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疾病有哪些

造成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疾病有哪些,第1张

00 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01阿尔采末氏病与其它脑退行性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

01 0 阿尔采末氏病

0100阿尔采末氏病·老年型

0101阿尔采末氏病·老年前期型

0202阿尔采末氏病·非典型或混合型

011匹克氏病

012Creutzfeldt-Jacob氏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013亨廷顿氏病所致精神障碍

014巴金森氏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019其它脑退行性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

02脑血管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020卒中后精神障碍

021多发病梗塞性精神障碍

022皮层下血管病变引起的精神障碍

02 9其它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精神障碍

03 颅内与躯体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

030颅内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

031躯体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

04 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

0400 颅脑外伤所致的意识障碍

0401 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病

0402颅脑外伤所致的遗忘综合征

0403颅脑外伤所致的人格改变

0404颅脑外伤所致的痴呆

0405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症综合征

049 颅脑外伤所致的其它精神障碍

05 颅脑肿瘤所致的精神障碍

0500 脑瘤所致的意识障碍

0501 脑瘤所致的精神病

0502脑瘤所致的遗忘综合征

0503脑瘤所致的人格改变

0504脑瘤所致的痴呆

0505脑瘤所致的神经症综合征

059脑瘤所致的其它精神障碍

06 癫痫性精神障碍

0600癫痫性意识障碍

0601癫痫性精神病

0602癫痫性遗忘综合征

0603癫痫性人格改变

0604癫痫性痴呆

0605癫痫性神经症综合征

0609其它癫痫性精神障碍

07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08内分泌疾病与营养代谢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09其它脑器质性与其它躯体疾病所致病的精神随意

090正常压力脑积水

091脱髓鞘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098其它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099其它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10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11嗜洒所致的精神随意

12鸦片类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13镇静催眠剂所致的精神障碍

14镇痛麻醉剂所致的精神障碍

15兴奋剂所致的精神障碍

17多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随意

18未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19其它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20精神分裂症

21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22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23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24精神分裂症未化型

25精神分裂症单纯型

26不典型精神分裂症

260分裂精神病

261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27精神分裂症残留型

28精神分裂症衰退型

29其它型精神分裂症

30情感性(心境)障碍

31躁狂症

32抑郁症

320单次发作抑郁症

321反复发作抑郁症

33双相情感障碍

330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相

331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相

332双相情感障碍 混合相

339其它双相情感障碍

39其它情感障碍

40偏执性精神障碍

41偏执型

42急性妄想发作

43偏执型精神病

50心理生理障碍、神经症与心因性精神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51~53)

51进食障碍

510神经性厌食症

511神经性贪食症

512神经性呕吐

52睡眠与觉醒障碍

520失眠症

521嗜睡症

522睡行症

53 性功能障碍

530性欲减退或缺失

531阳痿

532早泄

533性乐高潮缺失

534阻道痉挛

535性交疼痛

539其它性功能障碍

神经症(54~56)

54癔症性神经症(癔症)

540癔症性精神障碍(分离型癔症)

541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型癔症)

55 各种焦虑症

550焦虑性神经症(焦虑症)

5500广泛性焦虑症

5501惊恐发作

551 强迫性神经症(强迫症)

552恐怖性神经症(恐怖症)

56其它类别的神经症

560抑郁性神经症

561疑病性神经症

562神经衰弱

569其它神经症

心因性精神障碍(57~59)

57反应性精神障碍

570急性心因性反应

571延迟性心因反应

572持久性心因反应

573神经症性反应

574适应性障碍

579其它反应性精神障碍

58感应性精神病

59与文化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

590恐缩症

591民间健身术引起的精神障碍

592与迷信、巫术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

599其它与文化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

60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61人格障碍

610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611冲动型人格障碍

612偏执型人格障碍

613分裂型人格障碍

614强迫型人格障碍

615表演型人格障碍

619其它型人格障碍

62性心理障碍

621异装癖

622易性癖

623露阴癖

624窥阴癖

625恋物癖

629其它性心理障碍

70精神发育迟滞

71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72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7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74极重精神发育迟滞

79非特定的精神发育迟滞

80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81儿童精神病

810儿童孤独症(全面性发育障碍)

811儿童分裂样精神病(Asperger综合征)

812婴儿痴呆

819其它儿童精神病

82儿童情感障碍

820儿童焦虑型(分离性焦虑)

829其它儿童情感障碍

83多动综合征(注意缺陷障碍)

