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你去正规医院做一个磁共振检查,要是胸椎有问题的话,磁共振会表现出来,或者是胸椎旁边的一些组织比如说血管有问题也可以提示,有可能是压缩性骨折或者是周围的韧带损伤,也就是前面的动脉夹层都有可能
后背和前胸疼痛,这个可能关系的问题也很多,要看这俩症状属于同一个问题,还是分别是不同原因导致的,前者范围还小一点,后者的原因特别多,没办法仅凭这两个表现就分析准确,我只做前者的分析。
心脏问题
部分心绞痛的患者,会在身体出现相应的牵涉区,如果出现在左侧的前胸和后背疼痛,建议先去心内科检查一下,优先排除心绞痛的可能性,假若是没有发现异常,或者这种疼痛出现在右侧或两侧,那么应该再进一步分析。
胸椎小关节紊乱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胸椎错位的人发生后背和前胸的疼痛,后背难受时间久了前胸就会有不适,可以触及一下疼痛区域的胸椎棘突,有压痛或者较其他棘突高有可能是这个问题,放松肌肉,正位之后症状可立即改善。
胸廓出口综合征
这个是导致前胸后背疼痛最典型的一个疾病,要触诊同侧的斜角肌,看一下有没有痛点,斜角肌中束紧张、肥大可刺激到胸长神经和肩胛背神经,造成前胸和后背的疼痛,处理掉斜角肌痛点就可康复。
结语
从这几个方面来讲,除了斜角肌痛点可以自己处理看一下,其他的必须要医生来做,由于现在医院分科,看的科室也不同,医生主要考虑的方向就不一样,心脏问题要看心内科,胸椎小关节紊乱要找会正骨或整脊的医生。
能够引起后背疼前胸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心脏疾患、肺部疾患、胸腔疾患、肋间神经疼、颈肩背部的软组织损伤等等。
心脏疾患
出现了前胸后背的疼痛首先要排除心脏疾患,因为心脏病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危害也是很大的,严重的可时刻危及生命。心脏疾患包括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积液等。可以到医院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如需必要还要检查冠脉CT造影等。
肺部疾患
肺部结核、肿瘤、脓肿等疾病都能引起前胸后背的疼痛。还会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咳痰、咳血、发热等症状。这些疾病可以通过胸部X片或者CT等相关检查来确诊。
胸腔疾患
胸部的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等疾病,可以出现胸前疼痛与后背的疼痛,还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这些疾病也可以通过胸部的X线及CT检查来确诊或者排除。
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是患者的主观症状。肋间神经由胸脊髓向两侧发出经肋间到胸前壁,支配相应胸椎旁背部和胸壁的肌肉,所以肋间神经痛都是沿着肋骨间隙的疼痛。大多数是由于胸椎旁的软组织损伤后,出现无菌性炎症刺激了神经根引起的,还有就是由于带状疱疹遗留的肋间神经痛。
颈肩背部的软组织损伤
颈肩背部的软组织损伤引起前胸后背的疼痛是非常多见的,也是最容易让医生忽略的。许多病人出现前胸后背的疼痛以后,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检查不出任何问题。医生也是束手无策,只能开一些止痛药来对症处理,但是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使很多的患者长期忍受疼痛的折磨。其实这种情况都是由于颈肩背部的软组织损伤引起的。
颈部的斜角肌损伤
斜角肌位于颈椎侧面,下端附着于第一和第二肋骨。斜角肌损伤后会刺激肩胛背神经,引起肩胛背神经支配的后背疼痛。斜角肌损伤后,疼痛还会向胸前放射,引起前胸的疼痛。
胸大肌和胸小肌损伤
过度的进行俯卧撑训练或者用力背着沉重的物体,都会造成胸大肌和胸小肌损伤,损伤后会引起肩前方及胸前的疼痛。胸部肌肉发出的痛觉就像心脏病发作时一样,让人觉得恐惧。
后背的菱形肌和上后锯肌损伤
菱形肌起于胸椎,止于肩胛骨内侧缘。长期的胸大肌和胸小肌损伤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把肩胛骨向前牵拉,导致肩胛骨内侧缘的菱形肌过度拉长,出现损伤。损伤后会引起肩胛骨内侧缘的疼痛。
上后锯肌起于胸椎棘突,止于肩胛骨里面的肋骨上。它的功能是用力呼吸时帮助上提肋骨,我们在剧烈运动后过度的用力呼吸就会引起损伤。损伤后会引起肩胛骨上半部分的疼痛。
以上所述就是能够引起后背及前胸疼痛的几个主要原因,建议你最好到医院请专业医生进行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答:有这种症状连续几天出现,就应及时去医院做检查,别延误了冠心病、食道癌、肺癌的早期治疗!一般人在年度中有2~3次检查,才较容易发现癌发早期。同龄的战友因后背疼,多次劝其检查,后来确诊食道癌晚期,身材高大的他术后只活了11个半月![泪奔][泪奔]!令人挽惜!唉~钱呢?
