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有哪些
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有哪些,宝宝在不同阶段行为表现都是有所不同的,0~3岁是孩子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都需要好好关注,下面为大家分享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有哪些。
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有哪些10~6个月生长发育进程表
1月龄的宝宝应该会对外界的声音有一些反应,有的宝宝视线会随着人或者物追到正前方的中线位置,也会注意到人脸。
2月龄的宝宝应该会俯卧抬头,发出哭以外的声音,比如咿咿呀呀哼哼唧唧的声音,视线会随着人或者物追到正前方的中线位置。
3月龄的宝宝应该会在俯卧的时候会向上45度抬头,会给出反应性的微笑,可能会将两只手握在一起。
4月龄宝宝应该会发出尖叫声和笑声,视线会随着人或者物追到180度的范围,这个时候双手还是紧握在一起的。
5月龄的宝宝应该会俯卧和可向上90度抬头和抬胸,可以用手抓住拨浪鼓等。
6月龄的宝宝应该会双腿支撑一点重量,拉坐的时候头部不会后仰,能够伸手去够自己想要的东西。
7~12月生长发育进程表
7月龄的宝宝应该会翻身和自己吃饼干,甚至还会拒绝别人把玩具拿走。
8月龄的宝宝应该会独自坐着,叫他名字的时候会有反应,抓住不止一块积木,还能想各种办法够到更多不好拿到的玩具。
9月龄的宝宝应该会扶着东西站立起来,能够把积木块从一只手拿到另一只手上面,会玩各种游戏,见到陌生人的时候又不同于看到日常看家里人的反应。
10月龄的'宝宝应该会发出类似于dadamama的声音,但这是没有目的性的,能够用其他的手指抓取东西。
11月龄的宝宝应该会自己坐下来,拉着物体站起来。
12月龄的宝宝应该会扶着家具走,会咿咿呀呀学说话,用手指着东西和敲击物品等,能够玩拍手的游戏,和别人挥手等。
1-3岁生长发育进程表
13-14月龄的宝宝应该会站一会或者自己独立站着,再到弯腰再自己站起来,逐渐会自己走稳,还指着物品发出dadamama的声音,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或者动作传递自己的需求;
15-16月龄的宝宝应该会熟练的自己轻轻松松搭积木,模仿爸爸妈妈做家务,用自己杯子喝水等。
18-20月龄的宝宝应该会自如的跨上台阶,熟练地推着走路,清晰地叫爸爸妈妈,准确地说出其他几个词语,拿着笔涂鸦。
21-23月龄的宝宝应该会熟练地踢球,准确地把两个词组合起来说话,熟练的说出一两个名称和身体部位。
2-25岁的宝宝应该会对方向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自己吃饭的时候能够保持桌面的整洁,自己穿脱外套和鞋子以及裤子。
25岁-3岁的宝宝应该会熟练跳远和单脚站立,并且时间会延长,越来越熟练地扔球和双脚跳,会模仿画直线,上幼儿园,自己吃饭的时候能够保持桌面的整洁,自己穿脱外套和鞋子以及裤子,自己洗手上厕所擦手等。
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有哪些20~3岁婴幼儿敏感期有哪些突出表现
1、光感视觉敏感期(0-3月)
表现: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喜欢看黑白相间、反差明显的地方 ,宝宝喜欢盯着台灯投在墙上的影子、一张放大的黑白相片或一块黑白相间的布料等;
措施:为了让宝宝适应自然的光线反差,可以白天打开窗帘,晚上关上灯并拉上窗帘睡觉;可以多给宝宝看一些黑白图。
2、口腔敏感期(0-1岁)
表现:这时期宝宝不断练习使用牙齿和舌头,喜欢吃手,咬人,拿玩具放进嘴里,
