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不让许褚拿下徐晃?

曹操为什么不让许褚拿下徐晃?,第1张

徐晃是曹操五子良将之一,在投奔曹操之前,徐晃曾为杨奉部将,曹操将汉朝皇帝掌握在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徐晃曾跟随杨奉讨伐曹操,曹操看到徐晃,很喜欢他,于是,让许褚出战,两个人最终大战五十合战平,后来,满宠偷偷地去说服徐晃归降。

虽然许褚和徐晃战平,但是,实际上,许褚的武力,比徐晃高些,试想,如果曹操让许褚打败徐晃,徐晃还会投降吗?

许褚和徐晃大战,在《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徐晃当先,大叫:“曹操欲劫驾何住!”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许褚之所以和徐晃战平,我想,应该有曹操爱才的心理,所以,许褚手下留情了。

曹操说的很清楚,在《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操即鸣金收军,召谋士议曰:“杨奉、韩暹诚不足道;徐晃乃真良将也。吾不忍以力并之,当以计招之。”

从这里可以分析,如果不是曹操爱才,喜欢徐晃,真拼命的话,许褚不留情,应该能把徐晃打败。

后来,曹操让满宠扮作小卒,偷偷去见徐晃,说服了徐晃。满宠说的很清楚,曹操不忍心硬拼。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宠曰:“公之勇略,世所罕有,奈何屈身于杨、韩之徒?曹将军当世英雄,其好贤礼士,天下所知也;今日阵前,见公之勇,十分敬爱,故不忍以健将决死战,特遣宠来奉邀。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晃沈吟良久,乃喟然叹曰:“吾固知奉、暹非立业之人,奈从之久矣,不忍相舍。”宠曰:“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晃起谢曰:“愿从公言。”宠曰:“何不就杀奉、暹而去,以为进见之礼?”晃曰:“以臣弑主,大不义也。吾决不为。”宠曰:“公真义士也!”晃遂引帐下数十骑,连夜同满宠来投曹操。

满宠劝降徐晃之后,还想让徐晃杀掉主公杨奉,但是,徐晃断然拒绝了。可见,徐晃光明磊落,是个真正的大丈夫,绝不是卖主求荣的小人。

曹操为什么不让许褚拿下徐晃?让徐晃心服?而是派人劝降?

这是因为,曹操想给徐晃留一点颜面,作为招降的条件。

如果曹操下令,把徐晃打的颜面扫地,以徐晃的人品和性格,肯定很有骨气,绝不会投降曹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但是,曹操摸准了徐晃的心理,选择了战平和劝降,给了徐晃一个很好的台阶,给了徐晃足够的面子。所以,徐晃才选择投降,不然,徐晃宁愿战死,也不会投降。

徐晃不杀故主,有情有义,抛开善于统兵,就凭这也是当之无愧的五子良将。

关羽一人战许褚和徐晃两人的联手发生在下邳之战,而且是刘备、张飞已经被曹操击败的情况下,关羽所守的下邳城其实就是一座孤城了,关羽虽然武艺高强,但从总体形势来看,失败在所难免,非武力不如人,而是形势使然。

当曹操准备攻打关羽镇守的下邳城时,程昱给曹操献了一计,用刘备手下的投降之兵作为内应潜入关羽的城池中,再以诱兵之计引诱关羽出战,最后内应外合夺取下邳城,再派人劝降关羽即可,程昱的计谋其实可以总结为八个字:只能智取,不能力敌。

关羽

换句话说,关羽在曹营的声望是相当强大的,为了劝降关羽,曹操可是下了血本,先后派出夏侯惇、徐晃、许褚三员大将,外加几百名硬弩兵,才勉强把关羽困在土山,关羽即使再厉害,也是双拳难敌四手啊。

当时的情况是夏侯惇在前,负责引诱关羽出城,同时阻止关羽向前逃窜,徐晃和许褚一左一右,负责关羽不能从左右两边逃走,而加上数百张硬弩封锁了后面的出路,关羽根本就没有地方可逃,只能逃到一座土山上,暂时被困住。

关羽

事实上,关羽为了想冲出包围圈,奋力与徐晃和许褚交战,徐晃和许褚两人联手战关羽,却被关羽杀退,什么叫杀退?徐晃和许褚其实是有任务的,就是防止关羽出逃,徐晃和许褚联手战关羽,居然还被关羽击退,那么徐晃与许褚两人能不能打败关羽?为何会不是关羽对手?