这类情况一般先要排除是否有内脏器官的器质性病变,然后如果出现起床时活动受限或天气变化时加重的情况,还要排除是否有强直性脊柱炎 类风湿这类可能性。而排除这类问题后,临床上经常接诊这类患者,往往是长期伏案或单一姿势过久的人群,由于长期含胸伏案的坐姿或睡太高的枕头,引起胸肋区软组织过于紧张,血液循环障碍,诱发胸椎小关节错位造成肋间神经压迫或肋间神经炎,就会出现这类情况,一般通过保守治疗调整好关节,松解软组织,再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是可以有效的改善症状。
临床上以胸痛症状比较常见。对胸痛症状发作前胸后背疼是注意几种急性疼痛,有些胸痛发作凶险,可危及生命,应引起重视,千万别耽误:
(l)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非sT抬高心肌梗死。严重者可休克、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后期出现心衰等影响生活质量。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和心肌标志物化验,必要时急诊冠脉造影检查pCI。临床上,有不少老年病人,早期出现胸痛未予以重视,等到出现气急等心功能不全后才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常可见到,有时耽误了病情,儿女都感到遗憾和自责。。
(2)主动脉夹层,有胸背痛者,特别是剧痛,首先都会想到应排除主A夹层,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突发撕裂性疼痛,伴出汗,乏力,双侧上臂血压相差大于20mmHg,应警惕主A夹层破裂出血,应行大血管cT增强以确诊。
(3)急性肺栓塞:患者有咳血、胸痛、呼吸气促,化检D二聚体升高,心电图示SⅠQⅠllTlll改变,行胸部血管CT增强可诊断。特别是一些有糖尿病人,有高凝状态情况,有心房纤颤病史,一些盆腔和下肢手术病人,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应高度警惕。
(4)张力性气胸:突发一侧胸痛,体检患侧呼吸音减弱,胸片或CT可诊断。患者多见于慢性肺病人。临床也见过一伙子饮酒并醉酒后出现左侧气胸病例。
当然还有一些急性疼痛,如肋间神经炎、胸膜炎,肺炎,心包炎,食管炎或食管癌、带状疱疹,还包括运动劳损肌肉韧带所致胸痛、胸椎病等可引起胸痛,应到医院检查,以更好治疗。
慢性疼痛,如骨质疏松,肩周炎,肺部占位或肿瘤转移等。
总之,胸痛是一种常见而又能危及生命的病症,造成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动脉夹层、肺栓塞(PE)、气胸、心包炎、心包填塞和食管破裂等,其中ACS在这些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中所占比例最高,心肌梗死(AMI)的误诊率在3% 5%,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率约05 1/10万人,如果误诊其死亡率超过90%。PE的发病率大约70/10万人,自发性气胸发病率25 18/10万人,食管破裂发病率是125/10万人。如何快速、准确诊断和鉴别ACS及其他致死性胸痛的病因,成为急诊处理的难点和重点。
现在好多医院成立胸痛中心,开通了绿色通道,便于那些急性胸痛病人救治,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诊断和抢救更快捷。
前胸后背疼痛,这种症状发作的时候需要需要首先考虑以下三种疾病。
第一,高度警惕冠心病
也就是大家平常所说的心肌缺血。心肌缺血的产生与发展往往是长期各种危险因素相互积累而形成的,例如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吸烟史,并且有冠心病家族史,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高度的重视。如果合并有以下症状发作的特点,则就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予以评估后明确。
