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小孩做山药紫薯汁?

怎样给小孩做山药紫薯汁?,第1张

美食故事

紫薯既能滋养肌肤,也能延缓人体衰老,而且还能调节人们的内分泌。山药有健脾养胃,促进消化的作用。凤梨养生机打好的山药紫薯汁具有营养丰富、滋补健身、养颜美容的功效,是不可多得的健康营养饮品。

食用材料

紫薯100g山药200g水800ml

步骤 1/6

准备食材和工具:紫薯100克、山药200克、水08升 凤梨养生机

步骤 2/6

先倒入08升水,再放入紫薯和山药;

步骤 3/6

盖上破壁机盖,打开开关,选择五谷键;

步骤 4/6

机器开始工作,先煮沸后开始“四破四煮”,15分钟后打开水龙头放出;

步骤 5/6

山药紫薯汁不但具有营养丰富、滋补健身、养颜美容之功效,还是不可多得的健康营养饮品。

步骤 6/6

早餐或下午茶时分来一杯,健康又营养!

能养生保健康的健身运动

能养生保健康的健身运动,身体是我们生活的基础,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加速排出身体里的毒素,运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简单的运动也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现在分享能养生保健康的健身运动技巧。

能养生保健康的健身运动1

一、 户外运动

1、散步

每日慢步,讲规律,讲持久,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持之以恒,方可见功。

2、跑步

跑步是非常常见,且效果比较好的一种运动,是一种大众的健身运动,很多人都喜欢跑步健身。以适当的速度跑,适当的距离,太短,太慢难以起到健身作用,太快,太长则以竞赛为目的而非健身了,须量力而行,要持之以恒一般人选择跑步距离在1000-3000之间较为适宜。

3、健身操和健美操

徒手操如早操,工间操,课间操,均属健身操类,目的在于全民健身,人人可行。时下流行的健美操,则要求更高,运动量更大可以增强肌肉,使体形均称健美,适合中青年人。

4、登山

是良好的户外运动,取其景致自然,空气新鲜,于怡情中健身,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登山之乐,由来已久。

5、游泳

古代受气候的限制,不能四季皆行,但春江水暖,更衣游水,沐浴自然,《论语》中有“暮春之日,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俨然是一种集体的活动了。

6、养生太极拳

有疗疾健身、修身养性、健美益智,开悟智慧、激发潜能、技击防卫,达到维持健康、提升气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既然是运动养生,那么运动是形式,养生才是目的。运动的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且可以自创,但是只要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养生保健的目的就不要拘泥于形式。

有氧运动是我们健身锻炼,瘦身减肥的好选择。很多人都不想外出锻炼,那大家知道常见的室内有氧运动有哪些吗?在家做室内有氧运动效果也是很好的哦!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室内有氧运动有哪些,及坚持做有氧运动的好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二、 室内有氧运动有哪些

1、中国功夫

中国功夫主要讲究内柔外刚,刚柔并济。而在动作上的要求也是十分的严格,必须是要求力度与强度要互相结合才能使功效发挥到极致。其实,中国功夫就是一种有氧运动,因为中国的功夫也非常讲究节奏和呼吸,而且功夫的运动强度也是非常高的一种运动。功夫主要是通过运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达到良好的减肥瘦身功效。

2、转呼啦圈

呼啦圈是一种简单的室内有氧运动,只要有一个呼啦圈就可以达到减肥瘦身的功效,而且适合各个年龄的人来进行运动,因此,呼啦圈减肥法也深受大家的喜爱。

通过转呼啦圈,除了可以明显地减掉腰间的赘肉之外,在转动呼啦圈的时候因为身体也会有节奏地扭动和摆动,因此也可以锻炼到腿部和臀部的肌肉,让腿部和臀部的肌肉变得更加紧实,从而减少脂肪的积聚。

另外,在转呼啦圈的时候,因为不断地挤压着身体的肌肉,因此也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让身体的消化功能加速,所以可以更快地排除体内的废物,达到明显的瘦身目的。

