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专家李玫瑾女儿成才了吗?平时有理有据,结果却差强人意

育儿专家李玫瑾女儿成才了吗?平时有理有据,结果却差强人意,第1张

育儿 专家李玫瑾,相信很多父母都知道,她被视为 育儿 大神

很多人都以为 育儿 专家,自己的孩子一定培养的非常优秀,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现实生活中的李玫瑾,并没有像传授 育儿 理念那样,把女儿培养的十分优秀,反之女儿并没有特别出色。

李玫瑾在教育自己孩子时,更多的是遵循孩子自己的性格有发展,并没有强制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去发展。

虽然女儿没有想象中的优秀,但也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和普通人相比,也是相当优秀了。

脱去幼儿专家的外衣,他也是一名平凡的母亲,作为母亲,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才最重要。因此李玫瑾在教育自己的女儿过程中。更多的是尊重女儿。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女儿不优秀。

人各有志,尊重个性可以获得更适合孩子的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独一无二。教育也应该遵循孩子的个性发展。从中找出更适合孩子的东西。从而让孩子能够享受在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快乐和动力的能量。

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潜能

在教育孩子时,父母也是不断地去 探索 适合自己孩子的发展之路,才能更大的激发他们的心智和潜能,当孩子获得长处进步时,他会更加努力的实现更好的自己。

从孩子性格出发,让教育方法更贴近孩子的性格

由于孩子年纪尚小,当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往往都比较感性,因此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强行套路,违背孩子性格发展的教育模式。

反之会让孩子失去动力,也就是家长们说的叛逆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找出突破点,帮助孩子发展爱好

家长们往往只注重文化课,却忽略了一点,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家长们找准突破点,去挖掘孩子的兴趣,激化他们的潜能,从而获得更好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限于知识,你要拓展他们的爱好,在家长的帮助下,才能培养更优秀的孩子。

不盲目刻板教育孩子

生活中不仅仅学习理论,也要注重实际结合,凡事都要灵活运用,不要过于刻板去教育孩子。

育儿 专家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 健康 快乐的成长,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未开的花蕾,我们只需要静待花开即可。

因此无论任何事,都不要盲目下结论,换位思考,才能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和理解他人。

女儿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和邻居家的小姑娘一起去上美术班,美术老师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男老师,当然在美术上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这一学就是4年,期间无论刮风下雨,女儿从没放弃过,

不记得什么原因,女儿一下子说她想去跳舞,于是便和少年宫的老师说句好话,作为插班生,把女儿送了进去,

再后来回到老家,女儿又说想跳拉丁舞,于是跳了两年的拉丁舞,直到现在女儿说她最喜欢的孩子画画。无奈初中以后功课紧,作业多,只能放弃绘画,放弃跳舞

这十几年以来,体坛的女明星嫁入豪门的事例也是越来越多。

漂亮的体坛女明星如郭晶晶、李佳薇等,她们都找到了心满意足的归宿,结束了在体坛打拼十几年的生活,成为了大众羡慕的“富豪太太”。

而这一切,可能还真的是伏明霞开创的,正是因为她幸福的婚姻生活所开创出的样本,她的亲身事迹也告诉了大家:这条路,走得通。

其实伏明霞的童年生活并不算幸福,由于家庭贫穷,再加上她的身体条件并不好,父亲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才将她送去练习体操,这才最初接触到 体育 运动。

1985年,年仅7岁的伏明霞转入跳水行业,经历了太多艰苦的磨难,终于在高压下明白了教练和父母的良苦用心,从此苦练基本功,飞速成长起来。

凭借着优异的表现,她和肖海亮一同进入湖北省跳水队,在12岁的我那年,她和教练于芬进入国家队。

这一年,对她的人生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12岁的伏明霞以44304分的好成绩拿下了西雅图友好运动会的金牌,成为了年龄最小的跳水冠军, 从此以后,她的跳水生涯仿佛“开了挂”。

一年之后,在澳大利亚举办的第六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伏明霞以高分获得金牌,并在后来的奥运会上再创佳绩, 成为奥运会 历史 上最年轻的冠军运动员

