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第十一位麝月简介,麝月的结局是什么?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第十一位麝月简介,麝月的结局是什么?,第1张

人物特点 袭人影子

麝月是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里的人物之一,贾宝玉身边的一等丫鬟(丫鬟也分一等二等,不细论)。按照第5回众丫鬟的排序“袭人晴雯、麝月,秋纹”,怡红院里的四大丫头之一,但是比起袭人的贤名,晴雯的爆炭脾气,秋纹的奴性,她的表现并不突出。再看文中,贾宝玉说她“公然又是一个袭人”,可见她的脾气秉性与袭人相似。贾宝玉也曾说麝月几个,都是袭人教出来的。

袭人的笔墨在前80回的《石头记》里比较多,涉及麝月的则少了很多,乍看到象是袭人的影子。曹雪芹写大观园每个女儿都有她的一段笔墨。

周到尽心

如果不是脂砚批语的出现,这将是一个就此被埋没了的好女儿。一则批语最能说明问题:“闲上一段女儿口舌,却写麝月一人,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小敝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 ,可见宝玉宝钗落魄后,依然还有麝月在身边服侍,这自然是高鹗续书的后40回故事。但是即便是这样宝玉依然离开二人,出家为僧。

关键人物

麝月的存在对宝玉是极为关键的。“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节里,麝月所掣花签为“荼縻”花,题为“韶华胜极”。“韶华”是指人的青春年华,“胜极必落”则突出美好的时光马上过去。宝玉觉得不吉利,所以会把签藏起来不让大家看。签中又引用宋代王淇《春暮游小园》里的诗句“开到荼縻花事了”,则表明良辰美景就要结束。

荼縻花是最晚才开的花,有苏轼诗:“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曹雪芹以花喻女儿,用荼縻花则表明“诸芳尽”。正好印证麝月是陪伴在宝玉身边最后的女儿。

《尔雅-释草》里记载“荼,苦菜”。所以也有“荼毒”这样的词语。苦则预示宝玉日后的生活是艰苦的,正如批语里提到宝玉后来“寒冬噎酸齑”,苦不堪言。因佛教里说荼縻是来生的花,所以也叫“佛见笑”。佛见笑有意预示宝玉最后大彻大悟,出家为僧。又因为其花色象黄酒,也称为酴,这样的称呼暗合宝玉题蘅芜院的对联中“睡足酴梦也香”。“酴”就是荼縻花酿的酒(古时四川酿酒),西汉的扬雄在《蜀都赋》中称为“酴清”,既是此种酒。这样一来所联系的伏笔则很明显了,麝月是陪伴宝玉作完红楼一梦的最后一个人物。

角色选段 吵架高手

“使力不使心”的晴雯和坠儿妈吵架,为吵架而吵架,以吵架对吵架,永远解决不了问题。麝月先用话压住,讲的不是理,是身份:“这个地方岂有你叫喊讲礼的?你见谁和我们讲过礼?别说嫂子你,就是赖奶奶林大娘,也得担待我们三分。”

再说出道道来,说是道道,还是自家的身分:“便是叫名字,从小儿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过的…连昨儿林大娘叫了一声‘爷’,老太太还说他呢,此是一件。二则,我们这些人常回老太太的话去,可不叫着名字回话,难道也称‘爷’?那一日不把宝玉两个字念二百遍” 最后还不忘羞辱一番:“嫂子原也不得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当些体统差事,成年家只在三门外头混,怪不得不知我们里头的规矩。这里不是嫂子久站的,再一会,不用我们说话,就有人来问你了。”更叫小丫头子来:“拿了擦地的布来擦地!” 弄得坠儿娘无言可对,只得带来坠儿去。

后来轮到芳官的干娘何婆欺负芳官,袭人息事宁人,自拿了洗头的家当给芳官,不料羞得何婆责打芳官:“没良心,花掰我克扣你的钱。”晴雯性子火爆,直接开骂:“你老人家太不省事。你不给他洗头的东西,我们饶给他东西,你不自臊,还有脸打他。”何婆反驳:“一日叫娘,终身是母。他排揎我,我就打得!”

袭人有自知之明,找来麝月:“我不会和人拌嘴,晴雯性太急,你快过去震吓他两句。”

麝月听了,忙过来说道:“你且别嚷。我且问你,别说我们这一处,你看满园子里,谁在主子屋里教导过女儿的?便是你的亲女儿,既分了房,有了主子,自有主子打得骂得,再者大些的姑娘姐姐们打得骂得,谁许老子娘又半中间管闲事了?…你们放心,因连日这个病那个病,老太太又不得闲心,所以我没回。等两日消闲了,咱们痛回一回,大家把威风煞一煞儿才好。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不敢大声说话,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叫的。”说得那婆子羞愧难当,一言不发。

两场戏,麝月左一句老太太,右一句宝玉,横批一句大家规矩,三座大山压下来,号令天下婆子,谁敢不从。总之怡红院的地盘我做主,你们跟我们不是一个档次的,没有资格在这里浑闹。

没料到过了几天,何婆旧病复发,又要打亲女儿春燕,袭人倒想学麝月:“三日两头儿打了干的打亲的,还是买弄你女儿多,还是认真不知王法?”反遭何婆反击:“姑娘你不知道,别管我们闲事!都是你们纵的,这会子还管什么?”宝玉这个不中用的只知道干着急:“你只在这里闹也罢了,怎么连亲戚也都得罪起来?”

