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体质的人怎样揉腹好,我稍微偏胖,冬天怕冷,夏天爱出汗,怕热,整天腹胀,大便次数偏多,不容易成形

湿热体质的人怎样揉腹好,我稍微偏胖,冬天怕冷,夏天爱出汗,怕热,整天腹胀,大便次数偏多,不容易成形,第1张

病情分析:下午好!从你讲述的体型偏胖,整天腹胀,大便次多而溏稀的情况来分析,有点像是中医学上所说的脾虚挟湿,或湿困脾阳的症状。

意见建议:中成药参苓白术散,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可供参考并加减应用。也可以每天早晚睡觉与起床前后,先搓热两手掌,然后以掌心对准神厥穴位(肚脐眼),作顺时针按摩,由轻至重,每次按揉200圈左右,再坐起揉按足三里、合谷各2分钟。只要能静心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效果。祝好!

湿热体质的人身体多湿气,可能会出现头重脚轻、疲劳无力、口干舌燥、尿黄、长痘、口臭、大便不成形等症状。为了去除湿气,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保持室内通风:充足的空气流通可以减少室内潮湿,从而有助于去除部分湿气。

2 饮食调理:应少食用辛辣、油腻、甜品等食物,适当增加一些祛湿食材,如花生、大麦、荷叶、茯苓、绿豆、莲藕等。

3 中药治疗:可以采用一些中药来祛湿除湿,如苦参、黄芩、栀子、茯苓、石菖蒲等。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4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有助于排除身体内的湿气。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5 按摩养生:通过按摩促进身体的气血和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和排除废物。

需要注意的是,湿热体质的人应该尽量避免潮湿和闷热的环境,减少浴池时间,保持身体干燥。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失控。最重要的是,对于严重的湿热体质问题,应该及时咨询医生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还有一种分法,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长夏是怎么回事儿呢?

长夏该如何 养生 ?

长夏的时间:

阳历的七八月份,或者阴历的六月份。

长夏湿气重。南方的“梅雨”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七八月份,天气炎热,而且湿热难耐,

很多人感觉昏昏沉沉,有的还有食欲不振,甚至腹泻的情况。

长夏时节,因为雨水多、湿气大,以致让人感觉到,这种热不是干热,而是湿热。

长夏 养生 ,重在健脾

中医认为,长夏湿重,跟脾相关。

脾,喜燥恶湿,怎样理解呢?

脾属土,又称脾土。

脾土湿润,方适合生育万物,

如果,土壤太过湿润,反而会导致植物根茎腐烂,无法生长。

从人体来讲,脾,如果不能把食物中的精华运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去营养身体的脏腑和肢体,

那么这些食物中的精华就会往下走,出现了一种情况:吃什么拉什么的病症,

中医 称这种情况为:“完谷不化”。

长夏 养生 :要健脾胃,祛湿热。

通过食疗健脾祛湿的方法

常见的清热燥湿的食材:绿豆、白扁豆、冬瓜,既可以清脾热,还能除湿。

健脾祛湿的食材:薏苡仁、山药,通过提升脾的功能来运化湿气。

冬吃萝卜,夏吃姜。

入伏天,生姜,可以提升阳气,祛湿。泡水口服即可。

1清拌茄子

材料:茄子,香菜,蒜、麻酱、盐各适量。

做法:将茄子洗净切片,蒸透,取出,压成泥状;

蒜捣成泥,麻酱用凉开水调稀,用盐一起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通窍,消肿利尿,健脾和胃。

2薏米红小豆粥

材料:薏米,小豆,大米各等份。

做法:先将红小豆和薏米泡水,水烧开,入薏米、红小豆、大米,煮熟成粥。

功效:健脾渗湿,清热消暑。

3茯苓薏苡粥

材料:白茯苓粉、薏苡仁适量。

做法:薏苡仁洗净入锅,加清水煮,待粥熟,入白茯苓粉,熬沸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4山药鸡蛋黄粥

材料:怀山药60克,鸡蛋黄3个,粳米200克。

做法:鸡蛋黄,山药、粳米,一起煮粥。

功效:健脾益气止泻。

5橘皮茶

材料:橘皮10克(鲜者加倍),冰糖适量。

做法:橘皮和冰糖开水浸泡后代茶饮。

功效:理气开胃,燥湿化痰。

6西瓜翠衣茶

材料:西瓜翠衣。

做法:西瓜皮洗净,切下薄皮,水煮30分钟,去渣,加白糖,凉后饮用。

功效:清暑解热,止渴,利小便。

情绪也影响脾脏的功能。

长夏,天热,本来人就容易烦躁,如果忧虑、思虑过多则对脾不利。

敲后背、揉胸腹可健脾祛湿

在长夏按摩胸部,特别是常按揉膻中穴,可开胸顺气,对心肺 健康 有好处;

揉按腹部,调畅中焦气机,能改善胃肠蠕动,改善大便。

长期坚持,每天2次,每次15分钟,

可提升阳气,疏通经络,增强体质,调和五脏六腑,

对胃肠功能紊乱、便秘、高脂血症、等多种慢性疾病,都有好处。

运动,健脾祛湿

生命在于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提升身体素质。

同时,运动身汗,可以排除体内湿气,运动时脏腑也在完成一部分的活动,可以很好的提升脾的功能。

运动出汗要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起居健脾祛湿

长夏,应避暑、防湿。

长夏,湿气重,易困脾,出现乏力、头晕、食欲下降、浑身酸懒等症状。

此时健脾、醒脾尤为重要。

上午7时至11时是脾经、胃经的运行时间,

这个时间段,是养脾、健脾最好时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8441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8
下一篇2023-09-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