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形成的主要原因

压疮形成的主要原因,第1张

 长期卧床患者,因持续受压,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而形成的溃疡,称为褥疮,又称压疮。下面由我为你详细介绍压疮形成的原因等相关知识。

 压疮形成的原因

 病因

 1压力因素

 (1)垂直压力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组织遭受持续性垂直压力,特别在身体骨头粗隆凸出处。如果长期卧床或坐轮椅、夹板内衬垫放置不当、石膏内不平整或有渣屑、局部长时间承受超过正常毛细血管的压迫,均可造成压疮(一般而言皮肤层下的血管可承受的压力约为32mmHg左右,假若超过以上的压力,局部血管便可能扭曲、变形而影响到血流的通过,则有缺血的现象)。

 (2)摩擦力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当病人在床上活动或坐轮椅时,皮肤可受到床单和轮椅垫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如皮肤被擦伤后受到汗、尿、大便等的浸渍时,易发生压疮。

 (3)剪力所谓剪力是一个作用力施于物体上后导致产生一平行反方向的平面滑动,是由摩擦力与垂直压力相加而成。它与体位关系密切,例如平卧抬高床头时身体下滑,皮肤与床铺出现平行的摩擦力,加上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从而导致剪力的产生,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

 2营养状况

 全身营养缺乏,肌肉萎缩,受压处缺乏保护,如长期发热及恶病质等。

 全身营养障碍,营养摄入不足,出现蛋白质合成减少、负氮平衡、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一旦受压,骨隆突处皮肤要承受外界压力和骨隆突处对皮肤的挤压力,受压处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压疮。

 3皮肤抵抗力降低

 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大小便失禁、床单皱褶不平、床上有碎屑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

  压疮 临床表现

 1易发部位

 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

 (1)仰卧位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足跟。

 (2)侧卧位好发于耳部、肩峰、肘部、肋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

 (3)俯卧位好发于耳、颊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髂嵴、膝部、脚趾。

 2临床分期

 美国全国压疮顾问小组2007年最新分类

 (1)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皮下软组织受到压力或剪切力的损害,局部皮肤完整但可出现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或导致充血的水疱。与周围组织比较,这些受损区域的软组织可能有疼痛、硬块、有黏糊状的渗出、潮湿、发热或冰冷。

 (2)第一期压疮淤血红润期——“红、肿、热、痛或麻木,持续30分钟不褪”在骨隆突处的皮肤完整伴有压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红斑。深色皮肤可能无明显的苍白改变,但其颜色可能与周围组织不同。

 (3)第二期压疮炎性浸润期——“紫红、硬结、疼痛、水疱”,真皮部分缺失,表现为一个浅的开放性溃疡,伴有粉红色的伤口床(创面),无腐肉,也可能表现为一个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疱。

 (4)第三期压疮浅度溃疡期——表皮破损、溃疡形成。典型特征:全层皮肤组织缺失,可见皮下脂肪暴露,但骨头、肌腱、肌肉未外露,有腐肉存在,但组织缺失的深度不明确,可能包含有潜行和隧道。

 (5)第四期压疮坏死溃疡期——侵入真皮下层、肌肉层、骨面、感染扩展,典型特征:全层组织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伤口床的某些部位有腐肉或焦痂,常常有潜行或隧道。

 (6)无法分期的压疮典型特征:全层组织缺失,溃疡底部有腐肉覆盖(**、黄褐色、灰色、绿色或褐色),或者伤口床有焦痂附着(碳色、褐色或黑色)。

  压疮 治疗 方法

 压疮早期皮肤发红,采取翻身、减压等 措施 后可好转。当皮肤出现浅表溃烂、溃疡、渗出液多时就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

 1药物治疗。

 2物理疗法。

 3中药外用疗法。

 4外科手术。

第一期——红班期;局部血液供应不足,组织缺氧、小动脉反应性扩张,受压部位表现为局部瘀血, 皮肤呈现红斑,但此期皮肤并未破溃。

第二期——水疱期;表皮水疱形成或脱落,真皮及皮下组织肿胀,绀色加深,硬结明显。

第三期——溃疡期;局限于皮肤全层坏死,因溃疡基底部缺乏血液供应,呈苍白色,肉芽水肿,流水不止。

第四期––坏死溃疡期;这个时期溃疡侵入真皮下层、肌肉层、骨面等部位,出现感染扩展,更是出现了全层组织缺失。

扩展资料:

