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打个比方,一只杯子和一个纸团从三米高的地方扔下去,我们都知道结果是杯子会碎成玻璃片,而纸团依旧是一个完整的纸团,也就是说原本坚固无比的东西脆弱性更强。或者换句话说,坚硬的反义词是脆弱吗?
我估计有95%的人是这样认为的,包括我自己在没有读到这本书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那么转移到方法论,假如说我们处在脆弱的环节,那我们是必须要学会坚强嘛,那问题又来了,坚强是怎么学会的呢?学会了坚强就相安无事了吗?越坚强越是好事吗?并不是。
太坚强并没有什么卵用,只是让你在别人的眼中看起来更加生命力旺盛而已,也仅此而已。因为你依然会遭受到伤害,你越坚强一次,下一次伤害可能更加严重,那坚强有个头吗?没有,你依然是脆弱的那个。由此我们知道,只要是脆弱,就会在不确定中受伤,那反义词就很简单,就是反脆弱,是在不确定中获益。
那在我们谈怎样可以提高反脆弱能力之前,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脆弱是怎么产生的。这里引入了一个概念叫做观光化。说人话就是按部就班的来,期待意外最好不要出现。
家长总是期待着孩子在学校里面可以认真学习知识,不惹事儿,然后小学初中高中最后考上大学,一毕业就是社会精英。哪有那么简单的事儿?真实情况是——你会发现很多人大学毕业后依然什么事情都不会干,甚至找了一份工作干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无比平庸。
所以这里我可以领会作者提出的“观光化”,意思是你走马观花地过了一个阶段的生活,学了一个阶段的知识,但是你真正获得了什么价值或者意义或者启发你并不知道,你依然没有能力应对意外发生的事件,你只是知道常规做法而已,而这个世界又千变万化,所以有什么用呢,并没有什么用。
而作者提倡的漫步式的学习,是从不确定当中学习到其中的价值。很多人因为害怕波动而去努力地保护系统,却又无知地弱化了系统,从而泯灭了反脆弱性。而其实波动是可以带来更大的收益的。佛法中也提到过我们要接受无常,那这个无常就是不确定性。抵抗不确定性或者是否认不确定性都只会让你陷入到更纠结更困惑更难堪的情境中。只有接受无常,以平常心去对待各种不确定性,并从中获得启发,去发展自己的反脆弱才能让自己对人生的掌控多一点。
一,过渡补偿
我们都知道骨折过的地方会变得更加坚硬,这就是在意外来临之后的获益,增强了我们自身的反脆弱能力。再比如小孩子打疫苗,打疫苗为什么可以预防严重疾病?在打疫苗的时候其实会稍微带给你一点点的病毒,而我们身体会产生一个过度保护的机制产生抗体,从而当更严重的病毒侵入的时候,我们体内的抗体会自发地保护住我们,这也是在脆弱之后的一个反弹,直接站到了脆弱的对立面,就是反脆弱。
二,合理干预
怎样可以将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了?是让每一个不会开车或者说是开车不规范的人乘坐老司机的车吗?并不是,而是让不会开车的人通过学习,通过练习去获得能够降低事故的能力和技巧。
所以合理的干预是必要的,而过度干预只会导致系统更加脆弱。比如说上海发生的男孩高架上跳桥事故,这是我们作为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却是真实发生的,我相信最难过的一定是男孩的妈妈。如果没有过多干涉孩子的校园生活交友情况,并且没有过分的训斥和责骂,男孩这个时候可能在眼前活蹦乱跳,顽皮地开玩笑逗妈妈。
三,杠铃策略
规避脆弱性的其中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杠铃策略,即两手准备,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资源,在杠铃的两头都有准备,这样可以有效规避满盘皆输的局面。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我们不盲目自信不贸然行事,而有统观全局的能力。
现在有许多人被一些企业家鼓励创业,卖房创业的人还真不少。当然,有人会认为把自己的后路斩断可以更大程度上激发自己的能力,但我想说这是一种冒险的行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提高了自己脆弱的可能。因为我们不可能预测到未来,认为自己一定会成功,这个世界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可能有时候你根本来不及思考,事情就已经发生了。
试错可以使得到更多,可选择性给自己制造杠杆的两端。失去的有限,得到的更多。脆弱性的根本就是不对称性。例如即时反馈,反馈得到好的,那我们可以变得更好,反馈得到差的我们可以立马改正。
追求稳定是这个社会的炸弹。过度干预是脆弱性提升的根本原因,而是要合理干预。…杠铃策略不对称性,非线性,一旦认清了这种非线性,我们就有了更多的可选择性,有了更多发挥反脆弱性的空间,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乔布斯说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不断地试错、不断地调整,以达到最大的收益。在这样的世界当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追求生命的意义,拥抱波动性。
请记住:如果不觉得饥饿,山珍海味也会是味同嚼蜡,如果没有辛勤付出,得到的结果将毫无意义。同样的,没有经历过伤痛便不懂得欢乐,没有经历过磨难,信念就不会坚固,被剥夺了个人风险,合乎道德的生活自然也就没有了意义。
生活中永远都充满着给你带来进步机会的挑战,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要努力从中获益。
在不确定的事情发生之后,我要能够变得更好
一、作者要解决什么问题?
