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一般一个星期几次比较合理

健身一般一个星期几次比较合理,第1张

经常锻炼,也就是一周锻炼超过三次的人,身体素质更好。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或者75分钟的高强度锻炼。中等强度锻炼包括骑车、快走或做园艺,高强度锻炼包括跑步等。

与完全不锻炼的人相比,经常锻炼者在研究期间早死的几率少35%;只在周末锻炼一两次,但总锻炼时间达标的人,早死几率低30%。经常锻炼能让人死于癌症的几率低21%,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低41%。但一周锻炼一两次同样能让死于癌症的几率低18%,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低40%。即使锻炼总时长不“达标”,对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抵抗”效果也差不了太多。

健身技巧:

1、找私人教练,正规健身房的私人教练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和培训出来的,对各种锻炼方法都有一定了解。

2、找一个“健龄”比自己大的健身伙伴,因为对每个动作、每个器械都很熟悉,尽管动作和器械是固定的,但是每个人对动作器械的了解不一样,学习方法经验即可。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健身一周一次就有用 帮你多活好多年!

锻炼的目的如果是强身健体,一般要求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需要一定的锻炼强度,心率保证100次/分以上,如快走、慢泡、跳绳等。如果锻炼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体内多余的脂肪,减轻体重,每周运动需要5次以上。随着运动频率的增加效果会增加,因为运动频率与锻炼效果有直接关系。1次运动后对肌肉和全身各器管系统的健身效果,可以保至少3天。即在前1次锻炼效果还没有消失之前进行第2次运动,这样每次锻炼的效果就会得到累加,达到提高体能、增加健康的目的。如果每次运动时间间隔过长,破坏运动训练的连续性,难以达到应有的健身效果。而且很容易在每次运动后产生肌肉酸痛、疲劳,甚至可能产生肌肉和关节损伤。

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训练计划不会一直固定不变,因为你的训练目标会改变、身体的体型、体能也在改变,所以训练计划也要适时的进行更改以适应新的目标。

健身用的肌肉群分化训练是最常见最多用的方法,一般来说,胸部+肱三头肌/背部+肱二头肌/肩部+核心训练/腿部臀部/有氧练习或者HIIT为一个周期,然后再休息1-2天,正好是一周的时间。

在你刚开始接触健身或者停滞了一段时间再进行恢复时,可以进行全身训练,主要大肌群各自安排一组动作,每组3-5个动作,进行全身性肌肉适应训练。负重偏小、中等。

然后再过度到更加具体的分化训练,在强度、负重都较小的情况下,即使是腿部和背部这样的大肌群,也可以一周2-3次训练,增加频率提高肌肉耐力。

在强度递增的情况下,腿部和背部这样的大肌群,一般一周一次、最多两次,因为强度越大、越需要较长恢复时间,并且你还有其它部位和方式的训练安排。

但是腰腹核心可以隔天训练,只要没有肌肉酸痛感,时间又允许的情况下。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你要明确健身的目的,

为了减肥、还是为了增肌、还是为了 健康 保持运动!

为了减肥就多做有氧运动,比如跑步、单车、做操,

如果是为了增肌,就要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健身计划,

饮食、作息时间、训练计划、

吃好、睡好、练好、

自律的生活才能得到健身的效果

不谈饮食和休息的话,之谈训练,

首先要认识人体的结构,

人体各个部位肌肉的运动方式,

背部整体是个大肌肉群,

腿部整体是个大肌肉群,

手臂的肩(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属于小肌肉群,

肌肉的增长需要通过训练让肌纤维肌细胞拉伸充血,

然后提供足够的营养和休息就会增长,

背部和腿部的大肌肉群训练后需要72小时恢复时间,

手臂、腹部的小肌肉群需要48小时恢复时间,

还要根据训练量的大小来调整休息时间,

训练强度越大休息的时间越长,

所以健身的训练时间规划要根据以上的条件进行调整,

不能简单的说“周一练胸、周二练背”那么简单,

要综合整体来计划,

把身体的肌肉群分开练,(胸、背、臀腿、肩、手臂、腹部)

单独练一天胸,胸肌分上中下,主要动作以推胸和夹胸动作为主

单独练一天背,重要动作以拉的动作为主,从上向下拉,从前向后拉,

单独臀推练一天,主要动作以深蹲、弓步蹲为主,最好配护腰和护膝,

单独练一天肩,虽然练胸会刺激肩的前束,练背会刺激肩的后束,但是肩是分前束中束后束三部分,肩的中束不好练,所以单独练一天,

单独练一天手臂,虽然练胸和背的时候会刺激到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但是还是需要单独训练一天,

单独练一天腹部,也是练一练核心,练腹部的动作有很多,但是我要强调的是练腹部要以安全为重,不要把练腹部练成腰椎粉碎机,

以上训练中间也要穿插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或单车,

还有就是训练前后都要做好拉伸,

保护好自己的肩关节、脊柱、腰椎、膝盖,

量力而行的健身,循序渐进的锻炼,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祝你有个 健康 的身体!