84品行障碍

85特殊功能发育障碍

850言语功能发育障碍

851学习技能发育障碍

852运动技能发育障碍

858混合性特殊功能发育障碍

859其它特殊功能发育障碍

86儿童少年期其它行为障碍

860排泄障碍

8600遗尿症

8601遗粪症

进食障碍

8610异食症

862睡眠障碍

8620夜惊

863口吃

864抽动障碍

8640一过性抽动

8641慢性抽动

8642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

8649非特定类型的抽动障碍

869其它行为障碍

89其它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90其它精神障碍及与精神卫生相关的几种情况

91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910分裂一躁狂性精神病

911分裂一抑郁性精神病

92周期性精神病

99其它精神障碍及与精神卫生相关的几种情况

990无法归类之精神病

991无法归类之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必须有分类学的观点,精神疾病的分类常有变更,世界各国的分类也不尽一致,但不外乎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和预后进行分类。一、根据病因分类精神疾病大致可分为病因已明和病因未明两类。病因已明的是指通过现代检测方法可以找出致病的观依据的精神障碍,如由脑部疾病,脑以外的各种躯体疾病及外来毒素的中毒等病因所致的精神障碍。病因示明的一类是目前所具有的检测方法尚不能发现致病的客观依据的精神疾病。前者器质性精神疾病,后者属“功能性”精神疾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病因不明的“功能性”疾病将会被澄清。目前,这种分类在临床诊断、治疗和科研中仍有实际意义。二、根据临床表现分类精神疾病一般分为轻型与重型两大类。轻型是指患者对自身的精神异常有一定的自知力。尚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能保持与环境适应的能力。如神经症。所谓重型是指患者对自身的精神异常表现没有自知力,不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丧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又称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这种轻重之分也是相对的,一些重型精神疾病的早期常呈现轻型表现。三、根据预后类某些病因不明的精神疾病,有相似的临床表现时,可结合病程的长短与预后的好坏进行分类,如精神分裂症与反应性精神病,前者病程长、预后差;后者病程短、预后好。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1989》(即CCMD-Ⅱ)中精神疾病的分类00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01阿尔采末氏病与其它脑退行性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010阿尔采末氏病0100阿尔采末氏病·老年型0101阿尔采末氏病·老年前期型0202阿尔采末氏病·非典型或混合型011匹克氏病012Creutzfeldt-Jacob氏病所致的精神障碍013亨廷顿氏病所致精神障碍014巴金森氏病所致的精神障碍019其它脑退行性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02脑血管病所致的精神障碍020卒中后精神障碍021多发病梗塞性精神障碍022皮层下血管病变引起的精神障碍029其它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精神障碍03颅内与躯体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030颅内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031躯体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04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0400颅脑外伤所致的意识障碍0401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病0402颅脑外伤所致的遗忘综合征0403颅脑外伤所致的人格改变0404颅脑外伤所致的痴呆0405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症综合征049颅脑外伤所致的其它精神障碍05颅脑肿瘤所致的精神障碍0500脑瘤所致的意识障碍0501脑瘤所致的精神病0502脑瘤所致的遗忘综合征0503脑瘤所致的人格改变0504脑瘤所致的痴呆0505脑瘤所致的神经症综合征059脑瘤所致的其它精神障碍06癫痫性精神障碍0600癫痫性意识障碍0601癫痫性精神病0602癫痫性遗忘综合征0603癫痫性人格改变0604癫痫性痴呆0605癫痫性神经症综合征0609其它癫痫性精神障碍07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08内分泌疾病与营养代谢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09其它脑器质性与其它躯体疾病所致病的精神随意090正常压力脑积水091脱髓鞘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098其它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099其它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10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11嗜洒所致的精神随意12鸦片类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13镇静催眠剂所致的精神障碍14镇痛麻醉剂所致的精神障碍15兴奋剂所致的精神障碍17多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随意18未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19其它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20精神分裂症21精神分裂症青春型22精神分裂症紧张型23精神分裂症偏执型24精神分裂症未化型25精神分裂症单纯型26不典型精神分裂症260分裂精神病261精神分裂症后抑郁27精神分裂症残留型28精神分裂症衰退型29其它型精神分裂症30情感性(心境)障碍31躁狂症32抑郁症320单次发作抑郁症321反复发作抑郁症33双相情感障碍330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331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332双相情感障碍混合相339其它双相情感障碍39其它情感障碍40偏执性精神障碍41偏执型42急性妄想发作43偏执型精神病50心理生理障碍、神经症与心因性精神障碍心理生理障碍(51~53)51进食障碍510神经性厌食症511神经性贪食症512神经性呕吐52睡眠与觉醒障碍520失眠症521嗜睡症522睡行症53性功能障碍530性欲减退或缺失531阳萎532早泄533性乐高潮缺失534阻道痉挛535性交疼痛539其它性功能障碍神经症(54~56)54癔症性神经症(癔症)540癔症性精神障碍(分离型癔症)541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型癔症)55各种焦虑症550焦虑性神经症(焦虑症)5500广泛性焦虑症5501惊恐发作551强迫性神经症(强迫症)552恐怖性神经症(恐怖症)56其它类别的神经症560抑郁性神经症561疑病性神经症562神经衰弱569其它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57~59)57反应性精神障碍570急性心因性反应571延迟性心因反应572持久性心因反应573神经症性反应574适应性障碍579其它反应性精神障碍58感应性精神病59与文化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590恐缩症591民间健身术引起的精神障碍592与迷信、巫术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599其它与文化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60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61人格障碍610反社会型人格障碍611冲动型人格障碍612偏执型人格障碍613分裂型人格障碍614强迫型人格障碍615表演型人格障碍619其它型人格障碍62性心理障碍620同性恋621异装癖622易性癖623露阻癖624窥阻癖625恋物癖629其它性心理障碍70精神发育迟滞71轻度精神发育迟滞72中度精神发育迟滞7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74极重精神发育迟滞79非特定的精神发育迟滞80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81儿童精神病810儿童孤独症(全面性发育障碍)811儿童分裂样精神病(Asperger综合征)812婴儿痴呆819其它儿童精神病82儿童情感障碍820儿童焦虑型(分离性焦虑)829其它儿童情感障碍83多动综合征(注意缺陷障碍)84品行障碍85特殊功能发育障碍850言语功能发育障碍851学习技能发育障碍852运动技能发育障碍858混合性特殊功能发育障碍859其它特殊功能发育障碍86儿童少年期其它行为障碍860排泄障碍8600遗尿症8601遗粪症进食障碍8610异食症862睡眠障碍8620夜惊863口吃864抽动障碍8640一过性抽动8641慢性抽动8642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8649非特定类型的抽动障碍869其它行为障碍89其它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90其它精神障碍及与精神卫生相关的几种情况91分裂情感性精神病910分裂一躁狂性精神病911分裂一抑郁性精神病92周期性精神病99其它精神障碍及与精神卫生相关的几种情况990无法归类之精神病991无法归类之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999与精神卫生相关的几种情况9990诈精神病9991无精神病9992边缘性精神病9993边缘智力9994自杀