3、慢跑

慢跑是如今最流行的有氧运动之一,这是因为慢跑不但可以起到减肥瘦身的功效,而且在慢跑中还可以舒缓自己的心情,让自己的心情保持舒畅。

因此这是一种十分受青睐的运动。而且慢跑运动既可以在室外进行,也可以在室内的跑步机上实行,这两者都可以起到相同的减肥瘦身功效。通过慢跑可以增强身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功能,促进人体废物的排出,此外还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对于防止肌肉萎缩和心脏功能萎缩也有明显的作用。

所以说,慢跑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减肥健康有氧运动。

4、游泳

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有氧运动,游泳是很多人会选择的一个运动减肥方式。因为游泳不但能够有效地帮助减肥,而且还可以锻炼到全身的肌肉,达到良好的减肥瘦身效果。

在游泳的时候,因为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来掌握游泳的运动节奏,所以在调整呼吸进行游泳运动的时候,全身的肌肉不但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且还可以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顺利地排除体内的废物,从而达到减肥瘦身的功效。

三、 老人养生要多运动

1、延缓大脑衰退

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大脑的功能,延缓功能的衰退,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用脑较多的老年人,运动可以提高大脑的记忆能力,有助于休息和睡眠,同时减少大脑疲劳。

2、提高心肺功能

运动可以提高呼吸和心血管机能,能预防和延缓老年人的呼吸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像跳交谊舞、慢跑、爬山之类的有氧运动是提高心肺功能的良好方式,研究证明,心肺功能强弱直接关系到寿命长短,心肺功能越高越长寿。

3、延缓骨质疏松

运动可使老年人骨关节和肌肉系统能力提高,延缓骨质疏松及老年特有的退行性骨和关节病变。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运动锻炼提高肌肉力量,改善骨关节机能,正是延缓衰老的一个表现。

4、延缓慢性疾病

运动可以延缓各种慢性疾病,如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的发生和进展。有些疾病如动脉硬化等因为衰老而发生,运动锻炼也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老年人,发生这些慢性病的概率和程度都要低一些。

5、增强免疫系统

运动可以增强老年人自身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

6、提高心理健康

运动还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调整积极的情绪,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医学心理学专家指出: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运动锻炼已经成为一个促进老年人心理适应能力的良好形式。

能养生保健康的健身运动2

年龄不同走路频率有差别

散步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健身方法,非常值得我们推广。坚持散步的效果非常好,在一天紧张繁忙工作之后,到路边走一走,看看外边的风景,可以很快消除疲劳。众多寿星的长寿秘诀之一就是每天有一定时间散步,尤其是春季散步,因为春季万物生发,更有助于健康。散步不拘形式,宜以个人体力而定速度快慢,时间的长短也要顺其自然,应以劳而不倦、见微汗为度。

老年人散步以缓步为好,步履缓慢,行步稳健,每分钟约行60至70步,可使人稳定情绪,消除疲劳,亦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快步走适合于中老年体质较好者和年轻人,每分钟约行走120步左右,坚持时间长了可振奋精神、兴奋大脑,使下肢矫健有力。散步时可配合擦双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动作,以利于疏通气血,生发阳气。

放风筝

颈部后仰时间别太长

“糊成纸鸢一线牵,凭借春风上青天”。大多数人会选择放风筝这项体育运动。风筝放飞时,人不停地跑动、牵线、控制,通过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动,可达到疏通经络、强身健体的目的。看风筝高飞,眼睛一直盯着风筝远眺,眼肌得到调节,疲劳得以消除。这项活动特别适合青少年。

中老年放风筝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放风筝需要我们把头后仰,观察风筝,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护颈部,千万不要后仰时间太长,这样很容易使自己受伤,可仰视和平视相交替。放风筝最好以两三人搭伙为宜,选择平坦、空旷的场地,不要选择湖泊、河边以及有高压电线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

爬山

土路更能保护膝关节

爬山是一项非常好的有氧运动,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爬山来锻炼身体,效果极佳,如果以每小时2公里的速度爬山30分钟,那么消耗的能量大约是500kcal,相当于45分钟游泳所消耗的能量。爬山虽好,但强度把握不好很容易伤到身体。因此爬山之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要让肌肉、关节活动起来。同样,爬山结束后,也一定要做一些整理和放松活动,比如下山后继续在平地上走大约5分钟。爬山过程中心率保持在120-140次/分钟最为适宜。

