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它从产生到现在约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清代乾隆以来,昆曲、弋阳腔、秦腔等曾先后进入北京。1790年安徽著名艺人高朗亭率领有名的徽戏“三庆班”进入北京,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以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三个徽班入京,和“三庆班”合称“四大徽班”,盛极一时。此时,昆曲、京腔(弋阳腔入京后演化得名).·秦腔等逐渐冷落下来。约于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汉 剧和徽剧出于同一源流,因而时常合班演出,声腔上相互结合。后来,徽班又吸收,溶化了昆曲、梆子、京腔的精华,在剧目,音乐,身段、服装、化妆方面都有所改革,再结合北京当地语言和风俗习惯,便逐渐形成了京剧。当时称为“皮黄”,又名“京调”。
1850年前后,京剧在四大徽班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著名演员,时称“老生三鼎甲”。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突出的贡献。
京剧艺术比其它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在舞台表演上富于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
一百多年来,京剧著名演员先后辈出,特别是不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形成不同风格的流派,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京剧艺术的珍贵财富。
解放后,京剧艺术取得了巨大成就。整理、改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剧,并成功地演出了许多现代题材剧目,为京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京剧艺术代表团还多次出国访问演出,轰动了世界艺坛。
昆曲
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又称“昆山腔”。明代嘉靖时期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诸种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间小曲等多种艺术成分,创造出一种轻柔委婉的“水磨腔”。与选氏同时的剧作家梁辰鱼专为昆山腔编写了《浣纱记》一剧,演出后轰动江南,并迅速流行全国。明末清初,昆曲一度繁荣,在艺术上更加精致完美,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的剧种。至乾隆时期,昆曲艺术被统治阶级所掠夺,内容趋向宫廷化,以致脱离人民群众而渐衰落,到解放前夕,已濒临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昆曲在剧本.唱词。唱腔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昆苏剧团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贯》,轰动全国。1957年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昆曲剧院。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又焕发出艺术的青春。
昆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较高。发音,吐字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昆曲曲调是曲牌体,每出戏由成套曲牌构成。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表演细腻,身段动作和歌唱紧密结合,舞蹈性很强。伴奏乐器主要是笛子,有时也用三弦、笙、唢呐等。
明代中叶,昆曲向北方流传,经许多艺人的努力,将昆曲和北方地区语言相结合,形成了“北昆”;原来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昆曲,则被称为“南昆”。;比昆的演出武戏较多,表现风棚U健豪放;南昆则注重音韵吐字和细腻做工,比较清婉缠绵。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京剧和湘剧、川剧等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
评剧是全国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清末民初,约有七十年的历史。它源于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后来吸收了东北“蹦蹦”的腔调,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称。最初为对口演唱形式,近似东北的“二人转”,后来陆续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击乐.滦州影戏、乐亭大鼓和京剧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变为“奉天落子”,最后成为现在的评剧。成兆才是早期评剧的著名演员和剧作家。他创造了许多新腔,并创作改编了一百余种剧本,对评剧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 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河北和东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濒于绝迹。1958经中国评剧院发掘整理,始重现于舞台。《花亭会》就是经过整理并由青年演员继承下来的一出好戏。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初名“直隶梆子”,后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始改今名。它渊源于陕西秦腔的梆子系统。大约在清代中叶以后,由山西蒲州梆子流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清末曾在北京盛极一时。后来梆子和皮黄曾同台演出,互相交流、吸收,使梆子在艺术上日趋完整。北京的直隶梆子吸收皮黄精华之后,又称“京梆子”。辛亥革命后,许多出色的梆子女演员不断涌现,给梆子剧种带来了新生面,使其唱腔音乐发生了较大变化。
河北梆子流行时,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尤其是在河北中、北部及京、津地区最为群众喜闻乐见。河北梆子的唱腔高亢激昂、刚劲挺拔,主要有慢板、二六、流水、尖板、哭板、反调等板式,还有近百支用于舞台伴奏的曲牌。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河北梆子在河北一带农村得到广泛发展。但在国民党统治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则日渐衰落。解放后,河北梆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对过分喧噪的锣鼓、梆子进行了革新,创造了新的唱腔,使其在慷慨雄壮之中兼有柔和悦耳、优美动听的特色。
老调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河北省地方剧种之一。约产生于明朝末年。它长期流传在民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唱腔朴实、激越、刚健,有头板、二板、安板、起板、拨子板、送板、留板、哭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笛子、笙、二胡、三弦等。流行地区以河北保定为中心,分东路(高阳、安新一带)、西路(保定西部地区)、南路(石家庄一带)。各路唱腔无甚大区别,只是落腔有所不同。老调表演形式完整,行当齐全,传统剧目较为丰富。《潘杨讼》是较有影响的剧目,已拍摄成戏曲影片。
丝弦戏
丝弦戏是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北曲“弦索调”的一个支脉,古名叫“弦索腔”。丝弦戏原来没有女演员,男女角色都由男演员扮演,形成了唱腔真假声交替运用的特点。丝弦的伴奏乐器,长期沿用两把柳琴与两把三弦,清咸丰年间,因与老调梆子经常同台演出,主要伴奏乐器改用了老调的中音板胡,其它乐器也有增减。在发展过程中,又受昆曲、河北梆子、京剧不同程度的影响。它流行于河北省中南部的广大农村,及山西部分地区。丝弦的唱腔既高亢又宛转,以板腔为主,分越调与管调两个系统,又各有多种板式。解放前夕,丝弦仅存一两个专业班社。解放后,丝弦有了较大发展,并有女演员参加演出,丝弦的优秀传统剧目《空印盒》曾搬上了银幕。
平调
平调是河北省的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冀南武安县一带,也 称“武安平调”。流行于冀南、豫北和晋东南广大地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平调的产生,据传始于明末清初,由武安艺人汲取了豫j[淮调的特长,结合武安民间音乐、舞蹈演变而成。
平调属于“梆子戢”,行当齐全,善演历史戏。它的唱腔属板腔体,结构 较完整,旋律优美,长于抒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栽板、垛板、悲板等近二十个板头。音乐伴奏有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百余个。从前,伴奏乐器主要有二弦,轧琴等;;解放后又增加了笙、笛、板胡等。在表演上具有活泼、粗犷、激昂,豪放的风格特点。其代表性剧目有《三进帐》、《铡陈士美》、《金钟记》等。
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因以唐山地区乐亭、滦县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抗日战争以前常在农闲聚众演出,征上述地区的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从一种纯说唱形式的“大福影”演变而来的,它是一种男女分腔的,有着多种腔调(如平调、花凋,阳韵平调、河东调.滦河调,吟腔),·多种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紧二性,三性、流水)的板腔体。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由于前辈艺人的发展创造,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以前是一把小三弦,后来逐渐被四胡所代替。
北京曲剧
北京曲剧是解放后在单弦等曲艺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新剧种。单弦是北京广泛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用第三人称说唱故事过去有时用两个以上演员化装演唱,便叫彩唱牌子曲。今天的曲剧就是脱胎于牌子曲的戏曲形式。1950年曲艺演员魏喜奎等人首先演出了《新探亲》叫做新曲艺,以后改称曲剧,陆续演出了《柳树井》、《罗汉钱》、《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等剧目。
北京曲剧的曲调种类很多,生动活泼,并且念字清楚,易于表现现代生活。
二人台
二人台是内蒙西部地区最为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并广泛流传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一带。;最初只有两个演员在舞台上演唱故名“二人台”。它是在当地小曲“丝玄坐腔”的基础上,吸收了“社火”歌舞及蒙族民歌演变而成。有近百年的历史。二人台的剧目内容多为生活小戏。二人台音乐有 浓厚的地方色彩,所采用的曲调是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音阶跳动大,滑音,装饰音多,具有悠扬、开阔、粗犷的风格。伴奏乐器有笛子;四胡;扬琴、三弦等,用“四块瓦”(竹制乐器)击打节奏.