情感障碍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所以患者应该及时地积极地治疗,这样才能达到减少情感障碍带来的危害的目的。了解情感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患者及时发现病情,以便能够及时治疗。

不同类型情感障碍的各种症状

1单相情感性障碍

可见抑郁、激惹、或焦虑,或者是它们的混合表现。然而在隐匿型抑郁症中,却可以相反地在意识中体验不到抑郁心境。

取代这种抑郁心境而出现的是躯体不适,甚至会用笑嘻嘻的面貌作为防御性面具(微笑型抑郁症)。有的可能诉述各种各样的疼痛,害怕发生灾难,或害怕自己发疯。

有些病例因为病态感情已经达到“欲哭无泪”的深度,如能重新恢复哭泣能力,表示病情有所好转。患有这种抑郁症的病人会诉述自己不能体验普通的情绪一包括悲裒、欢乐和愉快,并且感到世界已变得毫无光彩,死气沉沉。

病态心境可伴有自咎自责,往自己脸上抹黑的想法,不能集中思想,犹豫不决,对日常活动兴趣减少,社交退缩,无助和失望,以及反复想到死亡和自杀等。

在单相和双相型的抑郁期,都会出现明显的精神运动和植物神经系体征。患者表现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思维、语言及―般动作的缓慢,甚至会发展到抑郁性木僵的地步,此时所有自主动作完全消失。约有15%抑郁症可有精神病性症状,最多见于忧郁症。

2双相型障碍

躁狂症典型的心境是情绪高涨,但是激惹性较高,具有敌意、脾气暴戾和难驾驭等现象也很常见。病人的整个体验和行为都带上这种病态心境色彩,使他们相信自己正处在最佳精神状态。

