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是什么意思?

雷神是什么意思?,第1张

一:雷公

雷神(lei shen):俗称雷公,是古代汉族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出自《山海经·海内东经》。

古代人们对打雷这种自然现象不十分了解,因此逐渐演化出一系列有关传说。 在古代中国,雷神的形象是不断演变的。最初,人们把它塑造成人头龙身的怪物,敲打它的肚子就发出雷声。后来才渐渐变成尖嘴猴脸的形象,并逐渐定型。在道教神话中,编造出了许多数量、各种级别的雷神,最基层的是"雷公",上一层的是普通的"雷神",再上层是"雷王"。传说雷王出生在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名叫陈文玉,后来成为神仙。 道教中级别最高的雷神是"普化天尊"。"天尊"在道教神仙中属于最高级别,"普化天尊"是所有雷神的总司令。 在中国人的理念中,雷神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死去。汉族民间把雷神的生日定在农历6月24日,这一天要举行祭祀仪式。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雷州半岛的雷神都是叫雷首宫,宝诞日是:农历正月廿八,这天家家户户水果、饼干、供品祭拜和请来醒狮团和鹰雄团、舞龙团、戏班、年例大巡游等等大舞大乐,人欢神乐,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二:电母

电母又称闪电娘娘,是汉族神话传说中雷公的妻子,主要掌管闪电。除了一般职务之外,据说当雷公跟电母吵架的时候,天上也会雷电交加。

电母是汉族民间信仰和道教所尊奉的女神之一。

古代汉族人民对打雷这种自然现象不十分了解,因此逐渐演化出一系列有关传说。 古人的理念中,雷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死去。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仞rn   冀州j    豫南y   山北之塞s

 B魁父ku   渤海b    叩石ku   孀妻弱子shuāng

 C匮乏ku   始龀ch    箕畚běn   一厝朔东cu

 D陇断1ng  智叟su    荷担h   出入之迂yū

 2 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2006年安徽省中考题)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北朝民歌《木兰诗》)

 (3)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5)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7)_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8)子曰:“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4 按提示默写诗文名句。(2006年安徽省中考题)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能给我们丰厚的精神滋养。请写出两句表现奉献精神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写出两句表现爱国精神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外均可)

 4填空完成下列成语,然后指出它们各出自哪一篇课文。

 一()作气出自《》

 门()若市出自《》

 ()公移山出自《》

 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D 忌不自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B、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D、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⑴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后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⑵结合诗的意境,分析首句和末句的诗眼是什么。

 二阅读理解

 (一)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7“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说明这两座山有何特点

 8“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这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9用原文填空。

 ①愚公决心移山的原因是:

 ②愚公认为山可以移走的原因是:

 ③愚公移山的目标是:

 ④解决焉置土石的办法是:

 ⑤                     说明了运土的艰苦。

 ⑥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

 ⑦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的原因是:

 ⑧表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

 10下列四种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妻献疑”的原因是,怜惜丈夫年老,挖山的土石无处放置。

 B“遗男”“跳往助之”,其母居然同意,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遗男”的母亲。

 C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情节的出现,含义在于愚公移山的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

 D选文第二段叙述的是愚公决心移山,但其妻对他移山的行动表示反对。

 11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何作用

 (二)和氏献璧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12给下面句子中的粗体字注音。

 (1)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2)奉而献之厉王()

 (3)王以和为诳()

 (4)而刖其左足()

 (5)厉王薨()

 13解释下列句子中粗体词的意义。

 (1)武王使玉人相之

 (2)王又以和为诳

 (3)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

 (4)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5)遂命曰

 14指出下列句子中粗体词的用法,并解释它们的意义。

 (1)泣尽而继之以血

 (2)吾非悲刖也

 (3)贞士而名之以诳

 (4)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15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粗体词的意义。

 16说出下列句子的特点,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1)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2)此吾所以悲也。

 17和氏献壁的故事常用来比喻什么

 三、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910年,德国习性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母亲后边。但是,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小鹅形成对某个物体的追随反应,它就不可能再对其他物体形成追随反应。用专业术语来说,这种追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而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它只承认第一,无视第二。

 于是我们发现,人类对任何堪称“第一”的事物,都具有天生的兴趣并有着极强的记忆能力。不经意地,你就能列出许许多多的第一。如世界第一高峰,中国第一个皇帝,美国第一个总统,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等等。看来,人类确实像那只小鹅那样,承认第一。在生活中,人们同样对第一情有独钟,你会记住第一任老师、第一次获奖等等;在市场上,第一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往往是第二的几倍数……现实生活中,你有过“第一”的经历吗你对“第一”又是如何认识的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1C“龀”读chèn