解放前,二人台曾受反动统治的摧残。解放后在剧本,表演、音乐方面作了一系列改革,演出形式和表演内容都有很大的改进。
吉剧
吉剧,是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其它民间艺术和借鉴其它地方戏曲的长处,融合提炼,于1959年诞生的.流行于吉林省:
吉剧的唱腔音乐,包括“柳 调”和 “咳调”两大类,各有一套曲牌。这些曲牌是“二人转”音乐中有代表性,而且适于戏曲化的部分。它被吸收到吉剧中后,按照“板腔体”戏曲音乐的规律,形成了三节板、正板。快正板.抢板,行板、散板、流水板等多种形式。主要伴奏乐器是;板胡和唢呐。吉剧的表演,继承了二人转唱,扮、舞、说,绝(手绢、扇子等绝活)等五功,并吸收了其它剧种的表演特长,而发展形成独特的风格。经过整理,恢复上演的《包公赔情》和《燕青卖线》等剧,展现了吉剧的表演风格和艺术成就。
晋剧
晋剧又称“山西中路梆子”、“太原梆子”,解放后定名晋剧,是山西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和蒲州梆子,北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流传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以及内蒙、陕北等广大地区.晋剧是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在晋中秧歌的基础上,吸收蒲剧、昆曲、河北梆子等剧种的音乐成份,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逐步发展并盛行起来的。它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而又圆润工细。经常用大没唱词来表现戏剧情节,用对唱代替对白。在板类上,主要有四股眼.夹板、二性、流水,以及用来表现激昂情绪的介板和表现悲痛的对白。它的每个行当各有不同唱法;唱腔变化多端;丰富多彩。晋剧的许多技巧表演,如翎子功,鞭子功,梢子功(甩发)也是很驰名的。
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一带,不少艺人曾演出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为抗日战争服务。解放后,·晋剧出现了《打金枝》,《蝴蝶杯》、《刘胡兰》等许多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
蒲剧
蒲剧因其发源地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而得名、又称“南路梆子”、“蒲州梆子”。晋南群众又称之为“乱弹”。它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中最古老的一个剧种。山西、河北,河南几省的梆子戏,都曾受它的影响。蒲剧是晋南人民喜爱的剧种,在豫西、陕东、·甘肃、宁夏,带也有广大群众基础。追溯源流,它是由“铙鼓杂戏”演变而来,至明嘉靖年间已基本形成,分为西路和南路:南路较文雅,细腻;西路则火爆,豪放。蒲剧的音乐高昂、强烈,音节跳动性大,调活泼,感染力很强。它的,吕腔板类繁多,有慢板.、二性、流水、间板、滚白等多种。在表演上夸张性很强,有“耍翎子”,“耍帽翅”等多种特技。
解放前,这个剧种受到统治阶级的鄙视和摧残,戏班四散,艺人转业谋生,已陷入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经过挖掘整理和革新创造,蒲剧艺术得到恢复和发展。《窦娥冤》一剧曾拍成**,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流行于晋北、内蒙及冀西北一带地区。渊源于蒲州梆子,清同治、光绪年间即已盛:七七事变后,由于日寇摧残,班社解散,艺人改业,几乎濒于绝灭,迄至一九五四年山西第一届戏曲会演才重新恢复起来。
北路梆子的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剧相近,但音凋更为高亢,富有塞外山野味。特别它的“弯调(即花腔)”,唱起来千变万化,婉转动听。唱腔板式主要有:慢板,夹板、二性,三性、垛板、流水、箭板,滚白等。北路梆子擅长大段的演唱,每句基本遵循弱起强落”的规律,但由于按字行腔和依情演唱,听来变化多姿,绝不单调。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也叫“ 晋东南梆子”、“上党宫调”,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相传明末起源于泽州(今晋城)一带,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地区。“上党”一词,是因晋东南为古“上党郡”而得名。
上党梆子的表演,无论台步、身段都具有咀犷、古朴的艺术特色。唱腔高亢、活泼,曲牌相当丰富,特别是“花腔”一类曲凋,优美动听,独具格调。除梆子腔调外,过去也兼演一部分罗罗腔,昆腔口皮黄的剧目。
秦腔
秦腔是西北地区主要的地方戏曲之一,它是在陕西关中地区生长起来的。周代以来,关中地区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秦腔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剧种,大约于明代在陕、甘一带的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影响。清初,得到蓬勃发展,广泛流传到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秦腔在发展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演变为三路: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西路秦腔,又称西府秦腔;中路秦腔,又称西安梆子。秦腔本来是陕西各路梆子的总称,后来习惯地指西安秦腔。它兼有各路秦腔之长处,流传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一带。
秦腔创造了我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成为梆子腔(乱弹)系统中的代表剧种。现在北方几省的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很不相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秦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在曲调上有“欢音”和“苦音”之分;在板式上主要有慢板、尖板、滚板、摇板、代板等五种,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在表演上,朴实热烈,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很浓,并有喷火,跌扑、耍髯口等多种特技。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地区一些秦腔剧团进行了戏曲改革工作,曾创作演出过《穷人恨》、《血泪仇》等现代剧目,深受抗日军民欢迎。解放后上演的《三滴血》,:赵氏孤儿》《红梅阁》等经过改编的传统剧目,展现了秦腔
艺术发展的新成就
鄂剧
鄂剧也叫“曲子”、“迷胡子”是西北人民喜爱的戏油形式之一。它流行于陕西各地以及山西.甘肃、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由
