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什么意思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什么意思,第1张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龙场悟道”后提出,并在贵州文明书院首次向世人开讲。“知行合一”说把我国思想界由来已久的关于“知行关系”的讨论推到了最高潮。在学术史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具有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但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从深层意义来看,“知行合一”实质上乃一道德教育学说[1],对后世的道德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价值。一、何谓“知”、“行”“知”在古文中通“智”,意为有知识、有智慧。先秦时期的学者们不仅将“知”解释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包括道德层面的内容,程朱理学将“知”分为和“德性之知”,前者的感知来源于外界事物,通过学习获得的客观知识,后者是不依靠感官用心获得的感知,主要指内在道德知识。王阳明承认“闻见之知”,但他思想体系中的“知”主要是指“良知”,即一种“德性之知”。他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2],良知是心的本质,且“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3]。同时,王阳明认为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规律都包括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所以,致知不是寻求“闻见之知”,而是完全彰显心中本来固有的良知;格物不是考察客观的事物,而是改正自己不符合良知的所思所念;格物致知,就是把良知推及到各种事物,这样,各种事物就都合于天理了。所以,良知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也是一切的是非善恶的唯一标准。2、行的内涵“行”本是道路的意思,后来引申为行走、走路,宋代程朱理学将此意扩展引申道德层面,主要指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朱熹把“行”理解为是对“知”的践行。但王阳明却把“行”倾向于主观性方面去理解。首先,问、思、辨、慎、明、审等主观思想活动和意志活动都属于“行”。王阳明说:“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看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辨即学也,即行也。辨即明矣,思即慎矣,问则审矣,学即能矣,有从而不息其功焉,思斯之谓笃行”[4]。其次,爱、憎、好、恶等主观情感活动也都属于“行”。王阳明说:“《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又立个心与恶”[5],也就是说,爱、憎、好、恶的主观情感活动就是“行”,只要心中有所爱憎,就是“行”了,不必身体有所活动。再次,所有的主观欲念都属于“行”。“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一念不善就是行恶,不管你有没有行恶的实际行为。二、知行为什么要“合一”早在王阳明之前就有诸多思想家探讨知行关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知行不可分离的观点,但没有将“知”和“行”看成一体,本质上还是将二者看作两件事。如程朱理学的知行观。程颐提出“以知为本”,“识在所行之先”,“须是知了方行得”[6]。他认为“知”是本,“知”决定“行”,“行”建立在知的基础上,只有知才能行,不存在知而不行,“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7]。他认为“知”有深_浅,有至与不至,有“真知”和“常知”区别,若“知”不能转化为“行”,是“知”得太浅,没有达到“真知”的境界,反之,“真知”必能转化为“行”。朱熹认同程颢“以知为本、知先后行”的观点,认为应以“致知为先”,“知”处于主导地位,“行”是“知之所发而形于事者”,先有“知”后有“行”是不可更改的,否则会导致“非知”、“非行”,但朱熹超越程颢的观点,首次提出“行”的重要性。朱熹认为“知”不是用来摆设的,“明理”关键在于“力行”,“力行”即是实践,若不去实践只停留在“纸上谈兵”,这样的“知”是空虚的,不是“真知”,也无法获得“真行”。当然,他强调“行重”,不是不以知为指导、忽视知的“行”,而是行其所知之行。强调了知、行各自的重要性之后,朱熹提出二者的关系应是相辅相成的——知、行常相须。他认为,一方面知行密不可分,就如车与轮子,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另一方而独立;另一方面,“知之愈明,则知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8],“知”能够促进“行”,“行”又能增长“知”,二者互相促进。朱熹强调知行相辅相成的观点超越了程颢的知先后行观,但本质上还是把知行看作两件事。王阳明指出这种把“知行分作两件”的知行观的弊病:“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却不去禁止。”[9]知行分作两件事,一是导致人们因为“知”的“不良”还没有去“行”,就不去禁止“知”的“不良”,有可能导致人们对“恶念”、“恶欲”的无视、轻视和包容,而这些“恶念”、“恶欲”不祛除,更有可能导致它们今后被“行”为事实,祸害社会。二是导致“满口仁义道德而心里男盗女娼”、“说得头头是道,但从不躬行实践”等圆滑、虚伪、奸宄之气蔓延,败坏社会。所以,王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课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10]王阳明就是要人们“破心中之贼”,从根本上防止任何违背道德秩序的念头在人们思想中出现,从而使“良知”之王在心里复现出来。三、知行如何是“合一”的?为了克服“知行分作两件”的弊病,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将“知”和“行”看作同一过程,由二合一。首先,王阳明认为“知”和“行”的本体是同一的。王阳明曾和其学生徐爱辩论知行本体问题,徐爱说,虽然人人都懂得要孝敬父母兄长,但是有人却明“知”而不“行”,由此便证明了知和行是两回事;王阳明则说:“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地便罢”[11]。王阳明认为知行的本体是一体的,因私欲的蒙蔽所导致的知行分离不是知行的本体了。“知”即是“良知”,是天理,王阳明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孝,见孺子入井自然之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12]。此外,王亚明还认为人的感觉器官、思辨以及主观意念都是由“良知”来指导的,在“良知”指导下的一切行为正是“知行合一”。其次,王阳明提出“知”和“行”是工夫同一的(实现过程是同一的)。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只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有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13],“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原来只是一个工夫”[14]。这说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结果。王阳明举例两种人做对比,一种懵懵懂懂任意去做,这只是妄作,必须要“知”,才能行的端正,一种没目的不切实力行,这是空想,必须要“行”,才能知的真切。所以得出结论:做圣学只有一个功夫,知行必须为一体,不能分开。3知行合一并进再次,王阳明提出,人们的生活行为都是“知行合一并进”的。在王阳明和学生的一次谈话中,学生对“功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感到困惑,王阳明用喝汤、走路为例,人们有想吃东西的心,所以去认识食物;有想走的心,所以去认识路。想吃东西的心、想走的心都是意念,是行的开始。这就是说知行是不分先后,合一并进的。做学问方面也是如此,“知”的愈真,“行”的也就愈深;“行”得愈深,“知”的也就愈真。王阳明说:“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15]学孝要侍奉父母,学射要拉弓放箭

