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其间不控制饮食会发胖吗

站桩其间不控制饮食会发胖吗,第1张

站桩也是一种健美功夫,站桩的时候也会消耗体内脂肪,燃烧卡路里。但是,并不是说谁练这个,怎么吃都不会胖。要是减肥这么容易,早就普及了,还需要节食干嘛_(:_」∠)_,发不发胖这种事也是看个人体质。有的人喝水都能发胖,显然只是站桩还不足以让她不惧肥胖的危险。你站桩消耗了多少脂肪能量,和你吃多少东西有多少卡路里是相关的。

我是一名太极拳业余爱好者,跟随恩师李祥林老师学练传统陈式太极拳,后来又接触到健身气功,由于我练拳刻苦、认真、坚持经常,有点悟性,又善于学习理论。老师就叫我边学、边练、边教拳。

太极拳,博大精深,是中华武术之瑰宝,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其规律。它要求:身心兼修,形、劲、气、意。然而健身气功同样要求:“三调合一”,调身、调息、调心。

首先,我们要找到太极拳与健身气功的异同点。

两者共同点:站桩。太极拳与健身气功同时都要求;“舌顶上颚”、“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开跨”。古人云:“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散乱”。站桩不仅是太极者入门不二法宝,也是练气功者走向殿堂的云梯。以上要求在太极拳中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配合呼吸,用外形导内气,已达到外柔内刚的技击动作。

而健身气功则是为了打通任、督二脉,气路通达通畅。走大、小周天,以使精气充盈,血液流通畅旺,起到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达到延年益寿。

不同的是,太极拳有活步桩之说,在行拳过程中,每一个动作完成了,形成定式再做下一个动作时,实脚再实一次,虚脚再虚一次,这个定式叫活步桩。

呼吸:古人云:“一呼一吸为之息。”传统太极拳呼吸要细,匀、深、长。呼吸和动作的配合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不外乎是:起吸落呼、开吸合呼、先吸后呼、鼻吸口呼、蓄吸发呼。

陈氏传统太极拳用的是逆腹式呼吸,其方法要领是,鼻吸口呼,这种方法吸气时胸腔慢慢的扩张,而腹部随之微微内收,口呼气时则与此相反。打传统太极拳要逐步学会有意识地进行呼吸与动作的调整,不断去体会、掌握、运用。使“气宜鼓荡不稍滞。”以达到“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而健身气功者最好是自然呼吸和腹式呼吸相结合,交替使用。循序渐进、逐渐达到缓慢,细匀,深长的程度。排除杂念,安定情绪,使人体有效地收入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呼出体内浊气,病气。达到吐故纳新,对内脏,胃肠起按摩作用,促进体内真气发生,发展及全身血液的运行,行气活血,畅通经络,强壮脏腑。

两者都要求气沉丹田,则作用不同,太极拳通过气沉丹田,使下盘稳固,以达到技击阵地战的要求。而健身气功气沉丹田是为了更好的达到健身的效果。

松、静:松静自然是两者共同的基本要领和准则,只有真正做到身心放松、心神安宁,才能进入恬淡虚无,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而心静是放松的前提,要做到心情清静,意念专一,排除一切杂念,用意导功,通过思想安静导致形体安静,心静体松自然成。

太极拳的松是通过松来产生柔,筋骨松开,全身自然柔软。有了松下来的柔软才能获得极度的钢坚。又通过静来追求身体、精神的奥妙变化,使之适合技术动作要求,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

而健身气功的松是为了产生恬然之境、顿悟。静的主要目的是生慧、出功能。

意:意守、用意。太极拳的意守丹田,是指气沉丹田,上虚下实,稳固底盘,心毋旁鹜,要求丹田内转,产生“听劲”“懂劲”的太极功夫。“全凭心意用功夫”。通过用意达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

我不赞成一味的意守丹田,使小肚子练得梆梆硬,其实丹田应是炼气不留气,炼劲不留劲,才是太极拳的上乘功夫。健身气功意守是为了排除杂念,聚养真气,精神内守。分三个阶段:一、初级阶段:一开一合,一聚一散。二、中级阶段:似守非守,若有若无。三、高级阶段:不守自守,神守如一。“意到则气到,气到则血行,血行则病不得生”。

两者都讲究“气沉丹田”,练功者功力修为到一定高度,所谓“虚其心,实其腹”的入静状态,达到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尾闾中正,使全身心放松,并达到恬淡虚无,病安何来之境界。

综上所述,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的共性从这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它的异同点。作为太极拳的习练者,如有条件,可选一、二门健身气功兼练,我每天练拳时,先练一、两套气功,以热身、活血。然后再练陈氏传统太极拳,达到了美好的效果。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获得了良好的气功效应,使功力大有长进,可谓事半功倍、相得益彰。

作为太极拳团队练拳负责人,更应该选择先练健身气功,再练太极拳。当前,太极拳有三种形式存在:

一、太极功夫:它以技击功夫和推手为主要内容,具有攻防含义的武技基因。采取阴阳学说,结合养生术,构成了功夫太极拳。

二、太极拳竞赛:国家武术管理部门,为了适应太极拳的发展、竞赛的需要,编制了陈、杨、吴、武、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42式太极拳、剑。作为国内、外各个太极拳组织比赛规定套路,好裁判,规范化,极大的促进了太极拳活动的发展。

三、太极拳运动: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高科技、高竞争和老龄化的出现,太极拳技击功能有所下降,强身健体功能日益受到重视,它突出的健身作用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的世界人们来习练太极拳,据有关部门统计,世界上有两亿多人习练太极拳,构成了庞大的太极拳健身群体。

随着《全民健身纲要》的落实、开展和太极拳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形成了群众性的太极拳运动。太极拳人气大旺,体育场、公园、小区广场······晨练的人们成群结队、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特别是开春以来,练太极拳的一百人中,到了秋天也就剩下十几个人。

为什么呢?调查结果是:腰疼、腿疼、关节痛。原因是:锻炼没有层序,不科学,不做准备活动,不压腿、不热身、不做气功。来到场地就打拳,一练就是俩小时,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来说,是中、强度运动,必须要认真对待,科学练拳,才能够太极上身,达到美妙之境界。

所以,我建议作为太极拳团队负责人,要组织大家先连两套气功,约二十五分钟左右,以达到热身之效果,然后再练太极拳。有志者不妨一试,几年后必有效果。

以上是我个人练拳心得,有感而发,因水平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见谅,望不吝赐教。

拉丁舞基本站姿口诀

 通过掌握拉丁舞基本站姿口诀,可以帮助大家更好进行拉丁舞训练。下面是我整理的拉丁舞基本站姿口诀,供各位阅读和借鉴。

 拉丁舞基本站姿口诀:

 抬头、含颚、长颈、沉肩、挺胸、收肋、直椎、收腹、提臀、夹腿、绷脚。

 1抬头、含颚:

 低头当然不对,不过也不能高高地抬起下巴,看起来很孤傲,也不美观。所有舞蹈中,除了必须要抬起下巴的动作外,基本上都需要下颚内含,这样也能将头部后面到颈部的线条拉长。

 2长颈、沉肩:

