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依次是:柳的形态和声音、柳的妙处、 。(2分)
20.文段④划线句子说“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柳之妙”体现在
和 两个方面。(2分)
21.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4分)
(1)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2)品析下面句子:
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
22.阅读下面材料,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材料中的“柳”包含着怎样的情思。(2分)
材料: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选自《诗经·采薇》。往:离开故乡。思:语气助词。)
23.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段①中“一颗不灭的灵魂”含义的理解。(4分
19.柳的生命力(2分)
20.有实用价值 表达情思(评分:2分。每空1分)
21.(1)“狂颠”一词写出了柳絮在风的吹拂下无拘无束、肆意飘荡的姿态。(2分)
(2)运用比喻,形象写出了柳的美丽姿态和情韵。(2分)
22.包含着不舍、留恋的情思。(2分)
23.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柳树有顽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二是柳树是人们的情感依附,人生寄托(或“蕴含着历代文人雅士的人生寄托,有着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0评分:4分。每个要点2分,大意对即可
在此,我特别想推荐《当良知沉睡》这本书,让我们一起了解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一、反社会人格概述
无良症,又叫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无法矫正的性格缺陷。
患无良症的人群被称为反社会人格者,即使做了坏事被抓到,他们也只是受到表面的惩罚,但其内心丝毫感觉不到伤害别人而所受的煎熬。
为什么我们要学会辨认反社会人格者 ?
我们知道灭门惨案、连环杀人案的犯罪嫌疑都是反社会人格者,我们以为这些人都是极少数的存在,事实上,更多非暴力型的反社会人格者潜伏在我们身边,因为反社会人格者占总人口的4%;而精神分裂症只占1%。
二、良知是什么?
良知,是一种建立在情感依附上的义务感。
它会激励我们做出看似不符合理性判断,甚至有损自我的决定。
三、良知的起源
良知,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
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对一些6~16岁的孩子做了调查,他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依循一个普适的过程:
7~10岁,处在道德成规前期,他们会顺从成年人的权威,并遵守规矩,因为对赏罚具有了预期判断。
10~13岁,进入道德成规期,他们对权威有了抽象的概念,有了服从的意愿。
13岁以上,处于道德成规后期,形成抽象的道德原则,并按其行事以满足自己的良知,而非他人的认可。
四、反社会人格是如何炼成的?
① 基因:
反社会人格特征最多可能有50%的影响来自先天。不过,这种极为复杂的性格特征不太可能由单一基因决定,而是由许多基因共同作用所致。
② 早期情感依附障碍:
婴儿期时,总是独处而破坏了情感依附,便会罹患此类障碍,长大后无法与人建立情感依附。但目前尚无法确证早期情感依附障碍是形成反社会人格的成因。
③ 社会文化:
强调集体文化的一些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和日本),反社会人格者相对稀少,但在更强调“个人”、“独立”的西方文化中,反而出现了更多反社会人格者。
四、反社会人格的特征
1 反社会人格的临床诊断特征
① 无法遵守社会规范
② 惯于欺骗和操控他人
③ 行事易冲动,无法提前做出计划
④ 易怒,具有攻击性
⑤ 毫不顾及自身或他人的安危
⑥ 一贯不负责任
⑦ 在伤害、虐待他人或偷窃他人东西之后毫无悔意
以上特征占3条,就足以在临床上被确诊为反社会人格障碍
五、反社会人格者的常用招数与识别
① 毫无顾忌地使用自己的魅力,因此通常魅力惊人
② 对刺激的需求多过常人,且喜欢拉人下水一起冒险
③ 具有超强的识别好人的能力,一看就知道谁好欺负、好控制、容易骗
④ 善使色诱
⑤ 演技高超,扮作正义的化身
⑥ 喜欢装可怜
六、自我保护的13条法则
① 最高法则,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令人痛苦的事实——某些人就是没有良知的。
② 做判断时,从自己的直觉出发,不要受到别人身份的影响。
③ 当考虑跟某人建立新关系时,拿“事不过三”原则检验对方的主张、承诺和责任。
④ 质疑权威。
⑤ 提防马屁。
⑥ 分清尊敬和害怕的区别。
⑦ 不要加入他们的游戏,以为自己能赢。
⑧ 避开无良症者,拒绝与他们接触和沟通。
⑨ 质疑自己的妇人之仁。
⑩ 不要尝试弥补已经无法弥补的事情,咽下这口气,及时止损。
⑪ 千万不要出于同情或其他原因,而帮他们隐瞒其真实性格。
⑫ 捍卫自己的心智,不要让他们说服你相信人性是一种失败,大多数人是有良知的。
⑬ 好好生活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报复。
(ps:以上内容摘自樊登读书app)
荐 语
良知是伴随我们行走在人生荒原的白鸽,它有时藏身起来,有时被人抓去,却总会再次回到我们身边。
而有的人,却从无良知,可以毫无内疚地伤害你,他们不是恶魔,却胜似恶魔。
作 者 简 介
玛莎·斯托特博士(Martha Stout, PhD)
美国知名临床精神病学专家,任职于哈佛大学医学院,曾在著名的麦克莱恩精神专科医院(McLean Hospital)接受专业训练。
斯托特博士拥有多部著作,被福克斯新闻、美国公共广播电台、KABC电台及其他许多广播节目介绍和报道过。
精 华 解 读
以下内容为《当良知沉睡》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 录
一、反社会人格概述
二、无良症的案例——一个没有良知的高智商成年人会是什么样?
