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首不<<小松>>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①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②。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③凌云④始道⑤高。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② 蓬蒿:两种野草。 ③ 直待:直等到。 ④ 凌云:高耸入云。 ⑤始道:才说。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不是么?——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头一二句,极其生动地刻画出了松树小时的特性、以及它在不被关注的环境中渐渐成长的过程。它刚刚出土时,被周边的杂草深深地掩盖着,尽管不被人识,它依然表现出了特异的品格,长着一个“刺头”。一个“刺”字,就把它的不同凡俗的特质鲜活地表现了出来
它的自强不息、不畏困苦、奋发向上的品质也是它们根本无法企及的。经过它自己不懈的努力、顽强的拼搏,“而今渐觉出蓬蒿”,是说慢慢地慢慢地它已经崭露头角,比那些不能成大器的“蓬蒿”要高出了一筹。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或将苍松联想为飞龙,或赋贞松以比君子,这类诗篇数量不少。而李群玉的这首诗,却别开生面,是其中富于独创性而颇具情味的一首。
第一句是运用绝句中“明起”的手法,从题目的本意说起,不旁逸斜出而直入诗题。句中的“一双”,点明题目中的“二小松”。这一句,有如我国国画中的写意画,着重在表现两株小松的神韵。诗人用“幽色”的虚摹以引起人们的想象,以“出凡尘”极言它们的风神超迈,不同凡俗。如果说这一句是意笔,或者说虚写,那么,第二句就是工笔,是实写。“数粒秋烟”,以“秋烟”比况小松初生的稚嫩而翠绿的针叶,这种比喻是十分新颖而传神的,前人似乎没有这样用过;而以“粒”这样的量词来状写秋烟,新奇别致,也是李群玉的创笔,和李贺的“远望齐州九点烟”的“点”字、有同一机杼之妙。张揖《广雅》:“松多节皮,极粗厚,远望如龙鳞。”诗中的“二尺鳞”,一方面如实形容松树的外表,其中的“二尺”又照应前面的“数粒”,切定题目,不浮不泛,点明并非巨松而是“小松”。首二句,诗人扣紧题目中的“二小松”着笔,写来情味丰盈,以下就要将“二小松”置于“书院”的典型环境中来点染了。
在诗人们的笔下,松树有远离尘俗的天籁,如储光羲《石子松》诗的“冬春无异色,朝暮有清风”,如顾况《千松岭》诗的“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从此静窗闻细韵”,李群玉诗的第三句可能从前人诗句中得到过启发,但又别开生面。庭院里的两株小松,自然不会松涛澎湃,天籁高吟,而只能细韵轻送了。“细韵”一词,在小松的外表、神韵之外,又写出它特有的声音,仍然紧扣题旨,而且和“静窗”动静对照,交相映发。“琴声长伴读书人”,结句的“琴声”紧承第三句的“细韵”,并且将它具象化。“长伴读书人”,既充分地抒发了诗人对小松爱怜、赞美的情感,同时也不着痕迹地补足了题目中的“书院”二字。这样,四句诗脉络一贯,句连意圆,构成了一个新颖而和谐的艺术整体。
松树是诗歌中经常歌咏的题材,容易写得落套,而此诗却能翻出新意,别具情味,这就有赖于诗人独到的感受和写新绘异的艺术功力了。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在央视开播了,又撩拨起无数中国人那一颗颗火热的“诗心”。
一部中国诗歌史既是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的浓缩,更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凝练。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代表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打好这一文化“底色”,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是今天的教师肩负的文化使命。
“教师博雅”官方微信特别邀请《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李定广教授开设“诗意中国”栏目,带大家共同领略中国诗词之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期待这颗“诗心”,终将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如幼苗良种,芬芳我们的一生。
毕业季,在最著名的离别诗中
品味真挚友情
文 | 李定广
著名文史学者,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一、二、三季学术总负责人。
离别诗词是古诗词中最大的门类之一,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大多写得十分感人。中国人本来就特别看重亲情和友情,加上古代交通和通讯不发达,分别之后,再见无期,所以在离别时人们特别不舍和珍惜,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可见,在严羽眼中,离别诗是唐代诗人写得最好的四大类别之一。
“离别诗”,也可称“送别诗”,唐以后名篇特别多,如果从内容上区分,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送”友人,一类是“别”友人。如果从表达情感上区分,大致也可分两类:一类是“惜别”,一类是“壮别”。毕业季到了,在这里我们按照内容类别来“打捞”和品味若干首最经典的离别诗名篇。
第一类是“送”友人
题目通常为“送某某人”或“送某某人去某某地”或“送别某某人”。送友人,一般是友人走,自己不走,在城郊为友人送行,若设酒送行,又叫饯行。
第一首选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唐代大多数送别诗(包括王勃的许多首)都写得比较感伤。这首诗别开生面,友情深重而又开朗旷达,很受人们喜爱,成为千古名篇。第一联没有直接点明离别,而是描绘送别地点“长安”以及杜少府上任地点“蜀州”的地势风貌,为“壮别”奠定了基调。
杜少府是谁?作者与他有何关系?为什么能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在第二联中作者给出了答案:“同是宦游人”。因“宦游人”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深化了二人之间的友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尤其写出了大丈夫的洒落胸怀,有别于传统送别的消极感伤,境界宏大,情调豪迈,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第二首选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王昌龄送别诗的名篇,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当时因为受人诬陷被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托他给洛阳的亲友带个话,说自己的品德依然冰清玉洁,没有受到世情的玷污,更不会因为官场黑暗而自暴自弃。
“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个比喻很妙,早在南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现代作家冰心的名字就来自这句诗。成语“一片冰心”常用来比喻人冰清玉洁、恬静淡泊的性情。
