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我用了很长的时间,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去解读幽婉深挚、千古深情的李商隐。这个过程既让人感觉非常陶醉,当然说实话,也让我感觉非常疲惫,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终于解读完李商隐之后,我们就来一首轻松的情诗吧,来聊一聊诗经里的那首千古名作——《邶风》中的《静女》,诗云: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提到这首《静女》,我总是想起网上聊天的段子,当我说“别理我,我想静静”的时候,对方总是无厘头地问“静静是谁?”那时候我就想回复,就是“静女其姝,静女其娈”的静静啊。从这个很冷的段子大概也可以看出,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静静,都有一个静女。那么两千多年前的那个静静、那个静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这首诗用了三章复沓章法,表现了那个美丽的静女,也表现了那一对恋爱中的男女,他们美丽生动的形象。只不过《静女》的复沓章法和《诗经》中常用的复沓章法还不太一样,和《关雎》、《蒹葭》都有明显的区别。像“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这是标准的,三章完全一样的复沓章法。而《静女》这首诗中它的复沓就很有意思:第一章“静女其姝”和“静女其娈”,这明显可以看出复沓来,但第三章的“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明显则和前两章的“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不太一样。可是,虽然语言上有所不同,但第三章的“自牧归荑”又和第二章的“贻我彤管”,形成一个“复沓式”的递进关系,所以二、三章之间又有隐约的复沓关系,这就使得《静女》这首诗显得非常独特。其实这三章分别讲了三个场景,而至于这三个场景之间的关系,因为这种比较独特的复沓关系,也就导致了后世对这首诗三章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三个场景发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了众说纷纭的意见和观点。
那我们就先来分别看看这三个场景。第一章最清晰,“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从训诂的角度看,“静女”的“静”字其实非常有讲究。“静”字最早见于金文,许慎《说文解字》说:“静者,审也,从青争声”。也就是说,静的本意是自我内心的审视,它这个字根,“青色”的“青”其实原意是“清水”的“清”,而“争”字作为音符,其实也有意符的作用,有一种“努力”、“全力以赴”的意思,所以“静”字的本意就是,内在全力以赴达到纯净如清水一般的心境。所以你看图书馆里经常会写一个大大的“静”字,不只是让你安静,其寓意还是让你经过学习、努力,达到心灵世界的宁静、纯净。所以之所以说“静女”,应该是力图表现其纯洁、纯粹,而这种纯洁与纯粹,我个人理解其实和后面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尤其在二、三章中,甚至可以解答一些千古疑问。
“静女其姝”的“姝”字,《说文》说:“姝者,好也”。就是指女子,由内而外的美丽的样子,所以“朱”既是音符也有红颜之意,所谓面色红润有光泽,那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美丽。这样纯洁而美丽的女子,她“俟我于城隅”,也就是她和一个小伙子双双陷入了爱河,然后他们约会在城角一隅。当然“城隅”我们可以说是城角一隅,所谓“一隅之见”、“日出东南隅”,“隅”本来就是角落的意思。当然最初在金文的“隅”,它特指是城墙、城郭的那个角落,而且从字型构造的角度上来看,它应该特指的是城角的遮挡物,或者是凸出物,那么就应该是城角的角楼。所以“俟我于城隅”,“俟”就是等,约会了在这个地方等,等待的地点就应该是城上的角楼。我们在前面的解读中说过,传统中华文化中,非常喜欢登高望远。所以亭台楼阁,包括城市与都城,其实都蕴含着高大、唯美的一种特别。所以“都城”的“都”,其实原来就是国都的,它的城墙上最高的高楼,最后指代整个国都,所以“都”本来就是高大俊美的样子。