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励志小故事

名人的励志小故事,第1张

有关名人的励志小故事(12篇)

有关名人的励志小故事1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有关名人的励志小故事2

 这个家穷得什么都没有。家里的小男孩在他亲生母亲死后,看来没好好洗过一次澡,穿过一件干净的衣服,睡过暖和、舒适的床。继母到这个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孩子洗了个热水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在床上铺好松软的厚被褥。男孩看她的目光仍然是陌生的,但不再带有敌意了。

 “没什么。”继母对孩子的父亲说,“我知道他妈妈活着的时候很能干,肯定不会让她的孩子这样邋里邋遢的。我不能让孩子觉得我比不上他的亲生妈妈。”

 男孩个子很高,但经常填不饱肚皮,很瘦。继母虽然也为买不起有营养的食物而难过,但她总能把现有的粗糙食物做得可口。男孩的身体壮实起来,个子也长得更高了。

 继母对孩子的父亲说,“我知道他妈妈活着的时候很能干,肯定不会让她的孩子挨饿。我不能让孩子觉得我比不上他的亲生妈妈。”

 男孩辛辛苦苦砍来的木材被其他孩子偷走了,男孩很气愤,甚至想和偷东西的人打架。继母劝住了他,还给他讲了个故事,说有个猎人,发现自己设的捕兽套捕到的猎物总是被人偷走,他一开始很生气,后来知道偷他猎物的人没有捕兽套,他就把自己的捕兽套送给了对方。当他有一次在森林里受伤,生命垂危的时候,这个人救了他。

 男孩答应不再报复,继母这时又出门去了,回来后对男孩说:“他以后不会再偷你的木头了。”不知道继母是怎样做到的,反正那个顽劣出名的小霸王,从此不敢再偷男孩的木材了。

 “没什么。”继母对孩子的父亲说,“我知道他妈妈活着的时候很能干,也很善良。我想她肯定要教她的孩子做一个好人,但也肯定不会让她的孩子受欺负。我不能让孩子觉得我比不上他的亲生妈妈。”

 家里穷得没法供男孩上学,孩子的父亲也从来没有打算让孩子读书识字,对他来说,孩子到一定的年龄就是干活的工具,就得做工赚钱——这里的其他孩子都是这样的。在这个问题上他显示了作为一家之主的权威,孩子的央求不听,继母的话也不听。而这个男孩天生聪明勤奋,哪怕干了最苦最累的活,稍有空闲,立即就会捧起仅有的几本书看个没完。为此,他还挨过父亲不少打。

 终于有一天,荒凉的大山沟里来了一位老师办流动学校,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继母坚定地迎住了父亲恼怒凶狠的目光,迎住了父亲扬起的粗大的巴掌,护住了男孩,送他上了学。

 继母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妈妈活着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你读书。她平时从不敢顶撞你爸爸,家里什么事都是你爸爸做主,但在这件事上,她就要做主让你读书。我不能比不上你的亲生妈妈。”

 男孩成人了,要到外面自立门户闯荡去了。他含泪来向继母告别,问继母:“我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得来,我以后怎样才能报答您呢”

 继母说:“傻孩子,我想你妈妈活着的时候也肯定不会要你什么报答。对她来说,只要你以后有出息,就是最好的报答了。我不能比不上你的亲生妈妈,我只要能亲眼看到你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就什么都满足了。”

 男孩走了。继母说这话的时候,年纪还不算太大,但山林里恶劣的生活条件和长年累月艰辛的操劳,使她看上去非常衰老。她也不知道自己能撑多少年,能不能活到满足地看到男孩有出息的那一天。再说,她也不知道男孩以后会成为怎样的人,在她看来,男孩只要不像这里的许多人,一辈子种田、砍柴,就是很大的出息了。

 很幸运,她活着看到了这一天。她不但感到满足,还感到了骄傲。这个男孩就是美国的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有关名人的励志小故事3

 1、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2、鲁迅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3、怀素是杰出书法家,草书称为"狂草",他自幼聪明好学 因买不起纸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因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又在寺院附近的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芭蕉树。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但远不及他写的快,后干脆不分黑白和天气在鲜芭蕉叶上写,终成大家。