临床表现

1易发部位

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

(1)仰卧位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足跟。

(2)侧卧位好发于耳部、肩峰、肘部、肋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

(3)俯卧位好发于耳、颊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髂嵴、膝部、脚趾。

2临床分期

美国全国压疮顾问小组2007年最新分类

(1)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皮下软组织受到压力或剪切力的损害,局部皮肤完整但可出现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或导致充血的水疱。与周围组织比较,这些受损区域的软组织可能有疼痛、硬块、有黏糊状的渗出、潮湿、发热或冰冷。

(2)第一期压疮淤血红润期——“红、肿、热、痛或麻木,持续30分钟不褪”在骨隆突处的皮肤完整伴有压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红斑。深色皮肤可能无明显的苍白改变,但其颜色可能与周围组织不同。

(3)第二期压疮炎性浸润期——“紫红、硬结、疼痛、水疱”,真皮部分缺失,表现为一个浅的开放性溃疡,伴有粉红色的伤口床(创面),无腐肉,也可能表现为一个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疱。

(4)第三期压疮浅度溃疡期——表皮破损、溃疡形成。典型特征:全层皮肤组织缺失,可见皮下脂肪暴露,但骨头、肌腱、肌肉未外露,有腐肉存在,但组织缺失的深度不明确,可能包含有潜行和隧道。

(5)第四期压疮坏死溃疡期——侵入真皮下层、肌肉层、骨面、感染扩展,典型特征:全层组织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伤口床的某些部位有腐肉或焦痂,常常有潜行或隧道。

(6)无法分期的压疮典型特征:全层组织缺失,溃疡底部有腐肉覆盖(**、黄褐色、灰色、绿色或褐色),或者伤口床有焦痂附着(碳色、褐色或黑色)。

参考资料:-压疮

胃下垂是指人在站立时,胃的位置偏低,胃的下缘垂坠于盆腔,胃小弯弧线的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约在肚脐水平线上)以下。

胃下垂多见子体型瘦长、体质虚弱、腹壁松驰、腹肌薄弱者。产生的原由,主要是由于悬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韧带松驰无力以及腹部压力下降,使胃整个位置降低、胃蠕动减弱。妇女产后,腹压突然下降,或瘦长体型、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卧床少动的人,容易患此病。

轻度胃下垂患者一般无不适感觉,下垂明显者常见腹都不适、饱胀重坠感,每于餐后、站立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消化不良、便秘等现象。胃下垂严重时,可同时伴有肝、肾、结肠等内脏下垂的现象。

诊断胃下垂最好的方法是X线钡餐造影,可显示无张力型胃:胃体呈垂直状,蠕动无力,胃内滞留液较多,胃小弯弧线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以下;超声波检查可见胃的下缘下移入盆腔(小腹部位),胃电图描记检查可见胃电波幅值无论在餐前还是在餐后都低予正常。

胃下垂的治疗,要以功能锻炼和饮食调节为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着重对腹肌进行锻炼,没有体育器械者,可采取仰卧起坐的简便方法,每日做三至五次,做累为止。饮食要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而富于营养的食物,餐后应卧床休息45分钟至1小时,以减轻胃的负担;减少站立时间,避免过度劳累。腹胀、恶心明显者,可服用吗丁啉、维生素B6以促进胃蠕动、增加胃的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以多酶片、酵母片助消化。

胃下垂在中医属于虚证,脾气虚衰是根本的原因。治疗以扶脾健胃为主,辅以体育锻炼和饮食调养。中医治疗如下:

a 由于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引起脾气虚衰,中气下陷,治疗以补中益气丸健脾升提。

b 若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导致气机不畅,表现为胃脘胀满、嗳气后舒适,属脾虚气滞型,以健脾丸加香砂养胃丸健脾理气和胃。

c 脾气虚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湿聚为饮,水饮停留胃脘,可见胃脘痞胀、感觉胃中有水液晃荡、肠鸣作响,治以苓桂术甘汤健脾化饮。

