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个健身房科学的健身方法

求个健身房科学的健身方法,第1张

  一、倒立是最佳健身方法之一。

  倒立,又称拿大顶,俗称顶功,是一项简便易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是很多男青年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年轻人健身的最佳方式之一。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华佗就曾用此法治病健身,并取得了神奇效果。华佗创编了“五禽戏”,其中“猴戏”,就将倒立动作列于其中。

  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运动和娱乐中,几乎都是直立着身体进行的。人的骨骼、内脏和血液循环系统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产生下坠的负重作用,易导致胃下垂、心血管和骨关节病变等疾病的产生。而人体倒立时,地球引力不变,但人体各关节、各器官所承受的压力发生了改变,肌肉的紧张度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关节间压力的消除和减弱,以及某些部位肌肉的松弛,对于防治腰背痛、坐骨神经痛和关节炎都有一定的效果。而且倒立对于减去某些部位,比如腰腹部的赘肉也有很好的效果,是有效的减肥方法之一。

  倒立不但能够使人的体形更加健美,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面部皱纹的产生,延缓衰老。

  倒立更有助于人的智力和反应能力的提高。人的智力高低和反应能力的快慢,是由大脑来决定支配的,而倒立能增加大脑血液供应和各种条件下的支配传感能力。

  据报道,日本的某些小学为提高学生的智力,每天让学生保持五分钟的持续倒立,倒立后学生们普遍感觉眼明、心爽、脑清。正因为如此,医学家高度评价倒立运动:“倒立五分钟,相当于睡眠两个小时。”其他国家如印度、瑞典、美国也积极倡导人们每天进行倒立运动。

  二、六分钟健脑操。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在早上起床后常有头昏脑胀的感觉,这主要是脑部供血不足所致。这里,我们介绍一套健脑操,对解除头昏很有效。最好每天做一遍,大概需要六分钟。

  一、上下耸肩运动:两足分开而立,约与肩宽,两肩尽量上提,使脑袋贴在两肩头之间,稍停片刻,肩头突然下落,做八遍。

  二、背后举臂运动:两臂交叉并伸直于后,随即用力上举,像似用肩胛骨上推头的根部,保持两三秒钟后,两臂猛地落下,像要撞到腰上(实际也可撞上),做一遍。

  三、叉手前伸运动:屈肘,五指交叉于胸前,两手迅猛前伸,同时迅速向前低头,使头夹在伸直的两小臂之间,做五遍至十遍。

  四、叉手转肩运动:五指交叉于胸前,掌心朝下,尽量左右转肩。头必须跟着向后转,注意保持开始时的姿势,转动幅度要等于或大于九十度。左右交替,做五至十遍。

  五、前后曲肩运动:先使两肩尽量向后弯曲,好像两肩胛骨要碰到一起似的。接着用力让两肩向前弯曲,如同两肩会在胸前闭合似的,并使两只手背靠在一起,做五至十遍。

  六、前后转肩运动:曲肘,呈直角,旋转肩部,先由前向后,再从后向前,旋转遍数不拘。

  以上六节操的目的在于充分使肩部活动开,从而改善脑部的供血。

  三、办公室轻松健身。

  办公室内的职员,经常久坐工作,缺乏运动,最大危害是颈背部肌肉紧张、用眼过度造成视力受损、身体灵活性及肌肉质量越来越差。下面主要介绍科学的坐姿、坐姿下的健身方法以及原地的简易健身方法。

  1、坐姿

  国际健身教练对坐姿提出的建议是:

  ⑴保持自然的脊柱弯曲度。调整椅子靠背,使之稳稳地支撑住腰部脊柱。

  ⑵耳朵、肩膀和臀部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

  ⑶不时地改变坐姿。

  ⑷手指像弹钢琴那样适度弯曲。

  2、不动声色做运动

  在不适合伸胳膊踢腿的时候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坐在座位上不动声色的锻炼:

  ⑴提肛运动。一提一松,反复进行,做50次左右,可预防痔疮、便秘等疾病。

  ⑵揉腹运动。右手拿一只笔或手持鼠标,左手放在肚脐上顺时针揉腹36周,对防止便秘、消化不良等症有较好效果。

  ⑶颈部运动。先抬头尽量后仰,再把下颌俯至胸前,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并向左右两旁侧倾10~15次,再将腰背贴靠椅背,两手在颈后抱拢片刻,这种方法能收到提神的效果。

  ⑷每隔半小时,手拿一份文件,远望窗外一分钟,然后眼球左顾右盼,头不动,使劲眨几下双眼,这对视力很有好处。

  ⑸口部运动。左手捂住嘴,将嘴巴最大限度地一张一合,进行有节奏的运动,持续50次,可加速血液循环,并使头脑清醒,对美容也有不错的效果。

  ⑹梳头运动。用手指代替梳子,从前额的发际处向后梳到枕部,每次10~20次,可健脑爽神,并可降低血压。

  ⑺震耳运动。一只手压住同侧耳朵,使耳廓盖住耳孔,用食指压在中指上,然后轻轻用力,使食指从中指上面滑落,轻轻弹击在耳廓上,自己可听到咚咚声响,每次弹10~20下,然后换另一侧。这种方法有解除疲劳,防头晕、强听力、治耳鸣的作用。

