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那位中医学者知道心经、胆经、肝经、脾经?

急求!!!那位中医学者知道心经、胆经、肝经、脾经?,第1张

你应该看图,这样你就明白了。人身体上一共有十二条经脉,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它们的走向按照中医的术语你也不明白。你看看人体经脉图就明白了。

你把以上的经络的名称都放到百度里搜一下,就都出来了。

~~~~~~~~~~~~~~~~~~~~~~~~~~~~~~~~~~~~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起自中焦(腹部),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肺脏,从肺横行出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侧,至肘中后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又沿手掌大鱼际外缘出拇指侧端。

手阳明大肠经:起自食指桡侧端,沿食指桡侧端上行,出于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两筋(拇长、短伸肌腱)之中,沿前臂桡侧进入肘外侧,再沿上臂前外侧上行,至肩部,然后向下进入锁骨上窝,联络肺脏,通过膈肌,入属大肠。

足阳明胃经:从头部开始,经脖子、胸、腹、下肢一直到足尖,经穴主要分布在头面、胸腹第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前缘。

足太阴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隔肌,沿念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手少阴心经:从心中开始,属于心脏与其他脏腑相连的系带,下过膈肌,连络小肠。心经有一分支从心脏的系带部向上挟咽喉,而与眼球内连于脑的系带相联系。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沿着手背外侧至腕部,沿着前臂外侧后缘直上,沿上臂外侧后缘,绕行肩胛部,向下进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着食管通过横膈,到达胃部,属于小肠。

足太阳膀胱经:从内眼角开始(睛明),交会于头顶。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其直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复出项部,分开下行:一支沿肩胛内侧,到达腰中,属于膀胱;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经过髋关节部,沿大腿外侧后边下行。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沿内踝后进入足跟,沿腿肚内侧上行股内后缘,通向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向上出于第四、五掌骨间,沿着腕背,向上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上达肩部,向前分布于胸中,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上、中、下三焦。

足少阳胆经:起子目外眦(瞳子髎),向上到达额角部(颌厌),下行至耳后(完骨),沿着颈部行于手少阳经的前面,到肩上交出手少阳经的后面,向下进入缺盆部。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沿着足跗部向上,沿着股部内侧,绕过阴部,上达小腹,再向上通过横膈,沿着喉咙的后面,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向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

曲池穴的正确定位是:

A肘横纹上,肱二头肌键的桡侧缘

B肘横纹上,肱二头肌键的尺侧缘

C肘横纹外侧端,肱二头肌键的桡侧缘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D肘横纹内侧端,肱二头肌键的尺侧缘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

E肘横纹外侧端,肱二头肌键的桡侧缘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

正确答案:肘横纹外侧端,肱二头肌键的桡侧缘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刮痧是一种祛湿排寒的手法,并且具有泻火的功效。很多时候刮痧出现颜色不一,有些人认为是刮痧人的力度太大导致的,其实是与个人身体有关。那么,刮痧出现黑紫说明什么?感冒刮痧刮哪个部位?

