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惊厥的症状处理方法

幼儿惊厥的症状处理方法,第1张

幼儿惊厥的症状处理方法

 幼儿惊厥的症状处理方法,婴儿惊厥是一种相对比较严重的症状哦,宝宝的小身体会出现剧烈的抽搐,妈妈会发现,宝宝的眼睛会斜视、法制或者上翻等症状,以下分享幼儿惊厥的症状处理方法。

幼儿惊厥的症状处理方法1

  惊厥的症状

  新生儿期

 产伤、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脑膜炎、破伤风和胆红素脑病多见。也应考虑到脑发育缺陷,代谢异常,巨细胞涵体病及弓形体病等。

  婴幼儿期

 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手足抽搦症,婴儿痉挛症多见。有时候也应注意到脑发育缺陷,脑损伤后遗症、药物中毒、低血糖症等。

  年长儿

 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癫痫、中毒多见,有时须注意颅内占位性病变和高血压脑病等。

  小孩子惊厥怎么办

 1、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惊厥发作不可将患儿抱起或高声呼叫。

 2、惊厥发作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松解颈部衣扣,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

 3、根据医嘱迅速应用止惊药物,必要时可以用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备好气管插管和吸痰用具等急救物品。

 4、惊厥发作时,禁忌任何饮食,包括饮水。当患儿惊厥停止、意识清楚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入口腔上下臼齿之间(如果没有压舌板可用铝匙柄裹以手帕)以防舌被咬伤,牙关紧闭的患儿不要用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

 6、惊厥发作时,不能强力按压或牵拉患儿肢体,以免骨折或脱臼。

  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分为五步:

 第一步:患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立即使患儿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切忌给患儿喂药(防窒息)。

 第二步: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用手帕包裹压舌板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手绢及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第三步:控制惊厥。用手指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

 第四步:降温。冷敷———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常更换;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处或使用退热贴。

 第五步:及时就医。

 因为大多数家庭距离医院并不是很近的,而且一旦发生高热惊厥的孩子也不能立刻就送到医院,所以这些急救的常识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保持冷静的头脑,及时给孩子进行急救才能最大程度的帮助孩子减轻痛苦,瞎着急只能帮倒忙。

幼儿惊厥的症状处理方法2

  一、小儿惊厥怎么急救处理

  1及时清理呼吸道

 小儿突然发作惊厥症状,一般都会伴随着呕吐,鼻腔里也会出现大量的分泌物。这个时候这些东西很容易会堵住呼吸道,所以及时清理呼吸道,可以有效防止小儿因此出现窒息。

  2进行物理降温

 惊厥一般都是高烧引起的,所以这个时候要给患儿做物理降温。可以在患儿的头部和腋下涂抹酒精,另外也可以选择用湿毛巾擦拭患儿的全身,帮助散热。在温度下降之后,惊厥引起的抽搐症状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3让孩子保持侧卧姿势

 在小儿惊厥发作的时候,如果小儿还保持着仰卧姿势,那么就很容易被自己的呕吐物影响导致窒息。在惊厥发作的时候,患儿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身体的,意识也会丧失。所以这个时候必须要父母来控制小儿侧卧,防止小儿身体仰卧。

  二、小儿惊厥如何治疗

  1控制高热

 因为小儿惊厥患者都会出现体温上升的情况,所以要想治疗这种病,首先要控制高热。可以选择带上冰帽或者是进行药物降温。药物降温的效果就好,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退烧药。

  2降低颅内压

 小儿惊厥会导致颅内压上升,并且有一些小儿惊厥是脑水肿引起的,这种情况也会导致颅内压升高。所以一定要降低颅内压,可以采用脱水疗法控制颅内压。

  3补充神经营养剂和抗氧化剂

 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a、e、c以及甘露醇这些营养性较丰富的营养剂,能够缓解身体不适,并且预防高热再次发作。

幼儿惊厥的症状处理方法3

  小孩发烧惊厥怎么办?

  1、呼吸通畅

 立即帮宝宝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除枕头,让宝宝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及时清除宝宝口、鼻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宝宝灌药,否则有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2、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宝宝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宝宝,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3、进行降温

 在宝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经常更换;保持毛巾的温度不要过高,或用热水袋装凉水或冰水,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宝宝的枕部、颈部、大腿根处。

 家中孩子得过热性惊厥的 家长常常会感到自责,认为是自己对宝宝的发烧降温不及时才造成宝宝惊厥的。而事实上,尽管热性惊厥与发烧有关

 目前临床上也普遍主张当体温超过385℃ 时给孩子使用退烧药等措施降体温,但目前还没有证据支持这些退热措施会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

 使用退烧药的意图更多在于缓解不舒服的感觉,还可以通过降体温减慢孩子的新陈代谢,从而避免由于脱水造成的惊厥。

 一般而言,服用抗惊厥药物来预防发热惊厥也是不必要的。只有对少数复发风险较高的孩子,在再次发烧时,可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预防治疗。宝宝发烧后的得当护理是预防惊厥不能少的途径哦!

全麻分不保留呼吸的全麻和保留呼吸的全麻,前者在麻醉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出现呕吐!因为使用了肌肉松弛药,肌肉是完全松弛的,呕吐完全不能发生。当然,涉及胃肠道的手术,会有反流的可能性!而后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为了防止反流误吸,一般有如下处理措施:

1、严格的术前禁饮禁食。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末餐为低脂肪含量的话,可以放宽到8小时。

2、对于”饱胃”病人可以行胃肠减压,插胃管

行清醒插管全麻

3、术中采用气管导管隔绝呼吸道与胃肠道,喉罩因不能保证完全隔绝,在这类病人,最好不要选着作为建立气道的方式。

对于保留呼吸的病人,一旦发生呕吐,立即改变体位,----接近俯卧位,以利于呕吐物流出!防止吸入肺内,引起吸入性肺炎,防止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一旦很不幸,吸入肺内,那就只能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冲洗了,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如果堵塞呼吸道,那就得紧急抢救

1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1、执行呼吸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 3、喘息者给予半坐卧位。

4、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忌辛辣 性、产气性食物。指导病人多饮水。

5、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监测血气分析,观察痰液的颜色、量、气味、病人的喘息情况。 6、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不易咳出者指导有效咳嗽、雾化吸入、翻身叩背,必要时行 引流;呼吸困难者给予氧疗,流量1~3L/min,>15h/d。

7、遵医嘱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及平喘祛痰药,茶碱类药应观察有无恶心、心律失常症状。 8、保持皮肤、口腔清洁,痰多者及使用激素类喷雾剂者注意及时漱口。

9、鼓励病人树立长期治疗疾病的信心,防止焦虑悲观心理。 10、指导病人避免诱发因素,戒烟,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11、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指导其坚持长期低流量氧疗,提高生活质量。活动时注意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宜。

2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一、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常规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的程度,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相应措施。

2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及面色变化。 3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应观察创口有无出血、漏气、皮下气肿及胸痛情况。

护理措施 1尽量避免咳嗽,必要时遵医嘱给止咳剂。 2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排便措施。

3胸痛剧烈患者,可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痛剂。 。

4根据病情准备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物品及药物,并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有关处理。胸腔闭式引流时按胸腔引流护理常规。

5给予高蛋白,适量粗纤维饮食。 6半卧位,给予吸氧,氧流量一般在3L/min以上。

7卧床休息。 健康指导 1饮食护理,多进高蛋白饮食,不挑食,不偏食,适当进粗纤维 素食物。

2气胸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抬、举重物,避免屏气。 3保持大便通畅,2 d以上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措施。

