车的第一次起步,你心里一定很激动,甚至会情不自禁地说:“真棒!”但是你要记住,不管过了多少年以后,你成了熟练的摩托车手,也要坚持每天进行这种“低转速(发动机)快接合(离合器)”的起步技巧训练。“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坚持,就会悟出和掌握油门、离合器的奥妙所在。

  清晨起床后,在第一次起动摩托车时,应进行2-3次离合器的“分离”--“接合”。因为浸油式离合器,如果润滑不好,就会发生“跳键”,摩托车“前窜”的现象。当然,平时也有时出现这种“跳链”现象,应从空档时开始,把前后轮制动,并养成习惯。使用自身起动机或反冲式脚踏起动器进行起动时,也应遵循这个原则。

  然后,握紧离合器(彻底“分离”状态)。将变速踏板置于“一档”位置。这种档位控制(换档)感觉很重要。很难想象,一个好的摩托车骑手,在任何时候也不会“咔喳咔喳”乱踩变速踏板。操纵任何机械都要使用巧劲儿,而不能“硬来”,变速更要干净利索,这是顺利起动、快速行驶所必备的。因此,起车练习就要从这里起步。开始练习换档的时候,不要心切,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经常地练习。另外,在换档变速时,决不能使发动机高速运转。

  换档完成后,应严格遵守:打转向指示灯、回头瞭望,确认安全后再开车这一起车顺序。并严格养成这一习惯,不然发生意外事故,就追悔莫及了。

  然后,慢慢放开离合器握把,使离合器慢慢地“接合”,转动油门转把,在“半离合状态”下起步。

  起车时,要尽量控制发动机转速不要太高,争取掌握从离合器“开始接合”到“完全接合”这个过程中,始终使发动机转速保持稳定的这种操作技巧。这种操作技巧的掌握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争求之过急。开始时,半离合时间可能比较长,要在多次练习中,摸索“感觉”,终会达到掌握“瞬间”完成半离合的操作技巧。这种技巧的关键,是动作的滑顺和协调,决不能生硬。

  十一、换高档

  摩托车起步后,就是加速的操作。为了使发动机达到相当的转速,就要换高档。但是换档时,离合器“分离”这段时间,只不过是“空走区间”,既不能加速,也不能用油门控制摩托车的速度,只能是一种“惯性行驶”。因此,要尽量缩短换档时离合器的“分离”时间。

  开始时,为了记住点火正时位置,在挂高档之前,就要对变速脚踏板给出提前角,把变速踏板轻轻地向上抬起。与此同时,稍微拧动油门转把(又不是关闭状态,处于加速力几乎等于零的程度),并迅速捏上离合器握把,使离合器“分离”,这时就可以换档了。这种操作中的“感觉”,以及几个操作动作的协调是特别重要的。捏上离合器,又立刻松开,使离合器迅速“接合”,再把油门开到适当程度。

  如果能使离合器的断续(分离--接合)和油门的开关协调得恰到好处,你就是个变换起车的成熟骑手了,也就不必预先对变速踏板加力了。

  十二、换低档

  换低档有二个目的,一是使用高档,以50km/h速度行驶状态下的超车加速和爬坡时。因为加速需要有必要的驱动力。这时的操作要领和换高档是一样的。在收油门的同时,迅速捏上离合器,换低档,使车加速。离合器“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不容易和发动机转速协调,必然产生抖动现象。这些,就象从六档换到三档一样,往往要换几次档位才行。在这当中,哪怕是有一次“停顿”,发动机转速差就增大一次,离合器“分离”时间也就延长了。如果只进行一档的瞬间减速,这样的换档虽然要进行几次,但是却轻松多了,而且也快。

  换低档第二个目的是,在制动时,为适应“下一个车速”而换低档。换低档后,离合器随即“接合”,车体就受到冲击而产生抖动。后轮产生抖动,车体就不稳。此时,可采取半离合操作方法来防止抖动。要知道,这个方法是很有效的。

  在减速当中,为什么在换低档,离合器“接合”时,车体会产生振动呢?这是因为即使在同样车速下,由于档位不同,发动机转速不同所产生转数差所引起的。为此,就必须进行转数差的调整。即捏上离合器使之“分离”,踩下变速踏板,在离合器“分离”状态下,迅速拧转油门转把加油,提高发动机转数。在收油门的同时,松开离合器握把,使离合器“接合”。如果不减少离合器的“分离”时间,也很难协调好转数。所以要在极短时间内,和点火正时一致,并使发动机在不高不低的转速状态下进行空转。重要的是,要克服困难,反复练习,掌握“节奏感”,并不要忘了,用你的右手控制好制动器。

  开始练习时,应选择开阔、安全的场地。不用前、后制动器,只靠发动机制动进行换档变速。时间长了,就会摸准点火正时。当然在实际驾驶时,要使用前后制动器进行换档变速。遇到红灯信号,马上收油门减速,可是信号又变成了绿灯,只得立即加速起车。在这类情况下,和上面讲的超车加速一样,也要采取换低档变速的方法。

  换档减速时,一个劲儿地提高发动机转速,甚至接近“红色范围”,再用发动机制动来进行减速,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姑且不说在下坡时挂一档进行减速是否正确,但这种方法是决不可以用在其他场合的。你的摩托车前后轮都有制动器,那么在减速时,你为什么不可以利用它们呢?

  在转弯入口处,为什么要在制动的同时变低档减速呢?难道不是为了发动机制动吗。转弯时,要从入口处开始加速,所以必须预先进行正确的换档。当发动机制动过度时,车体就会不稳。因此,除了是在长的下坡路段或在路口等信号这种情况外,都不要采取发动机制动的减速方法。如果用前后制动器就能充分达到减速目的,就可以一档一档地换档减速。这样,不但能缩小转数差,而且发动机转数也下降了,当然就会减轻因离合器“接合”而产生的车体抖动现象。如果是高档位,几乎不用加大油门,只要控制好前制动器就行了。

  十三、刹车(1)

  摩托车装有不同用途的前后两个制动器,这是自有道理的。当加上制动时,车体和骑手的重量,主要是加在前车轮上,而后车轮却减少了重量。当降低车速时,载重就发生了移动。而轮胎对路面附着力,即垂直荷载越大,轮胎的“夹紧力”就增加得越多。也就是说,增加了前轮的“夹紧力”,而后轮却减少了。所说的制动力,说是由轮胎的这个“夹紧力”产生的。

  和小汽车相比,摩托车的车体重心稍高些,但是长度没有小汽车长。所以,在换档减速时,前后荷载移动量很大。而且移动量因减速程度不同而异。如果带人,这种移动量变化就更大了。由此可见,为了把这些不同情况下的制动力加到轮胎上,没有前后各自独立的制动装置是不行的。

  不难明白“最能发挥强制动力的是前车轮”。那就是人的实际操作,也就是说,摩托车制动“主角”就是你的手!后车轮对路面的“夹紧力”小于前轮,当加上较大制动时,车轮就会马上被锁紧,其结果,制动力反而降低了。这是因为人类的脚在力的调整上,总不如手那样细腻的缘故。

  虽然说“最能发挥强制动力的是前车轮”,但是,如果前轮制动,后轮不同时制动,车就会不稳定,而且还会延长制动距离。在不同车速时,不管加多大的制动力,前后轮的制动力的分配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重要的问题,就是获得制动力的平衡!