刮痧出现黑紫说明什么

1、青色:青色为风,侵犯到皮肤,皮肤易过敏,吃银杏。

2、紫色:紫色为寒,侵犯到关节浅筋膜(连结骨骼)。

3、黑色:黑色为湿,侵犯到滑囊,吃什么也不好使,用拍打法。

刮痧并非愈痛愈黑愈有效,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专家表示,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

感冒刮痧刮哪个部位

一、风寒感冒

(一)症状

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风池、大椎、风门、肺俞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放痧穴:少商、大椎。

(2)定位 风池:在头后项部,头枕骨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府: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3)刮拭顺序 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及背部肺俞、肩胛部,然后刮中府及前胸,放痧少商,最后刮拭足三里。

(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由于肩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从风池穴一直到肩髑穴,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刮拭胸部正中线,从天突穴经膻中穴向下刮至鸠尾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少商、大椎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按摩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二、风热感冒

(一)症状

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大椎、合谷、曲池、尺泽、外关、风池。

(2)定位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合谷:第一、第二掌骨问,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外关:在前臂背侧,在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感冒刮痧刮哪个部位 感冒的刮痧疗法

(3)刮拭顺序 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拭上肢内侧曲池、尺泽,最后刮外关、合谷。

(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从风池穴直向下刮3寸,中间不要停顿,用力不宜过重。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刮拭上肢内侧部2穴,由上向下刮,尺泽穴可重刮。刮拭上肢外侧部2穴,由上向下刮。

正确的刮痧方法

1头部:头部有头发覆盖,须在头发上面用面利法刮拭。不必涂刮痧润滑剂。为增强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薄面边缘或刮板角部刮拭,每个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头皮有发热感为、。太阳穴:太阳穴用刮板角部从前向后或从上向下刮拭。

头部两侧:刮板竖放在头维穴至下鬓角处,沿耳上发际向后下方刮至后发际处。头顶部:头顶部以百会穴为界,向前额发际处或从前额发际处向百会穴处,由左至右依次刮拭。

后头部:后头部从百会穴向下刮至后颈部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风池穴处可用刮板角部刮拭。头部也可采取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全息穴区:额顶带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刮拭。

后头部从百会穴向下刮至后颈部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

顶枕带及枕下旁带从上向下刮拭。顶颈前斜带或顶颞后斜带及顶后斜带从上向下刮拭。额中带、额旁带治疗呈上下刮拭,保健上下或左右方向刮拭均可。全息穴区的刮拭采用厉刮法。

2、面部:面部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面部出瘀影响美观,因此手法须轻柔,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眼、口腔、耳、鼻病的治疗须经本人同意,才可刮出痧。刮拭的按力、方向、角度、次数均以刮拭方便和病患局部能耐受为准则。

3、背部: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

4、胸部:胸部正中线任脉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任脉为界,分别向左右(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过乳头部位。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巩固题附答案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巩固题附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巩固题附答案 篇1

 巩固题一:

 1、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包含了以下哪些内容:( C )

 A阴阳、五行、脏腑 B五行、手足、阴阳 C手足、脏腑、阴阳

 D脏腑、手足、五行 E 以上都不是

 2、15寸毫针针身的长度是:( D )

 A25mm B30mm C35mm D40mm E50mm

 3、膝中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C )

 A12寸 B13寸 C16寸 D18寸 E19寸

 4、足阳明胃经在下肢的分布是:( B )

 A内侧前廉 B外侧前廉 C内侧中行 D外侧后廉 E内侧后廉

 5、曲泽穴位于:( E )