胃下垂是怎么回事�

健康人的胃相对固定在上腹腔,当人站立时,胃的最低点不能超过脐下二横指(指胃小弯)。所谓胃下垂,就是胃在站立时明显下移,甚至从上腹移至下腹。由于胃的下垂,病人都有胃部不适的感觉,吃点饭就感到胃部饱胀,所以不敢多吃,饭后走路快一点就感到肚子疼。有的胃下垂病人,还合并有其他脏器如肾、肝、脾、横结肠下垂,称之为全内脏下垂。引起胃下垂的原因主要和体质有关,身体虚弱,腹壁脂肪薄,肌张力减弱,脏器韧带松弛,易发生胃下垂,且女性多于男性。这种病变易诊断。因胃移到下腹部,所以吃过饭下腹膨隆,上腹部胃区下陷,并且可以看到主动脉搏动,用手摸及更加明显。最可靠的方法是钡餐造影,如果胃小弯低于两侧髂嵴连线,就可以诊断为胃下垂。此病西医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用胃托系于腹部,可缓解临床症状。中医在这方面相对西医有很多优势,如中药、推拿、针灸,可视病情轻重而确定方法。中医将胃下垂分为中气下陷型、脾胃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等。�

怎样治疗胃下垂�

(1)加强营养

胃下垂的孩子形体消瘦,营养不足,所以应该选用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应丰富一些。由于小儿食量少,应该用少食多餐的办法,逐渐适应胃的承受能力。进餐后应该有一段时间平卧,切不可暴饮暴食。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调养,身体会逐渐强壮起来,胃下垂的症状也就会大大减轻了。

(2)全身性康复锻炼

患儿午饭后取头低位、垫高骨盆的姿势仰卧床上20~30分钟。仰卧后双腿伸直,然后抬高、放下,反复进行数次,稍事休息,再重复做数次。也可在仰卧时,双腿做仿蹬自行车的动作。晚饭后散散步,回家后再仰卧床上,自行按摩腹部,从脐下轻柔地向上按压,然后在胃脘部做环行按摩。每天坚持可使胃逐渐上移。

(3)仰卧起坐锻炼

患儿仰卧在硬板床上,头部端正,双腿伸直,足尖向上,双手放在大腿两侧,全身肌肉放松,做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反复做数次。一呼一吸应保持每分钟16~18次。吸气时思想集中在下腹部的丹田穴(脐下15寸处) ,呼气时思想也要集中,四肢肌肉随呼气而放松。15分钟后做仰卧起坐,即身体平卧,双手放于头后,收缩腹部肌肉,上身由平卧位渐上抬,双肘向膝部靠拢,随后复位。仰卧起坐次数由少而多,逐渐增加,3个月为1疗程。

康复锻炼期间,严禁做跑跳动作,不要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中气下陷型胃下垂有何临床表现,如何施治

临床表现:形体消瘦,食欲不振,食后饱胀,呃逆,上腹部疼痛,身体乏力,舌体胖大苔白,脉沉无力。治以举气升阳。方选补中益气汤,药用炙黄芪、白术、陈皮、升麻、当归、柴胡、党参、焦三仙等。水煎,日1剂,分3次服。

脾胃阴虚型胃下垂有何临床表现,如何施治

临床表现:形体干瘦,口渴喜饮,饮后胃脘不适,不思饮食,食后倒饱,手足心热,苔白少津,舌质红,脉细无力。治以滋阴养胃,健脾益气。药用经验方:山药、党参、黄精、玉竹、石斛、荷叶、柴胡、扁豆、佛手、焦三仙等。水煎,日1剂,分3次服。

脾肾阳虚型胃下垂有何临床表现,如何施治

临床表现:形体消瘦,畏寒肢冷,渴不喜饮,胃脘不适,不思饮食,食后饱胀,腹胀矢气,苔白而润,舌体肿大,脉沉细弱。治以温中健脾,补气冲阳。方选附子理中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附子、炮姜、炙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柴胡、当归、佛手、木香。水煎,日1剂,分3次服。

胃下垂有哪些外治法�

(1)推拿法

腹部取穴:鸠尾(剑突下05寸)、中脘、气海、天枢,仰卧位,术者站于患者右侧,以推揉鸠尾、中脘为重点,循序往下至腹部,以脐周天枢、气海为重点按揉,并用托法,即医者四指并拢,根据胃下垂的程度不同,自下而上托之。再以摩法在腹部治疗(逆时针方向操作)14分钟。