4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病情观察 1注意体温的变化及呼吸形态。

2注意有无并发症症状,如头痛,耳鸣,胀涕等。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min。

2保证病人适当休息,病情较重或年老者应卧床休息。 3多饮水,饮水量视病人体温,出汗及气候情况而异。

给予清淡,易消化,含丰富的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 4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给予物理降温。

高热时按医嘱使用解热镇痛片。观察降温后的效果。

出汗多的病人要及时更换衣物,做好皮肤的清洁护理。 5寒战时,要注意保暖。

6按医嘱用药。健康指导 1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2保持充足的营养、休息、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 3忌烟。

4坚持冷水洗脸,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三、肺炎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定时测血压、体温、脉搏和呼吸。

2观察精神症状,是否有神志模糊、昏睡和烦躁等。 3观察有无休克早期症状,如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尿量减少等。

4注意痰液的色、质、量变化。 5密切观察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护理措施 1根据病情和医嘱,合理氧疗。 2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无外溢,必要时置中心静脉导管压了解血容量。

3按医嘱送痰培养,血培养。 4高热护理见高热护理常规。

5胸痛、咳嗽、咳痰可采取对症处理。6饮食护理,给予高营养饮食,鼓励多饮水,病情危重高热者可给清淡易消化半流质饮食。

7注意保暖,尽可能卧床休息。健康指导1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2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 3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

4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四、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神志、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皮肤色泽等。

2有无肺性脑病症状及休克。 3尿量及粪便颜色,有无上消化道出血。

4各类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尤其是呼吸兴奋剂)。 5动脉血气分析和各项化验指数变化。

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安置胃管患者按胃管护理常规)。 2保持呼吸道通畅 (1)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更换 和多饮水。

(2)危重患者每2~3h翻身拍背一次,帮助排痰。如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加强气道管理,必要时机械吸痰。

(3)神志清醒者可做雾化吸入,每日2—3次,每次10—20min 3合理用氧 对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25%一29%)流量(1~2L/MIN)鼻导管持续吸氧。如何配合使用呼吸机和呼吸中枢兴奋剂可稍提高给氧浓度。

4危重患者或使用机械通气者应做好特护记录,并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预防发生褥疮。 5使用鼻罩或口鼻面罩加压辅助机械通气者,做好该项护理有关事项。

6病情危重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按人工气道护理要求。 7建立人工气道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时应按机械通气护理要求。

8用药护理 (1)遵医嘱选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 。

(2)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以防药物过量;对烦躁不安、夜间失眠病人,慎用镇静剂,,以防引起呼吸抑制。

健康教育 1教会患者做缩唇腹式呼吸以改善通气。2鼓励患者适当家务活动,尽可能下床活动。

3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暖、季节交换和流感季节少外出,少去公共场所。4劝告戒烟,如有感冒尽量就医,控制感染加重。

5严格控制陪客和家属探望 谢谢 希望能采纳我。

3 求内科护理学 第二章呼吸系统的重点笔记,详细点最好了,非常感谢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第一节 呼吸系统相关知识要点一、解剖、生理、病理要点: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通气、清洁、温暖、湿润空气)肺:(气体交换的主要部分)呼吸系统作用:摄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确保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和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二、常见症状护理要点:(一)咳嗽咳痰 1护理评估:(1)了解病史;(2)观察咳嗽咳痰特点:咳嗽的性质,音色,节律,痰的色,质,量,气味,是否容易咳出;(3)了解伴随症状和体征:与 关系,有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啰音等。(4)了解治疗及相关检查情况:用了哪些祛痰、镇咳药物;(5)了解病人心理状态;(请思考:痰液颜色、气味与疾病的关系?)2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无效咳嗽、痰液粘稠、疲乏、胸痛、意识障碍有关;(2)有窒息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无力排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阻塞呼吸道有关 ;请思考:如何对有咳嗽、咳痰症状的病人进行护理?3护理措施:(1)湿化气道;(2)翻身、扣背;(3)指导有效咳嗽、咳痰;(4) 引流;(5)机械吸痰;请思考: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病人可采取哪些方法稀化痰液?为什么要翻身、扣背?(二)咯血1护理评估:(1)了解病史;(2)了解咯血量、色、性状:小量咯血:<100ml/d; 中等量咯血:100ml-500ml/d; 大量咯血:>500ml/d或300毫升/次;(3)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窒息;(4)了解治疗及相关检查情况;(5)了解病人心理状态;思考:如何及时发现病人窒息征兆?2护理诊断:(1)有窒息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大量咯血引起气道阻塞等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与血液潴留在支气管内有关;3护理措施:(1)休息与 :小量咯血:静卧休息;大量咯血:绝对卧床休息。

协助病人平卧位,头偏一侧;(2)避免用力排便,稳定病人情绪。(3)保持清洁舒适:及时为病人漱口,擦净血迹;(4)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咯血特点,注意有无窒息先兆;[窒息先兆:胸闷、气憋,唇甲发绀,面色苍白,冷汗,烦躁等。

](5)预防窒息:告知病人咯血时不能屏气,保持呼吸道通畅,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吸引器,气管插管等急救物品)。(6)窒息抢救护理:1)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积血:▲立即取头低足高俯卧位;▲轻拍背部促进病人将积血咯出;▲迅速鼻导管吸痰,或气管插管或气管镜直视下吸痰;2)高流量吸氧;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止血、镇静、止咳); 4)稳定病人情绪;[注意:大咯血使用垂体后叶素时,要控制滴速;高血压,冠心病,心衰和孕妇禁用]5)密切观察病情,警惕再次窒息: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咯血的量、色、性质及出血速度等。

6)必要时配血、输血;(三)肺源性呼吸困难(请思考:肺原性呼吸困难的类型及病因)1护理评估:(1)病史;(2)呼吸困难特点:起病情况、类型 、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变化。评估呼吸困难和缺氧的程度,了解伴随症状;(3)治疗及相关检查情况:使用抗生素、祛痰药情况,胸片、痰液检查、动脉血气分析情况;(5)病人心理状态、睡眠情况;2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部病变使呼吸面积减少,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使气道狭窄或肺气肿有关;(2)低效性呼吸形态: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使气道狭窄有关;3护理措施:(1)休息与环境:采取合适的 ,如半卧位或端坐位,必要时设置跨床小桌,方便病人休息;(2)协助病人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3)按医嘱正确氧疗:▲ 一般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者:可用一般流量(2~4L/min)、浓度(29%~37%)给氧。

▲ 严重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者:可用面罩短时间、间歇高流量(4~6L/min)、高浓度(45%~53%)给氧。▲ 缺氧而有二氧化碳潴留者(PaO250mmHg):可用鼻导管或鼻塞法持续低流量(1~ 2L/min)低浓度(25%~29%)给氧;(4)及时观察氧疗疗效:及时调整吸氧浓度和流量;(5)注意湿化氧气:定时更换消毒吸氧装置,防治交叉感染;(四) 胸 痛 1护理评估:(1)了解病史;(2)了解胸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3)观察伴随症状和体征:是否伴有发热、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发绀、休克等不适。

