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俄式挺身,肯定让许多人又恨又气,明明“五大神技”已经掌握四样了,就唯独剩下俄式挺身这一个动作,死活都练不成。其实,俄式挺身是街头健身入门动作中最难的一个,要比邻居囚徒健身中的动作难很多,能够练成的人自然在少数。
街头健身本来就是一个小众的运动,能够长期坚持训练的人更是在少数,但为何总有人说练俄式挺身容易受伤,最好不要尝试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有一位40多岁的大叔,是一位健身房的器械健身爱好者,肌肉围度和肌肉力量等各方面都毋庸置疑,确实要比许多健身新手强很多。正如许多喜欢街头健身的人,这位大叔也被街头健身的“五大神技”迷住了。5个动作中,他又特别中意俄式挺身。所以就按照网上的教程开始了自己的俄挺之路。可是才练了几个月,肩膀就出奇的疼(这锅冲肩背不背?),最后不得已去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肌腱炎。如果继续练下去,注定会越练越严重,必须停止训练。
肌腱炎在健身中也很常见,主要是由于肌肉纤维过度使用,反复强烈牵拉而引起(通常说的肌肉是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肌腱一端和肌腹相连,另一端附着在骨骼上)。跟腱是人体最大最粗壮的肌腱(摸摸自己的脚后跟),但这依旧不能确保不会出问题。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金牌得主刘翔的经历令人心疼,就是这么健壮的一位跨栏选手,最后因跟腱病变而草草结束了自己的运动生涯。所以,不是身体不够强壮,是再强壮的身体也承受不了变态级的训练强度,身体也是需要休息的。
大叔受伤后也很释然,等自己伤好后,不管是两年还是五年十年,自己都会坚持训练,健身已经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如果自己实在没希望练成俄式挺身,那就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总之,不管自己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应该给自己一个念想,那样才有动力。
需要承认,练习俄式挺身确实很容易受伤,尤其是肩膀和手腕这两个地方。由于俄式挺身的练习方法大多集中在团身和冲肩,这两个动作都需要强制性的把肘关节伸直和收紧肩膀(三角肌前束),卸力后立即会感到相应部位的疼痛。肘关节在这种长期性的超伸状态中,如果得不到恢复,确实很容易受伤(难怪器械健身都比较忌讳锁死关节)。看一下俄挺大神红圈中的肘关节,你能做到这种角度(有些是天生可以,但更多的是后天训练,吊环运动员会更明显)么?
在现实中,俄式挺身用到的肌肉很难在日常训练中练到(主要是发力角度),突然进行高强度的针对性训练自然会提高受伤的风险。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摆正自己的心态,每天进步一点点,避免自己也会因伤停训。
最后,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体重,力量基础等各方面存在差异,每个人练成俄式挺身的难易程度也会不同。如果一年内学不会,不妨把它当做自己长期奋斗的目标,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街健大神,加油!
想锻炼肌力、提升新陈代谢,不是梦!肌力对骨骼健康、体能活力、新陈代谢和生活品质非常重要。透过王牌健身教练的指导,示范以训练大肌肉群如背部、腹部、臀部与腿部为主,有助促进脂肪燃烧,防止肌肉量减少的徒手动作,例如做抬腿让腹部紧实,或是做俄式转体打造小蛮腰的锻炼,都很适合在家动一动。
有效减重包括饮食、运动 跟着健身教练动一动
日本香取慎吾、远藤章造、峯岸南、江户睛美等名人,都曾经接受过专业的健身团队指导。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时间,或是有经济实力到健身房找健身教练一对一指导,甚至透过营养师的饮食指导,达到减重的成效。如果有增肌减脂需求,又想达到减重不复胖的人,不妨跟着健身团队RIZAP出版的新书《王牌健身教练在你家─运动篇》一起动一动,并参考营养师的饮食建议,双管齐下,找回好身材与自信。
书中提到,有效减重方法分为「饮食」、「运动」,在饮食强调的是「低糖饮食」,并提出科学化进行方法,包括一日三餐吃饱、确实补充水分;节制米饭、面包与面类,摄取以蛋白质为主的配菜;聪明选择能提升成果的食材,并善用调味料,让每餐都吃不腻,还有在超商聪明选择低糖食物。并配合「燃烧脂肪期、提升肌肉期、维持期」三阶段,从汤品到肉类、海鲜、淋酱到甜品,都由营养师设计能边吃边瘦的低糖食谱,在家就可以动手做。
训练大肌肉群,有助防止肌肉量减少、促进脂肪燃烧
至于运动强调的是,防止肌肉量减少、促进脂肪燃烧,而以训练大肌肉群为主的训练法,在家安全做,包括每周分部位做2次训练,并搭配训练日志。训练前确实做好暖身,训练后确实做好收操。以背部、腹部、臀部与腿部等大肌肉群为主的训练,提升效率,以及适度雕塑肩膀、手臂、胸部等身体线条。
有效减重方法分为「饮食」、「运动」,在饮食强调的是「低糖饮食」。