两个相爱的人在城上的角楼约会,这又不由得让我想起,《大话西游》的紫霞仙子和那个夕阳武士来。说实话,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之所以那么经典,就像我们在《子矜》里分析的那样,我总觉得它的情感总是遥遥地指向中国爱情文学的源头《诗经》,那样纯粹,又那样伤感,所以恒为经典。不过《静女》这首诗里头只有浪漫,并没有伤感,哪怕那个男孩子的惆怅,其实也是欢快的惆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是说到了约会的时间,那个美丽的女孩子还没出现,这就让那个小伙子有些着急了。当然没有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个纯洁的女孩子,她还有几分古灵精怪、几分调皮,因为“爱而不见”的这个“爱”字,它其实是个通假字,通草字头加一个爱情的爱,它原意是隐蔽、遮蔽的意思,躲藏起来的意思。看来是这个姑娘在逗小伙玩,在跟他玩捉迷藏,所以这也可以反证我们在《蒹葭》里的说到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虽然“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但“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时而若隐若现,若即若离,这不就是恋情中的男女,他们最可爱也是最正常的一种姿态和心态吗?所以《蒹葭》写的并不是失恋的伤感,也不过是爱而不见,所以那个小伙子着急、惆怅,恐怕也难免会像《静女》里的这个小伙子一样“搔首踟蹰”吧?“搔首”很形象,就是挠头啊,就是迷惑,就是猜想那美丽的姑娘她到底在哪儿呢?“踟蹰”就是徘徊不定。这个词我们到现在现代诗里还经常用,当然还有一个“彳亍”跟这个 “踟蹰”很容易混淆。戴望舒的《雨巷》说,那个“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那个“彳亍”两个字,是把“行走”的那个“行”字就分开,分别就是两个字。 “彳亍”是小步慢走的意思,而“踟蹰”呢则是来回踱步、徘徊的样子。所以李贽曾有诗说“踟蹰横渡口,彳亍上滩舟”,这一联诗——两句诗就很形象地把“踟蹰”和“彳亍”这两个非常相近的词,给区分开来了。那么“搔首踟蹰”,就可以看出那个恋爱中小伙子他非常着急,如此的生动形象。这既反证了他对那个姑娘的爱,也可以从中看出那个美丽的纯洁的姑娘在他心中的地位。
接下来的第二章,姑娘终于出现了。“静女其娈”,“娈”是面目细致,五官细致、精致而美好的样子。“静女其姝”的“姝”是气色非常美好,而“娈”则是指的长相,尤其是指面部的五官的细致与精致。从“静女其姝”到“静女其娈”,我们就可以想见这个女孩子她那种由内而外的美丽,不论是她的气质、精神,不论是她的皮肤、五官,也就是不论是性格还是长相,她在那个小伙子的眼中都是极其圣洁而完美的。所以连她拿来的东西,送给小伙子的礼物也都是那样的唯美、那样的完美。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这是第二个场景。赠送的一样东西,是姑娘送给小伙子的一样东西,这个东西牵扯重大,也是后世有关这首诗众说纷纭的一个关键的节点所在。“贻我彤管”,“贻”就是赠送,送给我彤管,这个“彤管”到底是什么?“彤”毫无疑问就是红色的,“管”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这个“管”字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个成语“双管齐下”。这个成语来自于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记载了唐代的画家张璪,说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这是说,张璪有一个绝技,可以同时握两只毛笔画松树,而且一为枯笔,一为浓墨,这样可以同时画出来枯干和生枝,而且两种意境,“势凌风雨”或“气傲烟霞”。这简直就是郭靖的左右互搏之术,“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而且比那个难度要高多了。这里的“双管齐下”的“管”毫无疑问就是毛笔,所以“彤管”的“管”,很多人认为就应该是指的是毛笔。
