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手术的方法有几种

肿瘤手术的方法有几种,第1张

最近,他被确诊为肺癌。医生根据他的病情,决定给他做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医生虽然向我们交待了父亲的病情以及即将实施的手术方式(姑息性手术),但我们对肿瘤的手术方式还是有些不清楚。请问,在临床上,肿瘤的手术方式到底有多少种 上海 赵秋枫 赵秋枫读者: 肿瘤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性极大的疾病。由于肿瘤在体内可以无限制地生长,所以,治疗肿瘤的最佳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法。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医生会为其实施不同的手术。那么,目前肿瘤手术的方式有哪些呢 根治性手术:它是肿瘤外科常用的一种手术方式。这种方法是将肿瘤所在器官的部分或全部,连同区域淋巴结整体切除。如果手术中发现肿瘤已侵犯其他器官,则应将被侵犯的器官也作部分或全部的切除。在临床上,根治性手术应力求做到合理,手术时要力争切除一切应该切除的组织,同时应避免损害不应该受损的组织及功能。 广泛性切除手术:它是指广泛地切除肿瘤所在组织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部分邻近的深层的软组织,如临床上为患有成骨肉瘤或滑膜肉瘤的患者所实施的截肢手术等。 姑息性手术:即您父亲要作的手术,它是指对原发性肿瘤或其转移病灶所做的部分或大部分的切除手术。虽然这种手术术后患者的病灶处仍有肿瘤残留,但它却可以缓解因肿瘤而产生的并发症,如梗阻、穿孔、剧烈疼痛及大出血等。 减瘤性手术:它是指对单靠手术无法切除的原发性肿瘤所做的大部分切除手术,目的只是为了减轻肿瘤的负荷,以便使患者能用其他的治疗手段(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来控制手术后残存的瘤灶。适合这种手术的肿瘤有卵巢肿瘤、软组织肉瘤等。 探查性手术:这种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诊断和了解肿瘤的范围,并争取同期为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手术。另外,这种手术还可早期发现肿瘤是否复发,以便及早实施肿瘤的切除手术。在临床上,探查性手术在癌症诊断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通过该种手术不但可了解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还可帮助肿瘤科医生为患者制定诊疗计划、划分诊疗期别。 预防性手术:它是指为有潜在恶性趋向的疾病和癌前病变所做的肿瘤切除手术,目的是防止癌症的发生。这种手术包括为隐睾症患者实施的睾丸固定术,以及为家族性大肠息肉病实施的大肠部分切除术等。 辅助性手术:它是指为了配合患者采取其他方法进行治疗所实施的手术,如当食道癌患者的食管完全梗阻时,可在患者进行放射线照射前,为其实施静脉置管或内支架置入或胃造口手术等,以解决病人赖以生存的营养问题。

三角肌是肩部的一块肌肉。它由3部分组成—前部、中部、后部。这块肌肉主要是抬举上臂。三角肌损伤会引起三角肌的疼痛。

三角肌发生疼痛的情况,可能是日常生活中长时间使用肩膀或者过度用力以及外伤、劳损,使三角肌周围的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处于劳损状态,久之产生无菌性的炎症,诱发患者出现三角肌疼痛。也可能是肌炎,引起出现疼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合适的治疗措施来进行治疗,比如口服消炎镇痛的药物,还可以局部进行热敷、按摩、理疗来缓解。注意不要长时间劳累过度,也不能长时间进行过肩运动等。

三角肌,俗称"虎头肌",因为它的形状凸出上臂,酷似虎头,而且发达的三角肌体积比较大,显得很威猛,是男性肌肉发达的显著表现,所以它也是力量的象征。练好三角肌,可以增加肩部宽度。

三角肌出现疼痛大多数由于受寒着凉或者运动过量、外伤等原因导致,部分也可由于长期慢性劳损、肩关节周围组织退化等引起,表现为肩部三角肌区域疼痛,上举手臂时无力、疼痛等症状,多数司机因经常开窗风吹引起,因治疗不及时而成为慢性,初期治疗不困难,如病程已超过一个月,在三角肌某一点或两点有压痛点,并可触及条索,可用小针刀疗法。