 拉长脖子,同样这里的拉长脖子需要讲究位置,也就是脖子后面的颈椎拉长,同时还要将肩部下沉,不要耸肩,下沉的肩部和拉长的颈部是人整体高贵气质最为重要的体现。

 3挺胸、收肋、直椎:

 挺胸而不含胸,不过这里也不是说就用力挺起来展示胸部的肌肉或者脂肪,而同时要向内部略收两侧的肋骨,也许说直胸更准确些。脊椎要径直挺立,不可左右或者前后弯曲。 这样,从头到胸背的直立而不僵硬的姿态,可以使整个人的精气神表现出不一样的状态。

 4收腹、提臀:

 有了很高贵而从容的上半身,中段也不可放松。 这是表现性感的重点部位,收紧腹部肌肉,而臀部的肌肉,向内收紧。 不要把提臀当作翘臀或者塌腰。如果不会,可以如此感觉:将手放在臀部,身体所有肌肉都不动,而只是收紧臀部肌肉,然后放松,感觉这种收紧和放松的感觉。

 5夹腿、绷脚:

 大腿内侧的肌肉要加紧,这样腿部才有力量,旋转时也才能将身体收成一根柱子。 看所有的拉丁舞者,都拥有很紧凑的大腿内侧肌肉。 很多能达到并拢腿站立时,大腿内侧没有缝隙,而不是大S美容大王里说到的,要有三角形的缝隙。无论站立还是运动,拉丁舞中的脚背都要尽可能绷直,这样可以拉长腿部的视觉,同时也给人力量感和控制力的心里暗示。

 拉丁舞不仅是有氧运动,而且是完全的肢体运动。就是说,在跳拉丁舞的时候,身体的每一个关节和肌肉都在活动。急剧的骨盆摇动、胯部扭摆是对付小肚子上赘肉最有效的方法,减肥效果显著。而在塑造体态方面,拉丁舞灵活运用了身体的每一个关节和肌肉,将肌肉塑造成拉伸的状态。所以,跳拉丁舞就算久了不练,也不会长胖,因为肌肉在跳拉丁舞的时候已经拉长了,塑成型,不会像健身运动那样变成一块块的肌肉。此外,跳拉丁舞可以令心跳由每分钟80次升到120次,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对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益处。

 双脚并立,身体伸直,头,肩,胯三点一线,俩眼平视,脖子拉直,下颚稍微内收,使人可以从后看到后颈较直。挺胸使俩肩胛骨向后向内关闭,俩肩下沉,同时将身体的中段(胸,腰部分)向上拔起,使身体的中段和俩肩有个互相顶压的力。臀部稍向内收,小腹向上拉,但不可过分使身体变形,感觉上身躯干是直的。俩条大腿稍内收,双膝要绷直,不可弯曲,大腿和小腿的肌肉要收紧,感觉是向反方向拉紧。

 预备站立姿势:左脚在前,脚尖向前方,身体重心在左脚,身体尽量伸直,使头,肩,胯三点一线。右脚在后打开,膝盖绷直,大母指内侧点地,脚跟向内侧下压,不要翘起来,脚面绷直。右胯向后斜45度打开,使身体从上身到右脚尖形成一条很长的直线,可以在舞蹈中表现出很漂亮的形态与体形。

 拓展:

 拉丁舞对身体的益处

 强心脏

 拉丁舞可令心跳由每分钟80次升到120次,甚至更多,可以增强心脏的强度和耐力。

 健肌肉

 常跳拉丁舞可以增强肌肉的弹性和韧性。

 活关节

 研究表明,避免早期关节炎与治疗关节不适的最好方法是适度地使用关节,而拉丁舞可使全身各关节如颈、肩、肘、髋,膝、踝等都能得到有效锻炼。

 护脊椎

 常跳拉丁舞弯曲的脊椎可以归正,椎间盘突出可以得到预防和治疗。

 促呼吸

 研究显示,激烈的拉丁舞可使肺脏强壮并增加摄氧量,可以更有效地预防疾病。

 减腹脂

 人的腹部一般不容易活动到,而拉丁舞急剧的骨盆摇动、胯部扭摆是对付小肚子上赘肉最有效的方法,减肥效果显着。

 此外,经常跳拉丁舞可以增强自信心;精神处于抑郁或高度紧张状态时,跳上一曲拉丁舞还可以使身心得到彻底的宣泄和放松。拉丁健身操对动作的协调性要求很高,健身者在锻炼时心情一定要放松,不要有恐惧感,不要怕动作做不好被人嘲笑。

 拉丁舞对心理上的益处

 自尊:

 跳拉丁舞使别人对你刮目相看,使自己对自己有更深一层自我价值的发现。

 自信:

 很多拉丁舞者曾有过怯场的羞涩的经历,它是美国十大恐惧之一,通过跳拉丁舞逐步克服胆怯、恐惧,培养自信、自强。以坚定的信心和毅力去对付无数的考验与挑战。

 轻松的社交:

 舒适轻松的社交是个人四大需求之一,跳舞使你更善于人际关系,提高为人处事、公关社交的能力。

 放松精神:

 面对工作、生活巨大压力,人们的精神常期处于紧张、郁闷的状态,在优杨、激情的舞曲中跳几支舞,享受一下自由快乐的时光,使心理上得到调整。

 拉丁舞是一项老少皆宜的活动,对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益处。

 对幼儿少年:可以强身健体,避免过渡肥胖或瘦弱,可以克服不爱动、不爱说话、孤癖胆怯弱点而培养小孩自信、自强、坚毅、大胆泼辣的性格,从小培养他们与人交往处事社交的能力。

 对青年人:可以及早改变亚健康状态,缓解由于工作、生活上常期的压力而造成的精神紧张、郁闷,保持你健美的身材和青春的活力

 对中老年人:有效维护右脑,避免过早的脑萎缩,保持思想敏捷、腿脚灵活,预防和改善多种老年关节病、腰腿痛、老年痴呆病症,使你焕发青春、延年益寿。

 目前,拉丁舞热潮席卷全国、风靡世界,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才是你的。

 拓展:拉丁舞有哪些基本步

 一、前进后退步

 1前进步动作的基本要领:

 三点练习法:

 将前进步分解成三个点,第一个点,收胯,左脚膝盖放松,脚背下压,脚尖擦地;第二个点,左脚擦过右脚脚跟,到达肩宽位置,重心转移到左脚,右脚前脚掌着地,胯仍然是平跨;第三个点,送胯,尽量往右侧后拉,同时右脚大脚趾内侧着地,略微内扣,到达最高点。如此反复练习。

 2重点:

 站姿仍然要保持笔直,前进时略往前倾,给人一种立体感。注意不可因为惯性而前倾过大。

 练熟悉之后,将胯位连续起来练,先没有音乐,一步一步连熟悉,使身体熟悉这个过程,然后再跟着音乐练习。三个点其实是这样分配的,第一个点,two,第二个点,and,第三个点,three。其中and这个点,是在左脚擦右脚脚跟之前,重心在两脚之间的位置,而不是在擦过右脚跟的位置。Three过后的and,跟two 后面的and 一样,但是four 是第二个点中的前脚掌着地,到one时,脚背绷直,膝盖绷直,到达最高点,胯位在four, one中一直在过渡,直到one点结束时,胯位送到最大,即身体的侧位也是最大。可以明显感觉到脚尖触地,吸收地板力量,使得身体略微前倾,然后做下一个拍子。

