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跟腱受伤
切忌心血来潮,突然剧烈运动
跟腱断裂,完全可预防。
运动前,至少做20分钟的热身活动,把各关节、韧带活动开,让小腿肌肉和跟腱放松,以便将身体调节到最适宜的状态,增加协调性;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慢慢加量。
平时可经常做一些小负荷腿部运动,如纵跳、拉伸等,锻炼跟腱的承受能力。切忌在平时缺乏运动的时候,心血来潮,突然剧烈运动;运动需要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体力,安排运动强度。
还要选择弹性较好的运动鞋,或是选择厚鞋垫铺在鞋底,以便抬高脚跟不让它着地,缓冲一些无用动作对跟腱的冲击。
同时要注重劳逸结合,如在运动中出现疲劳或疼痛,就要休息一段时间,切勿运动过量。尤其是中老年健身跑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和体质选择跑步速度和距离。人一过50岁更要特别小心保护跟腱,一旦跑步时发觉跟腱疼痛必须立即停止跑步,等疼痛完全消失后再慢慢重新开始跑步。
如何判断跟腱是否断裂
所在部位会有凹陷空虚感
当跟腱断裂时,我们会发现触压跟腱所在部位会有凹陷空虚感,就相当于一根绷得很紧的绳子,一旦被切断,绳子的两端就会相背而行,在这中间会有空缺一样。
有的人在运动过程中会听见类似于橡皮筋断裂的响声,跟部被人打了一棍或踢了一脚,这其实是跟腱断裂时的自身感觉,并非真正有这样的外伤。患者会立即出现跛行和不能单足提踵。
如何治疗跟腱断裂
及早手术,但也不能完全恢复
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一般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是指用石膏或夹板将足部固定以便让断裂的跟腱自行愈合。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即使愈合,创面也很脆弱,容易发生再断裂。因此,除非患者年龄或全身情况无法达到手术要求,患者都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一旦发生跟腱断裂,应及早做手术,医生会根据跟腱断裂的部位和组织缺损的多少,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由于小腿肌肉具有很强的弹性,跟腱断后小腿三头肌会向上回缩,如果时间长了就难以拉下来,修复效果较差。如果放任不管,变成陈旧性跟腱断裂,肌肉会发生挛缩,这时手术创伤大,康复后肌肉的力量和韧性都大不如前。
即便是及时手术,患者在术后也难以完全康复,“可以做到正常生活、行走,这没问题,但是,如果是稍微剧烈些的运动,就不再适宜做了。否则还有断裂的可能。”
病情分析: 你好,跟腱断裂后,如果是大部分断裂但及时进行手术吻合修复,或为小部分的断裂,则预后良好,但如果是大部分断裂没有直接手术修复,则可能会出现提踵无力等,出现患肢功能障碍。
意见建议:现在为伤后二个月,可以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练习,如果为关节僵硬,可主被动活动相结合,防止出现跟腱粘连、挛缩等,而如果为局部无力,则应该进行小腿三头肌的肌力练习,持续进行足部的跖屈姿势,跟腱损伤后半年内避免剧烈的活动。
术后康复
跟腱断裂
康复训练:从手术一个月后去掉石膏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早、中期训练旨在松解踝、跟部伤、术后粘连,恢复踝关节伸屈活动度和精细运动调节功能。早期阶段(术后46周)以床上踝关节的非阻抗伸屈功能活动为主。中期(术后15-3个月)应下地走路和进一步功能锻炼,如向前和向后走路、蹬功率自行车、足滚圆木练习等。初下地训练时,鞋跟应适当垫高,以减轻对跟腱的牵张力,待适应后再逐步将鞋跟减低。后期(术后3-6个月)以恢复踝跟肌、腱抗牵拉张力的肌力训练为主,如负重起踵练习、踝背伸抗阻练习等,为重返训练场作最后准备。 一、早期——屈曲30度石膏固定期(0-4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尽可能避免肌肉萎缩。 一手术当天: 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即大腿前侧肌肉绷劲及放松)。 二术后一天: 1 、活动足趾——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但绝对不可引起踝关节活动!5分/组,1组/小时。(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2、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 三术后2天: 1、 继续以上练习。 2、 可扶双拐脚不着地行走, 但只是去厕所但必要的日常活动。 3 、开始尝试抬腿——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处,保持至力竭。10次/组,2—3组/日(有可能因石膏托过重无法完成。方法见附录1—图4)。 跟腱断裂