健身6个月~1年之间,每周两次训练,每个部位练一次;每个部位1个主要动作+1个补充动作

健身1年~3年之间,每周2~3次训练,每个部位练一次;每个部位1~2个主要动作+2个补充动作

健身3年以上,每周最多5天训练,每个部位可以练两次,第一次主要部位训练负重大,组数多;第二次主要部位训练,负重轻,组数少;

1个主要动作+1个补充动作,比如 背部训练, 主要动作:引体向上或俯身划船 4~6组; 补充动作:坐姿下拉或哑铃划船 2~3组

新手建议三分化训练,一周训练三次,胸一次,背一次,腿一次,两个月以后在进行五分化训练,把手臂,和肩膀加入,一周训练五次,我这么练了几年,增肌成功

大家好,我是运动小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刚开始健身,周一练胸 周二背 周三 肩 周四腿 每天训练完都可以带几组腹肌做做

一个循环结束 休息一到两天 重复

练一段时间了 可以加入手臂日

等你进阶了

周一 胸三头 周二背二头 周三 肩腿 各种变换

三天就可以一个循环 不过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刚开始看自己身体承受能力吧,只要肌肉不是特别酸痛至少练三天以上吧,我刚开始练的时候每天都练,记得当时上班时上楼梯脚是用手抬上台阶的,这样我也没有停下来,记得坚持一个半月减少十斤,还塑形挺好的[微笑]

生活质量变高了,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走在大街上车水马龙,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对于一些上班的人来说,每天上晚班,在拥挤的城市,再急急忙忙回到家,那还有时间锻炼吗?支撑到周末两天小假期,锻炼锻炼,这样能不能强身健体了呢?

其实平时没有时间运动的人,每到周末拿出一点点时间来锻炼一次,长久下来是可以达到健身目的的。每周只要我们锻炼到了一百五十多分钟的适合自己身体强度的一些锻炼,我们就已经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

国外的数据统计显示中,人们在近一二十年期间的健康情况和锻炼时间的统计数据,他们调查了一些人,不在乎你每周运动多少次和运动了多久,只要达到你自身的运动指标,这对自身还有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所以这对于我们这些上班族的人来说, 只要你周末拿出一点点时间来健身锻炼就能够完成锻炼指标。虽然你可能只是周末运动了,但是要是和平时什么都不锻炼的人相比的话, 锻炼的人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远远高于那些不锻炼的人,那怕你只是周末抽出一点点时间 ,但是长久的坚持你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

建议年轻人士周末可以做一些中强度的运动,适当的有氧运动也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这样可以的锻炼我们的心肺功能。比如说早起晨跑四十分钟,下午有时间和朋友一起约着出去打球。

让全身的肌肉处于紧绷状态,第二天可以做一下力量训练,晚上的时候吃完饭半小时之后拉拉伸,使全身肌肉放松,这些综合起来锻炼效果都差不多了,再加上均衡的饮食我们就可以降低血脂、胆固醇和血压,所以锻炼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好处多多了。

当然以上所说的都是在自己的时间和身体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对于少数身体素质不行,没有力气锻炼的人来说,可以调整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把营养搭配均衡。

多补充复合维生素。知道了每周抽时间锻炼是前提,关键的一点是我们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我们 要有恒心和毅力此案而过完成,还要合理的安排周末的时间。

在繁忙的生活中,只要我们利用碎片或者是周末时间健身。虽然忙已经是常态了,但是只要你有一颗想锻炼的心,时间挤一挤还是有的。

  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运动的频度(即每周锻炼的次数)与锻炼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次适量的运动后,对肌肉(如肌糖元的储备)和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健身效果,可以保持一定的时间(从几个小时到几天)。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体育锻炼每周几次为宜吧。

  体育锻炼每周几次为宜

 初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开始锻炼时,运动频度要少些,以每周3次、每次15~30分钟较适宜。以后,随着运动进程的发展和体质的增强,每周可运动3~5次,每次30~50分钟。

 进行有一定运动强度、运动量及运动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的体育锻炼时,每周进行3~4次,隔日1次即可。有研究表明,采用间歇训练法进行身体锻炼,6~7周之后,最大吸氧量可明显提高。