 4、南宋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宋灭亡他被捕,至死不投降。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5、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6、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7、他自幼聪颖,勤奋实干,未及而立之年已打拼成亿万1豪,堪称人生温拿。33岁时大彻大悟:每日食不过三餐,寝不过六尺,挣再多的钱又有何意义?于是变现所有资产,将妻儿安置妥当,一人一车一卡,逍然洒脱的环游天下而去。三年后,他一贫如洗,落魄而归。这就是前津巴布韦首1洛克·王的故事。

 8、诺贝尔小时候的成绩总是第二,第一名的是柏济,有次柏济病假,他有机会进得第一,诺贝尔却将课堂笔记寄给柏济,期未考成绩发布柏济还是第一。柏济长大后成为出色的化学家,同时也是一代1豪,柏济最后将所有财产捐出设立诺贝尔奖,世界只知道第二名的诺贝尔,鲜少人知第一名的柏济。

 9、居里夫人的一个朋友来做客,发现居里夫人小女儿正在玩枚奖章,忙问:"你应该知道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是多么高的荣誉,怎么能把它给孩子玩呢?"她说:"我想让孩子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将一事无成。"

有关名人的励志小故事4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有关名人的励志小故事5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有关名人的励志小故事6

 23岁那年,他进入新闻行业。由于对画面和拍摄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悟性,他的作品总是别具一格。26岁这一年,他已经在新闻业崭露头角。甚至有人说,他可能会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得者。

 为了冲击这个新闻工作者最大的荣誉,他一直在寻找着机会,拍摄一张具有震撼力的作品。不久,他终于遇到了这样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那天,他接到采访任务,一个经常酗酒的中年人正在殴打他八十岁的母亲。他的母亲不堪忍受,拨通了媒体的电话……接到任务的那一刻,直觉告诉他,他的机会来了。他迅速背起相机,奔赴事发现场。

 他到时,各个媒介的记者几乎都到齐了。那个喝醉了的、以殴打母亲为乐的中年人,正在众多媒体记者面前尽情地展示自己的“野蛮”和“荒谬”。

 中年人全然不顾记者的镜头,没作任何犹豫一把将母亲推翻在地。老妇人惊惶地看着儿子,本能地抬起手想抵挡住什么,中年男人面部扭曲着,带着一丝兴奋和狂躁,狠狠地用脚踢向了母亲的后腰。老妇人仓皇地向后挪动着身体,白发在风里显得格外凌乱……画面让人心酸,他觉得心里仿佛压着一块巨石。他用黑白两种颜色,把这个画面定格在了照片上,那种悲愤的张力,足以震撼所有人。

 他几乎已经肯定,自己可以把普利策奖揽入怀中。

 可是他失败了,以那个画面为题材的所有参赛者都失败了。

 一个权威的前辈对他说:“你的这张照片,震撼力可能已经超越了历史上最好的,但是我们不能把奖给你,你不是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他不服,冷笑着质疑。前辈说:“我想问问你,当那个母亲被自己的儿子殴打的时候,你在哪里”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一下子觉察出了自己的卑下。他扪心自问,当一个无助的母亲屡被殴打继而求助媒体的时候,自己在哪里自己在为了一张照片,冷漠地旁观,对焦,按快门……

 二十年后,他终于成功地夺得了普利策新闻奖。他,就是拉斯贝利。

 站在迟到了二十年的领奖台上,拉斯贝利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或者无论你在做些什么,你做好它的基础,就是先要拷问自己的人性与良知!”

 二十年前那张照片没有帮助拉斯贝利赢得名利,却成就了他的人生。是它让他懂得,什么才是最紧迫的。

有关名人的励志小故事7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有关名人的励志小故事8

  鲁迅

 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有关名人的励志小故事9

 撒贝宁刚进入央视主持《今日说法》时,由于善与人打交道,同事们就对他大有好感。有同事说:“一只没长毛的猴,特别精,逢人就叫老师,永远咧着厚嘴唇笑。”同事们爱说他是“阳光少年”,为人干净、正气。制片人朱海峰夸他:“奇怪,法制节目充满灰暗,但撒贝宁没有负能量,像个大孩子一样。”