(4)了解治疗及相关检查情况:如用镇痛药情况、胸片、痰液情况。(5)了解病人心理状态;2护理诊断:(1)疼痛 与胸壁病变、胸腔内脏器疾病有关;(2)焦虑 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3护理措施:(1)休息与 :采取合适 ,保证病人良好的休息;(2)稳定病人情绪;(3)指导缓解疼痛方法;请结合已学知识思考:如何指导病人缓解疼痛?课堂小结:1 呼吸系统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咯血、胸痛 2 呼吸系统症状的主要护理措施有:(1)促进排痰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2)窒息抢救护理;(3)正确实施氧疗等;第二节 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思考:1、你生活中有无患感冒的经历?有何表现?病程多长? 2、患感冒的病因有哪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评估病人: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 病毒(多数由病毒引起)2 细菌:机体抵。

4 医学常识中呼吸科低效性呼吸形态护理计划及评价有哪些

呼吸科低效性呼吸形态护理计划及评价。

护理目标:①患者气道分泌物减少,呼吸顺畅。②患者不发生痰液阻塞气道影响通气的情况。

③患者维持正常的呼吸频率及节律。2)护理措施:①评估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使用辅助呼吸机呼吸的情况,呼吸困难的程度。

②监测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和心律失常的情况。③观察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的症状和体征。

④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呼吸机的重要性,嘱其勿擅自调节呼吸机参数。⑤协 助患者取半卧位,以增加辅助呼吸机的效能,促进肺膨胀。

⑥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缓解焦 虑,以缓解呼吸困难,改善通气。⑦按医嘱及时准确给药,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⑧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抢救,迅速备好相关抢救物品,及时准确做好各项抢救配3)效果评价:①患者未发生痰液阻塞气道影响通气的情况。②患者气道分泌物进行性减少。

③患者可维持自主呼吸,节律及频率正常。

5 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怎样护理

1环境:温湿度适宜,避免烟尘、冷空气的 。

2补充营养与水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饮水1500ml/d,以利痰液稀释。 3促进排痰:除按医嘱使用祛痰药外,还可采取以下措施: (1)指导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尚能咳嗽的病人。

(2)拍背与胸壁震荡:适用于长期卧床、久病体弱、无力排痰者。 (3)湿化呼吸道:雾化吸入,适用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

(4) 引流:适用于痰量较多,呼吸功能尚好的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病人。 (5)机械吸痰:适用于痰量多而咳嗽反射弱的病人,尤其是昏迷或已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的病人。

每次吸引。

  椎弓根钉定位、打钉方法如下:

  进针点:

  C2枢椎椎板上缘水平线下5mm与椎管内侧缘外7mm垂直线交点;

  C3-6侧块背面中上1/4水平线与中外1/4垂直线交点;

  C7侧块背面中上1/4水平线与中点垂直线交点稍偏上;

  角度:C2矢状面内倾30度,水平面上倾20度;

  C3-6矢状面内倾40-45度,水平面与终板平行;

  C7矢状面内倾40-45度,水平面与终板平行 螺钉直径(mm): 35皮质骨螺钉,进钉深度(mm):18-20,进钉不超过80%。

  确定进钉点后,先咬除进钉点处皮质骨,开口器开口,恒力持稳探路器缓慢进入,在松质骨内应阻力不大且均匀,如有大的阻力,可能遇到骨皮质,应拔出探路器,将咬除的棘突剔净、修剪成骨条后填入钉道,再次用探路器,则易控制方向,避免滑入原钉道。进钉前一定要用探针探测钉道四壁有明显骨性感,证实钉道在椎弓根内,方可缓慢拧入螺钉。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肾结石治疗的现代微创技术,但是在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极其重要。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篇1:《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 讨论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 治疗肾结石的护理 措施 , 总结 护理 经验 。 方法 回顾2009年7月至2011年1月62例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指导。结果 术后6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并发2例出血,1例改行开放手术。

 关键词经皮肾镜 肾结石 护理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体外震波碎石,传统开放手术。经皮肾镜碎石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它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这种术式正逐步代替传统的治疗方法[1]。我科62例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满意,现将护理体会 报告 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62例,男45例,女17例,年龄22-65岁,平均435岁;单肾结石48例,双肾结石6例,肾结石合并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8例。结石直径21-58cm。并发肾功能不全及尿毒症4例。术前均行KUB、IVU、CT、超声检查。

 12手术方式

 121器械及仪器 Olympus标准经皮肾镜,德国EMS四代超声弹道碎石机,COOK肾穿刺套装,彩色多普勒B超。

 122手术过程 麻醉方式选择全麻,病人先取截石位,输尿管镜下行患侧输尿管逆行插管注水造成人工肾盂积水。在B超引导下根据结石位置将肾穿刺针穿入肾盏,置入超滑导丝,直至肾盏,先后用筋膜扩张器和金属扩张器由F8扩张至F24,再将经皮肾镜镜鞘(F24)置入肾集合系统,插入安全导丝,用Olympus肾镜(F20)通过镜鞘进入肾盏找到结石。将超声碎石探针抵住结石,直接进行碎石。反复碎石并吸净结石后从尿道口拔出输尿管内导管,经肾造瘘口置入F5双J管,镜下观察双J管留在肾盂内的位置和长度。确认双J管远端确实达到膀胱内,再留置肾造瘘管。

 13结果 55例结石均一期取净,7例肾下极有小结石残留,经ESWL碎石后一个月内排空,无感染、尿瘘并发症。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一项新的微创手术,病人缺乏相关知识,担心手术效果,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士应加强健康 教育 ,加强与病人沟通,使病人了解手术方式,强调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取石率高,并让其他患者现身说法,增强其信心, 消除紧张 心理,特别紧张的病人可以建议医生晚上给病人服用安眠药,保证充足睡眠,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手术。

 212术前准备

 (1)术前行KUB、IVU、双肾CT、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并了解双肾功能,行血生化、凝血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片等检查,以确认病人能否耐受麻醉及手术。(2)做好术区备皮,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3)对有吸烟喝酒习惯的劝其戒烟戒酒,并指导深呼吸、咳嗽、排痰功能锻炼。(4)手术体位训练,指导病人练习2种体位—截石位、俯卧位,特别是俯卧位,由于复杂性结石取石时间较长,因此从俯卧30分钟开始训练,再延长至45分钟、1小时、2小时。(5)有泌尿系感染病史的患者术前常规尿细菌培养。(6)术前晚清洁灌肠。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的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每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4次正常后则每小时1次,连续观察24h。

 222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观察肾造瘘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如肾造瘘管引流液颜色鲜红,可暂夹肾造瘘管,使肾内压升高以压迫止血。本组有2例经肾造瘘管持续用等渗液冲洗后止血。术后嘱病人卧床休息1-2天,无明显出血即可下床活动,如有血尿加长卧床时间,在床上可做适量的运动,多饮水,饮水量在2000ml/天以上,以减轻血尿。多食新鲜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及水果,防止便秘,大便困难时勿用力,宜用缓泻剂,以免引起血尿。

 223造瘘管的护理[2]

 (1)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折叠、受压、定时挤捏引流管,防止血块及碎石堵塞。(2)妥善固定,严防脱落,指导患者翻身前先将造瘘管留出一定的长度,然后再转向对侧,下床和活动必须先将造瘘管妥善安置好,避免不经意的牵拉而引起出血。(3)术后放置双“J”管,输尿管蠕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尿液易由膀胱反流到肾内引起感染,故应让病人尽早取半卧位,定时排空膀胱。