事实上,许褚与徐晃两人的武力,大致是等于或者稍微大于关羽的武力,但也要看当时的战场情况,当时是许褚和徐晃两人接到的命令是困住关羽,不让他逃走,因为曹操想活捉关羽为自己所用,曹操经常干这种事,比如看到赵云大闹长坂坡,也想把赵云收为自己用,还下了不得伤害赵云的命令。

关羽战徐晃

相信土山之战时,曹操明显是下达了不能伤害关羽的命令,但在客观上却造成了自己一方将领的畏手畏脚,徐晃和许褚肯定也会知道这个命令,不能伤害关羽,等于对战时就是畏手畏脚了,再加关羽为了保住城池,是相当拼命的,这样一来,徐晃和许褚的联手就打不过关羽,毕竟一方拼命,一方畏手畏脚,相信最后的结果都会知道。

这在徐晃、许褚联手战关羽的过程中就表现出来了,正常情况下,徐晃与许褚两人的武艺合起来应该能击败关羽,但当时的情况却是徐晃和许褚两个人被关羽杀退了,估计许褚当时内心非常郁闷吧,这一仗打得那是相当窝火。

许褚

所以关羽凭借一人之力杀退了徐晃与许褚的联手,如果是一对一单挑的话,无论是徐晃还是许褚,都不是关羽的对手,许褚虽然是曹营第一猛将,但比起关羽来说,还是差了不少。比如白马之战,徐晃败给了颜良,许褚不敢上前迎战的情况,曹操还是请了许都的关羽出马,才斩杀了颜良,要是许褚厉害的话,曹操怎么不让许褚去迎战颜良呢?

再说了,许褚可是好战的人,仗着自己武艺高强,只要看到武艺接近的,就会有一种冲上去大战三百回合的冲动,许褚这一点和张飞很像,如果不是许褚觉得自己没有把握打赢颜良,也会像徐晃那样挑战颜良了,毕竟与自己平手的徐晃都打不过颜良,这个参照对比让许褚没有挑战颜良的信心。

许褚战马超

按照正常情况,关羽可以10个回合击败徐晃,因为关羽一个回合就斩了颜良,颜良20回合击败徐晃,算起来关羽只需要颜良一半的回合数就能击败徐晃,虽然在襄樊之战两人大战80回合战平,但那不过是关羽手臂受了伤,不能使力,要知道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就有82斤了,这么重,再加手臂受伤,武艺大打折扣,另外当时关羽的年龄也不轻了,60多岁了,无论是力气还是精力,或者是耐力都下降了,不如年轻力壮的徐晃。

如果是关羽战许褚的话,应该在100回合左右能击败许褚,因为许褚能与徐晃在50回合战平,说明短时间内,徐晃武艺是不输许褚的,但时间长了,徐晃肯定败,这个没有疑问,但许褚也不是比徐晃强很多,所以关羽战许褚,其实用不了太多的回合数,就会击败许褚,以估算来看,关羽100回合应该能击败许褚了。

关羽

事实上,整个三国演义中,能战胜关羽的只有吕布一人而已,赵云也只能与关羽战平,其他的如张飞,武艺稍弱于关羽,典韦和许褚武艺弱于张飞,马超更是弱于关羽,但张飞和马超两人能与关羽在300回合之内战平,真正的胜负要等到300回合之外了。

许褚和徐晃都是曹操大将,武力值很高,许褚号称虎痴,和马超、典韦战平,徐晃是五子良将,曾击败受箭伤的关羽。徐晃也曾和许褚交手,五十合不分胜负,但是,徐晃却二十合败给颜良,颜良比许褚厉害?