此时病人显得不耐烦,爱管闲事,频频打搅他人,如果遭到反对,便大吵大闹。结果便与他人产生摩擦,可能由此产生继发性的偏执性妄想,认为自己正被人迫害。精神运动功能的加速,使患者体验到思想像在赛跑一样,可以称为意念飘忽,如果很严重的话,很难与精神分裂症的思维散漫相区别。

注意很容易随境转移,患者常常会从一个主题转向另一个主题。思想与活动的境界都很开阔,进而发展成为妄想性夸大。有时在躁狂极期会出现一时性的幻听或幻视,但均与病态心境具有可以理解的联系。睡眠需要明显减少。

躁狂症病人各种活动中都显得不会疲倦,活动过度,凭感情冲动行事,并且不顾有无危险。在病情达到极端时,可能显得十分疯狂,以致在情绪与行为之间没有什么可以理解的联系,呈现为一种无意义的激越状态,称为谵妄性躁狂。

健康与快乐是我们大家永远不变的追求,然而情感障碍却给我们的身心障碍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情感障碍的预防工作,避免情感障碍的发生。

ICD-10将精神和行为障碍分为如下十一1类:1器质性精神障碍2使用精神活动性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3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型障碍,4心境障碍,5神经症性、应急相关的以及躯体形式障碍,6与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有关的行为综合征,7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8精神发育迟滞,9心理发育障碍,10通常起病于童年和青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11未特指的精神障碍。

一,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此类精神障碍的最重要的临床症状是精神病性的,需要心理咨询师特别注意加以鉴别,并及时转诊。

1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障碍,具有感知思维情绪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能维持清晰的意识和基本智力,但某些认知功能会出现障碍。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发作,其自制力基本丧失。

2妄想型障碍,又称偏执型精神障碍

临床表现:出现单一的或一整套相关的妄想,并且这种妄想通常是持久的,甚至终身存在。妄想内容,有一定的现实性,并不荒谬。病前人格多具固执、主观、敏感、猜疑、好强等特征。病程发展缓慢,有时人格可以保持完整并有一定的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

3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共同特点主要有:一是在两周内急性起病,二是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三是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四是在2~3个月内完全恢复。

二,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旧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情绪高涨或情绪低落为主的一种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大都有反复发作倾向,每次发病常常与应激事件或处境有关。

1躁狂发作

特点: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发作形式:①轻型躁狂,②无精神病性症状躁狂,③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④复发性躁狂症。

2抑郁发作

特点: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发作形式:①轻型抑郁症,②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③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④复发性抑郁症。

3双向障碍

主要表现: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

4持续性心境障碍

特点: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性障碍,每次发作极少严重到足以描述为轻躁狂,甚至不足以达到轻度抑郁。

主要形式:①环性心境障碍(反复出现,心境高涨或低落),②恶劣心境(持续出现心境低落)。

三,神经症

1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患者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2特点:①意识的心理冲突,②精神痛苦,喜欢诉苦是神经症患者普遍而突出的表现之一③持久性④神经症妨碍着患者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⑤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3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

[]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

①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②是他有明显的道德性质。

[]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两个特点:

①它与现实处境没什么关系,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②是它不太明显的道德色彩。

[]神经症的评定方法:

①病程。不到三个月为短程,评分1

                三个月到一年为中程,评分2

                一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②精神痛苦程度

轻度者可以自己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度者自己摆脱不了,借助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重度者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异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四。应激相关障碍

又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

1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在遭受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病程为数小时至数天。

主要表现: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窄,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到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

2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患者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延迟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从创伤到发病间的潜伏期可从数周到数月不等,病程呈波动性,多数可恢复,少数可转为慢性,超过数年,最后转变为持久的人格改变。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表现

①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

②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③在麻木感和精神情绪时段的持续背景下发生与他人疏远,对周围环境貌无反应,快感缺失,回避易联想起创伤经历的活动和情境,

④常有自主神经过度兴奋,伴有过度警觉失眠

⑤焦虑和抑郁与上述表现相伴随,可有自杀观念。

3适应障碍。

在重大的生活改变或应激性生活事件的适应期,出现的主观痛苦和情绪紊乱状态,常会影响社会生活和行为表现。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一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患者表现:

①抑郁心境、焦虑、烦恼,或这些情绪的混合②无力应付的感觉,无从计划或难以维持现状,③一定程度的处理日常事务能力受损,④可伴随品行障碍,尤其是青少年。

五,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在个体发育成长过程中,因遗传、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环境因素造成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偏离社会文化背景,并给个体自身带来痛苦或遗憾,周围。

临床常见的人格障碍主要有

①偏执型人格障碍,猜疑和固执己见

②分裂型人格障碍,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绪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