之后的几年,“女子3米板”似乎已经被伏明霞彻底统治,她也成为了一段神话,也被广大观众誉为中国的“跳水女皇”。

除了一次短暂的退役,那几年的时间里,她几乎没有遇到过对手。

一直到了2000年,在悉尼跳水世界杯女子3米板决赛中,伏明霞以微弱的劣势不敌 郭晶晶 获得亚军,大家觉得,似乎那个属于她的年代已经过去。

可在悉尼奥运会上,她再度从郭晶晶那里拿回了冠军的头衔,令人眼前一亮。

2001年的第九届全运会之后,伏明霞也宣布正式退役,离开了跳水的舞台。

其实,嫁入豪门并不是伏明霞最初的选择,早在1996年的时候,她便和 国安前锋南方 相爱,两个人都是运动员,还是有不少共同话题。

可惜的是,两个人在恋爱这段时间里都忙着训练和比赛,相聚的时间也并不长,恋情也最终在2000年结束。

第一次退役复出后,清华校园里也有不少人追求过伏明霞,其中还包括俞越,面对这些追求者,伏明霞并没有心动。

也就是退役的那一年,在她的身上发生了一段故事。

那年3月1日,伏明霞应邀出席“香港杰出青年颁奖典礼”,还出任了颁奖的嘉宾。

因此,凭借这个机会,她接触到了梁锦松,那会梁锦松就坐在她的身边,在伏明霞的印象里,这个人很亲切,普通话也比较不错。

这次典礼,也算是给两人当了“红娘”,也让梁锦松在伏明霞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接触以后,伏明霞的模样也深深刻在了梁锦松的脑海里,他真的动了情。

伏明霞走了以后,梁锦松经常主动给她写一些比较浪漫的信,偶尔也会打一通电话。

别看那会的梁锦松已经50了,可他做什么事情都格外细心周到,这也渐渐赢得了伏明霞的好感。

眼看着时机成熟,梁锦松直接飞到了伏明霞的身边,两人的感情急剧升温,最终走到了一起。

这个梁锦松绝非一般人物,他从1974年便开始在花旗银行任职,后来还去了美国大通银行,是金融界里赫赫有名的人物。

也就是认识伏明霞不久以后,他便出任了香港财政司司长。

业内,梁锦松也被大家起了个外号:财神爷。

梁锦松几乎每天都非常繁忙,可他还是经常前往北京探望心上人。

2001年11月,有人曾经在北京目睹了两人曾在一家小餐馆中约会,还打电话给报社。

随着时间的推移,伏明霞也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梁锦松了,也会抽出空来前往香港探望他。

梁锦松也担心过年龄的差距将成为彼此的鸿沟,可随着交流的增多,伏明霞也明确表示了年龄不是问题,只要真心相爱,是可以跨越年龄鸿沟的。

到了这个时候,两人的恋情基本上已经公开了,也迅速吸引了大批媒体注意。

有媒体拍摄到,梁锦松送给伏明霞的小轿车车牌号为“京CL7777”,而“L”则代表着“LOVE”,“7”则有“妻子”的意思。

伏明霞一家都是老实本分的普通人,对于这样一位“金龟婿”,最初也有些谨慎。

八十多岁的外婆就曾经说过:“做大官有什么用?我们不想当官。”

可对于孩子的婚姻,父亲还是觉得只要女儿喜欢,那么就是好的,因此,他也把这件事交给伏明霞的姐姐来处理。

姐姐伏明燕最初还提醒妹妹看清楚,不要这么快作出结论,可看到两人一年多的感情依旧比较稳定,最终还是鼓励妹妹放心大胆去爱。

伏明霞也最终做了决定: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并陪同他前往香港定居。

看到爱人如此体贴,梁锦松也正式向香港媒体公布了恋情:报道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正确的,请给我们私人空间,让我们继续发展。

那会,伏明霞还在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就读,课程还有一年才能结束。

2002年,梁锦松选择从7月15日到19日专门休假,并且和伏明霞共同赶赴美国夏威夷,在那里举行了婚礼。

纵观这份感情,这些年来收获的绝大多数也是祝福的声音,无论是伏明霞还是梁锦松,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

特别是被称为“财神爷”的梁锦松,出生的时候家境也一样清贫,父亲还在酒店当过服务员,辛辛苦苦挣下来的钱,要供给9个孩子使用。

或许也正是这样的经历,才让伏明霞彻底对他展开了心扉。

伏明霞是公众人物,梁锦松同样也是。

不过,那场轰轰烈烈的婚礼也成为了伏明霞告别公众的谢幕礼,梁锦松本人在生活上也十分低调,所以这对恋人这么多年也很少被媒体提及。

2003年2月,大女儿梁司渝出生了,初为人母的伏明霞不希望女儿走上自己当年的经历,她希望把女儿培养成一个真正的“名门闺秀”。

小司渝在刚满周岁的时候,已经能够认识20多个汉字,伏明霞大喜过望,并且将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当中。

其实,在对女儿的教育中,伏明霞还是犯过错的,因为她实在有些着急,太想让女儿成才,且忽略了童年该有的童真。

有一次,梁锦松组织了一个家庭聚会,嘉宾也都是香港的名流人士,为了锻炼女儿的社交能力,伏明霞专门请老师给女儿排练了一首《樱花》。

可令伏明霞没想到的是,宴会还没开始,女儿便和朋友家的孩子吵了起来,原定的表演也被迫取消。

客人走后,伏明霞去房间里问女儿原因,可小司渝却满不在乎地说:“我不喜欢他!”