郡县、鄂县的山歌、小调、童谣等发展而成。清代中叶已在舞台上演出.在发展过程中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多发挥小曲子的长处,活泼明快,健康优美。西略则重大曲’,曲调优雅、悲壮,唱时比较缓慢。中路则介乎二者之间,唱法上受秦腔影响较大,听起来高昂悲壮。
郡鄂的曲牌非常丰富,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之说。伴奏上,在“地摊子”演唱时比较简单,只有三弦、板胡、星子及四块瓦(四片竹板制成之节奏乐器)等。搬上舞台以后,吸收了秦腔等剧种的打击乐,加进了二胡等弦乐,使乐队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十二把镰刀》等新歌剧,就采用了郧鄂的曲调。
碗碗腔
碗碗腔,原为流行于陕西省东部一带的皮影戏。由于乐器中有小铜碗,配合月琴,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因而得名。它虽是地方小戏,但形式完整,行当齐全,并具有悠扬清丽的音乐和生动感人的唱词。它的剧目大都是本戏,折子戏很少。碗碗腔在音乐上吸收了秦腔、蒲剧、郧鄂,晋剧等曲调因素,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唱腔。主要板式有:头回南路、二回南路、东路腔.紧板,滚板、扬句子、花花腔、西厢调等。伴奏乐器以月琴、硬弦、二胡为主,运用起来非常和谐,而且极富变化。1956年在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舞台剧,流传于陕东.晋南,晋中一带,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陇剧
陇剧是建国后在陇东道情的音乐唱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年轻剧种.陇东道情是流行于甘肃东部环县,庆阳一带的皮影戏。它在造型。表演(皮影操作),特别是音乐上,都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深为群众所喜爱.解放前,它遭受反动统治阶级的摧残,艺术上得不到发展。解放后,经过挖掘和整理,于1958年搬上舞台。1959年成立了专业剧团,并正式定名为“陇剧”.以后,先后排演了很多大小型历史剧和现代剧。其中大型历史剧《枫洛池》,受到观众的好评。
陇剧音乐旋律开阔、优美,节奏自由明快。它的唱腔有“慢板”、“飞板”、“新板”。“滚白”等多种,并有“伤音”“花音”之分。其中“簧”(即唱腔中的拖腔)和“嘛簧”(即唱腔中帮腔)的运用,形成了陇剧音乐的独特风格, 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有四胡,海笛等。
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及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部分地区,是由明代流入的案腔、蒲州梆子同河南当地民间戏曲结合而形成的。由于长期在农村演出,带有 浓厚的乡土气息,唱工多,口白少,长于表达多种多样的感情,表演风格朴实清新,深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
现在的豫剧主要分“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个流派。豫东:凋以商丘,开封为中心,演唱用假嗓,声音高亢,多用花腔,较为活泼轻快,又称“上五音”“祥符调”和“沙河调”是其支派。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演唱用真嗓,曲凋低回婉转,尾音低落;又称“下五音”。腔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飞板、栽板、滚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瓢胡,月琴,横笛、梆子等。文武场曲牌有几百种之多。流传的传统剧目达四百余出。解放后,豫剧在演出现代剧方面曾取得很大成功,《刘胡兰》,《朝阳沟》、《李双双》、《人欢马叫》等都受到群众广泛的欢迎。豫剧现巳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
越调
越调,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和湖北北部地区。它是在元,明时期流行于民间的弦索的基础上,受到秦腔、汉剧的影响,至明末清初时形成的。
越调的音乐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之说。伴奏乐器以四股弦为主,兼用卧笛、月琴、三弦等。过去它以善演悲剧著称,解放以来,由于音乐的革新和剧目的变化,在表演喜剧上已有可喜的成就。现在河南流行的越调分两个流派。一是南阳地区的越调,它保持着大越调的特色,唱的节奏较慢,慢板第三个字要用假嗓拉后腔,唱腔用的曲牌较多。另—是豫南,豫东的
越调,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解放以后;有了较大革新,不再用假嗓拉后腔,所唱的节奏比较快,适于表演现代人民的生活。
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又名“河南曲子”,是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在民间说唱音乐——鼓子曲均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它的曲牌大多是明,清以来流行于中原的民歌,俗曲。演唱时以三弦、琵琶,古筝等弹拨乐器伴奏;曲调委婉动听,但缠绵曲折有余,跳荡激越不足,为着适应群众新的欣赏需要,一些轻快活泼易于上口的曲牌,开始在洛阳一带的鼓子曲中演变分化出来,以踩“高跷”演“故事”的形式演唱了一些生活小戏,音乐伴奏也变为以音量较大的坠胡为主,人们称这种曲子为“小报曲子”。原有的鼓子曲仍流行于南阳一带,称为“大调曲子”这种改革是从说唱过渡为戏曲的一个重要转折,到1926年前后便正式在舞台演出。
解放后,曲剧音乐唱腔有了很大发展,其中有些腔调已打破了原曲牌音乐的局限,逐渐接近板腔音乐,克服了不善大段宣叙的缺陷,。同时又对 原有的曲调加以丰富变化,从而增强了表现力。
吕剧
吕剧过去称为“上装洋琴”或“洋琴戏”,是在山东琴书(坐腔洋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剧种。清末,广饶县的琴书艺人时殿元、 谭秉伦等将“坐腔洋琴”里的节目化装上演,受到群众欢迎。这时,化装演 员要同时演奏乐器,后来,.伴奏和演唱分开,发展成为“洋琴戏”。它的流行地区不断扩大,逐渐遍及山东省各县市,在农村,尤为妇女群众所喜爱。
吕剧的传统剧目除部分本戏外,多系以民间传说及家庭故事为题材的小戏。吕剧的唱腔较为简单,朴实,平易近人,它的曲调主要有“四平腔”和“二板”两种,演唱时由演员根据剧情自由运用,长于抒情和表现现代生活。解放后,成立了专门机构,重点对吕剧进行了整理,研究,创作演出了《李二嫂改嫁》等具有影响的剧目。在音乐上,吸收了北方其它梆子剧种的音乐特色,创作出了一些新的曲调,充实了吕剧音乐的表现能力。吕剧已经发展成为较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
柳子戏
