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皮肤神经支配:肌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的皮肤) 正中神经(分布于掌心,鱼际,桡侧3个半指掌面及中节和远节手指背面的皮肤)尺神经(分手背,掌两部分)桡神经(分布于前臂背面的皮肤)腋神经(分布于肩部,臂外侧上部皮肤)
手部肌肉神经支配:正中神经(支配前臂前面的肌(肱桡肌,尺侧屈腕肌和指深屈肌的尺侧半除外),鱼际肌和第1,2蚓状肌)尺神经(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尺侧半,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掌侧和背侧肌及第3,4蚓状肌)桡神经(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桡神经深支支配旋后肌及前臂其余伸肌)腋神经(支配三角肌,小圆肌)
四边孔的组成介绍如下:
四边孔是由位于肩关节后方的三块肌肉组成的,包括肩胛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四边孔的起点为肩胛下肌,止点为肱骨上部的肱三头肌长头,三角肌和筋膜。
四边孔位于肩关节后方内侧的肌间隙。又称四边间隙、四角间隙。可在体表触摸出。其前上方为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后上方为臂三头肌长头;前下方为肱骨颈;后下方为大圆肌。外侧覆盖有三角肌、筋膜和皮肤。通过此孔的有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腋神经于此处分出臂外侧皮神经,经三角肌下缘入于皮下。
四边孔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嵌压症,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三角肌和肱三头肌同时受损,常被误诊而延误治疗。
发病机理
肩四边孔位于肩关节后侧,由肌肉和骨关节围成一个四边形间隙。其上界为小圆肌、肩胛颈及肩肱关节,下界为大圆肌,内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外界为肱骨上端。其间隙可容纳一拇指,间隙内有腋神经及血管等。腋神经发自后索,伴随旋肱后动脉穿四边孔,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
其皮支自三角肌后缘穿出分布于三角肌区及上臂上1/3外侧区皮肤。桡神经及其支配肱三头肌的肌支均未穿过四边孔。但腋神经穿过四边孔的位置与肱三头肌肌支相距很近,而距桡神经主干较远,故肩四边孔区受损伤时只有腋神经及肱三头肌肌支受损,而桡神经主干则无损伤。由于肩四边孔的解剖特点,当因肩后部落地,腋后方与锐物相撞,肩胛部受重物撞击,
或锁骨、肩胛骨、肱骨外科颈等骨折时均可使腋神经和桡神经三头肌肌支同时被挤压在肩肱关节面的后下方而受伤。肩外展位时更易受损。由于四边孔区小静脉甚多,伤后血肿形成瘢痕,进一步造成对神经的压迫。又由于暴力大小及瘢痕压迫程度不一,神经可发生断裂或嵌压等不同病理改变。
上臂三角肌的定位法只需要确定三角肌的起点和止点即可。三角肌的起点与止点具体位置如下:
1、起点:前部肌束起自锁骨外侧半,中部肌束起自肩峰,后部肌束起自肩冈。
2、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
上臂三角肌的中部纤维收缩使上臂外展。后部纤维收缩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和旋外。整体收缩,可使上臂外展。
此外,该肌对加固和稳定肩关节有一定作用。当手臂处于小于60°角位置时,此肌外展效率相当低,而在90°~180°度之间角度时表现出最大的收缩效果。
扩展资料:
三角肌的周围相关组织:
该肌的深面,三角肌筋膜深层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有一恒定的较大的黏液囊,叫三角肌下囊。由此囊膨出许多突起,尤其是突入肩峰下面的最明显,称之为肩峰下滑囊。
该囊易产生变性、损伤、粘连,因而引起肱骨头向上移位固定,产生肱骨上举困难。从三角肌深面观察,可发现该肌纤维束为多羽状,因此,该肌比较肥厚而有力。但其活动范围有限,收缩时可使肱骨外展70°。
其前部和后部肌束的结构与中部不同,为彼此平行的肌纤维,前部肌束使肱骨前屈及旋内,后部肌束使肱骨后伸及旋外,前部及后部的最下部肌束使肱骨内收。该肌最主要的作用是使肩关节外展。三角肌受腋神经支配。
—三角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