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健身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第1张

1、运动前,应先做热身运动。

热身运动能够提高肌肉的温度,使肌肉变得更加柔软而不容易拉伤,可以先压压腿或者做几组下蹲运动。新手第一次上跑步机,应该先慢走,再慢跑15分钟即可,此运动强度最好能保持3周之后,根据个人体质,再慢慢加量。练习之前一定要先进行至少一个月的平衡稳定和柔韧性的锻炼。如果上身保持直立却无法蹲下,或者单脚着地,闭上眼睛后却无法保持平衡,那么,千万不要碰健身房里大型器械。

                                   

2、适当休息

很多人一到健身房,就会待上好几个小时,把所有器械都连一遍,还是觉得不过瘾,这样很容易让人疲劳,导致肌肉酸疼,稍不注意就会引起运动损伤。对于健身新手来说40分钟就足够了,你可以用15—20分钟的时间慢跑,10分钟的时间练力量,再做一些柔韧性的训练即可。且健身运动的最佳时间是下午3点至5点。

                                   

3、合适的装备

很多人健身时常常穿着平底布鞋或帆布鞋,这种鞋鞋底较薄,而新手的脚部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就很容易使其抽筋或扭伤。因此,初次健身的人最好选择慢跑鞋、训练鞋或厚底袜。

                                   

4、营养的补充

健身前切不可空腹。比如每吃午饭或者晚饭就去健身,这是万万不可的。因为健身过程中,特别是大重量训练,对身体能量的需求很大,空腹则会导致肌肉被消耗,造成肌肉的流失。 每天有规律的补充蛋白质,比如每天早上吃2-4个鸡蛋白,蛋黄最好只吃1个,让身体的蛋白质含量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需要注意的事项。

1、防晒

运动时衣服不宜过露

赤膊或露背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能通过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而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或露背会感觉更热。而且,在太阳下露背进行活动,强烈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在皮肤上,还会引起皮肤疾病。

应对措施:

高温天气下应尽量避免走海岸线和山脊上的防火带。参加一般的活动一定要带上太阳帽、墨镜、防晒霜、毛巾,穿长袖上衣,并带上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清凉油等防暑药品。

2、饮水

运动中不宜喝水过猛

如果喝水过猛,会引起胃部肌肉痉挛、腹痛等症状,应该在剧烈运动后间隔几分钟再适当的补充水分。

应对措施:

少量多次,每次喝水只喝几口,喝水的次数频繁一些,不要依赖口渴的感觉作为补充水分的依据,不渴的时候也要补充水分,让水分均衡地补充。不要一次大量饮水,但不是控制补充水分,如果水分大量流失得不到补充,严重的会引发肾衰竭。

3、热病(热衰竭、中暑)

夏季参加户外运动,由于气温高,运动量大,身体内的热量积累的比散发的多,如果不注意防范,就很容易发生热病,热病轻微的为热衰竭,严重的就是热中风(也就是中暑)。

在高温天气下运动,人的身体为了降低体温,皮肤的血管会膨胀,而且会因大量排汗而导致失水现象的发生,循环到脑部以及其他重要部位的血液会降低到不正常的程度。

应对措施:

由于活动中为了防晒和防止身体被茅草、荆棘拉伤,行军中需要戴帽子、穿长衣长裤,但这样就带了散热的问题。为帮助体温散发,在阳光下行走时,可以用水把帽子浸湿;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行走时,把帽子去掉;休息的时候,尽量把背包放下来,把上衣领口纽扣解开一些;休息的地点最好是太阳晒不到和通风的地方。

当出现热衰竭以后,必须马上休息,最好是找一个阴凉的地方,把患者的双脚抬高,头部稍微放低,立即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及流质的东西,服下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等防暑药品。

当出现热中风(中暑)现象,必须马上处理。患者可能会因为意识模糊而无法合作,必须把患者扶到阴凉的地方,采用蒸汽冷却法,把水均匀地洒到患者的身上、头上,并不断吹风,(最好有冰块,用毛巾包起来放在头上、身上降温)。等到身体温度恢复到正常体温,就不必再降温了。不过要继续观察患者的温度和身体状况,因为体温有可能会再度升高而需要再次实施降温。如果患者的呕吐反射能力和吞咽能力没有问题,可以给患者喝冰凉的流质物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及流质的东西,服下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等防暑药品。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热衰竭患者,经过处理恢复正常以后,基本上可以继续完成后续的活动。严重的中暑患者,除非恢复的很好,建议找人陪伴让患者退出活动。