引起三角肌疼痛的原因很多,如人在剧烈活动后会出现肌肉酸痛,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自行消失。此外,感染、外伤、肿瘤等因素也可导致肌肉疼痛的出现。

主要症状除肌肉疼痛外,部分患者还有肌肉僵硬,轻者仅有压痛,重者肌肉肿胀,妨碍活动等表现,有原发病的还可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等。

三角肌疼痛的治疗主要是为了减轻酸痛,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情况下理疗、药物可改善肌肉疼痛的症状。

一般来讲,经过物理和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肌肉疼痛不适,保持肢体正常的功能。但也有可能因对原发病的治疗不及时而影响关节及患肢活动,对工作、生活造成不便。

#非常病例## 健康 守护者#

这是一个过去了15年还让我记忆犹新的病例。我们针灸科病房经常会从神经内科接手一些神经损伤的康复病人。这是个诊断为脊髓炎的病人,到我们病房,双下肢瘫痪,肌力大概1-2级,通过20天时间后肌力会有所恢复,到了3级左右,患者还是挺满意的,进行第二个疗程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反应肩膀有点痛,自己说可能是着凉了,主管医师给他针灸拔罐后就改善了,然后就进入国庆节,国庆节期间患者肩膀疼痛又出现了,再进行针灸治疗效果不好。

节后查房,我看了一下肩膀疼痛的位置肩关节略下方,关节活动不受限,疼痛也没有随着关节活动加重,局部压痛不是很明显。就让先拍个片子。结果第二天片子,肱骨近端有个肿瘤,肿瘤是从里往外长的,快突破骨皮质了,所以出现了疼痛。我们连忙请骨科会诊,骨科觉得不像原发性的骨肿瘤,像转移瘤,建议查查别处是不是有原发病灶;我们也怀疑可能是骨髓瘤,请了血液科会诊,建议查了些血液指标。然后就是在筛查原发病灶和等待检验报告的过程中,筛查没有发现其他病灶,肺CT,腹部核磁,头颅核磁,泌尿系统超声,骨扫描,都没事。检验出来血液科会诊说指标有异常,但是不像是骨髓瘤。最后大家会诊建议穿刺。这个过程我是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加快检查,结果一出来督促兄弟科室忙来会诊,但也是一周时间过去了,患者肩膀越来越痛。然后预约好CT引导下穿刺,CT室告诉我们,患者已经病理性骨折了!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是愧疚的,说实在我已经尽力了,把所有的能量的释放出来节约诊断过程,来会诊的医师都好奇地问,这是你家亲戚吗?但是还是这个不好的并发症出现了,而且是在我的病房住院过程中出现的。

穿刺病理结果需要等待7天,我也托人希望缩短时间,往常可能3天就能出来,最后还是7天出的,是病理科好多人会诊后最后下的结论。是淋巴瘤,原发性的骨淋巴瘤。一个很罕见的淋巴瘤发病类型。约占结外淋巴瘤5%,而结外淋巴瘤本来就不好诊断,发病率就比首发于淋巴结的淋巴瘤要低。

这个病我们科是治不了的,只能转到血液科去,但是血液科病房紧张,再加上患者病理性骨折了,后期护理很麻烦。我又是请了好多人帮忙,最后才将患者转到血液科去。

说实在话从发现肿瘤,到确诊以及转科,我付出的努力肯定是巨大,在医疗资源极度紧张的顶级医院里,我搭上了十几年的老脸,尽力让患者满意,尽力缩短诊断过程。

但是从开始到转科的整个过程,还是有问题的,我也总结了一下经验教训。

1 首先,刚开始出现肩痛,主管医生和我汇报第一次出现症状治疗好转,由于是已经好了,我查房时候没有追问肩关节的具体情况,疼痛具体位置,性质等等。常见的肩关节受凉疼痛,都集中在肩关节附近,这个病人是肱骨近端,大概是三角肌止点左右,这个地方是比较少见的,很多肩关节软组织疼痛是活动后疼痛加重或者受限,这个人没有。如果当时拍个片子就好了。——给我的教训是症状要仔细询问,一定要查体,不要顺着患者就被诱导了,把自己的思维固定在常见的疾病中。