三、良知是什么
四、良知的起源
五、良知沉睡时——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与“煤气灯下”典故
六、反社会人格是如何炼成的
七、反社会人格的特征
八、自我保护的13条原则
正 文
一、反社会人格概述
无良症,又叫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无法矫正的性格缺陷。
患无良症的人群被称为反社会人格者,即使做了坏事被抓到,他们也只是受到表面的惩罚,但其内心丝毫感觉不到伤害别人而所受的煎熬。
为什么我们要学会辨认反社会人格者 ?
我们知道灭门惨案、连环杀人案的犯罪嫌疑都是反社会人格者,我们以为这些人都是极少数的存在,事实上,更多非暴力型的反社会人格者潜伏在我们身边,因为反社会人格者占总人口的4%;而精神分裂症只占1%。
二、无良症的案例——一个没有良知的高智商成年人会是什么样?
他,天资聪颖,帅气逼人,特别会讨老师欢心;
他,家境富裕,12岁就开始盘算自己能从父母手里继承多少遗产;
他,是斯基普。
他,最喜欢的事情,是在湖滨别墅度假时,在湖边用剪刀戳死青蛙!
你觉得长大后的斯基普会是什么样?
A高智商罪犯一名,掌握了欧洲最大的犯罪集团
B无固定工作的街头混混
C杀害父母及妹妹谋取遗产的通缉犯
D心理阴暗、能力平庸的普通上班族
E被孤立在社会边缘,自杀
×以上答案皆不正确×
斯基普成年后非但一次都没有进过监狱,而且活得很好。
他顺利地考上了大学,毕业后靠着冒险精神和施放魅力很快成为公司骨干,并迎娶了亿万富翁的女儿为妻,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一切似乎都很完美……
问题出现在看不见的地方:
斯基普是个无良症者,他为公司努力拼搏,只是刚好因为工作适应他源源不断地对冒险和刺激的渴望。
他也不爱他的妻子,只是看上了她带来的财富与背景,并且他清楚地知道她会容忍、包涵他的不负责任和拈花惹草。
他喜欢利用自己的聪明操控他遇到的所有人。
如果有人不服他的操控,他可以恐吓人、攻击人、可以把别人的胳膊弄断,可以毁掉别人的事业和人生。
而公司因为他带来的大量业绩,往往为他的这些劣迹买单,息事宁人。
直到2003年,美国证券委员会指控斯基普犯有欺诈罪,案件正在等待调查结果……斯基普的真面目才慢慢浮出水面……
而此前,他已经度过了50多年逍遥快乐的人生。
三、良知是什么
假设一个人,为了忘记给宠物狗喂食就出门参加一个重要VIP都会参加的会议,并且他开完会就得立即出差,最终,他却选择放弃参加会议,回家先安顿好自己的狗再去出差,我们就可以说他是具有良知的吗?
事实上,在这个简单的故事里,他这么做还可能因为其他动机:
A受不了“出差回来看到家里的狗死在了厨房地板上”
B害怕狗饥饿的哀嚎会让邻居对他产生不好的看法
C他不希望自己是个虐待动物的卑鄙小人
然而,这些都不是良知。
良知是他因为对狗有感情,所以只要一想到在他出差期间,狗会一直又饿又渴,心里就受不了,这就是良知了。
良知,是一种建立在情感依附上的义务感。
它会激励我们做出看似不符合理性判断,甚至有损自我的决定。
四、良知的起源
良知,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
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对一些6~16岁的孩子做了调查,他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依循一个普适的过程:
7~10岁,处在道德成规前期,他们会顺从成年人的权威,并遵守规矩,因为对赏罚具有了预期判断。
10~13岁,进入道德成规期,他们对权威有了抽象的概念,有了服从的意愿。
13岁以上,处于道德成规后期,形成抽象的道德原则,并按其行事以满足自己的良知,而非他人的认可。
五、良知沉睡时——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与“煤气灯下”典故
对于那96%的非无良症者来说,他们的良知曾经动摇或削弱,甚至泯灭过吗?