  ⑻双肘放在桌子上,双脚并紧抬离地面1厘米,坚持20秒,然后放下双脚,休息10秒钟,重复10至20次。这种方法可以锻炼腹肌,减少腹部的脂肪堆积。

  ⑼把手伸到桌子下面,手指使劲伸开,然后快速攥成拳头,反复50次,然后手腕转动数周。

  3、原地健身操

  ⑴ 展胸运动。坐姿,两腿并拢脚尖着地,上体挺直,同时两臂侧平举向体后振动,幅度逐渐加大,16次,2组。

  ⑵ 肩部运动。坐姿,两臂上举,两手交叉握 ,掌心向上向后上方振臂,幅度由小到大,16次,同时向前、后方向绕环8次。

  ⑶ 转体运动。坐姿,两手扶后脑,肘关节外展。上体向左转90度,还原,向右转90度,还原,8次,2组。

  ⑷ 上肢运动。坐姿,两手用力支撑,使臀部离椅子3~5秒,还原,8次。

  ⑸ 小腿运动。坐姿,左腿向前伸直、绷脚背、勾脚尖,各8次,换右腿,2组。

  ⑹ 压腿运动。站在椅子后面,距离l米左右,右腿伸直,置于椅子背上,左腿直立,手扶小腿,上体向前下压8次,向左转体90度,两手叉腰,并且上体右侧屈8次。然后换左腿,2组。

  ⑺ 踢腿运动。站在椅子后面,距离约05米,两手扶椅,右腿直立,上体向前下倾,左腿直膝向后上方用力踢,8次,换右腿,2组。也可侧向椅子背,上体正直,内侧手扶椅背,外侧手臂侧举,内侧脚站立,外侧腿直膝向前踢8次,侧踢8次。

  ⑻ 腹部运动。坐姿,两腿并拢前伸,两腿屈膝,大腿上抬,尽量靠胸,还原,16次,2组。

  ⑼ 全身运动。站在椅子前,距离约1米,两手支撑在椅子上,两腿并拢后伸,前脚掌着地成俯撑姿势,直体控制30秒至60秒,换仰撑,相反姿势,时间相同,2次。

  上述健身方法虽然会占用一些工作时间,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给自己的运动量打分。

  每人每天究竟进行多大的运动量合适,这确实很难掌握。但美国某大学的一位副教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设计出了一个测定个人运动量的方法,这套简单而便于使用的测算方式,有空时你可以试一下。

  1睡眠:睡眠1小时记085分。计算一下你每天睡几个小时,就按这个单位的乘积记分。

  2静止活动:包括案头工作、阅读、吃饭、看电视、坐车等。这些活动的运动量最低,把消耗在这些活动上的时间加起来,每小时记15分。

  3步行:如果是悠闲缓慢的散步,每小时记3分;如果是快步走,每小时记5分。

  4户外活动:慢跑每小时记6分。快跑每小时记7分;游泳、滑冰每小时记8分;各种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每小时记9分;骑自行车每小时记4分;做体操、跳舞每小时记3分。

  5家务劳动:每小时记5分。

  你一天的各项活动结束后,就可以把以上的分数加起来。如果你获得的总分数在45分以下,说明你的运动量不够,应设法增加活动量;如果你的总分数在45-60分之间,就说明你的运动量正合适;如果你的总分数超过了这个限度,只能说明你的活动量已经过度,对身体没有更多的益处,应调整运动量。

  五、体育锻炼对中年人身心健康的作用。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的现象,而且也提示着生命在于运动的科学道理。可以说,人体的健康和生命的活力是与身体的锻炼密切联系的,现代医学的研究证实,人体从30岁开始出现形态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即老化),从而导致机体各种能力的减退,且这种身体的衰老现象到40岁时将愈加明显。因此,体育锻炼不仅仅是体现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或者是老年人的延年益寿,它对成年人、特别是他们中间的中年人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1、体育锻炼对中年人的身体效应

  体育锻炼对以中年人而言,它所带来的身体效应是积极而富有成效的。

  ⑴ 利于运动器官的功能改善。

  由于运动本身就是通过肌肉的收缩来完成对骨骼的牵拉,所以,运动对肌肉、骨骼和关节系统的影响最为突出。合理的运动,可以使肌肉毛细血管的数量明显增加。据研究,运动时毛细血管网开放的数量是安静时的20~50倍,因此,肌肉获得了比较充足的氧气和养料供应,使得肌肉合成肌红蛋白增加,储存能量的肌糖元也增加,所以肌纤维变粗,不仅防止了肌肉萎缩,还使肌肉的收缩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肌纤维对神经刺激产生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以及各肌肉间的协调能力也都相应提高。但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中年人就会出现“人老腿先老,五十肩,四十腰,颈椎病自己到”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缺乏运动的中年人,在肌肉萎缩无力的同时,骨组织中的有机物,如骨胶元、蛋白质等逐渐减少,无机物增多。青年人骨组织中无机盐含量占50%,而中年人则增加到62%,因此,骨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变得疏松易折。骨关节也开始退行性变,形成骨刺,关节软骨出现钙化,关节周围韧带弹性降低。若要推迟这些现象的出现,唯一的办法就是运动。运动可以改善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物质代谢,使骨组织中有机物相对增多,无机盐相应减少,保持良好的弹性和韧性,同时还提高了关节的坚韧度,以及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所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年人,由于有了坚韧的骨骼和结实的肌肉,无论在力量、速度、耐力、准确性和灵活性等方面都远远超过没有锻炼或不经常锻炼的中年人。