王阳明说向内求的原话是圣人之心,人人本有,不假于物,多向内求。

王阳明是中国明代思想家和哲学家,在他的著作《传习录》中,有一句被广泛传颂的名言“致良知”,也可以理解为“心外无物,心内无挂”、“把心往里一缩”的概念。

一、向内求的重要性

1心性正义:在王阳明看来,人们所谓的善恶之分、是非之辨都是由于个体的内心和心性所决定的,如果自己的心不够正义和良知,那么外界的诱惑和影响很容易改变行为和态度。

2彻底反思:向内求一方面是指深入反思自己的处事态度、情感状态和道德信仰,从而更好地认清自我本质和存在感;另一方面也是寻找自我的力量和潜能,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和价值的提升。

二、“致良知”的内涵

1理解“良知”: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一个人自身内在宿命、人性天然的一份精神能力,具体体现在对于道德真理的认同和追求、对于社会贡献和福祉的关注等方面。

2“致良知”方法:具体来说,“致良知”的方法就是通过心灵抽象来化解烦恼、情感纠葛和道德困境,寻求到人生的真谛和目标,并且在日常实践中不断自我提高和完善。

三、向内求的具体途径

1情感调适: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情感状态,从外在的平和、安详和内部的自省、反思、归纳当中找到个人的中心和力量。

2社会参与:其次,需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更好地增进社会认同和信任度,促进自身与他人之间的互惠关系和合作机制。

3知识拓展:最后,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领域、技术手段和职业履行,从而更好地满足自身的实践需求和发展意愿。

拓展知识:

1王阳明的思想被称为阳明心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2由于王阳明对于儒家文化和思想的深刻理解和阐释,对于中国成为现代化国家和全球化时代的坚实文化基础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

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

1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

2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

3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1、 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2、心即理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

3、致良知

《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4、明镜说(与神秀的说法存在差异)