回答:如何从不确认中获益
二、作者解决问题的观点是什么?
回答:敢于面对人生所有的不确定,未知让人恐惧,但同时也让人期待,未知也意味着无限可能性。
三、跟问题相关的关键词有哪些?
回答:焦虑,不确定,黑天鹅事件,三分法:脆弱类,强韧类,反脆弱类,杠铃策略,理性试错,做最坏打算,两手准备,线性关系
四、不解决问题有什么麻烦?
回答:安于稳定,一有变化,容易被摧毁
五、解决问题后有什么好处?
回答:能够战胜各种不确定,并从中创造价值,获得幸福人生
六、作者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1、降低脆弱性
尽量避免负面黑天鹅,不让自己进入收益少代价高的事件
不为蝇头小利,从事会带来严重后果的事情
2、采用杠铃策略
两头重中间轻,大头求稳,小头求博
大部分资源,放在收益确定风险小
少量资源,放在收益高风险高的事
放弃中间,中等风险和收益的事
3、主动地理性的试错
增加正面黑天鹅
七、颠覆你认知观点有哪些?
少数事件,不确定事件对我们生活影响重大
但凡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变得更强大
你好
我是李智聪
欢迎来到一百挑战,一起学习成长
上周讲了两本关于健康的书本,这周讲的两本书是不同主题的两本书。
分别是《能力陷阱》与《反脆弱》。
《能力陷阱》
这本书讲的是我们人生三大陷阱:能力陷阱、人际关系陷阱、真实性陷阱。
《反脆弱》
这本书,讲就是如何在不确性中获益、成长。
《能力陷阱》
1经常从想成为什么人开始思考,会成为一种陷阱。(陷阱的产生)
从现在的优势、认知出发,会被限定。
我们很乐于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于是就会一直去做,最终就使得我们会一直擅长那些事。做得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愿意去做。这样的一个循环能让我们在这方面获得更多的经验,但却容易陷入能力陷阱,在其他方面无法突破。
2不是先思考再做事,而是先做事,再思考(走出陷阱的方法)
不要想它,而要看成功的人怎么做?
正如有句古语:多做好事就会成为好人
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先行动再思考
3三个陷阱 生活三个毫无意识的陷阱
01改变由外而内发生,努力做一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
第一步,重新定义工作
第二步,重建网络
第三步,改变做事的方法
02第一步,重新定义工作
定义领导者做的事情:你是你的组织与外部的连接者。
第一个,真正的领导是链接像桥梁。桥梁领导者知道哪些事情优先,当桥梁领导者,而不是中心领导者
第二个,有远见。 感知环境中的机遇
第三个,打造影响力。比如经常在朋友圈表达观点
第四个,将想法和个人经历结合。
领袖气质:人生阅历丰富;说出个人故事和别人的沟通;想法和做法一致
03第二步,重建网络
人际交往陷阱。
原则一,自恋原则,跟自己相似的人交往。
原则二,懒惰原则,离得近就交往。
吴晓波:跟有趣的人交往
不要讨论功利性,去做,去交往,去感受它的价值。
有领导力会怎么做?
