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气"又称急性胸肋痛。造成"岔气"的原因是剧烈活动之前,准备活动不够或未做准备活动。剧烈活动时肌肉进入紧张状态,而内脏器官惰性大,不能马上活动起来,以满足肌肉活动时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使呼吸肌紧张而痉挛,或是在身体活动需氧量加大时,呼吸不得法,只是加快呼吸频率而呼吸表浅,也能引起呼吸肌的紧张导致痉挛。长期没有参加体育活动或天气过冷,以及大量出汗引起的体内氯化钠含量过低,也能引起"岔气"。
制止和预防岔气的方法有: 一. 改变外表浅呼吸,加深呼吸,吸气慢而深,用力向外呼气,这样可以吸进大量空气,满足运动时氧的需要,使呼吸肌放松下来,消除疼痛。 二. 调整呼吸节奏,把呼吸节奏与跑步频率配合起来,做到二步一呼一吸或三步一呼一吸。 三. 若用以上办法疼痛还不能消除,可作深呼吸憋气,用力扣打胸腔两侧或肋下疼痛处,然后作缓慢深长呼吸气,重复几次可使呼吸肌逐渐放松,痉挛缓解。 四. 剧烈活动之前,做好准备活动,使呼吸肌逐渐适应较快频率的收缩,不致引起痉挛。 五. 冬天锻炼尽量用鼻子呼吸,若用口呼吸时,要半张口,让冷空气从牙缝中进入口腔,防止冷空气过分刺激。 "岔气"消除后,还要休息几分钟才可以继续进行体育活动,这样才不会对身体没有什么损害及影响 按摩疗法治疗岔气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常运用按、摩、揉、滚、点、擦;搓于胸部。令患者仰卧或侧卧位,术者站在患者右侧,用按揉或一指禅,或滚法施法于背部膀胱经。再点按天宗、大抒、章门、云门等穴。再令患者坐于凳子上,术者站在患者背后,用双手掌面沿肋骨走向擦搓。在擦搓前先涂冬青膏,以增加疗效和预防擦搓时损伤皮肤。经过以上治疗,可宣通胸胁之气机失调,气血同流、症状自消。若仍无效,再选用提端法或提推法。
1、脊柱为轴,整体调节:易筋经锻炼的中心部位在于脊柱。整套功法练习,要求重心上下左右不断转换,并力求身体平衡,动作连贯相随。同时要求所有动作需通过一个中心来指挥,即脊柱。也就是说要通过腰脊活动来带动四肢。
2、易筋经前四势突出的是肩胛夹脊的内缩蓄劲,后四势则侧重腰胯命门的俯冲扭转与拔伸,劲力从躯干脊背向四肢末梢逐步传送,由里到外依次撑紧,运动过程似乎要克服某种阻力,从而四肢经脉筋骨得到充分的拔拉伸展。脊柱是人体运动的枢纽,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功能。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练功过程中提到的呼吸都是采用顺腹式呼吸,当吸气的时候腹部配合鼓起。当呼气的时候腹部自然放松,以便锻炼腹部内脏器官。不要故意鼓肚子,要顺其自然,能鼓起多少就是多少,循序渐进,当练习时间长了,腹部鼓起的深度和高度也会增加。
2、练功中除了需要发声的地方外,其他一律采用舌抵上腭的形式,也就是轻轻咬牙,舌尖挨着上牙的两颗门牙的牙龈处。这种方式容易产生唾液,但要咽下不能吐出, 要一直保持这个状态,平日也可以保持这个状态,对身体有好处。
3、 一定要放松心情,内心愉悦,排除杂念、伤心、忧愁、思虑、恐惧、惊吓等负面情绪。保持平静祥和的状态。可以听音乐、看让人放松的电视,但不能哈哈大笑等。不良情绪直接影响练功效果。
-易筋经
人民网-易筋经易学易练 修心养神延年益寿
-内功易筋经
瑜伽高难度体式“鹤禅式”不会练?手把手教你轻松get
小密语录:鹤禅式是瑜伽中练习平衡力最经典的体式,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平衡感强一些,就避免不了练习这个体式,你的鹤禅式练的真的好吗?来测试一下吧!
动作不在多,而在精,做不标准,做再多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瑜伽鹤禅式,作为经典的练习平衡力的体式,在瑜伽运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没鹤禅,没支撑。那么,你的鹤禅式,真的如你想象般标准吗?手指肚下压姿势正确吗?肩胛骨前锯肌是有力的吗?这些都是练习标准的鹤禅式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般来讲,鹤禅手势是基础,标准的鹤禅手势,手掌根部用力,能够把小手臂的力量激发出来,手指头曲起,可以更好地固定位置,维持身形。如果手势不够标准,做鹤禅式身体很容易发生前倾问题。其次,背部也是鹤禅体式的一个着力点,后背肩胛骨的前锯肌力量十分重要,前锯肌没有力量的话,肩胛骨贴合不到胸腔上,后背很容易翘起来,影响身形,这样的训练不仅没有效果,还会有副作用。
当然,鹤禅式难练我们也不能气馁,将其动作分解,用简单的基础动作,加强鹤禅式各个要点训练,还是可以突破的。通过做以下的平板支撑、下犬式动作,练习肩胛骨的内收和外展,提升手臂力量,加强身体柔韧性和平衡力,还有利于收紧身体核心,好处太多了。
瑜伽鹤禅式,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把握以下5个基础体式,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板支撑:双手按压地面,收紧核心,将身体绷直,臀部上提,双腿伸直,保证肩部、臀部和双腿保证在一条直线上,对手臂力量考验极大,动作持续10-15秒,刚开始坚持不下来可以稍微休息几分钟。
秋千式的变体:手臂伸直,手掌接触地面,双腿屈膝,只有脚趾着地,上身下压,臀部向下,收紧身体核心,背部稍微弓起,头部朝前探出,胸腔部位接触大腿根部,头部微微下低,膝盖往前屈,和手臂处在同一角度,动作持续15-20秒。
半船式:坐立在地面上,双腿合拢向上抬起,小腿平行于地面,脚尖朝上,手臂紧贴在身体两侧,双手向前伸,腰部用力,上身向后微仰,脊柱延展,整个身体成一个V字形,保持好身形,动作持续3-5个呼吸。
鹤禅式:将一块瑜伽砖立起来,屈手臂,将身体支撑起来,额头点在瑜伽砖上,吸气,双腿屈膝,膝盖向着身体内侧回收,收紧核心,膝盖触碰手臂根部,脚尖朝着后上方绷直,动作持续10-15秒。
标准鹤禅式:手臂伸直,五指曲起,按压地面,双腿屈膝,收紧核心,膝盖抵在手肘位置,手臂向前倾斜,脚尖绷直,脚尖向上绷直,上腿紧贴胸腔,动作难度大,注意锻炼手臂力量,防止身体过分前倾。
注意事项:
1动作难度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量力而行。
2如果出现手腕疼的情况,及时调整动作,让肩胛骨发力,缓解手部疼痛。
鹤禅式在瑜伽体式中属于中级的进阶运动,如果做好了,对我们接下来的体式练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前提条件是我们要把身体的平衡感提升上来,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种挑战,有一定的难度,喜欢的朋友要加紧练习了呦。
期待已久的禅修课终于在上周五成行,期间还颇有波折。原本是周四晚报到开始晚课,当天因为有好几件事没完成,心有挂碍,临时跟拼车的小伙伴说她们先行,因为疫情妈妈和老公都不赞成我东奔西跑的,好在爸爸知道我去上启明老师的课表示支持,老公知道他阻止不了我,只能愤愤地说:看你折腾的,要是有啥事这个家怎么办!当晚忙到23点回家收拾行李,约的车又放鸽子了,我随手挂了顺风车到早上5点多醒来发现还是没人理我,终于自己独自开车去了番禺,一路上非常顺利,车少人少也没迷路!再一次感悟到时间管理是重要性排序,能不能成事,取决于我们的愿力有多大。为什么这次特别想来上课?因为直觉是此刻我很需要这门课,近期在忙碌中很低效,经常失眠,消耗特别大,需要静心静修,理一理思路。内心充满喜悦的走进盛和楼,看到启明老师很开心的叫到:启明老师早!老师很严肃的回了我一句:进入课堂就要止语了!额。。。。
说到愿力,启明老师在课堂上带我们做了一个小体验。先双手合十,对齐双手腕处的横纹,看中指的长度是否一致,当然都是一样长短的。再左手搭膝上,右手垂下,用引导语引导我们观想右手长长长,一直伸到一楼地下,过了1分钟再对比双手中指,右手长了寸余,过了一会又恢复了一样的长短,这是复训我是第二次体验了,屡试屡成,等老师讲课的时候我想是不是老师给我们发功了,因为他念了梵音啊,我私下自己来测试,换了左手下垂,结果左手中指真的也长了一寸。我是个问题宝宝,晚上答疑就问老师 念力可以用来驱除疾病吗? 答:当然可以!以往学员有实修实证案例,但不代表所有人所以不宣传。
后来做毛孔呼吸法时,我就尝试观想喉部排气,自我感觉良好,哈哈!
