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县乡镇人口排名

浠水县乡镇人口排名,第1张

排名为清泉镇、巴河镇、关口镇、竹瓦镇、汪岗镇、团陂镇、白莲镇、蔡河镇、洗马镇、丁司垱镇、散花镇、兰溪镇、绿杨乡。浠水县,隶属湖北省黄冈市,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全县版图面积1949平方千米,辖16个乡镇区处,649个村,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浠水县常住人口716273人。浠水县原名蕲水县,为避免与蕲春县县名相混,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为浠水县。

 小两口生活在一起,难免遇到意见不一的时候,吵架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关于夫妻吵架的谚语你知道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夫妻吵架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夫妻吵架的谚语一

 (不详)男以妻为室,女以夫为家。

 (五峰)无梁不成屋,无妻不成家。夫妻恩爱,讨饭不怪。

 (不详)女人家,女人家,离了女人不成家。

 (丹江口)女人是根绳,捆住一家人。家无女人如庙堂,人没媳妇如和尚。

 (云梦)妻少夫,难开步;夫少妻,缺主意。和睦家庭穷也好,恩爱夫妻苦也甜。

 (洪湖)石磙撑门,女人找男人。

 (武汉)歪歪男将能作主,歪歪猫儿能抓鼠。夫妻久别胜新婚。

 (不详)一马一鞍,一夫一妻。

 (襄阳)人无两口懒做活,柴无三块不得着。遮体保暖粗布衣,恩爱相处结发妻。

 (远安)穿衣还是家机布,过夜还是亲夫妇。

 (鄂西)无冤孽不成父子,无恩爱不成夫妻。

关于夫妻吵架的谚语二

 (阳新)阴阳和,雨就降;夫妻和,家道成。

 (云梦)夫妻二人有商量,家庭终日无争讲。

 (远安)烟酒不分家,夫妻不还帐。

 (枣阳)上床夫妻,下床规矩。

 (不详)上床夫妻下床客,出了房门不认得。

 (黄州)夫妻一条船,落难两相帮。

 (孝感)患难朋友义厚,患难夫妻情厚。

 (鹤峰)有菜有酒是朋友,无柴无米是夫妻。

 (鄂西)孝顺儿女,赶不上忤逆夫妻。

关于夫妻吵架的谚语三

 (大悟)吃肉要吃猪肚子,要好不过两口子。

 (不详)亲不过父母,近不过夫妻。

 (不详)家常饭,粗布衣,知冷知热自己的妻。

 (郧县)饥了香,饱了臭;父母高,夫妻厚。

 (嘉鱼)爹是天,娘是地,婆娘老公心肝系。

 (不详)一个鼎锅一个盖,各人妻子各人爱。

 (不详)小来妈头亲,长大妇人亲。

 (武穴)阉鸡尾巴长,马妈亲似娘。

 (浠水)小时娘亲的妈好,长大堂客的胯好。

 (石首)少年夫妻一枝花,人在外头心在家。

 (不详)耳朵两边分,夫妻一个音。

关于夫妻吵架的谚语四

 (当阳)做官的儿子,不如讨饭的丈夫。车子离不得搞勺子把,婆婆离不开老头子家。

 (不详)穿破才是衣,到老才是妻。

 (大悟)甘蔗越老越甜,夫妻越老越爱。

 (五峰)少年夫妻甜如蜜,老来夫妻胶如漆。天有日月同到老,地有夫妻共白头。一日无食,父子忤逆;两日无食,夫妻忤逆。

 (不详)少是夫妻老是伴,一日不见问三遍。

 (仙桃)好夫妻一篙撑上头。

 (不详)公不离婆,秤不离砣,筷子不离筷箩箩。

 (洪湖)八件单衣抵不上一件棉袄,八个儿子抵不上一个老角。

 (不详)吃得好,穿得好,不如两口白头到老。

 (竹溪)娶个婆婆多张嘴,又要柴米又要水。

 (不详)床前多双尖尖鞋,日愁米来夜愁柴。

2021年706万人,2022年71万人。通过查询黄冈市浠水县政府官网得知,截止2023年6月20日,该县的人口数量是较为稳定的,2021年为706万人,2022年为71万人。浠水县,隶属湖北省黄冈市,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

去浠水,是多年前的愿望。遥望浠水,那里是闻一多先生的故乡,那里还有相处不多,却心心相印的铁杆女友紫风。紫风的多次邀请,通过电波,已然在心中写下心结,画下愿景。

与紫风的相识,在荆楚网东湖社区,那时候,紫风和另外几位朋友皆为“人在旅途”版块的版主,我是他们的贵宾,我们以文字会友,在论坛尽情欢玩,并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第一次相见,是旅途的朋友相聚在汉口江滩,我俩一见如故,玩到兴起时,个头比我大的她竟抱起我疯转,笑声如江水撒落。第二次相见是在通山,旅途的几位好友相聚凤池山,凤池山的带雨梨花和初放的桃花再次见证了我们的友谊。第三次相见又是在武汉,女友江湖一绝约我俩到武大赏樱花。在宏基车站,只见先我而到站在人流里的紫风,戴着近视眼镜翘首寻找,我悄悄走到她身边,突然拉起她的手,她回头看着我用那纯厚的浠水普通话说:“你软呼呼的手让我有触电之感呢”。说完我们相拥大笑。