那为什么是“彤管”呢?在古代女史用的毛笔会漆成朱色,那么就是彤管,红色的毛笔。因为女史就是古代的女知识分子了,很受人尊重,所以后代旌表、颂扬女子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彤管扬芬”、“彤管扬辉”。如果我们在一些老宅子里看到这样的匾额,就知道它其实是颂扬其中的某位女眷的。因为有女史彤管之说,而女史又是最早用笔,来记载宫廷生活的女知识分子,所以经学派的知识分子,牢牢地抓住“彤管”这个词,认定《静女》这首诗应该是一首政治讽喻诗。所以《毛诗序》就说:“《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玄的《笺注》也解释说:“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这都是说这个《静女》,其实就像女史那样,用她的彤管讽刺“卫君无道,夫人无德。”这个说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成为《静女》这首诗解读的主流。
后来,一直到欧阳修,包括朱熹才认为这就是一首彻头彻尾的爱情诗。当然,现在人很多人会对这个说法提出异议。有人说,毛笔不是到蒙恬才有的吗?所以那个时候的彤管,不可能是指毛笔。这一点倒必须要说明,毛笔其实从考古的发现来看,一则湖南长沙的左家公山,还有河南信阳的长台关,两个战国楚墓里都发现过毛笔的实物;二则我们在殷墟的甲骨这个残片上,也发现了留有朱字或墨字的这个书写痕迹,学者推论就应该是毛笔的书写痕迹。而蒙恬的贡献呢,其实是发明了用那个石灰水去浸润那个毛,从而去除毛上头斥水物质的那种技术,所以蒙恬其实是改进了毛笔的制作技术,从而使得这种制作技术最终定型下来。所以倒也不能说这个“彤管”就一定就不是毛笔。
但是“彤管有炜”,“炜”就是亮泽鲜艳的样子。“说怿女美”,“女”就是指的彤管,是指这样亮泽鲜艳的彤管,它真的好美好美啊!当然爱恋中的人爱屋及乌,因为爱这个美丽的静女,所以她送给小伙子的任何一样东西,小伙子都珍爱无比。但是为什么要特别突出彤管的这个“有炜”?“炜”也就是它的鲜艳的颜色呢?所以另一种观点说,这个彤管并不是笔管,并不是毛笔,而是一种野草,是草管,这种野草呢,有人认为是“双同管子”。它一开始长得很嫩,但也可以长得很长,尤其它中间是空心的,甚至在它成熟变硬之后,还有可能把它做成一种简单的乐器来吹奏,所以你看至今乐器的这个分类,还分管乐器和弦乐器。而事实上我们讲过“和合文化”的那个“和”字,它甲骨文的原意,就是很多和管排列,每个和管都能吹出自己的声音,然后很多和管排在一起又能发出共鸣来,这就是音乐上的和声。这样一来,关于彤管的解释就有三种说法,一则是指毛笔,毛笔的笔管;二是指野草;三则是指的乐管,就和音乐有关。而关于彤管的训诂与争议,就变成了这首诗,到底是政治讽喻诗还是爱情诗的泾渭分明的区别所在。
我们还是先放下彤管的争议,来看一下第三段,第三个场景。我个人认为第三个场景是解答第二个场景,它是彤管之谜的关键所在。第三个场景是“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为什么说它和第二章又形成复沓章法?因为它还是姑娘送给我的东西,姑娘“自牧归”,姑娘也就是这个静女。“自牧归荑”,“牧”也就是从野外,野外采摘归来送给我。这个“归”,通为“馈赠”的“馈”,还是赠送的意思。赠送的什么呢?这个“荑”就很有意思了。“荑”,我们讲过“庄姜”之美,说她“手如柔荑”,“荑”是什么呢?“荑”是那个初生的白茅草的草叶尖,所以“手如柔荑”是形容她的白与嫩。正是这种又白又嫩的“柔荑”,所以诗人才说它“洵美且异”,就是确实美得非常的特别——特殊的美。
那么这个特殊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事实上,这种白茅草还确实非常之特殊,说一个著名故事我们就知道了。齐桓公伐楚,其中还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叫“风马牛不相及”。齐桓公九合诸侯,是“春秋五霸”之首。鲁僖公四年,齐桓公率领诸侯联军攻打楚国,楚成王的使节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们住在南方,双方相距那么遥远,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是说即使马与牛牝牡相诱,也不能相及,你闲着没事跑我们这来干啥呢?这时管仲代齐桓公回答,所谓“出师有名”,管仲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就是说,为什么打你们呢?因为你们不守规矩,你们不献贡品,导致周天子的祭祀无法完成。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还排在最前面,你们不按时进贡贡品,导致祭祀不能完成,这罪责可大了去了。