还是麝月出马,眼见大帽子不起作用,现官改现管:“去把平儿给我们叫来!平儿不得闲就把林大娘叫了来。”只一句话,那婆子满面流泪,陪尽好话,从此降服。

安分守己

麝月是安分守己的,大家出去顽自己守着。麝月是体贴照顾的,体谅袭人病了,让老妈妈子们歇歇,小丫头子们顽顽。麝月是善解人意的,晴雯抱怨林之孝家唠叨,麝月确能为他人想:“他也不是好意的,少不得也要常提着些儿。也堤防着怕走了大褶儿的意思。”

有这般的性格,又有“三言两语”的“做贼”能耐,关键时候还能挺身而出,麝月如何不得好评?如何不做姨娘?王夫人说“笨笨的倒好”,平儿单告诉麝月留心坠儿,袭人出嫁,嘱咐“好歹留着麝月”,好比萧何荐曹,元直走马。

与荼縻花

《红楼梦》第63回写到麝月掣签时,有一段值得玩味的文字:"麝月便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这上面一枝荼縻花,题着"韶华胜极"四字,那边写着一句旧诗,道是"开到荼縻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饮三怀送春。"麝月问怎么讲,宝玉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说着,大家吃了三口,以充三杯之数。"

宝玉看了签为什么要犯愁?又为什么要把签藏起来?这一签到底包含着什么意思? 原来荼麻縻属于蔷薇科落叶灌木,初夏开花,花冠为重瓣,带黄白色,美丽可供观赏。历代诗人以其开花较晚,故把荼縻看作是送春之花。签上的那句诗出自宋代王淇《春暮游小园》"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荼縻花一开,意味着"三春过后诸芳尽",良辰美景就要结束了。

麝月忠厚老实,心地善良。在怡红院几个大丫头中,她受袭人"陶冶教育"影响最深。袭人不在,常常留着麝月看家,所以在王夫人的眼中,袭人和麝月视为一体,遇事往往袭麝并举,如谈到宝玉房中丫头时说:"只有袭人,麝月这两个笨笨的倒好。"这就明显地把袭人,麝月与晴雯划清界线。宝玉虽然宠爱晴雯,但怡红院里的实权派丫头却是袭人和麝月。

第20回写元宵节晚上,袭人病了,怡红院里的众丫头都出去赌钱,只有麝月看家。宝玉叫她去玩,麝月道:"你既在这里,越发不用去了,咱们两个说话玩笑岂不好?"此处有脂砚斋批曰:"全是袭人口气,所以后来代任。""代任"者,袭人的接班人也。

麝月是宝玉身边最后的一位侍婢,是送走春光最晚开的花朵,应了诗签上所说"开到荼縻花事了"。

人物关系

从名字上看,“麝月”和“檀云”,通常被认为是一对儿。

在第23回中,宝玉四时即事诗中的《夏夜即事》中有:“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在第78回的《芙蓉诔》中,有“镜分鸾别,愁开麝月之奁;梳化龙飞,哀折檀云之齿”。

“云”和“月”,似乎总是一对。在第50回中,进入惜春的“暖香坞”之前,要经过“穿云”和“度月”:

“过了藕香榭,穿入一条夹道,东西两边皆有过街门,门楼上里外皆嵌着石头匾,如今进的是西门,向外的匾上凿着‘穿云’二字,向里的凿着‘度月’两字。来至当中,进了向南的正门,从里边游廊过去便是惜春卧房‘暖香坞’。”

看来,这两人是一对儿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奇怪的是,此云、此月,怎会有檀麝之香呢?

“窗明麝月开宫镜”。那次宝玉给麝月蓖头,被晴雯讥讽,宝玉说“满屋里就只她磨牙”。这时,晴雯转回来了,麝月便对着镜子里只摆手。这一段非常好看。麝月除了她的口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大约就是这一次了。

说到“麝月”,似乎总是和镜子相关联(大约是因其形如月);而“檀云”呢,似乎是指一种檀木做的梳子(大约是因其纹像云)。说起来,这“麝月”和“檀云”,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云和月。

再比如“茜雪”之名。雪怎么是红色的呢?在宝玉的乞红梅诗中,有“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其中的“红雪”,是指红梅花。“茜”是红色。看来,这“茜雪”也未必是真正的雪。