 2(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关山度若飞(3)大漠孤烟直(4)山随平野尽(5)病树前头万木春(6)千里共婵娟 (7)江山代有才人出(8)不耻下问

 3表现奉献精神的名句示例: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爱国精神的名句示例: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鼓曹刿论战庭邹忌讽齐王纳谏愚愚公移山

 5D“忌不自信”的“信”是相信,“必以信”的“信”是讲实话,“时时而间进”的“间”是不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的“间”是夹杂的意思,“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面”是当面,“面山而居”的“面”是面对的意思,D项的“方”都是方圆的意思。

 6(1)潮水夹带着雨水,来势汹汹,给人以急迫感、音响感;由于潮涨潮落,风雨飘摇,加上天晚,河边自然无人了。“春潮“、“野渡”、“春雨”、“小舟”,声、色、动、静交错叠映,都历历如在眼前,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首句“独怜”字,末句“自”字是诗眼,幽独的诗人似乎与自生自荣的自然景色合二为一了。

 10 高、大8为后文山被移设下伏笔。

 9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③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④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⑤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⑥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⑦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⑧河曲智叟亡以应。

 10D11伸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12(1)pǔ(2)pěng(3)kuāng(4)yu(5)hōng

 13(1)察看,鉴别(2)欺骗(3)称(4)打磨(5)于是

 14(1)动词用作名词,眼泪(2)动词意动用法,以……为悲伤(3)名词用作动词,称(4)兼词,于之,从中

 15(1)它,代玉璞的这么(2)以……为,认为用

 16(1)介词结构后置。和氏于是抱着那块玉璞在楚山下哭。(2)判断句。这是我悲伤的原因。

 17良宝见弃,埋没真才。

 三、作文

 可以正面立意,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即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活在别人的阴影下,不如去另辟天地。可以从反面立意。即不赞成材料中的观点。比如“第一”只有一个,如果没有强烈的开拓能力或仍处于学步阶段,那就跟在别人屁股后边吧,何必非要做“第一”呢

 写好这篇作文,一要把“第一”具体化,比如“第一”次的`经历:爸爸妈妈吵架,你第一次勇敢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长大了!或者写第一次不被人理解、受到不公正待遇——我哭了!或者写自己在数学竞赛中是如何战胜自己拿了“第一”的。比如对“第一”的认识:那些跑在时代最前面的先驱者(第一)往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等等。或者写在考试中拿第一的人,在别的方面不一定出色等。

 二要写出“第一”所具有的内涵,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从人的一生中很多的第一次中选择有着独特感悟和认识的事情来写,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无论好还是坏,也无论是痛苦还是喜悦,从开掘上讲,要分析所写事件的意义与价值,要提炼出鲜明而深刻的主题。如果写成议论文,你可以谈人类对“第一”的关注,谈要有敢做“第一人”的勇气,谈做“第一”的光荣后面的汗水,可以从反面谈不做“第一”,只要心灵自由,跟着别人前进又有何妨总之,怎样认识“第一”,如何面对“第一”,应是表达的重点。

 [学生例文]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钱汪胜

 曾经有位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弄来几只毛毛虫,把它们顺次围成了一个圈,并在圈外放了一些松叶,那是毛毛虫最为喜爱的食物。毛毛虫过了一会儿便开始爬动,每一只都在都在爬动,而且是一只跟着一只在爬动,然而就是没有一只离开这个圈子。几天之后,这些毛毛虫竟然全都活活饿死了。就在它们身边的松叶依然完好无损。这些毛毛虫,死的时候,还是围成一圈。原来,毛毛虫有种“跟随者”的习惯,即始终跟随前面行动,就是这种习性让它们不幸丧命。

 毛毛虫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没有这种情况呢习惯于随大流,甘于平庸,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身上,盲目追随只会茫然无知,遭受欺凌而又无从反抗。他们是人类中的“毛毛虫”。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其中体现的就是一种独立自主、勇敢开拓的斗志。一只鸡虽然渺小,但五脏六腑俱全,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拥有独立的鸡格,鸡头可以决定一只鸡的生活方式。而凤尾不过是高级附庸。鸡头应该是开拓者,他们餐风露宿,披荆斩棘,在历史前进的大车上,他们掌握着方向,他们也遭遇过狂风暴雨,然而他们挺住了,他们成了世界的领导,人类的强者。