措施:不要干扰宝宝吃手,让宝宝吃个够;提供可以咬、尝的东西,比如橡皮圈,各种软硬不同的食物;
3、手的敏感期 (6-12月)
表现:这时期宝宝喜欢扔,抓、捏软的东西,体验“粘乎乎”的手感,这是最早手眼协调发展的标志。
措施:让宝宝抓捏物体,不要阻止宝宝这种行为。
4、行走敏感期(1-2岁)
表现:这阶段宝宝处于行走的敏感期,到两岁的时候,大部分宝宝已经能够自如地走、爬、跳,活泼好动,并开始各种“冒险”游戏,走滑梯、跨障碍物,爬楼梯都是宝宝的最爱。
措施:可以放手让宝宝尽情的走,引导宝宝往前走,后退走,转圈走,锻炼协调性、稳定性和身体灵活性。
5、细小事物的敏感期(15-3岁)
表现:处于这阶段的宝宝喜欢捡拾或收藏细小的东西,比如路边的石子、枯叶,以及散落在地的纽扣等;喜欢观察“不起眼”的事物,如没擦干净的污渍、角落里的碎纸片等。
措施:不打扰宝宝的“观察”;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观察的机会,经常带着宝宝去户外活动;并帮助宝宝收集安全的小玩意。
6、空间探索的敏感期(2-3岁)
表现:最早为爬、抓、移动物体等;稍大一点则喜欢爬高、旋转、垒高高,钻箱子,三维。
措施:给宝宝准备积木玩具及类似的玩具,让孩子以各种方式摆放,学习各种几何图形。
7、自我意识敏感期(6个月-3岁)
表现:区分我的和你的,我和你的界限,从开始说“我的”到开始说“不”再到开始咬人,打人,再模仿他人,渐渐孩子有了自我意识,这时期在孩子的眼里,自己的东西就是自己的。
而且不喜欢和他人分享,但这种行为在家长眼里是不礼貌的,但这就是小孩在建立你、我、他三者关系的,确立物权关系的过程;家长们会发现宝宝开始喜欢照镜子、在照片上看到自己时会叫出自己的名字。
措施:当孩子打人时咬人的时候,只需要制止这种行为,不要去谴责和说教;以同理心去理解孩子的情绪,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他的情绪,这样孩子变很快的安静下来;帮助宝宝学习 与人分享。
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有哪些3把握0-3岁BB语言发展规律
0-3岁宝宝语言发育过程家庭测试
月龄正常语言发育
新生儿能哭叫,会用哭声来表达饥饿和疼痛; 所反映出来的哭叫声在音响度、时间、音调上有所差别,妈妈常能区别出其中的不同。
2个月发出和谐的喉音如“啊、咿、吴”。
3个月咿呀发音; 朝发出声音的方向扭头。
4个月开始模范一些声音; 大声发笑,听到妈妈的声音会微笑。
5个月能喃喃地发出单调音节。
6个月能发出单音“妈”“爸”; 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 开始对“不”有反应。
7个月能发出“爸爸”、“妈妈”等复音; 通过音调辨认感情; 对声音有反应时发出声音; 利用声音表达喜悦和不高兴; 开始一连串音节的咿呀学语。
8个月能重复大人所发的简单音节; 能发出双字重音“妈妈”、“爸爸”,但无意识。
9个月能听懂“再见、把手给我”等词句。
10-11个月能用很多单词表示各种意识。
12个月能叫出物品的名字,如牙、眼、灯、碗; 1岁时才会叫“妈妈”、“爸爸”,对说话的注意力日益增强; 能听懂大人的吩咐,对简单的语言要求做出反应; 对“不”字有反应; 能利用简单的姿势例如摇头代替“不”; 开始反射性咿呀学语。
15个月能说出自己的名字。
18个月能认识和指出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能讲2-3个字的词组; 能认识和指出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辨认出熟悉的人和物体; 能说出几个单独的词; 能用代名词你、我等; 说话时反复使用熟悉的单词。
2岁会用2-3字组成的句子; 在2岁末听到某个物体或图画的名字时,能指认; 能听懂简单的命令。