袭人是花神生日。可是,这位“花”姑娘,后来却嫁给了优伶。原来,这“花神”也是假的,不过是优伶扮的。

此外,“秋纹”和“碧痕”也是一对。秋水之纹,碧水之痕,是风过后留下的痕迹,但并非“风”本身。

袭人(花)、麝月、秋纹(风)、茜雪,宝玉的丫鬟,似乎风、花、雪、月都占全了。但是,这风,这花,这雪,这月,却又是那样地不真实。

“开到荼蘼花事了”。梦醒之后,唯见一面镜子。原来,如宝玉一般,这不过是对镜一梦罢了。此镜,大约便是那面“风月宝鉴”(亦为《石头记》的别名)吧。

“晴雯”和“檀云”,二者似乎都是“云”。在有些版本中,这两人似乎是一人。可是,“檀云”不过是指梳子的质地和花纹;而“晴雯”呢,却是真正的彩云,是要和天上的明月相配的。

在“真真国”女儿诗中,有“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在我看来,这“月”,便寄托着作者的“古今之情”。因此,有香菱苦心学诗、再三咏月。“云”是为了烘托“月”的。“晴雯”谐音“情文”,大约便是因这“古今之情”所作之文吧。

彩云易散,而明月犹在。春梦云散,此情终是难了。

暗透结局

麝月名至奇,内涵丰富。《玉台新咏》云“金星与婺女争华,麝月共嫦娥竟爽”,麝月之名盖出于此。麝月本指镜子,此句指代月。书中兼用两意。《红楼》评诗“一物珍藏见至情”末句“云自飘飘月自明”,其中之月当暗指麝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之嫦娥就是指月。但是“麝月共嫦娥竟爽”一句必要弄清才行,因为它极有可能隐含麝月真相。

吴世昌先生曾说麝月就是一面镜子,其论颇窥真趣。麝月正是来照贾府的衰败的,风月宝鉴有正反两面,脂砚曾举“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梦里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麝月在前八十回中皆是正面,所以前半部说的是风花雪月,后半部变故迭起,即为反照。风月宝鉴的作用就是这个。13回“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直指贾府之衰,贾瑞死是贾府败的征兆,可卿死是影射风月繁华恶兆。贾府之败由麝月做见证人,这是很可玩味的。“开到荼縻花事了”说的是荼縻花开得最晚,在群芳归位之后。“开到荼縻花事了”句出自宋代王琪《春暮游小园》诗,东坡诗云“荼縻不争春,寂寞开最晚”,正是“麝月共嫦娥竟爽”之意。任拙斋诗云“一年春事到荼縻”,其意更为明显。荼縻乃是送春之花,而荼縻正是麝月的象征。

我们看63回众人抽签的事,其先后是有顺序的。麝月在宝钗、探春、湘云、李纨之后抽签,是说湘云在他们之后死。麝月掣签,上有“韶华胜极”四字,又注:在席各饮三杯送春。胜极岂非春之尽乎?物极必反。送春,即是送三春之意,有云“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也可互相参照。三春去,麝月必返矣。

我们分析一下“开到荼蘼花事了”句。“花事了”三字犹可玩味。花既可指群芳,又可指花袭人,其实还可指花芳官。什么事了?自是花袭人出嫁事。一到花袭人出嫁,麝月就要走了。但是脂砚有言“(袭人走时)好歹留着麝月”,可见麝月此时并不离去。那么花事了当如何解呢?无疑应想到芳官,芳官和宝玉的婚姻(详见拙文《芳官论》),宝芳婚事能够延续一段时间的(评诗云“屈从优女结三生”,优女自是芳官了),当此际麝月离去,此时袭人尚在,与蒋玉菡共同供奉宝玉(脂评“供奉宝玉夫妇终始”,可见袭人未去)。作为风月宝鉴的麝月已经照贾府落败,所以还本归真。这才是“花事了”真解。

然而风月宝鉴失而复得,这是因为宝芳婚事根本不可能顺利,因而出家,但是又还俗(见拙文《宝玉论》),所以麝月要复出,所谓复得。诗句“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梅墙”(天棘:蔓生植物,论诗者多以为名本佛家,如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据此说。连初用“天棘”一词的杜甫诗“天棘梦青丝”也是为僧而赋的。可见“花事了”后,宝玉出家(“出梅墙”)。所以雪芹的艺术构思肯定借用了王琪诗意。

人物结局最新考证

目前已经公布了一个《石头记》的抄本《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其文中关于麝月的人物结局与通行本大不相同,但有个共同点,都是陪伴服侍贾宝玉最后的一个丫鬟。癸酉本中麝月的人物结局主要是:抄检大观园后,贾宝玉一一遣散了怡红院中所有的丫鬟,唯独留了麝月一个,继续由她服侍宝玉。贾府家败人散后,麝月一人携行李逃出府中,在山下巧遇宝钗、莺儿,宝钗便把她请到蒋玉菡和袭人家(在山庄)一住,她没想到又和宝玉重逢,又开始服侍宝玉。在宝玉和蒋玉菡分别抛弃了各自的妻子及宝钗改嫁之后,麝月一个人仍旧留在山庄,一个人独过,终身未嫁。