1症状发作与活动密切相关,例如在爬楼走路跑步的时候会出现;
2每次症状发作持续时间3~5分钟,疼痛剧烈的时候伴有出汗,恶心就更需要警惕;
3治疗发作之后,通过休息或者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可以明显的缓解。
如果具有以上疾病的特点,则需要进一步到医院做相关检查,例如冠状动脉CTA或冠脉造影的检查,予以评估明确是否出现冠状动脉的狭窄。
第二,高度警惕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凶险的心血管疾病,往往是因为主动脉三层结构被破坏,大量的血液进入假腔,从而引起患者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我们称之为撕裂样疼痛。
目前主动脉夹层主要与高血压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患者平时有高血压,同时血压控制不佳,在长期高压血流剪切力作用下,主动脉夹层可能性增大。
主动脉夹层可以通过全主动脉CTA检查,来判断血管是否有结构异常。
第三,高度警惕肺栓塞
肺栓塞目前的诊断率明显呈一个增高的趋势,因为我们现在的检测手段越来越先进。对于潜在存在肺栓塞诱因可能性的患者,一旦出现胸背部的疼痛,我们就需要高度警惕肺部动脉血管栓塞所引起的肺部梗死。
堵塞肺部血管的血栓大多为静脉血栓,还有部分的癌栓,这些都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到肺动脉,继而引起相应的血管被完全堵塞。
患者除了表现为胸背部疼痛之外,可能还会表现为低氧血症,晕厥等症状。
总之,胸背部疼痛就需要高度警惕以上三种危急重症: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和肺栓塞,只有通过相应的检查予以排除,则可以再继续寻找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胸背部疼痛,例如胃食管反流、带状疱疹、肋软骨炎、颈源性心绞痛等。因其风险较小,则属于后面需要排查的疾病。
关注 健康 ,关注楠医生
可能你心脏出了问题
胃部的问题。
心痛彻背、瓜蒌薤白半夏汤
排除心脏和肺胃食管返流病很多这症状
前胸痛、后背痛,原因也不止一种,当出现在右侧还好,出现在左侧很多人找不到原因就当心脏病,很紧张,实际上心脏问题排查不难,去医院心内科做检查就可以,如果没有异常就可以排除心脏病中的心绞痛!
1胸椎小关节紊乱
可能很多人想,颈椎错位和腰椎错位就罢了,胸椎也错位?对,不但胸椎,骶椎都有人会错位,胸椎小关节紊乱会造成滑膜嵌顿,导致在错位的小关节附近前胸和后背难受,由于这个问题拍CT或者核磁也发现不了,会正位的也不多,一直找不到原因,也没办法康复,症状时有时无!
像这种问题,可以在后背两侧肌肉试着触诊一下,看看有没有肌肉的疼痛或者不对称,触诊一下棘突有没有疼痛感,有的话,且在疼痛位置附近可以确诊,不过胸椎小关节紊乱有两种错位方式,正位的办法有区别,这也是有的人正骨却总矫正不上的原因!
2胸廓出口综合征
这也是我一直在讲,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颈椎病还是胸廓出口综合征,这不是颈椎间盘突出症,这是由于斜角肌紧张、肥大、粘连刺激臂丛神经诱发的症状,臂丛神经有很多分支,肩胛背神经卡压会出现后背痛,胸长神经卡压会出现前胸痛,有意思的是它俩还会合干,就出现前胸、后背串着痛!
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也不麻烦,做检查还是做不出来,要触诊斜角肌,看看在前胸后背痛的同侧斜角肌有没有紧张,按压疼痛,有的人按压直接就会出现症状,只要以疼痛感觉舒服的力度按摩斜角肌,每天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当斜角肌疼痛消除,恢复正常弹性和功能,神经不卡压症状就消除了!
3其他的各种原因
当前胸痛和后背痛一起出现,也未必是一个原因造成的,例如,有的人是颈丛神经卡压,或者颈椎间盘突出症,或者后背痛也有可能是菱形肌劳损,或者其他科室的疾病,建议长期疼痛去排查一下,现在痛苦的是分科室,多数医生考虑的是自己科室病痛,这让诊断先由患者自己判断哪个科室,各种懵逼!