根据损伤及手术特点,为使跟腱可以愈合牢固,石膏托一般需戴3-4周左右。固定期间未经医生许可只能进行上述练习,盲目活动很可能造成损伤!二、中期—活动度及肌力练习期(4—12周) 复查,根据情况由医生于3或4周时将石膏托去短至膝关节以下。除练习时取下,其余时间必须佩带! 目的:开始活动度练习,强化腿部肌力练习,开始负重练习,逐步恢复正常步态行走。 一术后4周:(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 1 、开始侧抬腿练习,30次/组,2—4组/日,组间休息30秒。(方法见附录1—图5、6。) 2 、 开始踝关节活动度练习:主动地屈伸踝关节,即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地绷脚尖和勾脚尖。(无或微痛范围内!因早期组织愈合尚不够坚固,过度牵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10-15分/次,2次/日。练习前热水泡脚20-30分,以提高组织温度改善延展性,加强练习效果。 3 、 开始膝关节屈曲练习(因长时间固定膝关节活动度会有所下降,故练习初期可能有疼痛,坚持练习即可改善。) 4 、开始伸展练习(坐位悬吊):于足跟处垫枕,使患腿完全离开床面,放松肌肉使膝关节自然伸展。(见附录1—图14)30分/次,每日1次,至患腿可伸直和健侧腿相同为止。 跟腱断裂 5、 开始腿部肌力练习:以恢复石膏固定期萎缩的大腿肌肉。 练习绝对力量,选用中等负荷(完成2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20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60秒,至疲劳为止。 二术后5周: 1 、开始“滚筒”练习:选一实心圆筒(如酒瓶、易拉罐等),反复练习20分钟,泡脚后坐于椅子上,屈膝患脚踏在圆筒上踩住圆筒来回滚动,逐渐加力并增大活动度,每日1-2次。 2、可扶单拐脚着地行走。 3、 加强各项肌力练习。 三术后6周:去除石膏托 1、 以硬纸板剪成鞋后跟大小,垫在鞋后跟内约3厘米左右,开始扶拐行走,大约2-3天撤掉一层纸板,2-3周内撤完,过渡至穿平底鞋行走。 2 、开始前后、侧向跨步练习。(见附录1—图21、22、23)注意:跟腱处不能有过分的牵拉感! (三)术后7周: 1、开始静蹲或靠墙滑动练习,加强腿部力量。 跟腱断裂 (四)术后8周: 1 、一至二周内力求达到正常步态行走。 2、 加强蹬踏练习的强度,逐渐过渡至附录1—图24、25,并渐增负荷至附录2—图6、7、8、9)30次/组,4组/日。 3 、强化肌力,开始患侧单腿45°位半蹲屈伸膝练习。5分/次,4次/日。 三、后期:(3个月) 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至灵活与健侧相同。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并逐步恢复运动能力。 1、 固定自行车练习,无负荷至轻负荷,跟腱处不得有明显牵拉感。30分/次,1-2次/日。 2 、开始蹬踏练习(见附录2—图12)。 3 、可开始游泳。但绝对避免滑倒! 此期间缝合的肌腱尚不足够坚固,故练习及训练应循序渐进,不可勉强或盲目冒进。且应强化肌力以保证踝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并应注意安全,绝对避免再次摔倒! ※五·恢复运动期:(3个月后) 目的: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强化肌力,开始跑跳练习。 1、三个月后可以开始由慢走过渡至快走练习。 2、 5-6个月开始提踵练习,双脚提踵逐渐过渡到单脚提踵。 提踵练习——即用脚尖站立,包括双足分立与肩同宽,足尖正向前;“外八字”站立;“内八字”站立三种姿势。以练习不同肌肉及肌肉的不同部分。2分/次,休息5秒,10次/组,2-3组/日。 3、循序渐进!根据自身练习情况逐渐快走—慢跑—快跑—跳。 4 、10-12个月开始恢复运动
新鲜跟腱断裂的治疗有保守和手术两种不同方法。前者采用膝上管形石膏把足固定于极度跖屈位或采用屈膝、足跖屈位夹板固定法治疗。保守疗法常因跟腱断裂间瘢痕组织较多而失去坚韧性,而跟腱相对延长而使跖屈力减弱,效果较差;故多数学者赞成通过手术治疗恢复跟腱的完整性和坚韧性,尽快恢复小腿三头肌的肌力。儿童跟腱断裂,由于腓肠肌张力不大,组织修复和再生力强,因而手术采用粗丝线“8”字缝合,同时用肌腱成形术或筋膜修补术。在运动员都应修补 。
术后踝关节跖屈,屈膝30°长腿石膏固定;