  ⑵ 利于心血管的功能维持。

  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健康的基本保障。尽管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实现的,但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仍然是最为明显和关键的。一个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中年人,他的心脏泵血功能和效率都有很大的提高,下列表是运动对心脏功能影响的比较。由于心脏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因此,在休息和从事一般工作时,心脏跳动比较缓慢,心脏舒张期延长,从而增加了冠状动脉血流量(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是,心脏舒张期的长短,又是决定冠状动脉血流量大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改善心肌的供氧和营养状况,使心肌纤维变粗,毛细血管网增加,心肌纤维收缩强而有力,更进一步提高了心脏工作效率,形成良性循环。此外,肌肉运动还为心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支援系统,当肌肉收缩时,把血液挤向心脏;当肌肉舒张时,降低了心脏的外周阻力,促进毛细血管充盈。这样,肌肉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就辅助心脏共同完成血液循环,同时可以使血液饱和度增加,促进胆固醇分解和排出,降低血液粘滞度,使纤维蛋白溶解活力提高,血小板聚集减少,起到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还可以增加血压和心率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因此,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年人,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而且发病年龄也较不活动或不经常活动者推迟10~15年。总之,运动对维持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运动对心脏功能影响的比较

  测定项目 一般人 长期坚持锻炼者

  安静时 工作时 安静时 工作时

  每分钟心跳次数(次/分) 72 150 62 86

  心脏每搏输出血量(毫升) 69 71 87 1275

  心脏每分钟输出血量(升/分) 42 107 49 11

  ⑶ 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改进。

  当一个健康的中年人处于安静状况时,每分钟大约需要氧气250毫升,从事轻体力劳动时,每分钟需要氧气2216升,同时还要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气体的交换工作都是通过呼吸来完成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功能逐渐减退,但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活动以及一些酶活化需要氧气的标准却没有相应降低,还有可能因氧的利用率降低,氧的需要量反而增加。总之,为了保证机体充足的氧气供应,只有充分调动呼吸器官的机能,提高吸氧量,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参加体育锻炼。

  一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年人,由于肺组织弹性增加,呼吸肌(隔肌、肋间肌、腹肌等)力量也增大,肺活量往往比一般中年人增加5%~25%。同时,由于呼吸肌强而有力的收缩,使呼吸加深,肺脏的工作效率提高,而呼吸效率越高,呼吸频率越慢,呼吸肌就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如没有锻炼的人呼吸浅而快,大约每分钟12~16次,而经常参加锻炼的人,呼吸深而慢,大约每分钟8~12次,尤其是在参加一定活动量的运动时,差别就更为明显。

  此外,体育锻炼可以推迟呼吸系统的老化。据有关专家调查,44~53岁的一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中,最大呼吸量因为老化只比44岁以前减少7毫升,而同年龄组的一组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中,因老化而减少14毫升。由此可见,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年人,其呼吸系统的老化要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快一倍。

  ⑷ 有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

  运动能够增加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还可以提高机体代谢率,从而促进食欲。这是因为经常而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和血液循环的功能;深而慢的呼吸又造成隔肌大幅度升降和腹肌的配合活动,对胃肠和肝脾产生良好的按摩作用。这两种因素同时影响着消化系统,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使胃肠蠕动增加,消化酶分泌增加,消化酶活性明显提高,吸收功能也相应加强,所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功能,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会更加充分和顺利,从而为中年人健康长寿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

  此外,在饮食量不增加的前提下,经常参加运动可以很好地控制体重,避免发胖,甚至还可以使体重下降。因为中年肥胖是许多疾病的诱因之一。据统计,中年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病机会比符合理想体重的中年人多8倍,患冠心病的机会多5倍,患糖尿病的机会多7倍。其他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症、胆石症、肾脏病等发病率也比一般人高得多。所以,中年人要想避免由于肥胖而导致心血管系统和其他系统的疾病,最理想的办法就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而绝非节食减肥。

  ⑸ 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

  运动对神经系统的良好影响,主要在于它是一种积极的休息,而这对中年人来讲尤其重要。当经过较长时间的脑力劳动,感到疲劳时,参加短时间体育运动,可以转移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使原来高度兴奋的神经细胞得到良好的休息,同时又补充了氧气和营养物质。而脑组织所需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给又完全依赖于血液循环、呼吸和消化系统,体育锻炼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些系统的功能,提高了它们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了脑血液循环,改善了脑组织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使脑组织的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神经系统在机体其他系统的配合下,构成了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它是人体全自动控制系统的中枢,主要负责维持人体的稳定状态。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这一系统得到锻炼和加强,使中枢神经系统对兴奋和抑制的调节能力更趋完善,从而进一步活跃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使它们的活动更加协调,工作效率提高,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迅速、灵敏,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增强抵抗各种疾病因素的能力。

  此外,在坚持长期体育锻炼的中年人身上,还会出现许多身体结构和功能的良好变化,如肌肉变得结实,骨骼变得健壮,关节变得灵活,动作变得协调一致,心脏收缩强而有力,血管弹性增加,毛细血管网增多,呼吸变得深而慢,这些都是在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的高级指挥中枢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使机体各个系统都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而这些处于良好功能状态的各个系统,反过来又为神经-体液调节系统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生命需要运动,运动又是生命的存在形式。中年人如果想要推迟机体生理老化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体育锻炼。