 上半身仍然保持不动,但是身体侧身位直线要跟随重心的转移。

 3前进的路线:

 可两脚走两平行线,也可两脚走一线,也可两脚走交叉线(要到一定程度,如果胯可以练到非常夸张的话,建议初学者不要尝试),切不可向两侧走(这个错误应该不会犯吧)。初学者还是走两线,走一线容易站不稳。

 4关于胯部的挤压:

 送胯其实就是一个挤胯的过程。身体的感受是胯受两侧肋骨的挤压达到送胯的`目的,其实是由背部肩胛骨给肋骨的挤压,而肩胛骨的挤压是由手臂的挤压造成的。这个挤压过程非常难做到,也非常难感觉。初学时还是以单纯的送胯为宜,到位即可。

 二、后退步:

 1两点练习法:

 第一点,收脚,脚尖着地,擦过右脚脚跟,到达肩宽位置,重心转移到左脚,右脚小脚趾内侧着地,脚背,膝盖绷直,臀部略收紧;第二点,往左侧送胯,挤压,接下一个后退步。反复练习 起始于后 退步站桩(以左脚为例),左脚膝盖略台,脚尖着地,收脚,擦过右脚脚跟,到后面肩宽位置,重心转移到左脚,胯位往后送到后胯位,右脚小脚趾内侧着地,到达后退步站桩(右脚)。 起始于前进步站桩(以左脚为例),左脚尖着地,向前送出,从右脚内侧擦过,此时重心仍然在右脚,到肩宽位置时,重心过渡到左脚,右脚脚尖着地,到达右脚前进站桩的站姿。

 2重点:

 上半身站姿仍然保持不动,跟随重心的转换而动,侧身位仍然保持直线。 两个点在音乐中的为:第一个点,two,第二个点,and。如此交替。Four ,one时,one为挤胯到达最大点,然后接two。 练习时要注意控制由于转移重心,而导致的惯性。要控制好这个惯性,不然导致过早地送胯,后面的and就做不出来感觉,给人的感觉很别扭,觉得不充分。 而跟着音乐练习时要忽略掉这两点的存在,在音乐的节拍中流畅地把身体的律动表现出来。

 3关于身体的律动:

 律动,是一种连续的,延伸的,流畅的感觉。反映在身体上,就是手的自然延伸,胯位的连续变换,脚步的流畅自然,给人整体的律动美感。形象地来说,上半身肩部的岿然不动,手展现出来的自然延伸,身体中部胯部和腰部的尽情扭动,下半身的腿和脚的动作流畅到位,体现对地板力量的吸收。

 三、原地换胯和原地基本步

 1原地换胯练习动作要领:

 and:左脚抬起,膝盖略微关闭,脚尖着地,左脚后脚跟擦右脚脚跟,重心换到右脚前脚掌,练习时胯位仍然为平跨。

 two,左脚从脚尖开始挤压地板,直到整个前脚掌着地,使整个身体略有上升,重心仍然在右脚。

 and,瞬间把重心换到左脚,其他同前。

 Three, and, four, one,在one这个点时有一个上升到最高点的意识。

 逐渐熟悉之后可以练习通过8字胯达到换脚换重心的目的。

 2易犯错误:

 初学者在刚开始练习时,在and位置就把胯送出,导致臀部后翘,影响整体的美感,看起来比较别扭。其实and这个位置并没有送胯,臀部仍然是收紧的。

 肩部摇晃的幅度较大。肩部跟随重心的转移,虽然允许略有浮动,是由于脚的挤压地板,传达到上半身,产生的轻微浮动,但是摇晃幅度过大,给人上半身不稳的感觉。练习中要加以注意。

 3原地移动步练习动作要领:

 One时,身体重心已经完全在左脚,右脚脚掌方向通过脚尖与地板的力量,给脚踝转动,指向正右方。而此时胯位也由前跨,在右脚尖的力量下,带动胯部到达中跨位置。此时脚尖到达最高位。

 and,通过左胯的后拉,带动膝盖略微弯曲,脚尖与地板力量,送到左脚侧方。这个动作要快速完成。

 关于身体的律动:在原地移动步中,身体的律动是由脚尖踩地,产生的向上力量向胯步传达,和肩部挤压两侧肋骨,产生向下的力量,两者之间的抗衡,使得胯部有一种被拧的感觉,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八字胯。其间,上半身仍然跟随重心的转移而转移,但是这种转移是在挤压胯部下完成的。 刚开始练的时候,非常难找到“拧”的感觉。“拧”是指左胯部扭向前,左肩部下沉,左肋骨向后压,右胯扭向后,右肩下沉,右肋骨向前压。反之亦然。此时臀部依然要略收紧。

 four, one,两个动作是连贯的,不宜分开。

 在练习熟悉之后,发现胯部很自然地就做出了8字胯,而且胯位的转换是在挤压,和脚步的带动下完成的,那就说明原地移动步练到一定程度了。

 四、站桩

 1站桩分原地站桩,前进步站桩和后退步站桩。这个是练好前进后退步的前提。以左脚为例。

 2易犯错误:

 左脚不是大脚指内侧着地,没有内扣 胯部后拉程度不够,导致胯部松弛 右侧部位不在一条直线上,不垂直地面 身体前倾过大,重心不稳 两脚之间的距离过大,或者过小,整体感觉别扭 两腿没有伸直,膝盖下垂,立体感不强

 3后退步站桩基本要领:

 从原地站桩起,左脚脚尖着地,向身体前方送出,至与肩部同宽位置,小脚趾内侧着地,略微内扣,脚背绷直 重心转移至右脚,右侧位保持一条直线 其他与基本站姿相同

 4易犯错误:

 右胯松弛,臀部后翘,右侧位没有在一条直线上,要把胯部收紧 脚背没有绷直

 伦巴舞蹈非常强调立体感,而这种立体感是通过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来体现的。重要的点在于脚尖,脚背,膝盖,胯部,两肋之间的挤压,肩部的自然下压,手臂的自然打开,手的自然下垂形成整体的美感。

 5前进步站桩的关键在于:

 大脚指内侧的着地,脚背的绷直内扣,胯部的侧方向后送,右侧的身体直线,上半身仍然保持不动。在拉丁舞中上半身是指胸腔横膈膜以上的部位,即指胸部,肩部,颈部,头部。保持不动的意思是指与重心保持相对不动,上半身要跟随重心而自然转移,而不是与重心相分离的绝对不动。 后退步站桩的关键在于:小脚趾内侧着地,脚背的绷直内扣,胯部收紧,右侧的身体直线。 关于脚的着地:在伦巴中,非常强调脚部与地板的接触,前进步中脚尖往后方送出,到大脚趾的内侧着地,后退步中脚尖往前方送出,到小脚趾的内侧着地,每一个动作都没有离开地板。因为脚步的移动要借助脚与地板的力量抗衡,来实现。

 6关于送的理解:

 送,在伦巴中,有两个送,一个是送脚,一个是送胯。送脚是通过吸收地板的力量,来达到脚步移动的目的。(送)挤胯是通过两侧肋骨的挤压拉伸配合,达到胯部在前,旁,后的过渡。