3周后改为高跟短腿石膏,并常规进行股四头肌锻炼;
6-8周后拆除石膏行踝关节功能锻炼; 保护和愈合期(第1~6周)
术后第一阶段的康复对于保护修复的跟腱控制渗出和疼痛,减少瘢痕形成以及提高关节活动度都是至关重要的。术后负重程度和支具的类型都由医生决定。负重程度是左佩戴支具的下由不负重过度到部分负重,一直到患者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在手术后的2~8周之内需要在保护下负重。随着外科和康复技术的发展,当前常用的方法是让患者穿一种带轮盘的固定靴,并且在拐杖保护下观察部分负重情况。
早期关节活动和保护下负重是术后第一阶段最重要的内容。因为负重和关节活动可以促进跟腱愈合和强度的增加,并且可以预防制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退行性关节炎、粘连形成和深静脉血栓)
患者在指导下每天要做多次主动的关节活动,包括踝的背屈、跖屈、内翻和外翻。膝关节屈曲90°时主动踝背屈应限制在0°(中立位)。应当避免被动关节活动和牵伸,保护愈合中的跟腱免于被过度拉长或断裂。
当患者开始部分至完全负重时,这时便可以引入固定自行车练习。在蹬自行车时应告诉患者用足后面(或足跟)负重而不要用前足。按摩瘢痕和轻微的关节活动可以促进愈合,并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直。
冷疗和抬高患肢可以控制疼痛和水肿。应该告诉患者全天内都要尽量抬高患者,避免长时间持重体位。也可以建议患者用冰袋冰敷几次,每次20分钟。
近端髋膝关节的练习应采用渐进性抗阻训练方案。限制负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开链练习和等张练习。
注意事项
跟腱修复术后愈合不良和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在术后的第一阶段康复医师和患者经常检查切口至关重要。一旦发现切口愈合不良或感染应该立即通知医生。
患者的渗出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要告诫患者合理负重,抬高患肢(限制持重体位时间),主动关节活动,以及每天数次冰敷。 早期关节活动(第6~12周)
进入第二阶段,在负重程度、增加关节活动度及肌力增强上都有明显的变化。患者首先要在拐杖保护下佩戴支具完成患肢的完全负重,然后摆脱拐杖穿鞋完全负重。从足部支具到鞋的转换过程中,可以在鞋中放一个足跟垫(通常会使踝跖屈20°~30°)。随着关节活动度的增加,足跟垫的高度应随之递减。当患者的步态恢复正常时,就可以不用足跟垫了。正常的步态时脱拐行走的先决条件。
如果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的话。就可以在水下踏车系统上练习步态了,这样可以降低患肢负重程度。当水面在胸部水平行走时可以减重60%~75%,而当水面到腰部水平行走时,则可以减重40%~50%。
无限制地练习主动活动度,但要避免关节被动活动。正常行走可以促进恢复功能性的关节活动度。虽然在本阶段内关节活动度最好恢复到正常,但是牵伸是不可取的。
本阶段可以开始轻度的内外翻等长肌力练习,在后期可以借助皮筋来练习。患者可以通过在一个多轴装置上用自己的踝关节画出字母的形状来增加肌肉力量。当已获得足够的关节活动度时,就可以开始练习小腿跖屈的两块主要肌肉略(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在术后6周时可以开始练习膝屈曲90°位的跖屈抗阻练习。到第8周可以开始膝伸直位的跖屈抗阻练习。
在本阶段还可以利用膝伸直位蹬踏装置和屈腿器械来练习跖屈。此时的固定自行车练习要用前足负重,并逐渐加量。
在踏车进行倒走可以强化离心性的跖屈控制能力。这些患者通常会发现倒走更舒服,因为他降低略启动的需求。也可以引入向前上台阶练习,台阶的高度可以逐渐增加(250px、375px、500px)
早期的神经肌肉和关节活动度练习最好在一种具有生物力学的踝关节平板系统(BAPS)上进行,开始时坐位练习,逐渐过渡到站立位练习。另外,在平衡控制系统或等力平板系统上进行双侧下肢负重练习,也可以促进本体感觉、神经肌肉和平衡的恢复。随着力量和平衡的恢复,练习模式也由双下肢过渡到单侧下肢。需要时应继续进行瘢痕按摩、理疗和轻微的关节松动术。
注意事项
跟腱炎(或)疼痛时第二阶段很常见的并发症。患者脱拐或不再穿带轮盘的固定靴后通常会增加活动量,但此时正在愈合中的跟腱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承受增加的活动量,因此跟腱自然会疼痛和发生炎症。所以必须告知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的限度,纠正其错误的行为,使其在无痛的范围内活动。同样,如果康复计划的设计使得关节活动度和力量练习进展过快的话,也会引起跟腱疼痛和发炎。康复医师在改进康复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主诉和客观的测量结果,并且要强调对家庭训练计划的依从性。 早期肌力练习(第12~20周)