4、热伤风

夏季在高温下运动,人体内部产热快,皮肤的毛细血管大量扩张,以利于身体散热。如果遭遇到过冷刺激,会使体表已经开放的毛孔突然关闭,造成身体内脏器官功能紊乱,大脑体温调节失常,导致生病,通常会发生“热伤风”,也就是夏季感冒,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应对措施:

夏季行军途中,大汗淋漓的情况下,如果有山泉水、溪流、池塘等,或者是途经海边,千万不能贪图一时凉快而立即跳下去洗凉水澡。即使活动结束,到达目的地以后,也要等身体温度降下来以后再洗凉水澡。活动结束以后,如果大家返程的车辆是空调车或者在空调房里,务必不能打开空调直接对着身体吹,最好是打开车窗户用自然风降温,等身体温度降下来以后再开空调。

5、冷饮

夏季参加户外活动,如果有冰镇饮料吃,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但活动中或者是活动结束以后,不能马上大量吃冷饮。冷饮不仅降低了胃的温度,而且也冲淡了胃液,使胃的生理机能受损,轻则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重则导致急性胃炎。

应对措施:

少量摄入冷饮对降温有利,但不能过量,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大家出发前带的冰冻饮料等,要少量多次地饮用。活动结束以后,要等身体温度大幅度降下来以后,才喝冰冻的饮料或啤酒等。

6、衣服

夏季户外运动大量出汗,衣服很快就湿透了,很多人到达目的地以后,往往任凭衣服湿着,企图靠自己的体温把衣服烤干。这样做是极其有害的,长此以往,会引发风湿或关节炎等疾病。

应对措施:

参加活动前,在背包里带上一套备换的贴身干衣服(特别是上衣)和一件外套,到了目的地以后,即刻把湿衣服换下来。活动途中休息的时候,在风很大的情况下,如果休息的时间较长,要及时穿上外套,否则风会把身体的热量大量带走,人的身体冷热交替,爱卫天猫很容易引发疾病。为方便汗水挥发和散热,去户外活动的外衣最好买化纤成分的快干服装,最佳的是快干并防紫外线的衣服,裤腿最好可以拆卸下来

高温天气健身运动不可不知道的事

高温天气健身运动不可不知道的事,健身运动对人们的身体是有很多好处的,有很多人在高温的天气下运动,这种情况是有很多地方要注意的。下面分享高温天气健身运动不可不知道的事。

高温天气健身运动不可不知道的事1

避免高温“作业”

夏季要保持低运动量、短时间,让身体慢慢适应炎热的天气。尤其要尽量避免在阳光强烈的正午时分到下午两点期间进行户外运动,因为这个时间里紫外线特别强烈,会灼伤皮肤,甚至使视网膜、脑膜也受到刺激。

选择吸汗服装

在夏天运动,温度和湿度都很高,一定要穿吸汗的棉衫,不要穿紧身运动服,如果湿度排不出去,会对心脏造成很大的压力。最好准备一套干衣服,特别是上衣,运动后马上换下湿衣服,否则容易引发风湿或关节炎等病症。

提前补充水分

夏天温度很高,大量运动会使身体内的水分流失比较快,因此,建议运动前半小时喝800毫升水。如果户外运动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一定要带瓶水,最好是能够补充盐分的。

合理摄入食物

运动前一小时,要吃些主食或者水果,以防止摄入热量过低,造成体力不佳。

饮水不可过量

如果运动后大量饮水,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给心脏增加负担。大量饮水的结果只会是出汗更多,而盐分也会进一步流失,引发痉挛、抽筋,建议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法。

