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道理就是一定要相信自己,可能你比他做的好呢,这句话是上学的时候高中老师告诉我的,因为那个时候我做题不太自信,每次做题都要和同桌对一下,然后看看自己对不对,如果说我们两个人的答案不一样,我会选择把我的改了然后看他的答案。
老师发现我这一个毛病之后就和我谈心,说其实往往很多时候,你说的答案正确率是更高的,但是你不信任自己,你觉得相比较于自己的答案还是别人做的好,就算你知道你的答案是对的,你也会把你的答案改啦,因为你不自信。
然后老师就告诉我自信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不自信的话,他做事的效率就会随之降低很多,因为你在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没有信心,如果你能做到十分的话,在没有自信的情况下,你只能做到六分,所以说往往很多时候我都会把事情搞砸。
老师告诉我这件事情之后,我就尽量的改造,忽然发现每次考试的成绩真的比以前高出很多分儿来,那我从哪以后考试再也不和别人对答案啦,我就相信我做的题就是对的,就算是错的话我也要自己找到原因,我觉得这个道理真的是挺让我受益终生的,那就是一定要自信,可能你做的就是比别人好呢。
还有另外一个伴随,我一生的这些道理那就是,要学会顺其自然。很多人也包括我在内,面对一些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都会不甘心,不甘心自己就仅仅说到这一步,不甘心自己会失败,但是其实大家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谁还没有失败的时候呢?
往往很多时候我们尽量的去做很多改变,但是最后得结果还不如顺其自然呢,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做一些徒劳无功的改变,如果想要改变的话,就切切实实做一些能够改变最后结果的事情,像那种最后不会有任何收获的事情,尽量还是不要去做啦!
因为很多时候其实顺其自然是能够把事情做到最好的,但是如果你非要横插一脚,改变这个社像原有的轨迹,反而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愉快的影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糟糕,和我们原来的想象有很大的差异。
以上,就是对我的人生来说很重要的两个人人生哲理,是这两句话督促我可以在人生道路上更好的走下去的,我相信我一定可以变的更好。
项羽是位战神,喜欢喋血,如果帮他找个理念的话,就只能归结为武力至上,是我战,故我在。在他那里,天下就是弱肉强食,谁能打,谁就可以独步天下。他的这种理念源于现实和家族的双重影响。
从现实看,他少年时,强秦正在横击6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肯定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秦始皇东巡时,他还啥也不是,作为围观群众,竟放出“彼可取而代也”的狠话。他凭什么取而代之,当然要靠武力。
从家族影响看,项氏系楚国贵族,世代为将,到了他这一辈,虽说国破家亡,但尚武的家风犹在,他要接过先辈手中枪,继续这种传统。他学文不成,学剑也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为此,他叔父项梁改教他兵法。在项氏的字典里,万人敌就是兵法。
项羽,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
扩展资料:
关于项羽的事迹:
1、霸王别姬:项羽有一美人叫虞姬,常常陪伴项羽左右,但项羽要率领精骑准备突围,不得已作歌与虞姬诀别,虞姬也作歌附和,表必死之心,与项羽泪别。霸王别姬后又被改编为戏曲、影视、小说、歌曲等文艺作品。
2、破釜沉舟:巨鹿之战时,项羽率军渡过漳水后,下令把船全部凿沉,把做饭的器具全部毁坏,只带着三日粮草与秦军作战,项羽士卒因此以必死之心奋勇向前,项羽军因此战斗力得到大幅提升,个个以一挡十,杀的诸侯军人人胆寒,最终,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3、四面楚歌:项羽兵败垓下后被刘邦军四面围定,刘邦军在晚上高声唱起了楚地的歌,项羽军听到歌后都非常的伤心,以为刘邦已经平定楚地,项羽军的军心也因此被瓦解。
参考资料:
人民网-英雄项羽为何穷途末路?