 224肾造瘘口的护理

 (1)术后24h内疼痛明显者应使用止痛剂,造瘘口敷料渗液明显应即时更换,换药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肾造瘘管拔除后,造瘘口用无菌凡士林纱块堵塞,患者健侧卧位2小时。(2)观察腰部情况,注意液体外渗引致肾区及腰腹部胀痛。

 225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腹痛、腹部拒按等症状,如有异常,应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23出院指导

 反复嘱病人多饮水,不憋尿,定时排尿,以防尿液反流,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腰部不要剧烈运动,防止尿液反流,刺激、损伤输尿管,不做四肢伸展运动,防止双“J”管脱落。观察尿色,如有异常,及时来院复查,出院后10周左右来院拔管。指导患者饮食,高尿酸患者限制蛋白质尤其动物蛋白质和食盐的摄入量,高钙患者少食菠菜,同时注意低脂低糖饮食,少饮酒,预防结石复发。

 参 考 文 献

 [1]黄健,李逊微创泌尿外 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91-197

 [2]龚建慧微创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8:27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篇2:《试谈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摘 要目的:探讨经皮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我科收治的26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搜集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作深入的分析。结果:26例患者均一期手术成功,经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85天。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肾结石治疗的现代微创技术,相比于传统开放性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等优势。我科自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开展26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通过围手术期有针对性有预见性的精心护理,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28岁。其中单侧结石12例,双侧结石4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6例,合并高血压者10例,合并糖尿病者2例。鹿角状结石3例,肾多发性结石8例。

 12 方法

 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前取截石位行患侧输尿管镜逆行插管,再改俯卧位,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通过输尿管导管逆行注水或造影剂使肾脏人工肾积水,穿刺成功后置入斑马导丝,留置18~20F的Peelaway塑料薄鞘建立经皮肾操作通道,用气压弹道碎石机将结石击碎小于3mm,利用灌注泵的水压和逆行注水将击碎的结石冲出或用取石钳夹出。所有病例术后均常规留置F5双“J ”管及14~16F肾造瘘管。

 13 结果

 26例PCNL患者均一次性碎石成功,其中术后出现发热1例,出血1例,经积极进行抗感染止血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26例患者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PCNL虽是微创手术,但是却是一项对手术技术要求非常高的手术,仍然可能会有感染、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所以在术前应当与患者及时做好适当正确的沟通交流,不仅要使患者以轻松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手术,接受手术,而且要简要地告知患者手术的原理、过程及优缺点,使患者对自己的手术有一定的了解,避免了因为对于手术的不了解而产生不必要的焦虑,从而更加主动有效地配合手术。

 212 术前准备

 行常规备皮;指导患者术前晚进清淡饮食,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6小时;术前晚清洁灌肠,避免术中损伤肠道;行尿培养,若尿中有细菌,必须选择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使之呈阴性后再考虑手术,避免增加手术的感染因素;协助完成术前泌尿系造影拍片、血液检查、胸片、心电图等术前检查;保证患者术前晚充足的睡眠,对于术前失眠者可适当给予镇定药物;做好术中改变手术方式实施开放手术的准备。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了解手术和麻醉方式,根据麻醉方式决定患者术后早期的体位;术后6小时取侧卧位或半卧位,绝对卧床休息3天,无明显出血可适当下床活动,如有出血,应延长卧床时间。24小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肾造瘘口敷料情况,警惕出血的发生。

 222 肾造瘘管护理

 妥善固定造瘘管,并作好管道标识,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捏挤管道;术后造瘘管应夹闭3―6小时之后再开放,起到压迫止血作用;每日更换引流袋,保持肾造瘘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般情况下肾造瘘管留置3―5天,无特殊情况即可拔管。

 223 双J管的护理

 留置双J管期间,要注意防止尿液的反流。指导病人保持半卧位或者头高脚低斜坡卧位,及时排空膀胱,拔除尿管后不要憋尿避免引起尿液反流;一般情况下4周左右予以拔管,置管期间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腰部胀痛、膀胱刺激征或血尿,以便及时处理。为了避免双J管的移位,嘱患者不要剧烈弯腰、下蹲动作。

 224 导尿管的护理

 术后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脱管和逆行感染;至拔管之前不需要夹管,避免加大膀胱内压力引起尿液反流导致尿路感染;尿道口护理每日两次,每周更换尿袋两次;指导多饮水,起到自然冲洗尿道的作用,有助于残余石渣排出。

 225 并发症的护理

 2251出血:为最常见的并发症,通畅术后常规夹闭肾造瘘管3―6小时,促进血液凝结,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1]。密切观察肾造瘘管及尿管内引流液的色、量及性状,若出现大量鲜红色血性液时应立即处理。术后绝对卧床3天,避免剧烈活动,切忌高压冲洗肾造瘘管。本组病人出现术后出血1例,经积极的止血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

 2252 感染:造成术中及术后感染最重要的原因是结石作为异物促进感染的发生。术前做尿培养,正确使用抗生素。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手术时间;术后做好各引流管的护理,避免逆行感染;有体温升高、脉搏增快等感染征象时,及时予以处理。本组病人有1例术后6小时发热,体温385℃-392℃,给予积极的降温抗感染治疗后,于术后第三日体温恢复正常。

 2253 双J管移位 为了避免双J管的移位需要指导病人不要做剧烈下蹲和剧烈弯腰的动作,也要避免做腰部及四肢同时伸展的动作,同样也要避免所有使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多饮水,定时排尿,避免膀胱压力过高导致双J管移位[2]。

 23 饮食指导

 术后暂时禁饮禁食,待肛门排气后予半流质饮食,无特殊不适1-2天后改为普食,指导患者进优质蛋白、粗纤维、清淡饮食。鼓励多饮水,成人2500-3000毫升为宜,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

 24 出院指导

 多饮水,2500―3000毫升�天,定时排尿,不憋尿;注意休息,2月内避免重体力活动;术后一个月复查腹部平片,拔双J管;含钙结石者少食含草酸、钙成分较多的食物,例如菠菜、浓茶、动物脂肪等,尿酸结石者忌食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啤酒、豆制品等,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3 小结

 经皮肾镜碎石术是目前治疗肾结石的一种微创手术,其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重视各引流管的护理,恰当的出院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帮助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周继萍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第15卷第18期

 [2] 司风琴,韩红霞 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Vol18,No1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篇3:《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经皮肾镜碎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目前 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于2005年11月至2010年10月共开展了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尿路结石160例,通过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未出现并发症,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60例,男83例,女77例,年龄27~68岁,其中输尿管结石35例,输尿管合并肾结石40例,双肾结石3例,单肾结石82例,结石纵径20~68cm,横径15~56cm。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病人面临手术及术后能否痊愈而感到恐惧和焦虑,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病人,加强病人及家属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引导其查看病房书面疾病健康 教育资料,或邀主手术成功者现身说法,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手术。

 22术前训练

 经皮肾手术病人绝对卧床休息1-2周,进食、排泄一切生活只能在床上进行,因此要教会其如何正确使用便器,指导正确的咳嗽的方法,教会床上被动翻身以及卧床进食方法。患者在术中采取俯卧位,指导患者练习体位,是特别俯卧位,由于复杂性结石石取石时间较长,所以先以每次30分钟开始训练,再延长到1小时、2小时、3小时等。

 23完善各项特殊检查项目

 与开放手术大致相同,需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液生化和电解质,心、肺功能凝血四项,交叉合血准备、B超检查、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常规行CT。