 撒贝宁善与人交往,既有浓浓的学生气,为人单纯,也有成熟社会人的气质。正因为如此,他很得人喜爱。在大妈眼中,撒贝宁是个“没有名人架子还挺帅气的孩子”;在大学生眼中,撒贝宁是个“自己的同班同学,多才多艺、才华出众、咋咋呼呼”;在小朋友眼中,撒贝宁是个“可陪他们玩、陪他们闹的大哥哥”。

 撒贝宁善解人意,善于察言观色,善于因势利导,为人打圆场,使参加他节目的人高兴而来,欢快而归。他心里十分清楚,节目的所有挑战始终建立在某种微妙的安全线上。关于节目的“安全线”问题,他这样阐释:“这么说有点玄,但节目有它的气场,一旦打破,要花很长的时间来修补。有点像气功,有一种力量牵着你,你顺着它,节奏合上了就好了。一旦节奏被打破,主持人就会觉得被捅了一刀。”

 在一期《青年中国说》的录制现场,撒贝宁差点“被捅了一刀”,幸好被他察觉及时、纠正及时,才稳住了节目录制的节奏。当时,一位嘉宾冷不防地问励志演说家陈州,目前每场演讲的收入是多少。这是陈州的个人隐私,他很不情愿回答这个问题。在台上的撒贝宁立马察觉陈州的不适、不悦,即刻巧妙、委婉地把话题拐了个弯,把陈州从尴尬境遇中解脱出来,让陈州和嘉宾都有话可说。陈州后来对撒贝宁很感激。事后,撒贝宁袒露心声:“我不是刻意要挡掉,而是我不能让别人尴尬。我天生就是个打圆场的人。”在主持节目时,撒贝宁还能适时地为嘉宾点赞,实事求是地夸他人几句。这些赞美语、暖心话拉近了他与嘉宾的距离,密切了关系,因此博得了许多嘉宾对他的好感。

 撒贝宁擅长圆场缘于他的强烈的群体意识,他很难忽略周边的每一个人。他本人要成为群体中的一个角色,同时也不允许任何人被逐出群体这种状况的发生。他掏心窝子地说:“如果我在,大家不开心,我会觉得这是我的失败,尽管跟我没关系,我把所有责任都扛到身上。”

 为他人圆场,现已成为撒贝宁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使他广结善缘,与很多嘉宾结下了友谊。不过,他与他们的交往,可谓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他极少与颇有交情的嘉宾出来喝一杯。撒贝宁生性喜爱唱歌、演讲与打篮球。打篮球是他最大的爱好,朋友圈固定是那帮打篮球的球友。他有一群北大“死党”,每逢周六,就一块打篮球聊天喝啤酒。只要撒贝宁在,当晚就很high。他会像做拉面一样,把所有人的话揉在一块,再撒出去。

 撒贝宁善与人交往的本领是从小培养的。父亲是部队文工团的话剧演员,家就在部队大院里。那里有很多孩子,撒贝宁每天领着一大帮孩子演戏,布置虚拟环境,召开军事会议,拯救世界。他扮演的是司令,琢磨着另一帮孩子搞什么阴谋。他与大院里的孩子们格外投缘,缘分很深。当父亲转业到武汉后,撒贝宁随父母从广东湛江迁到这里。两次转学,他仍然凭着自己的才智和善交之道,当上了班干部。五年级最后一次转学,班主任把他向班上同学作了介绍,下课后,一群小男孩围了上来,其中一个揪他的衣服,说:“咦,有只小企鹅。”撒贝宁不卑不亢,笑着说:“怎么样,好看吗”从此,他与同学关系就渐渐和谐起来。撒贝宁后来谈起这件往事时,说:“当时,他们就看我经不经得起逗,我要一哭,完了,肯定生存不了了。”

 如今,央视是撒贝宁职业生涯中最长久的舞台,他的主持人角色已广为人知,广为人喜爱。他说:“我要呈现的是美的价值观,美好、温暖、干净。”台里领导对他很器重,也很信任,几乎不干涉他的讲话内容。对此,撒贝宁感慨万分地说:“领导对我太放心了,知道我会有底线。”

有关名人的励志小故事10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有关名人的励志小故事11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有关名人的励志小故事12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