2 第二,发现了不明原因的肿瘤,首先是要确定有没有转移,是哪里来的肿瘤。最快的方法是做全身PET扫描查有没有转移,最准确的方法是穿刺。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问题。PET是自费的,而且昂贵,做一个将近1万,很多病人都不愿意接受。穿刺是有创的,很多人不愿意接受,想着如果是肿瘤,反正是要手术的,再穿一下干嘛。所以很多情况下,患者都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这两种检查。但是我以后对于很多初次查出肿瘤的患者,尤其是肿瘤性质不定的,都建议PET和穿刺,谈好利弊,患者自己选择。

3 第三,对于脊髓炎这样免疫介导的疾病,要多长个心眼,后来我问神经内科的医生,这个患者后来的肿瘤和脊髓炎有啥关系,神内的兄弟说,可能是淋巴瘤引起的免疫应答导致了脊髓炎的发生。当然这都是倒过来说,谁也不会得脊髓炎,去拍个X光查肩关节。只不过后期出现其他症状的时候,心里在第一时间迸发怀疑的念头,不要被常规思维所局限。

这个病例让我在后面的从医生涯中改变了很多,很多疾病从大的方向去想,不从日常的思维去考虑,这样不容易遗漏问题,但是也有些人就觉得不好,不够果断干脆,在大医院还好,大部分检查都能做,来的多是全国各地的疑难病例,很多检查都做了,您可以很快锁定疾病,但是在小门诊就有缺陷,绝大多数是寻常病例,考虑复杂了没有多大意义。支出去做检查,患者就干脆不回来了[晕]。

大家说怎么办?

  1、肿块:患者常以无痛性肿块就诊,可持续数月或一年以上。肿块大、小不等恶性肿瘤生长较快,体积较大。恶性肿瘤的直径多大于5cm。生长较速并位于深层组织的肿瘤边界多不清晰。  2、疼痛:高分级肉瘤因生长较快,常伴有钝痛。如果肿瘤累及邻近神经则疼痛为首要症状。肉瘤出现疼痛常预后不佳。Shiu于1989年强调,保肢成功的病例仅27%出现疼痛,而施行截肢手术组疼痛则高达50%。  3、硬度肿瘤中纤维,平滑肌成分较多者则质地较硬,而血管,淋巴管及脂肪成分较多者则质地较软。  4、部位:纤维源性肿瘤多发于皮下组织;脂肪源性肿瘤多发生臀部、下肢及腹膜后;间皮瘤多发生于胸、腹腔;平滑肌源性肿瘤多发生于腹腔及躯干部。滑膜肉瘤则易发生于关节附近及筋膜等处。  5、活动度: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生长部位常表浅,活动度较大。生长部位较深或周围组织浸润的肿瘤,其活动度较小。腹膜后肿瘤因解剖关系多为固定型。  6、温度:软组织肉瘤的血供丰富,新陈代谢旺盛,局部温度可高于周围正常组织。良性肿瘤局部温度正常。  7、区域淋巴结:软组织肉瘤可沿淋巴道转移。滑膜肉瘤、横纹肌肉瘤常有区域淋巴结肿大,有时融合成团。  软组织肿瘤的临床表现比较明显,建议您出现以上症状是要及时要医院进行治疗,否则就会变成软组织恶性肿瘤。

恶性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并非黑色素瘤,第一次诊断就是误诊,恶性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和黑色素瘤是容易鉴别的,既然手术已经取得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怎么还可能有两种说法?我怀疑其中可能有问题,下一部的治疗方案请提供详细准确的病理资料和详细病情以及身体情况,这样才能准确制定治疗方案。