 24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为长时间卧床做好个人卫生准备,护士需督促病人术前一日洗澡、洗头,准备手术区的皮肤,术日晨更换洁净的病服。为防止因术后呕吐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需告知病人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为防止麻醉后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不能控制排便而增加污染机会,延迟术后排便,术前晚及术日晨为患者清洁洗肠各一次。为控制尿路感染还需合理使用抗生素。

 3 手术方法

 31 麻醉

 32 患者取截石位,从尿道、膀胱逆行向输尿管内插入输尿管导管;留置尿管;

 33 改俯卧位,B超定位,选择穿刺点:十一肋间、肩胛线近脊柱侧、与地面水平角度约45-75度、穿刺深度大约3-65cm;

 34 B超引导下穿刺,将穿刺套管针刺入目标肾盏内,退出针芯,有清亮尿液流出,证明穿刺成功;退出针芯,沿穿刺针套管置入导丝;

 35 沿导丝依次扩张,扩张通道至直径6mm大小,置入相应大小的扩张鞘,并将扩张鞘推入目标肾盏;

 36 沿扩张鞘置入输尿管镜;

 37 观察肾脏集合系统,寻找到结石;

 38 用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机将结石击碎并冲出,彻底取尽结石;

 39 碎石结束后,输尿管内置入斑马导丝,沿导丝留置双J管;

 310 放肾造瘘管并固定。

 4 术中配合

 患者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在上肢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麻醉成功后,先取截石位行膀胱镜下患侧输尿管插管并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改俯卧位,根据病人的体形选择合适宽度和高度的海棉垫,使肾区凸起便于手术操作。选择宽敞的手术间合理布局,电视监视系统、B超机放置患侧。钬激光机、液压灌注泵入置患侧,便于术者操作。准备好生理盐水灌注液。术中需要通过输尿管镜灌注大量的生理盐水持续术野进行冲洗,冲洗液大量吸收会加重心脏负荷,还可能造成患者体温下降,导致寒战,心律失常及麻醉苏醒延迟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术中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室温控制在22~24℃,加强手术期间体温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低体温。减少身体暴露部分,控制手术时间,加温冲洗液,用恒温箱加温到37℃。手术区域铺无菌巾后在手术区粘上脑科护皮膜,同时将袋下端口置于污物桶内,这样可以防止灌注液的浸湿无菌巾,又便于收集碎石块。无菌技术和保持造瘘管通畅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所以在搬运患者及转送途中,要严防肾造瘘管脱出,因此要做好床边交接班,以确保安全。 5 术后护理

 51 按肾脏手术常规护理

 511 心理护理

 病人因肾脏手而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不能自主翻身,长时间被迫体位,易导致全身不适、睡眠异常。应向病人认真、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并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探视,让病人得到充分地休息,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512 饮食护理

 由于手术和麻醉的原因,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一般24-72小时。肛门未排气时应禁食,静脉补充营养,肛门排气后从流汁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并鼓励病人多吃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513 体位

 术后一般去枕平卧6-8小时,全麻未清醒者应头偏向一侧,防误吸。绝对卧床休息1-2周。

 514 皮肤的护理

 长期卧床加强皮肤护理,不能翻身时需卧气垫床3-5天,加强受压部位皮肤护理,定期协助病人翻身,每日床上擦浴,定期更换床单位,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和干燥。通过以上措施减轻局部压力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磨擦力、剪切力来预防压疮。

 52 伤口的护理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微创手术,但患者仍有1个或2个肾造瘘口,护理人员应加强观察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渗湿应及时更换;如伤口敷料血性渗出多应观察病人是否出血,立即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53 引流管的护理

 531 尿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好尿管,观察尿色变化及尿量,尿管高度不得高于膀胱,避免尿液返流引起逆行感染。每日清洁尿道口2次,每周更换引流袋2次。鼓励患者多饮水,起到生理性冲洗的作用。

 532 肾造瘘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好造瘘管,翻身活动时勿牵拉防止脱出,勿折叠挤压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等,并做好记录。若造瘘管引流出鲜红血性液体,应考虑出血,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引流管的位置不能高于肾造瘘口,防止引流液逆流而感染。当尿液转清后则可试夹闭造瘘管观察24小时,患者无高热、腰痛、腰胀等表现即可拔管,拔管后健侧卧位6小时。

 533 双J管的护理

 术后常规放置双J管可起到内引流内支撑的作用。留置双J管期间,患者可有轻微的腰部不适等症状,在此期间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避免剧烈运动避免侧弯腰等动作。

 6 出院指导

 嘱患者多饮水,每天2500-3000毫升,勿憋尿;腰部勿做剧烈运动,以防双J管脱落,术后1-3月内返院在膀胱镜下拔双J管;尽可能戒烟酒,咖啡和浓茶,少食油腻,减少糖的摄入;如出现剧烈的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寒战、高热,尿液性状和气味改变,及时就诊;每隔1-3月定期复查,了解结石有无复发。

1 腹部切口疝34例病因分析

2 36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3 自制负压引流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4 肾结石要怎么治

5 有关结石护理论文范文

6 肾结石怎么治最好偏方

心脏病

心、肝、脾、肺、肾是人体的重要脏器,而心脏名列榜首。众所迥知,一旦心脏停止了跳动,人的生命就随之络结。在生命存在的情况下,人体细胞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组成成分是保持相对恒定的,也就是内环境的稳定。心脏就像一只血泵,日夜不停地工作着,通过动脉运送供应组织器官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然后经过静脉把人体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送到排泄器官,从而保证了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这就是大循环的作用。小循环又叫肺循环,是一个气体交换的过程。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泡壁渗透到毛细血管中,再由毛细血管进入肺静脉回到心脏,二氧化碳来到肺的毛细血管通过肺泡壁排到肺泡中,然后呼出体外。血液经过肺循环后变成了含新鲜氧气的血液再去供应身体的需要。

还有一个重要的血液循环叫冠状循环,它专门供应心脏跳动的能源。冠状循环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系统完成的。从心脏发出的主动脉的第一对分支就叫做左、右冠状动脉。进入主动脉的新鲜血液,首先进入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又是供应心脏本身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重要血管。左、右冠状动脉又分成若干分支动脉,围绕心脏分别供应各个不同的区域。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负责心脏左右室前壁,心尖部以及室间隔的血供;左旋支大部分营养左心室,小部分营养左心房和窦房结;右冠状动脉的分支主要营养右半心脏。当冠状动脉的某个分支发生病变,相应的接受营养的心肌就会发生损伤、坏死,造成心肌梗塞。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心脏具备了非常雄厚的抗病潜力。在心脏心肌壁内,有着广泛的血管吻合,形成一个密切相关的血管网,也叫侧支循环。一旦冠状循环系统中某一部分发生障碍时,侧支循环可以代替被阻塞的血管的功能。因为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径范围,分别为02~075厘米,02~070厘米,而34%~48%的开口径在041~05厘米之间,这样细的血管很容易引起阻塞而发病。

冠脉循环所供应的是人体最活跃的器官。尽管心脏的重量只占全身体重的05%左右,但是对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来说,心脏的总血流量相当于每分钟250毫升,占心脏总排血量的5%左右。这是因为心脏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完全靠有氧代谢来提供,氧气的消耗占全身的12%。当冠状动脉发生先天畸形、炎症、血栓、栓塞和粥样硬化等病变时,直接影响心脏的供血,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脏病的发生。