龙头沟位于黄土高坡一个山沟沟里,这是一个拥有300人口左右的村子。因为从外面进村时会有一个像龙头一样的小山峁挡住村子的全貌,就像以前大户人家门厅前的影壁一样,由此得名龙头沟。村里人都信奉这个龙头是保全村平安的风水重地。

这里有人所以有故事。这些故事就像天上的星星,虽然多,但是各有特点。我喜欢讲故事所以我想把我道听途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纯属虚构。

第一个故事:玉梅的故事

故事发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1966年冬天,雪后初晴的一天,刘渠村的小户人家刘余堂正在嫁女,刘余堂之女名叫刘玉梅。玉梅之母生玉梅时难产而亡,玉梅与爹相依为命,虽然孤独,但是日子过得还凑合,爹对玉梅非常呵护,怕玉梅受委屈再未续娶。现在终于盼来玉梅出嫁的日子,刘余堂忙前忙后,都不觉得累。玉梅嫁到了邻村龙头沟,男人是朱宏亮的儿子朱生虎,生虎母亲在生虎五岁时得病去世了只留父子两艰难生活。

两家虽然人丁不旺,但是喜事办得倒是热热闹闹,请了村里的所有人。朱宏亮和刘余堂两位大家长非常满意这庄婚事,因为彼此都能体会对方一路的艰辛。

玉梅长得像一朵水仙花,娇艳又不失庄重。中等个,水蛇腰,洁白如雪的肌肤,浓黑茂密的及腰长发,水灵灵的大眼睛永远闪闪亮亮,像两颗刚出水的黑珍珠,笑起来的温暖能使夏天的荷花在冬天盛开。朱生虎就不用说了,相貌英俊,身高一米八,打眼一瞧就是典型的西北汉子,而且是远近有名的老实人,就知道干活。玉梅和生虎新婚燕尔,你侬我侬自不必说。

玉梅自从嫁到龙头沟,可把其他后生羡慕的不行,都说生虎是个有福人,找了这么俊的婆姨。无论是结婚的还是没结婚的,看到玉梅就收不住眼,每次只要玉梅出现在视线范围内非要盯着玉梅直到看不到才肯罢休。还要再羡慕一番生虎才算正式结束。

某天生虎去赶集,玉梅担着水桶去沟里挑水,村里的朱荣发看到了,立马奔过去抢过水桶就去挑水了,玉梅实在不知如何是好,匆匆回家了。朱荣发挑着水就去了玉梅家,玉梅只得说谢谢。朱荣发是有名的好色之徒。他瞅了玉梅很久了,终于有这个机会接近玉梅,他说,玉梅妹子,以后这种粗活如果生虎老弟不在家,你可以使唤我去做。

转眼一年过去了,玉梅的肚子还没有动静,生虎也着急了,毕竟那个年代大家都很关注这个问题,但是生娃这件事就是看缘分,不能强求。玉梅的肚子迟迟不肯鼓起来,生虎很是着急,带着玉梅去医院检查,结果玉梅一切正常,生虎不能生育。两个人都心情很差,尤其生虎,感觉天都塌了。一路上两人一句话都没有说。这种有很多话想说,又不知道说什么的状态持续了一个多月。终于有一天,生虎首先打破了沉默。他说,玉梅,事情既然是这样。那我现在只有两个想法,第一个就是如果你不想和我过日子的话,咱明天就去离婚,我不耽误你。第二个,如果你愿意和我过日子的话,我保证对你好一辈子。玉梅沉默半晌说,生虎我觉得你人很老实可靠,我有个问题想问你,如果是我不能生育,你会怎么办?生虎脱口而出说,那就抱个别人家的娃,我不会和你离婚。玉梅说,那你不遗憾没有自己的娃?生虎说,人一辈子会有各种遗憾,这可能就是命,我认命。玉梅说,生虎,你是个好人,和你在一起踏实,我也不想离婚更不想让我爸再为我操心。但是你爸那里怎么办?你是独子他老人家肯定不能接受。生虎一把抱住玉梅哭了起来。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玉梅摸着生虎的头说等日子宽裕一点,咱抱养一个孩子吧。生虎哭的更厉害了,把对自己的不幸和对玉梅的感激全融在了这哭声里了。