 7前进步站桩基本要领:

 原地站桩起,左脚脚尖向后送,直到左脚脚尖与右脚脚跟的距离与肩部同宽的位置,左脚脚尖与右脚脚跟在同一条直线上左脚大脚指内侧着地,略微内扣,脚背拉直, 两腿自然伸直,胯部尽量往左侧后拉。右腿,右胯,右肋,右肩垂直于地面,在一条直线上,重心在右脚,其他与基本站姿相同。左脚跟抬起,擦过右脚跟内侧,脚尖着地,重心移到右脚,膝盖朝正前方,身体其他部位动作要领与基本站姿一样。

 8原地站桩基本要领:

 原地移动步是在左右的横向移动,重心仍然保持在前脚掌。以左脚为例。

 and,即准备动作,左脚抬起,脚尖着地,膝盖略微关闭,臀部仍然收紧,右胯与右肋骨侧面有一定的挤压。重心在右脚前脚掌。

 two,左脚从脚尖踩地,到脚掌着地,此时重心仍然在右脚。

 and,重心跟随,换到左脚,右脚抬起,脚尖着地,膝盖略微关闭,臀部收紧。左胯与左肋骨侧面有一定挤压。

 three,右脚从脚尖踩地,到脚掌着地,重心仍然在左脚。

 and,同前。重心换到右脚。

 Four,左脚向横向迈肩宽距离,此时重心跟随左脚,上半身右脚伸直,感觉上半身时在右脚伸直和肋骨之间的挤压,而左胯在前跨位置,大脚趾脚尖着地,此时脚掌方向在右侧前方。 由基本站姿开始(以左脚为例)。

 拓展:拉丁舞有五个舞种:

 伦巴、恰恰、桑巴舞、牛仔舞、斗牛舞。

 拉丁舞的五项舞蹈各有风格,桑巴的激情,恰恰的活泼,伦巴的婀娜,斗牛的强劲,牛仔的逗趣。

 伦巴(Rumba)

 伦巴起源于古巴,音乐为4/4拍。每个数字站一拍。速度每分钟27小节左右。伦巴舞的特点是:音乐缠绵,舞态柔美,舞步动作婀娜款摆。古巴人习惯头顶东西行走,以胯部向两侧的扭动来调节步伐,保持身体平衡。伦巴的舞步秉承了这一特点。原始的舞蹈风格,融进现代的情调。动作舒展,缠绵妩媚,舞姿抒情,浪漫优美。配上缠绵委婉的音乐,使舞蹈充满浪漫情调。拉丁舞中最具代表的舞蹈是伦巴,它被誉为“拉丁之魂”。

 恰恰(Chacha)

 恰恰起源于墨西哥,音乐为4/4拍,速度每分钟31小节左右。节奏是,two,three,chacha,one。每个数字站一拍,其中恰恰各占半拍。恰恰恰,音乐有趣,节奏感强,舞态花俏,舞步利落紧凑,跳起来活泼可爱,在全世界广流行!

 桑巴舞(Samba)

 桑巴起源于巴西,音乐为4/4或2/4拍,速度每分钟51小节左右。桑巴舞,音乐热烈,舞态富有动感,舞步摇曳多变,深受人们的钟爱!

 牛仔舞(Jive)

 牛仔五源于美国西部, 20世纪20到30年代盛行的牛仔舞蹈,舞步带有踢踏动作。节奏快速兴奋,动作粗犷、带有举持舞伴和甩动的技巧,是表现牧人强健体魄和自由奔放情绪的舞蹈,具有独特的魅力。后经规范进入社交界和表演舞范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入英国,获得迅速推广。牛仔舞音乐4/4拍,舞曲欢快、有跃动感、舞步丰富多变,其强烈的扭摆和连续快速的旋转,常使人眼花缭乱,亢奋热烈。

 斗牛舞(Paso doble)

 斗牛起源于法国,发展于西班牙,它的音乐为2/4拍,速度每分钟62小节左右。斗牛舞音乐雄壮、舞态豪放、步伐强悍振奋,是人们对它情有独钟的原因。

 本为西班牙之进行曲,音乐雄壮威武,舞蹈风格阳刚味十足。同样的也因为这种音乐才激发出斗牛戏本身的脚步。简言之,斗牛舞就是斗牛戏的一种诠释表现;男舞者的角色可比拟为斗牛士,女舞者则代表用以吸引公牛注意的红斗篷。

;

立式功法

第一式

双脚距离与肩同宽平行站立,缓缓抬起双臂高与肩齐,掌心向内环抱撑开—仿佛怀中抱着一个大纸球,舌顶上颚、收下颌、百汇穴上顶,松肩垂肘,胸部微向里含,收胯、尾骨向前上卷(尽量保证脊椎保持垂直),膝关节微屈膝盖前指,脚趾扒地重心放在前脚掌涌泉穴,脚跟微微离地。保持这个姿势,意想自己站在齐胸深的水中全身放松随着水波荡漾,就这么自在的呼吸(尽量采用腹式呼吸)站立其他什么都不要想了,切记除了双腿站立支撑身体外其他部位放松不要用力。保持站桩。

功效:这式功法能很好的使你放松缓解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如果能坚持练一段时间,站桩后你就能感到一种全身畅快的感觉;由于抬高双臂降低了对肺部的压力使得吸气量加大,血液中带氧量增加,加之全身放松没有羁绊使气血流动加快可以很好的滋养肌肉和内脏器官,如果站地得法,使上下筋节连通,站出上动下自领、下动上自随的整劲,从而改变你的用力习惯,能有效的缓解或避免颈椎、腰、肩、肘、膝等部位的劳损。

第二式 增延脊柱伸展式

双脚并拢站立,双臂在胸前交叉,然后上身向前弯曲尽量使头部接近膝盖双腿伸直不能弯曲,用双前臂尽量接近脚部,保持一分钟;然后身体其他部位不动,向后上方抬头、眼睛尽量向上翻看,再保持一分钟;头部恢复原状,松开双臂双手撑开按向双脚外侧的地面,尽量全手掌着地并向脚后放,保持一分钟;然后身体其他部位不动,向后上方抬头眼睛尽量向上翻看,再保持一分钟,收功。

功效:这式功法能很好的放松你的脊椎,并拉伸腿部、肩部、手腕的筋腱,对颈椎、下腰部、膝部的问题有缓解和治疗作用,改善身体的柔韧性。

第三式 推山式

双脚与肩同宽平行站立,膝关节微曲,双臂平行向前抬起高与肩平;曲右臂,小臂与大臂成直角,然后以脊柱为轴利用腰背的力量向右后拧转上身,右肘尽力向后顶带动左臂向前伸;到极限后,再曲左臂同样操作向后顶左肘伸右臂。开始可慢一点动作做地要到位,熟练后可加快速度,一边做二十次。做动作时注意双臂要保证在一个平面内,脊柱这个立轴要保持竖直,身体的正面要尽量保持面对正前方。

功效:这个动作强烈腰背的肌肉和韧带,同时也了肩部的关节和韧带,能够缓解和治疗腰背肩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武术的功法,如果你练熟练后,能够在拧转中加上腿部的力量,就能练出身体的“整劲”—改变你的用力习惯使你的力量大增。