降温不可太急

运动后,全身各组织器官新陈代谢增加,皮肤中的毛细血管大量扩张,此时如马上洗冷水澡或吹电风扇,毛细血管遇冷马上收缩,汗腺关闭,易患伤风感冒。

高温天气健身运动不可不知道的事2

高温天气健身如何把握时间长短

运动时间有讲究

古话说的好:“一天之计在于晨”,那么早晨是最佳的健身时间吗答案是否定的。从气候的角度来说,清晨气温一般较低,并不适宜进行锻炼。而且有研究表明,下午14点之后人体的各项机能才开始上升,17点至19点之间达到最佳,因此锻炼时间建议选择在此时比较适宜。此外,人体中血小板的含量在一天中也是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的,下午和傍晚的血小板量要比早晨低20%左右,血液粘稠度降低6%。因此,晨练容易造成血液的循环不畅,甚至会诱发一些心血管意外,这一点对于中老年人以及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稍稍出汗刚刚好

大多数人认为,运动过程中出汗越多,运动效果越好。其实不然,我们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季节的因素。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出汗绝对有很好的健身效果。但是,夏季健身,只要稍稍出汗就刚刚好。锻炼结束后还要及时擦干汗液,换上干净衣物,以防着凉。

虽然只是稍稍出汗,我们也不能忽略“补水”这个重要的环节。运动中的补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大约每运动10-25分钟补充250ml。运动前10-15分钟,补充约250ml的液体(相当于半瓶普通矿泉水的量)。运动后补水要根据运动前后的体重差,补充丢失的水分,每丢失1斤的体重大约要补充500ml的液体(约1瓶矿泉水的量)。

健康提醒:

凡事有个度,关于健身,也是一样的,尤其在夏天,更不要过度。过度健身带来的危害,可能比健身本身带来的好处还要多,因此,各位健身人士要学会在健身中掌握“度”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健身更科学、更有效果。

夏天锻炼怎样避免中暑

 夏天锻炼怎样避免中暑,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运动可以舒缓我们的心情,运动可以降低身体的血糖,但是在炎热的夏季锻炼身体,需要知道怎么避免中暑情况发生,下面我带你了解夏天锻炼怎样避免中暑。

夏天锻炼怎样避免中暑1

 中暑是指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工作时,体温调节发生障碍的一种急性疾病。轻度中暑时,患者常有头晕、头痛、心悸、恶心等感觉;严重者常出现汗液分泌停止、体温急剧升高、昏迷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抢救,常有生命危险。

 人体是恒温的,尽管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很大,但人的体温总是稳定在365一375摄氏度之间,也就是说,人的体温波动大体不超过1摄氏度。这是由于人体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下,通过改变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维持平衡的缘故。

 人在气温低于皮肤温度(约33摄氏度)的条件下从事体育锻炼,尽管体内不断产生大量的热能,但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下,使皮肤血管扩张,身体内部的热量可以很快地被送到身体表面,然后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等不同方式,将这些多余的热量散发掉。同时,体温调节中枢还使汗腺加速工作,分泌大量的汗液,然后通过汗液蒸发使体热更快散发,从而维持了体温的相对稳定。在夏天从事体育锻炼,如果气温超过34摄氏度,再加上湿度大,天气闷热,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等散热过程都发生困难,于是体内热量大量积累,体温急剧升高,最后导致中暑。

 夏天从事体育锻炼怎样预防中暑

 首先要安排好锻炼时间:除游泳之外,夏季每天的锻炼时间最好不要安排在ll—16点钟之间,因为这一段时间不仅气温高,而且骄阳似火,红外线的照射最强。

 夏季锻炼还要选好场地和环境:夏天锻炼时应选择在公园、湖边或其他绿树成荫的地方。

 运动中,根据需要适当饮水对预防中暑具有重要意义。

夏天锻炼怎样避免中暑2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

 中暑后,人们通常会感到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虚脱或短暂晕厥。不过,据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在中暑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中暑的死亡率高达80%。

  夏季健身应注意

  运动时间

 首先要注意运动时间,人们在运动时,应避免中午及下午时段,也就是大家所说的`11时至16时这段时间。最好选择清晨或者太阳落山以后的时段进行运动,清晨7时以前和傍晚17时以后是最好的锻炼时间。运动时间也需要控制好,每运动20分钟,就应当休息5至10分钟,每天的运动时间不宜超过一小时。