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5、培根说

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6、立诚说

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7、知行合一

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8、拔本塞源说

圣人之心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一心仁则天下万物一体皆仁。世人学习圣道的根本还是回到良知上。良知之明,万古如一。心圣,则圣人自可学而达之。

9、至善

《大学》说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即天理,即中和,即良知。良知不在心外,应向内求,只要去除了私欲,天理自然呈现。

10、静与动

静坐是收摄心神的办法,但不能求静厌动。动静都是功夫,但偏向于动,便向在具体的事上磨练。

11、儒家经典学习的顺序(一家之言)

立诚志、《大学》明白方法与方向、《孟子》激发道义之心、《论语》约束日常行为、《中庸》了解终极境界。

“致良知”:通过实践的修行和时间的砥砺,不断地把自己修养成一个心地善良,言行合乎伦理道德,并一定程度富有“敬天爱人,自利利他”的敬畏、怜悯和博爱之心的人。简单一点就是说:人的一生,不管在做什么,最终来讲,都是为了把自己的灵魂磨练得更加纯粹。

明确了人生不只是庸俗地活在物质世界和伦理世界的真谛,有了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实现的意识。在阳明心学中,“良知”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和我们平时说的良知,有着一些区别。哲学上,“良知”这个概念来源于孟子。孟子的原话是“不虑而知,良知也”。

意思是说,人还没经过思考和考虑,就本原地知道的东西,就称之为“良知”。这里,是肯定了“良知”的先验性。所谓先验性,就是相对于经验性而言——良知,是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先天存在的理性自觉,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

由于它是先验的,还没有人的后天的经验意识的参杂和污染,所以它十分纯粹。这就是“良知”在哲学上的本义。在这个意义上讲,“致良知”,就是教人在心性修炼上,去除不良的人为经验意识,复位到人的先验的本性之中去,也就是“去人欲,存天理”,也就是禅宗说的“明心见性”。

在这里,就个人精神修养而言,王阳明的心学是肯定了先验之于经验的优越性。当然,这里绝非对人的后天经历和经验的简单否定,恰恰相反,要“致良知”,要复位到先验的本性中去,要明心见性,必须要在事上磨练,要有经验性的大量实践。

只是说,一定要明确先验性的核心地位,不要用经验埋没了先验,不要用后天日益泛滥的人欲埋没了天理。相反,肯定了良知的先验性,并不是说,良知的全体本来地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只是说,每个人都有实现良知的全体的潜在可能性。

良知的种子,先验性地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按照正确的方向经过后天的砥砺和栽培,良知的种子才能全面成长为参天大树。最后,所谓的“去人欲,存天理”,也并不是对人的欲望和诉求的简单否定和摒弃。正常的男欢女爱,是合乎人情之自然的,是美好而幸福的,也是合乎天地合德的。

然而,正常的男欢女爱之外的色情之心,无节制的性欲之心,就是“人欲”,它不仅造成客观上的道德实践的失败,也导致个人内心世界和内心修养的失败。我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如果是为了赢得他人称赞我的学识,那就是“人欲”,我会因这种虚荣和欲求之心不得安宁。

所以所谓的“去人欲,存天理”,是指人作为有灵性有思想的万物之灵,应该摆脱人的动物特质层面上的感性欲望,不要被它束缚和奴役,给自己的道德情感和内心意识一个理性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去人欲,存天理”实际上不仅是一个关乎人伦秩序的道德问题。

本质上更是一个关乎人的存在状态、人的内心世界的情绪感受的问题。抛开伦理道德层面,从人的自我修养、内心世界的实现、存在状态的体验这个层面讲,“存天理,去人欲”和“致良知”,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都是破除感性欲望的制约之后,到达精神的自由之境。

“致良知”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致良知”,人欲去尽,即见天理,即见良知。良知就是天理。

引自王德峰《王阳明心学及其意义(上)》节选

        人生为什么成了问题呢?因为我们有 无限心 。我们活在每一个瞬间中,我们以筹划和未来的方式活在当下。我们超越现实去筹划那个尚不存在的未来。筹划未来就是提出理想。我们要安顿的就是这个无限心。