第四式 猛虎搜山

右式(右脚在前),以起跑的姿势蹲好,双臂伸直双手与肩同宽撑按在前脚的两侧,向后蹬直右腿身体重心后坐左腿弯曲但要保持直角,双手不能离地双臂保持伸直,做到极限后,向前蹬直左腿重心前移,双手不能离地双臂保持伸直,尽量向前探出上身,完成一次动作,注意在整个动作中颈部要始终保持向后上顶。

功效:这个功法可锻炼你全身的筋腱,尤其是脊柱和腰背,这是易筋经里的一个经典动作。

第五式 降龙桩

左式,左脚前右脚后成弓箭步站立,然后右臂曲臂抬起手与头高,掌心向外撑上半身前倾并向左后转体要能看到右脚跟,左臂伸直手掌撑开向后下按,此时意想右腿深陷泥中身体被一张网罩住,通过双臂的上撑下按和上身的拧转破开此网,并用前腿和上身的整体力量将后腿从泥中拽出,保持这个姿势心中默数一百下,换右式。

功效:这式功法能解决你腰背和颈椎的问题,使得你从脚跟到颈部的这两条大筋得到锻炼加强,拥有一个强健的腰背,同时也改善了身体的灵活性。

第六式 三角伸展式

双脚分开平行站立(腿的柔韧性好可开的大一点),双臂向两侧抬起与肩平,腿保持直立上身向前曲体与地面平行,然后向左侧转体脸向上看,右手按在左脚外侧(尽量向外按),左臂伸直向上,同样在向右侧转。

功效:这个功法锻炼颈肩腰背和腿部的筋腱。

第七式 蹲式抱元阳

双脚平行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在腿的两侧,慢慢吸气,以同样的节奏双手双腿向两边缓缓撑开、膝部弯曲下蹲,保持上身挺直,在蹲到大腿与地面接近平行时,脚跟离地,快速呼气,以同样节奏用脚尖发力缓缓站起、手腿同时回位;然后再慢慢吸气,以同样方式蹲到底,脚跟离地,双手交叉环双臂抱成立圆仿佛在怀中抱住一大石球,用脚尖发力同时呼气将这大球缓缓抱起,身体站直完成一次功法,重复十次,此动作要点是:尽量使身体重心处于一个立面中,避免身体前倾。

功效:这式功法锻炼同时拉伸裆下的两条大筋,对矫正脊柱有极好的作用,另外这个动作挤压上下肢动脉血液向生殖系统的流动,使这部位得到很好的滋养(具体有什么效果,谁做谁知道)。

第八式 战士第一式

左式:左脚前右脚后弓箭步站立,上身挺直,双手合十夹住头部两侧尽力上举,保持上肢的姿势不变,以腰部为轴上身向前倾直至上身与地面平行,面朝地,重心放在左腿,此时伸直左腿同时,右腿升离地面,右腿抬到与上身成一条直线并处于同一平面,使整个身体呈短脚“T”形,保持这个姿势心中默数20次。换右式。每式最好做两次以上。

功效:这式功法可极大的增强腿部力量和平衡感,并使你变得机警,同时也锻炼了腰和下腹部肌肉。

第九式 铁牛耕地

以俯卧撑的姿势趴好,双手距离比肩略宽并向身体方向收回约两个手掌的距离,以手指和脚趾支撑身体,此时利用胸臂和腰腹的力量使身体向后上方移动,到顶峰后再向后下方移动,到极限后开始利用腰腹和腿部力量向前上方,到顶峰后再向前下方移动,仿佛身体钻过一个离地很低的栏杆,头到达最低点后开始利用胸臂和颈部的力量使上半身钻过栏杆,同时上半身抬起并向后仰,保持几秒到此完成一次,注意在做此动作时除了手脚身体的其他部位不要着地。尽量再多做几次。

功效:这个功法能几好的锻炼胸臂、腰腹、腿部、手指的力量,锻炼全身的筋节,能坚持下来可使你的力量(是“活劲”)大增,身体灵活。

第十式 向太阳致敬式(推荐在早上起床后练)

双脚并拢战立,双手在胸前合十,含胸收下颌同时百汇穴上顶,保持十秒,然后双手合十沿头部两侧上举,踮起脚尖仿佛用手臂力量带动身体向上伸展,保持十秒,然后上身向前弯曲,手掌撑在脚的两侧,头部尽量靠近膝盖,保持十秒,左式,以双手和左脚支撑身体向后伸右腿到极限,成大弓箭步姿态,用手臂和背部力量向上抬头上身后仰,保持十秒,然后左脚向后脚靠拢,背部臀部尽量向上拱起,保持十秒,然后将身体向前方下潜,仿佛从一个离地很低的栏杆下钻过,等腰部钻过后,靠手臂和背部力量将上身想后部弯曲,保持十秒,此时先收右腿再次成大弓箭步姿态,保持十秒,收左腿(手不要离地),待双脚并拢后缓缓站起,完成一次动作,可换右式再做一次。

功效:这个功法锻炼了全身的筋节,同时也 了内脏器官,妙处不能用言语尽述,最好是在清晨起床后做几次,至少有一个精力充沛的开始。

第十一式 神龟出水

双脚平行站立,左式,左脚向前迈一大步,重心放在右腿上,双手向前平行抬起与肩平,同时头向上顶臀部下坐上半身保持挺直。右腿蹬地催动身体重心向前上移,同时双手随着重心前移的节奏下按头向前上顶,待重心快移到前腿时前脚下踩,头领着身体尽量向上顶,之后,前腿下踩催动重心向后腿下移,同时双手随着移重心的节奏向上抬起臀部向后下坐,待重心移到后腿后,完成一次动作。

功效:这个功法是意拳中的一个高级试力动作,此动作功效宏大,这里仅借助它锻炼整个脊椎、筋腱和腿部力量。

桩、

很多武学著作都强调站桩的重要性,但站桩为什么重要却不肯明说,今天我就把道理说清楚:

人身体的状态无非放松、紧张两种状态,但是完全的放松和完全的紧张都不能技击!所有的拳术说的放松都是要在紧中求松!站桩就是紧中求松!紧中松是真松!求得真松之后,真紧自然就会了,松中紧才是真紧!练的是紧中松,用的是松中紧,用真紧打出刚猛爆列来!不明白这些道理,一辈子都是门外汉!

明白了真松真紧之后,身体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就会感觉到身体的节节贯通,原来不通的地方都通了!比如一吸气就会有气息被吸到脑袋里的感觉!这时候就会感觉自己充满活力,这就是有感觉了,接下来打通任督二脉真的就是水到渠成了!

能不能打通任督二脉是门内与门外的分水岭!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大家注意:我不是在写武侠小说!我当初离开老师时功夫一点都没入门,老师因为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再见面,就直接给我拔高了!他说你快走了,我把我们这一派的不传之秘告诉你吧:我们的发力在于裆,你只要能体会到裆劲就对了!就这样一句话,我用了五年的时间找到了感觉!而打通任督二脉是找到裆劲的前提,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打通任督二脉的道理!