进入课堂是很放松的状态,全程止语打坐听课,我刚到的半天是全程打坐睡觉,偶尔听课,到下午终于精神啦,开始第一坐,启明老师把打坐讲的特别细致,我很幸运一开始学打坐就遇见好老师。
静坐的前奏:先腹式呼吸三次,先呼后吸,呼出体内的病气、浊气,排到远远的天边,吸气观想吸入宇宙中的新鲜能量,直至五脏六腑,体验一呼一吸间,气体出入身体的感觉,呼吸间短暂的停止,呼吸宜慢宜缓,放松全身。接下来,静坐三步曲:
[if !supportLists]1、[endif]调姿势散盘、单盘、双盘都可以,以自己舒服放松为宜,背部挺直,下颌微收不低头,沉肩坠肘,女左手在上搭右手交叠(男反之),大拇指相碰,放在腹部,上半身微微前倾,坐姿成金字塔型。
[if !supportLists]2、[endif]调呼吸腹式呼吸法数呼吸9次,接毛孔呼吸,最后自然呼吸
[if !supportLists]3、[endif]调注意力初学可以意沉丹田,熟悉后就不用刻意在某一固定位置,感受自然呼吸,看念起念落。
过程中间注意保暖,可带帽或围巾,用毯子盖住下半身,盘腿会酸麻,浑身发热,心特别的宁静,有念头带跑,察觉时回到呼吸就好。
结束时,要收功:腹式呼吸三次,呼出打坐积累的虚热,搓热双手,干洗脸9下,十指梳头,360度拍头, 搓后腰,松腿拍打双腿内外侧,双手臂,站立拍全身,拉伸结束 。
第一天下午是站桩,午休时没有手机需要助教叫醒,我有一种预感会无人来叫我,错过上课时间,带着这种心思好久没入睡,后来一想错过就错过,先好好休息,补眠!一觉醒来第一反应就是我肯定迟到了。跑到会场一看大家都在休息状态,我分不清是上课了还是课间休息,直到老师叫上课,说15分钟休息时间到了才确定,课后跟助教核实下午的课程内容,果然是站桩啊,心里充满了懊恼和遗憾,我这次特别想学会站桩,真怕错过,结果。。。。那一刻我清楚的感受到内心的失落,虽然安慰自己一切是最好的安排,可是我是来体验遗憾的吗?晚上忍不住半开玩笑的分享了这件事,然后问老师 ,愿力也有负面的,也是有效的对吗? 老师说可以理解成我的妄念,可是实现了呀?如果你理解为头脑一时的妄念就不会转成愿力,不会成真。由此我追问了,有时候明知道是负向的念头,可是内心是相信的,如何去转念呢?老师说注意你的语言,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多说正向的多想正向的,哪怕一开始不那么真实,说多了自己就真的相信了,借假修真。 还好奇的问了一个问题:怎么样知道我此生的功课是什么? 因为听启明老师说,他是由病入道,13岁胃出血,多年受病痛的折磨,求医路上遇到中医,遇到的禅修。还有亲密关系一直是他的卡点,多年教学居然没有人拥抱过他,自已的气场就在那里。直到疫情这一两年的时间,他经历了恋爱、结婚生子,才突破了关系的功课。老师说他的体验是他一直知道自己的卡点和功课是什么,但怎么才能突破呢?直到他不认为这是功课和卡点时,跳出来才能破解啊!我本具足,原本就是圆满的,一切如是。
第二天上午体验行禅。老师先让我们慢走,脚跟先着地,极慢的体验脚部接触地面,每个姿势身体的变化,再加速快走,小跑前进,先有序的按圈走,再无序的穿梭在人群中,感受所有人都忙忙碌碌,按照自己的路线急急赶路,没有停歇,无心欣赏沿途风光。当老师突然喊停!全城静止了,连念头也停了,片刻的空白,茫茫然不知在何夕。再次走动时,我以更放松的心态去体验,在穿梭人群时由开始怕碰撞到故意轻轻的碰撞同伴,如顽皮的孩童。对这部分的体悟,人生就如同这样的行走过程,我们在不停地向前进,其实我们可以松下来,时不时的暂停,时不时的欣赏风景,真的不必那么急那么赶。
卧禅,在课堂上大大方方的的睡觉,还有老师给我们念引导语,从头到脚扫描身体,想象每个部位都变成了一团松松的棉花糖,全身就象香香甜甜的棉花糖,无限的放松,似睡非睡的10分钟,醒来后能量满满。
下午站桩。不知道是太过期待了还是怎么的,这次的站桩我并没有太大的感受。发热、站不稳、腿发抖?全没有,好象很简单就结束。一问一答中渐渐觉察到,我不管是打坐还是站桩都在力求标准,做到完美,这也是我执的体现。我的思想很跳跃,有创意,很灵活,但有时候太跳跃了,五蕴炽盛,就象唐糖说她的小聪明,我是用打坐来锻炼自己的沉稳大气,所谓大智若愚,向曾国藩学习拙的一面。潜意识中还很害怕肇中老师说投资中太聪明的反而不好。我有灵活的一面,也有沉着稳定的一面,动静两相宜。
启明老师最大的特点是真实,他所有的案例都想自己的体证,所有的觉察都来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那么真实的敞开给我们看,这种真实的力量的巨大的,包括他在恋爱初期先自爆其短,把所有的脆弱面都打开晒一晒,告诉恋人,他的身体状况,他的恐惧和害怕、缺点,结果并没有引起对方的反感,对方在他的影响下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童年、家事、身体缺陷。这种自爆其黑,在亲密关系中非常有效,我觉得也可以延伸到合作关系或其他的亲密关系中去。通常大家在初期接触都是展现好的一面,等熟悉后渐渐发现缺点,就会越来越不满,难以忍受,反过来做,接受程度高很多。
关于小草的歌,过去我听这歌词觉得前两句太过平凡,是一种平庸状态的感叹,我对这种状态有抗拒和不接纳,今天欣冉也问我为什么不接纳呢?背后的价值观是什么?想了想,是我喜欢热烈、折腾、轰轰烈烈的生活,这样才不枉为人生,这里面包含了太多的欲望和想要,所以放不下,不肯放下期待,期望甚高,才有求而不得的苦。但其实谁又不是一个平凡人呢?这个问题我也提问了老师,如何放下,如何能甘于平凡?老师说只有甘于平凡了,才能成就伟大,很多有大成就的人都是谦卑、平和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并没有什么稀奇的事,历史也不过是换着不同的形式,不断地重复上演,每个人在自己的角色里不断地体验,在自己的亡念中不断地折腾,体验够了,折腾够了,繁华落尽,终归平凡,这是人生唯一的答案。甘于平凡,也是一种伟大的觉醒。学佛修禅不为见天,不为见地,只为见自己,不为成功,不为成就,只为成为自己,成为那个最平凡的,最真实的,最有爱的自己。我只看到小草的平凡,它的伙伴遍尽天涯海角,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有大自然赐予的阳光雨露,小草被爱滋养着,它是幸福和感恩的。
课余时间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我去的晚是一个人住单间,无聊透顶时就翻老师写的书《启明心语》,竟然入了心,字字珠玑,老师用大白话把禅修讲的特别透彻,不愧是中文系的文青。记住了好些金句,有感动和想流泪的冲动。宽恕所有的时光,记住所有的爱。过去的已过去,未来的还未来,安住当下,就是最好的禅定。有入世的能力,有出世的境界,出入自如方为禅。