生虎第二天就收拾行李打工去了,他想尽快挣钱,赶紧摆脱现在的困境,开启新的生活模式。生虎打工走了以后,玉梅一个人在家种地挣公分。朱荣发抽点空子就去玉梅家帮忙,村里传的风言风语,有人说看见朱荣发帮玉梅去收玉米,但是一下午才收了两袋子。肯定是干别的事去了。荣发老婆凤英早就感觉自己男人有问题,最近总是往外跑,下地回来偶然听别人这么说,总算是明白了。气冲冲的径直冲向了玉梅家,正巧遇到朱荣发从屋里出来,凤英开口就骂,你这个骚货,自己有男人,还勾引别人的男人,臭不要脸。朱荣发拉着老婆赶紧往家走。玉梅出门大喊,你没本事管好自己的男人,怪老娘?凤英跳起来骂,大家都来看啊,看看这个不要脸的烂货,瞒着朱生虎偷人,不知道已经偷了多少男人啦。老朱家娶的是个窑姐呀,真是把老先人的脸都丢尽了。玉梅不甘示弱双手叉腰说,老娘乐意,怕你没那本事。村里人估计除了走不动的,其他人全都来了看热闹。朱宏亮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感觉不对劲,听到两个女人吵架的内容实在是羞愧难当,还没走到生虎家门口就气得一栽倒了。几个村干部立马叫来驴车把他送到镇上的医院。并马上通知生虎回家。幸亏送医院及时,朱宏亮是急血攻心,修养一段时间就好了。看到住院的父亲,听到村里的闲言碎语,真是不知如何自处。但是生虎还是选择相信玉梅。

生虎照顾父亲出院,朱宏亮开始在生虎面前数落玉梅的不检点,生虎虽然不想听,但也没办法,他就只是听着,也不做声。过了一个月,朱宏亮身体完全康复了。生虎经过一夜的思考最后还是决定告诉父亲自己的情况。第二天生虎早早来到父亲的家里,一进门朱宏亮就看出来儿子有心事。朱宏亮问耷拉着脑袋的生虎说,怎么了?像被鬼勾了魂似的。生虎如实给父亲说了自己的情况。朱宏亮听了既难过又震惊还夹杂着不相信。问道,你检查仔细了?没有搞错?老朱家男人从来没有过你这种情况,会不会是玉梅的问题。生虎说,检查了两次去了两个不同的医院,而且我们结婚两年多了,玉梅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也是事实呀。朱宏亮难过的一下子瘫倒在了地下。生虎把父亲扶到炕上说,爸没事,好在玉梅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她不和我离婚。我们现在还年轻好好挣钱,把结婚欠的钱先还了,再略为有点结余就准备领养一个别人的孩子。朱宏亮听了慢慢缓了缓,定了定神,说,本来我打算让你和那个水性杨花的女人离婚的,但是如果你是这种情况,恐怕那女人给你宣扬出去以后也找不到什么好婆姨了,那就不能离婚,但是你说的抱养别人孩子也不是长久之计。人心总会变的,万一玉梅过两年后悔了咋办?为了长久留住玉梅我有个想法,你回去和玉梅商量商量。生虎好奇的问,爸啥想法?朱宏亮说,你和玉梅出去打工,让她和外面的男人怀一个孩子,然后回到村里再生下,谁能知道不是咱老朱家的。这样咱老朱家也可以在村里抬头做人了,玉梅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不会想着和你离婚了。生虎默不作声,谁又能体会此时生虎的心情。朱宏亮说,好了快回去办去。看着儿子走出家门落寞的背影,朱宏亮软瘫在凳子上,落下了泪。朱生虎晃晃悠悠的走回家,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模糊不清的,看不清路边人的脸,看不懂这是个什么世界。