之后,又是几次这样的事情,让伏明霞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梁司渝的性格只会越来越孤僻。

她这个时候才真正意识到,不应该剥夺孩子原本快乐的童年。

第二天开始,她便直接停掉了女儿的家教课,给了孩子专门结交朋友的时间,让她的朋友们来家中一起 游戏 。

有的时候,她还会带着孩子们前往海边露营。

有段时间,她要求梁锦松必须也得参与进来,有了父母的共同陪伴,时间一长,梁司渝爱玩的天性也渐渐恢复起来了。

这些做法,也最终得到了梁锦松的认可,他也对妻子说:

“我过去反对你的家教,是因为那种做法总是违背孩子的意愿,现在你能够因材施教了,我绝对支持!”

有了父亲和母亲的双重配合,梁司渝在成长的道路上也越来越快乐。

总体来说,梁司渝在出生以后也和父母一样深居简出,后来梁锦松在辞去香港财政司司长的职务后,也把大把的时间交回家庭。

伏明霞觉得女儿更像爸爸,因为她喜欢看书,可梁锦松却觉得女儿像妈妈,因为她喜欢玩水。

对于自己的婚姻,伏明霞觉得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可以了。

她说:“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喜欢成熟一点的,自己也是那种不太爱操心的人,不愿意去想太远的东西,有他在,就由他来担任管家。”

对于未来,伏明霞还真的没有太远的考虑。

“过去有过辉煌的时刻,也会衍生很多方面的想法,这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过我现在也挺好的,不要名也不要利,自己活得开心那就够了,现在有了孩子,因此更重要的还是考虑怎么样培养小孩。”

也正是梁司渝快满2岁的时候,伏明霞第二个孩子出生了,起名为梁皓嘉。

这件事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媒体称:

在梁家夫妻女儿出生以后,梁锦松曾公开在媒体面前表示,生儿生女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

有一年,伏明霞还在梁锦松的陪同下出席了“圣诞小母牛慈善义卖”活动,有媒体询问夫妻俩是否会考虑让孩子们一起出席类似活动,伏明霞则表示说:

孩子目前的年龄太小,等到他们长大一些,自然也会出来。

而梁锦松在辞去香港财政司司长的职务后,也获得了全新的发展。

2007年,他加入了黑石集团,并称为大中华区主席,2014年,已经70多岁的梁锦松则加入了南丰集团,并且出任新设立的行政总裁职务。

而这些年,伏明霞则更为低调,就连以追逐明星私生活闻名的香港《太阳报》都没有怎么报道过伏明霞的消息,这也是伏明霞想要的结果。

两人的第三个孩子梁家玮则于2008年出生。

前些年,有媒体拍摄到一家五口外出的照片,三个孩子长相都非常漂亮,伏明霞现在的身材有些发福,不过也白白净净的。

她穿着黑色薄款衬衫,搭配上酒红色的墨镜,看起来非常的年轻。

2015年的时候,伏明霞一家五口共同出席了慈善竞步活动,伏明霞走了没多久,就已经是气喘吁吁,她自己也坦言,平时最害怕的就是跑步。

在这次家庭成员的合照中,女儿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那会她才只有十几岁,个头已经非常高了,和母亲只差了半个头。

如今,她的女儿已经19岁了,早已长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按理说,梁司渝已经到了上大学的年纪了,不过梁家夫妇处于对女儿的保护,并没有向外界透露这些信息。

不过,香港有媒体爆料,在梁司渝18岁的时候,梁锦松为女儿买下了一套高层住宅,业主登记的姓名正是梁司渝。

可是这条消息并没有得到证实,按照梁家夫妇的生活理念,他们也是不会向大众透露这些事情的。

如今,深居简出依旧是梁家人的生活常态,而70岁的丈夫早已当上了董事长,这也为家庭的经济提供了很大的保障。

对于伏明霞而言,她的人生也是格外幸福的。

[1]严淳 伏明霞:教育孩子不能想当然[J] 幼儿教育,2010(Z4):26-27

[2]飞翼 伏明霞 梁锦松婚恋纪实[J] 世纪行,2002(12):37-40

[3]刘纵河 伏明霞开局,嫁给香港“财神爷”[J] 新闻天地(上半月),2010(02):11

说到 育儿 ,很多人都能想到李玫瑾,作为 育儿 界的权威专家,许多父母都把她当做 育儿 神,将她的 育儿 理念应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也获得了不错的 育儿 成果。

本以为 育儿 专家作为 育儿 界的大神,自己培养出的孩子一定也很优秀,但是结果却差强人意,现实生活中的李玫瑾在培养自己的孩子方面其实没有像传授 育儿 理念一般这么擅长,自己的女儿也没有特别出色,而李玫瑾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更多的是遵循自己孩子的性格自由发展,没有强制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发展。

虽然女儿没有想象中的出色,但是最后也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与普通人相比也是不错的职业,只是没有想象中的优秀厉害罢了。

那么平时说 育儿 有理有据的李玫瑾,在实际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为什么结果如此差强人意呢?其实实际教育和理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还是相差很大的。