三天的课程除了老师的教诲,还有整个场域都让我感受到爱的滋养。饭前感恩词让素食变得更美味,有学员买了很多瓶老干妈传遍全场,有大姐天天熬红糖水给大家喝,当热水供不应求时,大家都很自觉的接少量的水,就让给下一位学员。无聊的休息时间,我看两个学员下楼去逛,赶紧跳进电梯跟上她们,我们仨都不说话,默契的用眼神和手势交流,相视而笑。当我颈椎不舒服,坐在椅子上捏后颈时有人送上点穴刮痧器给我,满满的感动。
止语让我们的感受力加强了,更多地觉察自己的念头和行为,观察周边的人事物。感恩老师带领的这个场域,我被爱滋养,也成为爱。喜欢老师的三句话:以责任心做人处事,以清净心自觉觉他,以利他心奉献解脱。这是由东华寺的三句话演变而来,更加大白话了。很惭愧呀,觉得自己的利已心还是蛮重的,让我时时以这三句话校准自己,是否做到,是否有偏差。
三天课程结束,经过放松,静心,充电满格返深!
下一步行动:1、练习打坐、站桩,最好加上动功 2、梳理关系,断舍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庭和健康上 3、在赚钱这事上更多以利他的角度去做,在帮平台做事上不要计较得失,更多以利他的角度去做。
中国的禅宗,是不落阶次的顿悟法门,若涉及禅观或禅教的方法,例如数息观、不净观、因缘观、枯尸白骨观等,便可能被视为渐悟法门了,但是不假渐修而能顿悟成佛的人,毕竟太少,从禅宗祖师们的开悟经过来考察,大多数是在积年累月的修行之后,才能得到一个「入处」(破参见性),开了一线或乃至一瞬间的智慧眼之后,才去参访明师,求证他们的所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又是到了何种程度?请求下转语、抉眼膜,点拨指引,以期更进一层,然后楼隐于水边林下或深山幽窟,长养圣胎。及至大悟彻底,晴空万里,而且是「日日是好日」的程度,再返世间,普度有缘的众生。然而在今日的社会中,究竟有几人愿意为了这桩大事而花费数十年的时间,顺着这样的路子来走呢?能够为那些已得「入处」的禅者点拨指引的明师又在哪里呢?
因此,我以为数十年来的修学所得,将修行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的方法,以完成三个层次的进度,使禅修者在短时间内,达到他所能达到的目的。
一、集中注意力的阶段,分为两类:
1、为求身体健康和心理平稳者:教他们做若干柔软的健身运动,然后将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彻底放松。不限一定的姿势,可坐、可立、可行、可卧,如用坐姿即可任意采取双盘、单盘、散盘,甚至可用跪坐、跨鹤坐、以及在椅子上两足下垂的正襟危坐。教他们一个集中注意力的方法,通常是用数息,有时也用别的方法,使他们把散在外面的心收到一点上,也把杂乱的念头,集中在方法的一点上。此能使人减少肉体及精神上的压迫感,也能使得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得到舒缓而畅通的余地,所以对于慢性的身心疾病,有显著的治疗功能,但是我常强调:「禅七是为了医病,而有锻炼身心。」静坐可有治病的功能,却不能仅靠打禅七,事实上身心有病的人,根本不宜参加精进禅七。
2、为了锻炼身心者:打坐能练身,是由于炼心的缘故。炼心又必须从克服身体上的痛、麻、酸的三重障碍,所以除了有定时的放腿和各种的运动方法之外,严格要求坐姿的正确度,尤其要求以最大的坚韧力来接受腿部及背部等的痛、麻、酸。基本的方法,也是用数息来集中心念,通常数出息,必要时可数入息,心太散时可用倒数,或隔数倒数等,数息可以入定,可以忘却身心。如果痛得无法数息时,则将心念集中在痛的感受上,将痛观想成为局部化,再观想成为客观化,结果,痛至极点,不是转痛为凉,便是由于心念专注而失去了痛的感受,此时所感觉的便是舒畅、轻松、安乐,充满了喜悦、忘记了时间,一坐数小时,只似转眼间事,故在禅七期间,多用此法锻炼所轻的禅众,即使无法以接受腿痛来得到轻安等的感受,也能将意志薄弱者炼成坚强,性情浮躁者炼成稳重,缺乏自制力和自信心者炼成有自制力和自信心。
二、心念统一的阶段,分为两层:
1、身心统一:用数息法,数至没有数目可数,也不觉还有没有呼吸,只觉得一片轻松、舒畅、不再有身体的粗重感或累赘感,故也不会想到身体的存在与否,但是对于周遭环境中的一切,都很清晰地感到、看到、听到和嗅到,只是心境不为所动。
2、内外统一,又分两大阶段:
①由炼心的工夫而从自我身心为中心的自私感获得解放,视身外的每一事物,都是自己的一部份,一切的事物就是自已的全体,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每一棵树、每一茎草、每一片叶子,乃至每一滴水、每一粒沙,都好像是自己身上的四肢百骸或是自己身上的皮肤、细胞、血液与汗毛。因此而对身外的一切事物,产生美好、安详、宁静、和谐的感受,进而生起悲天悯人、民胞物与的情怀。
②由身心统一的境界,突然因念头或一句话、一个声音的促发,失去了身心的感受,也不见了处身的环境,仅感到一片澄澄湛湛、宁静无比、清凉无限的存在。或者只觉得是一片美妙无比、明朗无比、轻灵无比、广大无垠的存在。或者只觉得自己即是一种无限优美的音声,它来自无穷的远古,而又徧满于无际的空间,或者只是感到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存在,无境、无影、无光、无音。或者只感到已得彻底的解脱,既无时间,也无空间,超越了时空,也超越了存在。可惜,尚有超越了存在的大解脱之感受在,所以并未真的得到解脱。
三、虚空粉碎的阶段:
一般的哲学家、宗教家、艺术家等,大致只能达到「心念统一」的第一个层次,最多不会超越「内外统一」的「①」层次。世间各大宗教、哲学之中,印度教的某些大师及中国的老子,已到了「内外统一」的「②」层次的某一程度,或最高程度,但仍不是究竟解脱。
禅的方法,便能超越世间定的极限。
当禅众修行某一种观法,确定已将心念集中到了身心统一的程度时,便可教授参公案、找话头的方法了,用参禅的方法,使修行者提起话头、激起疑情、形成疑团,将修行者全部身心投注进去,闷在一个大疑团里,坐也参、行也参、醒也参、睡也参、饮食也参、如厕也参,丝丝入扣、绵绵密密,水泼不进,风吹不入,称为工夫成片。一旦黑漆桶兜底脱落,疑团不见了,山河大地落沉了,无限的虚空也粉碎了,没有生也没有灭。此时发现以前的烦恼执著,不过是梦境,乃至苦苦地修行,也是多余的执著,因为本地风光,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
可是,此种境界的维持,要看个人的善根与功力的深浅而有所不同,一悟便大悟彻底不再退失的人,实如凤毛麟角,极难遇到。经过数十年修行而开悟的人,功力自然较深,一次大悟之后,自可维持很长一段日子,如果继续精进,当可保持到死为止,仍能心不颠倒、意不贪恋、洒脱自在。如果仅在一次的禅七之初才开始用功,纵然于七期之中,开了心眼,恐怕只能维持数分钟,最多数小时之后,便会渐渐退失,而回到原来的心境,不过,开过一次心眼的人,哪怕只是电光石火那么短暂的一瞬间,已比从未开眼的人好得太多了。