解析:
从上面容易看出,宝宝语言的发育须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三阶段,换句话说,先经过语言的理解阶段,再发展成语言的表达阶段。学说话时,先发单音,后发复音;先说单词,后组成句子,逐步完善。
第一个月:手脚鞥自主活动;注视母亲的眼睛;开始啊啊发音。
2
第二个月:俯卧抬头;眼睛随物转转头至中线;咕咕发声;回微笑。
第三个月:俯卧抬头45度;眼睛随物转头过中线;从仰卧位翻成侧卧位;能笑出声。
第四个月:俯卧抬头90度;眼睛随物转头180度;会握拨浪鼓;见到人会笑。
第五个月:扶坐片刻;会翻身;转头找声源;咿呀发声。
第六个月:独坐片刻;抓住近处玩具;叫名字转头;开始认生。
第七个月:较稳地独坐;伸手够远处玩具;寻找丢失玩具。
第八个月:独坐较稳;用手掌或者手指抓到小物件;会换手拿玩具;能分辨熟人与陌生人。
第九个月:会扶站;拇指食指捏去小物件;持续追逐玩具;能模仿声音。
第十个月:会爬,可扶走几步;会用手势表示欢迎,再见;会发生da-da,ma-ma等简单音节。
第十一个月:独站片刻;拇指食指熟练对捏拿起小东西;有意识的发一个字音;懂得常见物品名称。
第十二个月;独站表现良好;独走表现良好;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会指认身体几个部分。
步骤阅读
小儿动作发育规律
小儿动作发育规律,孩子的到来对于所有家庭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惊喜的事情,而宝宝出生之后身体也在慢慢的长开,不同的动作也会表现在不同的年龄,下面为大家分享小儿动作发育规律。
小儿动作发育规律11、先头后脚:最早的动作是先学会竖头,然后学翻身、坐立、爬行、站立、行走。
2、先近后远:动作的发展及协调是先从靠近躯体的地方进行的,如先抬起手臂、蹬腿,然后学会手指抓物,脚趾活动。
3、先粗后细:如开始只是双上臂乱舞动,后学会用手掌握取较大的物体,最后(8-9个月后)学习用手指捏取小物品。
4、先正后反:先学会双手向前够取物件,后学会向后抛掉物件;先学习向前走路,后学会向后倒退走路。
宝宝大动作发育标准
1个月的宝宝,能够采取俯卧的方法躺着,并且想要把头抬起来。
到了3个月时,宝宝的两只手能经常在一起接触,并能很快抬起头来,和妈妈进行情感互动。
宝宝到6个月时,能够长时间进行坐立,这个时期家长要适当给宝宝添加辅食来补充营养。
宝宝到了9个月后,两只小手就能够把碗很好的握在手里。
在11个月时,宝宝就会扶着周边的物品,向前慢慢行走。
宝宝满了一周以后,就能够向前行走了,家长需要购买合适的鞋子给宝宝穿了。
婴儿大动作训练注意事项
训练宝宝的动作要循序渐进,先练习抬头,后训练翻身,5个月后学习靠物坐立,7个月开始练习爬行,10-11个月训练站立和扶行,12个月以后学习独立行走。
当然也有少数宝宝会比这个标准略提前或略拖后,但有一个最迟的发育年龄:婴幼儿最迟不超过4个月抬头;最迟8个月会稳稳地坐立;最迟14个月会站立;最迟18个月会走。翻身及爬行时间有比较大的个体差异,甚至宝宝一直没有学会爬行就走路了。如果超过了这个最迟的发育年龄,往往预示着孩子有神经行为发育方面的异常及病变,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
因为婴儿的骨骼很软,颈背部肌肉负重能力很弱,3个多月的宝宝学习坐立会造成脊柱受力过重,久之会形成脊柱弯曲;同理,过早地站立也会造成婴儿下肢弯曲。所以,千万不要让宝宝过早地学习左立、站立和走路。
对于小宝宝来说,家长最好多让宝宝练习趴着和俯卧抬头;6-7个月以后的大动作训练重点是多训练爬行。
小儿动作发育规律2宝宝大运动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1、从上到下:
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的动作,其次是躯干,再次是四肢,最后是手和脚。任何一个婴儿在身体动作发展过程中,总是先学会抬头,然后是翻身和坐,接着是使用手臂,最后学会使用手和足部运动,直到能够直立行走。一个不会抬头的孩子,就一定不会走。从上到下的发展顺序是基于生物基础的。(颈屈、胸屈、腰屈)
2、从近到远:
由近到远是指以身体中部为起点,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以上肢动作发展为例,肩和上臂的动作首先发展成熟,其次是肘、腕,手、手指的动作发展最晚。
3、由大到小:
指小儿先学会由大肌肉收缩引起的大幅度的粗大动作,之后才学会由小肌肉收缩造成的精细动作。
4、阶段性:
大动作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阶段性指儿童每个动作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间范围。例如,我们常说:3翻、6坐、8爬,就是指这个动作出现的时间范围。一般儿童大概在3个月左右学会翻身,有的孩子稍微早一些,有的孩子稍微晚一些,总的来说3个月左右就是正常。6个月左右会坐,8个月左右会爬。只有当末个动作比平均值晚或早2个标准差,才算异常。
5、连续性:
就是指动作的发展是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例如:从仰卧到翻身,从翻身到坐,从坐到站等等。前一个动作是后一个动作的基础,后一个动作是前一个动作的继续。由于神经系统的成熟有一定的顺序,肌肉活动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那么动作的发展必然遵循这个顺序。没有前边的动作,就不会有后边的动作,不会抬头的孩子就一定不会坐。
小贴士: 大运动即神经对大肌肉群的控制活动,大的动作、粗的动作全身姿势以及平衡协调运动和运动技能。例如:俯卧、抬头、挺胸、爬、坐、站立、行走、跑、跳、翻滚等。
小儿动作发育规律32—3个月
俯卧抬头、用手肘部分撑起身体、环顾四周
这时可以把孩子放在一张较硬的床上扒一扒,每天2-4次,每次1分钟左右,同时辅助孩子做一些翻身锻炼。你还可以拿一个有趣的玩具,在他的正前方,让他更愿意多保持一会。
提示:这个阶段让他趴着玩是最好的训练方式。因为他在练习抬头时,会尝试着用手肘撑起头部和胸部,满足他自由的控制自己观察周围。很多孩子在开始练习抬头时都很不情愿,为了照顾孩子的情绪,练习时间可以从短到长逐步适应。
3—4个月
俯卧抬头、翻身
此时孩子颈部的肌肉变得更强壮,可以逐渐支撑前半身,挺起胸部,脑袋抬起和床面可达90度,时间也越来越长。每天可让孩子俯卧数次,以促进全身活动。除了学会抬头,宝宝四肢的动作也有飞速的进步。蜷曲的姿势开始伸直,爱踢腿,而且有力,特别是满3个月的时候,宝宝甚至可以靠踢腿的方式来翻身——从仰卧变成俯卧。
提示:如果你看到孩子开始自己滚动,可以帮助他用手臂的力量或者抬起他的头,使他更加容易完成动作。
4—6个月 自由转身
如果孩子开始尝试转身,就表明他正在学习运用手臂的力量,他会不断地重复练习,直到可以对转身有更好的控制。
提示:孩子学会翻身、转身,独自在床或沙发上小心有跌落的危险,要特别注意。孩子衣服穿得不要过厚,宜宽松,否则会影响活动。
6—7个月 坐立
刚开始他可能需要弯着腰,双脚分开,双手放在身体前方支撑起来。慢慢他就能够掌握平衡,能够直立坐着。
提示:孩子不是自然而然地开始坐立的,需要家长协助与支持。你可以扶孩子坐稳,然后再慢慢将手松开,时刻准备扶起孩子,以防跌倒。
7—10个月 爬行、捏取
大部分的孩子在7-10个月大时开始爬行,但有些孩子会更迟甚至从来都不爬行。传统的爬行动作需要手和脚的协调能力和同时运动的能力,但可能有些孩子是通过扭动或者蠕动的方式爬行的,此时可以开始训练孩子用拇指、食指准确捏取,或用双手传递物品。
