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佛时的发心菩萨,都要度众生,故有众生可度。因从菩萨的立场来说,一定有众生可度,到了初地以上的菩萨,虽已经知道没有众生可度,但他还要度众生;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则是自然运作度众生,自己却已经不再度众生。成佛之后,便不度众生,无众生可度,只是众生自度,以其善根、福德、因缘的多少,而能感得佛与菩萨的化现而做救济;那是众生心中的佛与菩萨,不是佛与菩萨的本身。
而菩萨就是佛的法性的显性表现,菩萨不能像佛那样光明周遍一切,但是菩萨可以用嘴传法,用行动表示,以什么身体显现给世人,都是去显渡众生的相,在世人凡眼看到的就是菩萨怜悯众生,其实菩萨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远远超过那一般意义的慈悲,他是渡众生不居功,无我相,就是法性的本然,我们不可以理解为菩萨无情,这就是以凡心分别揣度了,我们都是有感情的,佛菩萨的慈悲就是情的至高体现,这种情我们无法体会罢了,所以我们感激佛菩萨,与佛菩萨结缘,有这些情感并没有错,只是你要体会佛菩萨的情区别于我们这种自私的情感。
菩萨座下莲花开歌词所表达的情感是对信仰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词:清风吹到法门外,妙法常修智慧常在,梵雨滴落心池流向心海,莲从池面浮出天地盛开,自在修行观自在,送子送福人人朝拜,甘露润泽众生脱离苦海,眼观尘世百态善哉善哉。菩萨座下莲花开,阵阵幽香飘满天外,青衣款款修在池畔,那声声梵音飘然入心怀。菩萨座下莲花开是2017年发布的由马双云作词,路勇作曲,王不火演唱的歌曲。
菩萨 这也是梵文的翻译 它的全称是菩提萨缍
菩提的意思就是觉悟 萨缍是有情 如果当时翻译成觉悟有情 那就一点味道都没有了 采用梵文的音 简译成菩萨
所谓的觉悟 觉悟什么呢?就是佛的境界也就是所谓自利利他 自觉觉他的这个觉悟 借用孟子的话 以先知觉后知 就是先知先觉的人 教导后知后觉的人 一个人如果觉悟了 悟道了 对一切功名富贵看不上 而万事不管 脚底下抹油溜了 这种人叫做罗汉 但是菩萨境界则不然 觉悟了 解脱了世间一切的痛苦 自己升华了 但是 看到世上林林总总的众生 还在苦难中 就要再回到世间广度一切众生 这种牺牲自我 利益一切众生的行为 就是所谓有情 是大乘菩萨道
有情的另外一个意义是说 一切众生 本身是有灵知 有情感的生命 所以叫做有情 古人有两句名言「不俗即仙骨 多情乃佛心」一个人不俗气很难 能够脱离了俗气 就是不俗 不俗就是神仙 菩萨则牺牲自我 利益一切众生 菩萨是佛弟子中 走大乘路线的一个总称 佛教里表现实相叫示现 为表达那个形相 大菩萨们的示现都是在家的装扮 譬如大慈大悲观世音 大智文殊菩萨 大行普贤菩萨 以及一些菩萨等 都是在家人的装束示现 除了大愿地藏王菩萨 这个道理是什么呢?就是说他是入世的 外形虽是入世的 心却是出世的 所以菩萨境界谓之大乘 罗汉境界住空 不敢入世 一切不敢碰 眼不见心不烦 只管自己 但是菩萨道是非常难的 一般说来约有几个路线 楞严经上说 自未得度 先度人者 菩萨发心 自觉已圆 能觉他者 如来应世 前两句说 有些人自己并没有成道 但是有宗教热忱 愿意先来救别人 帮助别人 教化别人做善事 任何的宗教都有这样的人 自己虽没有得度 没有悟道 却先去救助别人 这是菩萨心肠 也就是菩萨发心
佛菩萨好比我们的母亲,我们在外面玩的太久了轮回太久了,母亲很担心我们让我们回家,但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母亲给我们指出了路,有的人想回去了就跟着这条路走,但是有的经过了一生也没走到终点(跳出轮回),这辈子再次闻到佛法好又找到了这条路,能不哭么,这是我们潜意识里的记忆。您是很有佛缘的人,建议您精进学佛,争取这辈子了生死啊!加油!