我曾用四句话,说明禅境的高低:①澄澄湛湛。②光音无限。③一片悟境。④虚空粉碎,显然地,前三境均非见性,尚未到无念的程度,但是会有得未曾有的喜悦,并且有喜极而泣、嚎啕大哭的现象,也有悲从中来,放声大哭或大笑的现象,笑过哭过之后,身心便会感到落实轻爽、如释重负,性情可能因此改变。虽非见性,却是好现象。第四境时始为见性,无分别念,只有智慧的自然反映。
由于我用如此的层次,确切地指导修行,对于一个来打七的人,真的能以「大死一番」的决心,百分之百听从我的指导,对我教授的方法能有绝对的信心,再加上他自己的宿根,他便与佛有深缘,也就能够获大益,在七日之中,必可从第一阶段进步到第三阶段。
可是,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要生起绝对的信心,岂是那么容易?对于一个刚刚接触佛教或者从未接受过禅修训练的人,要求他一下子便做到丢掉过去又不思未来的所谓「大死一番」,也是困难的事!
睡眠是身体必需的事情,也是身体脏器休息的时期,睡眠的质量会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如果一个人的睡眠质量差的话,那么身体就会出现很多健康问题的,那么,如何在睡眠中养生?怎么让睡眠质量上升?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文章是怎么说的。
1、优质睡眠的方法
第一条:子时之前(11点)一定要睡觉
睡觉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假如天天子时(相当于晚上11点—越日凌晨1点)前不睡觉,看病时很多老僧医就会说:“不给你治了。”实在不是不给治,而是治不好了。
熬夜伤肝伤肾:长年熬夜的人,无论男女,直接伤肝,日久伤肾,逐步造成身体气血双亏,天天照镜子时会觉得脸色灰土一片。这时候就是天天营养品,天天锻炼身体,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带来的伤害。
因此,早起没关系,但晚睡尽对不行。很多精神不振的人,多有晚睡的习惯,这往往轻易伤肝伤精伤胆。这样的人,眼睛往往也不好使,心情多抑郁,快乐的时候未几(肺气也受影响,长期得不到有效宣发的原因)。
还有的人以为晚上睡得晚了,白天可以补回来,实在根本补不回来,要么睡不着,要么睡不够,即使感觉补过来了,实在身体气血已经损伤大半了。
第二条:睡时宜一切不思
“视此身如无物,或如糖进于水,先融化大脚趾,然后是其他脚趾,接着脚、小腿、大腿逐渐融化,最后子虚乌有,自然睡着”。这是禅医进睡时的理想精神状态。很多时候,失眠源于进睡时有挥之不往的杂念。
此时,不要在床上辗转反侧,以免耗神,更难进睡,最好的办法是起坐一会儿后再睡。实际上,对于现代人来说,要想在晚上11点前进眠,早早地上床酝酿情绪也很关键,以便给心神一段慢慢沉静下来的时间。“先睡心,后睡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假如还是不行,可以尝试在睡觉前简单地压腿,然后在床上自然盘坐或者跏趺坐,两手重叠放于腿上,自然呼吸,感觉全身甜桦毛孔随呼吸一张一合,若能流泪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觉时倒下便睡。
第三条:午时宜小睡或静坐养神
午时(相当于上午11点至中午1点),此时,如条件有限,不能睡觉,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在禅堂打坐修行的禅师都习惯于在午时打个盹儿。实在,正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3分钟,即是睡两个钟头,不过要对好正午的时间。夜晚则要在正子时睡着,5分钟即是六个钟头。
第四条:睡眠一定要早起
僧人过的是晨钟暮鼓的生活,即使在冬季,也不会超过早上6点起床,春夏秋天尽量在5点之前起床。对人体养生而言,早起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
早起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把代谢的浊物排出体外,假如起床太晚,大肠得不到充分活动,无法很好地完成排泄功能。此外,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在早晨7点到9点最为活跃,是营养吸收的“黄金时段”。
所以,千万不要赖床,头昏、疲惫不堪很多都是由于贪睡引起的。
第五条:睡眠的起居留意
环境上,睡觉时留意睡觉关窗,不能开风扇和空调,否则轻易损伤气血。所以说晚上睡觉不开窗,不开空调,不开风扇,连房门也关上,效果最好。假如热,就把房门打开,窗户关上,固然效果差了一点,但是不至于第二天早上起来浑身乏力,后背僵硬。
睡觉时四肢要热。四肢不热,肯定是肾阳不足,应该在睡觉之前把手脚捂热,尤其是手脚、肚脐和背后的命门都要盖好。这里教肾阳虚的人一个好方法,就是睡觉时穿上棉袜子并戴上手套睡觉,刚开始可能不太习惯,慢慢就好了,坚持一段时间效果会非常明显。
关于睡觉的姿势:进睡快的人可右侧卧,右手掌托右耳。
仰卧是最佳的睡眠方式,仰卧可以防止颈部和背部疼痛,削减胃酸回流,并且可以削减皱纹的出现甚至降到最低,也是胸型保持完美的最佳睡姿。
侧卧是次佳的睡眠方式,侧卧可以防止背部和颈部疼痛,削减胃酸回流,削减打鼾,妊娠睡姿。侧卧有利于全面缓解打鼾,并让脊柱拉长。
俯卧是最差的睡姿,采取这种睡眠方式你肯定不必担心会打鼾,但是这种睡姿轻易带来颈部和背部疼痛。
2、牛奶护肤小窍门
1、去角质
牛中含有乳酸,是阿尔法羟基酸(AHA)的一种形式,存在于中高档化学去角质产品中。乳酸在平滑皮肤的同时有助去除细纹,并刺激皮肤胶原蛋白生长。用一片化妆棉浸入牛奶中,然后在脸和颈部边涂擦边按摩,就能温和地去除皮肤的死皮。
2、牛奶面粉面膜改善肤质
优质面膜牛奶与面粉调和本身就是非常优质的面膜,特别适用于中性肌肤。但是,如果你是油性肌肤,就需要把牛奶换成脱脂乳;如果你在20与40岁这个年龄段之间,就不用对牛奶进行任何加工了。丰富的乳脂能有效改变皮肤干燥的现象,而去脂的牛奶面粉面膜能极大改善肤质。
3、冰牛奶洗脸治晒伤
肌肤若呈现因日晒而发生的红肿征象,即可操纵牛奶来举行照顾护士。以冰牛奶洗脸,然后将浸过冰牛奶的化装棉,敷在红肿发烫的部位,能当即收到舒缓止痛的效果。由于牛奶不仅可以给肌肤增补营养,它所含的酵素身分,还能起到消炎、消肿与舒缓皮肤的感化。
4、酸牛奶奶油去皱面膜
