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有丰富的感情?

人为什么有丰富的感情?,第1张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情感是生物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人为什么会产生情感这个问题,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但主要的就是生物学角度。情感本质上就是反射,是生物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而由于人类是高等动物,生物学的学名为“智人”,拥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复杂的抽象思维、语言和意识等,我们所产生的反射自然也就比草履虫的要复杂的多得多。我们情感的反射主要是条件反射,比如多年之后我一想起那次事故我就悲伤,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这就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学说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具体地、科学地阐明了动物机体如何同它的周围环境建立精确的相互关系,根据对生命活动的不同剌激信号,决定其行动,产生精确的反应,使动物机体本身更适应于生存环境,生存下去。 这个概念当中“精确的反应”即我们人的复杂多端的情感。当然化学物质的作用也极其重要,包括信息素、激素、神经递质等。比如费洛蒙就是一种与生理有关的荷尔蒙,我们分泌、接受并响应费洛蒙,感受异性的存在,进而产生喜欢和爱的情感。所以有时性外激素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一见到异性就会产生喜欢或不喜欢的感觉。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一部分情感是后天习得的,而部分是先天具有的。

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内向的人不太活泼,可能想的比外向的人要多一些,会对一些喜欢的事感兴趣,往往会比外向的人总结出较多的道理,感情比较丰富是说一个人有思想,很有内涵,做事不拘不束,有自己的分寸。当然,这并不是说外向的人没有感情,只是外向的人比较好动一点,往往行动多于思考,虽然想的不是很多,不过实践能力和对事情占取主动性会大一些。外向有外向的好处,内向也有内向的良点。不过人是有多面性的,性格变得内向或外向,要因势而定。

可以说,搞艺术的人大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思想丰富,情感丰富,想象丰富,而且会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想象诉之于自己的作品中,以此来感染、感动、启发、影响欣赏艺术的人们。文学、摄影、音乐、舞蹈等等艺术都是如此。绘画也不例外。

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百十万字,其中包含的思想情感极为丰富,以致无数的红学爱好者们写下了无数的似与不似的文章,去研读、去分析、去揣测甚至去杜撰,而作者曹公究竟是怎么想的谁又能说得清楚?

文学有文学的语言,音乐有音乐的语言,摄影有摄影的语言,绘画有绘画的语言。绘画的语言就是造型与色彩。“画里有话”就是这样的意思。

画家在画画时,会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在画里面,特别是优秀的或一些抽象难懂的绘画作品,大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底蕴,寄予着画家很多的思想情感。而实际上画家在画画时的思想活动往往比作品中表达和表现出来的还要多还要丰富,很多时候,画已经完成了,但画家仍感到“言犹未尽”“意犹未尽”。因此说“画家在画画时有那么多的思想活动”,这是真的。

就以梵高为例。我们知道,梵高是一位后印象油画大师。而后印象油画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强烈的笔触和色彩来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星空》是梵高的代表画作,在这幅画中,画家以激扬飞越的笔触和浓郁的蓝黄绿白色彩描绘出湛蓝的星空翻腾涌动起转回合的磅礴气势和星空下的一株柏树垂垂挺拔亭亭玉立的傲然风姿……,给人们提供了如星空一般无限的想象空间。

这画中有多少意思,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认识的程度也不一样。但可以想见,梵高在画这幅画时,一定会想的很多很多,他当时思想是非常活跃的,情绪是特别激荡的,情感也是相当丰富的。

人为什么会有情感?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五花八门:因为有爱;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人若没有情感,就如行尸走肉;等等,这些回答都是答非所问,牵强附会。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情感的本质及情感对于人生存与发展的实际意义上考察。

  一、情感的本质是什么?

  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从这个定义可以了解到: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范畴,而不属于客观存在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主观意识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必定对应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这种特殊的客观存在。

  不难发现,“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价值判断问题,“符合人的需要”就是事物的价值特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态度”和“体验”均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的认识方式或反映方式,这样,心理学的情感定义又可表述为:“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所产生的主观反映”。情感所对应的客观存在应该是事物的价值特性。由此可得

  情感的本质:情感就是人类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或利益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

  二、情感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情感与价值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而后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此价值与情感的关系问题也是价值理论和情感理论的基本问题。价值与情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情感以价值为基础。情感是人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尽管这种反映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偏差,甚至还会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和完全的颠倒,但从总体上讲,情感的变化总是以价值为基础,主要表现在:情感的基本状态取决于价值的基本状态,情感的总体规模取决于价值的总体规模,情感的变化范围取决于价值的变化范围,情感的作用方式取决于价值的作用方式,情感的强度与方向取决于价值的大小与正负,价值一旦变化,情感迟早要发生变化。

  对于商人来说,互利互惠的经济往来是维持和发展彼此情感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互惠性,商人之间的情感是不能持久的;对于政治家而言,政治上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是维持和发展彼此情感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互助性,政治家之间的情感是不能持久的;对于青年男女而言,工作和生活上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是维持和加深爱情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支持与配合,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不能持久的;朋友之间的友情主要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有不断加深彼此的利益联系,其友情才会越来越深厚,如果彼此产生了根本的利益冲突,则其感情迟早会衰减下来,并最终会转化为仇恨。