俄式挺身俯卧撑照教程来的话,一开始和正常的俯卧撑差不多,只不过两手放在腰部。两个动作的要点:1天赋,我初中的语文老师就能单臂正手引体向上,而且平时从来不进行什么训练。2,力量其实就是技巧。锻炼时间长了,所有的作用的肌肉能协同用力。3辅助训练。譬如单臂正手引体向上,如果你背肌已经足够有力,还要到健身房去用其他的动作训练臂部和三角肌。
但Vic并不以此为足,他有计画地推出一系列的徒手训练教学影片,并巡回北、中、南各地多所大学,办理免费的街头健身教学、交流。如今,他的粉丝专页「Street Workout - Vic」,成立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已有7万多名粉丝按「赞」,以悬殊差距称霸台湾街头健身界。街头健身玩家Vic彭羿旻,可说是许多台湾人认识街头健身运动的第一扇窗。
街头健身达人VIC 自由创意变化 让Vic爱上街头健身今年23岁的Vic,从国中时期开始,就常常自己在家进行徒手训练。当初,他会接触到街头健身运动,也是起因于一段网路影片。2013年,Vic在网路上看到了一段影片,内容是一个美国人靠著公园的单杠、双杠,只利用自身重量做训练,竟然也能练出浑身肌肉。Vic自此立定决心,要以他为目标迈进,才一头栽进了街头健身运动。 「街头健身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不同于上健身房:你想要怎么训练、就怎么训练!」Vic表示,街头健身运动拥有许多变化,比起单纯的举哑铃,不仅更有创意,也更有挑战性,让训练的时光不无聊。再者,没有时间、地点限制的街头健身运动,就算在自家客厅,也能利用各种基本动作,练出健美的身材,适合时间零碎的现代人,闲来无事、顺手就练。
前水平也是Vic拿手动作之一。 得意技「俄式挺身」 Vic传授小撇步在这些徒手训练之中,Vic最拿手的招式,就是「俄式挺身」。 「俄挺注重的是协调性,」Vic大方分享他过去进行街头健身教学的经验,他表示,许多人在健身房练出强而有力的肩膀,却始终做不到这个动作,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误解训练动作的施力逻辑。 「俄挺同时会运动到几个小肌群,包括斜方肌、前三角肌、前踞肌,当然还有你核心下背跟腹肌的部分,」Vic说,这个动作需要许多肌肉同时出力,但并不是死命的硬撑,而是要达成彼此之间的平衡,才能让身体与地面呈现平行的状态。 「基本上我会建议先从伏地挺身开始,因为伏地挺身出力的方式跟俄挺比较接近,而不是依靠一个强壮的肩膀就能完成这个动作。」Vic也提醒出入门的新手,若健身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更困难的动作,必须按部就班地建立起身体肌力,循序渐进地确保能在不受伤的状况下完成动作。 「如果你的目标是改善身型与体态的话,那就更不能急!」很多人会透过粉丝专页,向他讨教如何跟他一样练出好身型,Vic对此表示,少说也要持续进行训练三个月到半年,才会在外观上有明显的变化。
俄式挺身是街头健身的招牌动作。 大力推广街头健身 Vic盼获家人支持「Everything starts with one push up!」回首那支爆红的「伏地挺身大挑战」影片,Vic从过去戴着眼镜的理工宅男形象,一路蜕变至今日街头健身界的人气男神,不仅能轻松对着镜头侃侃而谈,甚至一边做着高难度的训练动作、一边对着网路直播现场的粉丝放电,玩出心得、看似得意的Vic,却仍然无法获得家人的支持。 「像妈妈就觉得我不务正业,就算练得再厉害、再有名气,那又能怎样?」说到这边,镜头前总是潇洒帅气的Vic,头垂垂地叹了一口气。特别是在去年三月,他因为神经受损而导致右侧前锯肌瘫痪,连拿手的俄式挺身都无法做,让Vic低潮了好一阵子,令他不禁思考,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下去。 「虽然说训练中真的是蛮容易受伤的,但因为我真的喜欢,更认识了一群同样对街头健身很有热情的伙伴,」Vic说表示,虽然在台湾投身街头健身的人还不算太多,但大家感情很好、向心力很强,不管是交流、表演、比赛,分散各地的社群都能一呼百诺,一起分享新动作与花招,让他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街头健身教会我,在遇到困难跟挫折时,不轻言放弃。」「我现在扮演的角色,比较算是一盏指路的明灯,」透过影片教学、免费交流,还有参加赛事,Vic用身体力行,吸引更多人接触这项新兴的运动项目。Vic表示,虽然街头健身非常有趣,但很多人还是会因为难度而却步,未来他会持续进行基础动作的教学,让后进能够慢慢跟上脚步,近而让街头在身运动在台湾发展得更臻成熟。 「街头健身教会我,在遇到困难跟挫折时,不轻言放弃。」虽然家人不看好他,Vic仍然相信,只要让更多人认识街头健身运动,自己的努力与热情就会受到家人的肯定。「毕竟街头健身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Vic说,就像是吃饭、睡觉一样,只要他的身体还能动,就会用最大的热情,去推广街头健身运动。
杠上倒立需要超强的手臂肌力与全身的稳定度。
撰文/嘎西 摄影/邓颖谦 责任编辑/Oliver Wu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