③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具有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

④冲动型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阵发性情绪爆发,伴明显冲动性行为为特点。

⑤表演性人格障碍(癔症型人格障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

⑥强迫性人格障碍,以要求过分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点,。

⑦焦虑型人格障碍,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和自卑,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的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所以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⑧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

六,心理生理障碍

是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为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

1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及神经性呕吐

2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如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七,癔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的精神障碍。

分如下三类

1分离性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是一种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爆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神病等。

2转换型障碍(癔症性躯体障碍),表现为运动障碍与感觉障碍,其特点是多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①运动障碍,包括痉挛发作,局部肌肉抽动或振挛,肢体瘫痪,行走不能等。②感觉障碍,包括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感觉异常,癔症性失明与管视,抑症性失聪等。

3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流行性癔症或称癔症的集体发作是癔症的特殊形式。

严重的一种心理障碍是什么

 严重的一种心理障碍是什么,每个人的心理其实都是十分复杂的,对于个人的心理障碍,其实医学上也是有着一定的划分的,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严重的一种心理障碍是什么。

严重的一种心理障碍是什么1

 严重的心理障碍有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妄想症,不同的心理障碍需要不同的治疗,需要心里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综合性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平时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一般可以分为重度的心理障碍和轻度的心理障碍。有时我们也称之为重度的精神疾病和轻度的精神疾病。

 意见建议:重度的心理障碍,比如说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或叫躁郁症等。轻度的心理障碍,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等。无论是轻度的或是重度的,最好是到专业的精神卫生机构或心理医院检查确诊,并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果在主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治疗

  严重心理障碍的表现有哪些

 一、性格改变。原本是比较活泼开朗和热情好客的人,如果出现了心理障碍会变得对任何人和事情感觉冷漠,性格孤僻,而且会经常不合群,做事情没有了激情。

 二、情感冷漠。心理障碍的患者会引起情感冷漠和对周围的人互不关心,对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而且还可能出现脾气暴躁和情绪不稳定的现象。

 三、敏感多疑。出现了心理方面的疾病,会导致情绪非常敏感,而且对其他人所说的话做出的事情都会产生怀疑,有的患者还会引起幻听或者幻觉等症状。

 四、行为诡异。心理障碍的患者会出现诡异的行为,有的患者会经常喜欢自己发呆也喜欢独来独往,心理障碍的患者很难和其他人进行正常交流。

 五、睡眠障碍。出现了心理障碍往往会出现睡眠障碍,有的患者会导致长时间难以正常入睡,或者出现了失眠多梦的现象,会出现睡觉的`时候容易惊醒或者彻夜难眠等症状。

 心理障碍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一般都是由于某一方面的情感刺激导致心理压力增大,从而会引起患者出现心理自我调节不协调,喜欢着精神压力和生活压力明显增大,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会经常出现错觉或者幻觉。没有的患者情感过度丰富,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尤为突出。

严重的一种心理障碍是什么2

 抑郁症:一种持久性的情绪低落,常伴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孙鹏礼

 焦虑症:不明原因的突然出现恐惧和紧张不安等感觉,常伴有大祸临头感、失去控制感等。

 恐怖症:对某种特定的情景、物体或人产生强烈的恐惧感或紧张不安,从而不得不采取回避行为的一种心理障碍。

 强迫症: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出现的想法、情绪或行为,常伴焦虑和恐惧。

 疑病症:总认为自己患了某种疾病,焦虑不安,反复求医、检查,但又查不出相应的躯体疾病。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以厌食、消瘦、闭经、虚弱为特点的心理疾病,多见于平时爱打扮的青少年女性。

 严重失眠:包括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夜惊、梦魇及睡行症等。

 多动症: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任性、学习困难为特点的儿童心理疾病。

 抽动症:以不自主反复发作的眨眼、挤眉、摇头、伸脖、做怪腔、骂人为特点的儿童心理疾病。

 遗尿症:一种5周岁以上反复出现不自主夜间尿床或(和)白天尿裤的儿童疾病。

 无论什么人,只要在心理方面出现了障碍,尤其在出现意外事故、精神刺激、心理创伤、人际矛盾的情况下,都应及时求助心理医生。

严重的一种心理障碍是什么3

  心理疾病哪十种最严重的

 临床上并没有心理疾病哪十种最严重的说法。当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影响人际交往,严重者甚至会有自杀倾向。因此,不管哪种心理疾病,都应及时引起重视,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就诊。