  在低速行驶时,减速度越小,加在后车轮的制动力的分配率越高,如果车速在40km/h以下,前后车轮的制动力的分配则可以是同等的,即5比5。相反,如果在100km/h以上车速时制动,前后车轮的制动力的分配比有时会达到9:1左右。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声音,以现代人体声音生理学方法分析,第一项所说的声音就是“有强有弱的声音”,第二项所说的声音就是“有音色变化的声音”,第三项所说的声音就是“有感性的声音”,这三点也正是我们学习声乐最重要的条件,一个人在他的声乐艺术中,若具备了这三个条件,那么他的声乐造诣是相当高的。而所谓“有强有弱的声音”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声音共鸣的方法,并不是大声嘶喊的声音就是好,必须要有良好的共鸣,他的声音自然就会大声。所谓“有音色变化的声音”就是我们要探究声带的弹性的问题。而所谓“有感性的声音”,正是我们要仔细探讨呼吸的位置的范围。现在我们针对这三个范畴逐条概略加以分析:一、“有强有弱的声音”--声音共鸣的方法  首先我们看到附图,人体声音共鸣区共分为三个部分,亦即三个共鸣区(DIE、DREI、RESONANZEN),第一共鸣区是头部后脑和头颈以及肩部位置,第二共鸣区是前额、鼻腔及上额部位置,第三共鸣区是胸腔位置。第一共鸣区又肩负调整歌唱音域的位置,高音应当在后脑部及头顶部,中音在后脑枕部,低音在额头及肩部,那才是正确的,通常一个人所发出的声音高、中音还好,可是一到低音就散掉了,没有共鸣,原因出在没把低音让它在头部肩部共鸣,这必须经过严格训练的人才能做到,没有经过严格训练就能做到那是绝无仅有,除非他是天才。至于女高音(Soprano)就有一些不同,女高音的低音要让它在下巴部位共鸣才是正确的,这点和别的声部有所不同。其次第三共鸣区是最重要的声音共鸣区,它是声音的基础,被称为基础音,它的重要性有如房屋的基础。我们亚洲人和欧洲人由于体格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天生所发出的声音就缺乏第三共鸣区,欧洲人体型高大,胸部宽广,发出的声音胸声自然发达,而且由于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和我们有所不同,他们大多习惯爬着睡,婴儿刚出生就叫他俯睡,因此腹腔后部(后腰部)发声自然发达,因而欧洲人发声天生就有共鸣区,无须经过学习,自然就会。但是我们亚洲人必须经过后天刻意严格的训练方能得到第三共鸣区,想得到第三共鸣区通常要经过至少两年以上的勤练,男高音需要更久,至少三年以上,如此唱出的声音才有根,正如竹子的生长,因为它有很扎实的根部,吸收地下各种养分,所以能挺拔强韧,不畏强风暴雨。相反的,没有第三共鸣区做基础的声音,好比一棵豆苗,没有茂盛的根,风一吹就倾倒,不能开花结果。早期日本人他们到欧洲学习声乐,由于欧洲的教授他们没有了解到亚洲人先天的特性,他们只教日本人第一及第二共鸣区,因此日本留学生唱出来的声音就缺少了这一个最重要的共鸣区,唱出来的声音十分单薄,没有底盘,然后代代相传下来,现在依然如此。本人以前也是这样的唱法,可是一到欧洲,想要在那边立足,唯有接受此种世界性的带有第三共鸣区的唱法,没有第三共鸣区的声音,缺乏厚度和温暖的浓度,男生听起来不男不女,女声听起来轻飘飘毫无艺术价值,所以说第三共鸣区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共鸣区、第二共鸣区不是“发声点”,如果把第三共鸣区的位置移到背部,和第一共鸣区及第二共鸣区连结在一起,则形成了人体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则共鸣丰满圆润,反之则声音单薄干涩尖锐不堪入耳,有些人以为第二共鸣区只是在眉间一共鸣点,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第二共鸣区是由好几个共鸣点串连起来的,亦即眉间、鼻梁、鼻尖、上腭、下腭、牙齿、观骨等。其次,要想做到有强有弱的声音,必须先要了解声音“前面”和“后面”的问题,要想明了声音“前面”和“后面”的问题,要先明白“开母音”(Aperto)和“闭母音”(Accuto)的关系,“开母音”就用前面来唱,“闭母音”就以后面来唱,所谓前面就是第二共鸣区加上第三共鸣区唱出开的声音(Aperto)。所谓“后面”就是第三共鸣区和第二共鸣区再加上第一共鸣区唱出盖(或称闭)的声音(Accuto)。通常男高音“过门”(passage)的声音亦即“开的极限音”在f2,男中音在e2,男低音在d2,女高音在g2,女中音在f2,女低音在e2,一超过这个音就要盖,否则声音变得粗暴、不健康,严重损害声带,会缩短声乐的寿命,像现在日本,尤其是大陆,虽然他们有各种唱腔,能唱出各种不同的风格和个性,可是毕竟没有以第三共鸣区、没有以开盖这种合乎人体声音生理学为基础的声音是不健康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发声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健康的发声法,不管是什么民族,操着什么语言都是如此,因为人体的构造都是相同的。现在大陆上的声乐家他们以为人一到五十岁退休是理所当然的,须知一个人的声音在五十岁才能达到颠峰,不管是对声音的运用以及对人生锥心泣血的体验,才能感动别人,正如文学家是以文学作工具来感动人,而声乐家用来感动人的工具正是声音,人生五十才开始。在欧洲,一流的声乐家到五十岁才唱好的不胜枚举,甚至到七十岁照唱不误的亦大有人在,绝不输给年纪轻轻的人。其次,一个优秀的声乐家,他必须要把声音的渐强、渐弱做得非常好,这样,当他临场演唱时才不致慌张,才有安全感。要唱渐强时先要把声音的芯抓到,然后以此芯作为发声点,将气在第三共鸣区内扩散膨胀,使它好象变成气球,之后,把它推向背部及后腰部增加其气压,同时加入第二共鸣区,此时声音的芯要保持好,不可失去。渐弱时只要把气压逐渐减少,抓紧声音的芯,使声音回到胸口发声点,然后用气息切除声音,使之停止,此时下腹往上的力量必须增大两倍,否则无法使声音回到胸口发声点,当然这些要靠经年累月的苦练方能领悟,舍苦练别无他途。二、“有音色变化的声音”--声带的弹性问题  声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叫“声韧带”,这是两片声带的尖端,犹如声带的皮肤,由它通过气息的冲击振动发出声音,这是比较强韧的部位,较不容易受伤发炎。第二部分叫“声唇”,若发声时声唇逼紧声韧带,和声韧带同时振动发声,则声带容易受伤发炎,甚至肿胀出血,有些人发声时由于声唇过分避紧声韧带,以至气息无法经由声韧带正常平衡摩擦振动发声,造成声音憋住出不来。遇到这种情形,我们只要把第一部分的声韧带尽量并拢,将第二部分的声唇连同第三部分的声带肌肉--“纵走筋束”向两边撑开,不使声带的肌肉同时参加振动,如此即为健康的方法,也较能持久不受损伤。如果我们拿一根约一公尺塑胶管向四面八方摔转,则会发出鸣鸣声响,若我们把这根塑胶管出口处用橡皮筋绑紧使之出口处变小,那么它所发出的声响必然声音较高,这就是声带的发声原理。声带的运动可分前端和后端两个部分来说明,声带的前端是长在喉结的下方约03公分的地方(甲状软骨),然后连到后端,靠“披裂软骨”来扭转声带使声带拉长,拉长时的方向是前端要向下后端向后扭转。如此拉长后声带的长度则比原来未拉长前长上1/3或1/2。一个婴儿刚出生,他的声带后端是非常发达的,可是以后受到语言子音的影响,这时声带后端慢慢退化,前端反而发达起来,所以我们练习歌词咬字必须明白要把子音和母音分解开来,子音用前端,母音用后端以“S”或“C”加上母音(即Sa、Se、Si、So、Su、Ca、Ce、Ci、Co、Cu或Pra、Pre、Pri、Pro、Pru)来练习效果较佳,亦即子音往前送,母音向后送。声带的后端远比前端更重要,也常被一般人所忽略,甚或不能接受弃而不用,这是多么可惜。要感觉声带后端(披裂软骨)的位置,它是在于食道入口处,当我们吞咽东西时,披裂软骨就会跟着扭转,所以我们把吞咽时的感觉用来发声那就是正确的,其实一般人所说的“美声唱法”(Bel Canto)只是讲他的“结果”,并没有把它的“过程”讲出来,今天我们作这个研究就是要把这个“过程”探讨出来。其次谈到“轮状喉头肌”,轮状喉头肌长在上部食道的前面,当我们用手去压迫胸骨及气管上方凹陷处,就会有咳嗽会痒的感觉,这个部位就是轮状喉头肌的位置。至于如何去感觉声韧带并拢的技巧,只要我们吸气时故意发出声音,以这种感觉来发声那就对了,这个位置就是正确的发声的位置。在此我要将声带后端再次加以说明,一只狗在叫的时候是用后脑头腔来共鸣的,它们用这种声音来传递感情讯息,这种声音可传得非常远,绝不是用声带前端,我们人类也是动物,当然用这种方法来传递情感讯息更能被人接受,而这种声音是具有感性的,一个小孩子如果从小就训练他用声带后端来发声唱歌,以后长大了必能成为一流的声乐家,例如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他们就是用声带后端来唱的,所以和声非常协和甜美,不像我们台湾各小学的合唱团,当然也有好的,不过太少,绝大多数是用声带前端来唱,所以声音刺耳,尖锐和声(Harmony)不协和,毫无美感,好象在吵架,原因就出在此。我们也常看到每年音乐比赛的时候,得到各县市第一名的国小合唱团声音竟也那么尖锐毫无和声之美,这或许和评审的鉴赏能力有关,因为评审本身就没有这种什么才是好的童声、什么才是不好的童声的素养,把他聘请来担任评审,他如何能节选出哪一队才是正确的童声合唱团。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把儿童合唱团的声音训练好?首先我们要明了,合唱团不同于独唱,合唱要讲求团体的声音效果,个人声音不可突出,那么和声(harmony)是合唱的特点,所以合唱团第一要任务就是追求和声之美,如何才能获得和声之美?那就是要以声带后端先用小声以“J”母音来唱和声,音色尽量暗些,绝不可唱亮,独唱可以亮,可是合唱一亮声音就无法呵紧,显得松散缺乏感情,声音尽量往后送,这样才能获得优美、具有感情浓度的童声合唱。在国内我听过很多儿童合唱团的演唱,但是很少有有一个团的声音是正确的,在此我特别推介一个儿童合唱团,他们的声音是正确的,这一团是“高雄市天主教增德儿童合唱团”,他们的指挥石高额老师跟我学习声乐近十载,已能领悟我所传授的声乐的精髓,他就是采用了我所说的以声带后端发声的唱法来训练儿童合唱团的,所以声音效果就显著的不同。三、“有感性的声音”--呼吸的位置  首先来谈谈吸气,吸气的时候五个部位要同时进行参加吸气工作。(一)、气管上部(轮状软骨或鼻腔)要缩小,用“I”母音使声韧带并拢,保持紧张状态;(二)、胸部(胸骨)要向左右扩张;(三)、背部(肩胛骨)向外扩张;(四)、腰部(末位肋骨)向外扩张;(五)、腹部(肚脐以上叫上腹,肚脐以下叫小腹)上腹向前撑开,以保护横膈膜,小腹向内向上收缩。这五个动作必须在紧张状态下进行,不可松弛。其次呼气时的动作仍然和吸气时的形态(Form)是一样的,缩紧肛门,上腹向前撑开,小腹使劲使气往内向上推送。其次谈到“气压”的问题,我们在一个茶壶里装满水,下面用火加热,当水沸腾的时候蒸气会推动茶壶盖,使茶壶盖上下抖动,但是我们如果在茶壶内装上一个笛子,水沸腾后水蒸气就会从笛子排出,发出声响,这个原理和我们发声原理是相同的,这个笛子就是气管后端所发出的声音,我们以“U”母音来练习较能体会出来,使上面的气(胸部、肩部)及下面的气(腹部、腰部)保持紧迫状态后,上面的气纹风不动,挡住气,使声唇撑开,然后下面的气往内向上输送,使维持平衡状态,要唱之前提前一秒钟作准备,然后再发出声音,这就是正确的呼吸,也唯有这种方法才能发出感性的声音。四、歌唱技巧--实际演练  歌唱技巧在讲求母音和子音的发声方法以及母音和子音之分离(揭开),五个母音a、e、i、o、u对声门的闭合和张开均有所不同,“a”声门是完全打开的,“e”声门半开,“i”声门关闭,“o”声门半开,“u”则声唇张开,声门韧带关闭。在这五个母音之中以“u”母音的开合状态是最健康,所以要把“u”以外的四个母音保持相同与“u”的发声位置来发声,用暗一点的音色,只用一半的声音用声带后端来唱,其中唱“i”母音时要保持“a”母音的位置,“e”母音很容易位置移上去,要尽量避免,须知吾人唱歌时是以传达母音为主。至于子音由于它是缺乏感性的声音,它只是母音的附庸,我们要多练习母音和子音揭开的方法,这种方法已如前述以“中庸的声音”(mezzavoce)用S、C或Pr加上母音来练习,效果甚佳,练唱练习曲应当多用“中庸的声音”来唱,其它不论是唱长音或歌曲也依然如此,试想,如果要演唱整个歌剧,从头声音拼到尾,任谁也吃不消。五、结论