老百姓常说的冠心病,实际上就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引起的心脏病。

动脉是一条有弹性的中空管道,有内膜、外膜。正常情况下,动脉内膜纤细而光滑。由于种种原因使动脉内膜的脂质,尤其是胆固醇过分堆积,造成局部内膜隆起,呈白色或淡**,形如粥状,使动脉变细变硬。这些粥状物使动脉管腔变窄,血流不畅,血栓容易形成,甚至阻塞血管。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由于冠状循环有广泛的分支和侧支循环,粥样硬化造成的冠脉管腔狭窄要到比较严重时才会出现症状。当冠脉管腔狭窄50%时无任何自觉症状,达到75%时方出现心绞痛等症状,这时病情就会发展很快。如果冠脉由于管腔狭窄或血栓形成彻底阻塞时,分工供应的心肌缺血缺氧,这就是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的原因。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统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原因,迄今未完全明确,但自古就有之。我国长沙马王堆出土的2000多年前的西汉女尸已证实其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心肌梗塞的病变。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也很高,主要威胁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几年30岁左右的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病人也常可以见到。我国儿童的饮食越来越趋于“西化”,奶油、牛奶、肉类成了孩子们的主食。这样虽然有导致体质增强的作用,但同时血中的胆固醇也在升高,粥样斑块在悄悄形成。所以,青少年时期的肥胖是中年以后患冠心病的基础,应该引起重视。

冠心病男性多于女性,绝经期后的女性冠心病患者明显增加。这是由于生育期妇女血中雌激素水平较高,而雌激素可以延缓动脉硬化的形成。

目前认为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发病因素,与冠心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心绞痛是一临床综合征,是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症状之一。其特点是阵发性前胸或左前胸压榨性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可向左肩部、左上肢放射,引起局部疼痛或不舒服。心绞痛一般在5分钟内消失,多数持续时间数秒钟,甚或1~2分钟。心绞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脉管腔狭窄,血流减少,一般情况并不发病。只有当血压增高,心动过速,心室肥厚,运动等使心肌消耗氧气量增加,造成供救矛盾,而引起心绞痛。

冠心病发生心绞痛取决于冠脉硬化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心脏丰富的侧支循环决定了冠脉的主要分支由于血管阻塞而发生心绞痛的情况各异:有的病人冠脉2~3支阻塞不发病,而有的病人冠状一支主干阻塞就引起严重心绞痛。无论什么原因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都可以引起心绞痛发作。

体力活动后心肌耗氧量增加。一般在骑自行车,爬山,慢跑后易发生心绞痛。情绪激动可以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常见观看足球比赛,亲人死亡,与人争吵后发病的病人。进食大量动物脂肪,同时饮酒,可在数小时后发生心绞痛。因为饮餐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使狭窄的管腔更细,血流减少,而饮酒后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又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寒冷、炎热或季节转换,气候的急骤变化,都可以导致冠脉痉挛,诱发心绞痛。此外,诸如用力排便,较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吸烟、睡眠过少等等均可引起心绞痛发作。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典型的心绞痛往往突然发生,历时短暂,一般只有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个别可达30分钟。部位:胸骨后、左前胸多发,范围为拳头或手掌大小,每次发作部位比较固定。少数病人发生在上腹部、下颌、颈部、后背。典型的心绞痛向左上肢放射,从左肩沿左上臂及左前臂内侧,一直放射至小指、无名指。上述部位发生酸胀、麻痛、无力的感觉。少数病人可放射到颈、咽、牙齿等处。疼痛性质:压榨性、紧缩性疼痛,常伴有窒息和濒死感的恐怖感觉,迫使病人立即停止任何活动。有的病人疼痛程度较轻。有的仅有胸闷、气短的表现。用心电图检查,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的现象,有的病人可完全正常。

心绞痛病人吸氧或舌下含硝酸甘油后病情很快减轻或好转。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特别引起警惕:

1�初次发生心绞痛 出现心绞痛说明冠状动脉病变已相当严重,此时心脏代偿功能低下,由此造成心电不稳定,易发生猝死。

2�心绞痛反复发作或加重 心绞痛经治疗已经稳定,近期内发生疼痛次数增加,间隔时间缩短,疼痛加重,持续时间超过10分钟,舌下含硝酸甘油量增加或效果不好。这往往是由于冠脉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心绞痛呈不稳定性,很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前驱症状。应及早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心绞痛一般在活动、运动的当时发病,休息时好转。也有一部分病人只在睡眠或卧位时发病,称为自发性心绞痛。发病时心电图ST段抬高,酷似心肌梗塞图形,应注意鉴别。这种心绞痛病人治疗效果比较好。

心绞痛应注意与引起胸痛的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如心脏神经官能症、肋间神经炎、胆囊炎等。

心绞痛的处理: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慢性而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应尽可能避免一切可能的诱发和加重的因素,防止心绞痛发作。另外,心绞痛又是发生心肌梗塞的前奏。一定要控制好心绞痛。

一、一般处理。妥善安排生活和工作,不要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要清淡,以蔬菜、水果为主,少食多餐,不要一次吃得太饱,应戒烟戒酒。防止大便用力。适当活动,松弛身心。必要时卧床休息,吸氧,苦发生不稳定心绞痛,应进行心脏监护,及时送院治疗。

二、药物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服用硝酸甘油片。除此之外的药物还有β�阻滞剂如心得安,钙离子拮抗剂如心痛定、硫氮唑酮。下面重点介绍一下硝酸甘油的作用和用法。

硝酸甘油用于临床治疗心绞痛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硝酸甘油的作用原理是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和静脉血管,减轻心绞痛的病因,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心肌的供血,从而达到止痛的作用。服用硝酸甘油片,服药要得法,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宜舌下含服,不要吞服 因为舌下毛细血管很丰富,药物迅速吸收入血,1~2分钟即发生止痛作用。而吞服吸收慢,效果差。2�采用坐姿或半卧姿服药 硝酸甘油对脑血管的扩张作用很明显,服药后立即出现面色潮红、头痛,站立时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而易发生错厥。老年病人或初次服药的病人,坐着服药后有头昏头痛感觉,只要平卧休息或对症处理很快恢复正常,无大妨碍。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这种作用逐渐减轻以至消失。3�选择最理想的药量 开始服用硝酸甘油片时,剂量不宜过大,否则会产生副作用。一般每次含服半片或一片(015~030毫克)为好。究竟服多大药量,依病情而定,最好找出一个适合每位病人的既达到疗效,又使副作用小的剂量。如果药量增加方能见效,短期内连服3~5片,说明病情发生变化,需及时就诊。4�硝酸甘油剂型选择 硝酸甘油类药可分为速效、中长效和长效的剂型。当心绞痛发作时,急救一般选用速效类如硝酸甘油片。如果心绞痛反复发作,可在发作时同时服用中长效制剂,以预防再次发作。中长效类药常用的有消心痛、长效硝酸甘油,一般药效能持续4~8小时。5�硝酸甘油片与其他药合用 心绞痛伴心率快的,可同服心得安;心绞痛伴血压高的,可同服心痛定。硝酸甘油还可以与异搏定、硫氮唑酮合用增强疗效,互相克制副作用。6�硝酸甘油片可以预防性使用 对于能预知一次肯定的用力或活动产生心绞痛的病人,可在用力前先含用硝酸甘油。比如在餐后,大便时易出现心绞痛,就可在进餐时和大便前先口含硝酸甘油来制止发作。7�使用注意事项 为了保持硝酸甘油片的疗效,应将此药放入密闭的避光的有色瓶内,并注意药物的有效期限,及时更换接近失效期的药片。有心绞痛史的病人或老年人,药物应随身携带,放在拿取方便的急救盒内。