脱去 育儿 专家的外衣,李玫瑾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母亲自然是希望孩子 健康 快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李玫瑾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遵从孩子的医意愿自由发展,因此孩子最后获得的成就也会和普通人的认知有差距,但是并不代表孩子不优秀,李玫瑾只是选择更贴近于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罢了。

1、人各有志,尊重个性可以获得更适合孩子的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教育也应该遵从孩子的个性发展,这样的发展更适合孩子,也能够在享受自我的发展中获得更多动力和能量,然后发展得更加顺利。

2、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潜能,发展际遇更多

在孩子 探索 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时,孩子的精进学习也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心智和潜能,当孩子获得长足的进步时,孩子的发展际遇会更加丰富,也能实现和成就更好的自己。

1、从孩子的性格出发,让教育方法更贴近孩子的性格

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常常会比较感性,因此如果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强行套入违背孩子性格发展的教育模式,就会让孩子失去发展动力,而且容易产生反叛情绪,不利于孩子更长远的发展。

2、找准突破点,助力孩子发展爱好

兴趣和爱好是拓展孩子成长际遇的最好方法,找准突破点,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予他们最好的教育资源,从而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教育不仅仅要着眼于知识,更要在拓展和丰富他们的爱好体验,这样才能培养更优秀的孩子。

3、理论与实际结合,不要盲目刻板教育孩子

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要注重实际的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真实地试过教育模式才能摸清孩子是否适合,如果不适合就要及时纠正寻找另一种方法,这样才能将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不要盲目刻板地教育孩子。

育儿 专家也有 育儿 专家的难处,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 健康 快乐地成长,因此在评论他人的时候,不要妄自下定论,换位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

在河南洛阳的一个公园中,一位男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只见他用嘴叼着毛笔在扇子上专注地写字,用截肢后的胳膊不停地摆正着扇子的位置,整个过程十分艰难,但他却是一丝不苟地对待,尤其是当他完成一副扇子的作品的时候,脸上欣慰的笑容更是让现场的每一个人为之动容。这位男子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呢?原来,他是一位伟大的父亲,用实际行动来换取微薄的收入,以此来供给女儿的生活,这样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们无不为这位父亲如山般的父爱而深深感动。据了解,男子名叫高文,一次意外后,他为了保全生命,不得不忍痛截肢,这段黑暗的时光给了他很深的打击,但这位坚强的男子并没有因此失去生活的希望,他努力找寻着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自己对于写毛笔字有些很深的兴趣,并励志要用嘴写好毛笔字。从那之后,他便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练习,从最初的摇摇晃晃,到如今的熟练操作,一笔一划之间,承载着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而且他坚持一把扇子只卖20元,从没有涨过价格,他在这个公园中也开始变得小有名气,慕名而来的爱心人士也越来越多。当谈及他为何如此努力赚钱时,高文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原来,他有一位正在读幼师的女儿,为了女儿能够好好成长,高文用自己的生活技能来换取着整个家庭的收入,将女儿培养长大,让女儿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是高文奋斗的目标,也是支撑着他顽强生活的希望。在场的人被他深深感动着,父爱如山的背后也有着如此细腻的情感,强大的毅力背后是一个殷切的期盼。高文说,许多爱心人士还专门来到公园里购买他的作品,想要用这种方式来帮助高文和女儿,他对此表示十分感激。这份父爱深深地感动着我,甚至在看完采访的视频以后,我的眼眶也忍不住湿润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带有强烈奉献精神的,他们哪怕再苦再累,也希望孩子能够过上快乐的生活,就如这位父亲一样,当他穿越重重障碍,换来的是女儿成才的希望,我们不得不表达出敬佩之情,他是一位坚强的男人,更是一位满分的父亲。

教育方法,针对中国学生来说,是相当比较了解的,从小被谩骂、威协、威胁利诱等。父母总是用这些令人倍感压力的形式,强制表述对孩子的要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8年过去,在“虎式文化教育”下,她的两大孩子是不是做到她自己的要求,又确实成材了没有?

回答也许是情理之中,二个女儿不负所托都成了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大女儿索菲亚在高中时期考试成绩就出色,直至高校取得成功考上哈佛,以后耶鲁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也是一路顺利,她的信心漂亮一直影响着身边的人,再之后有自己的主见地选了参军入伍,并凭着优异成绩及恒心誉佳一名二级少尉。

女儿璐璐与大闺女索菲亚的个性迥然不同,青春发育期拥有叛逆少女的潜力,那样青春年华更为自身的小朋友也使得虎妈觉得头疼。虎妈曾回忆道:难以忘怀是指,在她16岁的时候由于长期感情积累,在餐厅里显现出来,把玻璃茶杯摔的满地都是。

此次的安全事故也使虎妈自我反思了她的教学方式,她没有对女儿闹脾气。这个年龄的孩子都会有极强的自我意识,伴随发展,自身的教学方式还在不断完善,因人施教,并不是一味严苛。女儿璐璐也逐步成长为一个奋发向上、自信大方的女孩子,最后也获得比较令人满意的结论,成功从哈佛大学毕业,正在进行深造学习提前准备。

许多家庭都是会采用“虎式文化教育”的形式,但如何把握这其中的限度,及其应对详细情况的解决,是绝大多数人都并没有能做到的。成功“虎式文化教育”,并不是一条路走到黑,使我们跟随学习培训一下吧。

从她的“虎式文化教育”中,可以学到什么优势?