当患者第二阶段康复达标后,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康复了,目标是恢复踝关节全范围的主动活动度,跖屈肌力恢复正常,并提高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
正常的跖屈肌力是指患者具有单脚提踵10次的能力。当然,患者首先要无恐惧的完成平面上双脚提踵,然后按下表中的流程逐步恢复正常。
当以上这些动作都能无恐惧地很好地完成以后,就可以开始通过一些器械(比如训练阶梯、Versa攀梯)来完成更高强度的力量和耐力训练。
向前下台阶练习时台阶高度要逐渐增加(250px、375px、500px)。平衡训练的难度也是逐步递增的,包括单腿负重、多向支持平面(弹簧垫、震荡板、泡沫滚筒等)和干扰训练。
等速练习可以进一步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耐力。等速练习是在固定速度的基础上施加适当的阻力。因此可以预先设定一定的速度,使得踝关节在全范围活动的情况下抵抗最大的动力性阻力。
一旦患者达到正常的步态、全范围的被动关节活动度和正常的肌力,便可以在没过胸部的水中进行跑步练习。利用水下踏车系统具有的浮力特性可以减轻跟腱的负重程度。
患者在家中的治疗性练习项目是要根据再评估的结果进行不断的调整。
应用NeuroCom或Biodex平衡系统对平衡进行评估,并与健侧对比。到本阶段末最好能达到与健侧同样的平衡水平
注意事项
由于关节活动度和(或)肌力仍未达到正常,所以要经常鼓励患者坚持修正自己的动作。此阶段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患者私自加大活动量造成的肌肉酸痛和跟腱炎。在没有足够的下肢力量情况下患者可能会自行增加活动量,康复医师必须继续向患者强调活动限度问题。如果患者到健身房进行康复训练的话,则必须遵循治疗计划,不能私自加量。 晚期肌力练习(第20~28周)
随着小腿肌力的正常化和运动水平的提高,患者的康复到略一个恢复更高层次动态运动的阶段。治疗策略主要是为了安全恢复患者/运动员个性化的运动水平做准备。
在术后20周时应该对踝关节的跖屈肌、背屈肌、内翻肌和外翻肌进行一次等速肌力评定。相对于等长的徒手肌力测定,等速评定对动态肌力有更为精确的结果。等速评定可以提供医生客观的指标和可重复的数据,并能监控患者的状态。通过得到的客观数据可以明确小腿肌肉力量和耐力是否已恢复正常。如果患侧下肢的数据达到健侧的75%,且患肢完成单脚提踵10次的话,就可以启动踏车上的跑步训练了。踏车上的前向跑步练习应强调从短距离、低到中等速度以及患者主观无痛的水平开始。
此阶段应继续加强踝背屈、跖屈、内翻和外翻肌力和耐力的等速练习。
渐进抗阻练习和柔韧性练习继续在可耐受范围内进行,基于个体化运动水平而定的灵敏性练习也应加入到康复计划中。跑步和体育锻炼开始应该在直平板上进行,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和要求,比如交叉步、编织步、八字步、加速及减速训练等。也可以通过一条运动带施加阻力来进一步增加难度。
像在第三阶段提到的那样,平衡训练仍然很重要。但是,此时的干扰训练要和挑战踝关节的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结合起来。可以在弹簧垫、振荡板、泡沫滚筒等上面加入干扰练习。
本阶段可以开始轻度的功能性往复练习,此种练习通过周期性地伸缩跟腱来增加肌力。运动中要求患者全范围的关节活动度、良好的柔韧性和正常的肌力。更重要的是无痛、无恐惧地完成动作。增强式弹跳功能往复运动可以由双侧练起。比如双脚定位跳、双脚跳上箱子可以减少冲击力。随着康复的进行,难度较大的练习方式可以逐渐被运用,比如两边跳和象限跳。
患者的家庭治疗性训练计划,要根据再评定结果和功能水平及时调整。
注意事项
由于患者仍有功能的缺陷,所以还需要不断的鼓励,使其坚持合理的活动量。康复医师在引入踏车跑步练习和灵活性练习时一定要强调无痛原则。很多患者/运动员在恢复跑步训练阶段时会出现很高的积极性,以至于已经出现不适还会坚持练习。康复师必须密切观察患者虚弱和疲劳的迹象,并对跑步练习做出合适的调整。正确的跑步练习是由低速短距离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速度中/长距离。而且应该建议患者坚持练习自己的跖屈肌力,使其充分恢复,同时也会降低过度使用带来的风险。跑步练习的量控制在最小,利用交叉练习的方法(游泳、骑自行车)来避免跟腱的再损伤和炎症。 全面恢复也体育技能(第28周~1年)
根据患者对运动水平的要求和身体状况的不同,最后阶段的康复可以从术后28周起持续到术后1年。在此阶段,任何肌力和柔韧性方面的缺陷都应该得以弥补。为了满足体育运动中对功能的需求,此阶段应充分利用体育专项练习,以及更高级的功能往复运动和灵活性练习来达到这一目的。