背部取穴:肝俞(背部第9胸椎旁15寸)、脾俞(背部第11胸椎旁15寸)、胃俞(背部第12胸椎旁15寸)。患者取俯卧位,以轻揉的滚法,沿脊椎两侧操作,重点在胸6~12两旁的穴位,然后在脾俞、胃俞按揉10分钟。

( 2) 针灸法

取穴:中脘、天枢向下斜刺外陵,气海向下斜刺关元。用补法,留针10~20分钟。恶心呕吐,配上脘、内关,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和中降逆;如合并有溃疡病,可配巨阙、内关、公孙、脾俞、胃俞,用补法,留针10~20分钟,以温中止痛;阳虚灸关元、气海;阴虚者加阴陵泉、太溪

腰肌劳损是一种疾病,这种疾病主要因为腰部肌肉和筋膜的退变,所以才会出现筋膜的破坏,肌肉的紧张、粘连、压痛,从而失去原有的弹性和功能,而给生活,工作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腰肌劳损的疼痛方式是有很多的,主要是体现在腰部疼痛上,有的人会表现为酸痛,酸困,钝木,特别是如果弯腰过久的情况下会加重腰肌劳损的症状,另外,在阴天或气温骤降会加重,有的人甚至会在凌晨四五点钟疼醒。

触诊时,会出现腰部棘突两侧肌肉压痛,紧张,有条索状粘连的症状,疼痛方式和症状对应,可发生一侧腰段,也会发生在整个腰部。

出现腰肌劳损,首先就是要恢复筋膜的构建和肌肉的弹性,解除肌肉和筋膜的压痛,从初期按压疼痛,直到按压痛消失,症状也随之消除!肌肉恢复比筋膜恢复的要快,一般1~2周左右症状就可以消失,肌肉可以恢复弹性,但是筋膜的构建很慢,大约要3个月左右,所以康复后平时没症状,下雨阴天也会略有不适,待自行恢复即可!

另外也可以选择配合艾灸来缓解症状,脐轮药灸疗法,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症状的作用。

①视诊。

首先应该观察病人的整体,包括骨骼发育、肌肉状态、身体姿势、步态等,然后针对患部畸形、肿胀、皮肤情况,如颜色、瘢痕、创面、分泌物等仔细观察。

身体姿势:冠状面观。病人直立时,脊柱呈一条直线,双肩和胸部对称,两髂棘连线与躯干垂直,双下肢靠拢,大腿呈轻度内收,髌骨向前,足跟直立,足平地面,内侧显足纵弓,悬起。姿势异常时有下列表现:脊柱侧弯。根据原发部位、范围和程度不同。在颈胸段可见斜颈、双肩高低不对称、颅面变形等。在中胸段和胸腰段,除少数极严重者外,常代偿较好,即胸廓畸形明显,而颈和骨盆仍近乎正常体位。在胸腰段,胸廓和骨盆皆倾斜,下肢不等长;骨盆倾斜。一侧髂前上棘高于另一侧,可因脊柱侧弯、髂内收或外展畸形,或下肢不等长所致;下肢畸形。如膝内外翻畸形、足内外翻畸形等;

矢状面观。躯干呈4折曲线,即颈前突、胸后突、腰前凸和骶后突。双下肢直立位,由乳突作一垂线,通过肩外侧、胸侧中线、髂嵴中部、股骨大转子前、髂外侧中线,达外踝前方。姿势异常可有下列表现:驼背。胸后突曲线加大。腰前凸代偿性加大;闪腰。为胸陷腹挺姿势;腰前突加大。驼背、闪腰、髋屈曲畸形,皆引起腰前凸代偿性加大;腰前凸消失或后凸。与腰前凸相反的姿势;下肢畸形,如膝关节屈曲或反屈、畸形、足马蹄、高弓、仰趾、跟足畸形等。

步态:双腿走路时,总是一条腿离地,另一条腿负重,相互交替,躯干即向前移动。离地的动作称摆动期,负重的动作称负重期。

摆动期。先靠髋和膝关节屈曲足尖离地,然后膝关节伸直,躯干向前移动,足跟向前着地。髋关节由屈曲位转向近伸直位,同时由于骨盆的扭转,髋关节呈轻度内收或外旋位。

负重期。由足跟着地到足尖离地的动作中,足由近中立位转向跖屈,膝关节保持伸直位,髋关节由近伸直位转向过伸,同时由于骨盆的扭转,髋关节呈外展内旋位。

步态异常。即所谓跛行,根据髋、膝、足的畸形和下肢肌肉麻痹的范围和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来。