我曾经说过,友情是一份春暖花开的好心情。我和紫风,犹为体现。电话那头,紫风说:“这次你们还不来,我会伤心的,如果他们来不了,你自己来,带上你通山的朋友一起来”。因为江湖一绝和鸟儿都有事不能前往,于是,为了不让哥们伤心,我约上通山作协主席团部分成员来一次浠水采风。

准备出发了,从“隐水洞”高速路口上“大广高速”,文联杨道育亲自开车,阿木主席带队,大姐大、雪雁鸣,我们一行五人,过阳新、大冶、黄石……一路迎着太阳,随风跟云,穿山钻洞,欢声笑语,向着并不遥远的浠水而去。

刚进浠水,已有紫风和她家先生开着车来接了,我们深情拥抱,她家先生十分熟悉地叫着我的名字,全然没有第一次相见之感,紫风笑着说,他每天把你的书放在床头上读,每一本都读了,对你已经非常熟悉和了解了。接下来的相随相伴,紫风那开朗热情、帅气坦荡的先生,让我们一行除了感激,更多的是感动,感动一个人“爱屋及乌”的真境界,正是因为爱妻子才能够如此诚待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的到来。

我们首先去闻一多纪念馆拜谒了闻一多先生,参观他的生平和更多地了解他的故事,一边看一边寻觅,仿佛,那首“七子之歌”在回荡,激起和平时代的我们,如何看待岁月历史的过往。然后又去看了文庙,也就是浠水博物馆,感受浠水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晚上得到了浠水县档案局马映红局长的热情接待,以及浠水县文联作协的朋友。

还得说说我的另一位朋友何格非先生,刚从黄冈开完会风尘仆仆赶过来陪我们共进晚餐,现任浠水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的他,背着他的专业照相机,干了多年新闻工作,业余兼摄协,算是为官为文两不误。高大儒雅中散发的热情是沉静的,我们一边说话,他一边让我看他手机上空间里的浠水美景,并说明天亲自当向导兼摄影师带我们探访这人间仙境之地。多年前的一面之缘,后一直保持着文字往来,是一位用心读我那些稚嫩文字,不常联系,却从来不会忘记的朋友。

次日,天阴云低,白雾迷离。早餐后,两辆车子相随出城,格非带着我们到兰溪江边,在车上,每路过一个地方或小镇,他便为我讲这个地方的故事和来历,以及与这个地方相关的人文历史及背景。到兰溪时,他便念出了“兰溪时雨和甘棠,石壁回谰映塔光……”北宋文学家王禹偁被贬黄州时《题浠川八景》的诗句。说到苏轼在黄州的往事,他又诵起了苏轼游浠水清泉寺的诗句:“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他微微笑道,在古代,这一路皆是兰花,伴着西流的水,怎不叫诗人诗兴大发呢!并遥指一处已让江水淹没的清泉岩石。说到现在的浠水人,不但用文字来宣传家乡,还有规模不小的自行车协会,摄影家协会等民间组织,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热爱和宣传浠水,可谓风声水响啊!

说话间,车子已过小镇,来到长长的江堤上,远远地,黄灿灿的油菜花,一片又一片,在轻雾缭绕间,有红砖瓦屋老树相映,江水滔滔,船帆远影。沿着江堤,我们的车子继续向前,在一处青青绿草坡地处停下来,下得车来,江风瑟瑟,但江已远去,眼前只有两边青绿夹溪流,青绿的草上星星点点开着紫色的小花瓣,是紫云英否我看那是紫风纯情的笑脸哦!紫风本名徐小奎也!

油菜花肆意铺陈,在迎接我们的到来,那是浠水人的热情与优雅;这烟雨情深的浠水画图,让我的脑海里不停地重复着“兰溪时雨”的锦句,我们把红色、绿色、彩色的丝巾挥舞起来,在这天地人间里,享受着疯起来的感觉,享受着几位专业摄影师的捕捉,享受着醉在百花深处的眼前景……雾开了,却不是日出,而是雨落,真是兰溪时雨啊!远处停车的堤岸上,一辆辆大车小车鱼贯而来,一群群红男绿女,或穿着粉蓝色的雨衣,或撑着五彩的花伞,向我们这绿地和溪边呼啸而往。我担忧着,这鲜嫩的草,怎耐得了那么多双脚的践踏格非告诉我,无恙的,明天一准还原。并说他们来过多次,现在这群人全部是来自武汉的摄友们,原计划是陪他们的,可因为我们来了,所以改了计划。说完,便去与客人们打招呼。

中饭后,朋友们挥手告别,在雨中。紫风和她的先生开着车一直送我们到高速路口,雨,越下越大,透过车窗上的雨回望浠水,竟有一丝不舍和落寞涌上心头。

浠水不但有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诗人闻一多先生,有古代的文人雅士留下的诗词和足迹,现在的浠水还是记者之乡呢!据说全县有一千多名记者,以不同的方式,或讴歌时代,或抒写故乡情怀,或揭民生之艰,以一支笔的坚韧和潇洒,行走在全国各地。

浠水一日,这份情深,不是我这支平庸之笔能抒发的!只期待,相逢的人再相逢,相逢在兰溪时雨的浠水之畔或凤池山之巅!