 A肱二头肌腱桡侧缘B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C 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向外05寸

 D 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肘横纹中 E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肘横纹中

 6、下列哪项不是灸法的治疗作用( C )

 A温经散寒 B 扶阳固脱 C 开窍泻热 D消瘀散结 E防病保健

 7、针刺浅薄部位腧穴,应用( D )

 A指切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套管进针法

 8、隔姜灸可用于治疗( A )

 A寒性呕吐腹痛 B哮喘 C瘰疬 D疮疡 E小儿脐风

 9、非化脓灸属于( A )

 A直接灸 B间接灸 C温和灸 D回旋灸 E实按灸

 10、十二经之海是指:( C )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 E奇经八脉

 11、腧穴可分为以下那三类( D )

 A十二经穴、经穴、阿是穴 B经穴、奇穴、特定穴 C经穴、络穴、奇穴

 D经穴、阿是穴、经外奇穴 E十四经穴、阿是穴、特定穴

 12、下列阴阳大小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C )

 A阳明、太阳、少阳 B少阴、厥阴、太阴 C少阳、太阳、阳明

 D少阴、太阴、厥阴 E太阳、少阳、阳明

 13下列哪个不是火罐法的方法( C )

 A 投火法 B闪火法 C闪罐法 D贴棉法 E架火法

 14、与太溪相对的穴位是( D )

 A阳白 B阳溪 C照海 D昆仑 E申脉

 15、施灸的正确顺序为( A )

 A先上后下、先阳后阴的顺序 B先上后下、先阴后阳 C先下后上、先阳后阴

 D先下后上、先阴后阳 E没有具体的顺序

 16、“一夫法”是指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四横指的间距为3寸,其量取标准应按:( B )

 A食指远端指节横纹 B中指中节指节横纹 C无名指远端指节横纹

 D、小指近端指节横纹 E、以上都不是

 17、按照今时骨度分寸规定,肘腕横纹之间的距离为( A )

 A12寸 B13寸 C9寸 D8寸 E11寸

 18、足三阴循行方向为( C )

 A从手走头 B从头走足 C从足走腹 D从胸走手 E以上均不是

 19、手足阴阳经在四肢部的分布由前到后的规律一般是( C )

 A少阴、太阴、厥阴的规律 B阳明、太阳、少阳 C太阴、厥阴、少阴

 D太阳、阳明、少阳 E厥阴、少阴、太阴

 20、关于丰隆穴,下列正确的是( C )

 A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B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C特殊治疗作用:痰症 D阴经上的穴位 E以上均不正确

 21、指力练习最好选择( B )练针。

 A棉团 B纸垫 C自身 D纸板 E互相

 22、耳前三穴从上到下的顺序为( C )

 A耳门、听会、听宫 B听会、耳门、听宫 C 耳门、听宫、听会

 D听会、听宫、耳门 E听会、听宫、耳门

 22、足三里定位( A )

 A当犊鼻下三寸,胫骨前缘1寸 B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

 C梁丘穴下3寸 D上巨虚上2寸 E下巨虚上4寸

 23、阴陵泉属于( D )

 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阴肾经 C手少阴心经 D足太阴脾经 E手厥阴心包经

 24、足少阳胆经穴,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出的腧穴是( C )

 A丰隆 B足三里 C阳陵泉 D梁丘 E血海

 25、下列不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是( C )

 A合谷 B迎香 C肩髎 D曲池 E肩髃

 26、下面经脉相表里错误的是( E )

 A肺经-大肠经 B肝胆相照 C蛇蝎心(小)肠 D不伤脾-胃 E膀胱经-胆经

 27、关于交会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E )

 A三阴交与脾肝肾三经交会 B大椎与六条阳经均交会 C 两条或数经相交会合的穴位 D特定穴的一种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8、原穴和输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都属于五输穴 B阴经上的输穴就是本经上的原穴 C阳经的原穴就是输穴

 D二者没有任何关系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9、两耳后乳突骨度分寸为( D )

 A6寸 B7寸 C8寸 D9寸 E10寸

 30、五输穴中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的是( B )

 A井穴 B荥穴 C输穴 D经穴 E合穴

 巩固题二:

 1、 腹部正中线旁开05寸的经脉是( )

 A、足太阴脾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 D、任脉

 2、 足太阴脾经体表循行路线,在小腿交于何经之前 ( )

 A、足少阳胆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厥阴肝经

 3、十二经脉中联系脏腑最多的是( )

 A、足少阴肾经 B、手少阴心经 C、足太阴脾经 D、手太阴肺经

 4、下列何经有通于脑 ( )

 A、 手阳明大肠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足少阳胆经

 5、何经“标”部在面颊和下颌( )

 A、手阳明大肠经 B、足阳明胃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足少阳胆经

 6、除督脉外,还有哪一条经脉贯脊 ( )

 A、足太阳膀胱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少阳胆经 D、足阳明胃经

 7、下列何经绕阴部 ( )

 A、足太阴脾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阳胆经 D、以上均不对

 8、以下穴位是络穴的是:( )