  以往学习声乐,不论是国内或国外一概讲求“悟道”,老师怎么唱,学生就跟着怎么唱,只要模仿就行了,三年、五年、十年过去了,悟性高的学到了功夫,得道多助,悟性低的,只有半途而废,放弃艺途,对于声乐的科学理论基础付之阙如。有很多的人天生有一幅好嗓子,可是不会妥善运用,功亏一篑,殊多可惜!德国在1960年代,掀起了研究美声唱法狂热,欲想以人体声音生理学为基础,对于人体的发声器官,以科学的方法归纳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帮助学习声乐的人早日揭开声乐的奥秘,当时医学界和声乐界破天荒首度合作,蔚成一股共同研究的风潮,因此,才有今天我所采用的对于发声方法的理论基础,以及本人数十年来苦练所获得的心得结晶,这便是以上我所画龙添晴概略性的阐释,当然挂一漏万之处在所难免,而这一切都要感谢我的恩师--德国人体声音生理学权威DrSchutt先生的热心指引,但愿这套方法能对国内钻研声乐的莘莘学子有所裨益,

[声乐教学]人体声音生理学为基础的发声法

曾经有人请教歌王卡罗索(Caruso),在声乐艺术上什么是最重要的?卡罗索回答道:“第一是声音,第二是声音,第三也是声音”。这里所说的声音,以现代人体声音生理学方法分析,第一项所说的声音就是“有强有弱的声音”,第二项所说的声音就是“有音色变化的声音”,第三项所说的声音就是“有感性的声音”,这三点也正是我们学习声乐最重要的条件,一个人在他的声乐艺术中,若具备了这三个条件,那么他的声乐造诣是相当高的。而所谓“有强有弱的声音”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声音共鸣的方法,并不是大声嘶喊的声音就是好,必须要有良好的共鸣,他的声音自然就会大声。所谓“有音色变化的声音”就是我们要探究声带的弹性的问题。而所谓“有感性的声音”,正是我们要仔细探讨呼吸的位置的范围。现在我们针对这三个范畴逐条概略加以分析:

一、“有强有弱的声音”--声音共鸣的方法

首先我们看到附图,人体声音共鸣区共分为三个部分,亦即三个共鸣区(DIE、DREI、RESONANZEN),第一共鸣区是头部后脑和头颈以及肩部位置,第二共鸣区是前额、鼻腔及上额部位置,第三共鸣区是胸腔位置。第一共鸣区又肩负调整歌唱音域的位置,高音应当在后脑部及头顶部,中音在后脑枕部,低音在额头及肩部,那才是正确的,通常一个人所发出的声音高、中音还好,可是一到低音就散掉了,没有共鸣,原因出在没把低音让它在头部肩部共鸣,这必须经过严格训练的人才能做到,没有经过严格训练就能做到那是绝无仅有,除非他是天才。至于女高音(Soprano)就有一些不同,女高音的低音要让它在下巴部位共鸣才是正确的,这点和别的声部有所不同。其次第三共鸣区是最重要的声音共鸣区,它是声音的基础,被称为基础音,它的重要性有如房屋的基础。我们亚洲人和欧洲人由于体格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天生所发出的声音就缺乏第三共鸣区,欧洲人体型高大,胸部宽广,发出的声音胸声自然发达,而且由于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和我们有所不同,他们大多习惯爬着睡,婴儿刚出生就叫他俯睡,因此腹腔后部(后腰部)发声自然发达,因而欧洲人发声天生就有共鸣区,无须经过学习,自然就会。但是我们亚洲人必须经过后天刻意严格的训练方能得到第三共鸣区,想得到第三共鸣区通常要经过至少两年以上的勤练,男高音需要更久,至少三年以上,如此唱出的声音才有根,正如竹子的生长,因为它有很扎实的根部,吸收地下各种养分,所以能挺拔强韧,不畏强风暴雨。相反的,没有第三共鸣区做基础的声音,好比一棵豆苗,没有茂盛的根,风一吹就倾倒,不能开花结果。早期日本人他们到欧洲学习声乐,由于欧洲的教授他们没有了解到亚洲人先天的特性,他们只教日本人第一及第二共鸣区,因此日本留学生唱出来的声音就缺少了这一个最重要的共鸣区,唱出来的声音十分单薄,没有底盘,然后代代相传下来,现在依然如此。本人以前也是这样的唱法,可是一到欧洲,想要在那边立足,唯有接受此种世界性的带有第三共鸣区的唱法,没有第三共鸣区的声音,缺乏厚度和温暖的浓度,男生听起来不男不女,女声听起来轻飘飘毫无艺术价值,所以说第三共鸣区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共鸣区、第二共鸣区不是“发声点”,如果把第三共鸣区的位置移到背部,和第一共鸣区及第二共鸣区连结在一起,则形成了人体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则共鸣丰满圆润,反之则声音单薄干涩尖锐不堪入耳,有些人以为第二共鸣区只是在眉间一共鸣点,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第二共鸣区是由好几个共鸣点串连起来的,亦即眉间、鼻梁、鼻尖、上腭、下腭、牙齿、观骨等。其次,要想做到有强有弱的声音,必须先要了解声音“前面”和“后面”的问题,要想明了声音“前面”和“后面”的问题,要先明白“开母音”(Aperto)和“闭母音”(Accuto)的关系,“开母音”就用前面来唱,“闭母音”就以后面来唱,所谓前面就是第二共鸣区加上第三共鸣区唱出开的声音(Aperto)。所谓“后面”就是第三共鸣区和第二共鸣区再加上第一共鸣区唱出盖(或称闭)的声音(Accuto)。通常男高音“过门”(passage)的声音亦即“开的极限音”在f2,男中音在e2,男低音在d2,女高音在g2,女中音在f2,女低音在e2,一超过这个音就要盖,否则声音变得粗暴、不健康,严重损害声带,会缩短声乐的寿命,像现在日本,尤其是大陆,虽然他们有各种唱腔,能唱出各种不同的风格和个性,可是毕竟没有以第三共鸣区、没有以开盖这种合乎人体声音生理学为基础的声音是不健康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发声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健康的发声法,不管是什么民族,操着什么语言都是如此,因为人体的构造都是相同的。现在大陆上的声乐家他们以为人一到五十岁退休是理所当然的,须知一个人的声音在五十岁才能达到颠峰,不管是对声音的运用以及对人生锥心泣血的体验,才能感动别人,正如文学家是以文学作工具来感动人,而声乐家用来感动人的工具正是声音,人生五十才开始。在欧洲,一流的声乐家到五十岁才唱好的不胜枚举,甚至到七十岁照唱不误的亦大有人在,绝不输给年纪轻轻的人。其次,一个优秀的声乐家,他必须要把声音的渐强、渐弱做得非常好,这样,当他临场演唱时才不致慌张,才有安全感。要唱渐强时先要把声音的芯抓到,然后以此芯作为发声点,将气在第三共鸣区内扩散膨胀,使它好象变成气球,之后,把它推向背部及后腰部增加其气压,同时加入第二共鸣区,此时声音的芯要保持好,不可失去。渐弱时只要把气压逐渐减少,抓紧声音的芯,使声音回到胸口发声点,然后用气息切除声音,使之停止,此时下腹往上的力量必须增大两倍,否则无法使声音回到胸口发声点,当然这些要靠经年累月的苦练方能领悟,舍苦练别无他途。

二、“有音色变化的声音”--声带的弹性问题

声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叫“声韧带”,这是两片声带的尖端,犹如声带的皮肤,由它通过气息的冲击振动发出声音,这是比较强韧的部位,较不容易受伤发炎。第二部分叫“声唇”,若发声时声唇逼紧声韧带,和声韧带同时振动发声,则声带容易受伤发炎,甚至肿胀出血,有些人发声时由于声唇过分避紧声韧带,以至气息无法经由声韧带正常平衡摩擦振动发声,造成声音憋住出不来。遇到这种情形,我们只要把第一部分的声韧带尽量并拢,将第二部分的声唇连同第三部分的声带肌肉--“纵走筋束”向两边撑开,不使声带的肌肉同时参加振动,如此即为健康的方法,也较能持久不受损伤。如果我们拿一根约一公尺塑胶管向四面八方摔转,则会发出鸣鸣声响,若我们把这根塑胶管出口处用橡皮筋绑紧使之出口处变小,那么它所发出的声响必然声音较高,这就是声带的发声原理。声带的运动可分前端和后端两个部分来说明,声带的前端是长在喉结的下方约03公分的地方(甲状软骨),然后连到后端,靠“披裂软骨”来扭转声带使声带拉长,拉长时的方向是前端要向下后端向后扭转。如此拉长后声带的长度则比原来未拉长前长上1/3或1/2。一个婴儿刚出生,他的声带后端是非常发达的,可是以后受到语言子音的影响,这时声带后端慢慢退化,前端反而发达起来,所以我们练习歌词咬字必须明白要把子音和母音分解开来,子音用前端,母音用后端以“S”或“C”加上母音(即Sa、Se、Si、So、Su、Ca、Ce、Ci、Co、Cu或Pra、Pre、Pri、Pro、Pru)来练习效果较佳,亦即子音往前送,母音向后送。声带的后端远比前端更重要,也常被一般人所忽略,甚或不能接受弃而不用,这是多么可惜。要感觉声带后端(披裂软骨)的位置,它是在于食道入口处,当我们吞咽东西时,披裂软骨就会跟着扭转,所以我们把吞咽时的感觉用来发声那就是正确的,其实一般人所说的“美声唱法”(Bel Canto)只是讲他的“结果”,并没有把它的“过程”讲出来,今天我们作这个研究就是要把这个“过程”探讨出来。其次谈到“轮状喉头肌”,轮状喉头肌长在上部食道的前面,当我们用手去压迫胸骨及气管上方凹陷处,就会有咳嗽会痒的感觉,这个部位就是轮状喉头肌的位置。至于如何去感觉声韧带并拢的技巧,只要我们吸气时故意发出声音,以这种感觉来发声那就对了,这个位置就是正确的发声的位置。在此我要将声带后端再次加以说明,一只狗在叫的时候是用后脑头腔来共鸣的,它们用这种声音来传递感情讯息,这种声音可传得非常远,绝不是用声带前端,我们人类也是动物,当然用这种方法来传递情感讯息更能被人接受,而这种声音是具有感性的,一个小孩子如果从小就训练他用声带后端来发声唱歌,以后长大了必能成为一流的声乐家,例如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他们就是用声带后端来唱的,所以和声非常协和甜美,不像我们台湾各小学的合唱团,当然也有好的,不过太少,绝大多数是用声带前端来唱,所以声音刺耳,尖锐和声(Harmony)不协和,毫无美感,好象在吵架,原因就出在此。我们也常看到每年音乐比赛的时候,得到各县市第一名的国小合唱团声音竟也那么尖锐毫无和声之美,这或许和评审的鉴赏能力有关,因为评审本身就没有这种什么才是好的童声、什么才是不好的童声的素养,把他聘请来担任评审,他如何能节选出哪一队才是正确的童声合唱团。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把儿童合唱团的声音训练好?首先我们要明了,合唱团不同于独唱,合唱要讲求团体的声音效果,个人声音不可突出,那么和声(harmony)是合唱的特点,所以合唱团第一要任务就是追求和声之美,如何才能获得和声之美?那就是要以声带后端先用小声以“J”母音来唱和声,音色尽量暗些,绝不可唱亮,独唱可以亮,可是合唱一亮声音就无法呵紧,显得松散缺乏感情,声音尽量往后送,这样才能获得优美、具有感情浓度的童声合唱。在国内我听过很多儿童合唱团的演唱,但是很少有有一个团的声音是正确的,在此我特别推介一个儿童合唱团,他们的声音是正确的,这一团是“高雄市天主教增德儿童合唱团”,他们的指挥石高额老师跟我学习声乐近十载,已能领悟我所传授的声乐的精髓,他就是采用了我所说的以声带后端发声的唱法来训练儿童合唱团的,所以声音效果就显著的不同。