提示:多鼓励孩子爬行,尤其是7个月~1岁的孩子。你可以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放在他够不着的地方,不久他就会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爬行过去。对于还不会爬的婴儿,则可通过辅助摆位使其尽量保持四肢支撑的姿势。
10—15个月 站立和行走
孩子大约在10~12个月的时候开始学习走路,一般18个月前可以学会。他可能是扶着家具、墙壁行走,熟悉以后他就能够慢慢自己行走。
提示: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底部软软的'鞋子,在安全的地方让孩子学习走路。如果在家的话,也可以让孩子学习走路。如果在家的话,也可以让孩子赤脚。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游戏,比如模仿小动物做各种姿势,既锻炼了四肢的协调。灵敏及柔韧性,又增加了运动量。
12—24个月
单独行走、开始跑、用脚站立、在他人帮助下爬上爬下
开始学习走路时,一般需要1~2个月时间练习,他才能不需要任何帮助地站立和行走。2~3个月以后,他就能完全控制自己,可以弯下身子捡东西、横着行走或者后退、甚至在行走时扔球。到2岁时,孩子就可以走的很好了,在他人的帮助下甚至可以上下楼梯。
提示:可以为孩子买行走时可以推拉的玩具,也可利用充气弹性大球来进行游戏,可将孩子置于大球上,或趟或趴,伴以轻微的上下弹动,以此来刺激孩子运动,或者由家长发口令,孩子听口令向前走或向后退。
24—36个月
大动作如跑、跳、单腿立上下楼梯
此阶段孩子开始发展精细动作,此时孩子的活动范围显著加大,多数孩子会跑、跳,能独立上下楼梯,能踏小三轮车,会推4层积木,能单独翻书页,学会拉拉链,会用铅笔或蜡笔画图,向几个不同方向抛球。
提示:千万别错过孩子发展大动作的敏感期,要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练习。可以徒手运动,以做游戏的形式锻炼孩子,也可以借助玩具器械,比如小皮球、小三轮车等锻炼孩子身体四肢的大肌肉动作,在进行各种运动中发展体能及动作的协调性。
注意:不同的宝宝发育速度也不一样,如果没有太大差别,父母也无需过于担心。
总的来说,0-3岁宝宝的大运动发育是一个“从上到下”“水到渠成”的过程,家长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安全又丰富的环境,让宝宝有足够的机会自由锻炼。
同时也要尊重宝宝的个体化,不要人为控制宝宝训练的时间,更不要过度干预他的发育节奏,让宝宝自己掌控就可以了。
家长只要保持顺其自然的态度和尊重宝宝独特的发育节奏,宝宝大运动能力的发育自然会很好。
1、抬头练习的准备:要挑选宝宝心情愉快的时候进行,避免宝宝吃完奶后立即进行,以防止吐奶。
2、抬头练习的过程:让宝宝俯卧在床上,两臂弯曲放在胸前,手心向下,支撑着身体,妈妈用一个色彩明亮、鲜艳带有声音的玩具,叫着他的名字逗引着他,让宝宝抬头寻找玩具。其实不管是用什么道具,目的就是让宝宝从各个角度把头抬起来,除了趴在床上逗他,还可以在抱着他时从上方制造声音逗他。
3、必要的放松和鼓励:宝宝每次训练的时间不需要太长,几分钟就好。宝宝情绪好时可以间隔锻炼几次,宝宝不想运动时就可以立即停止。当宝宝完成了一次练习后,妈妈可以让孩子侧身、抚摸一下他的后背,让他的肌肉放松。
4、不要以为小宝宝看不懂妈妈的爱,其实他非常敏感,家长的爱抚和语言上的鼓励他都能感觉到。如果父母能够经常爱抚和夸奖宝宝,宝宝从小就能建立起自信心和稳定的情感。
婴儿发育阶段特征
婴儿发育阶段特征,养育孩子的过程是很不容易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状况,父母必须时刻关心孩子的精神和身体变化,下面就来看看婴儿发育阶段特征有哪些?