1以身作则

“爸爸妈妈才就是孩子比较好的老师”,这句话讲得不是假话,从嗷嗷学语的阶段,宝宝就在不断的效仿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的一举一动都决定着孩子的行为和习惯思维模式。一样,虎妈的教学虽严格,但很大一部分缘故也是因为她本身便是位优秀的女性,自我约束认真细致在她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从不浪费时间在手机里;规定孩子的事情,自身一定会先保证起到一个好榜样的作用。

2参与性的必要性

即便是小孩深更半夜训练,虎妈还会常伴左右,平常看上去极为强硬的母亲也是一位有风趣功底的母亲,有时候小朋友们感到压力爆表的情况下,虎妈能让孩子捏紧自已的鼻部五分钟道:出一口郁气。所说合理安排时间,业余时间虎妈还会带来2个女儿不一样的体验。带孩子们打高尔夫、做中国菜、旅游等,这种互动交流都是会提升相互间的粘合度,小朋友们也会逐渐感悟到母亲的用心良苦。

3因人施教

中西方的教学都有各自的优点,西方式“放养”、东方式“饲养”。但孩子性格并不是一句话能够慨括的,父母也应该及时随机应变才能够,该放时放,该收时收。干的时候多浇浇水,有分岔时枝干勤剪修,才能让小孩这枚小树苗发展得更加高挺。

虎妈曾说过,18岁以前的饲养是为了孩子成年后的散养,无论以哪种方法教育小孩,全是为了让孩子变成单独快乐的人。也许,在教育孩子以前,我们首先要学好如何做一名字职的爸妈。

姜昆是老一辈的相声艺术家,他表演过很多的相声艺术。姜昆多才多艺,说学逗唱样样精通,担任过首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还和李文华、唐杰忠、戴志诚搭档,说过很多的相声,如《想入非非》《照相》《送你一支歌》《谈情说爱》等。

姜昆说的相声很受人们的欢迎,特别是普通人民群众的欢迎,因为他讲的相声很真实有趣、接地气,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后来,姜昆也多次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讲相声,知名度很高。

姜昆和妻子李静民是在1977年元旦的这一天结婚的,两人的相识也和工作有关,有一次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搞组织宣传活动,两人邂逅了。李静民是曲艺说唱演员,和姜昆也算半个同行。结婚两年后,他们的女儿姜珊出生了。

姜珊从小就聪明伶俐,遗传了父亲姜昆的好基因,不仅能说会道,而且还喜欢唱歌,唱得很好。

1992年,才13岁的姜珊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元旦晚会上,和歌手章鹏合唱了歌曲《祝福明天》,一下被人们熟知。姜珊身上的闪光点也被人们发觉,很多公司和制作人都认为姜珊是潜力股。

1993年,公司为姜珊量身制作发行了《梦中的秋千》《歌坛童星——姜珊》等专辑,很受市场的欢迎。如果就此发展下去,姜珊很可能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但是姜昆看到姜珊因为歌唱事业耽误了学习,学习成绩往下直掉。姜昆在和爱人李静民商量之后,果断终止了姜珊的歌唱事业,把她送到澳大利亚留学去了。让姜珊在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地方沉下心来,好好学习。就这样,姜珊那颗浮躁的心,慢慢沉静了下来。

2001年,姜珊大学毕业后,自己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家文化公司找到了适合的工作,做影视创意与策划。不过在美国工作了三年之后,姜珊毅然辞职回到了国内。很快,姜珊就与自己的一个初中同学结婚了。婚后,姜珊成立了一家从事影视制作方面的公司。

对自己的女儿,姜昆倾注了全部的爱。为了培养女儿成才,费了不少的心思。虽然那个时候姜昆不阻挠的话,姜珊很有可能成为当红歌星。但是姜珊因为没有文化知识的沉淀和积累,很容易摔下来的。高开之后伴随着就是低走,姜昆一眼看到了其中的弊端,果断地把女儿送到国外去深造。

如今,姜珊的事业成功,也不得不感谢自己的父亲姜昆。正是姜昆对女儿的严格教育,才有了姜珊的今天。

这些年,姜珊长得越来越像姜昆,圆脸、宽鼻梁、大眼睛,一看就是姜昆的翻版。你认为姜珊长得像姜昆吗?欢迎评论。

故事大全民间故事大全栏目整理和收集了一些民间流传的一些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我给大家整理了一 篇关于法制故事推荐:哑巴的法庭辩论的民间故事,下面请跟随我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法制故事推荐:哑巴的法庭辩论吧。