三、“有感性的声音”--呼吸的位置

首先来谈谈吸气,吸气的时候五个部位要同时进行参加吸气工作。(一)、气管上部(轮状软骨或鼻腔)要缩小,用“I”母音使声韧带并拢,保持紧张状态;(二)、胸部(胸骨)要向左右扩张;(三)、背部(肩胛骨)向外扩张;(四)、腰部(末位肋骨)向外扩张;(五)、腹部(肚脐以上叫上腹,肚脐以下叫小腹)上腹向前撑开,以保护横膈膜,小腹向内向上收缩。这五个动作必须在紧张状态下进行,不可松弛。其次呼气时的动作仍然和吸气时的形态(Form)是一样的,缩紧肛门,上腹向前撑开,小腹使劲使气往内向上推送。其次谈到“气压”的问题,我们在一个茶壶里装满水,下面用火加热,当水沸腾的时候蒸气会推动茶壶盖,使茶壶盖上下抖动,但是我们如果在茶壶内装上一个笛子,水沸腾后水蒸气就会从笛子排出,发出声响,这个原理和我们发声原理是相同的,这个笛子就是气管后端所发出的声音,我们以“U”母音来练习较能体会出来,使上面的气(胸部、肩部)及下面的气(腹部、腰部)保持紧迫状态后,上面的气纹风不动,挡住气,使声唇撑开,然后下面的气往内向上输送,使维持平衡状态,要唱之前提前一秒钟作准备,然后再发出声音,这就是正确的呼吸,也唯有这种方法才能发出感性的声音。

四、歌唱技巧--实际演练

歌唱技巧在讲求母音和子音的发声方法以及母音和子音之分离(揭开),五个母音a、e、i、o、u对声门的闭合和张开均有所不同,“a”声门是完全打开的,“e”声门半开,“i”声门关闭,“o”声门半开,“u”则声唇张开,声门韧带关闭。在这五个母音之中以“u”母音的开合状态是最健康,所以要把“u”以外的四个母音保持相同与“u”的发声位置来发声,用暗一点的音色,只用一半的声音用声带后端来唱,其中唱“i”母音时要保持“a”母音的位置,“e”母音很容易位置移上去,要尽量避免,须知吾人唱歌时是以传达母音为主。至于子音由于它是缺乏感性的声音,它只是母音的附庸,我们要多练习母音和子音揭开的方法,这种方法已如前述以“中庸的声音”(mezzavoce)用S、C或Pr加上母音来练习,效果甚佳,练唱练习曲应当多用“中庸的声音”来唱,其它不论是唱长音或歌曲也依然如此,试想,如果要演唱整个歌剧,从头声音拼到尾,任谁也吃不消。

五、结论

以往学习声乐,不论是国内或国外一概讲求“悟道”,老师怎么唱,学生就跟着怎么唱,只要模仿就行了,三年、五年、十年过去了,悟性高的学到了功夫,得道多助,悟性低的,只有半途而废,放弃艺途,对于声乐的科学理论基础付之阙如。有很多的人天生有一幅好嗓子,可是不会妥善运用,功亏一篑,殊多可惜!德国在1960年代,掀起了研究美声唱法狂热,欲想以人体声音生理学为基础,对于人体的发声器官,以科学的方法归纳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帮助学习声乐的人早日揭开声乐的奥秘,当时医学界和声乐界破天荒首度合作,蔚成一股共同研究的风潮,因此,才有今天我所采用的对于发声方法的理论基础,以及本人数十年来苦练所获得的心得结晶,这便是以上我所画龙添晴概略性的阐释,当然挂一漏万之处在所难免,而这一切都要感谢我的恩师--德国人体声音生理学权威DrSchutt先生的热心指引,但愿这套方法能对国内钻研声乐的莘莘学子有所裨益,多造就一些一流的声乐家,这便是本人的愿望。

慢慢学啊!

曾经有人请教歌王卡罗索(Caruso),在声乐艺术上什么是最重要的?卡罗索回答道:“第一是声音,第二是声音,第三也是声音”。这里所说的声音,以现代人体声音生理学方法分析,第一项所说的声音就是“有强有弱的声音”,第二项所说的声音就是“有音色变化的声音”,第三项所说的声音就是“有感性的声音”,这三点也正是我们学习声乐最重要的条件,一个人在他的声乐艺术中,若具备了这三个条件,那么他的声乐造诣是相当高的。而所谓“有强有弱的声音”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声音共鸣的方法,并不是大声嘶喊的声音就是好,必须要有良好的共鸣,他的声音自然就会大声。所谓“有音色变化的声音”就是我们要探究声带的弹性的问题。而所谓“有感性的声音”,正是我们要仔细探讨呼吸的位置的范围。现在我们针对这三个范畴逐条概略加以分析:

一、“有强有弱的声音”--声音共鸣的方法

首先我们看到附图,人体声音共鸣区共分为三个部分,亦即三个共鸣区(DIE、DREI、RESONANZEN),第一共鸣区是头部后脑和头颈以及肩部位置,第二共鸣区是前额、鼻腔及上额部位置,第三共鸣区是胸腔位置。第一共鸣区又肩负调整歌唱音域的位置,高音应当在后脑部及头顶部,中音在后脑枕部,低音在额头及肩部,那才是正确的,通常一个人所发出的声音高、中音还好,可是一到低音就散掉了,没有共鸣,原因出在没把低音让它在头部肩部共鸣,这必须经过严格训练的人才能做到,没有经过严格训练就能做到那是绝无仅有,除非他是天才。至于女高音(Soprano)就有一些不同,女高音的低音要让它在下巴部位共鸣才是正确的,这点和别的声部有所不同。其次第三共鸣区是最重要的声音共鸣区,它是声音的基础,被称为基础音,它的重要性有如房屋的基础。我们亚洲人和欧洲人由于体格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天生所发出的声音就缺乏第三共鸣区,欧洲人体型高大,胸部宽广,发出的声音胸声自然发达,而且由于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和我们有所不同,他们大多习惯爬着睡,婴儿刚出生就叫他俯睡,因此腹腔后部(后腰部)发声自然发达,因而欧洲人发声天生就有共鸣区,无须经过学习,自然就会。但是我们亚洲人必须经过后天刻意严格的训练方能得到第三共鸣区,想得到第三共鸣区通常要经过至少两年以上的勤练,男高音需要更久,至少三年以上,如此唱出的声音才有根,正如竹子的生长,因为它有很扎实的根部,吸收地下各种养分,所以能挺拔强韧,不畏强风暴雨。相反的,没有第三共鸣区做基础的声音,好比一棵豆苗,没有茂盛的根,风一吹就倾倒,不能开花结果。早期日本人他们到欧洲学习声乐,由于欧洲的教授他们没有了解到亚洲人先天的特性,他们只教日本人第一及第二共鸣区,因此日本留学生唱出来的声音就缺少了这一个最重要的共鸣区,唱出来的声音十分单薄,没有底盘,然后代代相传下来,现在依然如此。本人以前也是这样的唱法,可是一到欧洲,想要在那边立足,唯有接受此种世界性的带有第三共鸣区的唱法,没有第三共鸣区的声音,缺乏厚度和温暖的浓度,男生听起来不男不女,女声听起来轻飘飘毫无艺术价值,所以说第三共鸣区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共鸣区、第二共鸣区不是“发声点”,如果把第三共鸣区的位置移到背部,和第一共鸣区及第二共鸣区连结在一起,则形成了人体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则共鸣丰满圆润,反之则声音单薄干涩尖锐不堪入耳,有些人以为第二共鸣区只是在眉间一共鸣点,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第二共鸣区是由好几个共鸣点串连起来的,亦即眉间、鼻梁、鼻尖、上腭、下腭、牙齿、观骨等。其次,要想做到有强有弱的声音,必须先要了解声音“前面”和“后面”的问题,要想明了声音“前面”和“后面”的问题,要先明白“开母音”(Aperto)和“闭母音”(Accuto)的关系,“开母音”就用前面来唱,“闭母音”就以后面来唱,所谓前面就是第二共鸣区加上第三共鸣区唱出开的声音(Aperto)。所谓“后面”就是第三共鸣区和第二共鸣区再加上第一共鸣区唱出盖(或称闭)的声音(Accuto)。通常男高音“过门”(passage)的声音亦即“开的极限音”在f2,男中音在e2,男低音在d2,女高音在g2,女中音在f2,女低音在e2,一超过这个音就要盖,否则声音变得粗暴、不健康,严重损害声带,会缩短声乐的寿命,像现在日本,尤其是大陆,虽然他们有各种唱腔,能唱出各种不同的风格和个性,可是毕竟没有以第三共鸣区、没有以开盖这种合乎人体声音生理学为基础的声音是不健康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发声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健康的发声法,不管是什么民族,操着什么语言都是如此,因为人体的构造都是相同的。现在大陆上的声乐家他们以为人一到五十岁退休是理所当然的,须知一个人的声音在五十岁才能达到颠峰,不管是对声音的运用以及对人生锥心泣血的体验,才能感动别人,正如文学家是以文学作工具来感动人,而声乐家用来感动人的工具正是声音,人生五十才开始。在欧洲,一流的声乐家到五十岁才唱好的不胜枚举,甚至到七十岁照唱不误的亦大有人在,绝不输给年纪轻轻的人。其次,一个优秀的声乐家,他必须要把声音的渐强、渐弱做得非常好,这样,当他临场演唱时才不致慌张,才有安全感。要唱渐强时先要把声音的芯抓到,然后以此芯作为发声点,将气在第三共鸣区内扩散膨胀,使它好象变成气球,之后,把它推向背部及后腰部增加其气压,同时加入第二共鸣区,此时声音的芯要保持好,不可失去。渐弱时只要把气压逐渐减少,抓紧声音的芯,使声音回到胸口发声点,然后用气息切除声音,使之停止,此时下腹往上的力量必须增大两倍,否则无法使声音回到胸口发声点,当然这些要靠经年累月的苦练方能领悟,舍苦练别无他途。