大多数胆囊炎的发生,都因胆囊内存在着结石,阻塞了胆囊管,使胆汁排出不畅,继而发生细菌感染,形成胆囊炎。也有一部分病人,胆囊内并无结石,细菌由肠道或由血循环进入胆囊而形成胆囊炎。胆囊炎的病人由于胆汁成分改变、胆汁浓缩,以细菌和炎性坏死物质为核心,也易形成胆结石,故胆囊炎、胆结石常伴随存在。
胆囊为什么容易发炎
(1)胆囊是胆囊管末端的扩大部分,可容胆汁30~60ml,胆汁进入胆囊或自胆囊排出都要经过胆囊管,胆囊管长约3~4cm,直径2~3mm,胆囊管内粘膜又形成5~7个螺旋状皱襞,使得管腔较为狭小,这样很容易使胆石,寄生虫嵌入胆囊管。嵌入后,胆囊内的胆汁就排不出来,这样,多余的胆汁在胆囊内积累,长期滞留和过于浓缩,对胆囊粘膜直接刺激而引起发炎。
(2)供应胆囊营养的血管是终末动脉,当胆囊的出路阻塞时,由于胆囊粘膜仍继续分泌粘液,造成胆囊内压力不断增高使胆囊膨胀、积水,胆囊壁的血管因此受压而缺血、坏死。当胆囊缺血时,胆囊抵抗力下降,细菌就容易生长繁殖,趁机活动起来而发生胆囊炎。
(3)由于胆囊有储藏胆汁和浓缩胆汁的功能,因此胆囊与胆汁的接触时间比其他胆道长,而且,接触的胆汁浓度亦高,当此时人的胆道内有细菌时,就会发生感染,形成胆囊炎的机会当然也就增多了。
手术治疗胆囊炎的效果如何
手术治疗胆囊炎,是目前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全世界每年有上百万的病人要作这种手术,但是手术治疗也不是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有的术后还会产生并发症,仍有05%~3%的病死率。特别是因病情突然恶化而被迫施行手术者,病死率更高。一般来说,手术疗效取决于患者年龄,手术时机。年龄越大,手术时间越晚,效果越差。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手术方法的改进,已使手术安全性和治愈率有了很大提高,术后一般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临床上对于有下列情况者,就要及时选择手术治疗。
(1)临床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病情继续恶化,非手术治疗不易缓解的病人。
(2)胆囊肿大或逐渐增大,腹部压痛明显,腹肌严重紧张或胆囊坏疽及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者。
(3)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诊断明确,经治疗后腹部体征加重,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者。
(4)化验检查,血中白细胞明显升高,总数在20×109/L以上者。
(5)黄疸加深,属总胆管结石梗阻者。
(6)畏寒,寒战,高热并有中毒休克倾向者。
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其手术方式一般有2种:一是胆囊切除术;二是胆囊造瘘术,造瘘术多用于较晚期的病人,估计难以耐受胆囊切除或者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以引流脓液或去除结石,一般经6~8周,病情稳定后再行胆囊切除术,如全身情况极度虚弱,也可长期安置胆囊造瘘管引流,至经胆管系统造影无结石存在时,可以拔除造瘘管。如果诊断不能十分确定,或合并有心肺等严重疾患者,可待诊断明确或全身状况得到改善后再行胆囊切除术。临床实践表明,发病后48小时内施行手术治疗者,其中15%已有胆囊坏疽甚至穿孔,如发病超过72小时,手术病死率增加,所以一旦出现手术指征应及早手术治疗。
胆囊炎患者的家庭常备药物有哪些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常常发病突然,尤其在抵抗力很差的时候,或内心苦闷,精神不振,或暴食暴饮或饱餐以后,常常会出现胸闷、消化不良、恶心、食欲不振等胆囊炎发病的轻度症状,一时到医院求医又十分不方便怎么办呢可以在家庭中准备一些常用药,一有症状,就可进行自服,缓解症状。如:
口服消炎药:
①氟哌酸:一日3次,每次1~2粒(即01~02g)空腹口服。
②红霉素:03g,一日4次,饭后服。
③氯霉素:05g,一日4次,饭后服。
④洁霉素:一日4次,每次1~2粒(025~05g)。
⑤灭滴灵(甲硝唑片)一日3次,每次一片(即02g),饭后服,孕妇禁用。
⑥先锋Ⅳ胶囊:一日4次,每次025~05g。
利胆药:有胆通、胆宁、胆益宁、胆乐、胆酸钠、利胆酸等,也须备用。
在发病时,可在以上各类药中,选择一种药服用。服前应看说明书,避免错服。如果症状越来越重,就应去医院就诊。
诊断:
胆囊炎早期:可见右胁下时常作痛,伴见舌苔糙垢根厚、质红且干,脉多弦滑而数,大便干结,小溲赤少。此为胆热郁滞,气机不畅,治宜清泻胆热,疏调气机,以缓疼痛。处方:柴胡60g,黄芩10g,旋覆花10g,片姜黄6g,杏仁10g,苏子梗各10g,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0g,槟榔10g,鸡内金10g。在治疗期间必须注意饮食调摄,减少食量,以青菜为主,忌食油腻之品,每天早晨必须走路以助消化。
急性发作期:多由慢性胆囊炎转来,临床表现为右胁剧烈疼痛拒按,发热,恶寒,呕吐,恶心,舌苔垢厚,心烦急躁,两脉洪滑而数,大便数日未通,小溲赤热,急以清泻胆热,攻下利胆为治,用大柴胡汤加减:柴胡6g,大黄3g,枳实6g,黄芩10g,半夏10g,郁金10g,杏仁10g,香附10g。
慢性胆囊炎长期不愈者仍需轻泻胆热,增强其消化功能,用药沿清热调肝利胆法:竹茹6g,陈皮6g,半夏10g,蝉衣6g,杏仁10g,莱菔子6g,焦山楂10g,鸡内金10g。
体弱气血不足而消化功能过差者,宜用益气补中、健运缓痛法,并嘱其坚持体育锻炼以期配合治疗。方用:木香6g,砂仁2g,白术10g,茯苓10g,太子参6g,陈皮6g,竹茹6g,黄芪10g,焦麦芽10g,枳壳6g。
胆囊炎经常发作,脉象细弦,舌红口干,又有阴伤阳亢之象者,当用养血柔肝,疏调木土法:当归10g,白芍10g,木瓜10g,生牡蛎20g,香附10g,片姜黄6g,旱莲草10g,女贞子10g。
若阴伤而阳热过亢者,两脉细小弦滑数,心烦口干急躁,夜寐梦多,形体瘦弱,甚则午后低热,当用养血柔肝折热法:金铃子10g,元胡6g,香附10g,旋覆花10g,柴胡6g,夏枯草10g,郁金6g,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0g,杏仁10g。
胆囊炎、胆石症的针刺疗法有哪些
针刺治疗胆道疾病具有解痉止痛、利胆排石、降逆止呕作用,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其他疗法使用。
(1)体针
①针刺
a 穴位:胆俞、中脘、足三里、治胆穴、阳陵泉。绞痛加合谷;高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
b 针法:选以上穴位2~4个,深刺、重刺,持续捻针3~5分钟,留针30分钟,每日2次。
②电针
a 穴位:右胆俞(阴极),治胆穴,日月,太冲(阳极)。
b 方法:进针,有针感后接电针仪,使用可调波,强度由弱逐渐加强,以可耐受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
③水针
a 穴位:胆俞,足三里、中脘、治胆穴。
b 方法:选1~2个穴位,每穴注射当归液或红花液2ml;或10%葡萄糖液5ml,进针有针感后快速推注,每日1~2次。
烟台地区文登中心医院采用体针治疗219例胆石症,排石者185例,占845%。该组185例排石者共排1cm×1cm×1cm以上大小结石151块,其中最大为45cm×35cm,最大横径35cm。有的患者在排出同时还排出蛔虫残体及炊帚苗为核心的结石。取穴右侧日月、期门。上腹疼痛较剧和胆囊胀大者用巨阙透腹哀、治胆穴。进针后接电针仪,通电60分钟,每日1次,疼痛重者也可一日2次。同时口服33%硫酸镁40ml。
(2)耳针
①穴位:肝、胆、脾、胃、十二指肠、神门、交感。
②针法:选上述反应明显的2~3穴,重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2次。
近年,全国各地多处有人采用王不留行籽、白芥子或菜籽贴压取穴,配合猪蹄等高脂饮食治疗胆石症,有较好的排石效果。
如何运用按摩疗法治疗胆囊炎、胆石症