汉高祖十年,韩信于长乐宫以五刑处死(“先黥、劓,斩左右趾,笞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罪詈诅者,又先断舌”),并株连三族。
原因:
项羽死后,刘邦趁机夺取韩信兵权,并改封韩信为楚王以便就近控制,移都下邳。
刘邦欲捉拿锺离昧,但锺离昧素与韩信交好,于是锺离昧逃到楚国。刘邦得知锺离昧逃到楚国后。不久就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
刘邦向诸将征询对此事的意见。诸将都说:“赶紧发兵,活埋这个忘恩负义的小子!”高祖自知这些并不是好主意,就没有吭声。
这时,张良已经借口有病而功成身退了,只有陈平依然是刘邦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刘邦便向陈平请教。
陈平开始不肯出主意,直到刘邦再三追问,并说:“我打算派兵前去讨伐他,你看怎么样?” 陈平沉着地反问道:“这次有人上书告发韩信造反的这件事,还有人知道吗?”
刘邦说:“没人知道。”“那韩信自己知道吗? ”“也不知道。”
陈平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又问:“陛下的军队比韩信的军队厉害吗?”刘邦回答:“不见得。”陈平又问:“陛下手下的战将中,有谁在战场上能敌过韩信?”刘邦回答:“没有人能敌得过他。”
陈平说:“军队实力不如韩信,将领又不是韩信的对手,现在您反而要出兵去打韩信;一旦引起战争的话。胜负就难以预料了。这样做我真是很为陛下担心啊!”刘邦一听,十分着急,连忙问有没有什么稳妥的办法。
陈平说:“古时,天子常常在全国各地巡行,会见各地的诸侯。南方有一个地方叫云梦泽。陛下装作出游云梦泽,要在陈州会见各路诸侯。
陈州在楚地西界,韩信听到天子出游,又到了他的地盘上,他当然会来谒见。当他谒见陛下的时候,您便可以把他抓起来。这样就不用派兵,只需一个武士就足够了。”
刘邦依计行事;韩信果然郊迎在路中央。刘邦便让埋伏下来的武士将韩信捆得结结实实,投入囚车中。 后来刘邦把韩信贬为淮阴侯,留居京城,不让他到外地任职,韩信也就不能再有所作为了。
汉高祖十年,陈豨起兵造反,刘邦率兵前去平乱。吕后与萧何密谋,伪报陈豨已死,在韩信前来祝贺时趁机擒获,声称有人密告他与陈豨共谋,将韩信于长乐宫以五刑处死(“先黥、劓,斩左右趾,笞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罪詈诅者,又先断舌”),并株连三族。
韩信自感未曾负君却落此下场,叹曰:“当初不曾听蒯彻之言,今日才会被人算计。”后世人称“生死一知己(萧何),存亡二妇人(漂母、吕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刘邦平定陈豨,班师回朝,得知韩信已死,既庆幸消除威胁,也为韩信的死感到惋惜。刘邦问韩信死前说了什么,吕后回答,韩信后悔当初不听蒯彻之言。于是刘邦下令逮捕蒯彻。
蒯彻承认自己曾教韩信反叛刘邦,但辩称“秦末群雄并起,有能者就可得天下,当时自己追随韩信,自然就会为他出谋献策,劝他自立,不会为刘邦设想;而且群雄中如刘邦般争天下者甚众,岂能尽杀”。刘邦感其言之有理,遂赦免之。
简介
韩信(前230年-前196年),淮阴人,是西汉开国三杰之一,又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萧何誉为“国士无双”、蒯彻誉为“功高无二,略不世出”。
韩信是谋略家、战术家、统帅和“谋战”派的军事理论家,在中国历史上以卓绝用兵才能著称,留下许多著名战例和策略,主要战绩有、擒魏豹、斩陈余、收左车、降燕地、杀龙且、取田齐等伟大事迹。后世何去非评价为“言兵莫过孙武,用兵莫过韩信”。
扩展资料:
人物特征
外形
韩信身材高大。(《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
喜欢负剑而行。(《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韩信便随余部归顺项羽,任持戟郎中。(《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自评
涉嫌犯军法被判斩首之刑,行刑时,自称为“壮士”。
行刑时,已有十三人被斩,韩信临刑,见到夏侯婴便说:“君王不是想要取得天下的吗?为何要斩我这种壮士呢?”(《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成语
战无不胜:刘邦建立汉朝后对韩信的评价,指的是打仗没有不胜的。形容力量十分强大,百战百胜。
国士无双:萧何在向刘邦推荐韩信是说他是国士无双。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一饭千金:韩信落魄时曾对施舍给他的老妇说以后定当厚报,韩信衣锦还乡时并赏赐她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多多益善:刘邦和韩信有一次对话,刘邦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又有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之意。
十面埋伏:韩信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项羽。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
背水一战:在韩信攻打赵国的时候,他采取背水一战的计谋,赢得战争胜利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拔旗易帜:韩信北上灭赵的一个计谋,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置之死地而后生:韩信北上灭赵的一个计谋,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士兵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韩信为了东进中原,采取麻痹敌人的办法,让士兵去修理栈道,而却领大军从陈仓出来,占领了关中。