那么这个楚国要进贡的贡品是什么呢?叫“包茅”,“包”当然就是裹束起来的,这个“茅”就是金茅草,郑国产的是白茅草,而楚国这个地方产的是“金茅草”。而这个“自牧归”这个“自牧归荑”的“荑”,正是白茅草的草叶尖。为什么白茅、金茅对祭祀那么重要呢呢?是因为白茅、金茅细嫩柔美。古人祭祀过程中,要把酒洒在这个白茅草或者金茅草上,然后看着酒一层层地过滤下去,古人认为这就像神在饮酒一样。所以因为牵扯到了祭祀,牵扯到了神性,所以那个“手如柔荑”的“荑”就不只是外在形象之美,甚至还带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和信仰之美,所以“自牧归荑”这个“荑”才“洵美且异”,也就是具有一种极其特别的美。而且“自牧归荑”也揭示了一个重大信息,也就是:我们知道在早期人类生活中,尤其进入男权社会之后,在男耕女织的耕作文明产生之前,是典型的狩猎文明与采摘文明。那么在这一段时期,男子他主要的功能就是狩猎,而女子她主要的功能就是采摘,对于那些祭祀中要用到的神性物质,比如说白茅草、金茅草,其实都是由部落中最美丽的那些年青的女子们,由她们去完成采摘和收集的任务。所以这个“柔荑女”从野外采摘回来的白茅草,送给她心爱的小伙子,当然在小伙子的眼中就变得“洵美且异”。
而且爱情的力量还不止于此,小伙子说:“非汝之为美,美人之贻”。说不是那个白茅草本身,就美到那个地步,是因为那美丽的静女将其采摘来送给我,在我眼中你才美到这样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典型、最标准的借物言情的手法。虽然因为爱那个姑娘,所以有关她的一草一木,都应该变得那么美,但是如果那个姑娘不一般呢?所以她手中的一草一木也会同样的是不一般的。既然这个“自牧归荑”的“荑”——这个白茅草是这样的不一般,不仅美,而且具有神性的美。
那么那个彤管,回头来看,我个人觉得既然二三章之间有一种复沓的联系,它也就应该同样既来自生活的采摘,又同时具有神性的美,怎么说呢?就是说,首先这个彤管其实也应该是这个静女采摘之物,其次这个采摘之物虽然是自然的,甚至也有可能用于祭祀。我们知道在远古祭祀中,所谓音乐的起源,舞蹈的起源,其实都来自于祭祀。既然这个彤管长成之后可以成为一种吹奏乐器,那么它也就应该可以用于民间的祭祀。这样一来,这个彤管——第二章的彤管就和第三章的白茅草完全匹配,完全一致。如果把它解释为毛笔笔管的话则和“自牧归荑”的“荑”,也就是和白茅草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如此一来从彤管、从白茅草——从女孩子赠送给男孩子的这两样东西,回头再去看“静女”的“静”字,就别有意韵了。
我们从字源的角度分析过“静”字。其实代表着纯净、纯粹,用它来形容一个女子不仅有纯洁之意,甚至有圣洁之意。那么这个美丽圣洁的纯洁而圣洁的女子,她的任务是什么?她的任务是去野外采摘,采摘和祭祀有关的彤管、白茅草,而她把这些圣洁美丽的自然之物赠送给她心爱的爱人,那么这就在她心爱的爱人心中引发了巨大的感情波澜。甚至爱情与信仰叠加,以至于爱情成为最后的信仰,所以他才会说“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才会说“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这样一来,从开始的“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到最后因为爱人的出现、爱人的赠送,内心获得巨大的满足与陶醉,这样三个场景才完美地匹配在一起。
当然也有人认为,是他在等待这个静女的过程中,想起过去两个场景,这个静女赠送给他两样的东西,一个彤管,一个白茅草,这让他在“搔首踟蹰”的等待过程中产生巨大的陶醉与美感,这当然也能说得通。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三个场景先后关系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爱情本身,是那个女孩子为什么叫做“静女”?而她在那个小伙子心中的形象是何等的纯粹、纯洁、圣洁而完美。好吧,说了那么多,我也想静静,你可能会问,静静是谁?我会笑着告诉你,“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谁的心中没有这样一个纯洁而圣洁的静女呢?