人物评价 厚道的麝月

麝月实际上还是个实心眼的傻孩子。她虽然很听袭人的话,但又和晴雯很玩得来。晴雯生病她照顾,晴雯着急她劝解,晴雯吵架她帮忙,晴雯隔肢芳官她给按着,晴雯打坠儿她帮着拉开,一方面是可怜坠儿,另一方面当然也怕晴雯病上添气。她虽平时对晴雯的挑衅比较忍让,实际与晴雯之间却也语笑不避嫌疑,有时脏话倒比吵架用得还多。

比如见晴雯撕扇子就直截了当说她“造孽”;见晴雯半夜 大衣跑去吓她,直骂“你死不拣好日子”“皮不冻破了你的”;见她打坠儿,便说“又作死,好了打多少打不得,这会子闹什么!”晴雯虽号称“爆炭”,却并非混不讲理,也是知恩图报善解人意的人,对于贾母,赖大家的,还有宝玉的知遇之恩一直非常感念,对于麝月的真诚友谊也很领情。虽然麝月急起来对她说话也毫不客气,但她也知道麝月是一片好意,并不还口。所以她与麝月的关系也是比较融洽的。其实这二人性情上也颇有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吵完就忘,并不记仇的人。而且骂人时也都有点冲口而出不假思索的特点。

只是麝月心思较为单纯厚道,总是就事论是,口才也好,所以骂得比晴雯更加成功,并且由于被骂者心服,所以也不会记恨于她。所以麝月的人缘比晴姐姐要好得多。所以她能同时又是一个袭人,又和晴雯好。

有原则的麝月

比如看见宝玉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她就顾不得宝玉是主人,晴雯是领导,冲上去就说“少造些孽吧”,对他们糟蹋东西的行为表示不满。当芳官受宝玉的宠,晴袭二位姐姐正抬举她,教她吹汤,帮她梳头,把从前的不满藏起来的时候,麝月指出了芳官弄坏挂钟的错误。这两件事虽小却表现了麝月身上的闪光点。

一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她看不上的是这人的行为本身,但决不象老妈子那样说晴雯张狂,也不象晴雯骂芳官“狂”袭人说芳官“可恶”等泛泛而骂泄私愤。

二就是表现了她劳动人民的本色——爱惜东西不浪费。

书中写晴雯的哥哥是“一朝身安泰便忘却当年流落时”,晴雯又何尝不是如此,她和司棋等“副**”一样,好日子过久了,就以为这种富丽繁华的生活是可以长久的,“梦里不知身是客”,哪想到有朝一日一道命令下来,扫地出门,什么都没有了,连茶水都喝不上的日子还有呢。至于芳官就更厉害了,连饱饭还没吃上几天就嫌鸭子油腻了,全忘记自己不久前还象商品一样被卖来卖去,她的表现也可算是“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了吧?

麝月当然未必能懂得盛宴必散的道理,但她根本就知道做人不能忘本,“常将有日思无日”。知福、惜福的人才可能造福,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最终陪伴照顾宝玉于贫寒之中。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红楼梦》以贾家荣国府为主要叙事场所,从主子到丫环,单是有名有姓的人物便有三四百人之多,人一多,便不免有“牙齿咬到舌头”之类的事发生,曹公便趁机塑造人物,怡红院之麝月,便是众多吵架好手中的佼佼者!

贾宝玉所居怡红院,丫环众多,但能称得上有脑有胆的丫环却很少。

比如袭人固然为怡红院第一丫环,可为人处世太过谨小慎微,能大事化小,绝不采取行动;

晴雯虽然脾气火爆,遇事不怂,无奈脑子不够用,吵个架总是吵不明白,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第31回的“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晴雯摔坏扇骨,宝玉责之,晴雯不服,并恃宠而骄称:要是嫌我,就撵了我换别的丫环来伺候你!一来二去,宝玉大怒,声称要去回王夫人撵走晴雯,晴雯这才哭哭啼啼道:我一头碰死在这,也不出去!

晴雯啊晴雯,把话说满的是你,最后自相矛盾的还是你,小小细节,可见晴雯爱吵,但却吵不好。

其余丫环更不必多说,秋纹、碧痕等人皆是胸中无格局之人,王夫人赏赐件旧衣裳,都能跟别人炫耀嘚瑟半天,难成大器。只有麝月一个,可称得上有脑子,又有胆子。

《红楼梦》中麝月的经典吵架有两处,其一是第52回“虾须镯事件”,麝月寥寥数语,句句见血,将坠儿她娘怼的无话可说;另有一处是第58回的“芳官洗头水事件”,袭人不擅长辩论,看着院内一团乱,请求麝月出场,谈笑间就将芳官她干娘说得“羞愧难当,一言不发”。