在军事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
兵仙神帅:比喻韩信出神入化的用兵艺术。
胯下之辱:韩信落魄时,一个同乡人欺负他,让他从自己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果真从那个人裤裆下钻过去。指极大的侮辱。
解衣推食:韩信说刘邦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自己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自己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居常鞅鞅:刘邦建立汉朝后,夺去了韩信的兵权,而韩信从此称病不朝,闷闷不乐。也指的是因不平或不满而常常郁郁不乐。
功高震主:指的是韩信功劳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而心有疑虑。
金石之交:武涉曾经劝说韩信自立,说道:你和汉王刘邦的关系这么好,但是最终还是被他所擒的。指的是如同金石般坚不可摧的交谊。
独当一面:张良和刘邦的一次谈话中,张良对韩信的评价。指的是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略不世出:指的韩信的功劳很大,天底下没有人可以与他比的,后用于夸奖人等。
不赏之功:说的是韩信在战争中功劳,后形容功劳极大。
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勇气行事的行为。
妇人之仁:韩信在和刘邦的一次说话中,说项羽是妇人之仁,指的是妇女的软心肠。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推陈出新:当年韩信刚投奔刘邦时,刘邦让他管理粮仓,韩信提出“推陈出新”的管理理念,即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把新粮从前门运送进去,把旧粮从后门运出来,这样可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腐败变质。
从而使蜀中粮仓不再有变质浪费的现象。指的是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勋冠三杰:指的是张良、萧何和韩信。意思是说:三杰之中,韩信的功劳最大。
伐功矜能:司马迁对韩信的评价,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伪游云梦:刘邦伪游云梦,诈捕韩信。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韩信当年说的一句话,指的是坐人家车子的,要与人家共患难;穿人家衣服的,要替人家的事担忧;靠人家养活的,要为人家的事拼命。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李左车在和韩信谈话中,李左车提出的这个观点。指的是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人心难测:韩信北上灭赵的时候,说张耳与陈余两人为刎颈之交,后两人翻脸。人的内心难以探测,喻指人的心思难以揣测,多用于贬义。亦做“人心莫测”。
钟室之祸:楚汉相争,韩信屡建奇功。刘邦称帝后,封信为淮阴侯。因遭吕后猜忌,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一知己指萧何,两妇人分别指的是漂母和吕后,寥寥十字,概括韩信一生中的经历。
参考资料:
有三个,分别为香姬,薄姬,齐王妃殷嫱。
1、香姬
香姬的一生是凄惨的,她身上所体现的是朴实和善良,她不同其他女人。她是在韩信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并在韩信都快要放弃自己的时候,给予鼓励,使韩信有活下去的欲望。
2、薄姬
香姬之后韩信妻子就是薄姬,她跟之前那位香姬,两者的出身都差不多,都是歌姬出身。她没有香姬对韩信的热爱,就好像是韩信一生的过客。
3、殷嫱
殷嫱,俗称淮安夫人。她的智慧给予韩信的帮助也是众多的,替韩信处理好家庭大小事务,并在后期,她对于韩信来说,就好像是保护伞。
扩展资料殷姬。是刘邦亲封的齐王妃,这位才貌双全的女子更是前秦大臣殷德之女。殷氏一族历朝为大官,后不满秦暴统治,辞官定居今日江南一带为商,书香门第,一带名门望族。淮安夫人,是韩信死后吕雉所封。吕雉是她的表姨,当年是吕后派她到韩信身边,有照应。
信对殷嫱的感情虽然不可能像对香姬(红颜知己)那么浓烈深刻,却也是以妻子的身份喜爱着宠溺着她的。刘邦被困于荥阳,找韩信急救,殷嫱替刘邦求情,韩信扯开话题让她去煮银耳羹的时候语气、表情都甚为温柔。而且贵为齐王,此后韩信至死都只有殷嫱一人相伴左右。
韩信死后,吕雉感觉对殷姬有愧,接殷姬入宫封淮安夫人,吕后常与她谈心,有分寸知进退。直到韩言成年,回淮阴世代袭爵侯。
参考资料:
诸葛亮——焦恩俊身为一个男生,我都很嫉妒焦恩俊的容貌。如今的焦恩俊年过四十,但看起来更加成熟有魅力,我认为他是诸葛亮的不二之选。既保证了诸葛亮的颜值,以他这个年纪,又可以充分体现诸葛亮的睿智,简直绝了!赵云——彭于晏“枪若惊雷,照一身肝胆”赵云给人的感觉就是英气十足,很有男人气概。这让拥有完美腹肌的彭于晏来扮演最适合不过。彭于晏不像一些小鲜肉看起来很弱的样子,反而男人气十足,相信他一定是一位非常完美的战士!