为了达到体育运动所需的正常肌肉耐力水平,应该继续进行等速训练。功能往复运动在此阶段升级为单脚练习,比如单脚跳、单腿两侧跳和象限跳。当患者准备恢复全面的体育运动时,功能性的评定,比如垂直跳跃评定,可以用来明确患者处于动态运动中的功能状态。垂直跳跃评定是一种有效的测量肌肉力量的方法,还可以测定下肢功能性运动的限度。它要求患肢的功能达到健侧的85%,并且得到医生的允许才能恢复体育运动。
注意事项
在患者参加高水平的运动之前,如功能往复运动和体育专项训练,必须关注其是否已经具备略足够的肌力、关节活动度和柔韧性。患者在过渡到更高难度的运动直至最后恢复体育运动之前,应该能够无恐惧地完成低水平的运动。用来进行功能性评定的方法应该可以再现竞技体育的专项要求,从而保证患者能够安全地恢复全面的运动。选定的功能测试项目应能再现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要求,以确保其安全重返全项活动。
拍片子,做磁共振都可以的,术后的恢复是分阶段性的,最开始要面对就是肌肉的萎缩,手术后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外固定,基本的运动都不能做,腿部肌肉的萎缩是一定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减慢萎缩的速度呢,要知道肌力的保存是后期恢复的基础。很多朋友开始都以为都固定了还能进行什么锻炼呀,医生不是也说要静养嘛。其实固定也有固定的锻炼方法,很简单的哦。康复训练应从术后首日即可开始,足趾运动是必须的,这不仅可以防止足内肌的萎缩,还有一定的消肿功效。带石膏期间应强化静力收缩锻炼,另外如果打的是短石膏可以做高抬腿,加强股四头肌的练习,锻炼时要注意不要滑倒,要避免伤脚的前脚掌着地。一般外固定的时间是4-6周,有很多朋友开始是跖屈位长石膏固定,3-4周后改短石膏接近功能位固定。跟腱的上端连接小腿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下端连接跟骨,是一种致密的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是有着很强的再生能力的。大部分伤友都是呈马尾状撕裂,如果手术中缝合强度足够,也就是说修复后的跟腱强度足够稳固的话,3周结缔组织即可愈合,为了保险起见,要多固定一段时间。还有就是二次断裂或陈旧性断裂的伤者会相对的延长固定的时间。
第二阶段的恢复就是拆除外固定后要做的事情了,经过了长时间的外固定,终于可以让受伤的脚重见天日了,是不是拆除了外固定就可以走路了呢。这时还不能急于走路,这时的伤脚的背伸角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力量的严重缺失,灵活性和平衡感的下降,都不足以达到正常走路的功能要求。而且没有了外固定的保护,此时还是一个二次断裂的危险时间窗。(说到二次断裂的时间窗,这也是分阶段的,一般来说,6-8周时是二次断裂的第一个危险时间窗,此时刚拆除外固定,如有意外的前脚掌突然的负重,引起快速的跖屈反应,是比较容易发生二次断裂的,10-12周是第二个危险时间窗,此时跟腱在生理上正在开始健康的肌腱组织移行替代原有的纤维瘢痕,因此仍不应进行剧烈的运动,尤其避免快速的前足着地负重。不过缓慢行走从时间来看,应问题不大。第三个时间窗就是早期练习跳跃的时候,跳跃练习也应从模拟跳跃,小跳,大跳,这样的循序渐进。总的来说,避免前脚掌的突然发力,是防止二次受伤的关键。)刚刚拆除外固定时大部分朋友会发现自己的伤脚很肿,跟腱处粗且硬,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不要紧张,这时的跟腱愈合了,但还不是正常的组织结构,是纤维化的瘢痕组织,弹性比较差,所以粗、硬,跟腱粗硬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是正常的, 随着组织的重建的完成,跟腱粗大应逐渐变软、变细。为了解决肿胀的问题,有很多朋友都知道使用中药或温水泡脚,但是又有些朋友认为冰敷的效果比较好,这一热一冷不是冲突矛盾的吗,为什么又会被同时采用呢?上面说过了,跟腱是愈合了但还没形成正常的组织结构,再加上手术本身带来的创伤,很多的毛细血管都被破坏了,形成一个良好的血液循环尚需时日。用中药和温水泡脚,可以活血化淤,可以软化组织,在做延展性练习前是很好的辅助方法。我们在进行了锻炼后会有些肿胀和酸痛感,这里如果采用冰敷,会使毛细血管收缩,对消肿和止痛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可以采用热敷-延展练习-肌力练习-灵活性练习-整理运动-冰敷,这样一个过程。需要注意的是热敷即泡脚的水温不要过高,温水就行,有很多朋友使用的水温过高,反而加重了肿胀。在拆除外固定的头两周,要绝对禁止对伤脚进行负重锻炼,要保护手术部位,此时应以主动的练习(所谓主动练习是指不加任何外力包括自己身体重量的练习)为主,踝泵、内外翻、环转、足趾运动,成为每天的必修课。腿部力量的练习仍以静力收缩,立位直腿抬高等练习为主。不能行走并不代表不能触地,由于足内肌的萎缩,此时伤脚触地会有针刺感,所以练习足趾运动尤为重要。坐下后用伤脚轻触地面或轻轻的在地面上拖动,增加伤脚的接触感,为以后的行走功能练习做好准备。此时可以自制高跟鞋来穿,可以保护伤脚,防止其前脚掌的快速着地引起的跖屈反应。很多朋友对跟腱处的粘连都比较担心,其实大多数朋友的粘连都不是很严重的,随着功能的恢复,这种现象也会逐渐的好转。