1 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
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揭示了良知在什么情况下会陷入深度催眠。
米尔格拉姆是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记录了一项令人震惊的实验,它甚至向我们揭秘了二战时期纳粹分子的行为动机。
实验过程:
主持人向两名实验者解释,该实验是研究“惩罚行为对学习效果起到的作用”。
其中一人被指定为学习者,他需要记一些词汇,如果犯错,就得接受电击,每错一次,电击强度都会增大。
另一人被指定为“老师”,主持人要求他操作“电击发生器”,上有30个不同档次,从15伏一直到450伏。每当学习者犯错误,老师就按规则执行电击。
事实上,学习者是一位训练有素的演员,是主持人的合作者,并且他根本不会受到电击,“老师”才是真正的实验对象。
实验中,主持人米尔格拉姆教授会身穿白大褂站在“老师”身后,冷静地用语言敦促坐在电击发生器旁的老师继续操作,无论“学生”在另一个房间如何痛苦、扭曲地喊叫。
实验目的:
在于揭示研究对象(老师)需要经过多久才会因明确的道德使命而违抗米尔格拉姆的权威。
实验结果:
米尔格拉姆分别对40名不同的实验对象重复了这个实验过程,其结果令人震惊。
最初的40人实验中,有34个人在确信学习者被绑在椅子上并遭到电击的情况下,甚至学习者要求退出试验时,还是会继续电击他们。
并且,其中有25人(即625%)从来没有违背过主持人的要求,一直按到最后一档450伏的电钮为止。
其他几所大学用米尔格拉姆的方法重复了这些实验,很快就对男女两种性别分别累积了1,000个案例,而且涵盖了各行各业的人,但实验结果还是如出一辙。
实验结论:
有相当一部分人会按照别人的要求行事,只要他们认为这个命令来自一个合法的权威,就不会去管要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而且他们也不会受到良知的约束。
补充验证实验:
米尔格拉姆的另一版实验里,他用“普通人”代替了“穿着白大褂的科学家”,服从命令的人从625%下降到了20%。
2 “煤气灯下”典故的由来
典出自1944年乔治·库克执导的心理惊悚片《煤气灯下》(Gaslight),英格丽·褒曼主演的女主角遭人设计,觉得自己就要发疯了。
邪恶的男主角设计在自己外出时,让褒曼独自听到阁楼传来声响,还会把煤气灯弄得忽明忽暗,这一切都发生在这恐怖的房子里,她的姑妈多年前就是在这栋房子里被神秘谋杀的。
然而,当褒曼找人倾诉的时候,没有人相信关于阁楼、煤气灯还有其他怪事的话,她开始慢慢怀疑自己的现实感……
当我们一旦心生疑虑,并设法向其他人讲述自己可能被某个无良症者当成目标了时,就会“被置于煤气灯下”。
有良知的人们通常会用更平常、易接受的视角来为他们解释这些事情:他太忙所以忘记给孩子饭钱了、她一时没看清错拿了同事的公文包等等……
然后我们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并将疑问藏在心底。我们对自己由良知做出的判断产生了怀疑和动摇,良知被蒙蔽了,真相与人们认为的恰好相反。
六、反社会人格是如何炼成的?
① 基因:
反社会人格特征最多可能有50%的影响来自先天。不过,这种极为复杂的性格特征不太可能由单一基因决定,而是由许多基因共同作用所致。
② 早期情感依附障碍:
婴儿期时,总是独处而破坏了情感依附,便会罹患此类障碍,长大后无法与人建立情感依附。但目前尚无法确证早期情感依附障碍是形成反社会人格的成因。
③ 社会文化:
强调集体文化的一些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和日本),反社会人格者相对稀少,但在更强调“个人”、“独立”的西方文化中,反而出现了更多反社会人格者。
七、反社会人格的特征
1 反社会人格的临床诊断特征
① 无法遵守社会规范
② 惯于欺骗和操控他人
③ 行事易冲动,无法提前做出计划
④ 易怒,具有攻击性
⑤ 毫不顾及自身或他人的安危
⑥ 一贯不负责任
⑦ 在伤害、虐待他人或偷窃他人东西之后毫无悔意
以上特征占3条,就足以在临床上被确诊为反社会人格障碍
2 反社会人格者的常用招数与识别
① 毫无顾忌地使用自己的魅力,因此通常魅力惊人
② 对刺激的需求多过常人,且喜欢拉人下水一起冒险
③ 具有超强的识别好人的能力,一看就知道谁好欺负、好控制、容易骗
④ 善使色诱
⑤ 演技高超,扮作正义的化身
⑥ 喜欢装可怜
八、自我保护的13条法则
① 最高法则,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令人痛苦的事实——某些人就是没有良知的。
② 做判断时,从自己的直觉出发,不要受到别人身份的影响。
③ 当考虑跟某人建立新关系时,拿“事不过三”原则检验对方的主张、承诺和责任。
④ 质疑权威。
⑤ 提防马屁。
⑥ 分清尊敬和害怕的区别。
⑦ 不要加入他们的游戏,以为自己能赢。
⑧ 避开无良症者,拒绝与他们接触和沟通。
⑨ 质疑自己的妇人之仁。
⑩ 不要尝试弥补已经无法弥补的事情,咽下这口气,及时止损。
⑪ 千万不要出于同情或其他原因,而帮他们隐瞒其真实性格。
⑫ 捍卫自己的心智,不要让他们说服你相信人性是一种失败,大多数人是有良知的。
⑬ 好好生活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报复。
结 语
杭州保姆纵火案,一把火,将一个原本美好的家庭烧得支离破碎;
留美学者章莹颖绑架案,嫌犯被捕时竟还自如微笑;
这些案件令人震惊之余又惶惶不安。
谁也不知道,身边是否就潜伏着一个公孙止这样可以瞬间翻脸绝情的熟人,不动声色就能将你的人生摧毁。
这些无良者,或许天生就没有任何良知的感觉,我们能做的,就只能辨认出他们,并远远避开他们。
积分换书
美育即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十分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诸因素中,美育有着特殊的意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育健全的有力源泉。”这点明了美育在个人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美育包括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其中学校美育又包括各学科课程中的美育、环境的美化以有美育活动等方面。但在课程美育中人们往往认为责任只在音乐、美术等,却未能意识或重视到其它学科也都能够而且应该挖掘其中美的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从情感的体验中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从某种角度看,它的美育任务更是责无旁贷,它的作用也许会更重大、更深刻。语文学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积累审美经验,提高审美鉴赏力,培养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总之,语文与美育关系密切,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语文中的德育必须通过美育才能完美地实现。“寓德于教”的提法是不错的,“文道结合”的观点也早已有之,如韩愈的“文以载道说”等便提供了理论根据。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会产生种种困惑,如1篇游记教完了,于是总结说:“文中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怎样呢?……”难道这样就算大功告成了?学生的确深受教育了吗?再说,语文有其自身的特点,诗赋文章中似乎并非篇篇“载道”,处处“寓德”,也就不宜一律牵强地给所有的作品贴上什么标签,这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遇到的情形。 然而有1种因素能够贯穿于诗文的始终而无所不在,这就是——美。社会生活、自然景物、人类语言等是十分丰富的,反映这一切的作品文章也是多姿多彩的,这些都能引起读者的美感。如果能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细致地品味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赏析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体验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感受深刻的生活哲理,欣赏作品中各具特色的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美,领略不同风格的语言美……一言以蔽之,让学生以审美的方式感受和认识世界,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从悦入、感人到育人,就能使他们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趣,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追求崇高、美好、文明的强烈欲望,从而使人的思想精神产生质的飞跃,较好地达到德育所企盼的目标。