冷兵器时代都是用兵器作战,拳脚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抗倭名将戚继光说过这么一句话:“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意思就是拳脚功夫就和现在的军体拳、广播体操差不多,主要作用是锻炼身体,总不能撸起袖子,靠拳头抡死穿着铠甲的敌人吧?
西域武将
古代作战纪律比武艺更重要冷兵器作战时代特别强调军队的阵型,对于古代的军队来说纪律比武艺重要的多,《荀子》里有这么一段记载:“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齐国的技击军打不过魏国武卒,魏国武卒又打不过秦国的军队,为什么山东大汉打不过中原大汉,而中原大汉又打不过陕西大汉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秦军纪律严明,悍不畏死。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士兵靠着敌人的首级可以获得丰厚的奖赏,在他们眼里,敌人的头颅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先秦战争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戚继光写了两本——《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本兵书都注重实际操练,不同于《孙子兵法》注重理论为主。戚继光这两本兵书拿过来就能用,其中《纪效新书》这句话道出了古代大军团作战的核心:“一人回头,大众同疑,一人转移寸步,大众亦要夺心,焉能容得或进或退。”大兵团作战所有人都必须整齐划一,连步伐都必须要一致,即便是武林高手也不能一看到敌人就冲上去和别人拼命,否则就和越塔送一血没什么区别了。
真正作战时也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乱枪戳来,乱枪戳去,乱刀砍来,乱刀还他,就看谁戳得狠、砍得凶,要是有丝毫的闪躲后排的战友可就遭殃了,像武侠小说里那种冲出军列踩着对方的盾牌的场景根本就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真要这么做面临的结果就是全军覆没。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嘉靖年间大批日本流浪武士来到闽浙沿海,骚扰中国沿海地区居民,这些流浪武士就是所谓的倭寇。史料记载这些倭寇个个武功高强,有记录说官军“引弓射之,贼悉手接其矢。”空手把弓箭接了下来,这功夫怎么着也算是武林高手了。但是有句俗话说的好,“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戚继光创立的戚家军以十二人为一小队,摆出“鸳鸯阵”经常以接近零伤亡的代价消灭数千倭寇,鸳鸯阵也成了倭寇的梦魇。
荡寇风云
戚继光手下的士兵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有些人甚至在参军之前只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连长枪都没摸过,更谈不上会多少武艺了,就靠着一个动作——戳,就戳死了数千倭寇,这都归功于戚家军那严酷到变态的纪律,古代打仗强调阵型是因为打仗不是个体的事,而是集体的事,上千个人动作统一的就和一个人似得,个人根本就没有发挥的余地。
如果把鸳鸯阵拆分出来,让戚家军士兵一个个和这些倭寇剑豪单打独斗,那么戚家军会死的非常难看。普通的戚家军士兵根本就没有什么武艺,有蛮力有胆子就够了,都是普通人,但是这些普通人却是戚继光战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这些普通人按照正确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另外一个很有名的例子是近代以来土耳其军队和欧洲军队的对比,土耳其军队纵横睥睨,占领了整个巴尔干半岛并且一直打到了维也纳城下,差点攻下维也纳,但是最终却失败了。失败的原因要归结于土耳其军队的纪律,那时候的土耳其军队每个人都是武林高手,每个土耳其士兵都是能熟练使用斧头、战刀、弓箭和火枪的全能特种兵,欧洲的士兵只会使用滑膛枪和刺刀,但是却击溃了土耳其军队。没有有效的战术,土耳其士兵个人武艺再高强也无法去冲击军阵。训练一个土耳其全能士兵可能需要从小培养,耗费十几年,上战场一颗子弹就没了,再训练一个又需要多长时间呢?而欧洲士兵只需要训练三个月就能上战场。