第三首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代送别诗最著名的一首莫过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送别诗被谱曲后,成为传唱的名曲,曲谱从唐朝一直流传至今,如今我们还能听到“阳关三叠”的悠悠琴音。这首诗是王维在渭城(今陕西省咸阳市)送别友人元二去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库车县),表达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
清晨雨过后,路正好走,旅馆前的杨柳依依留人,“柳”谐音“留”,正好折柳送别。已经喝了很多酒了,一杯又一杯,真的不想你走啊!但是没有办法,最后再干这一杯,因为出了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就没有像我这样的老朋友了,就让这杯酒载着我的友情伴你长行,让你不感到寂寞。“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感情深长,情意绵绵。
第四首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李白很尊敬这位前辈。这首诗就是李白在黄鹤楼(在今武汉市送)友人孟浩然去广陵(今扬州市)而作。友人乘的船都已经消失在江面上了,诗人还久久不愿离开,一直望着江面,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真挚的友情。扬州是唐代最繁华的四大都市之一,何况在这阳春三月,李白很是羡慕。名句“烟花三月下扬州”道出了暮春的扬州是天下之美,李白给扬州作了千古最大的广告,后人都因这句诗而非常憧憬这个繁华美丽的都市。
第五首选北宋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首词构思巧妙,笔调轻快,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开篇匠心独运,前人惯用“眉如春山”、“眼如秋水”来形容女子貌美,词人反用其意,以眉眼盈盈之处来显示浙东山水的清秀。以人喻山水,仿佛山水皆有情一般。
词的下片写离情别绪和对友人的祝福,祝福友人此去江南,春光灿烂,生活幸福。这首词情意绵绵又富有灵性,比喻巧妙,新鲜不俗,自然真切,是送别词中的佳篇。
第二类是“别”友人
题目通常为“别某某人”或“留别某某人”或“赠别某某人”或“赠某某人”。别友人,是自己走,友人可走可不走,若友人也走(通常是两人在外地相逢又相别,各自上路),两个都离开,叫互别。
第一首选唐代高适的《别董大·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董大是唐玄宗时著名琴师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高适与董大在外地相逢又相别,属于互别。此诗有别于传统送别诗的萧瑟悲愁,全诗境界阔大,语调豪迈,充满盛唐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开朗的胸襟。上联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送别时的凄惨景象: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蔽了天日,云似乎变成了**,灰蒙蒙的一片,阳光也昏暗失色。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向南飞去。
在这样寒冷凄惨的天气里送别郁郁不得志的友人,诗人并没有消沉颓唐,而是以振奋人心的口吻劝勉朋友:此去你不用担心遇不到像我这样的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慷慨激昂的语言给予友人信心和力量,是此时最好的临别赠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常用来表达对朋友的信心和称赞。
第二首选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这首赠别诗千古传诵,名气很大,也因此让大家记住了汪伦这个人。诗人表达的是自己即将乘舟离开,友人为了欢送他,用了踏歌欢送的民俗仪式,非常隆重。于是李白就以这首诗留别汪伦。“踏歌”是汉族传统歌舞,历代有所变化,唐代的踏歌是一群人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奏,参加者围成圆圈或排列成行,互相牵手,边歌边舞。
最后两句是表达友情之深的千古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以水比情,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友情之深,桃花潭水有千尺深自然是夸张,诗人对汪伦的情意却十分真挚。全诗虽用了两个真人姓名,但自然天成,情深味长。
第三首选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这是李白赠别诗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春。当时李白离开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一些朋友来相送,李白就作这首诗送给朋友们。诗歌清丽流畅,洒脱飘逸,描写了人们欢送李白的场景,金陵酒肆中吴姬的热情和金陵子弟的好客,如在眼前。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信手拈来,已成千古名句,把难以表述的情感用源远流长的江水表达出来,使人感受到诗人深深的留恋。此诗第一句“风吹柳花满店香”颇有趣味,这里留两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是“满店香”是柳花香还是酒香?二是“柳花”是不是柳絮,到底香不香?
第四首仍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是一首留别诗,题目应读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某某吟”是歌行体裁的一种,“留别”是本诗的副标题。这首诗的题目又作《别东鲁诸公》,虽是留别诗,但只有结尾处“别君去兮何时还”提到留别的意思,全诗没有专门写留别之情,而是写梦中游仙的自由快乐,是一首记梦诗,又是一首游仙诗,实际上是以另一种方式来展示志同道合的友情。
全诗意境雄浑,变化多端,缤纷多彩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歌分为三个部分,做梦前,梦境的描写和梦醒后。前八句写做梦前天姥山的峥嵘崔嵬。“我欲因之梦吴越”到“仙之人兮列如麻”都是李白梦境中梦游所见。结尾写李白梦醒时的感受。李白的想象力和夸张在诗中梦游天姥部分也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仙境的描写宏伟壮阔,栩栩如生。梦醒后,梦境和现实的对比,李白感慨人生的失意。
最后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道出了千古文人的骨气,体现了李白高尚的人格魅力。“摧眉折腰”已为成语。
以上挑选的是离别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通过“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我们知道了离别诗中“送别”与“留别”的不同类型,“惜别”与“壮别”的不同情怀。更重要的,是通过离别诗的诵读,去品味和继承中国特色的真挚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