第一,感知趋势
第二,与各领域牛逼的人认识
第三,跨领域合作,创造价值
第四,避免群体思维。樊登老师说:自己朋友圈全是发樊登读书的心得,全是用户和公司的人
第五,提供突破性的想法
第六,提供工作机会
拓展人际关系,完全要靠内驱力做去。
三种关系:
运营关系:下属、老板、解决当前事务
个人关系:提高个人的发展空间
战略关系:认识某个教授,进入某个圈子
打造人际网络步骤
第一,展示自我
第二,投资在外部活动、游学
第三,建立你个人兴趣的团体,积极主动,自己去组织活动
走出人际关系的陷阱过程
第一,展示自我
第二,利用你的二度人脉关系
第三,认识了之后,要维持关系
第四,在这么多人里面,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04第三步,改变做事的方法
当别人说希望做真实的自己,当别人说做你自己,就是没说一样。
这是一个:真实性陷阱
别老说我就是这样的人,我不会改变的了。
最近翻到一个聊天记录,跟某个同学聊天,那个同学说:我是理科生,看的书不多。
现在看回来,我才发现里面有真实性陷阱,用过去的身份限制自己,认为看书是文科生的事情。
4拓展自我改变方法
第一个方法,身份、认知当作游戏。把身份当作别人掉装备赶紧捡过来
第二个方法,注重表现到注重成长。第三个方法,每天都有新目标。
五个阶段
第一,发现差异。我是谁,我现在的身份。增加采取行动的举措感。改变的动力是差异;
第二,只加不减;
第三,混乱迷茫,新旧角色;
第四,重新设定方向;
第五,内在化。学李白变成了杜甫。直接做就行,不用想他为什么做。
5小结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避免人生三大陷阱
能力
人际关系
真实
做法,先做再思考。
找到一个偶像,去模仿。
作业:你将模仿谁,去做一件怎样的事情?
《反脆弱》
1整个世界越来越脆弱,越来越不可预测,不确性。
脆弱的反面不是坚强,坚韧,而是不但不变,反而更好,获益。
三个类比,想想向地面丢个玻璃杯,会碎;
向地面丢个纸团,只是保持不变;
而丢一个乒乓球,不仅没事,而且会反弹。
2大系统的反脆弱性如何支撑起来?
牺牲部分,提高整个系统。
每一次飞机出现,都减少下次飞机的事故。
3杠铃策略。刘慈欣一边单位上班,一边写作。
01怎么从波动性中收益?不对称性中获得收益。
02可选择性。杠铃两头,试错成本低得到的很多。顺势好好赚钱,逆势当成修炼。
4大量的事物都是非线性的。
如果直接从300厘米丢下一个杯子,可能会碎,但是如果分成100个3厘米掉这个杯子,就不会碎。
5反脆弱性原理是快速去得到反馈
反馈可以是好的,也可以反面的。
6结语
塔勒布说,“反脆弱”的存在,说明世界不希望我们了解它,但它的魅力就来自于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它。在这样的世界当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追求生命的意义,拥抱波动性。
请记住:如果不觉得饥饿,山珍海味也会是味同嚼蜡,如果没有辛勤付出,得到的结果将毫无意义。同样的,没有经历过伤痛便不懂得欢乐,没有经历过磨难,信念就不会坚固,被剥夺了个人风险,合乎道德的生活自然也就没有了意义。
生活中永远都充满着给你带来进步机会的挑战,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要努力从中获益。
最后的话
这周这两本书,跟我想象的有点不一样。
《能力陷阱》主要在讲三大陷阱:能力陷阱、人际关系陷阱、真实性陷阱。
《反脆弱》这本书讲,我们现在的生活,充满了不确性,要像乒乓球一样,碰到挫折后,还能从挫折中获得成长。
李智聪
按你想的去生活,否则,你迟早会按你生活的去想
风能吹灭蜡烛,也能使火越烧越旺。
对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沌也是一样:你要利用他们,而不是躲避他们。你要成为火,渴望得到风的吹拂。
《反脆弱》是美国作家塔勒布所著。塔勒布是黎巴嫩裔美国人,曾在纽约和伦敦交易所从事多种金融衍生品工作,后来致力于研究随性性、概率和不确定性问题。他还有两本非常有名的畅销书——《黑天鹅》和《随机致富的傻瓜》。
脆弱的反面是什么?是坚强、强韧?不是。
脆弱的反面是反脆弱。坚强、强韧只能保证不会受伤。反脆弱不仅不会受伤,还会变的更好。如果说脆弱是在不确定中受伤,那么反脆弱就是在不确定中受益,这种能力就是反脆弱能力。比如,一个乒乓球扔到地上,它不但不会摔坏,反而能弹起来。乒乓球拥有的就是反脆弱能力。
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一只火鸡每天享受着农场主提供的食物,安稳度日,并且以为这种好日子没有尽头。直到有一天,农场主像往常一样走来,却出乎意料地抓走了火鸡,要把它杀掉。因为感恩节到了。
其实很多人的人生就在扮演这样的“火鸡”,只知道追求“平稳”,却看不到隐藏在背后的危险,到最后只能追悔莫及。