在正史中,渭水一战,许褚拼死保护曹操,如果没有许褚,曹操就死了,徐晃也不差,救援樊城,击败了关羽,关羽只得退走。在演义中,徐晃和许褚两个人交手,战平了,而徐晃和颜良交手,二十合就败了。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行不到数程,前至一高陵。忽然喊声大举,杨奉、韩暹领兵拦路。徐晃当先,大叫:“曹操欲劫驾何住!”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 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徐晃和许褚两个人打了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曹操心里非常欣赏徐晃,想收降徐晃,由此可以看出,徐晃的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许褚出了名的虎痴,力气很大,徐晃能与许褚战平,足见其武艺不低,和许褚差不多。

而徐晃在战颜良的时候,二十合就败了,可见颜良的厉害。不仅徐晃败了,曹操手下的那些大家,都惊到了,蒙了,不知所措。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颜良横刀立马于门旗下;见宋宪马至,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 于阵前。曹操大惊曰:“真勇将也!”魏续曰:“杀我同伴,愿去报仇!”操许之。续上马 持矛,径出阵前,大骂颜良。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操曰: “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

颜良是袁绍手下大将,河北四庭柱之一,武力值非常高,史书记载和文丑一样,勇冠三军,颜良接连斩杀吕布手下投降曹操的部将宋宪和魏续,徐晃出马之后,二十合被击败,显然,徐晃武力不如颜良。

那照这样说,许褚的武力不如颜良,也就是说,颜良比许褚厉害?

事实上,徐晃战平许褚,是因为徐晃武艺不低,但力气肯定不如许褚大,徐晃的优势是武艺和技巧,许褚的优势是力气大,俗话说,有力气就占便宜,所以,两个人战平了。

而颜良二十合击败徐晃,显然是颜良武艺比徐晃高,在徐晃之上,但是,颜良的力气也许和徐晃差不多。

如果颜良和许褚打起来,颜良强在武艺上,许褚强在力气上,两个人互有优势,也许也能战平。

关羽打不过是被徐晃阴了一手,许褚是没尽全力。

01、关羽被徐晃击败。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徐晃曾和许褚两人联手都被关羽击败,那次是在下邳,在这里就不多阐述了,起码证明关羽的武艺确实要比徐晃高。关羽与徐晃也是老乡,两人都是河东郡人。徐晃击败关羽发生在襄樊之战中,关羽通过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在许都的曹操都惊呆了,于是派徐晃带兵前去协助曹仁,共同抗击关羽。徐晃来到前线时,先稳住不急于交战。而此时孙权与曹操在私下勾结,东吴吕蒙偷袭荆州并占据荆州,徐晃观关羽大军士气低落,就准备出战,徐晃这个幺儿是老阴货。由于两人是老乡,徐晃就与关羽拉拉家常,然后就开始交战

在三国演义中徐晃击败了关羽,是因为关羽左肩有伤所不敌。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关羽大军士气低落,荆州失守对于关羽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不仅士气低落,包括他本人情绪也一直比较差,完全,没有前面擒于禁斩庞德那样的气势了,气势弱了实力肯定会下降。

二是徐晃真的阴,前面踢倒了徐晃在开战前与关羽拉家常,这其实就是在降低关羽的防备心,关羽经历人生大起大落,回想当年自然是无限感慨,哪有心思战斗,因此徐晃其实是胜之不武的。但在正史上,徐晃击败关羽主要是在打仗方面击败关羽,至于单挑都那是没有的。

02、徐晃战许褚。

徐晃与许褚大战同样发生在《三国演义》中,那个时候徐晃还是杨奉的手下,杨奉与徐晃带着汉献帝从长安逃了出来,而曹操此时准备迎奉天子,正带兵前去迎接,但徐晃以为曹操是看来劫持汉献帝的。便骑在马上随时准备出战,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许褚请求出战。