(1)点、按法:在背部寻找痛点,大多在第九胸椎旁及两侧胆囊穴。用点或按法先刺激背部压痛点3~5分钟,然后刺激胆囊穴3~5分钟。日1次,7日为1疗程。
(2)一指禅推或揉右胆囊穴,阳陵泉,右肝、胆俞以及双侧太冲穴以舒肝利胆。
(3)施掌擦法于两侧胁肋部。
(4)点穴治疗胆绞痛:
病种包括胆囊炎、胆石症。取穴:胆俞(双)。指压,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10~15分钟,痛甚酌情增时。再用大鱼际循本穴上下推揉30次。本组100例,显效(疼痛完全缓解)65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有效率95%。另设点穴(10分钟)、空白对照组胆囊有功能者各50例,用Aloka-190型超声仪检测胆囊及胆总管最大切面后拍片,结果:两组胆囊、胆总管呈收缩改变分别为45例、42例,扩张分别为2例、5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5)特定按摩手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用扩胸晃法(医者双手搬两肩,膝部抵胆俞穴,向前用力扳晃2~3次)、贯法(医者握空拳轻叩放在百会穴上的一手掌背1~3次)、四指叩击法(根据结石部位分别仰、侧、先仰后侧卧位,自上而下叩击肝区3~5遍,以无痛苦为度)。点按法:点按背部胆俞、肝俞和阿是穴、至阳穴;再点按期门、日月、鸠尾、中脘、阳溪、足三里、公孙、太冲、丘墟,按子午流注法每次取3~4穴,每穴15~30秒,得气为度。每次15分钟,日1次,10次为1疗程。本组36例,用3个疗程,痊愈9例,有效21例,无效6例。
(6)推拿背部腧穴对胆囊炎止痛作用的观察:
本组45例,其中伴肝内胆管结石者3例,胆囊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1例。治法:均以推拿心俞、督俞、膈俞穴为主。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拇指的指腹或大、小鱼际,或用掌根部在穴位上进行按揉,每次10~20分钟,日2次,5日为1疗程。部分患者在背部压痛区结合拔火罐。结果:有效40例,无效5例(均伴有肝胆结石,经按摩后疼痛虽缓解,但维持时间较短)。
(7) 胆石症按摩四法:
第一法:第七至第九胸椎背部压痛点及两侧胆囊穴,用点法或按法重刺激2~3分钟。
第二法:左背部压痛点平面的脊柱棘突作旋转复位。
第三法:沿背部两侧膀胱经用推法治疗,约6分钟,再按胆俞、肝俞、膈俞各1分钟,最后用擦法治疗背部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第四法:在两侧胁肋部用擦法治疗,以微微透热为度,然后施按、揉法于两侧章门、期门各1分钟,以酸胀为度。
胸椎病是脊柱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胸椎退行性增生造成,以下位胸椎居多见。其为一系列疾病,包含了胸椎管狭窄,胸椎间盘突出,胸椎压缩性骨折,胸椎关节紊乱,胸椎肌肉劳损,胸椎骨质增生,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胸椎错位,侧弯,筋膜嵌顿等。
一般为慢性腰背痛,胸痛,肋间神经痛,手臂麻痛,肩背部麻木,蚁行感,多汗或无汗,胸闷,心悸,头昏,失眠,消化不良,严重时出现站立不稳,行走困难,胸腹出现束带感,大小便异常,截瘫等。
1胸椎病常见的主要表现为胸背疼痛及驼背,胸痛在弯曲坐位时重。
2上位胸椎退变造成的疼痛放射到前胸;
3下位胸椎病变时,疼痛可放射到腹壁,有时误认为心绞痛。
4增生如刺激位于脊椎旁的交感神经,可产生循环障碍等自主神经症状。
5患者因椎间隙变窄而致胸部后凸出现驼背。
6因肋骨活动受限使呼吸幅度减小。
7退变重者如有脊髓受压,则可出现下肢麻木及锥体束征。
1非手术疗法
(1)休息 根据病情轻重可选择绝对卧床休息、一般休息或限制活动量等。
(2)正骨推拿、理疗 可活血化淤,疏通经络,理筋整复。
(3)药物治疗 包括口服镇静药、外敷镇痛消炎药膏、活血化淤类药物及其他有效的治疗措施。(云南白药,万通 汉本集 ,这些都不错)
如果感觉很严重,最好还是去医院就诊!