柳子戏,又称“弦子戏”,是山东的一个古老剧种。明末清初时由河南.山东一带流行的“黄莺儿”、“山坡羊”等弦索小曲发展而成;后来又吸收了更为通俗的七字句说唱一一“柳子调”,便以“柳子戏”命名。它是皮黄剧泄未盛:行以前,——般所说的我国“南昆、北戈、东柳、西梆”四大声腔之一。柳子戏流行于山东,江苏,河南三省交界的地区。
柳子戏的传统剧目大部分用俗曲演唱,还包括了一部分离腔、青阳,昆曲,乱弹、罗罗,娃娃、微调剧目及唱腔。曲调曲折委婉、优美动听,有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四种。曲牌二百余支。伴奏乐器为三弦、笙,笛。柳子戏在表演艺术上,有深厚的基础和独特的风格,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粗犷细腻兼而有之。
柳子戏在解放前备受摧残,近于湮没。建国后,成立了山东省柳子剧团,使这个剧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该团整理了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其中《孙安动本》一剧获得人们的赞许。
黄梅戏
黄悔戏是安徽省的地方剧种,源于湖北省黄悔县的“采茶调”。“采茶调”在鄂、皖,赣三省毗邻地区广泛流行,与当地民间流行的舞蹈、曲艺相结合,逐渐形成为民间小戏,安徽人称它为“黄梅调”,解放后改秤黄悔戏,
黄梅戏早期多演出“两小戏”(小丑,小旦)和“三小戏”(加上小生)。后来受“高腔”影响,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清道光以后,黄梅戏流入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曾与徽剧同台演出,深受徽剧的影响;此外,还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得到再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解放后,黄梅戏发展很快,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
黄梅戏曲调丰富,共有一百多种,如“评词”,“二行”、“三行”.“火攻”,“彩腔”、“仙腔”等。黄梅戏用安庆地区的语言演唱,加之唱时一律用本嗓儿,所以使人感到语言易懂,字音清晰。
庐剧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以大别山地区的民歌和淮河沿岸的民间舞蹈为基础发展而成的,约有二百年的历史。1955年改名为庐剧。在发展过程中受过徽剧、京剧的影响。现在是安徽地区广泛流行的一个剧种。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又形成了几个不同流派:西路流行在六安。霍山一带,唱腔比较高亢、粗犷;南路流行在芜湖、南陵一带,唱腔比较细腻、柔和;中路流行在合肥、巢县,唱腔兼有西路、南路的艺术特色。
庐剧在长期流行中,曾不断向安徽民间曲艺(如“锣鼓书”)。戏曲(如“目莲戏”、“徽剧”)等艺术形式吸收养分,形成了较为丰富的音乐唱腔+曲调有一百多种,主要分“花腔”和“主调”。“主调”又根据不同行当有不同特点,有“老生调”,“寒调”等区别。在剧目和表演艺术方面,也十分丰富多采。
(泗州戏) 泗州戏,俗称“拉魂腔”,是安徽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淮河两岸。它与山东。江苏的柳琴戏同出一源,在安徽流传时间很长,并有所丰富发展。最初是以说唱形式出现,常年用“唱门子”、“地摊子”等形式在农村流动演出,后吸收花鼓灯的舞蹈丰富其表演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泗州戏,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泗州戏的唱与白结合得非常紧,唱腔富于变化+婉转动人。
文章:《乾坤带》《杨三姐告状》《花为媒》《刘巧儿》《会计姑娘》《三看御妹》《点秋香《杜十娘》《刘巧团圆》《小二黑结婚》等。
:
人物简介:新凤霞(1927126-1998412,),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祖籍江苏,1927年1月26日生于苏州。评剧演员,饰演青衣、花旦,评剧"新派"创始人。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党员。6岁学京剧,13岁习评剧,15岁任主演。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6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
艺术成就:新凤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新派艺术在众多的评剧流派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成为了评剧革新的代表。这得益于她在戏曲艺术上的天分和颖悟以及深厚的艺术功底,更得益于她对新社会的热爱而焕发出的艺术创作力。新凤霞在艺术上从不保守,她敢于吸收、敢于创新,博采姊妹剧种表演之长,虚心学习各种唱法,积累了丰富的演唱经验。在中国评剧院这一国家剧院良好的艺术环境中,新凤霞的艺术创作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新派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荣誉记录:新凤霞是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亲传弟子,因残疾告别舞台后,新凤霞仍满怀着对生活的酷爱泼墨作画。她的国画作品同她的演唱艺术一样朴实无华清新淡雅。1994年总政文化部专门为新凤霞在军博举办了个人画展。
文/西瓜
死者为大,是中国人挂在口头上的名言。举凡斯人已逝,大多数都愿意将前尘往事一笔勾销,这是对死者及其家人的尊重,也是对旧事的释怀。
张少华女士已经因病故去,因其生前的影视剧形象深入人心,网友颇怀感念,这几天网络上不乏遗憾之声。
不过,事有凑巧。张少华离世,有些人又重提当年她与新凤霞的旧事。
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祖籍江苏苏州,天津人。
她是我国著名的评剧演员,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是评剧“新派”创始人。
对于时下的年轻人来说,新凤霞和她的事业就像天边的月亮,虽然高洁清亮,却与人间烟火颇远。
我们不了解那个时代的评剧艺术,更不了解新凤霞这个人。
作为老一派艺术家,新凤霞可谓是当年的流量明星, 社会 地位和艺术造诣不亚于梅兰芳大师,他们是戏曲界的两座丰碑。
新凤霞6岁学京剧,13岁习评剧,15岁任主演。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
后来的喜剧演员赵丽蓉老师,当初是站在新凤霞身边做配的。
1998年,新凤霞病逝于江苏常熟,享年71岁。
张少华走红,使新凤霞的名字,得以一次次被重提。
新凤霞有一个儿子叫吴欢,在母亲90华诞之际,吴欢发文喝寿,提到了他母亲与张少华的一桩旧事。
此言一出,舆论鼎沸。
张少华也做出了回应,字里行间都在为当年的事做澄清。
在文字中,张少华用了“无凭无据栽赃”这样的字眼。
当事人回应之际,新凤霞早已驾鹤西去,于是双方撕扯了一段,就没了下文。
如今,张少华去世,有人旧事重提。更可笑的是,有人在抨击吴欢,批评他至少应该称呼张少华为“阿姨”。
实际上,张少华出生于1946年,而新凤霞出生于1927年,他们是两代人,新凤霞之子吴欢只比张少华小6岁,一代人,谈何阿姨?