  运动着装

 其次,运动时如果在户外,尽量选择有树荫的地方,并选择佩戴太阳帽以遮挡阳光,这样能避免阳光直射人体,同时还应穿着一些浅颜色、透气性良好、宽松的衣物,材质以棉、麻、丝类织物为首选,少穿化纤品类服装。

 在运动后,应及时换下被汗水浸湿的衣物。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后千万不要立即洗澡。因为这时机体受到热水刺激后,会导致肌肉和皮肤的血管扩张,使流向肌肉和皮肤的血液进一步续增加,从而导致其他器官供血不足。

  运动后补水

 再有,在运动间隙需要适时补水。但是,不要一次大量饮水,这样不仅会加重心脏负担,而且也会加速电解质的流失,一般每次补充150毫升为宜。而在补水时,可以喝一些糖盐水,或是清凉消暑的饮料,如绿豆汤、金银花水等。而时下流行的运动性功能饮料也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夏季运动前后,应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元素,少吃油腻食品,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持人体机能平衡,有利身体健康。同时,夏季健身时,还建议大家带上一个小药包,可以带一些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药品,有心脏疾病史的人们,还应该带上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

  中暑之后这样做

 倘若在夏季健身锻炼的时候出现中暑,千万不要慌张。这时应迅速离开高温场所,选择通风阴凉处。平躺并解开衣服扣子,将双脚抬高,以此增加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

 然后,用湿毛巾捂住额头上以降温,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用酒精、冰水擦拭全身,并用扇子或电风扇吹风。但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过度追求快速降温,当患者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的时候,就要停止吹风冰水擦身等强制性降温方式。

 当患者得到缓解之后,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但不要一次大量补充水分,否则不仅会引起腹痛、呕吐等症状,而且会增加心脏负担。此外,咖啡、含酒精类饮料也不宜饮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还有不适症状时,则需要及时就医。

夏天太热在家怎么健身

夏天太热在家怎么健身,健身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这项运动还是比较高强度的,我们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有氧运动可以增加我们大脑中的氧含量,现在分享夏天太热在家怎么健身技巧。

夏天太热在家怎么健身1

1、仰卧起坐,可以有效锻炼腹部肌肉。仰卧,双腿屈膝支撑,两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动作开始两手臂前伸,头部胸部以上抬起至手臂碰到膝盖即可。注意做动作时保持呼吸顺畅。每次30个,每次做4组。

2、仰卧举腿,这个动作是针对下腹部锻炼的非常有效的运动,可以很有效减掉小肚子。仰卧,两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利用腹部的力量屈膝将腿向上抬起,当大腿抬至垂直地面时动作就可以结束了,然后还原至准备姿势。每次做30个,4组。

3、侧抬腿。首先身体要侧卧,一只手臂放在身体下面支撑身体,另一只手臂放在身体的前面,支撑身体,保持身体平衡。将上面的腿慢慢向上抬起,注意身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膝盖的方向与身体正面的方向一致。然后换另一侧。每组30次,4组。

4、后摆腿,可以有效锻炼臀部肌肉。身体成跪撑的动作,膝盖和两手臂着地,单腿向后伸直上摆。注意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腰部不要过度塌陷,否则会对腰部产生过大的压力。两腿交换练习,让您拥有曲线优美的`臀部。

夏天太热在家怎么健身2

一、夏天健身注意方法

1、适宜的地点及时间

为了避免强烈阳光对皮肤和身体的损伤,运动地点应尽量选择在室内,如室内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如果喜欢室外运动,可以选择公园、湖边、庭院等阴凉通风的地方。

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尽量避免上午10点以后至下午4点之前的户外运动。

2、适宜的运动项目

在室外的剧烈运动项目不适宜中老年人,如足球、篮球、室外网球等。游泳是暑天公认的最好的运动。其他如健身操、乒乓球、羽毛球、瑜伽以及器械锻炼等都是不错的室内运动健身项目。早晚日照不是很强的时候,一些适量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散步、骑车等对健康也是很有益的。