打通任督二脉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我估计很多人都不懂什么是任督二脉,任督二脉在哪都不知道,下面我就接着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阳不离阴,阴不离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在阳中取,阳在阴中求。这是太极理论的核心,也是中医、太极拳的核心。人体的阳气是在会阴穴,也有人说是长强穴产生的,阴气是在百会穴,也有说是印堂穴产生的。阳气要上升,行走的路线是脊柱,从尾骨一直到头,这就是督脉;阴气要下降,从头经前胸回到小腹,这就是任脉。有意识地运行这样的路线,就是运行小周天。熟练地掌握就叫做打通任督二脉!

任督二脉的分界点就在人中,起点在裆部。所以在运行小周天的时候吸气的时候要提肛,把阳气提起来。阳气到了头顶以后舌尖就要顶一下龈齿之间,把阴气降下来。这就是动作的要领!因为人中是任督二脉的中点,所以叫人中。我们中医的每个穴位的名称都是有来历的,是很讲科学的!

刚才讲的要提肛,当然要自然!网上什么阴茎增大术有一个核心内容就是锻炼PC肌,其实这就是反复锻炼提肛,我们古时候叫做回春劲,是可以提高性能力的!据说乾隆皇帝练得很好!所以如果大家想练的话,可以参考一下!

传统理论中有一条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是说解释人体要用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的通用法则。比如说上为阳,所以头为六阳之首!头顶上的一个穴位就叫百会,就是说所有的阳气都汇集于此!下为阴,所以最下面的一个穴位叫会阴!这都是有科学道理的!

至于丹田这个穴位是道家术语,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有三个丹田。上丹田是印堂穴,中丹田是憻中穴,下丹田是气海穴。其中上丹田属于督脉,中下丹田属于任脉。这是三个穴位都是人体的大穴,非常重要!

与这三个穴位对应的督脉上面的三个穴位,从上到下依次好像是玉枕、灵台和命门,是运行任督二脉的关键!督难任易,运行任督二脉的难度主要是在督脉上,在这三个位置会有阻力,气不容易提起来,所以术语就叫做“过三关”!

其实站桩只是运行大小周天的一种方法,是在静功中练的。其实在套路中也可以练的,特别是陈式太极中的金刚捣碓,含义就是运行大小周天的。

什么叫做运行大周天呢?就是在小周天的基础上气再往下沉,一直到脚底的涌泉穴,然后再翻上来,这就是运行大周天!

练习小周天最好的方法其实是打坐,运行大周天最好的方法才是站桩!在运行小周天时尾骨是朝前的,也叫做敛臀;有敛臀变为翻臀,就是运行大周天!

任督二脉的说法,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只是来源可能主要是武侠小说!其实任督二脉没有什么神秘的,它们真实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而且它们在人体本来就是相通的!督脉属阳,行走的路线为脊柱骨,骨是硬的,练的是降龙!现在人之所以容易得颈椎、腰椎病,就是因为督脉不通;任脉属阴,走行的路线是人的消化道,消化道是柔软的,练的是裆劲伏虎!现代人之所以肠胃不好,就是任脉不通!任何一个婴儿的任督二脉都痛得非常好!我女儿几个月的时候我仔细观察过:她睡觉时是舌尖抵上颚,呼吸是标准的逆式呼吸!所以人的衰老就是一个任督二脉从通到不通的过程,完全不通了人就死了!

任督二脉本来就是相通的,可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呢?就是因为我们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敏感了!站桩其实练的就是人身体的敏感性!站桩是在静中求动,在静中体会自己的身体,把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敏感给练回来!站桩在练武的道路上,是打基础的重要环节!楼能盖多高,关键在于地基有多牢固!站桩就相当于拳术的地基!

说了这么多站桩的好处,那究竟怎么站桩呢?大家一定会问我动作要领是什么!问我站桩要领的一定是新手!对于新手来说站桩的要领就是没有要领!这很有可能要引起争异,请大家听我解释:站桩这东西属于看起来容易练起来难的功夫!初学站桩可能站十五分钟都是很痛苦的事情,再去考虑要领,反而要出问题!两脚开立,微微下蹲,两手抬起,高于胸齐,手心向内如同环抱大树就行了!

等到能够站到半个小时左右,就请大家注意一下下颌微收,两膝内合。下颌微收的目的是使脊柱能够贯通,站桩讲究虚领顶劲,下颌一收顶劲自然顶起;两膝内合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裆劲!两膝内合到什么程度合适呢?一定要确保鹤顶穴在地面的投影位于大脚趾与脚后跟连线的内侧,剩下的要领什么松肩沉肘啊,自己可以感悟一下!至于气沉丹田,没有气的时候先不要急于沉!初学的人总是贪多!我当初问老师怎么运气,老师说水到才能渠成,你现在一点水都没有,要渠干什么?等你有感觉了,自然一引导就对了!

注意了以上两个动作要领,你的桩功就会逐渐达到一个小时左右!这个时候你就要注意尾骨的感觉了!尾骨向前敛臀,就可以找一找运行小周天的感觉;小周天通了,就可以尾骨微微泛起翻臀,是重心下移,找一找运行大周天的感觉!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裆部变得敏感灵活了,逐渐就会知道裆劲是怎么回事了!

曾经听人说过以前之所以武功传男不传女,很大的原因就是不好讲明裆劲!不练裆劲武功一定有限,传出的传人功夫不行,反而坏名声!还不如不传!

女人中有据可查的武林高手最出名的应该就是严咏春,她的裆劲练得非常好!据说她两条腿夹在一起,她老公(也是武林高手)都分不开!所以只要女人掌握了裆劲的要领,一样可以成为武林高手!

严咏春这个女人是很了不起的!因为她可能是最早提出裆劲的人!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这是一件划时代的事情!因为在那个时代,她作为一个女人敢于提出这样的说法,并且讲出了裆劲的练法是很难得的!因为这件事情是很多男人都说不出口的!李小龙的李三脚那么厉害,与裆劲是有绝对的关系的。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站桩!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哪个天才可以跨越这个阶段!没有两个小时以上的桩功,说什么都是扯蛋!这话不是我说的,也不是太极门说的,是半年打死人的形意门大师薛颠说的!

大家如果想站桩,刚开始可能比较枯燥,下面教大家一个催眠站桩法,此法乃本人自创,希望能给大家帮助!本人在看李仲轩《逝去的武林》也有相关的论述,只是方法不一样。其实和尚打坐要口念阿弥陀佛,有些气功在练的时候要默念一些咒语,道理都是一样的,就是要让人进入一种催眠的状态,达到放松的目的!催眠的状态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身体会很放松,这很利于我们体会太极拳的要领!

站桩时的催眠也很简单,就用我们站桩的姿势:开始时两手环抱于胸前,这时两手的中指有一段距离(10~20厘米)。这时双眼看着两个中指,心中默念“合拢,合拢……合拢,合拢”,默念的速度一定要慢!表达的意思要清楚,但不要做双手合拢的动作。过一会儿你会奇迹地发现,两手的中指就会自动地合拢到一起!

就在两只手的中指合拢在一起的一瞬间,把你的眼睛闭上,你就会进入催眠状态!这时你可以继续心中默念合拢,也可以合拢一会后默念分开,使两只手指分离。进入了催眠状态你就会理解什么是太极拳的放松!