②触诊。

检查者以手指按压病变部位,寻找压痛点,了解肿块的大小形态、软硬度、与皮肤和骨骼的联系等,对肿胀部位,检查皮肤温度,有无可凹陷性水肿和波动感等,以及对肌张力、肌腱滑动、关节摩擦、骨折端异常活动的检查。

③叩诊。

很少使用这种方法,有时为了判断骨骼有无损伤或疾病,以资区别软组织病变,可用此法。如沿下肢轴线叩击足跟,或轻叩骨突如棘突、掌骨头、大转子等处来寻找压痛点。

④听诊。

当关节主动或被动活动时,可听到一些声音,如膝关节盘状软骨和肥厚肌腱摩骨突的弹响,肌腱通过肥厚腱鞘和粗糙关节软骨面相互摩擦的捻发音。有时可用听诊器检查肿块有无血管杂音,或干骨端闻听由另一骨端轻叩的骨传导音,骨折时此音明显减弱。

⑤关节活动。

主要指被动活动,了解各关节的活动范围,如屈曲、伸直、外展、内收、旋转等方面的角度。

⑥肌力。

通过各关节的主动抗阻力运动,来检查各组肌群有无麻痹,并分为6级分类判断肌力。

0级:完全麻痹。

1级:肌肉微动。

2级:无地心引力运动。

3级:抗地心引力运动。

4级:次于正常。

5级:正常。

⑦测量。

轴线的测量:上肢屈曲时,手正对肩,而伸肘时,上臂与前臂并非直线,后者桡侧,在肘部形成10度左右的“携物角”。下肢也非直线,膝关节有10度左右的外翻,小腿本身轻度向内侧弯曲。下肢正常轴线的测量是由髂前上棘,通过髌骨中线,达足趾和二趾间隙,连成一条直线。下肢畸形如膝内、外翻时,轴线即变位。

下肢长度的测量:尺量法。病人平卧,双腿并拢,由髂前上棘达足内踝的距离可代表长度;垫高法。对下肢不等长病人,在站立位,用不等厚度类似的鞋底形状的木板,垫高短腿,使两侧髂前上棘在同一高度。所垫木板厚度即等于腿短的长度。

四肢周径的测量:选择肢体肿胀或萎缩明显的部位,用皮尺测量周径。再于同一水平位测量健侧周径,以资对比。

关节活动范围和畸形角度的测量:用各种类型的角尺来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一般以肢体伸直位为起点,皆按0度计算,仅踝关节由90度位按0度位计算,另外前臂以中立位为0度。

根据病情,有些固有的体征,可用特殊体检的方法显示出来。如X线、CT、MR等检查。

⑧神经系统检查。

对骨科病人来说,主要了解脊髓和周围神经的功能障碍,通过感觉、肌力、反射等检查进行判断神经有无损伤等。

⑨颈椎检查。

视诊:有无斜视、有无后突等畸形。急性病人常以手托下颌,颈呈僵硬状态。疑有颈椎结核时,须让病人张口检查咽后壁有无脓肿。

触诊:沿棘突、棘间和椎旁肌群寻找压痛点、肌痉挛和肿胀等。在锁骨上窝作同样检查。有时按压痛点引起肩胛内缘或上肢放射痛。在定位上,颈2颈7和胸1棘突显著,下颌角平颈3,甲状软骨上缘平颈5椎,可作参考。

活动:作前屈、后伸、侧倾或旋转活动,观察有无不对称性受限,即某几方面较好,另几个方面较差,或均匀受限或僵硬。正常屈颈时,下颌角可触胸骨,后伸时可望天花板,侧倾和旋转都有60度在右的活动范围。

⑩腰背部检查。

腰背部包括肋骨、胸椎、腰椎、骶椎和髂骨大部,有胸肋关节、椎间关节、腰骶关节、骶髂关节,以及附着其上的韧带和肌肉等软组织。

视诊:一般在站位和坐位检查,观察姿势有无异常,如脊柱侧弯或倾斜、驼背、腰前凸增大或相反减少(平腰)、骨盆倾斜等。注意棘突后凸的局部成角畸形,常属椎骨破坏后遗现象。肩胛骨和肋骨的位置变异或畸形,可继发于脊柱侧弯或胸腔内疾病,也可能是本病疾患如高肩胛症、佝偻病、纤维异样增殖症等。腰前凸的加大除为姿势异常、代偿胸椎或髋关节畸形外,也可能是腰骶椎本身的畸形,如水平骶椎、脊椎滑脱等;注意下肋与髂嵴缩短的现象。