二、“有音色变化的声音”--声带的弹性问题

声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叫“声韧带”,这是两片声带的尖端,犹如声带的皮肤,由它通过气息的冲击振动发出声音,这是比较强韧的部位,较不容易受伤发炎。第二部分叫“声唇”,若发声时声唇逼紧声韧带,和声韧带同时振动发声,则声带容易受伤发炎,甚至肿胀出血,有些人发声时由于声唇过分避紧声韧带,以至气息无法经由声韧带正常平衡摩擦振动发声,造成声音憋住出不来。遇到这种情形,我们只要把第一部分的声韧带尽量并拢,将第二部分的声唇连同第三部分的声带肌肉--“纵走筋束”向两边撑开,不使声带的肌肉同时参加振动,如此即为健康的方法,也较能持久不受损伤。如果我们拿一根约一公尺塑胶管向四面八方摔转,则会发出鸣鸣声响,若我们把这根塑胶管出口处用橡皮筋绑紧使之出口处变小,那么它所发出的声响必然声音较高,这就是声带的发声原理。声带的运动可分前端和后端两个部分来说明,声带的前端是长在喉结的下方约03公分的地方(甲状软骨),然后连到后端,靠“披裂软骨”来扭转声带使声带拉长,拉长时的方向是前端要向下后端向后扭转。如此拉长后声带的长度则比原来未拉长前长上1/3或1/2。一个婴儿刚出生,他的声带后端是非常发达的,可是以后受到语言子音的影响,这时声带后端慢慢退化,前端反而发达起来,所以我们练习歌词咬字必须明白要把子音和母音分解开来,子音用前端,母音用后端以“S”或“C”加上母音(即Sa、Se、Si、So、Su、Ca、Ce、Ci、Co、Cu或Pra、Pre、Pri、Pro、Pru)来练习效果较佳,亦即子音往前送,母音向后送。声带的后端远比前端更重要,也常被一般人所忽略,甚或不能接受弃而不用,这是多么可惜。要感觉声带后端(披裂软骨)的位置,它是在于食道入口处,当我们吞咽东西时,披裂软骨就会跟着扭转,所以我们把吞咽时的感觉用来发声那就是正确的,其实一般人所说的“美声唱法”(Bel Canto)只是讲他的“结果”,并没有把它的“过程”讲出来,今天我们作这个研究就是要把这个“过程”探讨出来。其次谈到“轮状喉头肌”,轮状喉头肌长在上部食道的前面,当我们用手去压迫胸骨及气管上方凹陷处,就会有咳嗽会痒的感觉,这个部位就是轮状喉头肌的位置。至于如何去感觉声韧带并拢的技巧,只要我们吸气时故意发出声音,以这种感觉来发声那就对了,这个位置就是正确的发声的位置。在此我要将声带后端再次加以说明,一只狗在叫的时候是用后脑头腔来共鸣的,它们用这种声音来传递感情讯息,这种声音可传得非常远,绝不是用声带前端,我们人类也是动物,当然用这种方法来传递情感讯息更能被人接受,而这种声音是具有感性的,一个小孩子如果从小就训练他用声带后端来发声唱歌,以后长大了必能成为一流的声乐家,例如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他们就是用声带后端来唱的,所以和声非常协和甜美,不像我们台湾各小学的合唱团,当然也有好的,不过太少,绝大多数是用声带前端来唱,所以声音刺耳,尖锐和声(Harmony)不协和,毫无美感,好象在吵架,原因就出在此。我们也常看到每年音乐比赛的时候,得到各县市第一名的国小合唱团声音竟也那么尖锐毫无和声之美,这或许和评审的鉴赏能力有关,因为评审本身就没有这种什么才是好的童声、什么才是不好的童声的素养,把他聘请来担任评审,他如何能节选出哪一队才是正确的童声合唱团。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把儿童合唱团的声音训练好?首先我们要明了,合唱团不同于独唱,合唱要讲求团体的声音效果,个人声音不可突出,那么和声(harmony)是合唱的特点,所以合唱团第一要任务就是追求和声之美,如何才能获得和声之美?那就是要以声带后端先用小声以“J”母音来唱和声,音色尽量暗些,绝不可唱亮,独唱可以亮,可是合唱一亮声音就无法呵紧,显得松散缺乏感情,声音尽量往后送,这样才能获得优美、具有感情浓度的童声合唱。在国内我听过很多儿童合唱团的演唱,但是很少有有一个团的声音是正确的,在此我特别推介一个儿童合唱团,他们的声音是正确的,这一团是“高雄市天主教增德儿童合唱团”,他们的指挥石高额老师跟我学习声乐近十载,已能领悟我所传授的声乐的精髓,他就是采用了我所说的以声带后端发声的唱法来训练儿童合唱团的,所以声音效果就显著的不同。

三、“有感性的声音”--呼吸的位置

首先来谈谈吸气,吸气的时候五个部位要同时进行参加吸气工作。(一)、气管上部(轮状软骨或鼻腔)要缩小,用“I”母音使声韧带并拢,保持紧张状态;(二)、胸部(胸骨)要向左右扩张;(三)、背部(肩胛骨)向外扩张;(四)、腰部(末位肋骨)向外扩张;(五)、腹部(肚脐以上叫上腹,肚脐以下叫小腹)上腹向前撑开,以保护横膈膜,小腹向内向上收缩。这五个动作必须在紧张状态下进行,不可松弛。其次呼气时的动作仍然和吸气时的形态(Form)是一样的,缩紧肛门,上腹向前撑开,小腹使劲使气往内向上推送。其次谈到“气压”的问题,我们在一个茶壶里装满水,下面用火加热,当水沸腾的时候蒸气会推动茶壶盖,使茶壶盖上下抖动,但是我们如果在茶壶内装上一个笛子,水沸腾后水蒸气就会从笛子排出,发出声响,这个原理和我们发声原理是相同的,这个笛子就是气管后端所发出的声音,我们以“U”母音来练习较能体会出来,使上面的气(胸部、肩部)及下面的气(腹部、腰部)保持紧迫状态后,上面的气纹风不动,挡住气,使声唇撑开,然后下面的气往内向上输送,使维持平衡状态,要唱之前提前一秒钟作准备,然后再发出声音,这就是正确的呼吸,也唯有这种方法才能发出感性的声音。