曹操看到徐晃那般模样,心中也是喜欢的不得了,曹操是出了名的惜才,所以在许褚出战前,就交代过许褚自己要收服徐晃。徐晃与许褚两人大战了五十几回合,最终没有分出胜利,但这次其实许褚没有出全力,这也是有证据的。

在后来铜雀台箭术比武,徐晃夺得第一,曹操将锦袍(奖品)给徐晃,徐晃刚拿到锦袍,此时许褚就出来强夺,最后两人争的面红耳赤,锦袍也被撕毁了。从这里看出许褚其实对徐晃很不服气,再结合当年那一战,猜测徐晃就是不服当年一场战斗。

毕竟徐晃可是能马超大战几百回合的男人,实力绝对是在徐晃之上的。这些所谓的武将大战其实都是三国演义的故事,在正史中,两军交战是不会先派出一个人来单挑的,大家都是凭借兵力,能力,计谋来获胜的。

喜欢读三国的朋友都会发现一些看上去似乎挺矛盾的地方,尤其是武将们的打斗。比如说,马超在渭南之战时,二十合就打跑了张郃;而张飞却在瓦口关“三五十合”也没能击败张郃,似乎武艺远逊马超;但葭萌关之战,张飞与马超又战成了旗鼓相当,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差距。

关羽也一样,大家都知道,在下邳城外的土山之役中,关羽确实击退了许禇和徐晃的联手,感觉上不亚于吕布之勇。但在樊城之战中,又被庞德百合战平,次日再斗还吃了大亏,几乎折却一世威名。

那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就根据《三国演义》中原著的内容来分析一下。

在《三国演义》的第25回中,曹操率大军到徐州攻击刘备,刘备和张飞趁曹军远道而来,士卒疲惫,搞了一次夜袭,结果被曹操识破,提前设下埋伏,揍得落花流水,刘备和张飞各自奔逃,只剩下关羽独守下邳城。

怎么攻取下邳呢?曹操和谋士程昱定下计策,差派降兵老部下混入城中里应外合。然后“引关公出战”,诱敌出城,中途设伏兵“断其归路,然后说之可也”。

大家注意到,程昱说“说之可也”,那就给这次战斗计划定下一个基调,不能杀死关羽,而是要说服他投降。

夏侯惇诱敌,许禇和徐晃引伏兵截其归路,曹操动用了他阵营中武艺最为高强的三名猛将。计划很顺利,关羽果然上当了,被夏侯惇诱出城外二十里开外,“左有徐晃,右有许褚”突然杀出,截住关羽归路。关羽勒兵欲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

关羽的武艺肯定在许禇之上,也完全能击败徐晃,但要两人联手,关羽还能击退,分析一下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许禇、徐晃奉曹操之命,要截住关羽,而不是要干掉他,所以许禇和徐晃并未拼全力作战;

2关羽身陷危境,又遭到曹营两大高手的夹击,关羽情急之下,以死相拼,战斗力爆涨;

3许禇的兵器是板门刀,徐晃的兵器是开山斧,都是需要抡圆了砍的,需要一定的空间,两人联手作战,必须保持一段距离,不能伤了队友,离得太近了又难免刀斧相碰,影响发挥;

4徐晃这厮不善与人合作。大家知道,不仅这次在土山合作,徐晃和许禇合作被关羽击败,后来徐晃和张辽在延津渡合战文丑,张辽倒了霉;徐晃和张郃在乌林道合作,被赵云击退;徐晃和张辽、许禇在葫芦口合作,又被张飞打跑;徐晃和张郃在米仓山合作,又被赵云震住。

所以说徐晃是个猪队友,不适合与同袍合作。

知道了关羽击败许禇、徐晃联手夹攻的原因,咱们再分析一下关羽与庞德的樊城大战。

关羽是个力量型的猛将,他的兵器是一杆重达八十斤的青龙偃月刀。力大刀沉,尤其最狠的就是战斗前期的一马三刀,与他对阵的敌将往往是“战不三合”就被斩杀或打跑。如果奋力挺住了关羽的前期几个大招攻杀,就往往能够拖入持久战。