和火鸡原理类似,还有一个思想实验:布里丹之驴。一只驴又饿又渴,在它的左右两边分别放着食物和水,距离相等。驴子在中间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先去哪边,结果活活饿死。其实只要有一个外来的力量随机推它一把,随意往哪边,都可以解决问题。
掌握反脆弱的方法,提高反脆弱的能力,就是为了让我们拥有这样的应对不确定的本领,不做确定性很强的愚蠢的驴,也不做昏昏度日的火鸡,相反,要把不确定转化为自身优势,为自己所利用。
我们常看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即给我们带来最大利益的,并不是那些曾试图帮助我们(比如提供建议)的人,而是那些曾努力伤害我们但最终未能如愿的人。这就是自身反脆弱能力所发挥的作用。
但是,系统的反脆弱性往往是以牺牲个体为代价取得的。“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充分地说明了系统利益与对部分个体的伤害之间的区别。如果泰坦尼克号没有沉没,人们就会去建造更大的船,可能就会有更多的人丧命。但是,“泰坦尼克号”沉没后,人们就会注意建造大型船的缺陷,就会形成反脆弱能力。这次非冠疫情也是如此,那些在疫情过程感染的人就是牺牲的个体,因为他们的牺牲,人类才能开发出疫苗,战胜病毒,获得反脆弱能力。
人们去商学院是为了学习如何管理好企业,同时确保企业的生存。但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并不希望这些企业继续生存,而希望他们去冒很多轻率的风险,被各种可能性所蒙蔽,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反脆弱性。
(1)学会做猫而不是洗衣机
人要学会像猫一样,而不能像洗衣机。猫是生命体,洗衣机是机械体,二者的区别很大。
生命体的一大特征就是具有很强的反脆弱性,俗语说“猫有九条命”,生命体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避免伤害,同时在这个过程里锻炼和强化自己。
与之相对的机械体,如洗衣机、钟表,具有鲜明的逻辑,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但是没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也不能自我革新、自我进步,它们不具有反脆弱性,在不确定面前不堪一击。
(2)杠铃策略,增加可选择性
杠铃策略,就是摒弃模棱两可的中间路线,而去关注杠铃两头截然不同的策略。杠铃策略会通过减轻脆弱性、消除伤害导致的不利风险,来增强反脆弱性,也就是减少不利事件带来的痛苦,同时确保获得潜在收益。
美国崛起靠的就是运用杠铃策略,鼓励每个人,对于错误和失败要完全接受,而日本则视失败为耻辱,很多人为了掩盖失败,使得错误越来越大。
《三体》作者刘慈欣,对自己人生的配置就是典型的杠铃策略,他一边在事业单位上班,一边写作,既能在不确定中收益,同时又能够过得很好(有一份稳定的生活)。
(3)利用“不对称性”思维
有人对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你们搞哲学的人都很穷,赚不到钱”。泰勒斯就说,“那我赚钱给你们看看。”于是,在春天,他交了一笔定金,预定了一大批榨橄榄油的榨油机,刚好那年橄榄大丰收,大家都需要榨橄榄油,但所有的榨油机都被预定了,大家只好找他来榨油,然后他就赚了一大笔钱。他用的是期权的形式进行的租赁,这是典型的不对称性,付出小小的成本(定金),但是可以得到一个有可能大大的收益。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果你的作品和思想,无论是在政治、艺术或其他领域,都不受大部分人的认可,甚至有人极其反感,但却有一小撮人很喜欢,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勇敢的坚持下去。因为你所付出的成本很小,不必在意那些不喜欢你的人,但你有可能获得很大的收益,比如得到某个人的赏识,或是得到社会的认可。
“反脆弱”的存在,说明世界不希望我们了解它,但它的魅力就来自于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它。
玻璃杯是死的东西,活的东西才喜欢波动性。验证你是否活着的最好方式,就是查验你是否喜欢变化。请记住,如果不觉得饥饿,山珍海味也会味同嚼蜡;如果没有辛勤付出,得到的结果将毫无意义;同样地,没有经历过伤痛,便不懂得欢乐;没有经历过磨难,信念就不会坚固;被剥夺了个人风险,合乎道德的生活自然也没有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