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是生命的根源,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明,人因为有情爱,所以轮回生死;人因为有情感,因此称为「有情众生」。情爱并非专指男女之间的爱情,举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同胞之间的袍襗之情、忠臣爱国之情等,都是情爱的表现,乃至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一种情感。
感情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因此只要合乎法律、道德,都是佛教所容许。佛教并不排斥感情,但却主张以慈悲来升华感情,以般若来化导感情。佛教鼓励夫妻之间要相亲相爱,亲子之间要互敬互谅,朋友之间要相互惜缘,进而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亦即将一己的私爱,升华为对一切众生的慈悲。例如:佛陀为父担棺、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等,证明佛教对于合乎情法的世间人伦,并未否定和排斥。又佛陀为阻止琉璃王攻打祖国,因此静坐路中,以「亲族之荫胜余荫」,感动琉璃王退兵;佛陀对弟子的爱护,诸如为患病比丘看病、为阿那律穿针,乃至佛陀的本生谭,遍载佛陀累世修行慈悲的事迹。因此,《涅槃经》说:「慈即如来,如来即慈。」
慈悲是人类情感净化的善美境界。过去一般人的观念里,出家人割爱辞亲,离俗舍世,是不孝而且无情。事实上,佛教上自教主佛陀,乃至历代高僧大德,都是本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把对亲人的小爱升华为对众生的大慈悲。例如佛陀成道后,对耶输陀罗说:「耶输陀罗!请你谅解我的做法,我虽然对不起你个人,但我对得起一切众生。现在,我终于修满了历劫的愿望,成就了佛陀,我以广度众生为我的志愿,请你为我欢喜。」佛陀的慈悲,已然超越世间的情爱,甚至后来耶输陀罗也出家修道。所以,真正爱护一个人,是引导他趋向正道,帮助他日臻成熟,而不局限于形体上的长相厮守。
佛陀对亲人如此,对于冤家仇敌也是一样,佛陀常说:「提婆达多是我的善知识,是我的增上缘。」佛陀的爱是建立在「怨亲平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上。佛门中许多感人肺腑的孝行,如目犍连救母、道济侍亲必躬、陈尊宿编织蒲鞋孝养母亲,无著感化胞弟世亲,广传大乘;裴休送子出家,并作〈送子出家警策箴〉,惕励其子以求道为贵;惠心沙弥之母,勉其用功道业,不以皇帝赏赐为荣,不以母亲一人为念等,皆是化私爱为大爱的至真至善的感情,更是情爱净化的高度显扬。又如马尔巴为成就密勒日巴,运用各种善巧方便,付出无比的心血加以 。这种恨铁不成钢,陶铸后学的发心,就是来自慈悲的力量。因此,人类的情爱,除了儿女私情,更有舍弃个人贪欲的无限慈悲。
情爱人人需要,但是情爱有染污的,有纯洁的;有占有的,有奉献的。情感如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情感处理得当,则不失为一种鼓励向上的力量。爱如冬阳,可以溶化冰雪寒霜,可以激发人性的真善美;但是,如果爱得不当,譬如爱的对像不对、观念不对、方法不对;爱得不正常、不应该,则不但会使双方产生烦恼痛苦,甚至因爱生恨,导致身败名裂,丧生灭顶。因此,佛教认为染污、占有、自私、执著的情感是学佛者的障道因缘。所谓「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我们必须慎思!
然而,「法非善恶,善恶是法」,感情处理不当,固然能障碍道业,但是「爱的净化是慈悲,爱的提升是智慧」,如果能将爱升华为慈悲,则「慈息贪欲,悲止瞋恚」;又《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弘益众生。」慈悲是诸佛菩萨度众不倦的原动力,人人若能以慈悲相待,则一切众生皆得福乐,世界必能和平。因此,佛教主张:「以智化情」、「以慈作情」、「以法范情」、「以德导情」,亦即用理智来净化感情、用慈悲来运作感情、用礼法来规范感情、用道德来引导感情。把自私占有的感情,转化成无私的道情法爱;把有选择、有差别的情爱,净化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奉献,这样的情感生活才能更丰富,更隽永。
佛的弟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人是有情众生,人是有情感的。人从那里来?佛教讲就是爱。十二因缘中,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它们是一个链条,彼此套在一起。佛祖也主张,在家的弟子过正常的生活,出家弟子有出家弟子的规矩。佛祖的教导是非常自由的:你愿意出家你就出家,不愿意出家就不出家,但是各有规章制度。
佛教还有个词是慈悲,佛教的爱和慈悲有上什么不同呢?爱是自私的,爱是痛苦的,它是一个人暂时占有欲的满足。就像一个人爱唱歌,爱跳舞,但是他不能蹦蹦跳跳二十四个小时。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暂时的感官 的满足。就像人身上痒,他用指甲挠一挠,感觉很舒服、很快乐。如果一个人不痒,那么他就不会挠。