目前,硝酸甘油已有了贴膜剂和口腔喷雾剂。贴膜剂外用在左前胸部,药物经皮肤均匀吸收,在24小时内持续发挥抗心绞痛的作用。口腔喷雾剂则因用量小,吸收更快,副作用小而受到病人欢迎。以上这两种剂型价格较贵,不利于推广使用。

目前治疗心绞痛的中西药物品种多,有些药物疗效也很确切,在治疗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1�速效救心丸 为中药制剂,心绞痛发作时服用10~15粒数分钟内见效,此药还可长期服用,每日2~3次,每次5~10粒,预防心绞痛发作。速效救心丸尤其可用在不适合应用硝酸甘油的心绞痛病人。

2�异搏定 对自发性心绞痛作用好。

3�其他 如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心脑舒通等药长期服用,可以起到舒通冠脉循环的作用,一般根据自身条件选用其中的1~2种。

常见的心律失常与急救处理

正常心脏跳动是规则的,成人心率每分钟为60~100次,每次心跳的间隔是均齐的,快慢不超过012秒。如果心跳过快过慢,每分钟小于60次或大于100次,心跳间隔不规则,忽快忽慢,心跳强弱不等,这就叫心律失常。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各种心脏病都可以引起心律失常。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等,烟、茶、酒过量,一时性精神紧张,疲劳,体内电解质的不平衡均可引起心律失常。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是很常见的,而且往往是重要的临床表现。冠心病好转了,心律失常就减轻或消失了。

心律失常的种类很多,像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结性过早搏动等在临床上过程比较良好,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本文不予讨论。本文仅讨论需要急救处理的严重的心律失常。

一、室性过早搏动。过早搏动又称早搏、早跳、期外收缩。过早搏动起源于异位起搏点,与基本节律中的其他搏动相比,在时间上是“过早”或“提前”发生的心脏搏动。产生早搏的异位起搏点在心室的称为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心脏的起搏点正常情况下位于窦房结。

室早的临床表现有胸闷、气短、心跳间歇感、心悸,每分钟发生室早5次以下,病人尚能耐受,超过5次以上,症状加重,而且还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心绞痛、血压低等心脏供血不足的表现。当室早频繁出现,甚至两个一对,三个一对地出现,称为二联律、三联律。它揭示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很可能发展为更加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如不及时纠正,很快导致心脏骤停的结果。

室早的诊断除上述胸闷气短的症状外,主要依靠心电图的诊断。心绞痛、心肌梗塞病人常规做心电图,并且用心电监护仪来监测心律,随时捕捉室早变化的踪影,以便及时处理。

室早的处理:家庭中发生室早病人时,如果既往有冠心病史可以按心绞痛治疗,给予吸氧和舌下含硝酸甘油。经过处理,室早可以减少或消失。如果未见效,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心律平、慢心律等药治疗。切不可自己根据药品说明书服用,以免引起其他严重后果。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阵发的快速而整齐的心律,简称“室上速”,比较常见。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发作时,病人感觉心跳得非常快,好像要跳出来似的,很难受。发作时心率每分钟150~250次,持续数秒、数分钟或数小时,数日。有时当医生赶到,病人已终止发作了。心慌可能是唯一的表现,但如果有冠心病或其他心脏病史,就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的改变,并持续到心动过速停止后1~2周。有的病人首次被诊断为冠发病就是在发生了室上速之后。室上速的病因除冠心病以外,其他如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风心病合并二尖瓣狭窄、甲状腺机能亢进、预激综合征都可以引起。个别青年人没有心脏病也可以发作,但经过很良好。

室上速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初步发作时的症状、心电图特征和以后复发时表现基本相似。反复发作病人自己就能判断出是发生了室上速,这有利于救护。但是,室上速的确诊依靠心电图诊断,尤其是预激综合征伴室上速者,初次发病一定要在发作时做心电图检查以明确诊断,并保留该心电图,再次发作或就诊时向医生出示,提供诊断治疗依据,以免误诊。

家庭救护室上速病人的方法很多,主要目的是尽快终止室上速的发作,以免造成心力衰竭、休克等不良后果。

终止室上速发作的措施:(1) 嘱咐病人深吸一口气后憋住,再用力做呼气动作,或深呼气后屏住,再用力做吸气动作,反复进行。(2) 用压舌板(筷头、匙)压迫舌根部,诱发恶心呕吐动作。(3) 压迫眼球。病人仰卧,闭眼向下看,家人用拇指压迫一侧眼球上方,逐渐增加压力,每次10秒,轮流压迫两侧眼球。压迫时间不可太长,用力不应太大,当室上速速度变慢时立刻停止压迫。青光眼和高度近视者禁用此法。(4) 药物终止发作,必须由医生进行。常用药西地兰04毫克,或心律平35~70毫克,或异搏定5毫克,均需在心电监护下(如无此条件可以听诊心跳或摸脉搏)静脉缓慢注射,一旦室上速发作停止,立即停止注射,以免药剂过量。预激综合征伴室上速禁用西地兰。(5) 经家庭救护或药物治疗未见效,持续时间数小时以上,应积极送医院进一步诊治,进行电转复或食道调搏复律。(6) 除以上救护外,室上速病人可按冠心病心绞痛处理,给予吸氧,舌下含硝酸甘油,服速效救心丸等等,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有时也能起到减轻或终止发作的效果。

三、心房颤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冠心病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时,心房内产生每分钟350~600次的不规则的冲动,心房各部分肌纤维不协调地乱颤,心房丧失了有效的一致性的收缩,导致对心室收缩的影响,出现临床症状。

房颤分为阵发性、慢性两种类型。阵发性房颤可突然发作,历时数分钟、数小时、数日,可经治疗后终止或自行终止。慢性房颤在发作后不终止,伴随心脏病人几十年,习以为常,不需要救护。临床上需要急救的是阵发性房颤和慢性房颤急性病情加重的情况。

1�房颤的主要临床表现 心悸、气短、乏力,劳累后呼吸困难、头晕、脉搏不齐,风心病房颤病人反复心力衰竭,出现咯血。冠心病房颤可因心率过快而致冠状动脉更加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房颤可引起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昏厥。

房颤的严重程度与心率的快慢、房颤持续时间、心脏病程度、心功能的状态有关。慢性房颤心率超过100次/分钟,阵发性房颤持续数小时以上,心脏病程度重,心功能差,病情就很危重,需积极救护。

2�房颤的诊断 依靠临床表现,包括心慌、头晕、脉搏不齐、漏跳、心律不齐、心跳强弱不等、心跳与脉搏的跞动不一致、脉跳少于心跳等等,心电图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3�救护措施:(1) 针对病因治疗。(2) 吸氧,舌下含硝酸甘油,服速效救心丸。(3) 降低过快的心率,用强心药如地高辛、西地兰等。一般应尽快将病人送往医院急救。(4) 转复阵发性房颤,分药物转复和电转复,均需在心电监护下由医生进行。