告别皱纹酸牛奶、奶油各等份,混合调匀后敷面,保留2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去。此法具收敛作用,长期坚持可消除面部皮肤上的皱纹,使皮肤润滑,适用于中老年妇女或面部皱纹较多的孕产妇。
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你总是试图去寻找如何去解脱压力带来影响,有时你可能刻意去安排一次郊游或寻找一个无人的地方,静静地坐一会,这些方法虽然有效,但是也有其不足,你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才能完成这些活动。心理学家教给你一种方法,操作简单,无须花费,随时随地可以进行。
为什么放松可以减轻压力
当一个人放松时,他或她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压力以外的事情上,帮助自己放松大脑,放松身体,排除由于压力带来的毒素。
放松的好处有 8 点:
·呼吸变缓
·血压降低
·肌肉放松
·头痛消失
·情绪稳定
·思维清晰
·记忆力提高
·焦虑、忧虑消失
什么时候放松最合适
由于警务工作过于繁忙,许多民警一有时间倒头就睡,根本没有心思去放松自己,事实上短暂的放松远远会超过单纯的睡眠的效果。最好的方式是找出每一天的大致时间安排,然后设定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可以是早晨也可以是晚间,午饭时也可以,只要15—20分钟就足够了。
如果无法安排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去放松,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决定是否需要放松,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即可以进行放松:
·发现自己经常担心一些事情
·身心疲惫,有崩溃的感觉
·经常愤怒,想骂人
·工作效率突然下降
·工作上经常犯常识性错误
·有逃避、摆脱的念头
·生活没有任何乐趣
放松心理操
一、放松姿势训练
此项训练的目的是教给被训练者学会最基本的放松姿势,并能够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加以练习。
1. 平躺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床上、躺椅、地面等地方。双腿伸直,微微分开。如果感到不舒适,双腿可以稍做弯曲的姿势。如果头部不舒服,可以在颈下放置枕头或类似的物品。如果背部不舒服,可以放置一些衣物等,以达到舒适之目的。
此阶段训练最主要的目的是舒适感,受训练人员感到舒适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 手部放松
将手臂自然放置在身体两侧,双手离开身体约有4—5寸距离,手掌向下。或者将双手自然置于腹部,肘部贴于地面。
此阶段的训练目的是手部处于一种自然的放松状态。
3. 腿部放松
自然闭上双眼,既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过于松弛。
此阶段的训练目的是使受训人员感到眼部处于自然的放松状态。
4. 呼吸节律
注意呼吸过程中胸腹部发生的各种变化。其一是注意呼吸引起的规律性变化,当一个人吸气时,胸腹部会微微鼓起;当一个人呼气时,胸腹部会微微收缩;其二是注意呼吸过程中的非规律性变化,如某些特殊的变化等。
此阶段的训练目的是使受训人员学会注意呼吸节律。
5. 放松腹部肌肉
稍稍深一些吐气,但不能用力过大。使腹部与肋骨间的呼吸肌更多一些轻松。
此阶段的训练目的是放松腹部肌肉。
6. 释放重量
稍稍深一些吐气,让自己身体的重量全部释放在椅子上、地板上或床上。
此项训练的目的是减轻身体的重量,使受训人员产生一种由于释放重量而导致的轻松感。
7. 放松神经系统
当受训人员留意自身的呼吸节律时,神经系统也会慢慢降低其兴奋水平,产生一种安静的感觉。
此项训练的目的是使神经系统得到放松。
完成此项训练计划,每天要练习2次,每次做10—15分钟,连续2个星期不间断地练习。如果工作或学习比较忙,时间有限,可以在刚醒来或临睡前进行练习。一旦掌握此种练习方法以后就可以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练习,如飞机上、公共汽车上、火车上等。
二、脸部肌肉松弛训练
脸部肌肉是人的心理反映的一个窗口,一个人的各种情绪都可以从面部肌肉表现出来。压力也可以通过面部肌肉表现出来,出现面部肌肉紧张等状况,它会导致头痛、脸部酸痛、颈痛、磨牙等。所以,脸部肌肉松弛训练可以缓解人的压力。
1. 按照第一个放松训练的要求,舒服地躺下。
2. 重复做第一个放松训练的七个基本步骤,直至达到每一步骤的训练要求为止。
3. 颌部肌肉
闭上双眼,上下两排牙齿密合,微微咬紧牙关。然后用手检验一下颌部是硬的和紧的。通常对于颌部肌肉的感觉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种是直接通过肌肉去感觉,体会出颌部的紧与硬;另一种是借助于手的抚摸去感受外部肌肉状况。双手放置在脸上,从口角开始向后直至耳部,轻轻按压颌部,每一个地方都不能遗漏。然后使颌部肌肉放松,通过手指和肌肉的自我感觉去体会紧张与放松的差别,最终体会到紧张感消失。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颌部肌肉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吃饭、讲话等,这些活动的完成有赖于颌部的肌肉。因此,在非必要时,应当尽可能使颌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
4. 前额肌
首先,用力皱起眉头,注意发现在此种情况下鼻子上部,也就是额头出现的T信号(即紧张信号,下同)。如果T信号很多,就可以用手指去感受。其次,努力使前额肌肉处于放松的状态,不要皱眉,用手指和T信号去感受紧张与松弛的区别。
前额肌肉与脑后部的肌肉是联在一起的,前额肌肉的紧张会引起相连的肌肉发生变化,引起头痛、颈痛以及头顶部的紧张感。如果客观现实当中出现引起压力的原因时,就可以通过放松前额肌肉的方法缓解紧张,达到减轻或消除压力的目的。
5. 腿部肌肉
首先,用力紧闭双眼,使眼部肌肉达到一定的紧张度,同时感到整个面部肌肉都处于紧张状态,甚至感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处于紧张状态。其次,让自己处于放松状态,注意T信号从脸部及全身的消失过程,然后比较紧张与松弛之间经历的巨大差异。眼部肌肉的练习时间为30秒至2分钟。当一个人面对源于外界的压力时,眼外肌可能会发生一定的紧张变化,从而引起整个神经系统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放松眼部肌肉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神经系统的紧张程度。