  2体育锻炼对中年人的心理作用。

  体育锻炼除了有效地改善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外,它对促进和调节机关干部的心理健康也有突出的作用。

  ⑴ 体育锻炼能增进和保持较高的心理应激水平。

  心理应激是指人体受到强烈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或情绪发生变化时,在没有产生特异性的病理损害前所发生的一系统特殊的应答性反应。应激水平较高,可避免一般刺激对人体的损害。遇到需应激的外界因素时,也能保持较平和的情绪。医学专家认为,长期参加体育和娱乐活动,能使锻炼者的健康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处在较高水平,为提高心理应激水平奠定了基础。体育锻炼及比赛过程中的应激锻炼,是对付日常生活中应激事件的最佳方法。

  ⑵ 体育锻炼能提高工作效率。

  脑力工作者在紧张的脑力劳动时,大脑要消耗全身需氧量的1/4,供血量的1/5左右,苦心思索时还要增加。长时间的静坐伏案工作,常可使脑的氧和血供应不足,此时,人就会疲倦,思维迟钝,记忆减退,工作效率下降或者出现差错。体育锻炼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机能,使血液中的“内腓肽”含量增高,“内腓肽”在神经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⑶ 增强自慰情绪。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锻炼时会产生一种“欣快感”,譬如:万簌俱寂,人们还在梦乡中,自己已在跑步锻炼了;有人穿着棉衣在烤火,自己却敢洗冷水澡等,因而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和对自我体质和毅力的自豪,增强自信、自乐、自慰的情绪。这种情绪对生活的心情,愉快的心境,使得大脑清醒,思路敏捷,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六、老年人的科学健身方法。

  科学健身,重在科学,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必将健康长寿。这是很多老年人健身的经验总结,可谓至理名言。但如何科学健身,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健身项目。

  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原因,身体各组织器官渐趋衰退,反应速度变慢,活动后恢复时间延长。因之健身时应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和制定适合于本人身体状况的健身计划和运动量。对老年人来说,应首选有氧运动。什么是有氧运动,简单的可以理解为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严格的来说,运动时的心率达到本人最高心率的70%~75%。适合老年人锻炼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慢跑、快步走、游泳、舞蹈、登山、骑自行车以及某些球类项目。这些项目的特点是持续活动时间可长可短,强度可大可小,呼吸比较均匀,各人可根据当时的身体状况灵活掌握;锻炼时还可以与同伴交谈,跑走交替,都能达到很好的健身效果。

  2、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注意疲劳反应。

  没有身体的疲劳,就达不到锻炼效果。但疲劳过度,则对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何掌握适度呢?可以从表象来判断,如锻炼后身体感到中度劳累,但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身体锻炼后无明显气喘、心跳过速难受的感觉;食欲有所增加,睡眠有所改善;活动后第二天早晨的血压、脉搏比较稳定,体重保持正常,肥胖者经过一段时期锻炼后,可以因脂肪消耗,体重有所下降。老年人锻炼后恢复时间延长,一般在24小时内得到恢复是正常现象,最长不应超过2~3天。

  如果健身后出现头痛、头晕、无力、恶心、胸闷、气促、厌练、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第二天早晨脉搏加快,血压 升高,机能减退, 疲劳感长期不能消退,体重明显下降,则应视为过度疲劳。

  3、掌握产生疲劳的生理心理因素,防止过度疲劳。

  在日常生活中疲劳或过度疲劳是经常发生的,也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时间的体力活动或因脑力劳动引起的精神紧张,未能及时调整。体力活动过度经过调整后很快可以恢复,但如果夹杂有其他心理因素,如:

  (1) 遇到复杂问题不能顺利解决,产生烦恼;

  (2) 人际关系不协调,长期不得解决;

  (3) 因个人、家庭或工作上的原因,心情不愉快;

  (4) 各种原因引起的精神不安定、恐惧、紧张;

  (5) 脑力劳动持续时间过长,引起疲劳积累等等。

  身体的劳累,心理上的压抑,单调的动作,都可以产生疲劳甚至过度疲劳。所以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使身心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无论是健身也好,脑力劳动也好,都要适当。古代名医华佗说过:“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唐代医药家孙思邈说:“体欲小劳,但莫大疲。”他们都是说,人体需要劳动,但不要过度。

  4、如何判断适宜的运动量。

  健身的关键在于科学。老年人,一般每天能坚持一小时的体力活动,走步累积5000~6000步,就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循序渐进,每天从走3000步,逐渐增加到6000步而不感到疲劳;快步走从气喘到不太喘;活动时心跳从明显加快到不感觉快,都可以证明健身的效果。

  要客观评价适宜运动量,一般推荐给健康老人心率评定的方法,采用运动后170减年龄的公式。举例说一个60岁的人,锻炼后每分钟心率保持在110次(170-60)左右是比较安全的。

  5、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科学健身的物质基础。食物种类繁多,但不外乎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食物纤维和水七大成分,缺一不可。进食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各成分之间的平衡,则是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膳食平衡包括:

  (1)氨基酸平衡:食物中9种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保持平衡,越接近人体的需要,其营养价值就越高,生理价值也越高,即100%被吸收。如鸡蛋。