四、歌唱技巧--实际演练

歌唱技巧在讲求母音和子音的发声方法以及母音和子音之分离(揭开),五个母音a、e、i、o、u对声门的闭合和张开均有所不同,“a”声门是完全打开的,“e”声门半开,“i”声门关闭,“o”声门半开,“u”则声唇张开,声门韧带关闭。在这五个母音之中以“u”母音的开合状态是最健康,所以要把“u”以外的四个母音保持相同与“u”的发声位置来发声,用暗一点的音色,只用一半的声音用声带后端来唱,其中唱“i”母音时要保持“a”母音的位置,“e”母音很容易位置移上去,要尽量避免,须知吾人唱歌时是以传达母音为主。至于子音由于它是缺乏感性的声音,它只是母音的附庸,我们要多练习母音和子音揭开的方法,这种方法已如前述以“中庸的声音”(mezzavoce)用S、C或Pr加上母音来练习,效果甚佳,练唱练习曲应当多用“中庸的声音”来唱,其它不论是唱长音或歌曲也依然如此,试想,如果要演唱整个歌剧,从头声音拼到尾,任谁也吃不消。

五、结论

以往学习声乐,不论是国内或国外一概讲求“悟道”,老师怎么唱,学生就跟着怎么唱,只要模仿就行了,三年、五年、十年过去了,悟性高的学到了功夫,得道多助,悟性低的,只有半途而废,放弃艺途,对于声乐的科学理论基础付之阙如。有很多的人天生有一幅好嗓子,可是不会妥善运用,功亏一篑,殊多可惜!德国在1960年代,掀起了研究美声唱法狂热,欲想以人体声音生理学为基础,对于人体的发声器官,以科学的方法归纳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帮助学习声乐的人早日揭开声乐的奥秘,当时医学界和声乐界破天荒首度合作,蔚成一股共同研究的风潮,因此,才有今天我所采用的对于发声方法的理论基础,以及本人数十年来苦练所获得的心得结晶,这便是以上我所画龙添晴概略性的阐释,当然挂一漏万之处在所难免,而这一切都要感谢我的恩师--德国人体声音生理学权威DrSchutt先生的热心指引,但愿这套方法能对国内钻研声乐的莘莘学子有所裨益,多造就一些一流的声乐家,这便是本人的愿望。

  一、“有强有弱的声音”--声音共鸣的方法

  首先我们看到附图,人体声音共鸣区共分为三个部分,亦即三个共鸣区(DIE、DREI、RESONANZEN),第一共鸣区是头部后脑和头颈以及肩部位置,第二共鸣区是前额、鼻腔及上额部位置,第三共鸣区是胸腔位置。第一共鸣区又肩负调整歌唱音域的位置,高音应当在后脑部及头顶部,中音在后脑枕部,低音在额头及肩部,那才是正确的,通常一个人所发出的声音高、中音还好,可是一到低音就散掉了,没有共鸣,原因出在没把低音让它在头部肩部共鸣,这必须经过严格训练的人才能做到,没有经过严格训练就能做到那是绝无仅有,除非他是天才。至于女高音(Soprano)就有一些不同,女高音的低音要让它在下巴部位共鸣才是正确的,这点和别的声部有所不同。其次第三共鸣区是最重要的声音共鸣区,它是声音的基础,被称为基础音,它的重要性有如房屋的基础。我们亚洲人和欧洲人由于体格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天生所发出的声音就缺乏第三共鸣区,欧洲人体型高大,胸部宽广,发出的声音胸声自然发达,而且由于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和我们有所不同,他们大多习惯爬着睡,婴儿刚出生就叫他俯睡,因此腹腔后部(后腰部)发声自然发达,因而欧洲人发声天生就有共鸣区,无须经过学习,自然就会。但是我们亚洲人必须经过后天刻意严格的训练方能得到第三共鸣区,想得到第三共鸣区通常要经过至少两年以上的勤练,男高音需要更久,至少三年以上,如此唱出的声音才有根,正如竹子的生长,因为它有很扎实的根部,吸收地下各种养分,所以能挺拔强韧,不畏强风暴雨。相反的,没有第三共鸣区做基础的声音,好比一棵豆苗,没有茂盛的根,风一吹就倾倒,不能开花结果。早期日本人他们到欧洲学习声乐,由于欧洲的教授他们没有了解到亚洲人先天的特性,他们只教日本人第一及第二共鸣区,因此日本留学生唱出来的声音就缺少了这一个最重要的共鸣区,唱出来的声音十分单薄,没有底盘,然后代代相传下来,现在依然如此。本人以前也是这样的唱法,可是一到欧洲,想要在那边立足,唯有接受此种世界性的带有第三共鸣区的唱法,没有第三共鸣区的声音,缺乏厚度和温暖的浓度,男生听起来不男不女,女声听起来轻飘飘毫无艺术价值,所以说第三共鸣区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共鸣区、第二共鸣区不是“发声点”,如果把第三共鸣区的位置移到背部,和第一共鸣区及第二共鸣区连结在一起,则形成了人体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则共鸣丰满圆润,反之则声音单薄干涩尖锐不堪入耳,有些人以为第二共鸣区只是在眉间一共鸣点,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第二共鸣区是由好几个共鸣点串连起来的,亦即眉间、鼻梁、鼻尖、上腭、下腭、牙齿、观骨等。其次,要想做到有强有弱的声音,必须先要了解声音“前面”和“后面”的问题,要想明了声音“前面”和“后面”的问题,要先明白“开母音”(Aperto)和“闭母音”(Accuto)的关系,“开母音”就用前面来唱,“闭母音”就以后面来唱,所谓前面就是第二共鸣区加上第三共鸣区唱出开的声音(Aperto)。所谓“后面”就是第三共鸣区和第二共鸣区再加上第一共鸣区唱出盖(或称闭)的声音(Accuto)。通常男高音“过门”(passage)的声音亦即“开的极限音”在f2,男中音在e2,男低音在d2,女高音在g2,女中音在f2,女低音在e2,一超过这个音就要盖,否则声音变得粗暴、不健康,严重损害声带,会缩短声乐的寿命,像现在日本,尤其是大陆,虽然他们有各种唱腔,能唱出各种不同的风格和个性,可是毕竟没有以第三共鸣区、没有以开盖这种合乎人体声音生理学为基础的声音是不健康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发声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健康的发声法,不管是什么民族,操着什么语言都是如此,因为人体的构造都是相同的。现在大陆上的声乐家他们以为人一到五十岁退休是理所当然的,须知一个人的声音在五十岁才能达到颠峰,不管是对声音的运用以及对人生锥心泣血的体验,才能感动别人,正如文学家是以文学作工具来感动人,而声乐家用来感动人的工具正是声音,人生五十才开始。在欧洲,一流的声乐家到五十岁才唱好的不胜枚举,甚至到七十岁照唱不误的亦大有人在,绝不输给年纪轻轻的人。其次,一个优秀的声乐家,他必须要把声音的渐强、渐弱做得非常好,这样,当他临场演唱时才不致慌张,才有安全感。要唱渐强时先要把声音的芯抓到,然后以此芯作为发声点,将气在第三共鸣区内扩散膨胀,使它好象变成气球,之后,把它推向背部及后腰部增加其气压,同时加入第二共鸣区,此时声音的芯要保持好,不可失去。渐弱时只要把气压逐渐减少,抓紧声音的芯,使声音回到胸口发声点,然后用气息切除声音,使之停止,此时下腹往上的力量必须增大两倍,否则无法使声音回到胸口发声点,当然这些要靠经年累月的苦练方能领悟,舍苦练别无他途。