 1、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紧张、恐惧情绪为主,往往伴有头昏、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等表现。病人的焦虑情绪并非由实际威胁或危险引起,或紧张不安与恐慌程度、现实处境不相称。约半数患者伴有抑郁发作,部分患者有自杀未遂史,应引起重视;

 2、抑郁症:抑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状。情绪低落的程度不等,可以从闷闷不乐一直到悲痛欲绝,常有兴趣丧失、思维迟缓,自罪感、注意困难、食欲丧失和自杀观念。常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或缺失、闭经等,并有其他的认知行为和社会功能的异常,严重时甚至悲观厌世、自伤和自杀;

 3、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类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精神障碍疾病。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师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常伴有抑郁、焦虑情绪;

 4、恐惧症:患者对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产生强烈恐惧,明知过分、不合理、不必要,但又无法控制,伴有明显的焦虑不安及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有回避行为,并因此常影响正常生活。有慢性发展趋势,而病程越长,预后越差;

 5、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特点是患者意识清晰,明知强迫内容不必要、无意义,但不能控制,因无法摆脱强迫症状而痛苦、焦虑,自制力良好,主动求治。这些情况反复出现,整日纠缠患者,往往妨碍其正常工作和生活,给患者及家人带来痛苦;

 6、分离/转换性障碍:以往也称癔症,是指一种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症状。解离症状表现为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记忆;转换症状表现为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所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化为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但症状与患者的现实不相符,也无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

 心理疾病的治疗通常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心理治疗方法有暗示治疗、催眠治疗等,药物治疗要根据基本和患者的症状特点进行对症用药。此外,工娱治疗和体疗,如体育锻炼、太极拳,以及针灸、理疗均可配合上述治疗。如果经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病情比较严重,以及患者拒绝口服药物治疗,还可以考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常见的精神病种类有功能性、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 及心理障碍等。

1重型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儿童精神病、 双相情感性精神病、躁狂症、抑郁症、感应性精神病等

2型精神病:神经衰弱、癔症、焦虑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性 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

3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有机磷中毒所致精神障碍与非依赖性精神障碍、 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精神障碍、镇静催眠剂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等。

  做任务,随便粘的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概述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与学科简史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即3是人的异常心理行为。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

  • 具体说,它要研究如何定义变态心理,它是如何发生的,它自身有那些种类,不同种类的异常心理与行为有那些性质和特点,它有那些具体表现形式,它给人造成怎样的痛苦,它对人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怎样的破坏,等等。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里特(Hippocrates)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包含了现代心理学所谓“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判断的雏型。

  •

  •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 (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心理的正面,即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其正面的功能:

  •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 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

  3、它能使万物之灵的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心理的反面,即异常心理活动,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由于丧失了正常心理活动的上述三大功能,所以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随时破坏人的身、心健康。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 (一)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二)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 (三)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四)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

  •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 (一)统计学角度(二)文化人类学角度

  • (三)社会学角度(四)精神医学角度 (五)、就认知心理学角度

  三、标准化的区分

  • (一)医学标准 (二)统计学标准

  • (三)内省经验标准 (四)社会适应标准

  •

  • 四、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

  •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

  一、感知障碍

  •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 2、感觉减退 3、内感性不适

  • (二)知觉障碍 1、错觉 2、幻觉

  • (三)感知综合障碍: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叫做“非真实感” 。非真实感可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还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患者认为自己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自己的模样发生了变化,因而在一日之内多次窥镜,故称为“窥镜症”,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思维障碍

  • 思维障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两部分。

  •

  •(一)、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

  • 1.思维奔逸 2.思维迟缓 3.思维贫乏 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

  • 5.破裂性思维 6.思维不连贯 7.思维中断 8.思维插人

  • 9.思维云集 10.病理性赘述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12.语词新作

  • 13.逻辑倒错性思维

  (二)、思维内容障碍

  •

  • 1、妄想: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1、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不不符合实际结论;2、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 • 按照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类,可以将妄想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两大类。 • 2、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

  • 3、超价观念:超价观念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

  • 1、注意障碍: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时。注意狭窄:患者的注意范围显著缩小,主动注意减弱,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见于有意识障碍时,也可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和智能障碍患者。

  • 2、记忆障碍:(1)记忆增强 (2)记忆减退 (3)遗忘 (4) 错构 (5)虚构

  •

  • 3、智能障碍 : (1)精神发育迟滞 (2)痴呆

  •四、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

  第二单元 情感障碍

  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一)情感高涨 (二)情感低落 (三)焦虑 (四)恐怖

  •

  • 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 (一)情感迟钝 (二)情感淡漠 (三)情感倒错

  •

  • 三、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 (一)情感脆弱 (二)易激惹 (三)强制性哭笑 (四)欣快