佛者,大慈悲心也,佛陀怎么样教导众生在爱的世界里过好自己的人生?佛陀告诉我们,用慈悲去运 ,用理智去净化爱,用礼法来规矩爱,用般若来化导爱。慈悲是无条件的,是不分对像的,是没有界限的,是没有时间限制的。爱,相反,它是有范围的,有适当的空间和距离的。你是我的父母亲、兄弟姐妹,我就去爱他。出家人把爱升华到慈悲,不仅关心自己的父母,还关心天下所有需要关心的人。不管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他有苦难,只要他有痛苦,只要他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就会按照菩萨道勇往直前,不求回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
佛教的慈善事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般若蜜贯穿始终。当一个人有烦恼的时候,爱也是一种烦恼,慈悲是一种智慧。当你感觉到爱带来痛苦的时候,就把心量放宽,想一下慈善事业。你对儿女做的再多,他认为是应该的。他吃饭都很困难,喝水都很困难,连基本的医药都没有,你出一千,出三千,给他打一口水。当他喝到水的时候,那种快乐,你的快乐会超过他。相信我们都有善心、都有善行,都有同样的感受,希望在爱护自己家人的同时,也关心社会上需要帮助、需要爱护的人。
出家人怎么对待情感?出家人也是有情感的,吃五谷杂粮。出家人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行无常、观法无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被这层皮迷惑了。剥落这层皮,每个人都都是我们不愿见到的。当我们的身体受到意外伤害的时候,流出一点血,在身上或地板上,你不会感觉它干净。你眼睛里、耳朵里、鼻子里、口腔里每天都流出很多不干净的东西。把这层皮揭开之后,你就不会自恋,就会对一切众生起一种慈悲心。
真正能看淡物质生活的人是少数,也就是说真正能出家的人是少数;多数人喜欢物质的生活,追求感官 和物质享受。但是,佛陀说:「因爱生忧,因爱生怖。」也就是说,当你爱它的时候,你就会怕它失去,产生了恐怖。你会保护它、爱护他,比如你买了一辆汽车,你就会怕他压坏了、怕他被偷了。多一件东西,就多一份担心,就多一份烦恼。所以说就比如人的八万四千根头发,一根是一个烦恼。多一样物质,就会多一样烦恼;多一份物,就多一份罣碍。出家人把它剃了,剃掉所有的烦恼,没有罣碍,什么烦恼也没有。
佛法有比丘道、有菩萨道,中国是大乘菩萨道,不仅关注自己的解脱,而且在闹市红尘中自己坐在那里、如如不动、出淤泥而不染,这是值得赞叹的!
玄奘大师从印度回来后,唐太宗两次劝他还俗、一起治理江山,分半个江山给他,玄奘大师说:我从小是在水里长大的,你现在让我到陆地上生活,我不能适应。你的心计、领导才能我没有学会;我从小就出家,我的使命就是学习佛法、弘扬佛法。唐太宗就不强迫他了。第三次他就让宰相房玄龄大力支持,让他在西安翻译佛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世俗人眼中,有很多人对佛教不了解,认为佛教是迷信,认为出家人可有可无。认为是不是(出家人)没有什么能力才跑到佛门去了?其实大错特错,在唐朝的时候,出家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制度。玄奘大师当时是十三岁,年龄不够,在考场外转来转去,非常郁闷。考官问他:小青年,你在外边转什么?他说我想出家。考官问你多大了?他说我十三。你这么小出家干什么呢?他说弘扬佛法,最终的目标是成佛,现前的目标是弘扬佛法。所以说,出家人有远大的志向,非帝王将相所能为。
所以顺治皇帝赞叹:「黄金白璧未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黄金白璧多、金银财宝多值钱,当然,对大家来说小case,但是「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当然,出家人看起来悠哉游哉,其实也很辛苦,为了众生也要刻苦,日夜操劳。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出家人的那种奉献精神:「不为自己谋安乐,但愿众生脱离苦!」
自古,帝王将相、社会贤达、士大夫为什么与出家人交流呢?出家人不会与他争名夺利,不会笑话他、看不起他,不问他今天是平民、明天是官员,永远平等看待,永远是朋友。希望今天在座的我们,永远是朋友!
这次佛法的大门为大家敞开了,希望清华大学国学班的总裁们、总经理们来到佛教圣地,沐浴佛的智慧、沐浴佛的阳光,相信这次长安之行、「长安悟佛禅」给你们带来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关于佛教与情感,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佛陀的格言》。薄薄的一本,网上就能搜到。另一个是《建设佛化家庭》,关于佛陀怎么教导在家弟子:先生怎样爱太太,妻子怎么爱丈夫,父母怎样爱孩子,母亲怎样爱女儿,怎么和邻居相处,怎么孝敬父母。佛陀是大慈悲的、佛陀是大智慧的,我们能接受佛陀的教育是幸福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