从拆除外固定的第三周开始就可以进行部分负重的锻炼了,(部分负重是指体重的15%-100%之间的负重,完全负重是指100%的体重。可以穿高跟鞋,然后尽可能让足跟先着地。如用足尖点地,易出现踝关节迅速跖屈,此时跟腱瞬间拉力增加,有二次断裂的危险)。这时用双拐支撑一部分体重,患足支撑的重量随着腿部力量的进一步恢复可以慢慢增加。跟腱的延展练习还是要以主动练习为好,可以增加一些抗阻练习了,比如用橡皮绳温和的做抗阻踝泵,力度不宜过大。内外翻的练习也可以使用橡皮绳增加一些阻力。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进行自行车健骑机的最小阻力练习,或进行在泳池中齐胸深的水中做水下体操。这段时间主要是两方面的锻炼,一方面是延展性的练习,以主动的踝泵为主,辅以内外翻和环转。另一方面是腿部力量的锻炼,直腿抬高,仰卧的空蹬自行车动作,抗阻踝泵,抗阻内外翻,足趾运动等。大家要掌握的原则是力所能及,不要过度的用力,做力量锻炼时,动作要慢,慢收慢放,这样才是全程的力量锻炼,如果动作的速度很快,就有很多是惯性的发力而不是全程运动。
在这里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康复的进度,我用了周这个时间单位来进行阶段的说明。其实我们每个人受伤的程度有差异(有部分断裂的、有全断的、还有二次断裂和陈旧性断裂的),个人的体质也有差异,康复的进度也是因人而异的,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调节进度的节奏。像我就是力量的基础比较好,基本是每4天就可以增加一些强度。其中每个阶段之间的过渡亦十分重要。拆除外固定后的第4-6周,如果力量恢复的还可以的话,就可以从部分负重逐渐过渡到全部负重。此阶段还是要穿高跟鞋,高度可以根据背伸角度的增加而降低。可以从双拐逐渐过渡到单拐再过渡到手杖,逐渐增加患足的负重,使用单拐和手杖应该是在没有受伤的一侧使用,这样才能分担部分体重。此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踝泵锻炼,背伸的角度一般可达到90度以上,在90度时可以开始坐位提踵训练,通过提踵来增加小腿后侧肌肉的力量。其间注意一:不垫鞋跟时不宜前足着地。二:训练中出现疲劳应即时休息。如腿发抖,则应暂停训练。可以做有手部支撑的微蹲练习来增加股四头肌的力量。有些朋友的背伸角度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十分着急,这里面有心理上的原因,可能是做伸展运动时不太敢用力,主动的伸展锻炼应该是安全的。热敷后再做延展性锻炼也是不错的方法。从安全的角度来说,背伸角度宁可增加的慢一点,不要靠人为的大力扳动来增加背伸角度。
经过了几周的锻炼后,腿部的力量应该可以承担全部的体重了,朋友们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正常的走路了。行走步态的调整分为三个方面。即力量、踝关节活动度、本体感觉。对于力量而言,两侧大腿、小腿肌力的对称十分重要,对活动度而言,踝关节应至少95度以上才有前足蹬踏的动作,就本体感觉而言,还需要有较好的平衡感才行。行走时间应是循序渐进的。如开始时每日行走时间为10分钟,每三天再增加5分钟,如有疼痛不适,可以减量。行走的时间原则应不超过最大时间的四分之三为宜。不过行走训练绝对不是完全的功能训练。踝关节的活动度训练、肌力、肌耐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还是要专门进行练习。提踵练习可按坐位-高坐位-立位-有手部支撑的单足提踵,身体的重心可以从好脚向伤脚逐渐过渡,这样一个过程来逐渐增加强度。
在经过6-8周的康复锻炼后,背伸的角度一般可达到95度到100度,过度的拉伸跟腱可能会造成跟腱延长。此时的步态基本正常,有的朋友这时的感觉是很好的,但此时如果进行跑跳还是很危险的。还有很多朋友十分着急投入到上班工作当中去,步态是正常了,但是上班还要考虑交通的问题,骑自行车是不可取的,发生意外时万一用前脚掌去支撑是很危险的。挤BUS也要慎重,让人踢到怎么办?在单位还要解决好上厕所和上下楼的问题!此时还不宜进行深蹲,单位没有坐便怎么办?一般来说深蹲是要背伸角度达到接近正常时才能练习的。这里还要说一下关于下楼的技巧(下楼还需要技巧吗,正常人根本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可是对于我们来说这的确是个问题)。下楼时要尽量用患足的足跟来着地,前脚掌可以稍向前探出,也就是前脚掌此时是悬空的,侧健脚要快速的向下移动,减少患足的支撑时间。