爬山过程中动作要放缓,爬山时最忌讳的就是奔跑和大步走,不但危险,还会极大伤害膝关节,下山时不妨试着将两腿的`膝盖稍微弯曲,让其少受力。尽量选择土质路面,台阶路、石路都属于硬质路,对膝关节不利。登山鞋和登山杖很重要,专业的登山鞋能将震动吸收掉;登山杖可以分担腿部受力,保持身体平衡。

骑行

安全装备必不可少

花开时节,低碳、环保的骑行是不少人热衷的运动。骑行也是一种改善人体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的有效健身方式。在骑行过程中,人体主要的肌肉群都要参与工作。此外,骑自行车也可以帮助户外运动者释放压力。以健身为目的的骑自行车运动,强度以蹬车频率为60-90次/分钟为宜,每次运动时间为20-40分钟,每周运动3-5次,长此以往可以获得明显的健康收益。

春季运动注意事项

1、忌骤然锻炼,提倡循序渐进

要以恢复身体机能为主要目的,循序渐进、因人制宜;运动前做足充分热身的准备活动,让肌肉和韧带得到充分的放松,如:锻炼前应先先做做关节活动、拉拉韧带,做些简单的四肢运动。

2、忌无氧运动,提倡有氧运动

春天宜选择适合的有氧健身项目,如:到空间宽敞、通风条件好的健身场馆进行骑自行车、登山、快步走、打篮球、踢足球等户外运动项目。

3、忌用嘴呼吸,提倡用鼻子呼吸

雾大的春天,尘埃、病菌微粒多,运动时的呼吸尽量用鼻吸气,用嘴吐气。锻炼应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因鼻毛能滤清空气,使气管和肺部不受尘埃、病菌的侵害。

4、忌衣着单薄,提倡保暖防寒

春天气候变化反复,天气忽冷忽热,在初春乍暖还寒的气温条件下,健身运动中身体活动量过大、出汗过多,一旦被冷空气吹拂又没有及时做好保暖措施,很容易使身体受凉感冒和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因此,注意气候变化,春天开始锻炼时不应立即脱掉外衣,等身体微热后再逐渐减衣,锻炼结束时,应擦净身上的汗液,立即穿上衣服,以防着凉。

5、忌空腹锻炼,提倡运动前进食、饮水

春天切忌空腹晨练:不要在空腹或饱腹状态下晨练,如忽视身体损耗,除了出现血糖偏低外,人体血液黏滞,加上春天气温低、血管收缩等因素,若空腹锻炼就可能使人因低血糖和心脏疾病而猝死。最好在锻炼之前吃一点东西。如面包、牛奶、鸡蛋、水果,吃至半饱后到锻炼。多饮水保持机体水分。

6、忌早起外出锻炼,提倡午后进行

春天雾大,清晨空气并不新鲜,日出前地面空气污染最重且此时氧气也少。春天不主张晨炼。日出后绿色植物开始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气,空气方达清新。建议黄昏锻炼,春天,下午4时左右的空气含氧气负离子丰富。

7、忌大运动量,提倡调整适应为主

开春时,进行体育运动主要是以恢复人体的机能水平为目的,不能盲目追求运动量,注意适度。开始量不能太大,要注意方式节奏别太快,循序渐进的锻炼。不为“速成”而盲目加大运动量。防止因为运动量的突然加大而造成肌肉和韧带损伤。春天,身体需要一个阶段的调整才能适应较大的运动量。

结语:四种健身方法小伙伴们了解了吗?这些都是我们比较常见的健身方法,也很容易实施,相信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一定会坚持运动,并培养起长期锻炼的好习惯的。我在此也要提醒大家健身时要注意安全哦!

 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在武术历史的发展中,太极拳流派分成多种,陈氏太极拳便是其中之一。科研人员研究发现,练陈氏太极拳对腰椎和颈椎有保健作用,对五脏六腑均有不同的养生功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氏太极拳的健身养生功效。欢迎阅读!