 A、公孙 B、鸠尾 C、太溪 D、飞扬 E、光明

 9、三阴交的取穴法是: ( )

 A、固定标志取穴法 B、活动标志取穴法 C、母指同身寸法 D、骨度分寸法 E、简便取穴法

 10、位于尺骨与桡骨之间的穴位有( )

 A、外关 B、支沟 C、间使 D、三阳络 E、郗门

 11、对人体最具补益作用的强壮要穴是( )

 A、膻中 B、足三里 C、血海 D、气海 E、关元

 12、下列腧穴属足阳明胃经的有 ( )

 A、外陵 大巨 B、髀关伏兔 C、风市 气冲 D、扶突 人迎 E、内庭丰隆

 13、位于对耳轮部的穴位有:(

 )A、交感 B、坐骨神经 C、颈椎 D、盆腔 E、外生殖器

 14、下列各穴中属于奇穴的有: ( )

 A、四白 B、四渎 C、四缝 D、四满 E、四神聪

 15、位于背部正中线旁开3寸的穴位有:( )

 A、风门 B、京门 C、附分 D、魂门 E、肩外俞

 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A 6、B 7、B 8、E 9、A 10、A

 11、D 12、C 13、D 14、D 15、A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巩固题附答案 篇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头针治疗感觉性失语宜选用(  )

 A、感觉区 B、言语一区  C、言语二区 D、言语三区

 2、浮郄穴在人体的(  )

 A、臀部 B、背部  C、大腿部 D、小腿部

 3、腧穴是指(  )

 A、针灸施术的部位 B、痛点

 C、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D、人体内外部信息交流的“良导点”

 4、治疗月经先期的处方是(  )

 A、气海 三阴交 肾俞 脾俞

 B、气海 三阴交 血海 归来

 C、气海 三阴交 交信 足三里

 D、气海 三阴交 太冲 太溪

 5、足三阳经腧穴主治相同的病是(  )

 A、神志病 B、胃肠病  C、咽喉病 D、前阴病

 6、根据骨度分寸法,下列穴位中两者间距不是15寸的是(  )

 A、气海 神阙 B、内关 大陵  C、神门 灵道 D、神庭 曲差

 7、留针可起到(  )

 A、得气的作用 B、候气的作用  C、行气的作用 D、催气的作用

 8、施灸的顺序应该是(  )

 A、先上后下,先阴后阳

 B、先上后下,先阳后阴

 C、先下后上,先阳后阴

 D、先下后上,先阴后阳

 9、刺络拔罐适用于(  )

 A、咽喉肿痛 B、痄腮  C、咳喘 D、神经性皮炎

 10、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的处方是(  )

 A、中脘 内关 丰隆 解溪

 B、脾俞 肾俞 关元 足三里

 C、鸠尾 大椎 间使 丰隆

 D、风池 侠溪 丰隆 肾俞

 11、治疗行痹,除取局部穴外,还宜加用(  )

 A、大椎 曲池 B、膈俞 血海  C、肾俞 三阴交 D、风池 风门

 12、下列哪一组穴位可用仰靠坐位(  )

 A、风池 曲池 天池

 B、百会 哑门 足三里

 C、廉泉 列缺 照海

 D、人中 腰阳关 委中

 13、在何经的循行线上没有募穴(  )

 A、肺经 B、脾经  C、肝经 D、胆经

 14、胃俞、足三里、神门、三阴交四穴可治疗何型失眠(  )

 A、心脾亏损型 B、肾气不足型  C、肝阳上扰型 D、脾胃不和型

 15、《难经·六十八难》指出:合治(  )

 A、身热 B、心下满  C、逆气而泄 D、喘咳寒热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经穴中位置与八风穴相重的是(    )

 A、液门 B、落枕穴  C、行间 D、内庭 E、侠溪

 2、位于任脉上的募穴是(    )

 A、中府 B、巨阙 C、中极  D、气海 E、关元

 3、胆道蛔虫症在驱蛔时宜选用的穴位是(   )

 A、内关 B、大横 C、胆俞  D、阳陵泉 E、四缝

 4、属于原穴的是(    )

 A、太白 B、太冲 C、太溪  D、太乙 E、太渊

 5、属捻转补法的操作要点是(    )

 A、右转时角度大 B、用力轻  C、频率快 D、操作时间短  E、徐徐刺入

 6、针刺造成创伤性气胸时,患者可出现(    )

 A、胸闷 B、唇甲发绀  C、胸部叩诊过度反响 D、心慌  E、听诊时呼吸音明显减弱

 7、灸法具有的作用是(   )

 A、温经通络 B、消肿散结  C、回阳救逆 D、开窍泄热  E、防病保健

 8、三棱针的操作方法有(    )

 A、点刺 B、刺络 C、鸡足刺  D、豹纹刺 E、挑刺

 9、孕妇禁针的腧穴分布在(    )

 A、胸背部 B、股部 C、足部  D、腰骶部 E、小腹部

 10、取中脘穴治疗胃痛,主要原因是(   )

 A、任脉经穴 B、近部取穴  C、胃的募穴 D、八会穴之一  E、足阳明经的交会穴

 三、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5分)

 1、《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藏寒生满病,______。”最早绘制彩色经络图的医家是______;北宋王惟一在编撰的《______》中考证了354个腧穴。

 2、位于内踝高点上5寸,胫骨内侧面中央的是______穴,归属于______经,属特定穴中的______穴。

 3、在前臂外侧,位于腕横纹上3寸水平的三个经穴是______、______、______。

 4、郄穴多分布于______,仅______穴例外。

 5、侧头部______经穴位最多;面颊______经穴位最多。

 6、足三阳经筋结于______;手三阴经与足三阴径在______部交接;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上行至______与阴跷脉会合。

 7、针灸处方的腧穴选取是______为指导,根据症证,以______为主。

 8、耳后两完骨之间为______寸;不容穴与滑肉门穴相距______寸;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为______寸。

 9、位于耳轮脚消失处的耳穴是______;头针主要适应治疗______疾患。

 10、面瘫在临床可分为______与______两类,两者在发病原因和症状方面有很大区别。

 四、是非题(请判断下列各题内容的正确与否,并在所给的括号内填上“对”或“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  )1、针刺麻醉的术前诱导时间一般应在5-10分钟左右。

 (  )2、四缝穴位于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远端指关节横纹中点。