众所周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以其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教育和激励了几代青年,使他们成为共产主义新人。有一位科学工作者曾经说过,就是那些优美的山水诗和写景游记散文使自己深受大自然的洁净美丽,并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环保事业的。这就是美育的伟大功绩。从这文教学中的德育的实质就是美育,只有这样地看问题和付诸实践,才能使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的特点,还能获得更为广阔、更为深刻的意义。 在语文学科实施美育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下面本人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情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环境育人。他讲的“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体现了无声之教主。一张名人画像会砥砺学生的志向,一句哲理名言能使学生敛容沉思,美丽的风景画可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这些都能起精神、品德、情操上的陶冶和感染作用。而作为含有丰富情感、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更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也是极其深远的。同时,语文学科居于教改前沿,是领头学科,在优化人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过程中,没有别的哪一个学科能像语文学科这样全面深刻地经常性地发挥作用,因为成功的语文教学能直接促使受教育者在理智认识、思想意志、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基本能力基本素质方面得到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调和发达”,从而养成“灵肉一致的人。”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而教师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的心理和责任感的氛围。要尽量做到使学生有亲切感、享受感,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达到情感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的同时使审美情趣得到了潜移转化有培养。
(一)形象美蕴涵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追求高尚品质精神美
“情”包蕴在课文内容中,“境”是课文内容所构成的整体画面。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小朋友通过感官,置身丰富、逼真的气氛中,可以驱动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电教设备的运用,创设一种审美意境,使小朋友入境悟情,潜移默化到接受审美教育。
凭借插图、录像展现美。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画了大量形式多样、形象优美、内容丰富的插图。恰当地指导小朋友看图,既培养了小朋友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小朋友的美好情感。如《古井》是一篇文字和意境都很优美的散文。教学时,我先让小朋友读通课文后,我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欣赏文中的插图:村子东头的古井,附近是络绎不绝的担水人,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小朋友心旷神怡,陶醉其中,真切感受到了家乡的
采用音乐渲染,营造美的氛围。在教学《小珊迪》时,我边吟诵课文,边播放抒情的曲子,让小朋友在音乐中,诱发情感,体会小男孩的美好心灵,受到美好的形象的感染,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激情与行为。
凭借语言描述渲染美。教师在领会课文情感的基础上用紧扣课文主题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课,并适当配合一些体态语言,同样能引起小朋友有效感知,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培养小朋友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优美的语言是从精彩的词句中品味出来的。
小学语文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学生可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可听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如《触摸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盲童留连于花繁叶茂中”的绮山丽水的画卷。他用触摸这一词语,写出了盲童对触摸春天的感触,作者由静到动描绘了春天大自然的美景以及盲童是怎样触摸春天的。细细赏析,还能诱导学生将热爱桂林山水的情感升华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激情。
(三)真实的情感需要我们细读默念,体会情感美。
小学语文课文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激昂,或悲壮,或直抒,或含蓄,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并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而朗读表达最能以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的情感来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情感美。《观潮》是四年级的一篇课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看多媒体课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尽情地游览了迷人的沙滩、著名的海洋公园、繁华的街市。结束部分,我请学生说说体会,有的说,杭州真美啊!有的说,我真想到杭州去看看,有的说杭州西湖就好象一位美丽的少女。学生读着,说着,激动与自豪也溢于言表。
二、联系实际,教师要善于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使学生从中感受美。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几乎囊括语文教学的全部手段,可以落实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从传播文化知识,训练读写能力,增强思维意识,到陶冶性格情操,确立人生理想,无所不包。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作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走出教材,加强课外阅读和作文实践既是必要也是有广阔的操作余地的。
语文教育的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马上就生动活动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可以得之于心而应之于笔。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审美情趣的途径。那么如何通过作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美的世界,并在感受的同时构造起有情感依附的文章。