原文好像有缺失啊……我找到的是这个:
小学之重于古久矣。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汉制太史试学童,能卜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吏。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自凡将、元尚、滂喜诸篇,均失其传。而爰历博学,为闾里书师所合之仓颉篇中。许慎据以撰说文解字,古本部分,自一至亥者是已。顾氏玉篇,本诸许氏。稍有升降损益。迨唐上元之末,处士孙强稍增多其字。既而释慧力撰象文,道士赵利正撰解疑。至宋陈彭年、吴锐、丘雍辈又重修之。于是广益者众,而玉篇又非顾氏之旧矣。予寓居吴下,借得宋椠上元本于毛氏汲古阁,张子士俊请开雕焉。梨枣之材,尺幅之度,临橅讎挍之勤,不舍晨暮。并取系传类篇,汗简佩觽诸书,推源析流,旁稽曲证,逾年而后成书。爰属予序其本末。以予思之。学奚小大之殊哉。毋亦论其终始焉可也。讲习文字于始。穷理尽性。官治民察。要其终未有不识字而能通天地人之故者。宋儒持论以洒埽、应对、进退为小学。由是今之塾师。说文、玉篇。皆置不问。兔园册子专考稽于梅氏字汇。张氏正字通所立部属。分其所不当分。合其所必不可合。而小学放绝焉。是岂形声。文字之末与。推而至于天地之故。或窒碍而不能通。是学者之所深忧也。孙氏玉篇虽非顾氏之旧。然去古未远。犹愈于今之所行大广益本玉篇。复上元本而古之小学存焉矣。康熙四十有三年六月既望 南书房旧史秀水朱彝尊序时年七十有六
译文:
“小学”在古代被重视已经很久了。周代官员保氏掌管教育公卿子弟,教育他们学习《六书》。汉代的制度,太史考试入学的孩子,能背书超过九千字的(《汉书·艺文志》里面没有“卜”字),才能当官。官员或人民上书,如果字有不正确(或者不端正?不知道是哪个。)就会被列罪弹劾。自《凡将》《元尚》《滂喜》这些篇目都已失传,而《爰历》《博学》两篇被乡村的书师合并到《仓颉篇》当中(这些书好像都是古代的识字书)。许慎依据此书撰写了《说文解字》,古本的部首分类,就是从一到亥的部分了(好像有关《说文解字》一书的结构,我不了解)。顾氏编撰的《玉篇》,可以追溯到许氏的《说文解字》,略有增减删改。到唐代上元末年,隐士(就是一个不做官的人)孙强略微增多了里面的字数。后来释慧力(不知道什么人)编撰了《象文》,道士赵利正编撰了《解疑》。到宋代,陈彭年、吴锐、丘雍等人又重新修订了此书,于是增添的内容有很多,而(其中)《玉篇》又不是顾氏编撰的旧篇。
我客居在吴地,在毛氏汲古阁借到了宋版的《上元本》,张士俊(此人也不知是谁)请求雕版刊印此本。(我们)选取梨枣木材(作为雕版材料),量取尺寸和开本,勘核校对十分勤奋,昼夜不停。一共选取了《系传》《类篇》《汗简》《佩觽》几篇书,考证源头分析流派,广泛考核周详取证,超过一年之后才完成此书。于是(张士俊)嘱咐我作序叙述此事的始末。
依我看来,学习何有大小的区别呢?不同时讲讲其中的始终之道怎么可以呢?(我翻译无能了,这一句意会好了)讲习文字只是个开头,尽述世间的道理人性、便于官员治理和百姓区分(这一句好像是古籍中讲黄帝造字的话),这才是其最终目的,没有人能不识字却通晓天地人的本源。宋代的儒生发表议论,将洒扫、应对、进退这些内容作为小学的教学内容,因此如今的学塾老师,把《说文》《玉篇》这些古书都弃置不用。《兔园册子》只考校了梅氏的《字汇》,张氏的《正字通》所设立的部首分类,把不应该分开的分开了,把不必要合并的合并了。(因为这些书的不足之处导致)(古代的)小学废弃绝迹了。这岂是(只关乎)形声、文字的末流小事呢?(如果)深究下去,直到(关乎)天地本源(的道理),都可能受到阻碍不能通晓明白(我翻译不能了,大意应该是说识字书这件事,不止是字音字形这种小事,而是关乎理解人生树立三观的大事……总之就是上纲上线了)。这是为学的人所深深忧虑的啊。孙氏的《玉篇》虽不是顾氏编撰的旧篇,但离古代时期不远,尚且好过如今所通行的《大广益本玉篇》。(若能)复兴《上元本》,那么古代的小学教育就可以留存在世了。
康熙四十有三年六月既望(写文时间)
南书房旧史
秀水
朱彝尊(作者)序
时年七十有六
这么多古籍,太专业了,我已经傻了,题主是干什么的?居然读这种文献……
比兴手法、对比手法。
《离骚》作为长篇巨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描述了诗人和当朝统治者的矛盾,即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二是描述了诗人心灵的痛苦和纠结,进取和退隐的矛盾。
关于《离骚》的内容层次,历来有各种不同的分法。大致说来,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再加一个礼辞。
屈原在《离骚》中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形象丰满、个性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体现了屈原伟大的思想和崇高的人格。
《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高大。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有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描写的依据。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