 (  )3、肩井穴内为肺尖,不可深刺,且孕妇禁针。

 (  )4、足三阴经在下肢的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  )5、“六合”是指阳经经别合于阳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

 (  )6、患者出现晕针时,应立即停针,将针全部起出,但重症患者仍可针刺人中、素、内关、足三里等穴。

 (  )7、气街是指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道路,气街部位多为“结”与“标”的部位。

 (  )8、隔姜灸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  )9、使用电针时,密波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针刺麻醉等。

 (  )10、身柱 、灵台两穴为治疔疗疮的经验穴,泻之可疏泄阳邪火毒。

 五、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闪罐

 2、一源三歧

 3、循经取穴

 4、乳癖

 5、伏兔:

 六、问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1、腧穴的治疗作用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2、试述阴郄、阴市、阴谷三穴的位置、归经以及三穴所属经脉的络穴在主治上的异同。

 3、试述哑门、天突、中极三穴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七、病案分析(9分)

 周某某,男,49岁,干部,1997年11月6日就诊。

 自诉数月来每日黎明前脐腹胀痛,矢气频转,不能再寐,必欲行厕,大便稀溏,解后腹部胀痛即消。平素腰背酸软,四肢欠温,倦怠乏力,口不渴,食欲稍差。经腹部体检及直肠镜检均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面色晦暗,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上述病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病因病机

 2、诊断(包括病名、证型)

 3、针灸治疗(包括治法、处方、方义及耳针治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D 5A 6B 7B 8B 9D 10A 11B 12C 13B 14D 15C

 二、多项选择题

 1CDE 2BCD 3BE  4ABCE 5BD 6ABCDE 7ABCE 8ABDE 9CDE 10BCDE

 三、填空

 1、其治宜灸火芮 孙思邈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2、蠡沟 足厥阴肝 络

 3、偏历 支沟 会宗

 4、四肢肘 膝关节以下 梁丘

 5、足少阳胆 足阳明胃

 6、九页(面部) 胸 目内眦

 7、经络学说 循经取穴

 8、9 5 6

 9、胃 脑源性

 10、周围性 中枢性

 四、是非题

 1、错 2、错 3、对 4、错  5、对 6、对 7、对 8、错  9、对 10、对

 五、名词解释

 1、是指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

 2、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此谓“一源”。其中: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此谓“三歧”。

 3、是指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或该脏腑的所属经络或相应经脉的远部腧穴来治疗。

 4、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乳腺小叶增生和乳房囊性增生。患者乳房胀痛或刺痛,一侧或两侧乳房发生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结节,边界不很清楚,但可推动,行经前症状加重,行经后减轻。

 5、一指穴名,为足阳明胃经经穴,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一指部位,为大腿前隆起之肉,形如兔伏,即股四头肌之隆起处。

 六、问答题

 1、(1)近治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的共同特点,这些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如眼区晴明、承泣、四白等穴均能治疗眼病。

 (2)远治作用:这是十四经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而且还可以治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如足三里穴不仅能治下肢疾患,而且对调整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甚至对人体防卫、免疫反应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作用。

 (3)特殊作用:

 ①针刺某些腧穴,可起着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如天枢既能止泻,又能通便。

 ②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

 2、阴郄位于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归手少阴心经。阴市位于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3寸,归足阳明胃经。阴谷位于月国窝内侧,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归足少阴肾经。三穴所属经脉的络穴分别是通里、丰隆和大钟,该三穴在主治上面的共同点是都能治疗与所属经脉相表里的两经病(络穴的作用)、局部病(一切腧穴所具有的近治作用),三穴主治的不同点是:通里可治心悸、怔忡、暴喑、舌强不话等;丰隆可治胃肠病、神志病,并可化痰等;大钟穴可治癃闭、遗尿、气喘、咳血、痴呆等。

 3、(1)哑门: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因深部接近延髓。