力大刀沉是关羽的优势,当他获得赤兔马之后,更加如虎添翼,力大刀沉再加上马快,速度、力量和武艺完美合一,这段时间的关羽俨然横行天下,威不可当。

但是,再迅捷的骏马也是有衰褪的时候,到了赤壁之战后,赤兔马就有些上年纪了。大家记得,关羽在长沙城与老将黄忠厮杀,百余合不分胜负。次日再战,黄忠诈败,关羽尾追,黄忠屡次虚拽弓弦,关羽闪躲。后来被黄忠在吊桥边立住马,一箭射中盔缨。这充分说明赤兔马已经衰老,速度不行了。如果放到当年白马坡之时,早就“赤兔马快”,再“脑后一刀”把黄忠剁掉了。

到了樊城之战时,不仅赤兔马完全老迈得只剩下了象征意义,关羽也已经年近六旬。年龄对于一个力量型的猛将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而庞德正是壮年,血气方刚,抬棺而来,决死而战,气势雄烈。而关羽身为蜀汉重将,镇守一方,又是全军统帅,自珍自惜,当然不会和庞德这个敢死队长玩命相拼,气势就落在下风。

关羽对庞德的战斗风格也不了解,他只能通过关平来探知一下,而曹营中与关羽曾经对战过的武将就多了,庞德完全能从他们口中对关羽的战斗风格了解得更为详细。

关羽年龄已大,赤兔马又老迈,武力值下滑,还对庞德没有足够的警惕和重视。而庞德以死相拼,先奋力顶住了关羽前半段的猛攻,后面就成功拖入了持久战,所以就能够战至百余合不分胜负。

同时,庞德还针对关羽防箭能力差的弱点,制定了有效的“虚作拖刀计”,实则暗箭伤人的诡计,一举成功,射伤关羽,几乎挫了关羽一世威名。

“重视打骄狂,有备战无备,多算胜寡算”是庞德能够得逞的主要原因。 

在《三国演义》当中,罗贯中成功的塑造了许多的绝世猛将。比如有着万夫不当之勇的吕布,长坂坡当中七进七出的赵云,温酒斩华雄的关羽等人。那么在这其中,颜良和许褚分别作为曹操和袁绍手下响当当的大将,如果这两个人生死相斗,究竟谁能更胜一筹呢?其实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答案,但是由演义的描述来看,颜良的能力其实要高于许褚,如果这两个人打起来,颜良百回合之内必杀许褚。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在演义当中,曹操手下谋士程昱对于当时颜良的评价。要知道这程昱可以说是曹操非常器重的一员谋士,而其才华可以说是非常的优秀。相信他对于颜良的评价肯定是较为客观的。据《三国演义》原文描述:程昱曰:“某举一人可敌颜良。”操问是谁。昱曰:“非关公不可。”操曰:“吾恐他立了功便去。”

当时来看,其实不仅仅是程昱,就连曹操都对于他手底下的武将没什么信心。而单从这一段文字来分析,其实颜良还是被曹营诸将十分忌惮的。这从曹操和程昱的对话当中不难分析出来。程昱的意思其实就是,除了关公曹营当中没有谁能够稳赢颜良,包括了猛将许褚在内。那么有的人就该问了,为什么颜良这么厉害,却被关羽一刀就给砍了,难道是关羽太厉害了吗?