作文教学往往从观察描写入手,这实际上就是审美情趣和审美感受能力的训练。抓住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和准确的审美指向和良好的审美心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类社会的芸芸众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都在我们的身边演绎,我们如何去应对,如何去评价,如何去选择?这就需要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情趣。小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处于一个不稳定阶段,他们的审美指向不确定,审美情趣比较肤浅也容易游离,老师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而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重要一关还在于要学生能克服思维惯性,将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将科学的分类标准转变为审美的分类标准。按这种审美标准,彩虹可以不再是太阳光和雨雾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是通向幸福的桥梁,白杨树倔强的挺立着,俨然北方农民的化身。由于这种理解不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沉思,而是情感与事物之外在完形的相互渗透,于是,便将该事物从理性世界移到了情理交融的世界。这种审美感受使万物蒙上美的光辉,无生命的事物也有了生命的意味。
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丰富情感世界,陶冶性格情操。有了对美的世界的感受,学生笔下的文章才能渐渐地有了声、形、色、情感也会有了依附。他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构思,用心去写。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情趣。
创造美要靠丰富的想象。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一个更高的境界,小学生不仅有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样,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也能有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创造美呢?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学生进行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
语文教学中的表情朗读是学生所喜爱的一种活动,它既是一种欣赏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朗读者仿佛置身于课文的意境中,将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交融在一起,将作品中主人公的情感态度融合到自己的生活体验中,领会其语言的感情色彩,然后通过朗读时的音调、姿态、表情,再现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实践中提高他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北大荒的秋天》是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描绘了北大荒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北大荒、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样一篇语句优美的文章还需要多作解释吗?此时与其让学生听老师枯燥无味的分析,不如让学生通过有表情的朗读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妙处。于是我就指导学生朗读,指名读,分组读,集体读。在朗读的同时进行适当地点拨提醒他们一边欣赏体会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感情,一边通过自己的朗读来再现北大荒的秋天之美,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再创作的快乐。
三、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上,我也做到了尽善尽美,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兴趣阅读抓课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二)读好书好读书,审美观悄然而生。
居里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好书,以它的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紧张、惊险、曲折的情节吸引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教育学生读好书,才能使学生从好书中受到劳动美、人物美、社会美、自然美感染和陶冶,才能认识真、善、美,才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在阅读中萌发的。
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体会读。言显心声,行露思想。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反映了他的内心,展现着他的精神风貌。作者写人,正是通过对人物想的、说的、做的及脸部表情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因此阅读时,要抓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和外貌描写体会着读,才能很好地感受人物的精神风貌,感受到人物之美、作品之美。
抓精彩句段琅琅地读。学生课外阅读时,大多是无声的读,即默读。默读较利于理解内容和中心。课外阅读中的精彩句段,则应要求学生琅琅地读。通过眼、口、脑、耳化无声的文字为琅琅有声的语言的阅读,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有助于记忆精彩句段内容,想象情境,感受作品中的意境美、人物美和文辞美。
抓意境想象读。为了引人入胜,作者都比较注意意境描写。如有的在开头,或揭示故事的广阔背景,或渲染某种浓烈的情调,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吸引读者往下读;有的在文中,对具体事物作细致而传神的描绘,激发读者的思绪,使之生发想象和联想,得到美感体验;有的在结尾,对故事的结局或人物命运或作品的旨意给读者留下思维的空间,让读者体味、辨析、感悟。因此,阅读作品中这部分内容,应要求学生根据内容展开合理想象,使自己入境入情,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感受和鉴赏作品的意境美。例如,在教《台湾蝴蝶》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它们成群结队在树木花丛间、山石溪水畔偏偏起舞,犹如片片彩霞,在空中袅袅飘动。”“这些蝴蝶谷温暖如春,流水潺潺,古木参天,野草翠绿,鸟语花香,环境十分清幽”这两句话展开想象,把头脑中能想到的蝴蝶样子及其周边环境通过添画方式表现出来,使原来由三个个体组成的单调板画顿时活跃起来,黑板上出现了各种形形色色的大小蝴蝶,它们形状、颜色、飞行的姿态各不相同,山、石、水、花等组成的背景更是烘托出一片群蝶飞舞的热闹场面。学生的审美兴趣得到激发,他们在平淡之中发现了神奇,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和满足,他们感受到的不只是审美对象外现的形、质、色,还有画面所内涵、所跃动的灵性之美。