 (2)天突:先直刺02寸,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方刺入1~15寸,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和有关动、静脉。

 (3)中级:排空尿液后直刺1~15寸,尿潴留患者应适当掌握针刺角度和深度等,以免刺伤膀胱。

 七、病案分析

 病因病机:脾肾阳虚,命门火衰,不能熟腐水谷而发为黎明泄泻。

 诊断:泄泻(脾肾阳虚型)

 治法:健脾温肾,补火暖土,取足太阴、阳明经和任脉经穴为主,针用补法,加灸。

 处方:脾俞、章门、中脘、天枢、足三里、关元。每日或隔日针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方义:脾俞配章门为俞募配穴法,可健脾益气,天枢、中脘分别为大肠与胃的募穴,配胃腑下合穴足三里可健运脾胃,运化水谷,关元益肾,补命门真火,诸穴合凑温肾健脾,熟腐水谷之功,属治本之法。

 耳针:选大肠、小肠、下脚端、肾、脾,每次选2~3穴,捻转中等刺激,留针30分钟。

;

 考研穴位知识点是常考内容,并且知识点很多,记忆起来就会经常搞乱了, 你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技巧考研快速记忆吗下面由我给你带来关于考研穴位按部位记忆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考研穴位按部位记忆方法

 一、颈部:10个腧穴

 1、廉泉(任脉):仰靠坐位,在颈部,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前正中线上。

 2、天容(小肠):在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中,下颌角后方。

 3、天牖(三焦):在颈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凹陷中,乳突后方直下,平下颌角。

 4、人迎(胃经):在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平喉结,颈总动脉搏动处。

 5、扶突(大肠):在颈部,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中间,平喉结。

 6、天窗(小肠):在颈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平喉结。

 7、水突(胃经):在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人迎与气舍连线中点。

 8、天鼎(大肠):在颈部,胸锁乳突肌后缘,扶突与缺盆连线中点。

 9、气舍(胃经):在颈部,锁骨胸骨端上缘,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锁骨头之间凹陷处。

 10、缺盆(胃经):在颈部,锁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旁开4寸。

 二、肩部:12个腧穴

 1、肩髃(大肠):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2、肩髎(三焦):在肩部,肩髃后方,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后下方凹陷处。

 3、肩贞(小肠):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腋后纹头直上1寸。

 4、臑俞(小肠):在肩部,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处。

 5、天宗(小肠):在肩胛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平胸四,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处。

 6、秉风(小肠):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凹陷处。

 7、曲垣(小肠):在肩胛部,冈上窝内侧端,臑俞与胸二连线中点。

 8、肩外俞(小肠):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9、肩中俞(小肠):在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10、肩井(胆经):在肩部,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中点。

 11、天髎(三焦):在肩胛部,肩胛骨上角处,肩井与曲垣连线中点。

 12、巨骨(大肠):在肩部,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三、背腰部:53个腧穴

 (一)督脉:14个

 1、长强:在会阴部,尾骨端下,尾骨与肛门连线中点。

 2、腰俞:在骶部,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3、腰部:四阳关、二命门、一悬枢

 4、背部:十一脊中、十中枢、九筋缩、七至阳、六灵台、五神道、三身柱、一陶道

 5、大椎:在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二)膀胱经一线:25个

 1、背部:一大杼、二风门、肺三、厥四、心五、督六、膈七、九肝、十胆、十一脾、十二胃

 2、腰部:一焦、二肾、三气海、四大肠、五关元

 3、骶部:一小肠、二膀胱、三中膂、四白环,一上、二次、三中、四下髎

 4、会阳: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三)膀胱经二线:14个

 1、背部:二附分、三魄户、四膏肓、五神堂、六譩譆、七膈关、九魂门、十阳刚、十一意舍、十二胃仓

 2、腰部:一肓门、二志室

 3、骶部:二胞肓、四秩边

 四、胸腹部:79个腧穴

 (一)任脉:22个

 1、会阴:在会阴部,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中点,女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中点。

 2、曲骨: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处,前正中线上。

 3、脐下:四中极、三关元、二石门、寸半气海、一阴交

 4、神阙:在脐区,脐中央。

 5、脐上:一水分、二下脘、三建里、四中脘、五上腕、六巨阙