2011年12月中旬的一天,当着派出所、居委会以及几名亲属的面,刘荣华眼含热泪,用颤抖的手,在一份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协议书的内容让他心痛欲裂:1998年刘莹被刘荣华抱养至今近14年,现刘莹回四川与亲生母亲一起生活,刘莹母亲高玲付给刘荣华3万元当天回到家,刘荣华将这份在他看来无比耻辱的协议书贴到了墙上,嚎啕大哭

1961年出生的刘荣华是广东惠州市博罗县湖镇人,三姐弟中他排行最小。因先天性聋哑,他读书少,只好四处打些短工。1997年,年迈的父亲考虑到最小的儿子已37岁还未成家,一个人住在一套40多平米的一室一厅老房子,孤苦伶仃,担心他将来老无所依,便张罗物色个小孩儿抱养过来。

1998年,刘荣华的姐姐打听到在镇上打工的一个四川女人生下一个女儿,因无力抚养想送人,便去把刚刚六个月的女婴抱了回来,取名刘莹。

渐渐地,女儿一天天长大,不再需要喝奶了,可更多的需求却在增加。刘荣华积蓄微薄,但他千方百计满足女儿。买来的鸡蛋他舍不得吃一口,全部给女儿做蛋羹。女儿偶尔生病,他更是担心着急不已,为了哄哭闹的女儿,他甚至整夜不睡,抱着女儿在地上晃来晃去。女儿开始牙牙学语了,他自己不会说话,就每天带女儿跟邻居家小朋友一起玩耍,让女儿学说话。说来也怪,刘莹学会说的第一个词,竟然是爸爸。

虽然刘荣华听不见,但他从女儿的口型看懂了,她是叫的"爸爸",那一刻,他喜极而泣。起初,刘荣华特别担心刘莹的母亲来要回女儿,后来,听说她已经回了四川老家,才放下心来。

刘莹三岁时,刘荣华把她送进镇里的幼儿园,他又开始出去打短工。2003年,一位亲戚给刘荣华介绍了一个陆丰县的离异女人,两人见面后彼此都很满意,但对方提出要刘荣华放弃女儿,跟她去陆丰生活,刘荣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2011年,刘莹升入初中,此时的她已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人见人夸的美少女,刘荣华无比欣慰。然而,烦恼也随之而来,发育中的刘莹知道害羞了,可是家里简陋的空间实在太小,换衣服难免有被父亲撞见的时候,父女俩都很尴尬。

刘荣华心里很惭愧,发誓要把女儿培养成才,让女儿将来过上好日子。女儿"飞"走了,哑巴老父天塌了

刘荣华拼命挣钱。除了在一家建筑工地搬砖,又找了一份晚上给一个货场做清扫的活。他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做饭,叫女儿起床。吃完饭,看着女儿背着书包去上学,他再去建筑工地搬砖,直到下午6点,中午只有一个小时吃饭和休息时间。下班后回家做晚饭,匆匆吃了一口就要去货场清扫,偌大的货场只有他跟另一人清扫,做完需要将近三个小时,他回到家已是10点多钟,筋疲力尽倒头就睡。这样的拼命下,他每月能赚到将近1500元左右,除去父女俩日常开销,他舍不得花一分,几乎全部用在女儿身上。

2011年5月,刘荣华在建筑工地搬砖时不小心砸伤了脚,在家休息了一个月才好,即使这样,他还是每天拄着根棍子,给女儿做饭。伤好后,工地已完工,货场也雇请了新的清扫工,他失业了。就在刘荣华四处找工作的时候,2011年9月,台商林景找到了他,要他去帮自己的农场修建房屋。

年近七十的林景是博罗县响水镇人,早年去了台湾,于2003年回到响水镇经商,开办了一家农场。他与妻子洪霞结婚后没有生育,夫妻俩这次要扩大农场规模,听说乡亲刘荣华正赋闲,于是找到了他。

林景夫妻是一对善良的老人,知道刘荣华一个人辛苦抚养女儿,不仅给刘荣华的工资高,还当即送给他一些吃穿等用品。第二天收工时,林景留刘荣华一起吃饭,还让他把女儿接了过来。一生无子无女的洪霞非常喜欢清秀乖巧的刘莹,得知刘荣华这些年抚养女儿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善良的洪霞便提出:"不如让刘莹就住在我们这里,由我们出钱供养她"

刘荣华当即连连摆手,表示拒绝。可令他始料不及的是,刘莹连续几天放学后就到林家来找爸爸,洪霞都留她吃饭,她喜欢上了与自己那个破烂不堪的家有着天壤之别的林家,还改称林景夫妻为"干爸干妈"。

这天吃过饭后,刘荣华要带刘莹回家,洪霞再次热心挽留:"就让小姑娘住在这吧,离学校还近一些。"不等父亲回答,刘莹已挣脱刘荣华拉着她的手,说:"我要在这里陪陪干妈,爸爸,你就答应了吧!"刘荣华见女儿热切的眼神,只好妥协,"叮嘱"女儿要懂事,不要乱动人家东西后,失落地走了。