  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

  一、意志增强

  • 二、意志缺乏

  • 三、意志减退

  • 四、精神运动性兴奋

  • 五、精神运动性抑制

  • (参见本课程教学

参考资料:

专栏4-1)

  常见精神障碍

  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一、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患病期自知力基本丧失。

  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1青春型。以联想障碍,精神活动全面紊乱,思维松散破裂,行为愚 蠢、恶作剧以及性轻浮为多见;

  2偏执型。以妄想、幻觉为主;

  3紧张型。以精神运动性抑制障碍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为主;

  4单纯型。以起病缓慢,持续发展意向逐渐减退、退缩、懒散为特征,治疗困难,预后不良。

  二、偏执性精神障碍

  • 偏执性精神障碍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临床表现的精神性障碍。

  •

  • 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包括了诊断名称不同的一组障碍。共同的特点是:⑴在两周内急性起病;⑵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⑶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⑷在2~3个月内痊愈。

  有的患者临床表现以精神分裂症性症状为主,如果病程不超过一个月,临床可诊断为分裂样精神障碍。

  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者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大多有反复发作倾向,治疗缓解后或发作间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

  一、躁狂发作。其特点为: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二、抑郁发作。其特点为: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三、双相障碍。表现为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

  四、持续性心境障碍。其特点为: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每次发作极少严重到足以描述为轻躁狂,甚至不足以达到轻度抑郁。

  第三单元 神经症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碍。

  一、恐怖症 :1、场所恐怖2、社交恐怖3、特定恐怖

  二、焦虑症 :1、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发作。 2、广泛性焦虑障碍 ,又称慢性焦虑症。

  三、强迫性障碍 :又称强迫症,临床上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类。

  四、躯体形式障碍 :

  1、躯体化障碍 2、疑病症

  3、躯体形式的植物功能 紊乱 4、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五、神经衰弱: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

  临床表现:精神疲乏、注意力难集中、效率低等衰弱症状;回忆及联想增多且难以控制;对声、光、噪音敏感;易烦恼、易激惹;紧张性疼痛;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

  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旧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精神障碍。临床上包括:

  一、急性应激障碍。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如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和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三、适应障碍。是指在易感个性的基础上,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了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一、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可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

  临床常见的人格障碍有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

  (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四)冲动性人格障碍

  (五)表演性人格障碍 (六)强迫性人格障碍

  (七)焦虑性人格障碍 (八)依赖性人格障碍

  二、性心理障碍:既往称为性变态,是指以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种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惟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不包括单纯性欲减退或亢进及性功能碍。

  性心理障碍临床上包括三种类型:性身份障碍、性偏好障碍、性指向障碍。

  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是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

  一、进食障碍

  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及神经性呕吐。

  二、睡眠障碍

  包括: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如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三、性功能障碍

  包括:性欲减退、阳疾、早泄、性乐高潮缺乏、阴道痉挛、性交疼痛等。

  第七单元 癔症

  癔症旧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解离(精神)症状和转换(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归纳起来可分为下述三类:

  一、分离性障碍。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爆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神病等。

  二、转换性障碍。又称癔症性躯体障碍,表现为运动障碍与感觉障碍,其特点是多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一)运动障碍

  较常见为痉挛发作、局部肌肉抽动或阵挛、肢体瘫痪、行走不能等。

  (二)感觉障碍

  包括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感觉异常、癔症性失明与管视、癔症性失聪等。

  三、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1946年)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显然,这一定义,过分突出了个人体验,而且“最佳”状态的标准,也难以掌握。该次大会也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许又新(1988)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或从三个维度)去衡量,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他同时指出,不能孤立地只考虑某一类标准,要把三类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察和衡量。

  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

  (一)心理活动强度(二)心理活动耐受力 (三)周期节律性 (四)意识水平 (五)暗示性 (六)康复能力 (七)心理自控力 (八)自信心 (九)社会交往 (十)环境适应能力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概念的区分

  “正常”和“异常”,是标明和讨论“有病”或“没病”等问题的一对范畴。而“健康”和“不健康”,是另外一对范畴,是在“正常”范围内,用来讨论“正常” 的水平高低和程度如何。可见,“健康”和“不健康”这两个概念,统统包含在“正常”这一概念之中。这种区分,是符合实际的,因为,不健康不是有病,不健康和病是两类性质的问题。另外,在临床上,鉴别心理正常和异常的标准与区分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的标准也是截然不同的。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划分为“健康的心理”、“不健康的心理”和“精神障碍”三大类,并分别使用“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心理”这三个概念来表达。