 陈氏太极拳的健身养生功效介绍

 练陈氏太极拳能防治疾病,健身效果来自陈氏太极拳的动作,因此,练陈氏太极拳一定要有正确的动作,只要符合技术要求,便能起到防病、治病、健身功效。

 大家知道,陈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是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坠肘、以腰为轴、肢体沿弧线运动;劲力要求是缠丝劲要节节贯穿,周身一致。那么这些要领和要求对防病、健身又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不妨作以下分析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坠肘”,那么我们的颈椎、腰椎、尾椎就会相对拉长、舒展。

 颈椎或者腰椎不好的人,可以通过练陈氏太极拳得到改善,特别是办公室白领人群,常练陈氏太极拳能预防多种疾病。

 而我们的中枢神经就是贯穿于我们的脊椎中间从大脑连接于我们的肢体各部的,因为颈椎、腰椎、尾椎相对拉长、舒展,神经传导就会更加通畅、大脑和肢体的神经反射速度就会加快。

 颈椎和腰椎疾病大多是由于相邻的椎间盘长时间处于受力不匀的情况造成的,如果颈椎、腰椎、尾椎被相对拉长而变得舒展,那么颈椎、腰椎的间盘之间就会趋于平行,相互受力也会趋于均衡,再加上“以腰为轴”的旋转运动,就会改善它们之间的血液循环。

 从而起到防治关节疾病的功效。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坠肘”,我们的颈椎、腰椎、尾椎被相对拉长的同时,我们的胸、腹腔也就会相对扩大,那么胸腹腔内的心、肝、肺、脾、肠、胃、肾等内脏器官就会恢复到相对原始的状态。

 陈氏太极拳以腰为轴,对器脏有按摩作用,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等得到改善,因此能达到防病治病的健身功效。

 其次,演练陈氏太极拳的劲力方法要正确。只有演练的劲力方法正确,才能真正体现陈氏太极拳的拳种特点,也只有演练的劲力方法正确,才能真正达到防病、治病、健身的目的。

 陈氏太极拳以“缠丝劲”为主要表现特征,并要求劲力要节节贯穿、周身一致。可以说,“缠丝劲”也是使陈氏太极拳具有良好健身价值的主要原因之一。“缠丝劲”是一种螺旋式的劲力方法,这种劲力方法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

 例如我们用手握住一根塑料水管一端,里面充满水,然后抢摇水管,让它成螺旋式运动。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水管里的水会加大对水管壁内侧的压强,并加快向远端流动。

 其实我们在练习陈氏太极拳的时候,“缠丝劲”所产生的效果和上述例子是一样的,只是速度不会那么快,效果不会那么直观而已。

 在陈氏太极拳中,弧线的肢体运动和螺旋式的“缠丝劲”相结合,使劲力节节贯穿于周身各部,不仅可以使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快,而且可以加大对血管内壁的压强。

 从而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血液供养以及加快微循环代谢,所以练习“缠丝劲”可以达到健身的效果。练习陈氏太极拳的人大多数会遇到这种情况,练拳会出汗,甚至会大汗淋漓,但不会气喘嘘嘘。

 这就是血液循环供养加快、微循环代谢加快并通过汗液把代谢物排除体外的结果,这也是陈氏太极拳防病、治病、健身的一个具体体现。

 “以腰为轴的肢体沿弧线运动”和“节节贯穿的缠丝劲”是陈氏太极拳防病、治病、健身的基础内因,因此每一个陈氏太极拳爱好者都应该特别注重这两方面的修炼。

 陈氏太极拳注重身法调整,讲求周身放松

 初练太极拳,要注意身法,不应要求过高,操之过急,首先必须在放松上下功夫。“放松”,就是说,在腿的支撑下,全身各部自然协调地松开,气沉丹田。为了使骨节松开,抻筋拔骨,可选单式动作反复练习、尽量放松,不要用拙力。