6. 口部肌肉放松
首先试图使口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如果闭双唇,咬紧唇部,或者做出与紧张有关的奇怪的动作。其次,使口部肌肉放松,认真体会紧张与放松两种状态的差别。
三、手部放松
手部与面部一样也是表达压力的重要器官。在压力状态下,手可以表现为摆弄某种物品等。手部紧张通常会进一步增加人们的压力感,使原有的紧张得到强化。
1. 按训练1使自己处于放松的状况,平静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
2. 重复做训练1的七个基本步骤,直至处于放松状态为止。
3. 常规握紧拳方法。用力握紧拳头,感到手及前臂部两侧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有一些人由于握紧拳头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可能会体会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处于紧张状态。然后慢慢地松开指头,会感到手及其他部位处于一种放松的舒适状态。
4. 特异握拳方法。采用一种特殊的握拳方法,使手及前臂处于紧张状态,然后,慢慢放松自己,体会由放松带来的舒适感。
5. 可以反复进行多次重复练习。
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手部肌肉放松的练习,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此项训练,一旦客观环境中出现引起紧张的刺激物时,就可以先放松自己的手及手臂,然后再放松脸部,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由于紧张而带来的各种不适感。
四、放松肩膀与肩部肌肉
肩膀与肩部肌肉在压力状态下,会表现出紧张,放松肩膀与肩部肌肉就可以将缓解的T信号传给神经中枢,从而使大脑处于放松状态。
1. 按训练1的基本要求,平静、放松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
2. 重复训练1—3,使面部肌肉、手及手臂处于放松状态。
3. 按压大腿,稍用力用手压大腿两侧,会感到有来自手和手臂的紧张感,同时仔细体会以下可以发现前胸和肩膀处于紧张状态。注意T信号的变化。然后使自己处于放松状态,注意体会紧张与放松之间的差别。
4. 重复前一个步骤,注意体会肩膀后部肌肉的紧张度,肌肉紧张通常是从肩胛骨一直到上臂顶端。注意T信号,然后使自己处于放松状态,比较紧张与放松的差别。
5. 做耸肩动作。注意从肩胛骨到头部的肌肉紧张度,然后使自己处于放松状态,将肩膀放下,注意T信号的变化,比较紧张与放松之间的差异。
6. 将肩膀尽可能地向后推移,注意从脊柱到肩胛之间,以及肩胛到上臂顶端之间的肌肉紧张,注意T信号的产生。然后使自己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注意比较前后的差异。
7. 在一周时间内,要经常进行反复的练习,以达到巩固练习效果之目的。
五、放松颈部肌肉练习
颈部肌肉是一个较难进行训练的部位,而这一部分肌肉与紧张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放松颈部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带来的紧张感。
1. 以放松的姿势坐或躺,重复前4种训练,直至脸部、手、臂、胸、肩以及肩以上的肌肉处于放松状态。
2. 将双手交叉放在头部的下面,用头用力向后压,会感到手背及颈部的肌肉紧张,而且此种紧张可能会一直向下延伸到背部。保持这种姿势数秒,会清楚地感受到肌肉传来的T信号。然后使自己处于放松状态,肌肉松弛,手自然地放在枕部,颈部不再有紧张感。数分钟后,再重复此动作,但要注意力量要比第一次小,集中注意力去感受比较模糊的T信号,再使自己处于放松状态,完全放松颈部肌肉。
3. 以基本的训练姿势坐或卧,然后轻轻地抬起头颈,会感到颈前部和两侧逐渐变紧,此种紧张可以逐步蔓延到腹部。保持数秒后,就会产生紧张感,体会到T信号的存在。然后,再使自己处于放松状态,放松肌肉,释放紧张感,使头部的重量重新置于枕上。
4. 保持正确的姿势。一个人的下巴应当与身体的中线呈一条直线,注意下巴应与身体呈自然状态。下巴既不要过于突出(高出身体中线许多),又不要过于后缩(低于身体中线许多)。良好的姿势对于身体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放松,反之,就会增加紧张,提高人们的压力感。
5. 合理耸肩。在日常工作与生活当中,人们往往不注意地耸肩,这本身也会造成颈部肌肉紧张,一旦发现自己处于耸肩状态,应当及时进行调整,放松自己,使肌肉获得松弛。
6. 左右摇动头部。可以根据现时的情况,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头部摇动活动,促进颈部肌肉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肌肉的紧张与压力。
六、放松背部下方及腹部肌肉
背部下方及腹部肌肉与其他部位肌肉是密切相联的,放松这一部位,也可以缓解来自其他部位的压力。
1. 以平静、放松的姿势坐或卧,重复做前5项训练,直至这些部位处于放松部位上。
2. 用力拱起背部,保持一段时间(由受训练人员自己掌握保持的时间长短),直至感到背部肌肉紧张,出现T信号。然后,再使自己处于放松状态,将腰部重新放回到原来的位置。再对紧张与放松两种状态进行比较。
3. 发现最轻微的紧张,可以将背部拱起一点点,直到体会到最轻微的紧张,然后使自己放松。
4. 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将双手放在大腿上。数分钟后,将身体坐姿加以调整,以又高又直为其特征,约20秒后,注意从背部开始出现紧张,身体其他部位也逐渐会出现紧张感。然后再回归到自然的坐姿上面,脊椎重新有了弯曲,身体的重量由臀部负担,大腿肌肉放松,压力解除。
5. 收腹,检查腹部肌肉的紧张程度,注意发现T信号,然后再放松腹部使肌肉紧张度下降。
七、放松腿部和脚部的肌肉