笔者谨从第52回的“虾须镯事件”,来简要为大家分析下麝月的思辨能力和吵架逻辑,她无愧是怡红院仅次于袭人、晴雯的二等丫环。

我们回到第52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坠儿偷了平儿的镯子,后被查实,平儿为了给贾宝玉面子(坠儿是怡红院的丫环,打狗须看主人),将此事隐瞒了下来,平儿担心晴雯脾气火爆,会将事闹大,于是单告诉了麝月,让其日后随便找个理由将坠儿“开除”。

不料晴雯还是得知了真相,登时大怒,抓着坠儿就用一丈青狠扎,并叫来坠儿的娘,让其将女儿领走。坠儿她娘也不是个吃素的,看着女儿被撵,便和晴雯吵闹起来,可争吵内容却是东拉西扯,偏离主题:

那媳妇冷笑道:“我有胆子问他(贾宝玉)去?她哪一件事不是听姑娘们调停?他总依了,姑娘们不依,也未必中用。比如方才说话,虽是背地里,姑娘就直叫他的名字,在姑娘们就使得,在我们就成了野人了。”晴雯听说,亦发急红了脸,说道:“我就叫他的名字了,你去老太太跟前告我去,说我撒野,也撵出我去。”——第52回

坠儿她娘故意躲避核心问题,以“晴雯敢叫贾宝玉的名字”为由,将话题引向晴雯行为不当,这是个言语陷阱,可晴雯并未察觉,直接被气得红了脸,并跟着坠儿她娘的思路走,喊出“我就叫了,你怎么的”这样的话,如果任由这两个人争吵,不知要吵到什么时候,在这种情境下,麝月正式登场。

不谈废话,直指核心

麝月在旁看着晴雯吵不明白,便上来拦住晴雯,自己与坠儿她娘辩论起来,她没有顺着坠儿她娘的思路走,而是直指“撵走坠儿”这个核心事件:

麝月忙道:“嫂子,你只管带了人出去,有话再说。这个地方岂有你叫喊讲礼的?你见我们和谁讲过礼?别说嫂子你,就是赖奶奶、林大娘,也得担待我们三分。”——第52回

撵走坠儿,是怡红院的决定,叫坠儿她娘过来,只是通知,并不是商量,这个决定坠儿她娘没有丝毫插嘴的余地,所以麝月先把结论抛出来,让坠儿她娘断了“商量”、“谈谈”这样的想法。

可以试想,坠儿她娘在听到麝月的这番话后,必然如同被“偷了水晶”一般,因为麝月的话,让她知道,眼下即便再吵,也改变不了女儿被撵的结局,失去了这个核心诉求,她已然矮了三分。

麝月紧随其后,让坠儿她娘意识到自己的身份,麝月称“赖奶奶、林大娘等人也要让自己三分”。

赖嬷嬷是荣国府的老人,林之孝家的是荣国府的管家媳妇,她们算是婆子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可即便是她们,也要对我们以礼相待,你确定要继续和我们作对?

麝月这话,是为了进一步将坠儿她娘拉回现实,大观园中这些主子身旁的二等丫环,有一个外号,叫做“副**”,顾名思义就是她们的地位很高,待遇很好。

甚至第74回抄检大观园前夕,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跟前进谗言,称大观园的丫鬟们都太嚣张了,个个像千金**一般,王夫人亦称:这也有的常情。跟姑娘的丫头,原比别的娇贵些。可见这些丫鬟在大观园内的待遇,一直皆是如此。

麝月这番话就是要让坠儿她娘意识到这一点。

举例论证,有理有据

另外,麝月没有放过坠儿她娘对她们的诽谤——小小丫环,竟然直呼主子名字!

麝月道:“便是叫名字,从小儿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过的,你们也知道的,恐怕难养活,巴巴的写了他的小名儿,各处贴去,叫万人叫去,为的是好养活,连挑水、挑粪、花子都叫得,何况我们!”——第52回

为什么我们敢直呼贾宝玉这个名字,因为是贾家的老祖宗贾母制定下的“政策”,我们只是按照贾母吩咐的实施而已,你要是不服气,就去找贾母咨询,看看老太太是站在你这边,还是我们这边。

麝月这逻辑无可挑剔,坠儿她娘将矛头指向丫环,麝月就将矛头引向坠儿她娘无论如何不敢得罪的主子身上,并用“挑水、挑粪、叫花子也都叫”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让坠儿她娘无法反驳。

乘胜追击,以振余威

经过麝月前番的解释,坠儿她娘既没有了矛,也没有了盾,只能眼巴巴看着麝月教训自己,麝月也不和稀泥,居高临下地实施了最后一击:

麝月道:“嫂子原也不得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当些体统差事,成年家只在三门外头混,怪不得你不知我们里头的规矩。这里不是嫂子久站的,再一会儿不用我们说话,就有人来问你了。有什么分证话,且带了她去,你回了林大娘,叫她来找二爷说话。”——第52回

麝月这话说的太绝了,她以云端俯瞰凡尘的口气,牢牢掌握住话语主动权,让坠儿她娘意识到一个事实:你和我们不是一个级别的,我们安排什么,你执行就行了,你要是想分辨,自有和你交接的人来找你,别在我们这儿撒泼打滚,没用!

