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导致宝宝听力缺失?

新手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导致宝宝听力缺失?,第1张

一些家长喜欢取出宝宝的耳垢,因为他们担心耳垢会堵塞耳道,影响宝宝的听力。事实上,当耳垢积累到一定量时,它会随着下颌关节的运动(如咀嚼)而自然脱落,无需取出。相反,如果你经常拔出耳朵,这就像拆除耳朵的外部防线,打开门,让细菌侵入耳道和鼓膜,这可能会导致耳朵发炎。此外,在拔耳过程中,如果用力过大或器械锋利,也可能会损坏耳道甚至鼓膜。

当孩子患感冒或鼻炎时,鼻腔(即鼻子)会有大量分泌物。有些家长会用纸巾给孩子擤鼻涕,但在擤鼻涕时,他们往往会把孩子的鼻子捏得太紧,这不仅会损伤鼻粘膜,还会损伤耳道,导致中耳炎。由于人的耳、鼻、咽和喉通过咽鼓管连接,因此咽鼓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将鼻咽气体导入鼓室。通常咽鼓管是闭合的。当我们吞咽或打哈欠时,它会打开,以保持鼓膜两侧的压力平衡,从而确保鼓膜的正常振动。当我们用力擤鼻涕时,空气会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腔,导致耳鸣、耳塞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它甚至会导致脓鼻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腔,导致中耳炎。

大多数孩子对吃药很有抵抗力。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拒绝吃药时,一些父母会捏住孩子的鼻子用力压下去,或者当孩子哭得很厉害时,他们仍然用力压下去。事实上,这些做法非常不安全。如果孩子在哭闹时被迫灌药,不仅容易使婴儿误将药物吸入气管,导致窒息,甚至窒息,还可能使咽部液体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腔,导致中耳炎。

有些父母为了方便而喂宝宝,或者在喂宝宝的时候喂得太多太快,宝宝会因为太晚咽不下去而窒息咳嗽。这样,很容易使牛奶从咽部流回中耳,导致急性中耳炎。一些家长认为打喷嚏是一种不雅的行为,所以他们教孩子打喷嚏时捂住嘴,这样可以减少喷嚏的声音,但也可能导致耳朵受伤。

宝宝的听力实际上是非常脆弱的,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因为宝宝还无法用语言准确藐视耳朵内的状况,所以当问题发生时,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发现,就有可能造成宝宝听力受损。那么该如何保护宝宝的听力呢?

宝宝听力正常的表现

1、一个月宝宝:对突然声音有反应。这时候宝宝刚出生不久,反应不会特别强烈,清醒时对突如其来的大声音有反应。

2、两个月宝宝:睡觉时可以感知大声。睡觉的时候会对突然的关门声等声音,做出抖手、惊醒、眨眼的动作。

3、三个月宝宝:对声音有情绪的感知。对感兴趣的声音会去寻找,但是不会转头去找。

4、四个月宝宝:关注周围环境声音。对母亲的声音和突然意外出现的声音会感兴趣。

5、五个月宝宝:对突然的骂声会害怕,哭。可以听到闹钟声音回头,可以区别母亲跟其他人声音。

6、六个月宝宝:会凝视说话者脸部,对电视机声音敏感,叫宝宝名字会回头。

7、七个月宝宝:开始注意室外声音。跟宝宝对话他会发出声音,对他发出愤怒的声音会感到受惊。正常婴儿各个月对声音的反应?

8、八个月宝宝:会模仿,有自己情绪。会对其他声音的出现喜悦开心大笑,对母亲呵责会哭。

9、九个月宝宝:对所有声音有兴趣。对他说再见等简单声音会给出回答,听到歌曲会手舞足蹈,会寻找声源,知道声音强弱。

10、十个月宝宝:呼唤小名会回头,模仿说话。

11、十一,二个月宝宝:可以指出方向,指出五官,对室外声音好奇。

12、一岁至二岁时:叫宝宝帮妈妈拿东西时,他会拿来。能重复别人的话。语言能力与同龄人差异不大。

13、二岁至三岁时:会跟着电视或妈妈念儿歌。能与大人对话。

育儿 小贴士

要是宝宝到了该说话的年龄还没有说话,不一定是听力有问题,应该看他对声音的反应是不是敏感。如果宝宝对任何声音都没有反应或反应迟钝,就要去医院做听力检查。

宝宝听力受损的两大原因

第一种,内因

内因包括妈妈怀孕时患上某些疾病,干扰了胎儿正常的听力发育;或父母本身有听力障碍。内因是临床常见婴幼儿听力障碍的原因。

第二种,外因

1、疾病。 宝宝的抵抗力较弱,经常患呼吸道感染,细菌侵入中耳,就会引起中耳炎。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耳痛、头痛、发烧,从耳道流出分泌物,听力也会暂时受到影响。但是,如果细菌破坏了中耳的构造,就会使听力永久受损。此外,某些病毒感染也会影响听力,如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先天性梅毒也可能损伤听力。位于听觉神经的肿瘤除了影响听力外,还会导致耳鸣。