抓构思、布局联系地读。小学生口述见闻或作文,常常是平铺直叙,教师总叹学生说话、写文章层次不清或谋划篇布局能力差,其实是学生缺少见识和锻炼。课外阅读时,应要求学生读了后面联系到前面是怎么写的,读到结尾联系到开头是怎么写的,读了这篇文章的构思、布局,联系自己平时是怎样布局谋篇的。在联系比较中知道一篇文章应该是一个精心雕刻的艺术品,不仅要文辞优美、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还要巧妙布局,有独具匠心的构思,从而使感受读物的结构美,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大舞台。
如何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完成对美的创造呢?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如下三个步骤:1、指导观察;2、启发讨论;3、完成创造。有一次我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发现生活中的美》,我先给学生一天的观察时间,让他们寻找观察生活中美的人、事,第二天上课启发学生当堂讨论,由于学生有了前一天的准备。因此发言的积极性很高,很多学生都观察到了生活中的美的事物。有的说,我的妈妈长得美;有的说,××同学的心灵美;还有的说,家里的某一盆花长得美。通过启发讨论,学生的思路打开,创作热情高涨,在此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完成对美的创造。
四、在生活中体现美,坚持以美育人,提高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指的是审美上的格调和趣味。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以及文化教养等不同,就形成各自不同的性格、需要、爱好和情感体验,这些也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景,赞颂了人类社会中的美好事物和崇高品德,揭露和批判了落后和丑陋的东西。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活动的时候,勿忘“教书育人”,要及时引导他们鉴别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帮助他们养成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美同样存在于童话故事中,讲述童话故事,丰富美的形象。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利用文学作品进行美育。在诸多文学样式中,儿童对内容生动形象、语言通俗易懂的童话和故事最感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儿童多听健康的童话、故事,对于他们学习语言、养成美德和形成美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小学生无论是在语言方面,还是在行为习惯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摹仿性。讲童话、故事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向他们的头脑中充实美的语言和美的形象的过程。儿童头脑中美的形象多了,鉴赏美的能力也就随之增强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补充讲述一些童话、故事。
(二)审美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对比的方法。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小学语文课文中经常同时出现一美一丑两种事物或现象。教师应抓住它们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使学生懂得美与丑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例如《美丽的公鸡》一课,讲的是有一只花公鸡,长得很漂亮。它先后去和啄木鸟、小蜜蜂、小青蛙等比美。啄木鸟忙着给树治病,小蜜蜂忙着去采蜜,青蛙忙着捉害虫,它们都不跟公鸡比美。公鸡不明白为什么,去问老马。老马告诉它: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公鸡听了老马的话,再也不去比美了,它从此以后每天早起给人们打鸣报晓。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的好教材。教学中可以进行两次对比:一是把爱夸耀自己美的公鸡与爱帮人们做事的啄木鸟等比一比,看谁的行为美;二是将公鸡以前的表现与后来的表现比一比,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这样的对比,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融会贯通,并努力提高自己鉴赏美、理解美的能力,这样才能把审美教育切实地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文体资源,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认知再创潜力,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自觉,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达到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小王子》简介:
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小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六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
只有在其中一个点灯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朋友的人。但点灯人的天地又十分狭小,除了点灯人和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个人。在地理学家的指点下,孤单的小王子来到人类居住的地球。 小王子发现人类缺乏想象力,只知像鹦鹉那样重复别人讲过的话。小王子这时越来越思念自己星球上的那枝小玫瑰。
后来,小王子遇到一只小狐狸,小王子用耐心征服了小狐狸,与它结成了亲密的朋友。小狐狸把自己心中的秘密——肉眼看不见事物的本质,只有用心灵才能洞察一切——作为礼物,送给小王子。用这个秘密,小王子在撒哈拉大沙漠与遇险的飞行员一起找到了生命的泉水。最后,小王子在蛇的帮助下离开地球,重新回到他的B612号小行星上。
《小王子》并不是一部儿童动画,这一点从他的创作源头就已注定。法国人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1942年写下这个故事时,已是不惑之年,它的祖国正被二战的耻辱笼罩。他是在重返空军后辗转北非和葡萄牙,来到纽约流亡时写下这个故事的,两年后他在一次任务中冲上云霄,从此消失在那片忧郁的湛蓝色中。
扩展资料《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
《小王子》这部童话虽然只是作者在3个月一气呵成的作品,但却有着深刻的创作背景,是作者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生活和情感的积累,是厚积薄发的产物。它不仅是一部给孩子看的童话,更是哲理与思考的“结晶”,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法国飞行员,于1900年6月29日出生在法国里昂一个传统的天主教贵族家庭。
1921~1923年在法国空军服役。他曾经有志于报考海军学院,未能如愿,却有幸成了空军的一员,他还是法国最早的一代飞行员之一。
参考资料:
-----书摘------
良知是伴随我们行走在人生荒原的白鸽,它有时藏身起来,有时被人抓去,却总会再次回到我们身边。
而有的人,却从无良知,可以毫无内疚地伤害你,他们不是恶魔,却胜似恶魔。
-----随想------
这本书首先让我们了解到的是 无良症 的概念,它是一种反社会型的人格障碍,是一种无法矫正的 性格缺陷 。
从我们普通有良心认知的人来说做错事或者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别人受伤害的时候都会表现出内疚,想补偿的心理表现。
在《情绪急救》那本书里面提到 内疚 里面的一种 是幸存者内疚 我想这跟无良症患者是完全相反的,因为他们没有内疚,没有这个认知。人们常常提到的“良心”我想在无良症患者身上可能是体现不出来的。有时候我也在想这些人是不是受到过什么伤害,什么刺激后天才会出现这种伤害他人而不自知的情况。
在看**里面经常会看到有人因为当年犯的错内疚了一辈子,也有看到过有人杀人如麻却很享受。这真的是颠覆了我的三观。
那良知到底是什么?