 综观史册,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代骄子屈原,何曾是因为尾随别人而名垂千古流芳白世的面对家国日衰,谗谄蔽明,邪曲害公,屈原誓死以谏,却遭放逐,本可效仿其他士人,投奔别国,有人也曾劝他说:“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然而屈原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怨生《离骚》,命丧汨罗。屈原被逐,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犹如落汤之鸡,然而这只鸡,始终高高地昂着高贵的头颅,“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举世皆醉而我独醒”。屈原走出了自己绚丽的人生,给《离骚》注入了不死的灵魂。试问如果屈原抛家弃国,苟且偷生,义节佳话何从谈起《离骚》真义何从谈起

 做鸡头,自然要承受痛苦。做鸡头,凡事要有主见,要迎难而上,独立去面对一切,虽非凤尾,却同样有开拓者的顽强与艰难。而做凤尾,虽有庇护,只不过是将自己的命运寻个寄托,妄想从此一劳永逸。殊不知安于落后,凤尾永远是凤尾,永远被人看不起,永无出头之日。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凤尾的悲哀。看看近代中国,滴滴血泪无处不是悲哀的见证。而独立发展的新中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不是早就发出醒狮的吼叫唱出雄鸡的高歌吗

 最后,撰写一联:

 凤尾无风无雨一世无名

 鸡头有苦有累千秋有业

 横批: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点评]

 用“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熟语做题目,巧妙地揭示对“第一”的认识,角度非常机智。文章从毛毛虫谈到人,从人谈到国家,事实雄辩,道理透彻,分析有条有理,开篇先用故事引起读者的兴趣,接着自然过渡到人类社会,提出论点,并作阐释。谈“鸡头”,着重于分析屈原的精神操守;谈“凤尾”,略点近代中国的滴滴血泪。在两者的对比中表明自己的观点。结尾撰写对联,更是新人耳目,又一次点题。

1、拍婚纱照。

2、定酒店,酒席的桌数还要包括帮忙的、婚庆的,最好还要多定几个包间,新娘及双方长辈、领导肯定是要有包间的。

3、定好婚礼当天婚纱、手捧花样式以及当天新娘妆面。

4、谈司仪及婚庆公司,订当天的背景、花门、拱门、流程等等。

5、按照司仪定的情况买东西,比如说蜡烛、红纸、喜字、长辈胸花等等。

6、一般是婚庆公司那边负责当天汽车的装饰和胸花、手捧花的制作。也可以自己找花店定做自己想要的样式。

7、定喜糖及喜糖盒子。

8、确定酒席的人数,买请柬、发请柬。

9、买新郎当天需要的全部行头,比如西装、领带、鞋、要带、领结等等。

10、定酒水、及香烟。

11、定婚礼当天帮忙的人员名单及****,主要是定下总管,请大家出来吃顿饭,因为帮忙的当天基本没时间好好吃饭,还有就是让总管和大家都认识一下,方便总管当天调度。

1、喝茶

“喝茶”在粤方言里称作“饮茶”,广州人爱“饮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饮食文化。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到广州时,就曾与贴身侍卫上过茶楼饮早茶。

毛泽东有“饮茶粤海未能忘”诗句。在广州,民间以茶相待已成为一种礼节,如有客到,第一件事便是奉上一杯“靓茶”,第一句话是“请饮茶”,以此表示主人的热情、友好和礼貌。

2、飘色

飘色艺术起源于是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其形式及原理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色板,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故而叫飘色。属于社火表演艺术形式之一。

3、生菜会

生菜会,中国信仰风俗。一种祈拜观音以求子求财的集会。中国民间以夏历每年正月二十六日为观音菩萨诞辰。流行于广州、南海、顺德一带,起源于明末清初,式微于解放初期,有300多年的历史。生菜会吃生菜,起初是为了“迎生气”。

4、舞醒狮

舞醒狮是传统舞狮中的一种,至今仍然流传于广东以及广西两省的一些地方,舞狮在中国流传着很多不同的派系也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在中国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意义。

5、木鱼歌

木鱼歌简称木鱼,也叫摸鱼歌,是广东省的传统说唱艺术之一,属于弹词系统。流行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江和南路一带。起源于明末,清代以后兴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074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