麝月每句话都紧扣主题,那就是:撵走坠儿,这件事已经确定,你别再浪费口舌了。如果你想找事儿,那么去找林之孝家的,你要的解释,她会跟你说,如果真的要辩解,那也是林之孝家的和贾宝玉辩解,咱们这些人在这里吵来吵去的没意思。

麝月这番话说完,坠儿她娘只有一个反应:无言可对,亦不敢久立,赌气带了坠儿就走。

纵观全书,这样酣畅淋漓的吵架争辩,惟麝月一人完成得最为精妙,无怪乎其后第58回的“芳官洗头水事件”,袭人非要让麝月出场劝阻,看来袭人亦有自知之明,更有知人之明。

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我觉得它是四著之最,《红楼梦》最大的积极意义,就是让你深刻了解到“真相”,无奈的悲剧,痛楚的真相是时局下的必然,但在当时腐朽看不见光的时代,依然有真情,依然有热泪,那是人性的光辉。在《红楼梦》里面,曹雪芹塑造了一个渴望得到尊重的奴婢晴雯,但是在当时社会现状来说,她是作的,因为时代根本不允许她的出现,她尖酸刻薄、口无遮拦、拌嘴撕扇,生病撵人。

晴雯口不择言,见谁都敢骂,其实现在想想怡红院的奴婢下人们其实都还挺不错的,如果她们提前去王夫人那里告了状,晴雯早被赶走了。在王熙凤眼里,晴雯地位低下,但又掐尖要强,自然不被人太看重,而且不如袭人她们,但是在贾宝玉眼里,晴雯风流灵巧又年轻貌美,但是顺便提一句,晴雯没有攀高枝,到死也没有和宝玉发生过什么。

而拌嘴撕扇是什么原因呢?起因是因为贾宝玉在换衣服时,晴雯帮他拿扇子,不小心手滑扇子掉地上了,贾宝玉说了晴雯几句,还大吵一通,最后丫鬟婆子们跪了一地求贾宝玉不要生气,但是这丫鬟心里都默默把这笔账记在晴雯头上,晴雯有贾宝玉护着,但是丫鬟们就惨了,还要被连累,晴雯还一气之下撕一匣子扇子,如此真的不像是奴婢敢做的事情。

可是怡红院也变幻莫测,先前生气或者生病都有贾宝玉护左右,但死前却墙倒众人推,被赶走,被抛弃,在危难时刻贾宝玉始终没有伸出援手。有人说晴雯是真性情,但是我觉得在时代背景下,真性情不是一个好词,她直接断送了生命,晴雯没有受过什么教育,贾宝玉没有教会她任何做人的道理,她就这样肆意开心在这怡红院,在这封建时代生活着,最后要了她的命。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贾府上下几百号人个个一双富贵眼睛,人人都想着争权夺利、争荣夸耀。下等奴才想变成中等奴才,中等奴才想要变成赖大那等上等奴才,这转变的过程中总要夹杂着辛酸、斗争、甚至鲜血。

而对于怡红院的丫头们来说,很多时候,想要一步登天,仅仅拿下一个人就够了,这个人就是宝玉。袭人就是这个幸运儿。

袭人原是穷人家卖给贾府的奴才,不算家生子,身份上比鸳鸯、晴雯这些丫头要自由得多。袭人一开始服侍的贾母,后来再服侍了湘云,贾母因见其心地纯良,恪尽职任,便与了宝玉。

某个元宵节,袭人的母亲兄长因家里逐渐宽裕,便想着赎回袭人,可是袭人却不愿意回家了,为何?只因此前她与宝玉有了云雨情,宝玉自此视袭人与别个不同,而在袭人眼中,跟宝玉有了这层特殊的关系,宝二姨娘的位置便有了几分把握。

当然,痴心妄想要通过宝玉攀高的何止袭人一人?便是那喂鸟的丫鬟林红玉也有此打算,不过她运气实在点背,刚瞄准了机会出手就被秋纹、碧痕发现,遂被怡红院这些高一级的丫鬟们打压到心灰意懒。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林红玉因此转移目标至贾芸身上,根据前八十回的线索,这对小夫妻结局最令人欣慰。

但是,即便这些丫头对“图谋不轨”的丫头虎视眈眈,也终究有疏漏的时候。

好比碧痕,打发宝玉洗澡时整整花了两三个时辰,算下来是尽六个小时,一对少男少女共处一室,最后地上汪着水,床上都是水,能做些什么事呢?当然不是在打游戏。所以,碧痕与宝玉也有了肌肤之亲,而这可能也有碧痕主动勾引的成分。