古代武将的武艺到底有多高?既然战场上不靠武术取胜,那么古代武将,没有一点武功行吗?其实,古代对武将的要求,并非都需要十八般武艺,也不一定个个武艺超群。一名合格的将领,大概具备有以下三点就够了:
西域士兵
1弓马娴熟:在西周时期,贵族教育体系当中,贵族子弟,必须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就是射箭技能。而“御”就是驾驶马车的技术,到了后来马镫和马鞍发明以后,就是骑马射箭的基本功。比如汉朝将军李广出击匈奴时迷路,被匈奴围困,最后孤立无援,被匈奴活捉。他半路装死,趁匈奴兵不注意,夺了对方的马,并用弓箭射杀了敌人,逃回了汉朝。
在唐代的武举考试科目当中,武举人必须拥有骑马射箭的能力,并不是武侠小说当中,飞檐走壁,武艺超群。所以,古代武将能骑马能射箭就够了,不需要你上战场和别人单挑拼命。真正的大将在战场上引弓射箭射死敌人的都是少数,明朝大将李如柏箭毙三名倭寇,就这件事在史书上大书特书一笔,由此可见这级别的军官几乎很少在战场上拉弓射箭的。
2体力充沛:中国古代所有武将的画像基本都挺着个将军肚、膀大腰圆,岳飞、关羽哪一个不是大腹便便?还从来没见到哪个武将有八块腹肌的,一场大战,从早打到晚,中间不能吃饭,就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更甚者被围困几天几夜,渴饮刀头血,困卧马中鞍,要是没一身脂肪根本顶不住,八块腹肌早就饿死了。
负荆请罪
估计很多人听说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故事。战国后期的赵国屡次被秦国围困,赵王想启用老将廉颇,但是又怕他年龄太大,不能胜任。于是派使者去了解情况,廉颇为了报效国家,当着使者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虽然后来廉颇被诋毁,从这件事来看,廉颇饭量大,那么就保证了战场上充沛的体力。所以,战场杀敌,体力充沛也很重要。
3指挥能力:这是对大将最重要的要求,上战场和敌人拼命只是匹夫之勇,《三国演义》里几万大军排好阵势,各派一员大将出来比武斗将,这些情节都是为了小说更好看才这么写的。在《史记•李将军列传》当中,还有记载:李广曾经任上谷太守,匈奴天天来交战。而李广也不示弱,带兵冲锋陷阵。典属国公孙昆邪被这种阵势吓着了,对朝廷上书哭着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他仗恃有本领,屡和敌人正面作战,恐失去这员良将。”朝廷于是调他任上郡太守。可见,古代是不希望做将领的冲锋陷阵,万一死了,就少一个人才。
李广逃出匈奴
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最后一个可以斗将的名将是明初时期朱元璋麾下的常遇春,朱元璋不但没有夸赞反而很反感常遇春这么做,身为大将这么跟敌人拼命可太掉价了。真正在史书上有记载在战场上大将亲自杀了敌方大将的只有这么一件,那就是关羽斩颜良,陈寿的《三国志》有明确的记载,但是那个时候的关羽只是投降曹操,在曹操麾下只是一员偏将军,没什么实际指挥权,打仗的时候跟在张辽身边,所以才能这么干,如果是具有一定级别的大将是不可能在战场上拿着刀砍人的。
匹夫之勇可杀几人?刘邦手下的樊哙算得上万中无一的猛士,史书记载也就砍了二十几个人,军队需要大将做指挥官而不是做个莽夫,“将在谋而不在勇。”因此武林高手上了战场发挥不了任何作用。武艺高超,还需有勇有谋才行。像韩信这样的人,他估计没有上阵杀过人,但是其指挥才能绝对是天下无双的。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