四、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简称AVB),是由于冠心病或其他心脏病使心脏传导系统供血不足,使心房传心室的神经冲动受到阻滞,引起心房心室各跳各的节律,不能协调一致。AVB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完全性称为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不完全性又称为第一度和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Ⅰ°AVB,Ⅱ°AVB)。

AVB的病因有冠心病心肌梗塞、风湿热、白喉、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服用某些药物(洋地黄、心得安)、高血压病等等。

1�AVB的临床表现 AVB的分度和分型主要依靠心电图的诊断,各度(型)之间可以互相移行。例如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Ⅲ°AVB),当病情好转时,心电图表现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Ⅱ°AVB或Ⅰ°AVB),其中Ⅱ°AVB又可分为莫氏Ⅰ型、莫氏Ⅱ型。Ⅰ°AVB病人常无症状,在常规检查心电图时发现。Ⅱ°Ⅰ型AVB病人可能自觉有心搏脱漏。Ⅱ°Ⅱ型AVB病人可有头昏、疲乏、昏厥和心功能不全,容易发展为Ⅲ°AVB。Ⅲ°AVB的症状取决于心率。心率每分钟40~60次时,病人可能仅有胸闷症状,心率在40次以下,就出现心肌缺血和缺血的症状,在活动后更明显。可以有头晕、胸闷、胸痛和晕厥,并且反复发生阿斯氏综合征,又称为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一般在心率每分钟小于20次或心跳停止时出现。阿斯氏征发作时病人突然神志不清、全身抽搐,口吐白沫,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当心跳恢复或心率增快后病人迅速复原。阿斯氏征发作突然,常无先兆症状,使人措手不及。阿斯氏征反复发作可导致猝死。因此,Ⅲ°AVB必须积极救治。

2�救护措施:(1) 已经发生过阿斯氏征的Ⅲ°AVB病人心率每分钟40次左右时,身边不能离人,一旦发生阿斯氏征所致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详见第二章)。并迅速送医院或叫家庭医生出诊处理。(2) 给予吸氧,头侧位,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3) 提高心率,阿托品03毫克,4小时一次口服;麻黄素25毫克口服,每日3~4次;喘息定舌下含5~10毫克,每4小时一次。有冠心病史的病人可以舌下含硝酸甘油或口服速效救心丸。(4) 病因治疗,心肌炎给予抗感染治疗,药物过量则停用,纠正酸中毒和高血钾,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可给予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如复方丹参、冠心苏合丸、硝酸甘油等。(5) Ⅲ°AVB经药物治疗无效需安装临时或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五、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是一种严重的快速的心律失常,室速大多是在心脏病发展到严重程度出现。与室上速不同的是,室速发作很容易引起休克、心力衰竭、心跳骤停等严重后果。而有时在发病早期或心电图上无法区别。一旦可疑或已确诊为室速,应立即投入急救。

室速的病因最常见的是冠心病,其他如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洋地黄中毒,血钾过低或过高,心脏手术等均可以引起。偶有个别病人病因不明。诱发室速的因素有运动、情绪激动、妊娠、饮酒、喝咖啡及吸烟过多。

1�室速的临床表现 心率120~250次/分钟,可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心脏病的程度和心动过速的持续时间。通常表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心绞痛、低血压、晕厥。当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室速时,预示心室颤动即将发生。

2�救护措施:(1) 情况严重,呼叫危重病抢救车前来急救,病人身边不离人,在严密的监护下送医院。(2) 一旦发生心跳骤停,立即心肺复苏。(3) 吸氧,舌下含硝酸甘油,口服速效救心丸。(4) 利多卡因为首选药物,50~100毫克静脉注射,每隔5~10分钟重复50毫克,总量可达400毫克,然后静脉点滴维持24~72小时。利多卡因必须在医院用或由医生应用,以免引起中毒,对病人不利。利多卡因无效可改用心律平、慢心律等药。(5) 针对病因治疗或对症治疗。(6) 用同步直流电进行复律。一般在利多卡因及其他药无效后应用。(7) 发作中止后选用控制发作的药物口服,防止复发。

完整版请看这里:http://wwwzgxlnet/sljk/ybjb/xunhuan/xzbhtm

三种方法: 1.口对口或(真)吹气法: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颈后部(不是头后部)垫一软枕,使其头尽量后仰。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  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在病人胸壁扩张后,即停止吹气,让病  人胸壁自行回缩,呼出空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  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成人每次吹气量应大于800毫升,但不要超过1200毫升。低于800毫升,通气可能不足;高于2000毫升,常使咽部压力超过食管内压,使胃胀气而导致呕吐,引起误吸。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每次吹气后抢救者都要迅速掉头朝向病人胸部,以求吸入新鲜空气。对小孩3秒一次,一分钟20次。要规律地、正确地反复进行。4~5次人工呼吸后,应摸模颈动脉、腋动脉或腹股沟动脉。如果没有脉搏,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按摩。  2.俯卧压背法:此法应用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由于病人取俯卧位,舌头能略向外坠出,不会堵塞呼吸道,救护人不必专门来处理舌头,节省了时间(在极短时间内将舌头拉出并固定好并非易事),能及早进行人工呼吸,气体交换量小于口对口吹气法,但抢救成功率高于下面将要提到的几种人工呼吸法。目前,在抢救触电、溺水时,现场还多用此法。但对于孕妇、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  操作方法:  (1)伤病人取俯卧仕,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枕于头下,另一臂向外伸开,以使胸廓扩张。  (2)救护人面向其头,两腿屈膝跪于伤病人大腿两旁,把两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约相当于第七对肋骨处)、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开。  (3)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当救护人的肩膀与病人肩膀将成一直线时,不再用力。在这个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气压出,形成呼气,然后慢慢放松全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  (4)按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  3.仰卧压胸法:此法便于观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气体交换量也接近于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点是,伤员的舌头由于仰卧而后坠,阻碍空气的出入。所以作本法时要将舌头按出n这种姿势,对于淹溺及胸部创伤、肋骨骨折伤员不宜使用。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背部可梢加垫,使胸部凸起。  (2)救护人员屈膝跪地于病人大腿两旁,把双手分别放于乳房下(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大拇指向内,靠近胸骨下端,其余四指向外。放于胸廓肋骨之上。  (3)向下稍向前压,其方向、力量、操作要领与俯卧压背法相同。

全麻即全身麻醉的意思,是经呼吸道吸入或者是经静脉注入药物以后,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患者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的一种麻醉方法。

插管即气管插管的意思,麻醉以后,患者不能自主呼吸,要将气管导管插入到气管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常,并连接接呼吸机,用呼吸机辅助代替自助呼吸,全麻插管是麻醉的一种方式。

扩展资料

临床上常用的全身麻醉方法有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复合麻醉。全身麻醉的实施主要可分为麻醉前处理、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麻醉恢复等几个步骤。

吸入麻醉是指挥发性麻醉药或麻醉气体由麻醉机经呼吸系统吸收入血,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的全身麻醉的方法。在麻醉史上吸入麻醉是应用最早的麻醉方法,乙醚是广为知晓的吸入麻醉剂,但是由于其不稳定和易燃易爆等特性,现代手术室内多需要电刀等设备。

由此乙醚可能导致爆炸,现在临床已弃用。吸入麻醉已经发展成为实施全身麻醉的主要方法。吸入麻醉药在体内代谢、分解少,大部分以原形从肺排出体外,因此吸入麻醉具有较高的可控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3131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