        我们的 无限心无法安顿在有限的事物上,构成这现实世界的所有的事物都是有限的。我们的无限心是无法在现实世界安顿的 。

所以安顿的第一步是 超越现实世界,就是:出世 。

      无限心无法安顿在现实世界中,因为现实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是有限的,再豪华的别墅、再高的权位,也是一个有限的事物。

        人生最维对付的是自己生命内部的麻烦,就是无限心的安顿。它只有出世。这叫超越现实。先指引一条让他的心出世的路。要先出世,然后入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第一步是出世,出世而后入世,入世的前提是出世。 文化要来的前提是这个民族要先有 出世的精神,然后再来做入世的事, 人如何安排好这个最难安顿的生命。

        西方哲学的主题是知识问题,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人生问题。心不安顿好就是烦恼来。中国人生哲学的最高峰是王阳明心学。

        当佛经说汉语了,一定是佛学思想的中国化。儒道佛三者合流,成就了陆王心学。儒家的出世而后入世的路是什么样?一句话概括, 无所为而为 。

        ”为就是做事情,人生在世,不能不做事情,不做事情的人生不能算人生。比方说你有两只脚就得走路,你有一个头脑就得思考和学习。无所为而为针对的是有所为而为,我们做事都有目的。认为这个正在做的事情是达到另外一件事情的手段和目的。而应该是我们之所以这做件事,因为它本应当做。它自己就是自己的价值,它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它不是通向另外一个目的的途径,这样的做事是无所为而为。我们之所以做这件事是因为它本应当做,不做是不对的。这样的人生将永不失败,并没有失败的人生。我们做种种的事情,都因为这种种的事情本应当做。不是因为做了这样的事,达到一个有利于我们的结果。不是为了这一点。”

读王德峰节选—做事是为了什么? -

什么叫永不失败的人生?这就是。 我们之所以去努力的做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它的价值。它自己就是自己的价值,它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所以我们去做了。我们甚至可能凭借我们的经验知道,这件事做了的后果对我们是不利的,我仍然去做。这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这就是儒家出世的精神和入世的统一。

再来看看道家,他如何指点一条 出世的路呢,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不是指不做事,而是指不人为的做事。人为二个汉字合起来就是伪。伪就是造作,道家就是反对造作。造作为什么不好?中国哲学有一个共同的立场,叫天人合一。是儒道二家都主张,儒家的重点在人,道家的重点在天, 按照道家,人类生活的幸福,都来自于天,人类生活的麻烦和苦恼都来自于人自己。 这是道家的出发点。于是从这个出发点出发,道家的原则一定是教我们做减法的,减去人为的因素,减的越干净越好。为道日损,损之又损。损就是减少,减少人为的因素,要损的彻底。吃饭是天道规定的,但如何吃饭,道家的精神就来了,偏要吃的好,就是人为。

        一旦把人为的东西清洗掉之后,你就看到天道了。

没办法正面告诉我们天道是什么,道是不可言说的,你只能说它不是什么,不能说它是什么。不是什么就是人为的东西统统拿掉。《道德经》和《庄子》叫我们如何做减法的方法。学习老庄的学说是学习作减法的方法,这样的实践,就不知不觉行为在天道里面了。 做事情不要增加自己人为的目标,人为的企图,你不要自己定目标,天道把你的人生规定好了,你顺着走,幸福就来了。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和各位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点是相同的,我们都带着东西来 。

        这个东西不是父母给我们的,也不是环境给我们的,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来过多次,积累出来的东西。别以为我们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来过多次了,你信不信?王德峰现在开始讲迷信,我现在真相信。我确实没办法给出科学的论证,这件事情超出科学思考的范围。全凭我们的悟性去领会。