腿部和脚部的肌肉也是制造身体压力的重要部分。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发现一些人腿和脚处于紧张状态,例如,脚不停地扭动,一只脚放在大腿上或双膝交叠等。
1. 很舒服地坐在椅子上,双膝分开约60公分,将手放在大腿上。
2. 双脚用力压地板,微微向前推。注意发现在你手掌下面大腿前侧的肌肉开始变得又紧又硬,保持此种姿势5分钟。放松自己,使紧张感消失,直到T信号停止。再以较小的压力放在地板上,重复以上动作,直到意识到最轻微的肌肉紧张,再进行放松训练。
3. 做前6项全部的训练,让所有的肌肉处于放松状态。
4. 用一支脚向后压地板,可以发现大腿后侧的肌肉开始又紧又硬。保持此种姿势5分钟,体会T信号,然后让肌肉放松。
5. 脚趾上翘,保持较短时间,然后放松,注意从小腿前侧来的T信号变化。
6. 将脚板向内伸,感受小腿前侧及内侧的紧张,再将脚板向外伸,体会一下小腿外侧的紧张,将脚趾交叠在一起,注意从脚板及小腿肌肉传来T信号。然后再放松,消除紧张。
八、放松喉部肌肉
喉部肌肉与肌肉放松存在一定的关系,做好喉部肌肉的放松是达到全身放松的一个重要指标。
1. 取舒适、安静的坐姿或卧姿,闭上眼睛,用心体会T信号。
2. 用左手指尖按在喉结位置上,以清晰的声音高声背诵一首短诗或民谣。背诗时要注意下列变化:嘴唇的移动、舌部的移动、你的指尖按着喉咙的移动。高声说话时,很容易体会到这些移动。然后让这些肌肉松弛下来。
3. 小声缓慢地背诗或民谣,会再次体会到说话肌肉的紧张,设法让它们放松。
4. 重复背诵,用耳语般的声音,可以发现T信号减弱,但依然存在,设法放松这些肌肉。
5. 休息5分钟。在自己心理缓慢地默诵诗歌,可能会发现唇部、舌部及喉咙仍有轻微的移动,显示这些肌肉仍有一定的紧张度,设法让这些肌肉放松。
6. 不用手指,单单用肌肉去感受紧张。
7. 完全放松唇、舌和喉咙的肌肉是不可能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放松这些肌肉,达到使心理平静的目的。
九、放松眼部肌肉
1. 以放松、平静的姿势坐或卧。
2. 将眼睛闭上数秒钟。眼球向左移动。此时会感到眼睛左侧紧张,因为肌肉正横向拉扯眼球。保持数秒后,会感觉到T信号的存在,然后再回到正常的位置。1分钟后,再向右转动,重新体会T信号。
3. 注意思考问题时的眼部紧张。当闭上眼睛做此练习之前,先仔细阅读以下文字,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尽可能放松要说话的肌肉。现在开始思考下列问题:17、19、29、37、47。闭上眼睛,将这些数字加起来,你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答案?——139、145、149、155。当你寻求答案时,注意眼部肌肉微微收缩,以使你的眼睛从一个数字跳到另一个数字上。
4. 想象一个你所熟悉的情景——一间房或一部汽车等。当你描绘这些情景时,你的眼部肌肉也会随之运动。当你完全放松自己的眼部肌肉时,你会发现很难完成想象中的构图。
调息就是调节人的呼吸系统,它可以引起人体生理和神经的各种反应。如何调息养生呢,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佛教的调息养生 方法
如果调息得当的话,可以祛除疾病、增强体质,使身体得到舒展、心情得到放松,从而可以延长人们的寿命。
《摩诃止观》曰:“系心在肚脐,息从脐出,还人至脐,出入以脐为限。能易焐无常。脐是上门,兼能人道,故多用之。”佛教养生的调息特别注重人的主观意志和自动呼吸,调息就是让人能够达到自动呼吸的境界,而自动呼吸是需要用主观意志采引导和控制的。佛教养生对呼吸有自己的要求,那就是要深、长、柔、缓。
呼吸是气体在鼻子中的进出而非在口中,一呼一吸就形成了一息。调息有利于进入静坐状态,是每个佛教弟子都必须掌握的。佛教养生中所谓的调息,包括以下两种:
(1)深呼吸
又叫腹式呼吸。这种呼吸主要是要让气体到达小腹。呼吸的时候,自己丝毫不用力,让鼻中的气体自然到达腹部。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要保持轻、细,渐渐深长至腹部,如果连自己都听不见呼吸的声音,这就表示已经达到了调息的境界。在吸气时,空气进入肺中并充满于其中,使肺叶得到舒张,从而膈肌的位置被压低,这样胸部就会变得比较空松,腹部变得向外凸出;在呼气时,腹部紧缩使气体上升,膈肌被向上推紧紧贴住肺部,这样肺中的污浊之气就会向外扩散。
(2)身体呼吸
这是佛教养生调息的最高境界,需要长年累月的静坐功夫才能练就。这种呼吸一出一入很有规律,极深极细,甚至连自己都浑然不知,就好像没有呼吸似的。此种呼吸好像没有用呼吸器官,而气息就像从人体全身的毛孔进出似的。
普通人的呼吸大部分是用喉头和胸部来进行,此二种呼吸不能算是调息。用喉头呼吸时,呼吸比较短又比较浅,不能使肺叶得到舒展和收缩,所以体内中的二氧化碳不能够呼出,外界的氧气也不能被吸进,对血液循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用胸部呼吸时,气体的进出都能够到达胸部,可以充满肺叶,但是这种呼吸仍然不能称做调息。
另外,调息多是在静坐的过程中进行的,在静坐的前、中、后都要进行调息。坐前调息注意气息要从鼻中出入,粗细要适宜,先到达喉咙和胸部然后再渐渐抵达腹部;坐时要保证气息的调和,否则心不易静。坐时调息可以采用数息法,从一数到十,反复练习以至心无杂念、血液运行畅通之时,自然气息调和,也可以使用渐进法,可先闭上口从外面徐徐吸进一些清新空气,然后设想污浊空气从脚跟吸上至丹田,然后到达头顶,开口把这些污浊之气吐出;坐后调息要先把体内之气从口中排出,等到体内的温热之气降低到平常状态后,就可以随意动作了。
调息是佛教养生经过试验、研究得出的呼吸之法,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现在已被很多入学习所用,可以保证人体呼吸系统及各个身体器官的良好运行,也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畅通,对人体健康益处良多。
佛教调息养生功法
佛教养生经认为,调息就是调整呼吸,使呼吸达到纯自然的放松状态。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人才能充分地利用大自然的气,使身体的能量得以充沛,达到养生的目的。下面是佛教常用的几种有效的调息方法:
(1)风箱调息
把肺部当做铁匠的风箱那样使用,放松身体,舒适打坐,开始时呼吸应相当快速,但不要用力猛烈。用大拇指盖住右鼻处,做腹式呼吸;急速、有节奏、有力地连续吸气和呼气,让腹部扩张和收缩,做20次完整的呼吸;然后,用大拇指盖住左鼻处,重复做腹式呼吸20次。做完了一个回合,休息1分钟,再做第二个回合。
(2)圣光调息