常见的腰部软组织肿胀,一为中线凸出的硬脊膜膨出,一为侧方腰三角区的流注脓肿。有的背腰部不同表状的咖啡斑点反映了神经纤维病变或纤维异样增殖贯综合征的存在。

触诊:在站位或俯卧位检查,沿棘突、棘间、椎旁寻找压痛点。肩胛骨相当于第2胸椎水平,肩胛骨下角相当于第7胸椎平面,第12肋与胸椎交角相当于第12胸椎,髂嵴连线相当于第3、4腰椎间隙平面,髂后上嵴连线相当于腰椎关节,而骶髂关节在髂后上嵴下方,相当于第2腰椎水平。下腰痛时,压痛点多在位于腰骶髂三角区,有时臀部有反射点,该处可有压痛。

检查椎旁肌肉有无痉挛时,痉挛的骶棘肌较健侧肥厚,且常有压痛。有时发现索条和结节,为肥厚筋膜或痉挛的肌纤维。相当腰椎横突处,可有压痛和肥厚感,额似肿块,但界限不清,乃因腰椎轻度侧弯,凸侧横突向后外侧突起所致。

叩诊:有时为了寻找深在压痛点,按压尚不能引起,可用拳轻叩棘突。

活动:病人站立位,作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活动前屈时棘突间距离应加大,腰椎应呈弧度弯曲。若前屈时,棘突间距离不变,腰椎直立位曲线不变,病人由髋关节屈曲,说明腰部僵硬。用角度尺测量各方向活动角度,也可作粗略估计,注意腰部僵硬和腰活动均匀受限、不对称受限的区别。

有些畸形如脊柱侧弯,在脊柱前屈时,表现胸廓不对称的情况,更为明显。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志室的别名 4 出处 5 穴名解 6 所属部位 7 精舍穴的定位 8 精舍穴的取法 9 精舍穴穴位解剖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0 精舍穴的功效与作用 11 精舍穴主治病证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精舍穴的配伍 14 文献摘要 15 精舍穴研究进展 151 对肾功能的影响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精舍 1 拼音

jīng shě

2 概述

精舍为经穴别名,即志室[1]。见《针灸穴名解》。

穴位 志室 汉语拼音 Zhishi 罗马拼音 Chihshih 美国英译名 Room of Determination 各

号 中国 BL52 日本 52 法

国 莫兰特氏 V47 富耶氏 V47 德国 B47 英国 B47 美国 BI52

志室为经穴名(Zhìshì BL5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精宫。属足太阳膀胱经[2]。志即志意,室即房室,肾藏志,志指肾,此穴与肾俞并列,如肾气聚集之房室,故名志室[2]。志室穴主治腰、肾及前 的疾患:如腰脊强痛,小便淋漓,阴中肿痛,遗精阳痿,食不消,小腹痛,霍乱吐泻,水肿,大便难,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脊强痛,阴痛,阴中疼痛,头昏目眩,耳鸣耳聋,现代又多用志室穴治疗肾炎,肾盂肾炎,阴囊湿疹,前列腺炎,腰部扭挫伤,下肢瘫痪,膀胱炎,尿道炎,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肾绞痛,消化不良等。

3 志室的别名

精宫(《医学入门》),神关(《针经摘英集》),志舍(《神灸经纶》),志堂(《医学入门》),精舍[1]。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腰痛脊急,胁下满,少腹坚急,志室主之。

5 穴名解

志即志意,室即房室,肾藏志,志指肾,此穴与肾俞并列,如肾气聚集之房室,故名志室[2]。

志,指肾之精气。室,人物所居之处,亦充实之意。志室者,必须肾气充实,意志方能发挥。志者,意之所存(《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意有所存谓之志”),心之所之(《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又藏也(《荀子·解蔽》:“志也者藏也”)。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释名·释宫室》)。志虽藏于肾(《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载:“意之所存谓之志……,肾藏精,精舍志”。)实成于心(《毛诗序》:“在心为志”),乃水之精、火之候(《黄帝内经素问·解精微论》:“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必须水火相济,神志乃成。此穴与肾俞平,肾属水,水之精为志,肾藏志,故以为名。[1]