 6、鸠尾:在上腹部,胸剑结合下1寸,前正中线上。

 7、中庭:在胸部,胸剑结合中点处,前正中线上。

 8、膻中:在胸部,平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上。男性当两乳头连线中点。

 9、肋间:三玉堂、二紫宫、一华盖

 10、璇玑:在胸部,胸骨上窝下1寸,前正中线上。

 11、天突:在胸部,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

 (二)旁开半寸:11个

 1、脐下(肾经):五横骨、四大赫、三气穴、二四满、一中注

 2、肓俞(肾经):在腹中部,脐中旁开05寸。

 3、脐上(肾经):二商曲、三石关、四阴都、五通谷、六幽门

 (三)旁开2寸:18个

 1、俞府(肾经):在胸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2、肋间(肾经):五步廊、四神封、三灵墟、二神藏、一彧中

 3、脐上(胃经):六不容、五承满、四梁门、三关门、二太乙、一滑肉

 4、天枢(胃经):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

 5、脐下(胃经):一外陵、二大巨、三水道、四归来、五气冲

 (四)旁开35寸:1个

 1、冲门(脾经):在腹股沟外侧,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旁开35寸,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五)旁开4寸:12个

 1、气户(胃经):在胸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4寸。

 2、肋间(胃经):一库房、二屋翳、三膺窗、四乳中、五乳根

 3、期门(肝经):在胸部,乳头直下,平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4、日月(胆经):在胸部,乳头直下,平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5、腹哀(脾经):在上腹部,乳头直下,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

 6、大横(脾经):在腹中部,乳头直下,脐中旁开4寸。

 7、腹结(脾经):在下腹部,乳头直下,脐中下1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

 8、府舍(脾经):在下腹部,乳头直下,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

 (六)旁开5寸:1个

 1、天池(心包):在胸部,乳头外1寸,平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5寸。

 (七)旁开6寸:6个

 1、中府(肺经):在胸前壁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2、云门(肺经):在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前正中线旁开6寸。

 3、肋间(脾经):五食窦、四天溪、三胸乡、二周荣

 (八)侧胸腹部:8个

 1、渊腋(胆经):在侧胸部,举臂,腋中线下3寸,平第四肋间隙。

 2、辄筋(胆经):在侧胸部,渊腋前1寸,平乳头,第四肋间隙中。

 3、大包(脾经):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平第六肋间隙。

 4、章门(肝经):在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下方。

 5、京门(胆经):在侧腰部,第十二肋游离端下方,章门后18寸。

 6、带脉(胆经):在侧腹部,平脐中,与第十一肋游离端下方垂直,章门下18寸。

 7、五枢(胆经):在侧腹部,髂前上棘前方,脐中下3寸。

 8、维道(胆经):在侧腹部,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枢前下05寸。

 五、手部:17个腧穴

 (一)指甲角:6个

 1、少商(肺经):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2、商阳(大肠):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3、中冲(心包):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4、关冲(三焦):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5、少冲(心经):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6、少泽(小肠):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二)手掌:2个

 1、劳宫(心包):在手掌心,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2、少府(心经):在手掌面,第四、五掌骨之间,握拳屈指时小指尖处。

 (三)手背:9个

 1、鱼际(肺经):在手拇指本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2、合谷(大肠):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

 3、二间(大肠):微握拳,在食指本节前,桡侧凹陷处,赤白肉际。

 4、三间(大肠):微握拳,在食指本节后,桡侧凹陷处。

 5、液门(三焦):在手背部,第四、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6、中渚(三焦):在手背部,环指本节后,第四、五掌骨间凹陷处。

 7、前谷(小肠):微握拳,在手掌尺侧,小指本节前,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8、后溪(小肠):微握拳,在手掌尺侧,小指本节后,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9、腕骨(小肠):在手掌尺侧,第五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凹陷处,赤白肉际。

考研穴位按部位记忆技巧

 六、腕横纹:6个腧穴

 1、阳谷(小肠):在腕背横纹尺侧,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凹陷处。