3、适宜的运动量

夏季人体体能储备相对较弱,因此提倡轻松运动,时间控制在30至45分钟,强度适当减小,靶心率可比平时低5——10次。同时运动时仍然要遵循“热身—运动—整理”的原则来进行。准备活动量不宜过大,准备活动完毕至正式活动开始之间的间隔在1——4分钟比较合适。如果在正式运动前已感疲劳,在正式进入运动时,身体就不能处于最佳状态,容易造成肌肉拉伤。

无论哪种运动,先要从运动量小的动作开始,等身体各部位肌肉活动开之后,逐渐加大运动量。运动结束时做些放松调整活动,如慢走几步、揉揉腿、做几次深呼吸等。

二、夏天健身注意事项

1、着装要舒适

运动服装以棉织品最好,款式愈宽松,散热性能就愈好。同时运动时衣服不宜过露。

最高气温接近或超过37摄氏度时,赤膊或露背不但不能散热,反而皮肤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或露背会感觉更热,而且强烈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在皮肤上,还会引起皮肤晒伤。

2、补水要科学

运动前10——15分钟,要喝450——600毫升的水,运动时每10——15分钟,要喝150——240毫升的水,即使不渴也要喝,但不要喝过甜的饮料。运动后也应该及时补水,但是不要一次喝个够,而是要“多次少饮”。

如果喝水过猛,会引起胃部肌肉痉挛、腹痛等症状,应该在剧烈运动后间隔几分钟再适当地补充水分。另外需注意运动后不宜补充纯水,因为纯水中几乎不含人体出汗排出的盐分及矿物质等。

人在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时,身体大量出汗,造成机体里水分和盐类丢失。若大量饮水而没有及时补充盐分,血液中的氯化钠浓度就会降低,肌肉兴奋性增高,易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温的淡盐水是运动后最好的饮料,也可选择低糖含盐饮料或运动饮料。

运动后全身血液进行了重新分配,大量血液涌向肌肉和体表供应运动之需,而消化器官则相对血液较少。

若此时大量饮用冰冻饮料,由于温度过低,强烈刺激处于暂时缺血状态的胃,可损伤其生理功能,轻者出现食欲减退,重者导致急性胃炎,并进一步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其实,运动后喝温热饮料最适宜。实验证明,25——30摄氏度的饮料,能较快地被胃吸收。

3、降温要合理

运动后降温不宜过快。刚锻炼完大汗淋漓时,到风扇前揭开衣服猛吹,或在过冷的空调下直吹,以及拧开水龙头,让冷水直冲身体,实现“快速降温”,是好多人认为很爽的做法。

殊不知,这种“快速冷却”的方式,常常会快活一时,难受几天。运动后毛孔处于扩大状态,突然的冷刺激,可使毛孔迅速缩小,这对身体极其不利,容易受寒邪的侵扰,甚至引起各种疾病。正确的作法是用毛巾擦干汗水,在阴凉处休息进行缓慢降温。

4、饮食要补碱

运动时汗流浃背,致使体内大量的盐及钾离子也随汗水丢失,而钾离子丢失过多,则可出现肌肉乏力、周身酸痛、心律不齐、嗜睡和精神不振等现象。

此外,由于体育活动大量消耗体力,致使体内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丙酮酸、乳酸等蓄积过多,此时血中的碱贮备下降,易引发血液的酸碱平衡失调,为了维持正常的酸碱度,必须增加血液的碱贮备,因此暑天进行运动需多吃些碱性食品。而碱性食品以水果为主,西瓜、菠萝、杏、桃、李子、哈密瓜等均富含钾盐。

5、饮食要补碱

运动时汗流浃背,致使体内大量的盐及钾离子也随汗水丢失,而钾离子丢失过多,则可出现肌肉乏力、周身酸痛、心律不齐、嗜睡和精神不振等现象。

此外,由于体育活动大量消耗体力,致使体内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丙酮酸、乳酸等蓄积过多,此时血中的碱贮备下降,易引发血液的酸碱平衡失调,为了维持正常的酸碱度,必须增加血液的碱贮备,因此暑天进行运动需多吃些碱性食品。而碱性食品以水果为主,西瓜、菠萝、杏、桃、李子、哈密瓜等均富含钾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8072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1
下一篇2023-10-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