 更好的放松,才能更好的发劲,陈氏太极拳的发劲练习是离不开放松的要求的。

 要掌握每一招每一式的来龙去脉,明确每式在身法调整运动中的虚实、开合、方位、角度和手足的运行路线等等;掌握动作虚实的变化、松紧的转换、运行的轨迹,让动作时刻处在圆弧形运动之中,力争做到姿势柔软,舒展顺随。

 “入门引路须口授,学拳容易改拳难”。作为太极拳的初学者,在入门时必须要有明师指点,每招每式务求周身放松,方能少走弯路。一旦在习拳过程中养成不良习惯,这将给以后的太极拳习练造成极大的隐患。

 《拳论》说:“身必以端正为本,以周身自然为妙。”也就是说,套路架势的练习,身法上要以立身中正为根本,以周身放松为基础。

 通过一段时间的放松练习,待形体运动基本符合要求,则应逐步理解太极拳八门五步的实际应用,搞清楚每一式的技术含义,明确力起何处,终于何处,学一套明明白白的拳。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一)外似处女,内似金刚

 中华武术,门派繁多,仅拳术就有几百种。各门派都有其独到之处,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内外两家。

 外家拳多以拳打脚踢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战,攻防含义较为明显、让人一看便知是武术。陈氏太极拳则别具特色: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以内气催动外形,上下相随,连绵不断,以腰为轴,节节贯串,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轻轻运转,默默停止。其功防含意大都隐于内而不显于外,往往使人误认为此拳像摸鱼--样,不是武术。特别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要求周身放松,不用僵力,主要是锻炼下盘功夫,使足下生根,转髋灵活,输通气血,练就充足的内气,意到气到,气到劲到,立身中正,八面支撑使身体内外各部建起巩固的防线,形成一身备五弓的蓄发之势,这样,不遇敌则已,若遇劲敌,则内劲猝发,如迅雷烈风,故外似处女,内似金刚,此为陈氏太极拳的一大特点。

 (二)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

 大家见过头顶碎砖、脖缠钢筋等,这是硬气功的运气方法。内气运到头顶上,头能将砖碰碎;运到脖颈上,能将钢筋缠绕起来。

 陈式太极拳结合力学和经络学的理论,采用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以小力胜大力,以弱力胜强力。好象用一个小小的千斤顶,就能将载重几吨货物的汽车顶起来一样。所谓太极拳蓄发相变、引劲落空、借力打人,以四两拨千斤,皆是螺旋劲所起的作用。故《拳论》讲:"虚笼诈诱、只为一转"从经络学上来讲,经络是指布满人体的气血通路,源于脏腑,流于肢体,脏腑经络气血失和,则神机反常而生疾病,和则气血流畅而强身延年。太极拳结合经络学说,以拳术与导引吐纳为表里,拳势动作采用螺旋缠丝式的伸缩旋转,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宜鼓荡、气遍身躯";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微微旋转使腰隙(两肾)左右抽换,通过旋腰转脊,缠绕运动,布于全身;通任、督两脉,上行为旋腕转膀,下行为旋踝转膝,达于四梢,复归丹田,动作呈弧形,圆活连贯,一招一势,承上启下,一气呵成,导致气血循环,此为运劲 (即运气),它区别于用劲。这种系统的运气方法是符合经络学说的道理,也是其它拳法和体育运动所少有的。

 (三)把武术与导引吐纳相结合

 导引和吐纳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养身术,早在公元前几百年的《老子》、《孟子》等著作中已有记载。汉初淮南子刘安就编成《六禽戏》,汉末著名医学家华佗又改为《五禽戏》,他模仿禽兽的动、摇、屈伸、仰俯、顾盼、跳跃等动作,并结合呼吸运动,用于治病保健锻炼,是后来气功和内行功的先导,也是道家养生学的基础。陈氏太极拳把导引、吐纳术和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内外兼修的内功拳运动,这不仅对强身健体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拳术的搏击技巧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四)陈氏太极拳的刚柔相济