舒适打坐,闭上双眼,始终放松,不要使劲,像风箱式那样做腹式呼吸,不同处是:使劲做呼的过程,吸气须慢慢自发地进行;每次呼气之后,只做一刹那的悬息,然后慢慢吸气,呼气50次后,再做最后一次呼气,尽量呼出肺部的空气。完成一个回合,再做2~5个回合。
(3)昏眩调息
舒适打坐,双眼闭合约百分之九十,缓慢而深长地吸气;悬息由一数到三,做收颌收束法和凝视第三眼;非常缓慢而彻底地呼气,抬起头,吸气,重复练习此法2~3次。
(4)清凉调息
舒适打坐,背部伸直,双手放在膝上;张开嘴,把舌头伸出一点,卷成一条管子;通过舌头小管子吸气,把舌头当做是一条吸管,吸人空气;能感到清凉的空气经过舌头,沿气管向下送;吸气应缓慢深长,吸满空气后,闭上嘴巴,悬息;把头向前放低,悬息由一数到四,之后,抬头,接着慢慢通过鼻孔呼出空气,最好用喉呼吸方式。这是一个回合,共做25~50个回合。
(5)经络调息
呼吸交替地通过左、右鼻孔进行调试,以平衡左经和右经中生命之气的流动。初级功法为:用大拇指闭住右鼻孔,通过左鼻孔吸气;接着,闭住左鼻孔,通过右鼻孔呼气;然后,又通过右鼻孔吸气,闭着它,通过左鼻孔乎气。这是一个回合,可做25个回合。
高级功法是在吸气和呼气之间之后都要悬息:用左鼻孔吸气,悬息;用右鼻孔呼气,悬息;用右鼻孔吸气,悬息;用左鼻孔呼气,悬息。此为一个回合,可做25个回合。
这种清理经络调息法对心身有很多益处。总之,练好呼吸调息法,便为练 瑜伽 冥想法做好了准备。
佛教的调心养生
调心,顾名思义就是调节人们的心理活动。佛教养生特别重视人的心理作用,强调使用“内省法”。从下面一段话可以看出:“境非本善,但以顺己之情,便名为善;境非本恶,但以违己之情,便名为恶。故知妍丑随情,境无定体。”佛家认为事物没有美丑、好坏之分,只是因为人们的心理感受不同,才会出现差别。
佛教养生认为,人出生以来所有的苦恼和烦闷都是人们主观臆造的,其实在生活中找不到根据,但是人们又乐此不疲,所以人们的这种妄念最不容易被调伏。
在修禅的时候,心意容易出现上浮下沉、紊乱无序的状况。“浮”指的是身体左右摆动、心意飘浮不定、心猿意马;“沉”则指的是头部下垂、心意昏沉、大脑空白。这两种情况对禅坐都是十分不利的。调心就是要使心意不沉不浮,把气控制在肚脐当中,压制住心中混乱的想法,这样心境就会比较容易平静。
佛教养生认为,把心念调伏在不浮不沉的状态,才可以入定,但是入定之后仍然会出现一些别的情况来干扰心智,需要继续调心。入定之后,可能还会出现心过宽、心过急等情况,心过宽指的是心念散漫,身体前倾或倚在别处、心中混沌一片,此时应该坐正身体、收回自己的心意;心过急指的是由于注意力过于集中,而导致的胸闷胸痛、急火攻心,这时应该使身心都得到放松,设想自己体内之气向下身流动,这样就可以稳定住自己的心意。
调心的目标是夺人不夺境。即心理活动要不含杂念,更不能为外界的一切事物所影响、控制,用一个字来表示就是“定”。对此,佛经上有记载:“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染故,世界杂染。”“对五欲八风,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不被一切善恶、垢净、有为、无为、福德智慧之所拘,名为佛慧。”
佛教养生认为,我们无法改变身外的环境、事物,但是我们的心理活动是属于我们自身的,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内心的心念、心意去适合、配合外界的事物以及改变。
现代医学也证明了佛教调心对养生的积极意义:调心主要是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的功能,可以增强神经中枢的协调性。比如皮层和皮层下的各级叫中枢,身体的应激状态有所降低。此时肌体对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劣性刺激的敏感性也降低,进而身体的抵抗力、免疫力及修复能力提高,因此对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佛教的冥想养生
冥想又称“沉思”、“坐忘”或“澄心静默”,是一种通过静坐调息、默念意守来防治疾病的方法。
中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为人生三宝,而神寓于精与气之中,“静则藏神”,躁则消之,故安和平静有利于蓄精和养气,神亦得其养。冥想可采用坐位、卧位、立位、蹲位等多种姿势,但以坐位最常用,故有“坐忘”之说。可在床、凳或地上盘腿而坐,脚心向上,身体自然垂下,两眼微闭,全身放松。安定情绪,平息思绪,调节呼吸,意念顺从任督二脉循行。在循行过程中,不时守上丹田(两眉之间)、中丹田(心窝部)和下丹田(脐下3寸),即是说意念在上述三个部位停顿和内守。初做功时,反复默念一个“静”字或一个“安”字,会自然而然地人静心安。久而久之,就能体会静坐默守的味道,再进而练习意守丹田的功夫,逐渐进入养功的境界。
冥想可以概括为四步:打坐正身,人静收心,意念循行,意守丹田门打坐正身讲究姿势正确,安稳协调,身体端正,两侧对称,四肢自然,目不斜视,耳无外听。人静收心是冥想的首要功夫,要静居一处,收心于内,排除杂念,使杂念归于正念,由正念而止念,由止念而无念,争取 “一念不生,寂然不动”。意念循行系入静后使意念沿督脉而上,再循任脉而下,此阴阳两脉有助于调和气机,阴平阳秘,意守集中。意守丹田指依次止念意收上、中、下丹田,凝神安息,心目内注,达到超然。
近年来,中国医学关于冥想的理论和方法在西方比较流行。戈利曼在《冥想的种类》一书中把各种冥想方法进行了归类,并认为各种方法所共同遵循的要旨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来达到:默唱吠陀赞歌或祷词,凝视诸如烛光那样的物体,计算一个人的呼吸,用那些能给人带来自我控制和内心平静的专注来处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心神烦乱。冥想者一天至少要留出两次时间。早晨和晚—上各一次,每次10~30分钟,安静地坐着或躺着。
不管采用何种冥想方法,环境必须舒适和宁静。莱尚在《如何冥想》一书中为冥想的基本类型、具体益处和注意事项提供了指南,并强调冥想要比其他一些解决问题方法更有效,它能使严格的遵循者实现尚未开发的潜能,而这些潜能是很难用其他方法来发掘的。而且,冥想的最大效益不单在早晚两次的冥想中实现,还需要适应日常的紧张世界,在引起焦虑的刺激中间保持松弛和控制。
调息养生相关 文章 :
1 太极养生重在调息 太极拳的养生功效
2 教你如何打坐养生
3 秋季养生方法
4 内劲一指禅功法---调息
5 24节气习俗与养生
6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