面对前尘往事,吴欢无法接受母亲新凤霞的腿部半月板受伤致残的局面。
而今,网友竟然指责吴欢。实在气不过,吴欢选择发文澄清,还附上了新凤霞徒弟的证言。
文章发布于2020年,对当年的旧事做了侧面说明。
文章中提到张少华当年是个头头,对评剧院的行动她确实有所参与。
至于,新凤霞的腿伤,文中并没有明确证实。
我们吃瓜群众,也无从考证。
对于那个时代的 历史 ,没人愿意旧事重提。可对于当事双方,谁也不愿蒙冤受屈。
现在,两个当事人都已经辞世,是非恩怨真相如何,只能靠旁人佐证。
言语撕扯,也没啥意义。怪只怪,在事情能说清楚的时候,当事人都没有站出来对峙。
结语
真相只有一个!探寻真相却需要勇气和毅力。
对于新凤霞先生来说,人生磨难似乎早已随风而去。
对于张少华来说,前尘往事在她生命里也一定有印记。
个人无法左右时代,只能尽其所能让自己活得踏实、坦诚,问心无愧!
戏曲是世界戏剧之一,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代表人物:京剧大师梅兰芳、豫剧大师陈素真、越剧大师袁雪芬、评剧新凤霞、黄梅戏大师严凤英。(按年龄排名)
京剧大师梅兰芳
梅兰芳,(18941022-196188),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8岁就开始学戏,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就风靡了整个江南。
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精心钻研,勇于革新,创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脚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深受国内广大群众的喜爱,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在西方人的眼中,梅兰芳就是京剧的代名词。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梅兰芳《霸王别姬》选段
代表剧目有《宇宙锋》、《五花洞》、《贵妃醉酒》、《嫦娥奔月》、《霸王别姬》、《黛玉葬花》、《太真外传》、《凤还巢》、《生死恨》、《游龙戏凤》等。
豫剧大师陈素真
陈素真,(1918年4月30日-1994年3月29日),原名王若瑜,女,祖籍:陕西富平,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晚年定居于:天津市。她8岁拜师,10岁登台,13岁收徒,是豫剧界第一个女演员、豫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被观众和戏剧大师及戏曲大师们誉为:豫剧一代宗师、豫剧舞台上的一尊美神”、“河南梅兰芳”、“豫剧皇后”、“豫剧三鼎甲之首”、“中国豫剧大王”、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首。
1925年八岁的陈素真拜豫剧祥符调名旦孙延德为师学戏,1928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古都开封相国寺永乐舞台贴演《日月图》,饰女主角胡莲英,成为豫剧界第一个女演员。1934年农历八月十六日,由杞县返回开封,在永乐舞台演出《反长安》饰杨贵妃,一炮走红。后又演出《十面埋伏》、《春秋配》、《白蛇传》及(四大征)等剧目,被媒体报刊誉为“河南梅兰芳”。1935年10月《三拂袖》等戏赢得“豫剧皇后”桂冠。1938年春,在开封,被观众誉为:豫剧三鼎甲之首。
1940年3月1日,在古都洛阳,参加狮吼剧团募捐义演《凌云志》、《涤耻血》。 秋天,随狮吼旅行剧团抵达古都西安,在三山戏院演出《涤耻血》《克敌荣归》《女贞花》三场开炮戏,大获成功,观众多达6000人,一场戏演下来,收入就可挣得六両黄金,轰动整个长安城,并被誉为“豫剧大王”称号。
陈素真《梵王宫》选段
代表剧目有《梵王宫》、《烈火旗》、《宇宙锋》、《霄壤恨》、《龙凤令》、《三上轿》、《春秋配》、《天国盛会》、《拾玉镯》、《金囍记》、《三拂袖》、《冥梦泪》、《女贞花》、《涤耻血》、《黄金婵》、《义烈风》等。
越剧大师袁雪芬
袁雪芬,(1922326~2011219)浙江省嵊县杜山村人。中国越剧泰斗,越剧袁派创始人,工正旦。1933年开始学艺。先后在杭州、上海等地演出。
她认真唱戏,洁身自励,持斋茹素,不唱堂会,不屈服于社会上恶势力的威逼利诱,保持了作为艺人的尊严。她主张戏曲应当对社会起有益的作用,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积极演出针砭时弊的剧目。
她积极倡导越剧改革,不仅在唱腔和表演方面,博采众长,真实细腻地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而且在逐步健全排演制度,运用灯光、布景以及在服装等方面的改革,也是一位先驱。她的改革,为越剧演员和其他剧种争先仿效,并为后学者所师承。
袁雪芬《祥林嫂》选段
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祥林嫂》、《王昭君》、《红粉金戈》、《黑暗家庭》、《香妃》、《绝代艳后》、《一缕麻》、《忠魂鹃血》、《凄凉辽宫月》、《相思树》、《山河恋》、《梅花魂》、《白蛇传》、《秋瑾》、《火椰村》等等。
评剧大师新凤霞
新凤霞,(1927年1月26日一1998年4月12日),女,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是天津人。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开始任主演。在十年动乱中,杨淑敏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离开评剧舞台后的杨淑敏,在丈夫吴祖光的鼓励下,开始坚持写作和绘画。她写的一篇作品《万年牢》被选入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课,描写了父亲的正直品格。
艺名“新凤霞”,作为齐白石先生的徒弟和义女,杨淑敏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行笔端庄、古拙、厚朴,内涵雅趣。1998年4月12日,杨淑敏因病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终年71岁。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杨淑敏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