整理:zhl201612

人民日报: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时节上山采茶唱的独特戏曲唱腔“怀腔”与地名无关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市,一代黄梅戏大师严凤英就是安徽省安庆人。黄梅戏与湖北省黄梅县并无关联,并且黄梅戏一直用安徽省安庆市地方方言歌唱,起源于安庆地方黄梅时节采茶歌曲。大部分黄梅戏演员都是安徽人,而湖北省方言与安徽方言差异很大,湖北省只是借黄梅县地名虚构起源历史以争夺黄梅戏文化遗产。黄梅戏最初在湖北并没有太大知名度,后来湖北看到安庆黄梅戏演员拍摄的黄梅戏**《天仙配》出名了,就筹建了湖北的黄梅戏剧院,但都是从安徽请的黄梅戏演员过去教他们唱,第一批就是从安庆请人过去援建。全国唯一的黄梅戏艺术节是在安庆举办的“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来过安庆的人都知道,安庆人说话婉转动听唱黄梅戏最正宗。黄梅戏文化深深植根于安庆人的血液和细胞中。

黄梅戏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重要的文化名片,从孕育、成形、发展、壮大,至今已走过两百年的时光。但是,对于这一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的起源,一直众说纷纭。最近安徽省专家通过田野考察和资料研究,提出了新说法,认为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地区。此说推翻了流传较广的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的传统说法。

2015年11月,在安徽省市两级宣传部门的支持下,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以《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作为学术课题,聘请多位多年从事黄梅戏艺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对黄梅戏起源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调查研究。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通过7个月的田野调查,对民歌、时调、鼓书、灯戏、佛道音乐、青阳腔、高腔、弹腔等音乐进行调查和取样录制,调查地域涉及安徽、湖北、江西、江苏、陕西五个省区,采访对象达413人,收集民歌3000余首,录制音像达900多分钟。

参与此项调查的安徽黄梅戏研究者王秋贵说,黄梅戏的语言以安庆方言为基础,声腔以安庆民歌为基调,黄梅戏吸收的不少民歌早在黄梅戏诞生之前就已经在安庆地区流行。此次田野调查的一个重要发现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陕西省南部商洛地区,居住着许多清朝康、雍、乾时期从安庆各县迁过去的移民。他们早就失去了与家乡的联系,直到近年各家族才陆续寻宗认祖。尽管远隔千里,但他们至今还操持着安庆方言,还传唱着200多年前从老家带过去的民歌,其中不少民歌已经成为黄梅戏的声腔。比如商南《十二时会姐歌》无论是音乐还是唱词与安庆的《探姐》如出一辙。此外,商南的《偷情歌》与安庆的《玉美郎》,商南的《姐的心思娘难猜》与安庆的《手拉槐树望郎来》等也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王秋贵说,这说明黄梅戏的声腔不是外来的,而是起源于安庆本地。

据课题组成员介绍,通过调查,他们发现黄梅戏的音乐95%来自安庆地区已经流传的民歌、花鼓戏、道情、弹词、高腔和徽调,而安庆地区当时又是民间戏曲的中心,这也佐证了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地区。

此外,课题组通过对安庆方言与黄梅戏音乐的关系进行考察也发现,安庆方言与湖北黄梅方言的平仄关系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也直接反映到唱腔之中。课题组在报告中认为,安庆方言的特色之一,就是语音平缓,很少出现高低陡峭的跳度音律,因此决定了黄梅戏唱腔的波纹形状流畅,黄梅戏被观众称道的特色:易懂、易学、易唱,和安庆方言存在因果关系。

此前戏曲学术界一般都认为黄梅戏是清末湖北黄梅县水灾难民在流浪过程中带入安庆地区的,灾民传唱的湖北采茶调与安庆民间小调和其他戏曲形式融合形成了黄梅戏。但安徽戏曲研究者在查阅目前可见的所有关于黄梅戏的文史资料和田野调查中,都没有发现有关湖北采茶调在安庆传播的过程和事件。在调查报告中,安徽学者认为,湖北黄梅县发大水的时候,地处下游、地势更为低洼的安庆地区也是汪洋一片,难民想经过皖河流域各县进入安庆城内是不可能的,因此假定灾民沿途传播采茶音乐的路线图不能成立。

也有专家指出,当前能够证明黄梅戏起源的文献证据还很缺乏,此次调研中能找到的最早的记载黄梅戏的资料是1879年10月14日上海《申报》上的一则报道,证明在1879年之前,在安庆北门集贤关一带每年都有“黄梅调小戏”上演。戏曲史专家廖奔说,缺乏文献记载是地方戏曲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因此建议下一步要扩大文献的搜寻范围。

安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爱军表示,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弄清楚黄梅戏的起源对于更好地研究地方戏曲的诞生、发展的规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民族艺术瑰宝都具有重要意义。

黄梅戏起源有了新说——起源于安庆地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783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