其次就来分析一下关羽斩杀颜良的战绩,其实这次战斗并不公平。单看关羽的能力来看,其最强悍的莫过于前几刀的能力。温酒华雄当中,华雄之死就可以佐证这一点,毕竟好歹华雄也是一流武将,但是在极其短的时间内被关羽杀害,可以看出关云长擅长速战而不胜于耐力。但是关羽斩杀颜良其实算不得有效战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关羽杀死颜良其实靠的并不是真刀真枪的对阵单挑,而是偷袭取胜。据《三国演义》描述: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从这段描述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按照演义当中正常的情况,单挑双方要先互相通报姓名,然后再打。

而在此战当中,关羽显然是耍了个花招,在颜良正要问他姓名时候直接一刀劈过去。要知道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这一刀下去可以说是又快又狠,可怜颜良这么一位优秀的武将,就这样死于关二爷的偷袭,居然连一回合都没撑过去,让人唏嘘不已。单单从此来看,其实关羽一刀斩杀颜良,并不能算作单挑的战绩,毕竟关二爷之所以能够取胜,靠的其实是偷袭,如果二人真刀真枪的打起来。颜良未必会输给关羽。

最后来分析一下,颜良和许褚二人的能力对比。总体来说其实还是许诸要比颜良弱了不止一筹,单看二人单挑,其实一百五十回合之内,许褚会败。要是论这二人的能力,就逃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徐晃了。毕竟在演义当中,颜良因为死的太早了,他并没有许褚没有直接的交手记录,只能依靠二者和其他武将的交手来推测二人对阵的结局。而在这其中,徐晃显然是一个很不错的参照对象,其一他武艺较为高强,可以说是演义当中的一流武将了。其二,他与颜良许褚二人均有交手记录。从此来看,拿徐晃作为二人武力值的参照还是比较合适的。那就先来看一看颜良面对徐晃的战绩吧。据三国演义描述: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操曰:“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

可见演义对此并没有太多的加以描述,但是通过颜良仅仅二十回合就击败同为一流武将的徐晃,就可以想见他能力的强悍了。而且在此之前,他还斩杀了数名二流武将,可以说真的是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其勇武可见一斑。说完了颜良,再来看一看许褚。许诸也曾经单挑过徐晃,但是看其战绩就显然不如颜良了。五十回合打下来,双方仅仅是战平而已。从辞了来看,其实相对比于虎痴许褚,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颜良显然实力更加高强。可惜死得太早,还没来得及展现。

河北四庭柱指的是袁绍手下的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将,和曹操手下的典韦等人相比,河北四庭柱在战斗力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要看具体发挥。

这两个组合里曾经有六对人交过手:典韦和许褚曾经大战一天不分胜负;许褚和徐晃大战五十多合战平;白马之战颜良二十合击败徐晃;延津之战文丑对战徐晃,徐晃自知不敌败走;官渡之战张郃对张辽两人打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败,随即曹操命许褚助战,被高览截住。

从这六次交手结果看,典韦和许褚、张郃和张辽这两组水平相当,而颜良、文丑要强于许褚。再结合张郃二十合败给马超,而许褚可以和马超打上两百多合看,这两个组合里最强的是颜良、文丑,其次是典韦和许褚,张辽、张郃排在后面。从这六人看,明显袁绍组合要强于曹操组合。

不太好界定的是徐晃和高览。他们两人都和许褚打过,但是高览和许褚战了几个回合书中没有写,而且后来他被赵云一枪挑于马下,无疑影响了对他的评价。而徐晃虽然曾经和许褚战了五十多合打平,不过也有二十合败给颜良的败绩,因此总体看要低于许褚。这两人打起来,鹿死谁手,到底多久能分出胜负就不好说了。

另外典韦和许褚都是出名的猛将,敢拼命,而且对曹操忠心耿耿。如果这一战不许跑,必须拼命,那么他们出手肯定是直接玩命。颜良、文丑虽然武艺高于他们,但是面对这种不怕死的打法需要多久才能击败对手也是问题。毕竟曹洪拼命了也能和马超打上四五十合,典韦和许褚拼命的话,颜良、文丑至少要百合以上才能战胜对手。

所以虽然袁绍的组合略占优势,但是这一战还是要看徐晃和高览能否先于颜良他们分出胜负。如果徐晃先杀了高览,那么协助典韦和许褚,三人还是有一战之力的,看谁发挥更好,否则的话就是曹操组合完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4273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