新凤霞《刘巧儿》选段
代表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刘巧儿》、《花为媒》等。
黄梅戏大师严凤英
严凤英,(1930~1968),女,今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人。原名严鸿六,中共党员,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
严凤英10岁时开始学唱黄梅调,为族人所不容,后跟随严云高学戏,取艺名凤英。在1952年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华东戏曲会演,严凤英以黄梅戏传统小戏《打猪草》和折子戏《路遇》,获得广泛赞誉,1954年因在黄梅戏**《天仙配》中饰演七仙女而扬名全国。
历任安徽安庆市黄梅戏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遭迫害致死,现骨灰安放在安庆市菱湖公园内黄梅阁中,安庆罗岭建有严凤英故居纪念馆,毛泽东为其题写“党的好儿女”。
严凤英《天仙配》选段
严凤英的黄梅戏代表作有《打猪草》、《游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等。
这个医生非常不错,家传中医,他的妹妹就是原来一院的中医名医杨小凤,我老婆怀孕时候就是杨小凤带她调理的,非常好。不过杨小凤已经退休了,也在杨先虎医生诊所里挂诊,还要预约,要去看的话,要提前好长时间预约排队,等死了。没办法,谁叫现在好医生少呢,而且特别在芜湖。
新凤霞于1998年4月12日突发脑溢血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享年71岁。
新凤霞(1927年1月26日-1998年4月12日),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祖籍江苏,生于苏州,人贩入津。著名的评剧演员,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曾饰演青衣、花旦,评剧“新派”创始人。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党员。
童年时期随“姐”杨金香学习京剧,十三岁拜王仙舫、邓砚臣、张福堂等学习评剧,十五岁即开始担任主演。这一时期新凤霞主演了《乌龙院》、《女侠红蝴蝶》、《可怜的秋香》、《双婚配》、《三笑点秋香》等剧目,在天津、上海、济南、秦皇岛等地获评剧观众的好评。
扩展资料:
在中国评剧院时期,新凤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新派艺术在众多的评剧流派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成为了评剧革新的代表。传统评剧《花为媒》是新派艺术的经典之作。
新凤霞以纯熟的演唱技巧,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塑造了青春美丽富有个性的少女——张五可的艺术形象,从而将新派艺术推向了高峰。
这一时期新凤霞主演了《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春香传》、《乾坤带》、《金沙江畔》、《无双传》、《杨乃武与小白菜》、《凤还巢》、《三看御妹》、《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阮文追》、《调风月》、《六十年的变迁》等几十出剧目。
她所塑造的刘巧儿、祥林嫂、赵淑华、李秀英、春香、银屏公主、珠玛、无双、小白菜、燕燕、刘金定、张五可、杨三娥、阮氏娟等一系列的艺术形象为评剧画廊增添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篇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新凤霞
人民日报-1998年4月12日 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逝世
在讲到这个满清太监之前,我要先讲另外一个人物——新凤霞,她是我国著名的评剧表演家。如果说你对新凤霞这个名字不了解的话,那么杨小凤可能听说过。 新凤霞 从文章标题来看,我们想讲的是齐白石。那么新凤霞和齐白石是什么关系呢?其实新凤霞是齐白石的干女儿。要说新凤霞和齐白石的父女关系,还要从一次「 ”敬老”宴会说起。 在解放初期的时候,新凤霞住在东单西观音寺胡同,这个胡同里面有一个和平画店。画店虽然不大,但是里面挂的基本上都是齐白石的画。 新凤霞的丈夫吴祖光,也是一个爱画之人。平常没事的时候就跑去买点书画,这也是他平生最大的爱好了。后来在建国初期的时候,吴祖光提出说要办一场「 ”敬老”宴会。 这场「 ”敬老”宴会当中,吴祖光邀请了齐白石、于非闇、欧阳予倩、梅兰芳、夏衍、老舍、阳翰笙、洪深、蔡楚生等人。面对丈夫的这个提议,作为评剧演员的新凤霞,也是举双手赞成。 宴会如期举行,在宴会当天,齐白石来的非常早。由于齐白石年龄已经不小了,所以是由齐白石的看护伍大姐陪着过来的。作为宴会当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人,梅兰芳来了之后,都要在齐白石面前鞠上一躬,叫他一声老师。 等到众人到齐之后,齐白石和在场的人打了一圈招呼,然后拉着新凤霞看了又看。旁边的伍大姐责备着说道:「 ”别老看别人家”。 左二齐白石、左三新凤霞(第一排) 谁知道这句话把齐白石弄不高兴了,齐白石老人嘟囔着说道:「 ”我年纪都这么大了,怎么不能看看她?她生的好看。”齐白石老人说完这句话,脸都气得发红。 新凤霞作为评剧演员,平时就非常聪明,于是攥着齐白石老人的手说道:「 ”您老想看就看吧,我是个演员,根本不怕别人看。”吴祖光也在旁边搭话:「 ”您看吧,您看吧……” 本来是解围的话,但是落在其他宾客耳朵里面就成了笑话,惹得满堂哄笑。宴会上面还有黄苗子(漫画家)和郁风(漫画家和散文家),看到现场的情况,也开口解围:「 ”您老要是这么喜欢凤霞,干脆就认她做干女儿吧”。 齐白石听到这句话,这才消了气。于是新凤霞在周围宾客的笑声当中,给齐白石行了一个礼,从此之后就成为了齐白石的干女儿。 