李仲轩老人在《逝去的武林》中讲过:尚云祥老师的方法很独特,他在站桩的时候,尚师只说一句你站着吧,他就感觉自己定在那里了!后来尚师一句:你怎么还在这里定着呢?他便可以走了。这就有催眠的成分在里面!

站桩训练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求松;第二个阶段是求静;第三个阶段是求空。其中第一个阶段还可以继续细分。第一步体会肩颈肌肉松、第二步体会腰背松、第三步体会丹田(腹部肌肉)松;第四步体会胯松。

有了这个目标,你就可以一步步按图索骥,练下去了。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我知道要求松了,但是我怎么松不下来呢?如何才能松下来呢?这里我结合我当初练功的体会给大家讲讲如何放松。

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真是玄妙,中国武术中传统哲学的对立统一思想贯彻始终,阴阳、松紧、正奇、一切都是对立统一的,阴阳之间相生相克,明白了这个道理,你以后看古拳谱中的这些名词就好理解了。正因为松和紧是对立统一的,所以松可以从紧中去求,紧中可以生出松,紧中松为真松,松中紧为真紧(本文中已经有述),只有真松真紧才能用于实战格斗。因为阴阳互为所倚(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先觉条件),孤阴不常,孤阳不长,所以武术中没有完全的松和紧,完全的松为懈,完全的紧为僵。松中有紧,紧中有松,阴阳变化,奥妙无穷。听着是不是很玄啊,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要你站桩练成了,松紧变化不过是其中的小儿科而已。

当初我老师教我的时候只是让我按桩架站好,意念中模模糊糊的想着,把自己平时常用的肌肉放松就行了。但我也不知道自己平时常用的肌肉是哪几块,老师就说,一会你哪里累了就想着放松哪里就行了。

平常人没有练过武术,根本不知道自己身上哪里松了,哪里紧了,属于阴阳未分的混沌之体,刚站桩的时候可以把站桩理解为通过保持自己身体的静态结构来慢慢体会自己身体里的松紧的过程。薛颠说“桩功以慢练入道”,真是大道至简至易,言简意赅。没练过武术的人身上肌肉是紧的,肩膀是端着的,只不过多少年的生活习惯使自己根本就注意不到这些了。但站桩的时候,为了保持架子,就会用肌肉力去对抗地球的引力,那些肌肉就是你平时常用的肌肉,地球引力会用肌肉的酸痛来提醒你身体的这些部位是紧的。放松这部分肌肉,这就是站桩的第一步。

在这里我给正在站桩的朋友推荐,一定要看看“卢氏结构”。在结构里对站桩给出了不少好的指导。多说两句,卢氏结构绝对是好东西,卢氏结构以宋氏形意为基础,是卢宗仁先生和天津一批武林高手心血的结晶。在结构中第一次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传统武术进行科学阐述,破除了武术中很多玄而又玄的迷信神话,将武术功法系统化,理论化。卢氏结构绝对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

卢氏结构中就有用自己身体感受地球引力的论述,感觉到哪个地方肌肉酸痛了,就说明那里僵了,需要进行放松。也许有人会问,肌肉放松了,没有力去支持,那人不就倒了吗?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过猴子、猩猩这些灵长类动物。他们的肩是溜的,胸是平的,没有人类那样发达成块的胸、肩、臂肌。猴子的身体异常灵活,拥有发达的背肌,脊椎骨和肩胛骨的活动量很大,蹲在地上缩成一团的猴子,腾空跃起之时身形能够暴涨一倍,猴子的前臂能伸出很远。脊椎骨就象一根突然挺直的弹簧,将身体射出去。

人和灵长类动物是近亲,人类祖先未直立行走之前也一定拥有类似的能力,只不过由于人类直立行走后,原本经常使用的背肌、腹肌不再常用,而肩、臂、胸肌由于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如果把灵长类动物的身体运动模式称为先天用力模式,人类的身体运动模式可以称为后天用力模式。先天用力模式用于在自然界生存,后天用力模式用于在社会中生活;先天用力模式用于动物间捕猎或逃生,后天用力模式用于人与人之间工作;先天用力模式力量灵活多变,后天用力模式力量呆滞单一;先天用力模式整体协调发力,后天用力模式单一局部用力。

站桩时把常用的肌肉放松了不用力,这就迫使那些平时不常用的肌肉受力(在健美训练中,把这些肌肉称为惰性肌肉),通过地球引力的作用,第一步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平时不常用的肌肉的存在,第二步让这些平时不用的肌肉能够动起来,第三步让这些平时我们不用的肌肉变得和我们的臂肌一样灵活好用。所以站桩后肌肉放松却依然能够屹立不到的原因就是让那些平时不用的肌肉发动起来,维持身体的平衡。站桩的功夫越深,放松的越彻底,不常用肌肉所受到的刺激就越大,这些肌肉就越能发挥作用,最终替代常用肌肉的功能。以前武术中有个术语叫“换劲”,说得多神秘,其实只要明白了站桩的道理,就知道其实换劲就是身体肌肉用力模式的改变,让身上平时不常用的肌肉去负担以前常用肌肉的功能。只要把用力模式改变的道理明白了,那么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主动用自己的惰性肌肉去干各种工作,这就是前辈说的行走坐卧均可练拳,把拳化进生活里了。传说“煤子马”马贵(八卦门的高手,在李仲轩先生写的论点穴的文章中提到过他,但没有写出他的名字)他练功就是摇煤球。别人都是端着肩膀,举着笸箩,用肩膀摇煤球。马老则是沉肩坠肘,拎着笸箩,将其在腰上,鼓荡丹田来摇煤球,别人干活累个臭死,马老却越干活越精神,功夫还长了。

站桩训练其实是很苦的,至少有两关要过,第一是筋骨关,肌肉酸痛,大汗淋漓,两股颤颤,肩臂酸痛;第二是心理关,心猿难伏,意马难收,人心思动,心浮气躁。

初学站桩者第一个遇到的就是筋骨关,因为很多人还没有练到心情烦躁的时候就已经累的无法坚持了。

如何过筋骨关?此关虽然难过,但并非不能过,不可过,又不是葵花宝典的入手第一式,只要方法正确,有明师的指点,坚持一下就过去了。

筋骨关第一处为肩颈拙力,由于普通人的用力习惯都是端着肩膀让肩颈肌肉用力,所以松肩颈为站桩入手第一步。记得我刚开始站桩的时候,最累的不是腿而是肩和脖子,腿累了会发抖,但我还可以坚持,毕竟腿的力气要大,而肩膀累了却酸痛难当,忍不下去了。此关如何过?无他,放松。将这些酸痛的肌肉放松,让肩胛后背的肌肉发挥作用,去支撑肩膀的重量。肩胛的力量上来了,肩膀的力量就可以放松了,这样肩膀就不累了。在“卢氏结构”中,这一步叫做落肩回胛,所谓落肩指的是肩膀放松,将原来端着的肩膀放下来,肩膀放下来了,就形成了所谓的“熊膀”,你看那大狗熊人立起来的时候,那个肩膀是什么样子的,那就是我们追求的状态。我们如何检查松肩的效果呢?那就是看自己锁骨的位置,普通人的两根锁骨,位置大概相当于10点10分时分钟和时针所指的位置,锁骨斜向上耸的。锁骨上耸,则肩耸,肩耸则气浮,气浮则身体紧张。只有放松,肩才能落得下来,两根锁骨的位置由10点10分向9点15分转变,“卢氏机构”中将其称为平锁,平锁要领很关键,不能平锁则肩和胸无法放松。所谓“回胛”,就是肩胛骨紧贴后背,后背肩胛处没有起伏,两片肩胛骨的距离拉开,整个后背肌肉外展,普通人的肩胛骨是向外支出来的,站桩的时候要把支出来的肩胛骨收回去,整个后背成为一个平面,这样后背的力量才能向上传递,肩才能松得下来。