一个多月后,工程完工了。林景除了给刘荣华结算了工资,还多给了他500元钱。然而,刘荣华的欣喜很快就变成了郁闷:当他准备拉上女儿回家时,刘莹却说想在这陪干妈。刘荣华坚决要她回家,刘莹见父亲气势汹汹,也来了倔脾气,就是不走,父女俩相持不下,刘莹哭了起来。林景和洪霞都说刘荣华不该强迫女儿:"既然她愿意在这里玩儿就让她玩儿嘛,这里有电脑,她可以上网玩游戏,我们也可以辅导她学习,我们帮你抚养她,你也清闲一些,不是很好吗"

刘荣华一下子爆发了,手语动作也夸张起来:"她是我的女儿,我从那么小的一个肉疙瘩抱回来,一把屎一把尿养这么大,从来没离开我,现在连家都不肯回了,都怪你们!"

刘荣华越来越觉得无儿无女的林景夫妻是想把刘莹夺走,便经常跟林景夫妻吵。由于双方沟通有很大障碍,导致刘荣华对林景夫妻的误解越来越深,一在家里想念女儿了,他就到林家吵闹一番,事情终于惊动了居委会和派出所。

11月底的一天,刘荣华再次上门大声吵嚷,林景夫妻打电话向响水派出所求助。民警赶来后经过询问情况,叫来了居委会一起进行调解。林景夫妻首先表明,他们只是喜欢刘莹这个小姑娘,也是为了帮刘荣华减轻负担,才让刘莹住在自己家里,自己绝没有要抢走刘莹的意图,了解到事情来龙去脉后,居委会和派出所考虑到刘莹已经14岁,首先征询了她的意见。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刘莹的表态竟然是"想找到亲生父母"。对这个人之常情,所有人都能理解。可是,到哪里去找他们呢

派出所通过多方查询,得知刘莹的舅舅现在仍在博罗县打工,于是找到了她的舅舅,通过他联系上了刘莹远在四川的母亲高玲。高玲当年只知道孩子被送给了一个女人(刘荣华的姐姐),并不知道女儿是跟着一个聋哑男人生活了这么多年,她表示十分思念亲生骨肉,这些年来自己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完全有能力供女儿读书。既然女儿想找到自己,她会尽快赶来。

得知这个消息,刘荣华的情绪瞬间失控了,当即哭倒在地,派出所和居委会找来了一名手语翻译,对他耐心劝解,他才逐渐平静下来。见养父反应如此强烈,刘莹也扶着养父哭泣不已。

12月13日,高玲从四川来到博罗响水镇。事先,派出所特意将母女见面地点安排在居委会,并一再安慰刘荣华要冷静面对。母女俩一见面就抱头痛哭,刘荣华感觉女儿就要离自己而去了,时而蹲在地上痛哭流涕,时而不安地来回走动。

待三人平静下来后,民警开始组织三方商谈刘莹的何去何从。高玲表示,如果女儿愿意回到自己身边,就把她带回四川。同时她感谢刘荣华这么多年对女儿的辛苦付出,她愿意给刘荣华适当的补偿;如果女儿愿意留在这里,她也会尊重女儿的意愿。

刘荣华眼巴巴望着女儿,希望她说留在自己身边。看女儿半天没说话,他急得跟她打手势,求她留下来。哪知,刘莹态度坚决:"爸爸,对不起!女儿感谢你这多年的抚养,但女儿还是要跟妈妈在一起。对不起了爸爸"

"酒干倘卖无",连环血案诉辛酸

刘荣华再次失控,一边嚎啕大哭,一边紧紧拉住刘莹的手不肯放开。高玲见此,只好说改天再谈,要民警帮助慢慢做刘荣华的工作。随后,刘莹跟刘荣华回家,高玲住在宾馆等待消息。

此后几天,派出所带着翻译多次跟刘荣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明"强扭的瓜不甜",即使强行把刘莹留在身边,可她每天都不开心,又有什么意思,等等,终于做通了刘荣华的工作。之后,在派出所和居委会的见证下,刘荣华与高玲签订了那份买断女儿协议。签完名字,他忍不住抱住女儿失声痛哭,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很快,高玲就带着女儿走了。在长途汽车站目送女儿离开的那一刻,刘荣华肝肠寸断。回到家,他翻箱倒柜才找到一张女儿贴在学生证上的照片,他小心翼翼地揭下来,贴到自己床铺对面的墙上,这样他一抬眼就能看到女儿,接着又把协议书也贴到了墙上。想到含辛茹苦养大、相依为命的女儿就这样离自己而去,他就泪流满面,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本来当初抱养女儿就是为了将来老了有个依靠,可如今,自己越来越老,却失去了这个依靠,想想就凄凉。

2012年春,在姐姐的劝慰下,刘荣华总算稍稍振作,又出去找活做了。可是,他不能在街上看到跟刘莹一般大的女孩,一见到就想起女儿。更让他不能理解的是,临别时说好的,女儿每个月都给他发短信,为此他每天24小时不敢关机,更不敢换手机号码,可却始终没有收到女儿的短信。他天天盼望,日夜想念,手机一振动他就以为是女儿发来短信,可每次都是失望。他不相信女儿会狠心把他彻底忘掉,毕竟14年的养育之恩啊!