良知,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
这是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上学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要做一个 德智体美劳的 人,德是第一也是我们共创和谐社会里面最坚实的基础。
这本书通过很多个案例来帮我们解释分析无良症,反社会人格是怎么炼成的。
让我很吃惊的是,反社会人格最多可能是50%的影响来自先天。不过这种极为复杂的性格特征不太可能由单一 基因 决定,而是有许多基因共同作用所致。
婴儿期时,总是独处而被破坏了情感依附,便会罹患此类障碍,长大后无法与人建立情感依附。但目前尚无法确证早起 情感依附障碍 是形成反社会人格的成因。不过不管是不是我们也应该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强调集体文化的一些东亚国家,反社会人格相对稀少,但是在强调“个人”,“独立”的西方文化中,反而出现了更多的反社会人格。
在我们身边如何辨别这些人呢? 反社会人格的特征:
1、反社会人格的临床诊断特征
① 无法遵守社会规范
② 惯于欺骗和操控他人
③ 行事易冲动,无法提前做出计划
④ 易怒,具有攻击性
⑤ 毫不顾及自身和他人的安危
⑥ 一贯不负责任
⑦ 在伤害,虐待他人或偷窃他人东西之后毫无悔意
以上特征如果占了3条,就足以在临床上被确诊为反社会人格障碍
之前关于北大女学生被男朋友精神控制最后走上绝路,受害者的背后就是有这么一个无良症在摧毁她的意志,操控她的精神。为她祈祷愿天堂没有伤害只有爱。
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① 最高法则,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令人痛苦的事实——某些人就是没有良知的。
② 做判断时,从自己的直觉出发,不要受到别人身份的影响。
③ 当考虑跟某人建立新关系时,拿“事不过三”原则检验对方的主张、承诺和责任。
④ 质疑权威。
⑤ 提防马屁。
⑥ 分清尊敬和害怕的区别。
⑦ 不要加入他们的游戏,以为自己能赢。
⑧ 避开无良症者,拒绝与他们接触和沟通。
⑨ 质疑自己的妇人之仁。
⑩ 不要尝试弥补已经无法弥补的事情,咽下这口气,及时止损。
⑪ 千万不要出于同情或其他原因,而帮他们隐瞒其真实性格。
其实我还是很难想象一个人没有良知,缺失了这个部分得有多可怕,但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我们也要有基本的判断和认知。
避开无良症,回归享受我们美好的生活。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艺术特色简单地说就是改变了绘画人物表情单一呆滞的状况,使绘画人物变得表情丰富生动,进入人性化的时代。这也符合文艺复兴的宗旨
米开朗基罗 1496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创作了第一批代表作哀悼基督《酒神巴库斯》和《哀悼基督》等。1501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大卫1505年在罗马,他奉教皇尤里乌斯二世之命负责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后回到佛罗伦萨。
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罗马,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1513年,教皇陵墓恢复施工,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1519-1534年,他在佛罗伦萨创作了他生平最伟大的作品——圣洛伦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1536年,米开朗基罗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创作了伟大的教堂壁画《最后的审判》。之后他一直生活在罗马,从事雕刻、建筑和少量的绘画工作,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于自己的工作室中。
米开朗基罗先是以雕刻家的身份稳定了自己艺术家的地位。1499年创作的《哀悼基督》是他的成名之作,解剖学科的艺术实践和细致入微的匠心独运吻合了、甚至超出了人们可以理喻的"鬼斧神工",被誉为15世纪最动人的人性拥抱神性的作品--出示了悲剧却掩饰了哀伤。这一时期的另一件作品是创作于1501年的《大卫》--神化的人形已经确立。米开朗基罗其后的一些雕刻作品是几组陵墓雕像,断断续续工作了很长时间,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垂死的奴隶》、《被缚的奴隶》、《摩西》和《昼》、《夜》以及《晨》、《暮》。米开朗基罗晚年未完成的四件雕刻作品实际上是在为自己设计墓地雕像,是一样的题材《哀悼基督》,形象既不明晰手工也不细腻,或许是在走过了八十多年的人生路程之后,在向世人诉说,不是人生的抱负无以施展,而是天国的奥秘藏而不露。米开朗基罗雕刻作品的风格形成和创作走向与其绘画作品的风格形成和创作走向是一样的线索:英雄气概磨难而成壮心不已的烈士暮年。早期的作品是其内心世界的表白,随后的一些作品表现为风格样式的定型,后期的作品仍然是艺术家的心情归宿。当时代的人们更多称道的是早中期作品中神人兼备明察的力度,后来的人们更注意其后期作品创作时悬而未决封闭的深度,美学的焦距不再是简单的对准艺术的创造物而是艺术家个人和作品之间、与现实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现代艺术更是如此。