说到狗熊,前天看了萨苏大人的文章,讲到停车场里的狗熊,“那狗熊就是一钻一拱,整个庞大的身子就'滑’进了车里”,“野生动物的肌肉柔韧个个不亚于最好的武术运动员,他们动物园野生园区护栏被车撞了一下,弄出个三四十公分的缝隙,楞有一头羚羊从那儿钻了出去,这些野生动物只要有头能够过去的缝隙,就能跑”。读到这一段在下深以为然,实际上萨大人已经写出来站桩追求的是什么。站桩第一步求松,怎样才算松到家了呢?就是松得身上的肌肉和野生动物的肌肉差不多就行了,如果大家还没有直观印象的话(也是,我想大家肯定很多人没有亲眼见过野生动物,大多都在动物园或《动物世界》里看过),你就参考猫身上的肌肉就行了。你摸猫身上的肉,非常松弛,可是猫的力气是很大的,猫爪一拍,老鼠被拍上就跑不了,向上一窜,一米多高的墙就上去了。没事时多逗逗猫,看看它的动作,你对武术的认识会不知不觉的提高。

比如说,站桩求松的同时还要求一个整,什么是整?很多人认为“砸之不落,推之不倒……”是整,当然这也不是错的,这种整是站桩中出功夫的表现,但“整”不仅仅是这些,这样的整是不能上场去格斗的,真正的整应该是把浑身上下练的整体协调,手上有触动,脚下就有感觉,腰胯就有动作,你看那猫的动作,无论何时都是身子整体协调的运动,一处动则浑身无处不动,甚至连它伸懒腰,蹭痒痒都是如此。李仲轩老先生说,“练形意拳的是属蛇的,浑身上下就一块肉”,指的就是把身子练得整了以后,原来身上各自动作的肌肉变成统一协调的运动,就好象身上只有一块肉一样。

站桩日久,功夫加深,身体的形态自然就要发生变化,逐步将原来在站桩时才会摆出来的肩膀和肩胛的姿势变成日常生活中的常态。比如你的锁骨不再象以前那样耸着了,你后背的肩胛骨之间的距离展开了。这些都是能看出来的,记得原来听练舞蹈的说过一句话“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导演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武术也是如此,练功夫和不练功夫的人,一看就能看出来。我们的一位师兄,他的功夫很棒,方圆几十里地的人都知道他能打,所以很多十几岁的半大小子都来找我们师兄学拳,他们来学拳的目的纯粹是为了打架时不吃亏,想学几个好用的招式,上手就能用。可是有招式没功力那是没有威力的,纯粹是挨打的拳。师兄也不保守,为了让他们提高功力就教他们站桩,可是那帮小子哪是练功的料啊。一个个全都呲牙咧嘴,站了几次就不站了,为了搪塞师兄,每次问起练功的进度时,他们都说在家站桩了,可是两三个月过去了,师兄一看他们的身子,一点变化都没有,知道他们全都偷懒,一生气把他们全给轰跑了。

说到这里就要讲过筋骨关的方法了,站桩不是死站着不动,而是要体会身体内部的运动,站得肩膀酸痛,这是假疲劳阶段,一定要挺过去,但硬挺着也不行,容易发僵,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个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当你站桩站得肩膀酸痛的时候,可以活动肩膀,这个活动范围很小,就几毫米,有个意思就行,别人根本看不出来你在动,活动方向不限,向上向下向前向后随你便,在活动中找你觉得最舒服的活动方向,动起来以后,酸痛就能缓解了,动的时间长了就能体会到体内筋的位置。所以过筋骨关的方法之一是:微小运动。

想想我当初刚站桩的时候,也是肩颈处酸痛难当,后来加强意念放松这里,这里松下来以后,锁骨下降,肩胛骨下落,向两边展开,此时就体会到后背“头顶抻拔,尾锥下降,左右展开的十字劲”。现在你看我说的头头是道,但那个时候,我纯粹是傻站,不想其他,我觉得我那时候长功夫是最快的,而且练武讲究“意到气到”,也就是你关注哪里哪里的功夫就长得越快。比如你刚开始关注肩膀,意念中想着肩膀放松,那么你肩膀放松的速度,就会比身体其他的部位快。那时我站桩站得肩膀酸痛,两股颤颤,为了过这一关,我就想着“松肩、松肩”,重点关注肩部,很快肩就松下来了,当然这个意识不能太重,想的模模糊糊,有点就行了,否则意念太重会伤身的。肩松下来以后,感觉后背的力量传上去了,就可以在站桩中体会后背的感觉的,将后背松下来。所以过筋骨关的方法之二是:意念配合。

回想当时站桩,确实是累、苦,但我自己并不觉得苦,为什么呢?因为我感觉这个苦有价值,感觉身体有好的反映,所以练起来有乐趣。站桩要站出生气,站出乐趣,有了这个感觉才算是上道了,那个时候就不是人练拳了,而是拳练人。如果没有这个生气,那就不是站桩而是立了根电线杆子。

以上讲的这些,都是侧重于筋骨的东西,在站桩中还有神意方面的要领需要配合,但这个东西不好讲,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筋骨方面大家都差不多,但精神意识方面的东西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脾气秉性都有关系,而且站桩的不同阶段对神意有不同的要求,必须由明白的老师根据每个弟子的实际情况去进行具体的指导。“神而明之,在乎其人”,所以这里我就不谈了。

站桩的时候,腿部的负担是很清晰的,手指“撑”起来,也能够保证肩膀和胳膊以及上背部的负担,但是这毕竟是两种负担,应该怎样通过腰串联起来呢?还是应该“让肩膀和手也参与站桩,因为一体化了”。我感觉应该是前者,因为仔细分析所有的拳理,都一样强调:在接触敌人重心,并且发力之前,上半身是放松的,只有在接触敌人重心,并且发力的那个瞬间,才形成一个“一体化发力”的形式,而在发力之前,应该是“下肢与腰腹一体化运动,保证运动速度与变向速度以及稳定性,上肢象风中旗帜一样,或者说像是老虎和豹子的尾巴那样,随着式子摆动”。

站桩应该是两种状态都训练,如果把上半身彻底放松,就是那种只保持着筋骨连接稳定性,任何肌肉力量都不施加的放松,则是在训练发力之前的“肌肉一体化运动”,而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在训练“发力瞬间”的“肌肉一体化运动”,那么,手上应该是有力量的,甚至于大概应该与腿部负担成比例的静力收缩,接近于手指俯卧撑的时候那种强度的“撑开”,并且把这种力量试图通过腰传递到下肢,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发力瞬间模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1037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