  (2)热量平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摄入比例应该均衡,提供热量之比相应为55~65%、10~15%、25~30%。碳水化合物过多,会使体重增加;蛋白质过多影响氮平衡;脂肪过多就会肥胖。

  (3)营养素间平衡:每日摄入约20多种1500克左右的食物才能保证营养素间平衡的要求。如:谷、薯类,豆类及豆制品,蛋、肉、乳、蔬菜、水果、菌藻类、硬果类、动物内脏、水产品及植物油等各种食品,不要偏食。

  (4)酸碱平衡(血液酸碱度PH为735~745)

  酸是指能释放H+的物质(提供H离子,产生碳酸、乳酸)。碱是指能接受H+的物质(如HCO3-、HPO4--)。机体组织必须在恒定的 PH 范围内才能正常活动,体液偏酸,容易疲劳,使工作能力下降。

  酸碱失去平衡对身体带来不利影响:酸性食物增多时,增加钙、镁、钾的消耗,引起缺钙。酸性代谢产物堆积,抑制肌肉收缩,做功能力下降。血液PH值低于735时,降低神经传导速度,影响收缩力。碱性食物增多,PH值高于745时,体内电介质失去平衡,新陈代谢发生紊乱。

  6、保持适宜的体重。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变化,新陈代谢逐渐下降,体力活动的减少,能量的消耗也减少了,多余的热量逐渐以脂肪形式蓄积在腹部、皮下及身体其他各个部位,体重开始增加。要判断你的体重是否超标,国际上公认的计算方法是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评估一个人是否超重,按上面公式计算,老年人的体重指数不应超过25,中青年则应在24以下。有些人肌肉比较发达,体重指数超标不是由于脂肪过多,因此在衡量是否超重时应同时考虑到身体脂肪的百分比。男子脂肪超过20%(占1/5体重),女子超过28%(超过1/4体重),视为体脂超标。如果体指和体脂均超过标准值,那就确实存在肥胖了。

  纠正肥胖最好的方法是加强有氧运动锻炼,增加热能的消耗。既可以减少多余的脂肪,身体各器官又得到了锻炼。有些人由于超重太多,则除了锻炼外,还应该减少热量的摄入;如减少米面、甜食、油炸食品、啤酒等的摄入量。晚间如果没有过多的活动来消耗热能,则晚餐总的热量也应该减少。

  总之,老年人的健身活动要持之以恒,量要适中,动作宜缓慢,防止过度疲劳。

每个健身人都应该知道的营养基础,人体六大营养素是什么?                                 

                   

很多健身者对无机盐、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素显得有点陌生,了解人体六大营养素是了解运动营养的“敲门砖”。

健身者接触最多的营养说明资料可能大多都在谈蛋白质,这并不是说其他营养素就不重要,既然都并列在六大营养素的“队列”中,那么就是划分到了同一个层次,重要性是一样的。如果你还对中学生物有些记忆,不妨一起来回顾一下人体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

营养素是人体所需的一些物质。主要分为人体需求量较大的宏量营养素和需求量较小的微量营养素。其中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纤维素和水。微量营养素包括矿物质和维生素。宏量营养素,除纤维素和水之外,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每克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提供4千卡能量,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能量。其他营养素,不提供能量,但在机体的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碳水化合物来说,也就是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日常食用的蔗糖、粮食中的淀粉(比如小麦粉等)、植物体中的纤维素、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等均属糖类。脂肪的名词你一定不陌生,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食物中的油脂主要是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再来看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水你就更不会陌生了,水在人体起到促进消化、调节体温、润滑关节、代谢废物、运输营养和保证血液量等作用。人体70%是水,分布在细胞内外、各组织器官、血液和淋巴液等全身各处。

维生素又名维他命,通俗来讲,即维持生命的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维生素是人和动物营养、生长所必需的某些少量有机化合物,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健康有极重要作用。如果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引起生理机能障碍而发生某种疾病。一般由食物中取得。

最后来看看矿物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一样,是人体必必需的元素,虽然矿物质在人体内的总量不及体重的5%,也不能提供能量,可是它们在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必须由外界环境供给,并且在人体组织的生理作用中发挥重要的功能。