  二、“有音色变化的声音”--声带的弹性问题

  声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叫“声韧带”,这是两片声带的尖端,犹如声带的皮肤,由它通过气息的冲击振动发出声音,这是比较强韧的部位,较不容易受伤发炎。第二部分叫“声唇”,若发声时声唇逼紧声韧带,和声韧带同时振动发声,则声带容易受伤发炎,甚至肿胀出血,有些人发声时由于声唇过分避紧声韧带,以至气息无法经由声韧带正常平衡摩擦振动发声,造成声音憋住出不来。遇到这种情形,我们只要把第一部分的声韧带尽量并拢,将第二部分的声唇连同第三部分的声带肌肉--“纵走筋束”向两边撑开,不使声带的肌肉同时参加振动,如此即为健康的方法,也较能持久不受损伤。如果我们拿一根约一公尺塑胶管向四面八方摔转,则会发出鸣鸣声响,若我们把这根塑胶管出口处用橡皮筋绑紧使之出口处变小,那么它所发出的声响必然声音较高,这就是声带的发声原理。声带的运动可分前端和后端两个部分来说明,声带的前端是长在喉结的下方约03公分的地方(甲状软骨),然后连到后端,靠“披裂软骨”来扭转声带使声带拉长,拉长时的方向是前端要向下后端向后扭转。如此拉长后声带的长度则比原来未拉长前长上1/3或1/2。一个婴儿刚出生,他的声带后端是非常发达的,可是以后受到语言子音的影响,这时声带后端慢慢退化,前端反而发达起来,所以我们练习歌词咬字必须明白要把子音和母音分解开来,子音用前端,母音用后端以“S”或“C”加上母音(即Sa、Se、Si、So、Su、Ca、Ce、Ci、Co、Cu或Pra、Pre、Pri、Pro、Pru)来练习效果较佳,亦即子音往前送,母音向后送。声带的后端远比前端更重要,也常被一般人所忽略,甚或不能接受弃而不用,这是多么可惜。要感觉声带后端(披裂软骨)的位置,它是在于食道入口处,当我们吞咽东西时,披裂软骨就会跟着扭转,所以我们把吞咽时的感觉用来发声那就是正确的,其实一般人所说的“美声唱法”(Bel Canto)只是讲他的“结果”,并没有把它的“过程”讲出来,今天我们作这个研究就是要把这个“过程”探讨出来。其次谈到“轮状喉头肌”,轮状喉头肌长在上部食道的前面,当我们用手去压迫胸骨及气管上方凹陷处,就会有咳嗽会痒的感觉,这个部位就是轮状喉头肌的位置。至于如何去感觉声韧带并拢的技巧,只要我们吸气时故意发出声音,以这种感觉来发声那就对了,这个位置就是正确的发声的位置。在此我要将声带后端再次加以说明,一只狗在叫的时候是用后脑头腔来共鸣的,它们用这种声音来传递感情讯息,这种声音可传得非常远,绝不是用声带前端,我们人类也是动物,当然用这种方法来传递情感讯息更能被人接受,而这种声音是具有感性的,一个小孩子如果从小就训练他用声带后端来发声唱歌,以后长大了必能成为一流的声乐家,例如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他们就是用声带后端来唱的,所以和声非常协和甜美,不像我们台湾各小学的合唱团,当然也有好的,不过太少,绝大多数是用声带前端来唱,所以声音刺耳,尖锐和声(Harmony)不协和,毫无美感,好象在吵架,原因就出在此。我们也常看到每年音乐比赛的时候,得到各县市第一名的国小合唱团声音竟也那么尖锐毫无和声之美,这或许和评审的鉴赏能力有关,因为评审本身就没有这种什么才是好的童声、什么才是不好的童声的素养,把他聘请来担任评审,他如何能节选出哪一队才是正确的童声合唱团。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把儿童合唱团的声音训练好?首先我们要明了,合唱团不同于独唱,合唱要讲求团体的声音效果,个人声音不可突出,那么和声(harmony)是合唱的特点,所以合唱团第一要任务就是追求和声之美,如何才能获得和声之美?那就是要以声带后端先用小声以“J”母音来唱和声,音色尽量暗些,绝不可唱亮,独唱可以亮,可是合唱一亮声音就无法呵紧,显得松散缺乏感情,声音尽量往后送,这样才能获得优美、具有感情浓度的童声合唱。在国内我听过很多儿童合唱团的演唱,但是很少有有一个团的声音是正确的,在此我特别推介一个儿童合唱团,他们的声音是正确的,这一团是“高雄市天主教增德儿童合唱团”,他们的指挥石高额老师跟我学习声乐近十载,已能领悟我所传授的声乐的精髓,他就是采用了我所说的以声带后端发声的唱法来训练儿童合唱团的,所以声音效果就显著的不同。

  三、“有感性的声音”--呼吸的位置

  首先来谈谈吸气,吸气的时候五个部位要同时进行参加吸气工作。(一)、气管上部(轮状软骨或鼻腔)要缩小,用“I”母音使声韧带并拢,保持紧张状态;(二)、胸部(胸骨)要向左右扩张;(三)、背部(肩胛骨)向外扩张;(四)、腰部(末位肋骨)向外扩张;(五)、腹部(肚脐以上叫上腹,肚脐以下叫小腹)上腹向前撑开,以保护横膈膜,小腹向内向上收缩。这五个动作必须在紧张状态下进行,不可松弛。其次呼气时的动作仍然和吸气时的形态(Form)是一样的,缩紧肛门,上腹向前撑开,小腹使劲使气往内向上推送。其次谈到“气压”的问题,我们在一个茶壶里装满水,下面用火加热,当水沸腾的时候蒸气会推动茶壶盖,使茶壶盖上下抖动,但是我们如果在茶壶内装上一个笛子,水沸腾后水蒸气就会从笛子排出,发出声响,这个原理和我们发声原理是相同的,这个笛子就是气管后端所发出的声音,我们以“U”母音来练习较能体会出来,使上面的气(胸部、肩部)及下面的气(腹部、腰部)保持紧迫状态后,上面的气纹风不动,挡住气,使声唇撑开,然后下面的气往内向上输送,使维持平衡状态,要唱之前提前一秒钟作准备,然后再发出声音,这就是正确的呼吸,也唯有这种方法才能发出感性的声音。

  四、歌唱技巧--实际演练

  歌唱技巧在讲求母音和子音的发声方法以及母音和子音之分离(揭开),五个母音a、e、i、o、u对声门的闭合和张开均有所不同,“a”声门是完全打开的,“e”声门半开,“i”声门关闭,“o”声门半开,“u”则声唇张开,声门韧带关闭。在这五个母音之中以“u”母音的开合状态是最健康,所以要把“u”以外的四个母音保持相同与“u”的发声位置来发声,用暗一点的音色,只用一半的声音用声带后端来唱,其中唱“i”母音时要保持“a”母音的位置,“e”母音很容易位置移上去,要尽量避免,须知吾人唱歌时是以传达母音为主。至于子音由于它是缺乏感性的声音,它只是母音的附庸,我们要多练习母音和子音揭开的方法,这种方法已如前述以“中庸的声音”(mezzavoce)用S、C或Pr加上母音来练习,效果甚佳,练唱练习曲应当多用“中庸的声音”来唱,其它不论是唱长音或歌曲也依然如此,试想,如果要演唱整个歌剧,从头声音拼到尾,任谁也吃不消。

  五、结论

  以往学习声乐,不论是国内或国外一概讲求“悟道”,老师怎么唱,学生就跟着怎么唱,只要模仿就行了,三年、五年、十年过去了,悟性高的学到了功夫,得道多助,悟性低的,只有半途而废,放弃艺途,对于声乐的科学理论基础付之阙如。有很多的人天生有一幅好嗓子,可是不会妥善运用,功亏一篑,殊多可惜!德国在1960年代,掀起了研究美声唱法狂热,欲想以人体声音生理学为基础,对于人体的发声器官,以科学的方法归纳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帮助学习声乐的人早日揭开声乐的奥秘,当时医学界和声乐界破天荒首度合作,蔚成一股共同研究的风潮,因此,才有今天我所采用的对于发声方法的理论基础,以及本人数十年来苦练所获得的心得结晶,这便是以上我所画龙添晴概略性的阐释,当然挂一漏万之处在所难免,而这一切都要感谢我的恩师--德国人体声音生理学权威DrSchutt先生的热心指引,但愿这套方法能对国内钻研声乐的莘莘学子有所裨益,多造就一些一流的声乐家,这便是本人的愿望。

  摘自——《爱乐人走四方》网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3437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6
下一篇2023-09-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