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瓜条(Eye Round) 为牛肉分割专业术语,特指位于臀部,主要为半腱肌,沿臀股二头肌边缘分离出的净肉。
牛肉(拼音:niú ròu),指从牛身上获得的肉,为常见的肉品之一。来源可以是奶牛、公牛、小母牛。牛的肌肉部分可以切成牛排、牛肉块或牛仔骨,也可以与其他的肉混合做成香肠或血肠。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其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 的人在补充失血和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
中医食疗认为: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能。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和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扩展资料:
食用功效
1、增长肌肉:它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特别有效。在进行训练的头几秒钟里,肌氨酸是肌肉燃料之源,它可以有效补充三磷酸腺苷,从而使训练能坚持得更久。其中肉毒碱主要用于支持脂肪的新陈代谢,产生支链氨基酸,是对健美运动员增长肌肉起重要作用的一种氨基酸。
2、增加免疫力:可帮你增强免疫力,促进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和合成,从而有助于紧张训练后身体的恢复。
3、促进康复: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物别适宜。
4、补铁补血:铁是造血所必需的元素,而牛肉中富含大量的铁,多食用牛肉有助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参考资料:
-牛肉
股后群肌又称股屈肌群,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三块,它们均由坐骨神经支配。
1、股二头肌bicepsfemories 在股后部的外侧份,有长、短二头。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两头汇合后,止于腓骨头。
2、半腱肌semitendinosus 和半膜肌semimembranosus半腱肌位于半膜肌的浅面,此二肌均起自坐骨结节。向内下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半腱肌为一三角肌的扁肌,肌束向下逐渐集中移行于一长腱。半膜肌为一梭形肌,上部有较长的腱膜。
三肌共同的作用是伸髋、屈膝。当屈膝时,股二头肌能使小腿轻度外旋;半腱肌和半膜肌能使小腿轻度内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中渎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中渎穴的定位 9 中渎穴的取法 10 中渎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中渎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中渎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中渎穴的配伍 15 特效 16 文献摘要 17 中渎穴研究进展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中渎 1 拼音
zhōng dú
2 英文参考Zhōngdú GB32 [中国针灸学词典]
zhōngdú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3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B3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中渎 汉语拼音 Zhongdu 罗马拼音 Chungtu 美国英译名 Middle River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B32 日本 32 法
国 莫兰特氏 VB32 富耶氏 德国 G32 英国 G32 美国 GB32
中渎为经穴名(Zhōngdú GB32)[1]。出《针灸甲乙经》。《医学纲目》作中犊[2]。属足少阳胆经[1]。中即中间,渎即河流,此穴在股外侧两筋之中,形如河流,故名中渎[1]。中渎穴主治腰腿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痿痹,腰膝酸痛,筋痹不仁,半身不遂,脚气,下肢痿痹麻木,现代又用中渎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腓肠肌痉挛等。
4 中渎穴的别名中犊(《医学纲目》)。
5 出处《针灸甲乙经》:中渎,在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间陷者中。
6 穴名解中即中间,渎即河流,此穴在股外侧两筋之中,形如河流,故名中渎[1]。
中,有方位之义,四方之中央为中,左右之间亦为中,并有内义。渎,沟渠,巨川也。本经自瞳子髎起始,分支于头,屈折于胁,至环跳而下,足三阳经并列顺行,如川渎之就下者,故喻之为“渎”。本穴在太阳、阳明两经之间。[3]
7 所属部位大腿[4]
8 中渎穴的定位标准定位:中渎穴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腘横纹上5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5]。
中渎穴位于大腿外侧,胭横纹上5寸,当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或于风市穴直下2寸取穴[2]。
中渎穴位于股部,胭横纹上7寸,髂胫束后缘。正坐或侧卧取穴[1]。
中渎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中渎穴在大腿部的位置
中渎穴在大腿部的位置
中渎穴在大腿部的位置(肌肉)
中渎穴在大腿部的位置(骨骼)
9 中渎穴的取法仰卧位,在大腿外侧,横纹上5寸,当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取穴。
中渎穴位于股部,胭横纹上7寸,髂胫束后缘。正坐或侧卧取穴[1]。
快速取穴:先找到风市(直立垂手,手掌并拢伸直,中指指尖处即是风市穴),直下量3横指处即是中渎穴[6]。