6 所属部位

腰部[3]

7 精舍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志室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下,旁开3寸[4][5]。

志室穴位于腰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卧取穴[2]。

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5]。

志室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志室穴在腰部的位置

志室穴在腰部的位置

志室穴在腰部的位置(肌肉)

志室穴在腰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8 精舍穴的取法

俯卧位,平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

志室穴位于腰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卧取穴[2]。

俯卧位,两髂嵴高点相平处正中再向上2个棘突,旁开3寸处取穴[6]。

9 精舍穴穴位解剖

志室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为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第一腰神经的外侧支。皮肤由第一、二、三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重叠分布。腰三角位于志室穴稍外侧,由背阔肌下缘、腹外斜肌后缘和髂嵴后部之间围成,其底为腹内斜肌。该三角为腹壁薄弱区,易发生腰疝。

9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竖脊肌→腰方肌[2]。

9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第2腰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第1、第2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第1、第2腰背动脉分支分布[7]。

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第一腰神经外侧支;并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通过[5]。

10 精舍穴的功效与作用

志室穴具有益肾固精,清热利湿,强壮腰膝的功效。

志室穴有补肾益精、利溲导湿的作用[2]。

肾藏志,志室穴在肾俞之旁,为肾气之所处,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发育,故志室穴可治疗前阴病、妇科病和男性病[8]。

志室位居于腰部,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上,其循行背腰部,腰为肾之府,故可治疗经脉病[8]。

志室穴有滋补肾阴、清利下焦湿热作用,主治遗精、记忆力减退等,针灸本穴有壮肾添髓之效[1]。

11 精舍穴主治病证

志室穴主治腰、肾及前 的疾患:如腰脊强痛,小便淋漓,阴中肿痛,遗精阳痿,食不消,小腹痛,霍乱吐泻,水肿,大便难,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脊强痛,阴痛,阴中疼痛,头昏目眩,耳鸣耳聋,现代又多用志室穴治疗肾炎,肾盂肾炎,阴囊湿疹,前列腺炎,腰部扭挫伤,下肢瘫痪,膀胱炎,尿道炎,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肾绞痛,消化不良等。

志室穴主治腰、肾及前 的疾患:如腰脊强痛、小便淋漓、阴中肿痛、遗精阳痿、食不消、小腹痛、霍乱吐泻、水肿、大便难等[2]。

志室穴主治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脊强痛[6]。

志室穴主治遗精、阳痿、阴痛、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痛[7]。

志室穴主治腰脊强痛,遗精,阳痿,小便不利,阴中疼痛,头昏目眩,耳鸣耳聋,月经不调,以及肾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5]。

现代又多用志室穴治疗肾炎、前列腺炎、阴囊湿疹、腰部扭挫伤、下肢瘫痪等[2]。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精,阳痿,前列腺炎,肾炎,膀胱炎,尿道炎;

2.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瘫痪,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3.其它:阴囊湿疹,肾绞痛,消化不良。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有时可向臀部放散[6]。

一般直刺或向椎体方向斜刺05~10寸[2]。

直刺05~1寸[5][7]。

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有时可向臀部放散;可灸[6]。

注意:志室穴不能深刺,以免刺伤肾脏[6]。

122 灸法

可灸[2][6][7]。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5]。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15分钟。

13 精舍穴的配伍

志室配肾俞、关元,有补肾益精,壮阳固涩的作用,主治阳痿,遗精。

志室配命门、委中,有强壮腰膝,活血祛瘀的作用,主治腰膝疼痛。

志室配肾俞、心俞、三阴交,治失眠[6]。

志室配肾俞、命门,治腰痛[6]。

志室配关元、肾俞、中极、足三里、三阴交,治遗精、阳痿[6]。

14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腰痛脊急。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小便淋漓。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饮食不消,肓门主之。

《针灸大成》:主阴肿,阴痛,背痛,腰脊强直,俯仰不得,饮食不消,腹强直,梦遗失精,淋沥,吐逆,两胁急痛,霍乱。

15 精舍穴研究进展 151 对肾功能的影响

针刺志室能改变尿液成分和尿量,也可调节肾功能[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2000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7
下一篇2023-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