目的 研究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的临床特性、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 观察12例病理诊断为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特性,从肿瘤细胞的细胞质、细胞核及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分析结果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患者常为青、中年,病程平均15年,肿瘤好发于四肢的肌腱和腱膜; 病理上,肿瘤细胞排列成条索或巢状,形态相对一致,胞浆透明或嗜酸性颗粒状,核仁明显,部分肿瘤含有黑色素; 肿瘤S-100和HMB 45免疫染色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00%(12/12)和75%(9/12),其预后类似恶性程度较高的其它肉瘤结论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某些特征类似恶性黑色素瘤,但具有不同的临床特性、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为一明确的临床病理学实体

摘要 目的 了解透明细胞肉瘤的病理与临床特点。 方法 复习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73年至1998年收治的6个病例及复习文献,对其病理及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预后因素等做一总结。 结果 透明细胞肉瘤来源于原始神经外胚层细胞,由在胚胎形成过程中迷走于肌腱和肌筋膜中的神经脊细胞发展而来,具有特征性的染色体改变,即t(12;22)(q13-14;q12-13)等;病变与肌腱及肌筋膜关系密切;易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后易局部复发。治疗原则应为手术加术后大野放射治疗并采用多次缩野技术,区域淋巴结应给予手术清扫或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为37%~67%。影响预后的因素有肿瘤大小及是否伴有坏死。结论 透明细胞肉瘤是一类有自身特征的肿瘤,治疗上应有别于其他软组织肉瘤。

透明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肉瘤,占软组织肿瘤的百分比<1%〔1〕。1965年Enzinger〔2〕首次提出这个诊断。由于该肿瘤发生率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自1973~1998年才收治6例,现结合文献对该病做一个小结。

1 材料与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透明细胞肉瘤6例中男性4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20岁(8~53岁),病史2周~16年。肿瘤发生在四肢者4例、额部1例、肩背部1例,其中1例有肿瘤部位外伤史。院外治疗情况:1例2次术后复发;1例局部行3次手术治疗加局部放射治疗后,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首次手术切缘不净,行扩大切除术;其余3例为外院手术切除后转入我院。患者入院后,给予局部瘤床或区域淋巴结放射治疗。放射剂量为5250cGy~6500cGy。其中2例病人在瘤床给与大野照射5000cGy后,2次缩野后分别加量1000cGy和500cGy。

2 结果

治疗结果为1例局部未控,姑息手术后1年死亡;1例疗后失随;其余4例随访6个月~8年无局部复发及转移,详见表1。

3 讨论

1965年,Enzinger〔2〕复习21例生长于肌腱肌筋膜部位的肿瘤的病理特点后,提出了透明细胞肉瘤的诊断,但组织学来源仍不清楚。随后,通过对该类肿瘤的一系列研究中发现:肿瘤细胞内可见形成黑色素的不同时期的前体物质;黑色素相关抗原(HMB45)及S-100蛋白染色大多呈阳性反应;光镜下亦可见肿瘤细胞内有黑色素颗粒。因此他们趋向于将透明细胞肉瘤看做是软组织的恶性黑色素瘤〔3,4〕。随着细胞基因学的发展及运用,发现透明细胞肉瘤有特征性的染色体改变,即t(12;22)(q13-14;q12-13),或者合并有8号染色体的改变,如出现8号染色体的三倍体或四倍体,这些染色体改变从不在皮肤黑色素瘤中出现〔5〕。另外,结合对神经外胚层细胞具有形成黑色素功能的认识,从而将透明细胞肉瘤与黑色素瘤区分开来。目前多数作者认为:透明细胞肉瘤来源于原始神经外胚层细胞,由在胚胎形成过程中迷走于肌腱和肌筋膜中的神经脊细胞发展而来。