2、药物中毒。 在所有导致听力受损的后天因素当中,药物中毒的危害是最大的。如果错用了某些耳毒性药物,后果会十分严重。

3、环境。 环境噪音对宝宝的听力很有影响。如切割机、打磨机等机械发出的噪音。常见的耳机,也可能会损伤宝宝的听力。还有,宝宝听很大的音乐声,时间久了,听力也会严重受损。

4、意外伤害。 有些宝宝因为遭到意外而是耳朵受伤,进而导致听力受损。头部外伤可能伤及耳膜、小听骨及内耳神经。外界压力改变太大或太快,可能伤及耳膜。

家庭噪音,这可能是家长们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据检测,家庭中电视机所产生的噪音可达60至80分贝,洗衣机为42至70分贝,电冰箱为34至50分贝。另外,室内敲打声、家人的高声吵架等均在范围之列。听力的丧失是渐进性的,不容易被发觉,而家庭噪音具有长期性、隐匿性的特点,所以,家庭噪音对宝宝听力损伤的危害不容忽视!

对策:

家中的电视、音响音量都不要太高。

和宝宝讲话尽量用柔和的语调,及时生气也不要高声尖叫。

让宝宝避开噪音巨大的地方。

第三点,不要让宝宝躺着吃奶

宝宝的咽鼓管平直,躺着吃奶很容易发生呛咳,奶水呛入咽鼓管进入耳腔,引发中耳炎。不仅呛奶宝宝鼻炎、口腔疾病都很容易导致中耳炎。中耳炎在婴幼儿人群中非常高发,也是伤害宝宝听力的一大重要因素。

对策:

使用正确的喂哺姿势:45度角斜抱。通常情况下,正确的喂养姿势是让宝宝斜靠在妈妈的手臂上,大约呈45度角,这与奶瓶和宝宝的头所成的角度相同,以确保奶的流速适当,让宝宝能够舒服地喝奶。

第四点、不要强制给宝宝灌药

让宝宝乖乖吃下又苦又涩的药是很难的。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家长用手捏着宝宝鼻子、趁宝宝张大嘴哭闹给宝宝强行灌药。强行灌药会导致药水呛入咽鼓管,引发中耳炎,和呛奶是有差不多一样的后果的。

对策:

给小宝宝喂药时,我们可以坐在椅子上,给宝宝系好围嘴,让宝宝半躺在大人的臂弯里,用跟宝宝小嘴适宜的勺子装入药水后,从宝宝的嘴角伸进去,喝完药之后,我们可以用白开水给宝宝喝,漱漱口。

给宝宝喂药时需称赞鼓励和适当的奖励,当他吃药的时候,我们要毫不吝啬地称赞他,给予他鼓励,也可以给他一些小小的奖励。让宝宝从心理上消除对吃药的恐惧,由被动变成主动,不再害怕吃药。

第五点,绝不滥用药物

绝对要注意防范药物中毒性耳聋,不要让悲剧发生。

对策:

按医生的处方给宝宝用药。

宝宝生病了要在正规医院就诊。

牢记宝宝的药物过敏史,就医时告诉医生。

第六点,水入耳朵要及时清理

洗澡、游泳之后要及时擦干耳朵,避免细菌感染。

对策:

可以用细棉签把耳道内的水洗干净。

育儿 小贴士

如果耳屎太干掏不出来,可以用棉签蘸上香油润一润耳屎。耳屎润湿了,就容易出来了。

常用耳毒性药物的种类

父母应当知道常用的药物中,哪些是耳毒性的。了解这些药物及他们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对宝宝听力很好的保护。

1、氨基糖甙类抗菌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托布霉素、洁霉素等。

2、非氨基糖甙类抗菌素: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卷曲霉素、春雷霉素、里杜霉素、巴龙霉素、尼泰霉素、多粘菌素B等。

3、水杨酸盐:阿司匹林、非那西汀、APC、保泰松等。

4、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汞撒利等。

5、抗肿瘤药物:顺铂、氮芥、博来霉素、氨甲嘌呤等。

6、中药:乌头碱、重金属盐(汞、铅、砷等)。

7、其他:奎宁、氯奎、心得安、肼笨达嗪、胰岛素、碘酒、洗必泰等。

家人经常吵架对婴儿有一定的影响,婴儿越小,影响越大,具体有以下影响:

1、受到惊吓:家长吵架时通常声音分贝较高,容易导致婴儿受到惊吓,影响日常生活,对外界环境异常敏感,可能引起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睡眠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睡眠不安稳,频繁夜间惊醒;

2、产生自卑心理:家长吵架时婴儿会觉得是在责备自己,长此以往会缺乏安全感,觉得家长不喜欢自己,产生自卑心理;

3、影响心理发育:如果家长经常在婴儿面前吵架,会影响婴儿心理发育,逐渐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愿意与家长说话,沟通交流,甚至会出现性格异常,导致自闭症或孤独症。

因此家长经常吵架对于婴儿的身心健康不利,最好不要在婴儿面前吵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3285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3
下一篇2023-1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