由于一直没有收到女儿的短信,刘荣华的思念逐渐变成了恨。每看一眼协议书,恨意就增加一点。他恨刘莹的妈妈仅仅用3万元就买断了自己14年的辛苦付出,更恨林景夫妻俩,是他们把女儿留宿之后,女儿才性情大变,不再留恋他这个父亲和这个家。他更怀疑是林景在背后指使刘莹寻找亲生母亲的。这样想着,刘荣华把矛头又对准了林景夫妻,他要报复。他买了一把匕首,将女儿的照片贴到了匕首的刀把上,并开始用鞭炮粉、钢珠等,在家里悄悄做起爆炸装置。

而林景夫妻俩自从与刘荣华闹到派出所之后,就决定不再参与他的家事,也不再与刘莹有任何联系。因此,对后来发生的事,他们全然不知,更不会想到,自己因为好心会招来杀身之祸。

2012年12月16日下午4时许,刘荣华骑着电动车,来到林景夫妻俩从农场回家的必经之路--响水居委会旁边的一条街道旁,躲在暗处。当林景夫妻途经此处时,刘荣华突然驾驶电动车将二人撞倒在地。紧接着,他停下电动车,持刀冲上去对着二人接连捅刺。林景夫妻来不及反应,就被刺倒在血泊中。随后,刘荣华骑车回到自家躲藏。

十几分钟后,响水派出所接到路人报警电话,派出六名民警赶到现场,将林景夫妻送往博罗县人民医院抢救,同时根据线索追踪到刘荣华家对其进行抓捕。然而,就在民警刚刚进入刘家的一瞬间,躲在阁楼上的刘荣华引爆了四个自制的爆炸装置,将五名民警炸翻在地。巨大的爆炸声震惊了周围,响水派出所闻讯再次出警,同时向惠州市公安局汇报警情。当晚10时50分许,在惠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的支援下,成功将逃至隔壁邻居屋顶负隅顽抗的刘荣华抓获归案。

林景夫妻经医院抢救总算捡回性命,然而,却留下了终身残疾。经法医鉴定,林景夫妻损伤程度为重伤,其中林景已构成九级伤残,至今仍昏迷不醒。五名警察的损伤程度分别为三重伤一轻伤一死亡。

2013年5月,惠州市人民检察院将此案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针对刘荣华提出是被害人林景叫人出钱接走刘莹的说法,惠州中院出函要求公诉机关进行补充侦查,公安民警找到林景的妻子洪霞,查证补偿给刘荣华的3万元是否由林景出钱,洪霞表示不知道这情况:证人高玲也表示,之前不认识刘荣华和林景,根本不知道他们之间的矛盾。现有证据难以证实被害人林景在本案的引发上存在过错。

2013年7月30日,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爆炸罪判处刘荣华死刑;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刘荣华在手语老师翻译下,得知一审判决结果,比划着表示:"很后悔,做错了,当时脑子一时糊涂。希望女儿好好生活,我做了错事,我对不起她。"并向法官拱手求饶,表示上诉。2015年3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了刘荣华的死刑判决。

本案承办法官认为,刘荣华是个聋哑人,他既没有结婚,也没有与家人生活在一起,本身缺乏身边人的关心、爱护。刘荣华对刘莹的感情很深,将自己所有心血倾注在刘莹身上,可以说养女刘莹是其生活、精神上的唯一寄托。

而林景提出抚养刘莹的本意也是好的,因刘莹不愿意回到刘荣华处,以刘荣华的生活环境、知识结构,社会认知等方面理解,造成刘荣华认为横刀割爱的结果,最后,刘莹回到四川老家生活,在刘荣华看来,这是断了他所有精神、生活寄托。这是案发的根本原因。

本案翻译廖广华系惠州市特殊学校手语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廖广华认为,本案之所以酿成悲剧,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沟通。刘荣华、林景都误解了对方的用意,他们都是无辜的受害者。刘荣华经济条件不好,只有一间40平方米的简陋房屋。刘莹已经14岁了,正处在青春期,身体的微妙变化,让她羞于与养父拥挤在狭小的房间里。她没有办法,只能选择住在林家。但刘荣华不明白这一点,认为林景在跟他抢女儿。其实林景的出发点也是善意的,如果他把现实情况和各自的出发点对刘荣华讲明白,惨剧也许能避免。

以上就是法制故事推荐:哑巴的法庭辩论的所有内容了,还想知道更多,请收藏

哑巴法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369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