透明细胞肉瘤主要来自位置较深的肌腱及肌筋膜,大多界限清楚,呈类球状或大分叶状,无明确包膜,可压迫周围组织,形成假包膜。切面呈灰白色鱼肉样外观,可见散在的局灶性坏死灶和出血点,20%~25%标本切面可见有棕褐色物质或黑色素样物质〔2-4,6,7〕。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形态均一,呈梭形或多角形或圆形;肿瘤细胞被或粗或细的纤维分割成巢状或短束状;细胞成分单一,无上皮样及腺样细胞;细胞浆淡染,偶可见嗜酸性点彩染色,胞浆无明确边界;细胞核呈囊泡状,中间有大的核仁,染色质分布于核膜周围;核分裂相一般很少见(10个高倍视野下可见2~3个),极个别病例可出现细胞多形性及较多核分裂相;肿瘤中可见到多核巨细胞,一般由10~15个核组成;在普通染色条件下,25%以上的病例可见细胞内有黑色素成分;在比较敏感的染色方法中,如Fontana氏染色及WarthinStarry染色,50%~75%的病例可见有黑色素成分。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各种不同时期的黑色素样物质及黑色素〔2-4,6-8〕。

透明细胞肉瘤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发病高峰年龄在20~40岁年龄组。女性略多于男性,男∶女为100∶115~1∶20。病史较长,肿瘤生长较慢,好发于四肢,绝大多数病例发生在下肢,尤以足、踝、膝最为多见,躯干及头颅少见,半数病人在肿瘤部位有外伤史。肿瘤部位较深,与肌腱、肌膜及肌间筋膜关系密切,但很少侵及其上覆盖的皮肤和其下的骨骼。主要症状及体征为局部肿块、疼痛及压痛。肿瘤局部切除后易复发,局部复发率为50%~84%。与其它软组织肉瘤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易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地转移。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为33%~53%,而其它软组织肉瘤总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为2%~3%。远地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为肺,发生率为44%~53%,其次为肝脏和骨〔4,6,7,9,10〕。

诊断需依靠病理检查。本病易与黑色素瘤、滑膜肉瘤、纤维肉瘤、上皮样恶性雪旺氏细胞瘤和转移性透明细胞瘤相混淆。免疫组化、细胞基因改变、病变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诊断〔3-5〕。

本病属于软组织肿瘤,因自身特点,在治疗上有些问题值得探讨。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手段,能保证切缘阴性的术式对预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小的病变可采取局部广泛切除;病变太大或部位不适合广泛切除者,可行选择性截肢术;术前发现有区域淋巴结受侵者,还应行区域淋巴结清扫〔2,6,7,9〕。由于本病发生率较低,在辅助性治疗(术后放射治疗、化疗)方面未有较多病例的报道及随机分组研究,只有一小部分病例给予了放射治疗〔6〕。目前软组织肿瘤的治疗中,术后放射治疗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0〕。本病局部复发率高,应该给予局部放射治疗,剂量60~65Gy左右。关于化疗的报道更少,所复习文献中只有2例给予化疗,其中Radstone等〔8〕报道肿瘤对博来霉素和长春新碱比较敏感。

透明细胞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预后欠佳,但较之皮肤黑色素瘤预后好。由于发生率低,有较多病例数的文献少,有长期生存率的报道更少。Lucas等〔6〕报道35例,5年生存率为67%,10年生存率为33%,20年生存率为10%。Sara等〔9〕报道17例,5年生存率为40%。Chung等〔4〕报道的141例中,115例有随访资料,在带或不带瘤生存的62例病人中,从切除原发部位肿瘤到第1次复发的平均时间为42年(1年2个月~10年);在53例死亡的肿瘤病人中,从首次手术到第1次复发的时间间隔平均为26年(3周~10年),从第1次手术到出现转移的平均时间为78年(4个月~33年)。死亡原因主要是全身广泛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肝脏和骨。