 2、阳池(三焦):在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腱尺侧缘凹陷处。

 3、阳溪(大肠):在腕背横纹桡侧,拇指向上翘起时,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凹陷处。

 4、太渊(肺经):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5、大陵(心包):在腕掌侧横纹中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6、神门(心经):在腕掌侧横纹尺侧,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凹陷处。

 七、前臂部:21个腧穴

 (一)前臂内侧:9个

 肺经(3个)

 1、经渠: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2、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心包经(3个)

 1、内关:在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2、间使:在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3、郄门:在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心经(3个)

 1、阴郄:在前臂掌面尺侧,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2、通里:在前臂掌面尺侧,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3、灵道:在前臂掌面尺侧,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二)前臂外侧:12个

 大肠经(5个)

 1、偏历: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

 2、温溜: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3、下廉: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

 4、上廉: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

 5、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三焦经(5个)

 1、外关:在前臂背侧,阳池与肘尖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2、支沟:在前臂背侧,阳池与肘尖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腕横纹上3寸。

 3、会宗: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尺侧,尺骨桡侧边缘。

 4、三阳络: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5、四渎:在前臂背侧,阳池与肘尖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小肠经(2个)

 1、养老:在前臂背面尺侧,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处。

 2、支正:在前臂背面尺侧,阳谷与小海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八、肘横纹:5个腧穴

 1、曲池(大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2、尺泽(肺经):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3、曲泽(心包):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凹陷处。

 4、少海(心经):屈肘举臂,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

 5、小海(小肠):在肘内侧,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九、臂部:12个腧穴

 (一)臂外侧:7个

 大肠经(3个)

 1、肘髎:在臂外侧,屈肘,曲池上1寸,肱骨边缘处。

 2、手五里:在臂外侧,曲池与肩髎连线上,曲池上3寸。

 3、臂臑:在臂外侧,曲池与肩髎连线上,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

 三焦经(4个)

 1、天井:在臂外侧,屈肘举臂,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2、清冷渊:在臂外侧,屈肘,肘尖直上2寸,天井上1寸。

 3、臑会:在臂外侧,肘尖与肩髎连线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后下缘。

 4、消泺:在臂外侧,清冷渊与臑会连线中点。

 (二)臂内侧:5个

 肺经(2个)

 1、天府:在臂内侧,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

 2、侠白:在臂内侧,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

 心包经(1个)

 1、天泉:在臂内侧,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长、短头之间。

 心经(2个)

 1、极泉:上臂外展,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2、青灵:在臂内侧,极泉与少海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内侧沟中。

 四环节——即:休克发生的原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五衰竭——即:急性呼衰、心衰、肾衰、脑衰、肝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7688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6
下一篇2023-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