朋友们对理疗也是十分关心的,像是超短波、蜡疗什么的,我个人认为,这只是一些辅助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消肿、软化、美化疤痕,但是绝对不可以代替功能锻炼。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多做理疗,但是功能的锻炼也必须随着力量的恢复、背伸角度的增大,进一步的提高强度。跟腱这种致密的结缔组织完成移行替代需要半年的时间,所以在这半年内,像我们这样自行康复锻炼的人群,不要进行剧烈的跑跳,尤其是还想重返球场的朋友们,强化各部力量也是为半年后重新开始跑跳锻炼做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哦。半年后可以开始进行专项的锻炼,我们跟腱要达到最高的强度是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再进行接近半年的锻炼,我们是可以重新在球场上驰骋的。有的运动员恢复的速度是很快的,但是其相对激进的恢复手段也是需要承担风险的。我们可没必要承担这样的风险,还是相对保守一点比较安全。
最后我通过切身的感受总结出跟腱康复的原则:心态要好,安全第一,功能锻炼是重中之重,进度宁慢勿急。时间、信心、毅力,是会让我们康复的! 也可以借助矫正鞋来治疗:
跟腱康复时间长,信心耐心不可少。
固定期间防萎缩,静力收缩腿抬高。
拆除固定头两周,垫高足跟不负重。
以后负重慢慢加,抗阻增力好办法。
肌力还有活动度,两项齐抓恢复快。
本体感觉也重要,练习猫步走直线。
半年长出新组织,专项训练要增加。
打好基础再摸球,状态好过受伤前。
更多恢复方案可以到我百度空间学习,点匆匆过客1901可进入。
可以训练。跟腱的训练方法如下:
1、全蹲:这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动作但是必须要做,因为没有全蹲,就没有腿部力量,没有腿部力量,下面的训练无从谈起,这是基础。
2、宽拉与窄拉:宽拉与窄拉在翻站,抓,挺中发挥极大作用,是爆发力训练的入门动作。要求训练者在训练时当杠铃拉到臀部时陡然发力,耸肩,提踵,自然对于小腿和跟腱的训练有着极大的好处。这个动作如果没有快速和协调完成,那么基本会做得非常难看。
3、高翻:在拉的动作训练到一定水平后可以加入高翻的动作,高翻主要在于一定要翻不起来,不是靠身体晃起来,一定要让自己离地,而不是脚尖延展,做提踵。这样对于我们所需要的爆发力训练来讲才是好的。
4、高翻挺、挺举:
高翻挺即在高翻的基础上加入了借力挺的动作,等于一个没有下蹲的挺举,这个动作对于抓举技术掌握不好的人来说,是一个分段训练爆发力的好方法,特别是对于上下肢不是非常协调的爱好者而言,可以先从这个技术入手。
5、借力挺&借力推:
这两种方法其实就是借助腿部,腰部,臀部的力量完成借力的站姿推举,对于提高上下肢的配合能力,上肢肩部力量,下肢的侧膝力量都有很好效果,特别是因为很多爱好者采用弓箭步的方式,会对于膝盖的稳定有一定的训练效果。
扩展资料
跟腱一般是指在足跟与小腿之间有一条很粗壮结实、绷得很紧的肌腱。跟腱长约15cm,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由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内、外头)肌腱在足跟上方约15cm处融合形成。
人的行走、跑、跳就依仗着这条强有力的肌腱。跟腱短,跑步步子小,甚至走路有可能出现双脚不稳。跟腱若是完全断了就会寸步难行。
在临床上跟腱炎很常见,一般喜欢奔跑、爬山等负荷性运动的人群会发生跟腱炎,如果局部有皮肤破损,会有细菌存留,多是低毒性细菌,造成不利影响。注意避免反复激素封闭治疗,以防发生跟腱自发性断裂。
参考资料:
你说的这些属于正常现象,瘸是因为你一只脚能用上力,另一只脚用不上力也不能用力的原因,
恢复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天天泡脚 然后滚瓶子,脚尖做上提运动,一点点的脚尖加力,不要超之过急!
后期:(3个月) 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至灵活与健侧相同。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并逐步恢复运动能力。 1、 固定自行车练习,无负荷至轻负荷,跟腱处不得有明显牵拉感。30分/次,1-2次/日。 2 、开始蹬踏练习 3 、可开始游泳。但绝对避免滑倒! 此期间缝合的肌腱尚不足够坚固,故练习及训练应循序渐进,不可勉强或盲目冒进。且应强化肌力以保证踝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并应注意安全,绝对避免再次摔倒!