回到家,看到刚刚拾柴回来的玉梅满头大汗,朱生虎心里五味杂陈,啥话也没说,直接倒头又睡去了。玉梅感觉生虎不对劲,上去问,生虎咋了?有事可以给我说。生虎说,没事就是刚才出去寻你,衣服穿少了,感冒了,浑身难受。玉梅说我又不是小孩子干嘛寻我,你怕我走丢了吗?生虎说,是的怕你不要我了。玉梅开玩笑的说,暂时不会,然后大笑起来。生虎却没有当玩笑话听,反复回想父亲的话,心里越难受,直挺挺的躺着像个死人似的。玉梅给他熬了小米稀饭,他一口也没喝。陆续几天生虎都萎靡不振,玉梅说,生虎你也没病,干嘛一直躺着,不想过日子了?生虎说,梅,我想要个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你能听明白吗?玉梅说你不能生育我怎么会有自己的孩子,难道我和别人要吗?生虎说,嗯。玉梅没想到自己顺嘴说的一句玩笑话,生虎竟然回答的严肃认真。玉梅意识到了生虎这几天郁郁寡欢的症结所在了。玉梅沉默了。整个空气瞬间凝固了。

玉梅何尝不想要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女人不生育孩子感觉都白来一趟世上,但是世事难料,谁能想到自己男人不能生育,内心是崩溃的也是煎熬的,但是玉梅觉得生虎心里更难受,所以就隐藏了自己的难过。

现在生虎这样说,玉梅突然慌乱了,脑袋里瞬间充满各种想法,心中也是纠结一团。不知道是悲伤还是庆幸还是太荒诞。

玉梅抬起头说,你能忍受我和别的男人睡一起?生虎说,不能,但是我没办法,我不想让你因为我没有自己的孩子。玉梅说那你不怕我跟别人跑了吗?生虎说,不怕,因为你是好女人。玉梅说,你不知道女人成为母亲会变的。生虎说,我会把你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玉梅说,孩子不能没有亲爸。生虎无言以对。玉梅又问,那你想让我和谁要孩子?生虎,我本来打算带你去外地找个外地人,但是我想了想还是你决定比较好。玉梅无奈的笑了。然后说我不去外地。玉梅缓缓地说,给我一段时间。生虎摸不清玉梅的真实想法,但是自己却平添许多烦恼。之前他光想着让玉梅生自己的娃,然后他们一家三口生活就好了。竟然忘记了人世间最割不断的血缘亲情才是阻隔他们的强臂。孩子是需要亲爸的,哪个孩子不想要自己的亲爸,即使小时候不懂,大了也会问的。但是我们可以不告诉他,我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去爱他让他觉得我就是他亲爸。生虎反复思量,总是会出现漏洞,总是不能说服自己。就这样日子一天天的过着,转眼春天来了,农忙时节到了,各个大队都在忙着松地,耕地,播种,撒肥。生虎和玉梅好像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一样,很有默契的都不提生娃的事。可是朱宏亮等不了,村里的闲言碎语飘到个每个角落,如果那些家禽家畜懂人言,估计也全在讨论了。朱宏亮把生虎叫到自己院子里,问到,你咋想的,事情咋没有去办?你想丢祖宗的脸?生虎一句话也不说。朱宏亮气急败坏的说,你真真是丢老先人的脸,我咋生了你这么个龟儿子。生虎一气之下跑回了家。本来生虎觉得自己父亲把自己拉扯大不容易,自己一定要好好孝顺,谁知自己的父亲竟然说出这么刺耳的话,句句诛心。他心内决定短时间不想再和父亲见面了于是路上老远看到父亲他就绕开走了。

这天社员们被安排去给庄稼除草和施肥,玉梅一家和朱荣发一家还有朱万元家是一组,因为他们都是二队。二队的人有去给玉米除草的,有去给黑豆除草的,有驾车拉粪往地里送的,有专门负责施肥的。任务划定以后玉梅他们三家人负责给西坝的玉米地施肥。

玉梅施完自己粪兜里的肥又去取新肥时刚好碰到朱荣发也来取肥。朱荣发碰到玉梅取粪激动的色像全露,还对玉梅说,妹子少取点,不要累着你,哥会心疼。玉梅低声说荣发哥我知道你是个好人,我有件事情要你帮忙,你今天晚上九点来我家堆放柴草的窑里,我给你说,不要告诉别人。说完转身就又去撒粪了。一听玉梅这么说朱荣发恨不得现在就是晚上九点。