宝玉就是这么活龙似的人物,哪个丫头都想接近,即便端茶递水都是好的,可是有一个丫头却不以为然。连宝玉赤裸裸的暗示都当面拒绝了,这个丫头就是晴雯。

在第三十一回,宝玉与晴雯斗嘴后被薛蟠叫去喝酒,晚间回来时见院中榻上有个人躺着,以为是袭人便坐在榻沿,推着问昨儿踢的伤处有没有好点,谁想这人不是袭人而是晴雯,两人在为白天的吵架做总结后晴雯便称要洗澡,宝玉道:

“我才又吃了好些酒,还得洗一洗。你既没有洗,拿了水来咱们两个洗。”

宝玉说这话,仅仅是为了洗澡而洗澡吗?我们来看看此时的情景和白天发生了什么。

白天宝玉与晴雯斗嘴时,袭人出来劝架,期间晴雯揶揄袭人:

“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

什么意思?就是你们两做的那些事我都知道了,可是你袭人的身份不过也跟我一样,你跟宝玉的关系够的着称“我们”吗?我不承认。

而在宝玉听来,他有可能认为晴雯在嫉妒袭人与自己有了云雨之事,晴雯这是在吃醋也是在抗议。

到了晚间,宝玉与薛蟠喝酒回来,已是微醺状态,这时候的宝玉可能有点意乱情迷,所以看到榻上躺着个人,第一感觉就是跟自己经常狎昵的袭人,沿着榻坐下来便推。

在这两种条件下,宝玉才对晴雯提出一起洗澡的要求,在喝醉的宝玉看来,晴雯吃醋袭人与自己的“亲密无间”,那她应该渴望这种机会才对。

谁知晴雯一听便摆手大笑,说出了碧痕与宝玉洗澡的趣闻来。晴雯这回复很妙,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什么,可你看错我了,我不愿意做那鬼鬼祟祟之事!

讲一下贾宝玉脖子上那块通灵宝玉奇石,从红楼梦前80回当中,无论是从宝玉出现也好,是被提及也好,总共有13次,这13次当中又把它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呢就是25回,之前有六次。这六次通灵宝玉出现,是一种泛泛地被提及,比如说第八回,贾宝玉从雪姨妈那块喝醉酒回来,袭人扶着他睡一下,就把这块通灵宝玉摘下来用绢子包好,塞在褥子地下,说怕第二天带的时候会冰到他的脖子!那么到第14回秦可卿出殡,被点名道姓的要见贾宝问的那句话就是闲的那个宝贝在哪里。

当然了,在第六次也就是第25回出现的时候,就显示了也就是他唯一的一次离异非法的,因为这13次当中除了这一次之外,其他的觉得特别现实,这一次是怎么说的,说贾宝玉和凤姐中了马道婆的妖法,并在垂危,忽然来了一个癞和尚和道士,就拿了这块通灵宝玉持颂一番,吩咐人把它挂在卧室,然后就把这两个人的命救回来了,这倒是挺神奇的。那么二十五回之前的这六次之后,通灵宝玉再次出现那么多半就出现在宝黛的吵架过程当中,其中第36回跟大家来说一说,小编觉得这一回特别有意思,这一回说是为了激励问题在吵架,只不过形势相当特殊。

这回说的是宝钗来到怡红院,正好宝玉在午睡,袭人坐在床边一边给宝玉赶蚊子这一边给宝玉绣肚兜,都这个时候袭人要出去走一走,就请宝钗在房子里面的坐一坐。宝钗坐的过程当中呢,就发现这个肚兜很可爱,不由自主拿起这个开始做绣活了,他在秀的过程当中,恰好黛玉和湘云也到了怡红院,书上说隔着纱窗往里面一看,就看见宝玉穿着银红砂衫子,随便地睡在床上,宝钗坐在旁边做针线活,这个镜头刚巧被林黛玉看到!林黛玉走了之后,里面的宝钗刚刚做了两三朵花瓣,就听见宝玉在梦中里面开始喊说是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宝钗听到这个话就不觉的镇住了。

这个场景,为什么说有意思?因为是三个主角都在里面,但是场景特别特殊!比如说宝钗看见了宝玉在睡觉没看见他,那黛玉看到宝玉和宝钗,但是宝玉和宝钗也没看见黛玉,所以这个时候在黛玉的眼睛里面就是满满的金玉良缘,那么宝钗却听到宝玉说木石姻缘,那明显的就是对金玉姻缘的一种非常坚决地抗拒,所以说先是黛玉呆了后世宝钗镇住了,说实在的都是为了那一块宝玉的通灵宝玉。也就说贾宝玉其实他的本质,对于这个他出生在这个封建贵族家庭这种要求,他父亲对他的要求,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对于这种要求来说,他就是一个无用的顽石,那么对于贾宝玉的地位和天赋来说,那么他又是老祖宗也好,宝钗也好,袭人也好,他们心目当中的一个宝玉,所以说这块通灵宝玉在现实生活当中出现或者被提到,不是宝玉黛玉宝钗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宝玉和黛玉在发生不愉快的时候,所以王国维先生把通灵宝玉解释为欲望的象征,不是借以证实他欲望带来的痛苦的一个悲观的哲学,小编觉得这个可能有点太牵强附会了,可以这么说。但是王国维先生在这个里面也感觉到了,通灵宝玉在书里面对贾宝玉总是带来痛苦,并没有带来幸福的这种感觉,那么为什么说现实生活中的矛盾要用这种比较离异的或者说神奇的这种宿命来解释。