有的人背部肩胛骨凹陷处出现疼痛,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背部肩胛骨凹陷处疼痛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背部肩胛骨凹陷处疼痛的原因
在西医看来,背部肩胛骨凹陷处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是由肩背局部骨或软组织疾病引起的。还有可能是脏器疾病反射至肩背部,或是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肩背部,都会引起肩胛骨疼痛。在中医看来,病人之所以背部肩胛骨凹陷处疼痛,是因为感受了外邪,风寒侵扰了外部肌肤导致的。内伤肩背痛,则是因为肺气不足、肺气不通、劳力损伤、积热上熏而最后导致的。
背部肩胛骨凹陷处疼痛的治疗
天宗穴功能:舒筋活络,理气消肿。
主治:肩胛酸痛,肩周炎, 肩背软组织损伤,肘臂外后侧痛,上肢不举,颈项颊颔肿痛,乳痈,乳腺炎,胸胁支满,咳嗽气喘,咳逆抢心,乳腺炎。
取穴 方法
定位: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取穴:正坐或俯伏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之间连线上, 当上、中1/3交点, 与第四胸椎棘突下间平齐, 与臑俞、肩贞成正三角形处是穴。
日常保健
拇指用力按压使患者有明显的酸、胀、麻、痛,或有温热感,同时嘱其颈项左右前后转动,持续按压直至其自诉疼痛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时停止。整个过程大约持续10分钟左右。本法适宜于突发性颈项及肩胛区域紧张、疼痛,伴活动不利和转向不能的情况,触及患侧颈部可发现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僵硬,在肩胛冈下窝处压痛显著者可触及条索样筋结。
肩井穴
功能:疏导水液。
主治: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乳痈,中风,瘰疬,难产,诸虚百损。
取穴方法
人体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穴,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日常保健
按摩:按揉肩井穴时先以左手食指压于中指上,按揉右侧肩井穴五分钟,再以右手按揉左侧肩井穴五分钟,力量要均匀,以穴位局部出现酸胀感为佳。每日早晚各一次。
温灸:滴大林经络通穴位按摩油,持扶阳罐温灸该穴位,时间为三至五分钟,让罐体的红外线及磁场刺激该穴位,可预治肩酸痛、头酸痛、肩部僵硬、落枕等肩部疾病。
温刮:滴大林经络通穴位按摩油,持扶阳罐温刮足少阳胆经(肩部),进行无痛刮痧,将该部位的寒气、湿气排出体外,1周2次,每次-5分钟左右。
肩胛骨疼痛怎么办
准备一个刮痧板,一瓶橄榄油。
橄榄油均匀涂于疼痛处,硬币适中力度在皮肤上来回刮。
刮出紫红点或紫红斑就可以了。
艾灸
准备一个艾灸盒(两孔、四孔、六孔都可以),艾条数根。
艾条点燃,插入艾灸盒中,把艾灸盒放在疼痛处。要感受到温热之气,每日灸30-60分钟。
也可同热水袋坚持热敷于痛处。
拔罐
抽气罐数个。
疼痛处及疼痛周围大面积拔罐。
其它
坚持做颈椎“米”字 保健操 ,有些颈椎病引起的疼痛会放射到肩胛骨处,让人误以为是肩胛骨引起的疼痛,其实根本原因是颈椎病引起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