碳水化合物是青少年选手主要能量来源,相对于成人,青少年选手储存肝糖的能力没有那么好。因此在数天高强度训练下,却没有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会造成肝糖耗竭,无法再进行有效的训练,所以青少年运动员应以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为主(6-9g/kg/day)。 青少年长跑运动员的营养补充原则 我们为什么分享这篇文章? 运动营养对运动表现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力,吊诡的是,对于各类运动训练的扎根时期-青少年时期,网路上针对他们的运动营养建议文章却屈指可数。陈柏长医师针对青少年长跑运动员,提出这个年龄层的营养需求和实际摄取策略、赛前赛后建议,以及常见问题,是难得完整而深入的青少年运动相关知识文。本文可跟给青少年运动员的长跑训练建议一并服用,效果更好。 ​青少年长跑营养需求 热量 根据研究,青少年男性每天热量需求平均是3600卡,女性则是2450卡。但是这是平均数,每个人的差异非常大,男性可以从2300-6450卡,女性则是1850-3050卡 。在这样巨大的差异下,我们只能得到一个结论,青少年运动员需要非常多的热量,除了正餐外,可能还需要吃些点心去填补能量缺口。 由于差异相当巨大,也很难有个测量方式,可以天天客观去评估热量的需求。但是我们可以借由体重(变轻->热量不足、变重->热量过多)、精神状态(energy level)、运动表现来评估热量的摄取是否需要增减。 碳水化合物 好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应该是主要从谷物、蔬菜水果中来获得,这些食物来源相对较为健康,除了热量外,还可以提供维他命、矿物质、纤维质。而加工食品缺少维他命等营养素,因此建议将加工食品作为碳水化合物热量来源的一成以下。 脂肪 低强度或距离越长的比赛,消耗热量来自于脂肪的比率就会增加。脂肪也是生长中青少年必须摄取的营养素之一。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脂率较不运动的人低,但因为脂肪能量密度高,少少的脂肪便足以提供比赛所需的热量。脂肪相对于碳水化合物容易储存于人体,因此过多的脂肪,反而会造成竞赛时不必要的负担(例如车子载越多东西越难跑得快)。 蛋白质 青少年运动员的蛋白质需求除了本身生长所需外,还因为训练造成肌肉损伤,而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修复组织。没有明确的研究,针对青少年运动员需要摄取多少蛋白质,但是一般建议是16g/kg/day,且一般饮食即可达到这样的需求,不必额外使用蛋白饮或蛋白粉。 这个阶段的运动员,尤其是女性,会受到媒体或是同侪的影响,心中对于理想身材会有一些想法。有时这样的想法会造成热量摄取不足,这除了会影响生长及运动表现,更可能会造成生病及受伤等等问题。 同时,家庭成员可能在饮食上有不同的需求。如果家人有心脏、肾脏病,饮食的限制、需求和运动员不同,因此需要为这类情况去做不同的餐食准备。这个阶段如果能养成青少年长久良好的饮食习惯,就算未来不再是运动员,也会对长久的饮食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他营养素及水 除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外,食物还含有其他的营养素如维他命、矿物质、水,他们虽然无法直接提供肌肉收缩的能量,但是在产生能量的循环,或是修补受伤的肌肉,他们却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维他命 维他命可以从蔬果、肉类取得。维他命B可加速能量的产生;充足的维他命C可减少感染及感冒的机会,并且能强化骨头、肌腱、韧带;维他命D对于骨头的生长及股密度占有很重要的角色。 既然维他命及矿物质这么重要,是否需要额外补充?如果日常生活能够均衡摄取健康食物,基本上是不需要去特别服用维他命的。但是每天补充综合维他命及矿物质,一般来说也不会因为过量而造成伤害。(吃太多还是有可能造成脂溶性维生素堆积,而产生毒性,但是一般而言不容易产生。) 矿物质 矿物质可以从水、蔬果及肉类中获取,矿物质在生成骨头、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红血球生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几个重要的矿物质像是铁,铁是形成血红素重要的成分,如果缺少了铁会容易产生贫血状况。尤其在跑步运动上,每次跑步脚不断冲击地面,会破坏红血球细胞,如果铁摄取不足可能会导致跑者贫血。一些研究发现,女性青少年跑者有超过5成有铁摄取不足的状况。而钙则是在骨骼生长及肌肉收缩上极为重要的矿物质。 水 运动员比一般人需要消耗更多的水,青少年运动员当然也不例外。教练及家长要避免选手出现脱水的状态(尿少、嘴唇干涩等),鼓励运动员多喝水。如果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或是比赛后,对水产生反胃的状态,则可以饮用运动饮料来代替。建议: .训练或是比赛前2小时喝500-700cc的水。 .训练中每15-20分钟喝150-250cc的水。 .如果比赛前摄取足够的水分,在800-5000公尺的比赛中不需要水分补充。 .训练或是比赛后每05公斤体重下降,喝500-700cc的水或运动饮料。 ​ ​赛前赛后的饮食建议 比赛前没有进食,可能会产生低血糖的症状、全身肌肉疲劳及无力,这在年轻运动员身上颇为常见,往往也造成比赛的结果不如预期。除此之外,比赛前过晚进食或是吃错食物,都有可能会造成肠胃不适,进而影响比赛。 比赛会消耗大量的热量,因此必须摄取足够的热量进入比赛。比赛前的早餐,应该在比赛前2-4小时进食完毕,并且以高碳水化合物的早餐为主(6成以上)。如果比赛在下午或是晚上,一样是选择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同时选好消化的食物,并根据每一次比赛的经验调整,逐渐去建构最适合自己的饮食组合。 根据研究,甜菜根汁可以增加运动表现,但是跟吃多少的量才能获得最大运动表现,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答案。而且甜菜根本身并不便宜,因此应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考虑是否使用。 比赛后的饮食,要去补充被消耗殆尽的肝糖,所以赛后还是以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为主,并搭配足够的蛋白质,来修补受伤的肌肉。因为肝糖生成及肌肉的修补都有其黄金时间,赛后越快进食越好,最迟不应超过2个小时。 ​女性运动员三病症(Female Athlete Triad) 身为运动员多少都有受伤的经验,不管受伤的严重程度,只有少数人可以逃过运动伤害(但多数说自己没有运动伤害的,多为骗子或是训练不足)。往好处想,轻微运动伤害可以让运动员在这段时间获得充足的睡眠,补充足够的营养,对长期的伤害性并不大。 然而有些伤害会产生长远的影响,像是女性运动员三病症(活动力低下、经期混乱、低骨质密度)。活动力低下是身体缺乏足够的热量、营养,来维持身体功能正常的运作。会产生这样的状态,跟刻意或非刻意的限制营养摄取及过度训练有关。经期混乱的表征有:无月经、延迟月经、月经次数减少。低骨密度代表着骨质密度低于同年龄的水准,轻微的是骨质缺乏,严重则可到达骨质疏松的状态。 女性运动员三病症在年轻女性跑者上颇为常见。像是在骨质密度上,青少年女性长跑运动员出现低骨质密度约为4成,非跑步项目的运动原员则约1成。根据研究发现,摄取足够乳制品或是钙质的女性运动员,发生疲劳性骨折的机率可以降低6成。 低骨质密度可能会成为一个长期的健康问题,因为骨质生成在青少年时期会快速累积,这时候骨质密度低下,容易因为重复训练而造成疲劳性骨折,更可能在人生的下半场,有更高的机率发生骨质疏松问题。 相对于同年龄的非运动员女性,青少年女性运动员有2-5成有经期混乱的情况。这群运动员身体内的女性荷尔蒙相对较低,这对于经期、骨质密度、甚至心血管系统都有可能造成影响。因此对于之后是否会造成不孕、骨质疏松、心脏疾病都是无法被排除。 虽然女性运动员三病症是多因素造成,但基本上围绕在营养摄取不足及过度训练。许多女运动员,因为太忙或是有些运动项目需要维持一定体重,因而导致营养不足。而有些女运动员则为了瘦身而去限制热量的摄取(认为这样可以跑更快或是看起来更漂亮)。因此避免过度训练,摄取足够的营养,即能降低女性运动员三病症的发生。如果有其中一个以上的病症出现,就可能需要营养师去调整饮食习惯及摄取营养素的比例。