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循绳墨而不颇”),主张举贤授能;
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反对统治者的荒*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
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01 这句话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表达的是天地公平的观点。通俗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一种普遍的理解是:老天并不仁慈,只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然而联系上下文,这种理解有失偏颇。另一种理解则是认为老子想表达天地公平的观点。通俗点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地顺其自然,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老子《道德经》第5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做一下注解:
天地不仁——这个不,是没有的意思,类似的词比如:不才(没有才能)。某虽不才,愿替马幼常回。不才者得以自容,才者亦无以自见。
仁——仁慈偏爱。不仁,不是不仁不义的意思,而是没有偏爱。
天地不仁,是指天地无所偏爱。老子认为天道是无为的,也就是顺任自然的,而天地间的一切事物,也都依照自然的法则运行着。天地只是自然的存在,并不会对某些事物有所偏爱、对其它事物又有所厌弃。
刍(chú)狗:古时候祭祀用的草扎成的狗。人们把草做成刍狗时,对它没有什么偏爱或重视;祭祀完了就扔掉它,也不是厌恶它或轻视它。完全是自然而然,没有半点个人情感,主观意愿在里面。天地以万物为刍狗,是说天地对万物无所偏爱,而任其自然生成或毁灭。同样,圣人不仁,是指有道的圣人对百姓无所谓爱与不爱,而只是任其自然休养生息。
橐(tuó)籥(yuè):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就是一种风箱。
犹,"如同"、"好象"
屈:竭尽,穷尽。
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多言数穷:言,本意是政令举措。穷,困境。这句的意思是统治者政令频繁,只会加速败亡。
守中:中,通盅,也就是冲,就是第四章道冲的冲,指内心的虚静。守中:守住虚静。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也谈不上仁爱,更不会偏袒,它是客观公正的,任凭万物自生自灭,而不会妄加干预。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任凭人们自作自息,而不是妄加教导。天地之间,就像个风箱一样,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保持空虚,能量就可以无穷无尽,由于运动,使能量释放,宇宙万物形态因此发生改变。这一切,其实都是道在起作用。道的特性就是虚空,所以应该无为而无不为,不合乎规律的折腾只能使自己运气越来越差,不如保持虚静。
汉字的诞生非一人一手之功,它的形成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文字的出现和形成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的,我们今天所用的方块汉字己是相当成熟的定型;汉字分两大类,独体字和合体字,但都包含形音义,三位一体;语言应该早于文字出现,原始人咦咦呀呀,加以简单肢体动作来表达交流,意思简单明了,没有复杂的表述,应该说“音”首先奠定了文字的初萌,随之赋上的是义,最后完善的是形,使之逐渐方块化,形成今天所见的汉字。汉字的成熟,也奠定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进行六书归并的基础。
传说仓颉造字,也不过是在黄帝时期对文字进行搜集整理,并根据野兽足迹研究汉字,在汉字创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文字绝非一人所造。文字的起源显然早于仓颉所在的黄帝时期;传7000年前伏羲创立八卦,也创字,其字应该是近于简单的符号一类,是汉字初文,主要用途不在于情感交流,更在于对其卦义推断的结果之类相关内容的“字”,以便让人知生存中会遭遇到的吉凶,如何去趋避;因此,文字应起源于筮卜。
当这些结果能用龟甲刻记下来时,汉字已发展到相当的成熟阶段了,对今天来说,这些文字还是需要大量对比来识辨,这些刻记在龟甲上的字后人称为甲骨文,己经是原始初文的成熟阶段了。整理这些甲骨文字发现,所有记录都是与筮卜相关的结果记录;可以说,方块汉字起源于筮卜需求的创造,文字源于语言特定的表达方式而有了音-形-义的合体,逐渐成熟为延绵数千年的方块汉字,而不是如西方始于音而止于音而成就为音节文字;汉字音形义的唯一的合体特点应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完全没必要去仿西方简为音节拉丁文字,汉字是我们的国宝,我们应敬畏它;它相对成熟于甲骨文时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