其实齐白石老人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真的挺喜欢新凤霞。当天宴会结束之后,齐白石就叫新凤霞和吴祖光夫妻两人去看望他。 宴会第二天,新凤霞和丈夫来到了西单跨车胡同齐家。齐白石老人看到夫妻两人来了之后,高兴的不得了,从怀里面摸出了一把长钥匙,打开了一个显得非常老旧的大立柜,翻出来了一盒盒的点心。 新凤霞和吴祖光 新凤霞刚刚咬到嘴里面,就发现有点不对劲。因为这些点心大部分都已经干了,咬起来都费劲。不过这说明这些点心都是老人不舍得吃得,是因为疼爱新凤霞,才给她这些好东西。 而齐白石老人作为书画大家,自然也不会吝啬给几幅画。随后又从一个大柜子里面取出来了一卷画,每张画上面都画了三三两两的东西,比如说有蜻蜓、蝴蝶、知了等等。 拿出来之后,全都铺开在新凤霞夫妻面前,让他们自己挑。由于是刚刚认得干爹,新凤霞就挑了第一张画,画上面是一只知了。 随后齐白石又把这张画有知了的画铺在画案上,提笔画了一幅秋天的枫叶,而那只知了正好趴在枫叶上面。画完之后,齐白石老人还在旁边提了两行字: 祖光凤霞儿女同宝壬辰七月 五日拜见九十二岁老亲题记 齐白石拿着这幅画对着新凤霞高兴的说:「 ”这是我给你们两个人的见面礼。”送完见面礼之后,齐白石还让伍大姐给他穿上新衣服,另外又让看门的老尹给他准备车。 齐白石 这是要去哪?原来齐白石老人看到新凤霞来看自己很高兴,要拉着他们两个人去出去吃饭。之后内容不再多表,因为出来了我们的主人公——老尹。 这个老尹是谁?他就是我们题目当中所说的那个太监。其实有关于齐白石老人,他大半辈子都是靠卖画为生。新中国解放之后,齐白石老人的画都是按照尺寸算钱。 而这个老尹,是一个老头子,还是个秃头,个子矮矮的,操着一口非常熟练的北京土话。他这个人是能说会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也正好适合他看门的工作。 平常的时候总是穿着一身中式衣裤,外加一个绸缎的小背心。新凤霞后来才知道,原来老尹以前是皇宫里面的太监,后来清朝没了,他就跑出来四处找活计。 再到后来偶然之间碰到了齐白石,就跑到他家里面给他看门,当时老尹都已经70多岁了。新凤霞当了齐白石干女儿之后,每次去齐白石家的时候,老尹总是表现的非常热情。 新凤霞和齐白石在1954年的合照 还有一次新凤霞和吴祖光又去看望齐白石老人,刚刚进门,就被老尹神秘兮兮的拉进了他的东屋。东屋不大,不过也够他自己住的了。 老尹把新凤霞和吴祖光拉进来之后,就给他们斟上了一小盅茶,新凤霞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感觉味道确实不错,抬头问道:「 ”老尹啊,你这茶味道不错,多少钱一两买的?” 只见老尹得意的说道:「 ”也不贵,六毛钱。”当时刚刚解放,六毛钱其实不少了。而从老尹语气来看,六毛钱似乎是完全不在乎,怎么着?老尹还有皇宫的东西。 后来老尹解释了:「 ”我在齐老这边工作,但是他不给我工钱,每个月会定期给我画几张画当工资,当然这个尺寸是我们提前讲好的。以后你们要是想买画,可以直接上我这里来买,或者介绍其他人来也是一样的。” 说完这些话之后,老尹从他柜子里面拿出来了几张画,让吴祖光挑挑。还别说,里面确实有几张正合他意的画,最后挑走了两张。在这之后,吴祖光从他手里面买过好几次画,每次都能碰上惊喜。 新凤霞和齐白石 之所以要从他手上买画,这是因为自从新凤霞做了齐白石的干女儿之后,每次来都有喜欢的画,但是齐白石都不愿意收钱。一两次还好,后来吴祖光和新凤霞实在是不好意思了,只好偷偷的去买。 可能有读者要问了,那老太监老尹后来去哪了?那些画后来又去哪了?在我掌握的资料里面,并没有交待老尹具体的下落,不过我们也能猜个大概。 老尹因为是清朝太监,也没有个后人,平时就靠卖画过日子。但是因为这些画都是齐白石画的,日子过得一直都很滋润。可能直到1957年齐白石去世,老尹过上了养老的生活。 那些画去哪了?绝大部分肯定都卖了,因为他毕竟靠这些画生活,就算是剩下来一部分,很多画都在破四旧的时候没有了。其实不只是老尹,新凤霞的画也在破四旧的时候被「 ”拿走”了一大批。 不过万幸的是,后来又还回来了少数的几张残余画件,这些残余画件里面,就包括了齐白石送给新凤霞的那张见面礼——《红叶秋蝉》 吴祖光和新凤霞与夏衍(右一)
参考资料: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被誉为“江南赵”的老师,老滑稽戏演员,著名喜剧演员,漫画界的前辈,是《滑稽王小毛》的“小妈妈”,南方观众喜爱北方观众熟悉的老戏骨。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从十岁到那时,吴媚媚已经在舞台上度过了七十六年。很多人和事似乎都被她遗忘了,但有些事她记得清清楚楚,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说到她怎么学戏剧,说来话长。她以前在苏州,她的父亲是一个铁匠。对面有一家粉丝店。粉丝店里有个叫吴的,是她在开的第一个老师。他对她的父亲说,你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为什么不让她学戏剧?她父亲不知道她想去哪里学戏剧。后来他说,如果你愿意,从前,这种文明的戏剧分大舞台和小舞台。小舞台现在是滑稽戏,大舞台是文明剧,比如《珍珠塔》,《双珠凤》。所以她去了就开始学滑稽戏,滑稽戏就是小剧。
20世纪初,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一批留日学生推崇日本的“新剧”,并对其加以改进,传入中国。这种戏剧风格是照搬西方现实主义戏剧,成为中国戏剧的前身。当时文明剧的演出让中国观众耳目一新,它拉近了舞台表演与生活的距离,同时也让很多社会新闻成为舞蹈表演的内容,这些都让城市里的看客倾向于。徐伟新说,“文明剧发展到她这样的年纪后,其实文明剧被分流了,一派成了中国早期戏剧,像纯粹搞戏剧的欧阳予倩;另一派和更文明的剧,早出场就不说普通话了。比如在南方,更多的文明剧夹杂了普通话、苏州话、南方话。当时一个学校到剧后,另一个学校成立了方言话剧团,当时也叫通俗话剧团。然后,在她进入文明戏剧公司后,吴媚媚女士在方言话剧团和流行话剧团。
在舞台上,她与陈表演了《啼笑因缘》,原来是陈和罗,他们是搭档。这个剧需要敲板,需要唱鼓。陈叫他米歇尔普拉蒂尼,陈说,叫那个小女孩,她会敲板打鼓。那是她合演《啼笑因缘》的时候。她和陈合作,一起上台,很早,真的很早。