影响预后的因素有:肿瘤大小、区域淋巴结状态、核分裂相(病理分级)、肿瘤是否伴有坏死、核异形性、性别、DNA含量、倍体、S期比例、DNA指数等,有明显预后意义的只有肿瘤大小及是否伴有坏死。Sara等〔9〕报道肿瘤<5cm时,5年生存率为70%,肿瘤>5cm时,5年生存率为15%。Lucas等〔6〕报道肿瘤大小对预后有明显影响,肿瘤伴有坏死亦有显著意义,报道中35例的5年生存率为67%,肿瘤没有坏死的5年生存率接近90%,10年生存率为50%;而肿瘤有坏死者,坏死体积>50%者,无5年生存率,而<50%者,5年生存率为50%左右。病理分级在其它软组织肉瘤中是一个有明显意义的预后指标〔10〕。病理分级越高,预后越差,而本病细胞学形态均一、核分裂相少,病理分级大多为Ⅰ级,故对预后意义不大。

透明细胞肉瘤发生率低,生长部位多为四肢,部位较深,与肌腱、肌膜关系密切。局部手术切除易复发,术后应给予瘤床大野放射治疗,并采用多次缩野技术。区域淋巴结转移率高,应给予手术清扫或放射治疗。本病预后差,失败原因主要是远地转移,最常见部位为肺、肝脏和骨。肺是否做预防照射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易俊林 余子豪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9年4期)

腺泡软组织肉瘤是指组织来源不明、细胞呈腺泡样或器官样排列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它一般发生在结缔组织,是青春期女生易患的一种疾病。对于这种疾病可能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接下来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腺泡软组织肉瘤有哪些症状吧!

1、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常见症状

好发于青春,女性多见,常位于四肢深部肌肉或筋膜,少数可见于腹壁、肛旁区、舌、腹膜后、颈背部。肿瘤生长缓慢,早期无痛,常偶然发现,大者直径可达6~10cm。瘤块虽增大不快,但血循丰富,浅表者可触及搏动。

2、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要做什么检查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早期不痛,临床特征多不明显,通常是在偶然情况下被发现。目前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常需要做的检查有CT、核磁共振以及免疫学检测等,由于CT图像的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对软组织肿瘤的发现十分有利,可以准确确定肿瘤的范围和解剖位置,为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是如果需要确诊,仍然以组织活检为主。

3、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可以发生转移

部分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病人可发生广泛的血循转移,主要转移至肺、骨、脑、皮下等部位,少数有淋巴转移,转移至骨者,沿骨长轴发展境界清楚溶骨性破坏,无骨膜反应,酷似某些骨转移癌的表现。

4、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治疗方法

原则上应施行肿瘤广泛切除术,边缘切除极易复发,但其复发率可高达70%。此肿瘤对现行的化疗、放疗不敏感,所以疗效多不肯定,故患者术后必须定期复诊。全面检查,对复发和转移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患者可以长期存活和工作。

5、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手术方式

一般而言,患者所有位置的肿瘤必须是连同周围包绕的正常组织一并切除,针对一些无法完全切除的软组织肿瘤,可先进行减积手术,术后再再辅加放射治疗,可取得好的疗效。

对于晚期的巨大肿瘤伴有溃疡大出血,而又无法止血;或伴发严重感染,如脓毒血症、破伤风等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或肿瘤生长迅速并引起剧烈疼痛,难以用药物控制;或肢体己有病理性骨折,失去活动能力等严重状况下,无法用其他方法挽救时,方可考虑先选用截肢术。

6、腺泡软组织肉瘤的饮食注意

(1)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要有计划地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少食多餐对消化道癌症病人更合适。

(2)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饮食,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

(3)常吃含有抑制致癌作用的食物,如苤蓝、卷心菜、荠菜等。

(4)不吃盐腌及烟熏的食物,特别是烤糊焦化了的食物。

(5)坚持低脂肪饮食,常吃些瘦肉、鸡蛋及酸奶。

(6)食物应尽量保持新鲜,不吃发霉变质的饮食。

(7)不暴饮暴食,不过多摄服冷饮、冷食。

(8)保持大便通畅,便秘病人应吃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及每天喝一些蜂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4805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0
下一篇2023-09-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