  •(参见本课程教学

参考资料:

专栏4-2)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至今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都处于模糊状态。为此,他所涉及的领域、为自己提出的研究内容、使用的具体方法等等,目前都尚未定型。

  《健康心理学》在美国诞生至今已有28年历史,在科学发展历程中,28年恰似一瞬间。为此,可以说,《健康心理学》刚刚处在婴儿阶段。在美国,说它是医学和心理学交叉的产物,似乎很少有人怀疑。如果站在心理学立场上,也可以说,它也是心理学借助“现代医学模式”,主动介入医学领域的结果。

  就《健康心理学》的早期定义来看,我们有理由把《健康心理学》解释为“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的心理学”。在后来发展中,这一学科的研究、教学和实践工作,大致也是围绕着上述四个方面展开的。

  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一单元 概述

  一、用途

  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分

  2、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

  3、限定心理健康咨询范围

  4、咨询方案的制定

  5、疗效评估 6、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

  7、职业培训

  8、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9、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

  二、效度 :1、症状学效度 2、预测效度 3、结构效度

  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一、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心理问题

  •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二、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严重心理问题”,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在心理咨询临床上,对“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关键问题是与神经症进行鉴别。根据许又新教授关于神经症诊断的论述,鉴别的要点是“内心冲突的性质”和“病程”。

  三、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类型 ---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

  • (参见本课程教学

参考资料:

专栏4-3)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一、压力的定义:一种说法认为,压力就是客观事件对个体的刺激,另一种说法认为,压力是压力源及环境条件变化对主体提出的要求和个体对它的反应

  二、压力源的种类:

  • (一)按性质分类 :

  • 1生物性压力源

  • 2精神性压力源

  • 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这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社会环境性的压力源,分为两大类:(1)纯社会性的(2)由自身状况

  • 三、压力源的测评

  • 四、压力的内省体验

  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一、压力的种类:

  • 按压力的强度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 (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

  • (2)叠加性压力

  • (3)破坏性压力

  •

  • 二、压力的适应 :在适应压力的三个阶段中,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状态各有特点。

  • 警觉阶段

  • 搏斗阶段

  • 衰竭阶段

  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压力的临床后果

  • (一)压力如何造成临床症状。

  • 对压力引发疾病的机制,曾经有两种解释:

  • 1、体质、压力论 2、器官敏感论

  • (二)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 1、对压力的响应阶段

  • 2、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 3、临床相阶段

正确癔症诊断方法

:  癔症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可见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大量随访观察结果表明神经系统器质疾病如癫痫、多发硬化、肝豆状核变、颅内占位病变等;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格障碍等;躯体疾病如血卟啉病、肝昏迷前期、破伤风等均有误诊为癔症者其原因癔症症状缺乏足够特异

  临床医生仅凭患者症状:1、由心因诱发;2、找不到器质病征:3、可接受语言暗示影响使作出癔症诊断并不十分可靠正确临床诊断应建立充分排除能出现癔症症状各种神经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基础之上不仅要求临床医生要认真解患有无有关类器质疾病病史还要仔细观察有无器质疾病体征或可疑线索然后进步采取较可靠现代检查方法如电计算机脑断层扫描、核磁共振等技术加以证实

  某些器质疾病早期器质损害证据不易发现则需进行足够长时间临床随访才能最后确定诊断随访过程中治疗取得显著效果使症状完全消除有助肯定诊断

  临床上需要特别鉴别常见疾病有癫痫癫痫患者可同时合并有癔症表现癫痫发作和癔症发作并存此时应注意不要采取二者择排除法以免漏诊

  癔症症状可见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如果有后二者症状存应首先考虑后二者诊断

  (1)多见年轻女

  (2)起病急常有强烈精神因素或痛苦情感体验等诱因

  (3)可有精神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多体征少特征

  (4)发病者大多受精神因素或暗示起病或使症状消失

  (5)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常无异常发现

  (6)癫痫大发作:般无精神因素意识完全丧失大小便失禁病理反射阳暗示治疗无效等可资鉴别

  (7)反应精神病:病程较久常有强烈精神创伤史症状不呈阵发动作杂乱而无目暗示治疗般无效等可助鉴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741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