吴媚媚在结束了她的教师生涯后走上了领导岗位。16岁时,她因在改编自张恨水名作的连台剧《啼笑因缘》中饰演沈凤溪和何丽娜两个性格迥异的角色而一举成名。当时文明戏的演出仍沿用幕单制,演出场地集中在“大世界”“小世界”等热闹场所,每三天换一场戏。为了满足观众的口味,她没有时间,也没有自己的时间。在吴媚媚的舞台上长大的上海,也进入了多事之秋的40年代。当时,上海已经有了滑稽戏剧团和专门从事滑稽戏表演的剧团。第一个剧团叫笑笑剧团,由蒋笑笑组成。从此,笑笑剧团影响了第一批滑稽戏演员,吴媚媚也是笑笑剧团的女演员。当时和她一起工作的还有蒋晓晓和鲍乐乐。她唱的第一部剧是《小山东到上海》。那时,她与、姚老师和一起工作。当时,周柏春想在剧中和她谈一场恋爱。他当时怕在舞台上尴尬。当她把他拉过来时,他转过头。当她把他拉过来时,他转过头。1942年,周柏春开始和她一起表演。他刚出来。他出身于以前的广播电台,不能在外地演出。有时他和她一起行动,他很害怕尴尬。周柏春说,他把头转了过来,他的头转了进去。她经常不得不和他说话,把他的头拉过来。她和其他人一起表演。那时候,她正和两位前辈,程晓婷和裴在一起。
时间像流水一样流逝。之后,吴媚媚结婚并组建了家庭。有一段时间,她远离了舞台。不过她后来回忆说,那时候还想着舞台,一直想沉迷表演。后来,解放后,吴媚媚再次演出。对于那段时期的记忆,吴媚媚是模糊的。她似乎已经记不清自己之前和之后去过哪些私营和国有剧团,但她记得和她合作过的演员,如、和裴。那是快乐无忧的一天。双春说,我(他)一起干的时候,是1957年,区级剧团和集体所有制改为新国营剧团。然后这个时候已经是新的国营剧团了,有些剧团要合并了。那时,吴媚媚在艺风滑稽剧团,即杨小凤、袁一灵和包亦菲三个主要演员。这时,吴媚媚是这部**的女主角。王双庆说,他记得当时艺风剧团上演的一出戏叫《枪毙阎瑞生》,大概是50年代的事了。她还年轻,大约20岁,她大约34岁。吴媚媚老师在舞台上光芒四射。袁一灵打了《枪毙阎瑞生》。她扮演王莲英,她的一颗牙齿被打碎了。她对他投怀送抱,他想自杀。他扑向他,伸出手臂。她的一颗牙齿被打掉了,她不能说话。她嘴里有一颗牙齿。1960年,艺峰滑稽剧团并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这是黄院长的主意,他想在上海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喜剧表演团体。进入人艺后,黄先生感谢他对自己的仰望和对自己(她)的培养。直到现在,人们仍然记得吴媚媚在《梁上君子》剧中担任副导演。在这次排练中,黄老师相当大胆,眼光独到。他请吴媚媚同志当副主任,请吴媚媚同志当副主任。根据童双春当时的知识,好像是第一次。《梁上君子》,龚伯康在,知道了。发生了什么事?他不识字。他给她写了黄的信。她该怎么办?她不识字。凌蓉也是导演。她问,凌老师,我该怎么办?黄老师写给我的。我无法理解。凌老师说没关系,没关系,老师。
在一边偷戏,所以龚伯康《梁上君子》也比较熟的,自己(我)到人艺去,的确我(他)们在人艺学到了许多东西,话剧团里好的东西,不是学,都是偷的,老老实实都是偷的。龚伯康言,从艺锋过来,一个是袁一灵、一个是吴媚媚,黄佐临这个人是一个世界有名的导演、戏剧大师,所以他在选择演员过程中确实要求比较高,在实践过程中进了人艺以后,袁一灵老师和吴媚媚老师两位老师,黄佐临导演在使用时也是作为重点使用的,所以吴媚媚进人艺以后,在很多戏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做演员、也做导演。
后来,吴媚媚还参加了《笑着向昨天告别》、《满园春色》的演出,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在《笑着向昨天告别》中姚老师演华祖康,是一个中医,她就演中医的女人,就是老婆,是贤惠良母的典型,非常胆小怕事,王双庆他在里面演一个“烂鼻子”流氓去敲竹杠、摔招牌,她保护着姚老师在台上拖来拖去、挡在前面,看来这个女人非常贤惠、是个贤内助。徐维新说,“从吴媚媚的表演来讲,在这个阶段,她也是在塑造人物方面、在刻划(画)人物性格方面她又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提高到一个更高的理性层次来分析她这个人物应该怎么样来表演、怎么样塑造人物,因此在塑造人物这一观点上面、从吴媚媚来讲,她也有个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因此20世纪60年代在人艺的这个过程,徐维新他觉得对吴媚媚的影响是很大很大的。
十年文革,吴媚媚先是在人艺管资料室,后来又去看门房。上海人对这个声音一定不会陌生,这是王小毛和她的妈妈,当广播剧《滑稽王小毛》传遍上海的大街小巷的时候,吴媚媚已是70多岁的老人了,年轻人知道她是因为她是滑稽王小毛的妈妈,那个善良的苏北籍老太太。葛明铭说,“吴媚媚老师在小品中塑造了一个非常善良的、非常亲切的,同时也很风趣的这样一个妈妈,另外在小品中有时候又显得有点迂,这恰恰就是她身上的一种可爱之处,所以非常受到听众的喜爱,当时他们为什么要选择吴老师来担任这样一个角色呢,因为那个时候他葛明铭经常到上海滑稽团去联系工作,也经常看到他们在排戏,她看到他也总是非常亲切地和他打招呼,他就萌发了一个想法,以后如果我们要创造一个什么角色的话、创造一个老妈妈角色的话,自己想她是最合适的,后来到1987年葛明铭他就创办了《滑稽王小毛》,很自然地就想到她,她也是唯一的人选。一开始把王小毛定下来是一个从苏北到上海的青年人,他的妈妈就一定是个苏北籍的,但是设置了以后,他们觉得、他们的设置方向是对的,为什么,吴媚媚老师她的苏北方言特好,尽管她本人不是苏北人,她是苏州人,她的苏州方言也非常好,但是她的苏北方言讲得特别的、上海人说软、很软、软绵绵。周柏春言她的苏州方言非常好,还有常州方言非常好,还有扬州方言,她的方言都说得很像、很准确。徐维新他觉得吴媚媚是一个难得的塑造人物的滑稽女演员,而且是非常成功的女演员,这和她前面的艺术经历,包括她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她对艺术非常认真,年老了、她每次拿到剧本,都是非常认真地从刻划人物方面去寻找笑料、绝对没有我们以前讲滑稽的“硬噱头”,乱出噱头、她没有,完全从性格中去挖掘,比如说演老太太的无知,从无知中产生笑料,但这些笑料又不损害人物的,使人物更可爱、很善良,他觉得吴媚媚是一个很难得的演员。
在他们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吴媚媚兴匆匆地拿出了一些珍藏多年的东西,那是一些解放前演出时使用的饰品,她说、她想把这些东西送给上海滑稽剧团,留个念想也好。她说,不知道他们收不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