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的时候组间休息多久,重量怎么选择,是很多刚开始健身的同学比较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许多健身老手,在这两个问题上,也存在着困惑。
首先我们说一说组间休息时间。
正常来说,我们锻炼的时候,组间休息的时间,设定在30秒到90秒比较好一点。
那么组间休息时间小于30秒,或者高于90秒,就不行了吗?
当然不是,组间休息的时间小于30秒也可以,比如20秒,但你未必能够休息过来,尤其是各种复合动作,而且重量比较大的时候。
组间休息的时间高于90秒如何?具体还是要看动作和重量,像大重量深蹲这种动作,很多健身老手会将休息时间延长到三分钟。
但超过三分钟就不大好了,不管你做哪一个动作,时间太长的话,你的心率下降甚至恢复正常,然后泵感渐渐消失,肌肉也已经冷却下来了,那么对于相应肌肉的刺激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在健身房里面,我们会看到一些人,在练了一个组之后开始玩手机,玩个七八分钟,再练一组,再玩手机玩个十几分钟……
我没有资格去批评别人,但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这么做。
真喜欢玩手机的话,回家玩就好了,健身的时候还是老老实实的健身,不要让手机破坏了健身的过程。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怎么设定自己的组间休息时间了。
单关节动作,在重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之下,尽量控制在一分钟以内。
大重量的复合动作,可以稍微延长,但也不能太夸张,控制在三分钟以内比较好,具体因人而异。
接下来说一说重量。
很多同学做各种动作的时候,并不知道怎么选择重量。
重量太大,推不动拉不动,勉强做起来几个动作也全变形,很尴尬。
重量太小,轻轻松松能做起来十几二十个,但好好的力量运动变成有氧运动了。
到底该选择多大的重量呢?
重量的选择有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健美增肌的方向,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健美举”。
选择增肌的方向,你应该选择动作标准前提下,能够做8到12个的重量。
看清楚了,并不是让你做8个或者12个,是你拼尽全力一组只能做8个到12个的重量。
第二个方向,提升力量的方向,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力量举”。
力量举和健美举有很大的区别,健美举主要是增肌,力量举主要是提升力量。
健美举要求尽量孤立肌肉发力,力量举则要尽量募集多的肌肉协同发力。
两者都可以增肌和提升力量,只是侧重点不同。
正因为侧重点不同,所以力量举训练的重量,和健美举训练的重量是不一样的。
上面说了,健美举的时候,我们一般选择8个到12个的重量。
那么力量举的时候,我们就要选择3个到6个的重量。
有人会说了,多尝试极限重量,提升力量更快。
所谓的极限重量,也就是你拼尽全力只能做1个的重量。
但我不建议普通健身爱好者经常去尝试极限,因为有一定的风险,容易受伤。
3到6个这样的重量,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也能快速提升力量。
是选择力量举还是健美举,这个要看你自己的选择,两者其实并不冲突。
当我们增肌过程中遇到瓶颈,重量卡壳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力量举来突破瓶颈。
两次有明显肌肉酸痛的力量训练之间间隔24或48小时是可以的,保证下次训练时肌肉可以恢复到能够承受训练强度的程度。同时可以不必完全回到“毫无酸痛感”的状态。因为,轻微的酸痛感可以让你训练时明确的找到目标肌肉,做到充分的收缩。
健身后针对目标肌肉进行充分的抻拉, 可以减少乳酸堆积。使得休息之后不至于那么酸痛。运动后半小时内(窗口期此时针对目标肌肉的补充效果最好)补充动物性蛋白质(蛋白粉是不错的选择) 给肌肉恢复提供养分。运动后充分的休息睡眠 ,让肌肉有充分的时间恢复。
对于增肌健美而言,同一个部位不宜天天锻炼。如果当天给予某一个部位足够的锻炼刺激,那么这个部位的肌肉需要间隔48小时以上才能再次锻炼。肌肉是在休息的时候生长的,所以次日继续锻炼就会影响肌肉外形的壮硕。比如第一天练的是胸肌,第二天就不能练胸肌了,但是可以练腿、练背、练腹肌等等。所以是可以天天练肌肉,但同一个部位不能天天练。
锻炼身体不同无谓的肌肉需要休息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如果练腹肌的话休息时间不能超过48小时,也就是说至少每两天练一次腹肌。其他部位的肌肉休息时间的话还要看你的锻炼程度,大力度的话就休息72小时,适中的话就休息48小时,仅仅是健身的话24小时也行。结合你身体的状况,锻炼后精神能在24小时内恢复的话那你就休息24小时就能锻炼了
对于增肌健美而言,同一个部位不宜天天锻炼。如果当天给予某一个部位足够的锻炼刺激,那么这个部位的肌肉需要间隔48小时以上才能再次锻炼。肌肉是在休息的时候生长的,所以次日继续锻炼就会影响肌肉外形的壮硕。比如第一天练的是胸肌,第二天就不能练胸肌了,但是可以练腿、练背、练腹肌等等。所以是可以天天练肌肉,但同一个部位不能天天练。
扩展资料:
一、健身误区:
误区一:初始锻炼就采取大运动量、大强度锻炼。
突然大量运动,机体难以适应,会出现严重的疲劳感、浑身酸痛或引发老病,还可引起肌腱、肌肉拉伤,很难坚持长期锻炼。正确的锻炼方法是:从小运动量、小幅度、简单动作开始,让机体有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叫疲劳期,大约半个月,然后逐渐增加运动量,加大幅度,动作也要慢慢地由易到难。
误区二:初次进行器械锻炼,认为把所有的器械都做一遍才算得到锻炼了。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每次健身把器械一个不落地做过去。那样既占用你很多时间,又由于突然运动量过大、过强,会出现全身酸痛,使正常锻炼难以坚持。正确方法是请健身指导员或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一个最佳锻炼方案,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实现你的健美健身计划。
误区三:只要多运动,不用控制饮食,便可达到减肥目的。
这种做法只能做到热量的入出平衡或不增加肥胖,其实常喝甜饮料、吃糕点、干果,尤其能榨出油的干果和热量高的食品,就能将你辛辛苦苦的减肥成果化为乌有。因此,要想获得持久的减肥效果,除了进行运动外,还应从饮食上进行合理调控。
误区四:空腹运动,有损健康。
研究证明,饭后4~5小时(即空腹)进行适度运动,如步行、跳舞、慢跑、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减肥。这是由于此时无新的脂肪酸进入体内,较易消耗多余的脂肪,特别是产后的脂肪,减肥效果优于饭后1~2小时的运动。
误区五:只有出汗才算运动有效。
出汗不出汗,不能用来衡量运动是否有效。人体的汗腺各不相同,分活跃型和保守型两种,这与遗传有关。先热身是为了适应后续锻炼,有利于伸拉,以免造成损伤,并不是热身就一定是出汗。
误区六:运动强度越大、减肥效果越好。
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表明,体内脂肪的减少取决于锻炼时间的长短,而不是锻炼的强度。因为各种锻炼开始时,首先消耗的是体内的葡萄糖,在糖消耗后,才开始消耗脂肪。而剧烈运动在消耗糖后多已精疲力竭,难以再继续坚持,因而脂肪消耗不多,达不到减肥的目的。只有较缓慢而平稳地持久运动,才能消耗更多的热量,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误区七:晨练比暮练好。
其实早晨人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相反,黄昏是体育锻炼的理想时间,因黄昏时的心跳、血压最平衡,最适应运动时心跳、血压的改变;黄昏嗅觉、听觉、视觉、触觉最敏感,人体应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黄昏体内化解血栓的能力也达到最佳水准。所以,应该是暮练比晨练好。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