下面有两方面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运动饮料是根据运动时生理消耗的特点而配制的,可以有针对性地补充运动时丢失的营养,起到保持、提高运动能力,加速运动后疲劳消除的作用,由此它应具备以下基本特点:

一定的糖含量:由于运动引起肌糖原的大量消耗,而肌肉又加大对血糖的摄取,因此引起血糖下降,若不能及时补充,工作肌肉会因此而乏力。另一方面因大脑90%以上的供能来自血糖,血糖的下降将会使大脑对运动的调节能力减弱,并产生疲劳感。

适量的电解质:运动引起出汗导致钾、钠等电解质大量丢失,从而引起身体乏力,甚至抽筋,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而饮料中的钠、钾不仅用于补充汗液中丢失的钠、钾,还有助于水在血管中的停留,使机体得到更充足的水分。如果饮料中的电解质含量太低,则起不到补充的效果;若太高,则会增加饮料的渗透压,引起胃肠不适,并使饮料中的水分不能尽快被机体吸收。

无碳酸气、无咖啡因、无酒精:碳酸气会引起胃部的胀气和不适;咖啡因有一定的利尿作用,会加重水的丢失,而运动本身就要损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此外咖啡因和酒精还对中枢神经有刺激作用,不利于运动后的恢复。

高血压患者不宜多饮运动饮料

轻松的运动本身对健康确实有益,但患有高血压的人运动后引用运动饮料会使血压升高。因为高血压病人必须限制食盐,食盐中含有致使血压上升的钠,运动饮料含钠量较高,高血压患者饮之势必使血压升得更高。运动饮料对正常人和低血压者不会有问题,而高血压患者在运动中不加选择地饮用运动饮料,极容易诱发中风。所以,高血压患者不宜多饮运动饮料。

运动饮品如何买?

目前,国内冠以“运动饮料”的产品不少,有“健力宝”、“红牛”、“舒跑”等等。不过据专家介绍,专业的运动队中现在已经很少选用这些饮料了。像“红牛”中含有咖啡因的成分,对运动员来说是违禁成分;像“健力宝”虽然含有矿物质微量元素,但是糖分偏高,还是充气饮料。

专门的运动饮料目前在国内市场上主要有几大品牌。一个是NBA的赞助品牌——佳得乐,佳得乐在广东、上海等南方城市销售不错,超市中的售价大约是4~5元/瓶。 另一个“威创高能固体饮料”分运动前、中、后三种。一套的费用大约在12元左右,运动前、中的仅为2元多。运动后的恢复饮料中还含有氨基酸等成分,利于恢复,消除疲劳的感觉,价格稍贵,7元左右。但是目前这种运动饮料只有固体包装的,饮用时需要自己冲配,比较麻烦。

现在由安利公司出品的“纽崔莱蛋白质粉”也成了许多“运动员”的必需品。因为蛋白质约占人体重量的20%,用来制造肌肉、血液、皮肤和许多其他的身体器官。它帮助身体制造新组织以替代坏掉的组织;通过血液向细胞输送氧和各种营养素,并且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等等。

运动饮料你的需要

在运动中补液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在体育比赛的中场休息或训练的间歇,运动员们常常拿起一瓶水仰头畅饮。他们喝的是白开水吗?不是,因为白开水会造成血液稀释,使更多的水分从汗液中丢失,还容易产生肌体的电解质平衡紊乱。那么,他们喝的是果汁吗?也不是。浓度相对较高的果汁及果汁饮料由于渗透压过高,无法使汁内成分尽快被吸收。其实那是一种新型的饮料——运动饮料。