 刚和柔,两者是相互对立的,然而陈氏太极拳则把刚劲与柔劲揉和在整个套路中,一招一势刚中寓柔,柔中寓刚,达到刚柔相济。《拳谱》规定:"运动之功夫,先化劲为柔,然后练柔成刚,及其至也,亦柔亦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故此拳不可以刚名,亦不可以柔名,直以太极之名名之。"为什么太极拳的劲力要以刚柔相济为准呢因有刚而无柔的劲缺乏韧性。易折易损,没有技击格斗的实用价值,只有柔而无刚的劲因失去爆发力也无济实用。故《拳论》指出:"然刚柔既分,而发用有别,四肢发劲,气形诸外,而内持静重,刚势也;气屯于内而外现轻和,柔势也。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迫不捷。刚柔相济,则粘、游、连、随、腾、闪、折、空、掤、捋、挤、捺无不得其自然矣。刚柔不可偏用,用武岂可忽耶!"

 刚和柔的变换,从神与气上来讲,是通过隐与显表现出来的,隐则为柔,显则为刚。从姿势上来讲,是通过开与合表现出来的,合则为柔,开则为刚 (即蓄则为柔,发则为刚)。在运劲过程中表现为柔,在运动到落点时表现为刚。因有神气的隐显与姿势的开合,刚柔就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来。落点是运动到达尽头之点,是神显与气聚之处,所以表现为刚,除此之外,运气转换过程则宜用柔法。陈氏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是有开有合,每个开合动作都有运劲、有落点,落点要用刚劲,其它都用柔劲,以做到刚柔相济。这是做到刚柔相济必须掌握的原则,也是练习避实击虚,蓄而后发,引进落空,松活弹抖的基础。

 (五)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

 陈氏太极拳是内外兼修的内家拳术,内家拳的动作都是在意识的引导下进行的。意:即心意、意识。陈鑫《拳论》说:"打拳心为主","妙机本是从心发","运用在心,此是真诀"。"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问:运行之主宰曰:主宰于心,心欲左右更迭运行,则左右手足即更迭运行;心欲用缠丝劲顺转圈,则左右手即用缠丝劲顺转圈;心欲沉肘压肩,肘即沉、肩即压;心欲胸腹前合,腰劲塌下,裆口开圆,而胸向前合,腰劲刹下,裆口开圆,无不如意;心欲屈两膝,两膝即屈,右足随右手运行,左足随左手运行,两膝与左右足皆随之,不然多生疵累,此官骸不得不从乎心也。吾故曰:心为一身运行之主宰。以上所言,即是心意与动作的关系。《拳论》又云:"打拳以调养气血,呼吸顺其自然……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由此可知,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的密切关系。在走架子时,一举一动都是在意的指挥下,将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和呼吸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呼蓄吸,顺其自然,心意不可使气,轻轻运转,成为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

 (六)实战性的竞技运动一一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

 武术自古以来就有踢、打、摔、拿、跌五种分部练习法,而摔法只讲摔,不阱打,几千年来就一直独立发展,其他四种虽也综合锻炼,但仍各具特色。古代有"南拳北腿"、"长拳短打"之称,也就说明这种分歧。与戚继光同时代的名手,如山东的"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等,也都各具一技之长。同时,由于踢、打、拿、跌四法在实践中有较大的伤害性,因此,历来大都只作假想性或象征性的练习,这就为花假手法开了方便之门。而前人所苦心积累的点滴经验,也因实践不足,很难提高技击水平。这就是我国古代一些著名拳种在教传之后"失其真意"或竞技无一人传习的原因之一。

 陈王庭以沾、粘、连、随、掤、捋、挤、按为中心内容,在螺旋缠绕的基础上,创造了陈氏太极拳双人推手法,练习大脑反应和皮肤触觉的灵敏性,综合了踢、打、摔、拿、跌等竞技技巧,并且还有所发展。譬如拿法,它不限于拿人的关节,而是着重拿人的劲路,这就高于一般拿法的技巧。陈氏太极拳这种推手方法,技击性较强,因此对发展体力、耐力、速度、灵敏和技巧都是行之有效的。这种推手方法代替了假想性和象征性的花假手法,解决了实习时的场地、护具和特制服装等问题,成为随时随地两人可以搭手练习的竞技运动。双人粘枪法也同于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6412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8
下一篇2023-10-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