婴儿发育阶段特征1一月龄:
肌肉运动:俯卧可短暂抬头,利于宝宝体内气体排出,同时为之后的爬行做铺垫,时间不宜过长,从2-3分钟开始慢慢练习。
感知觉: 追视90度,对声音有反应,尤其是妈妈的声音;抓握反射明显,经常握着拳头,但偶尔也能握住妈妈的手指头。
语言:细小的喉音
社交行动:哭和自发的微笑;通过哭声表达自己的情绪,饿或者不舒服等。
二月龄:
肌肉运动:俯卧抬头45度;小拳头慢慢张开,开始出现抓握,并会想去拍打眼前出现的物品
感知觉:追视180度,会寻找声源;喜欢听音乐,对白噪音很享受,例如吹风机和洗衣机的声音
语言:开心时发出啊啊或者哦哦的声音;观察和她说话人的面部表情和动作
社交行动:一个人的时候可以自娱自乐玩很久,比如蹬腿儿,双脚拍打床面;有人陪伴时会和对方微笑
三月龄
肌肉运动:俯卧抬头90度,少数抬胸,双手可抱在一起放进嘴里(口欲期也渐渐拉开序幕);学习单身,会侧卧
感知觉:观察周围环境,喜欢看颜色鲜艳物体,眼镜焦距也从最初的19厘米发展到25厘米,听到音乐会扭动身体
语言:笑出声音,开心时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听到奇怪的声音会忽然静止观察
社交行动:会被逗笑;区分家庭成员;面部表情越来越丰富
注意事项:
1不要单独把宝宝放在床上,尤其是三个月的时候
2三月龄的宝宝如果对很大的声音没有反应体检时要特别和医生指出
3婴儿床上放玩具一定要牢固结实,防止宝宝拉扯摇晃时掉下来弄伤宝宝
4洗澡前要测好水温,37度左右为宜
婴儿发育阶段特征2(一)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
1幼儿的`身体发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身体发育从幼稚到成熟是一个连续,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阶段性,每一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阶段之间相互联系,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发育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发育的延续,如果前一阶段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后一阶段的发育。
2幼儿身体发育的不均衡性
(1)不同年龄段身体发育的速度不均等
各个年龄段身体发育的速度不同,有快有慢,呈波浪式。
重点
在人的身体发育过程中,共有两个身体发
育的高峰,分别是2岁以前和青春期。
(2)身体各个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均等
在身体发育过程中,身体各个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因而身体各个部分的增长幅度也不一样。每一个健康的幼儿,在迈向身体成熟的过程中,头颅增长了一倍,躯干增长了两倍,上肢增长了三倍,下肢增长了四倍。从人体整个形态上看,咋从新生儿时期的较大头颅,脚较长曲干,和短小双腿逐步发展成成人时较小的头颅,简短的曲干和较长的双腿。
(3) 各个系统的发育不均衡
一般包括呼吸,消化,泌尿循环等系统,其发育与身高和体重一样,存在两个发育的高峰期。
重点
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在出生后两年内发育较快。
淋巴系统中,淋巴结,胸腺等在出生后10年内生长迅速。12岁时达到成人的200%,此后逐渐降至成人水平。生殖系统在学前阶段发育缓慢,在儿童时期,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在青春期发展迅速。可见各个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这种不均衡,恰恰是机体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
婴儿发育阶段特征3新生儿期的生长发育特点是什么
1、身体发育规律:新生儿出生1个月内,一般来说体重增加1千克是正常的。这与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密切相关。出生体重越大,满月后体重相对越大;出生体重越小,满月后体重相对越小。
2、身高发育规律: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高是50厘米,个体差异的平均值在03,05厘米之间,男、女新生儿平均有05厘米的差异。新生儿满月前后,身高增加3厘米,5厘米为正常。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高与遗传关系不大,但进入婴幼儿期,身高增长的个体差异性就表现出来了。
3、头尾发育规律:新生儿头围的平均值是34厘米。头围的增长速度,在出生后头半年比较快,但总变量较小,从新生儿到成人,头围相差也就是从十几厘米到二十厘米。满月前后,宝宝的头围比刚出生时增长两三厘米。头围增长是否正常,反映着大脑发育是否正常。小头畸形、脑积水都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4、囟发育规律:很多人认为,宝宝的囟门是命门,不能碰,碰了囟门会变哑。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新生儿前囟门的斜径平均是25厘米,也有个 体差异。但宝宝前囟门如果小于1厘米,或大于3厘米,就应引起重视,因为前囟门过小常见于小头畸形,前囟门过大常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
新生儿期保健的要点是什么
1、母乳是婴儿最佳食物,频繁吸吮促进乳汁分泌;有助于胎便排出,促使黄疸消退。
2、被服:选择柔软,吸水,宽松,透气,颜色浅淡的棉织品。尿布要勤换洗。
3、保温:室温20-22℃之间,湿度55-65%。空调不宜过低可在27-28℃左右为宜。
4、脐带:脐带保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每日用碘伏棉签清洁,不用龙胆紫、消炎粉、脐带粉。
5、皮肤粘膜: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尤其是皮肤褶皱处的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擦伤,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臀部。不要挤压婴儿乳房硬结。
所以,对于每一个初为父母的人来说,了解新生儿期的生长发育特点是什么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当然大家也不要执迷于此,在平时生活里发现婴儿的生长发育不正常时,不要惊慌失措、操之过急,要及时进行正规的医学检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