10 中渎穴穴位解剖中渎穴下皮肤、皮下组织、髂胫束、股外侧肌、股中间肌。皮肤由股外侧皮神经。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阔筋,在肌二头肌外侧入股外侧肌,直抵股骨表面的骨膜。前肌由坐骨神经支配,后肌由股神经支配。
10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髂胫束→股外侧肌→股中间肌[1]。
皮肤→皮下组织→髂胫束→股外侧肌→股中间肌[7]。
10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股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股神经肌支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布[7]。
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和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2]。
11 中渎穴的功效与作用中渎穴具有疏通经络,祛风散寒的功效。
中渎穴有舒筋活络、祛风散寒的作用[1]。
中渎穴有舒筋活络之功,治筋痹不仁及寒气客于肉腠之间,痛攻上下者,使之顺行通利而愈也[3]。
12 中渎穴主治病证中渎穴主治腰腿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痿痹,腰膝酸痛,筋痹不仁,半身不遂,脚气,下肢痿痹麻木,现代又用中渎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腓肠肌痉挛等。
中渎穴主治腰腿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痿痹、腰膝酸痛、筋痹不仁等[1]。
中渎穴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脚气;以及坐骨神经痛等[2]。
中渎穴主治经脉病:下肢痿痹,半身不遂,脚气[8]。
中渎穴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7]。
现代又多用中渎穴治疗坐骨神经痛等[1]。
运动系统疾病:下肢麻痹,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腓肠肌痉挛。
13 刺灸法 131 刺法直刺1~15寸[9][7][2],局部有胀重感[9]。
一般直刺1~2寸[1]。
132 灸法可灸[1][9][7]。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14 中渎穴的配伍中渎配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中渎配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悬钟,治下肢痿痹[9]。
中渎配阴市,有通经祛寒止痛的作用,主治下肢外侧凉麻、疼痛。
中渎配风市、阴市、阳陵泉,治下肢外侧冷麻、疼痛[9]。
15 特效胆囊有问题的人,按中渎穴肯定很痛,每天坚持敲打中渎穴对胆囊有保健和调理作用[6]。
16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治寒气在分肉间,痛上下,痹不仁,中渎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寒气入于分肉之间,痛攻上下,筋痹不仁。
《针灸大成》:痿,针中渎、环跳,灸足三里、肺俞。
17 中渎穴研究进展腿后肌群较腿前肌群不容易使用到,基於平衡的原则,当腿前肌群渐渐发达之后,有必要特别锻炼一下腿后肌群。右图中红色部位即为股二头肌当大腿肌肉发达到一定围度时,就应着重细节部位的雕塑,尤其是股二头肌。因为在健美造型中不论是后展肱二头肌,还是侧展胸部,股二头肌都是一个“亮点”,它能使大腿有一种巨大的膨胀感和美感,
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多元码)输入 lid 即见中渎穴。中渎读音为:zhōng dú。
中渎穴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腘横纹上5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参见如下:
中渎穴主治腰腿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痿痹,腰膝酸痛,筋痹不仁,半身不遂,脚气,下肢痿痹麻木,现代又用中渎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腓肠肌痉挛等。
〖友情提醒〗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受国家发明专利保护,未委托任何网站提供下载。现已发现某些网站提供假冒“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的软件下载,并没有多元输入法的任一先进功能,且纯属侵权和欺骗行为,提请网友注意,以免受骗上当!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承扶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扶承穴的定位 9 扶承穴的取法 10 扶承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扶承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扶承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扶承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扶承穴研究进展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扶承 1 拼音
fú chéng
2 英文参考Chéngfú BL36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扶承为经穴别名,即承扶[1]。见《针灸甲乙经》。
穴位 承扶 汉语拼音 Chengfu 罗马拼音 Chengfu 美国英译名 Support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36 日本 36 法
国 莫兰特氏 V50 富耶氏 德国 B50 英国 B50 美国 BI36
承扶为经穴名(Chéngfú BL36)[2]。出《针灸甲乙经》。承扶亦作扶承[3]。别名肉郄、阴关、皮部[3]。属足太阳膀胱经[2]。承即承受,扶指佐助,本穴位于股骨上段,当肢体分界的臀沟中点,有佐助下肢承受头身重量的作用,故名承扶[2]。承扶穴主治腰腿部疾患:如腰腿疼痛,下肢痿痹,痔疮出血,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腰腿痛,现代又多用承扶穴治疗腰背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腰部疼痛,骶部疼痛,臀部疼痛,股部疼痛,大便难,下肢麻痹或瘫痪,腰骶神经根炎,下肢瘫痪,便秘,痔疮,尿潴留,臀部炎症等。