  2、情感对价值具有反作用。情感对于价值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可以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⑴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压抑、诱发、转移、强化或诱导人对某种价值的需要,可以相对自主地选择生存环境和发展方向。⑵人在情感的驱动下,可以对事物施加反作用力,并使之发生价值增值。这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当然,这种反作用不能任意地和无限地施加,它在整体上受制于或服从于价值对情感的决定作用。

  3、情感具有相对独立性。人的情感产生并运行于大脑,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大脑内部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它所反映的价值,这种偏离现象就是情感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时间上的异步性、量度上的差异性、方式上的局限性、机制上的异化性。情感的相对独立性限制了人对于复杂价值关系的应变能力,限制了人对于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但这将有利于排除各种外部或内部因素对情感运行过程的干扰,有利于保持价值消费活动和价值创造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情感与价值存在复杂的对应性。⑴它是一种多元变量的函数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一元变量的函数对应关系。⑵它是一种统计概率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个体动力学的对应关系。⑶它是一种时间上的同向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时间上的同步对应关系。⑷它是一种联系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孤立的对应关系。⑸它是一种多形式上的价值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一形式上的价值对应关系。⑹它是一种多层次上的价值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一层次上的价值对应关系。⑺、它是针对事物的价值特征,而不是针对事物的其它特征。⑻它是一种动态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静态的对应关系。⑼它是一种复杂的、对立统一的对应关系。⑽它是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⑾它是一种三因素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因素的对应关系。

  三、情感的数学分析

  情感和价值观都是人类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其客观目的在于识别事物的价值关系,用以指导人的思想和行为,对于不同的价值事物形成不同的选择倾向性。研究表明,人们对于事物之间的竞争并不是对其价值量的竞争,也不是对其“价值投入产出比”的竞争,而是对其价值率的竞争,在经济领域就是对于利润率的竞争:事物的价值率越大,价值资源向其分配的方向就越明确,向其流动的速度也就越快,其发展速度就越迅猛。因此事物的价值率是事物非常重要的价值参量,体现了该事物与人之间最为基本的价值关系,它必然会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价值观的客观目的就是用以反映事物的价值率,即

  价值观的哲学意义:就是事物价值率的主观反映值。

  然而,仅仅认识事物的价值率是不够的,人仍然无法真正确定对于该事物的价值资源的投入原则(投入方向和投入规模)。理论证明(即中值价值率分界定理):当事物的价值率大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时,主体就会不断扩大其作用规模或增加其价值资源投入量;相反,当事物的价值率小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时,主体就会不断缩小其作用规模或减少其价值资源投入量。可以看出,事物的价值率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的差值(即价值率高差),是事物最为重要的价值参量,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对于该事物基本的“立场、态度、原则和行为取向”,决定着人对该事物的价值投入方式和投入规模,因而必然会反映了人的头脑中来。情感的客观目的就是用以反映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即

  情感的哲学意义:就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主观反映值。

  人对于所有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可以组成一个数学矢量,称为情感矢量。

  情感矢量:人对于所有事物的情感所组成的数学矢量,称为情感矢量,用M来表示,即

   M={μ1,μ2,…,μn} (1)

  其中,μi是指人对于第i个事物所产生的情感。

  情感矩阵:如果其中的每个事物又由多个更具体的事物所组成,则人的情感可用一个二维的情感矩阵来描述。

   M={μi×j}m×n (2)

  同理,可以定义n维情感矩阵。

  进一步发现,情感可以进行各种并集运算、交集运算和合成运算。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情感数学模型。理论证明,情感的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因此情感的运算在本质上就是价值的运算。

  情感数学模型的建立,为情感机器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如果机器人一旦具有了情感和意志,就能够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了解和猜测主人的价值取向和决策思路,灵活性、积极地、创造性地进行活动,使其运行过程具有更明确的目标性、更高的主动性和更强的创造性,圆满完成主人交给的各种复杂的工作任务,从而在更大的工作范围取代人。总之,情感不仅是人情味的唯一来源,还是灵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唯一来源,情感的赋予将使机器人具有了信息的自组织功能,使其具有自我生产、吸收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因此情感机器人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成熟期信息社会主要标志。

经历多才能懂得多

  情感经历丰富的人确实更能看懂人生百态,因为你所看的东西多了,你就会觉得不奇怪。这为什么说一个人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你所见到的东西就不会太多,如果你能够经常出去走走,你才会发现世间之大无奇不有,然后你的思想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己的思维,你会觉得这个世界上其实每个人生活都会不一样,每个人所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所以说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这就是所谓的人生百态。

需要时间的沉淀

  看懂人生百态的前提就是你经历了许多东西才能够慢慢的琢磨出来。这为什么说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往往都是比较学有所成,或者是在社会上经历了太多的人和事物,以至于自己的内心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不会有起太大的波澜,会对很多事情都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也不会再为了一些事情而冲动,往往一切都是比较平淡的,是比较淡定的去面对。

  看懂了人生百态也就看懂了人这一辈子为什么要而活着。大部分人想要看得懂人生百态,都是因为时间的推移,因为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活了这么多年,肯定所见到的事情比年轻人要多得多,而且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要多很多,这个时候自己的想法,其实作为个人来说的话也是一种境界,没事的可以告诉后人,其实有些事情不要去做的,不要去冒那个险,不要去做一些违背自己未来生活,违背自己的原则,一些底线的事情,我觉得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有一句话说的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每个人的感情经历都不一样,对于感情经历比较丰富的人,我们应该更吸取他的教训,多听听他说的话,多听听他的想法是什么样子,对自己来说总会有好处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897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