※五·恢复运动期:(3个月后) 目的: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强化肌力,开始跑跳练习。 1、三个月后可以开始由慢走过渡至快走练习。 2、 5-6个月开始提踵练习,双脚提踵逐渐过渡到单脚提踵。 提踵练习——即用脚尖站立,包括双足分立与肩同宽,足尖正向前;“外八字”站立;“内八字”站立三种姿势。以练习不同肌肉及肌肉的不同部分。2分/次,休息5秒,10次/组,2-3组/日。 3、循序渐进!根据自身练习情况逐渐快走—慢跑—快跑—跳。 4 、10-12个月开始恢复运动
手术当天: 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 术后1天: (1)活动足趾: 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但绝对不可引起踝关节活动!5次/组,1组/小时。 (2)继续并加强股四头肌等长练习。 术后2天: (1)继续以上练习。 (2)可扶双拐患脚不着地行走, 但只是去厕所但必要的日常活动。 (3)开始直抬腿练习,包括向上的,向内收的侧抬腿以及外展的侧抬腿,向后的后抬腿练习,以强化大腿前后内外侧的肌肉,避免过分萎缩无力。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练习时有可能因石膏托过重无法完成。 2 术后4—12周 一般于4周时将石膏托去短至膝关节以下。术后4周:(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 (1)踝关节被动活动度练习 被动地屈伸和内外翻踝关节,缓慢、用力、最大限度。但必须在无或微痛范围内!因早期组织愈合尚不够坚固,过度牵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10-15分/次,2次/日。练习前热水泡脚20-30分,以提高组织温度改善延展性,加强练习效果。 (2)开始膝关节屈曲练习, 15-20分/次,1-2次/日。因长时间固定膝关节活动度会有所下降,故练习初期可能有疼痛,坚持练习即可改善。 (3)开始膝关节伸展练习 15-20分/次,1-2次/日。因长时间固定膝关节活动度会有所下降,故练习初期可能有疼痛,坚持练习即可改善。 (3)开始腿部肌力练习 以恢复石膏固定期萎缩的大腿肌肉。练习腿部绝对力量,选用中等负荷(完成2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20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60秒,至疲劳为止。 术后5周: (1)开始被动踝关节屈伸练习,逐渐加力并增大活动度,10-15分/次,2次/日。活动度练习应循序渐进,在2-3月内使踝关节的活动度(即活动范围)达到与健侧相同。 (2)踝关节内外翻活动度练习 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内外翻踝关节。必须在无或微痛范围内,并逐渐增加角度和活动力度!因组织愈合尚不够坚固,过度牵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10-15分/次,2次/日。 可在练习前热水泡脚20-30分,以提高组织温度改善延展性,加强练习效果。 术后6周: 去除石膏,开始穿垫高后跟的鞋逐渐负重和恢复行走。 (1)以硬纸板剪成鞋后跟大小,垫在鞋后跟内约3厘米左右,开始扶拐行走,大约2-3天撤掉一层纸板,2-3周内撤完,过渡至穿平底鞋行走。 (2)开始前后、侧向跨步练习: 前向跨步练习 力量增强后可双手可提重物为负荷或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 后向跨步练习 力量增强后可双手可提重物为负荷或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 侧向跨步练习 力量增强后可双手可提重物为负荷或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 跨步幅度不能过大!跟腱处不能有过分的牵拉感! 术后7周: (1)开始静蹲练习加强腿部力量,以强化下肢功能和整个下肢的控制能力。2分/次,休息5秒,10次/组,2-3组/日。 (2)抗橡皮筋阻力完成“勾脚(脚尖向上勾的动作)”动作,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 (3)抗阻“绷脚” 抗橡皮筋阻力完成“绷脚(脚尖向下踩的动作)”动作,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 术后8周: (1)求达到正常步态行走。 (2)继续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坐位垂腿“勾脚”练习 抗沙袋等重物的重量为阻力完成动作,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 抗阻内外翻练习;抗橡皮筋阻力完成动作,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 (3)强化下肢肌力,开始患侧单膝蹲起练习 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必要时可双手提重物以增加练习难度。3-5分钟/次,2-3次/组,2-3组/日。 3术后3个月 (1)有条件可以使用固定自行车练习,无负荷至轻负荷,跟腱处不得有明显牵拉感。30分/次,1-2次/日。 (2)可开始游泳。但绝对避免滑倒! (3)运动员开始基项动作的专项练习。但此期间缝合的肌腱尚不足够坚固,故练习及训练应循序渐进,不可勉强或盲目冒进。且应强化肌力以保证踝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并应注意安全,绝对避免再次摔倒! (4)可以开始由慢走过渡至快走练习。 (5)开始提踵练习( 即用脚尖站立,2分/次,休息5秒,10次/组,2-3组/日。),逐渐由双脚提踵过渡到单脚提踵。 (6)可以开始尝试: 保护下全蹲( 双腿平均分配体重,尽可能使臀部接触足跟。3-5分/次,1-2次/日。 台阶前向下练习( 力量增强后可双手可提重物为负荷或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 (7)术后6月开始恢复运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