《红楼梦》贾宝玉身边有袭人、晴雯、麝月、秋纹、碧痕等八个大丫头;佳蕙、春燕等八个小丫头,后来又添了一个芳官在宝玉身边伺候。这十多个丫鬟最后只有一个麝月陪宝玉到最后。

王夫人说袭人和麝月笨笨的,其实这两个人谁都不笨。袭人自不必说,她有明确的人生规划,一步步都是奔着姨娘的目标努力。然而袭人以为宝姑娘当了宝二奶奶,她就可以顺利转正,成为名正言顺的姨娘时,袭人还是离开了贾府。麝月当然也不笨,麝月只是低调、藏拙。

麝月能留在最后的原因如下:

一,麝月有能力、忠心又不张扬。麝月对自己的定位非常准确,虽然她是宝玉的大丫鬟,但她从来不仗势欺人。例如小红给宝玉倒一回茶,秋纹和碧痕就开始讽刺挖苦小红。从未见过麝月讽刺挖苦别人。麝月不掐尖要强,总是默默工作。袭人病了,她让老妈妈子们歇歇,小丫头子们顽顽。大家都出去了,只有她留在房里看家,怕火烛等不安全。麝月有能力,袭人让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当袭人要强她冲锋的时候,她马上锋芒毕露。袭人与婆子吵架,落入下风,找来麝月,麝月利用贾府的规矩给婆子扣了顶大帽子,驳得婆子哑口无言。一场风波,被麝月消弭于无形。怡红院几次大规模的吵架,都是麝月维护了怡红院的面子。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麝月的能力。正是由于麝月安分守己,不像晴雯,处处抢尖。俗话说枪打出头鸟,晴雯就是那个出头鸟,麝月不是出头鸟,她很本分,与袭人关系匪浅,因此抄检大观园后,王夫人还表扬了她。麝月比较忠心,她只是一心伺候主子,没有其他想法,当贾府败落时,她也不会弃主而去。麝月有能力,忠心又不张扬,因此能留到最后。

二,麝月陪伴宝玉到最后,书中已有暗示。“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节里,麝月所掣花签为“荼縻”花,题为“韶华胜极”。“韶华”是指人的青春年华,“胜极必落”则突出美好的时光马上过去。宝玉觉得不吉利,所以会把签藏起来不让大家看。签中又引用宋代王淇《春暮游小园》里的诗句“开到荼縻花事了”,荼縻花是最晚才开的花,有苏轼诗:“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曹雪芹以花喻女儿,用荼縻花则表明“三春去后诸芳尽”。正好印证麝月是陪伴在宝玉身边最后的女儿,陪伴照顾宝玉于贫寒之中。

文:润杨阆苑

往期精彩评论:

151773评论《《红楼梦》别不相信,林黛玉才是大观园里人缘最好的姑娘》《红楼梦》别不相信,林黛玉才是大观园里人缘最好的姑娘

想那灵河,想那三生石,想那游离在离恨天。幽幽的幻境,茫茫的大荒山。青埂峰,无稽涯,温柔乡里的滚滚红尘,女儿如水,浊臭污男。官家如虎,仕途凶险,终将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蓬撤席散。维脂砚书香,了了空空,为人作笑谈。

感谢网友的评论!欢迎更多网友的精彩点评。

在贾府里的芳官,被王夫人赶出贾府,成了水月庵里的小尼姑。

芳官是清代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是贾家为了满足贾元春亲人的需要而买回来的。芳官在怡红院,得到了宝玉的照顾。因此,她变得无所畏惧。

芳官唱正旦出身,唱戏的职业,因为宝玉的维护而更加肆无忌惮;她不仅和干妈何婆婆为一盆洗发水吵架,还和一袋茉莉粉吵架赵姨娘骂。

与此同时,为了一个小丫鬟,她还公开参与了怡红院内部人员的调配,私下许诺,让柳五儿进入怡红院。瑞官给了芳官一包玫瑰硝,芳官递给宝玉看,来问候宝玉的贾环闻到香味,便向宝玉要。

芳官以瑞官的礼物为由拒绝,回家找剩下的。但没有。我不得不拿另一袋茉莉粉敷衍贾环。这并不意味着贾环笑着伸手去接她,但芳官把茉莉粉扔到炕上,让贾环自己捡起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935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