        我王德峰想学哲学,当时以为是我自己做了这个决定,后来知道,是我带来的业力,规定我去做了那个空而又空的学问,这是我的业力。 我们选择这个愿望,还是那个愿望,没有这件事情 。 我们有这个愿望,没有那个愿望,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而是这个愿望来了以为。我们选择如何实现它的道路,这件事情我们有一点自由的,至于什么愿望来到我们的心里,不是我们的自由。它就这么来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业力来,我的活你干不了,你的活我也干不了。各自的业力不一样。 什么叫做事?佛家说,你这辈子又来到这个世界上来了,你非做事情不可,做事情就是消业,因为你带着业力来的。这是你躲都躲不了的事情,你就好好做吧。做事就是消业,因为做事情是为了消业的缘故,所以我们不求结果。最好它没结果,没结果更好。如果它有了结果呢?很可能旧业未消,新业又来了。但是做事哪里没有结果呢?佛家也看到,只要你做事情,就一定会有结果,但是这个结果跟你没关系。这就不是你的业了,不是你造的新业,所以是无心而为。无心而为的意思不是教我们做事不认真,事情一定要认真去做,但是对它的结果不关心。因为做事就是为了消业。除心不除事。事情不能拒绝的,你就担当起来做,消业。

        犹太教说我们有知识,骄傲是罪。信仰的前提是谦卑。充分领会到自己面对的虚无,以对虚无的领会活在当下,西方人的出世的路是崇拜上帝,渴望天国。基督徒的婚姻是上帝的事业的一部分。

        仁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儒家的学问是仁学。心学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道德的根源在人心中。荀子说人有生物的自保本能,为了避免同归于尽,发展了道德,我们遵守道德是为了让利益斗争被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而孟子认为道德来自于我们的心,四端之心人皆有之。孔子讲仁的根据在我们的心里,侧隐之心,仁之端也。

        我们的身体把自己跟别人分开来了,侧隐之心由然而生,是打破了身体的间隔了,这时候这个心与这个小孩联系在一起了,这叫仁心感通。

        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个体存在,indivdialism,叫个人主义。主导近代西方的原则叫个人主义。个体主义。个体的人,他们原先是作为个体的人生活在基督教的团体中,基督教衰落,他们从团体出来,变成了一个个的个人,个体的人,然后他们按照理性的法则确定个体的关系,契约,原则,用理性来确定契约,所以个人主义原理是近代以来欧洲社会的基本原则。

        我们虽然承认形骸间隔,但是又有仁连在一起了,是一体之仁。不仅是同类,非我同类,鸟兽的痛苦也会令我们产生哀悯之心。花草瓦石无端被毁坏。我们也会哀悯。整个宇宙趋向于生命,无机物的存在就是为有机物的存在创造条件的。有机物趋向于植物,植物趋向于动物,动物最后趋向于人。 人是生命情感,生命情感的核心就是仁 。

        按照中国的宇宙观,整个宇宙趋向于生命,生命趋向于它的真理,叫生命情感。我们离开无机物,我们也无法生存,所以瓦石之类无故的被毁坏,我们会生顾惜之心,你离开这个自然界的无机物你能生存吗?植物来了,动物拿植物做食物,食物链就来了。所以植物趋向于动物,动物趋向于最高的有情物,人。最高的有情物叫人,人的生命情感的本真的存在叫仁。于是仁心感通万物。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王阳明说,“心即理,心外没有理”。炒股就是心外之理。今天的文明到处用心外之理,非常可怕,你抛弃你的心去求一个理,这个理将要戕害我们的生活。

  回到中国心学,心外无理,你要抓住的都应该是在你心里面站得住脚的理,在你的心里面没根的理,叫心外之理,不可信。它在根本上威胁你的生活 。我们一旦心亡失,跟心外之理走怎么样。争夺利益的方法全是在心外之理。

        心学不是心理学,心是天理所在的地方,天理不是知识科学的理,是天理,天理在心里。王阳明说,“ 良知乃是天理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肚里要有这句话,要关键时候突然明白。心即理。这是王阳明心学的第一命题。他从孟子那里来。孟子说真理不要从外面去求,万物皆备于我。然后说,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我们做学问是把亡失的心找回来。放出去的心要召回来,召回来就是叫学问。把放出去的心召回来。

       荀子学说的核心观念是礼,荀子主张以礼治国。 我们可能会遵守礼遵守的很好,但心中并不没有那个人心,于是会变成表面上恭敬有礼,温柔敦厚,其实是把道德规则当手段来谋取自己的利益。这种人格叫乡愿 。因为荀子让我们相信道德在人心中没什么根据。这是头脑的聪明发明出来的,我们遵守它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利益。 在荀子的学说中养成了我们的一个国民性格,乡愿,我们遵守道德规则不是出于内心的自觉,而是出于利益的考虑 。所以孟子的学说在他同时代理解的人极少。