最初的一件《哀悼基督》和最后的一件《哀悼基督》都是圣母怜子的惯用样式,圣母承负着爱的痛失。爱是情感的维系,有时只是无奈的关心。人类的肉体并不是情感的自觉载体,而是理性的习惯寄生,与上帝的维系之灵才是情感的形象化写真,而不单独是理性的代码。圣经上一些软弱忍让的信条旨在维护人类的情感,而不是单纯的调动理性。所以圣经上写着对恶人要让,因为他们只要你的理性服从,只要你的肉体屈从,不要你的情感,以恶抗恶世无宁日,把虚荣给他,让情感存在;对义人要抗,因为他们除了征服你的理性,统制你的肉体以外,还要你的情感依附,世界只剩下唯他是从的行尸走肉的生存,创造不再是一架灵修操守和机械运转并置做工的机器而只剩下机械的运转。于是,具体在艺术方面并不在你的理念更在于你的情感归属,具体在生活方面并不在于你的行动更在于你的信仰,因为:我们所做的我们不明白。这与新帕拉图主义的理念不尽相同,所谓挣脱肉体的束缚,是情感在肉体中自觉,而不是理性独立于肉体之外。为什么要超出肉体?天下不可能为肉体的均享,也不可能是理性的大同。无论世俗还是宗教的理性至上、厌恶肉体都是假冒伪善的义人。现代社会、现代艺术并不是缺少了什么,丧失了什么,而是增加了对世人的关注。米开朗基罗真是人文主义对上帝的拒绝吗?或许可以说成是客西马尼鸡鸣之前的一次过程,也是一段个人的情感自觉。我们现在常说多了一个基督徒,少了一个中国人,那么多了一个人文主义者呢?多了一个启蒙思想家呢?基督徒和基督性也还是有差别,肉体的分化全世界都一样。
拉斐尔 拉斐尔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他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其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
拉斐尔的父亲是宫廷画师,所以他从小就随父学画。11岁时,父亲去世,他给一位画家当助手。后来,他学习了15世纪佛罗伦萨艺术家的作品,开始走上了独创的道路。
拉斐尔潜心研究各画派大师的艺术特点,并认真领悟,博采众长,尤其是达·芬奇的构图技法和米开朗基罗的人体表现及雄强风格,最后形成了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成为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鼎足而立的文艺复兴艺坛三杰之一。
拉斐尔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显露出其非凡的天才。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圣母的婚礼》、《带金莺的圣母》、《草地上的圣母》、《花园中的圣母》、《西斯廷圣母》、《福利尼奥的圣母》、《椅中圣母》、《阿尔巴圣母》等。
拉斐尔21岁时画的《圣母的婚礼》,不仅表明他充分吸收了佩鲁吉诺的艺术精华,而且后来居上,无论构图与形象塑造都有所创新。尤其是画面的平衡,背景的描绘,圣母玛利亚的端庄、文雅,均为前辈画家作品中所罕见。
大型油画《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最成功的一幅圣母像,是他怀着虔诚的心情谱写的一曲圣母赞歌。画面采用了稳定的金字塔形构图,人物形象和真人大小相仿,庄重均衡,画面背景全部用小天使的头像组成,构思新颖独到。圣母形象柔美圣洁,表现了母爱的幸福与伟大。
在《小椅子圣母》中,拉斐尔将圣母形象刻画得更加人性化,圣母的装束深受异国风情的影响,色彩绚丽充满东方情调。整幅作品构图完整,充分体现了拉斐尔无与伦比的绘画技巧。
拉斐尔最著名的壁画是为梵蒂冈宫绘制的《雅典学院》。这幅巨型壁画把古希腊以来的50多个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聚于一堂,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等,以此歌颂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赞美人类的创造力。
在《雅典学院》中,位居画面中心的柏拉图和亚里土多德,一个以指头指着上天,另一个则伸出右指指着他前面的世界,以此表示他们不同的哲学观点: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唯物主义。以他们两人为中心,两侧分别画出的一些著名学者,形象生动,丝毫不显得杂乱。
认《延禧》拍番外篇
有指《延禧攻略》会有番外篇,秦岚承认番外篇早已拍摄完成,但因为没有她的戏份,所以她也不知何时会上映。提到同剧新人吴谨言(璎珞)被指耍大牌,秦岚说:“不会,一定是误会,拍摄时感受到她做新人的努力,她很乖巧又专业,可能是沟通上出现误会。”
首次见“皇后”的蔡卓妍(Sa)笑称朋友都羡幕她,她有机会也想跟对方合作,要她演宫女也没问题,说:“我很喜欢她的气质,她很独特,又美又温柔,很令人想靠近她,如果我是男人一定会追她,看到她笑都会融化似的。”至于男友是否也是秦岚粉丝,阿Sa说:“他都有看剧,平时他少看内地剧,《延禧》是他看的第一部宫廷剧,想不到他记好所有角色名。(不带男友一起来)他没有说想来,而且他很害羞又不喜欢拍照。”
吴尊不介意剃头演皇帝
吴尊表示也有收看《延禧攻略》,如故事开拍**也想参演皇帝一角,也不介意剃头演出。问到如同彭于晏一样全裸上阵又是否接受,他说:“要看剧本和角色需要,不是为脱而脱,不过我没看过彭全裸。”笑指他俩可以比拼一下时,吴尊笑称在适合场合也不介意,因为男生脱衣是很正常的事。提到吴尊之前与儿子大秀上身拍照,他解释道:“因为儿子喜欢打篮球,他又不敢脱上衣,结果要我陪他一起脱,我要教他做个男子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