4 承扶穴的别名肉郄、阴关、皮部、扶承(《针灸甲乙经》),阴关(《杨敬斋针灸全书》),皮郄[4]。
5 出处《针灸甲乙经》:阴胞有寒,小便不利,承扶主之。
6 穴名解承即承受,扶指佐助,本穴位于股骨上段,当肢体分界的臀沟中点,有佐助下肢承受头身重量的作用,故名承扶[2]。
承,佐助担当也。扶,木名。扶木,扶桑也。人身坐立有木之象,穴在身躯之下方,正为人体之扶持,谓其对扶持人体与治疗下肢风病,俱可承担也,在下肢风病及风病之自下而上者,皆可取之。提携婴儿,负之抱之,均以手承扶其臀,本穴在臀横纹正中,适当挟持着手之处,故名承扶。[4]
7 所属部位大腿[5]
8 扶承穴的定位标准定位:承扶穴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6][3]。
承扶穴位于股后区,臀沟的中点,俯卧取之[2]。
承扶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承扶穴在大腿的位置
承扶穴在大腿的位置
承扶穴在大腿的位置(肌肉)
承扶穴在大腿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9 扶承穴的取法俯卧位,在臀横纹正中取穴。
承扶穴位于股后区,臀沟的中点。俯卧取之[2]。
俯卧位,于大腿与臀部交界之臀沟中点处取穴[7]。
10 扶承穴穴位解剖承扶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坐骨神经、内收大肌。有与坐骨神经并行的动、静脉。分布著股后皮神经,深层正当坐骨神经。皮肤厚,由股后皮神经的臀下皮神经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阔筋膜。在半腱肌和股二头肌之间,或穿经股二头肌长头刺入坐骨神经干。坐骨神经由梨状肌下孔离开骨盆,出现在臀大肌的深面,位于出入骨盆结构的最外侧。该神经在臀区和股后区的体表投影在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连线中点稍外侧,和股骨内、外侧髁之间连线中点,以上三点的连线上。
10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股二头肌长头及半腱肌[2]。
10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股后皮神经的分支分布;深层有臀下神经和臀下动脉分支分布,并有坐骨神经本干和股后皮神经本干经过;
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为坐骨神经;并有与坐骨神经并行的动、静脉通过[3]。
11 扶承穴的功效与作用承扶穴具有通便消痔,舒筋活络的作用。
承扶穴有舒筋活络的作用[2]。
承扶穴具有通经活络、疏利腰膝之功,为治疗腰腿部疾病的常用腧穴[8]。
承扶穴对肢体风病具有拦截之效,有舒经活络之用,主治尻尾股臀、阴寒大痛。因本经与足少阴经俱由委中至肾俞,此段经线,两经并行。叠成一表一里,故浅取之则足太阳之经受之,深取之则足少阴之经受之。[4]
12 扶承穴主治病证承扶穴主治腰腿部疾患:如腰腿疼痛,下肢痿痹,痔疮出血,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腰腿痛,现代又多用承扶穴治疗腰背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腰部疼痛,骶部疼痛,臀部疼痛,股部疼痛,大便难,下肢麻痹或瘫痪,腰骶神经根炎,下肢瘫痪,便秘,痔疮,尿潴留,臀部炎症等。
承扶穴主治腰腿部疾患。如腰腿疼痛、下肢痿痹、痔疮出血、小便不利、大便秘结等[2]。
承扶穴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9][9]。
承扶穴主治腰腿痛,下肢痿痹;痔疾[7]。
现代又多用承扶穴治疗腰背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等[2]。
承扶穴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大便难;以及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3]。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根炎,下肢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
2 其它:便秘,痔疮,尿潴留,臀部炎症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直刺1~2寸[7][3][2],局部有酸胀感[7],可有触电感传至足底部[7]。
直刺1~25寸[9]。
132 灸法可灸[2][9][7]。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3]。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扶承穴的配伍承扶配环跳、悬钟,有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
承扶配秩边、承山,有清热通便的作用,主治便秘。
承扶配肾俞、命门、腰阳关,治腰痛[7]。
承扶配肾俞、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治下肢瘫痪[7]。
15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痔、篡痛,飞扬、委中及承扶主之。腰脊尻臀股阴寒大痛,虚则血动,实则热痛,痔篡痛,尻睢中肿,大便直出,承扶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小便不利。
《针灸大成》:久痔尻臀肿。
《太平圣惠方》:五种痔疾,泻鲜血,尻睢中肿,大便难,小便不利。
16 扶承穴研究进展现代动物实验证明,针刺承扶可使动物凝血时间明显缩短,有止血和防止出血的作用[4]。
针刺承扶,可见动物脑组织内氨含量显著增加,提示脑功能处于短期兴奋状态[4]。
针刺承扶穴也可使麻醉动物已降低的脑乳酸明显升高,又可使惊厥状态下脑乳酸的高值下降[4]。
电针承扶可见动物垂体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强,肾上腺组织中抗坏血酸、胆固醇以及周围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明显减少[4]。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