一定的糖含量

糖是人体最经济、最直接的主要能源物质,它以糖原的形式储存于骨髓肌和肝脏中。由于体内的糖储备有限,在运动时如因大量消耗而没有补充,肌肉就会乏力,运动能力也随之下降。另一方面,大脑90%以上的供能也来自血糖,血糖的下降会使大脑对运动的调节能力减弱,并产生疲劳感。因此运动饮料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作用。比较好的运动饮料以低聚糖为主,它有利于补充血糖,使大脑和肌肉在运动时不断吸收糖,从而提高耐力,延续疲劳并加速运动后的恢复。低聚糖饮料还有利于降低运动中血乳酸水平,增加肌肉力量和做功量。

适量的电解质

大量出汗会导致钾、钠等电解质大量丢失,从而引起身体乏力甚至抽筋,导致运动能力下降。饮料中的钠、钾不仅有助于汗液中丢失的钠、钾,还有助于补充水在血管中的停留,使身体得得到更充足的水分。如果饮料中的电解质含量太低,则达不到补充的效果;若太高,则会增加饮料的渗透压,引起胃肠的不适,并使饮料中的水分不能尽快被肌体吸收。

低渗透压

要使饮料中的水及其他营养成分尽快通过胃,并充分被吸收,饮料的渗透压要比血浆渗透压低,即低渗饮料。而饮料中所含糖和电解质的种类和量是饮料渗透压的直接决定因素。营养丰富的运动饮料即使含有多种糖、无机盐等,仍能保持低渗透压。

无碳酸气、无咖啡因、无酒精

碳酸气会引起胃部的胀气和不适,大量饮用碳酸饮料有可能引起胃痉挛甚至呕吐等症状。咖啡因和酒精有一定的利尿、脱水作用,会进一步加重体液的流失。此外,二者还对中枢神经有刺激作用,不利于疲劳的恢复。

有些运动饮料还有其他附加成分,如B族维生素,可以促进能量代谢;维生素C可用以清除自由基,减少其对肌体的伤害,延缓疲劳的发生;适量的牛磺酸和肌醇,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防止蛋白质分解,调节新陈代谢,加速疲劳的消除等等。

由于运动饮料具备了上述基本条件,所以它能及时补充水分,维持体液正常平衡;迅速补充能量,维持血糖的稳定;及时补充能量;改善和提高代谢调节能力;改善体温调节和心血管机能等。因此,运动饮料不仅解口渴,更解体渴!

运动中补充运动饮料的原则是

运动前2小时补充500毫升液体,可增加体内肌糖原、肝糖原储备。运动中采用少量多次的饮用方式,可防止胃部不适,每15~20分钟补充125~250毫升液体,可延长运动时间,延缓疲劳的发生。运动后补充丢失的液体,可加速恢复体内失去的水分、糖分、无机盐、微量元素等,促进肌糖元迅速恢复,达到消除疲劳的作用。方法是每丢失1000克体重,补充1000毫升液体。健身运动中选择运动饮料,能迅速补充因流汗而丢失的液体、能量和电解质,能有效维持甚至进一步改善人体在运动中或运动后所处状态。

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运动,您一定有这样的困惑:运动时喝什么水好?近年来,市场上的饮料种类繁多,有矿泉水、纯水、净化水,也有果汁、可乐等,有些包装瓶还有运动盖,确实令人难以选择。

在剧烈运动或从事耐力运动时,体内产热增加,出汗是主要的散热方式,汗液中98%~99%是水,其余主要为钾、钠、钙、镁等无机盐。大量出汗后,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否则不仅导致疲劳和运动员体温调节障碍,也会引起酸性代谢产物的蓄积,从而导致疲劳和运动能力的下降。感到疲乏无力的运动员可能缺乏无机盐,且以肌肉细胞中缺乏钾和镁为特征。研究表明,镁能促进糖元分解,加速能量代谢,提高运动成绩。 缺镁时,葡萄糖通过无氧酵解途径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痛和痉挛。镁有助于细胞维持有氧氧化,即使在大运动量时,也会减少乳酸产生,减少肌肉痉挛的发生。镁是钾进入细胞和钙进出细胞所必须的,补充镁盐能避免大量出汗引起的电解质平衡失调。另外,镁和钙负责三磷酸腺苷等高能磷酸化物的产生,是肌肉运动所必须。因此,为了消除疲劳,提高运动成绩,延迟细胞内乳酸形成,减缓肌肉疲劳的出现,运动时宜饮含钠、钙、镁等无机盐丰富的碱性饮料,对运动员来说尤应如此。一般纯水中去除了矿物质,因此运动时单饮用纯水是不合适的。但对于日常无明显出汗情况的运动,如果饮食合理,饮用纯水也不会引起营养素的缺乏。

运动时,在无明显出汗的情况下,每日需水量为2~3升,而一次大强度运动的出汗量可高达2~7升。因此,应根据出汗情况,至少应补充其丢失的数量,而单凭口渴补充水分常只能满足失水量的1/2。因此,在运动前应补水400~700毫升,在长时间大量出汗的运动中,每隔半小时还应补水150~250毫升,效果较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5625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6
下一篇2023-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