        佛学中国化的最高成果是禅宗,禅宗就是心学,是用佛家的语言说的心学。禅宗的宗旨就十六个字。“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法相宗就是唯识宗 。禅宗就抓住了心了。弘忍法师说,他的弟子们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世人生死事大。涅槃叫不生不死,学佛求的是涅槃,不是只求福田。自性若迷。自己的本体看不到,佛何可求。自本体就是佛性,人人都有佛性,见性成佛,谁去见这个性呢?就是心。

        看到金器,不睹众相,常观金体。相与相的差别就消解了,只是看到金器本身,他不是看不到相,而是不为相所惑。不著相,不住相。你的名牌包不妨碍我的普通包还是包。我们看到了包的差别是用什么来看的,我们看到还是包是做什么看的,你看到金器是用五识来看的,但是你看到金器本身是用心来看的。此心一来,是常观金体,不睹众相。

        八个字是金刚经思想的核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住是住相,相是客观的,但是你不要停留在里面,相是我们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人、都区分个高低贵贱,这是相,还停留在这种区分里,叫住相。如果你不住相了,叫本身起来,而生其心。只要本心起来,见了佛性。就好像那个人来到金器的仓库看到了金子本身。 这个比喻太有意思了,金子本身你的肉眼是永远看不到的。要用心来看的,你的眼耳鼻舌身只能发现不同的器。

        第二个问题在问,金子本身可能单独存在吗?不可能。金子本体叫金体,它只能在不同的器里面存在,脱离种种的器,另有一个金子本身让你看到,不可能的。它又说明什么道理呢?别把佛性从这个现实世界当中抽出来,专门在那里,等待我们看,就好像金子本身总是在不同的金器里面存在,一样的道理,所以 修佛不要离开现实世界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不能离开世间来觉悟,“离世觅菩提”,离开这个现实世界寻求那个最高的智慧叫菩提,“恰如求兔角”。就好像你要离开这个现实世界去另求一个专门在那里等着你的佛性,就好像你要求兔子长出二个角来。

        这有二层意思。 第一,你要摆脱众相对你的迷惑。这一步叫出世,常观金体。出世,但是回到世界中来,金子本身不脱离种种物体。你要求金子本身也在种种的器里面求吧。 这是第二层意思。

        我们再转化一句话,禅宗教我们修行,就拿烦恼来修。烦恼即菩提,人世间充满了烦恼,所以叫灰尘的世界。别把灰尘拒绝了,因为烦恼来自心,如果没有心,它没烦恼,只有肉体痛苦,所以烦恼不是拒绝它,因为它跟我们的智慧来自同一个根源,心。就心有两种用法,一种用法,用出烦恼来,还有一种用法,用出智慧来,都来自于心。我们的烦恼证明了我们的无限心,证明了孟子所讲的心,没有此心,即无烦恼。怎么修呢?烦恼成了我们修行的材料,这是非常自信勇敢的修行方法,叫禅宗。 不要害怕我们有烦恼,拒绝烦恼,心安静的如水一样,一点波纹都没有的水,风一吹水就有波纹,很正常,如风吹水,自然成纹,你生活在世界上,怎么会不遇到风呢,风一来不是水面就不平静了嘛,那叫烦恼来了,但是你不要跟着烦恼走掉了,烦恼是水上的波浪,水还是水。水的波浪起来或者下去就不会增加水或者减少水。大海每天的海面在汹涌澎湃吧,大海的总量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不增不减,所以这就是禅宗,要我们抓住烦恼来修这个心,因为烦恼也来自于心。

        禅宗的这个思想是非常伟大。后来的宋明儒学把禅宗的思想吸收进来,变成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了。这二个学派的目标是相同的,就是王阳明说过的那句话,我们中国人人人心中有贼,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心中贼如何去破,就像烦恼如何去破,用我们的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350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