 体质稍差、年龄偏大或初次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可以进行慢跑或跑走交替的运动方式,每次15~30分钟,频度为每周2~3次。经过几周或几个月后,根据体质情况再增加运动频度。增加频度时,一定要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如年龄、身体情况、进行运动的时间及运动后的反应(如心率、呼吸次数和肌肉是否酸痛)等综合考虑。年龄较大、身体较胖、体质较弱的人易产生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反应及肌肉酸痛等,在增加运动频度时应特别慎重。

 如果您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消除体内多余的脂肪、减轻体重,那么,每周运动5次比运动3次的效果要好一些,但运动强度不可过大,运动方式不要过于剧烈。您可以通过增加运动频度和延长运动时间来增加身体的热能消耗,从而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运动一周几次最好

 运动频率,一周几次最好,其实具体情况还得根据不同运动玩家来决定,取决于玩家承受程度。

 一、小白运动玩家

 一周3练大肌群训练:两次训练间隔2-3天。

 初学者刚开始进行健身锻炼,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推荐一周进行3次大肌群训练,两次训练间隔2-3天,可以让训练效果相对最大化。针对大肌群的训练,本身就可以很好地雕塑你身材的整体外形轮廓;而且大肌群的燃脂能力也超强。初学者多进行这些训练,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达到很不错的塑形效果。

 二、中级运动玩家

 一周4-5练:3次大肌群训练,1-2次小肌群,小肌群穿插在两次大肌群训练之间。

 有一定训练经验的进阶者,在整体练出轮廓后,一般都希望能更好的雕塑细节:不但要胸大、背阔、臀翘,还希望自己肩更宽、手臂更壮实or消灭拜拜肉,小腿线条更好看等等。

 这个阶段,可以选择一周4-5练,在两次大肌群训练中,穿插一次针对中小肌群的雕塑训练,比如练肩、练胳膊练小腿等。中小肌群本身也不用很大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即使多插入一天,还可以让之前大肌群训练中消耗的系统能源也能继续进行超量恢复,对整体的训练效果也更好咯。

 三、高级运动玩家

 根据自身情况安排:一天2练,一周4-5练等。

 如果你是已经训练了3、4年的健身大咖,或者是运动员级别的专业选手,那训练频率可以相对更高:比如一天两练,每周训练4-5天等等。高阶训练者本身身体各项系统的超量恢复速度就相对更快,而且对自己身体的节奏把控也更好,也更清楚如何正确的搭配饮食和休息,所以也就可以相对更随着自己的节奏玩着花儿的来训练。

 tips:肌肉训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又一次对肌肉组织及能源物质进行消耗,再经过充分休息,补足充足的营养物质,进行恢复和更好生长的过程。所以训练过程中,不管是小白还是大咖,千万不要操之过急,不仅要好好训练,更要好好休息,才能保证训练效果。

天天运动训练并不好

 运动锻炼会调动身体里的各项能源和系统,所以运动后这些能量和系统功能都会有所减弱,需要好好休息和恢复,才能保证下次训练时有劲,甚至下次训练时效果更好。

 这涉及到运动健身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超量恢复。在运动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和睡眠调整后,身体体能逐级恢复,甚至超过之前水平的情况。超量恢复可以保证你在下一次的训练过程中,力量更大、速度更快、耐力更强、效果更好!

 可是,如果你没有好好的休息恢复,影响了身体的超量恢复过程,就会让你越运动,越疲劳、效果越差、甚至更容易受伤……因此,想要训练效果好,我们自然应该针对身体自身的恢复时间,来合理制定训练安排和训练频率。

 运动后身体需要恢复多久目前的研究发现,不同能耗系统的恢复时间并不相同:

 比如ATP-CP的恢复时间相对较快,几分钟就能满血复活;

 肌糖原的恢复时间大约在24-46小时之间;

 大肌群的恢复时间差不多是48-72小时之间;

 大肌群的肌腱等组织,比如筋骨等,恢复时间也要72小时左右;

 而统筹调配大肌群进行训练的中枢神经系统,则相对需要更久的时间,可能高达80小时左右。

 另外,供能系统、肌肉系统、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恢复时间,也会根据训练强度和训练水平有所差异:

 训练强度越大,恢复时间越久;训练水平越高,恢复速度则相对越快。

猜你喜欢

1 体育锻炼频率是多少

2 有氧运动一周几天合适

3 体育锻炼的时间

4 运动小知识有哪些

5 平时怎么进行体育锻炼

6 怎么进行体育锻炼

7 日常应该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8 如何进行体育锻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9651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5
下一篇2023-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