玉梅内心挣扎了很久,她之所以选择韩荣发,一是因为村里其他男人都是胆小怕事,有贼心没贼胆,要不就是家里女人太厉害。只有韩荣发色胆包天,老婆又拿他么办法。最重要的是韩荣发弟兄六个在村里算是家族比较大的。没人专门去找他们弟兄的麻烦。再者像韩荣发这样的人也比较好糊弄,只是色,不会想太多。

晚上八点半左右,村里人基本都睡了,韩荣发趁着婆姨孩子都睡着了悄悄的来到玉梅家的草窑,玉梅九点准时也来到草窑,看到韩荣发,玉梅假装有事,说荣发哥,我想让你帮我去要一个迁移户口的名额,我们一家人想迁去公社新规划的那个村子去,你看行不?韩荣发,嬉皮笑脸的说那怎么能行呢,你走了哥会想死你的。玉梅狠狠心说荣发哥,你要你能帮我把这件事办成了,你说咋办就咋办。韩荣发一点点靠近玉梅终于上手了,玉梅认了。第二天中午迁移名单出来了,有朱生虎一家,生虎看了名单高兴的回家告诉了玉梅。玉梅心里很明白是怎么回事,平平淡淡的说,名单出来了,啥时候能住过去还不知道哪,虽然是离国道近但是据说那里现在一片荒凉,没有一户人家,也不知道这个选择是好是坏。生虎说,既然公社说了规划新村子那迟早会落实的么,我觉得离国道近起码还能多见几个外面的人肯定比这个闭塞的山沟沟里强。

玉梅也想如果昨晚我真的能怀孕,以后再迁到新村里,也省很多事情倒也不错。

经过那晚,韩荣发得了好处,对玉梅的好更明目张胆了,感觉得到了玉梅的首肯。但是他老婆凤英虽然拿他没办法,骂别人可是嘴巴子挺利索。凤英感受到韩荣发最近眉飞色舞的样子就像之前招了蜜蜂一样的症状。她知道荣发又和玉梅搞到一起了。每次碰到玉梅就吐唾沫,并且骂几句难听的话,以缓解内心的痛。作为女人玉梅其实也觉得对不住凤英,所以她不像第一次凤英骂她时那么理直气壮了。她大部分时间都假装听不见。现在她发现自己真的怀孕了,更加谨小慎微了。

转眼一年过去了,玉梅的儿子已经百天了,朱生虎自从知道玉梅怀孕都是精心伺候,虽然他也怀疑是韩荣发的,但是玉梅从来没有提及关于孩子亲爸的事情,他也不想知道,就只是怀疑。当然也是一直心存芥蒂,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但是当看到孩子的那一刻他还是被那张天真无邪的脸打败了。他真的开始喜欢这个孩子了。他对玉梅也更好了他知道玉梅也受了委屈更知道玉梅是不会离开他了。因为假如是韩荣发的孩子,那韩荣发也不会承认。因为韩荣发有婆姨有孩子,韩荣发已经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三个孩子了,他无法面对他家中的孩子。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龙头沟的村民从玉梅怀孕开始就议论,咋结婚几年都没有动静,现在突然怀孕了?!是去医院看好了吗?!还是玉梅真的是和韩荣发生的,你说要不凤英总骂玉梅?!他两有事那不是早就应该生了吗?玉梅一嫁过来,韩荣发不就勾搭上了?!要我说玉梅和村里的那几个色鬼都多少有点事情,实在是不好说不好说呀!

日子有时候也太不经过,转眼五年过去了,玉梅的儿子家宝也五岁多了,虽然每家每户都关起门来过着自己的日子但是有些事情一旦发生就注定会变成别人口中的故事。

随着家宝的长大,村民发现家宝似乎和韩荣发的儿子很像。韩荣发一直没有当回事,因为自从那晚过后玉梅压根就没有再让他碰过,而且玉梅还刻意和村里其他后生走的很近。所以他一直没往自己身上想过,现在看到家宝的长相他也动摇了,但是在婆姨面前死活不承认他和玉梅有过问题。玉梅总是会对别人说你看我们家宝鼻子多像生虎。眼睛像我。大家也说,嗯确实是。

1977年5月7日,一个很平常的日子,玉梅拿着框去挖洋芋。这里的人们为了延长食物的存放时间,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家窑洞附近的山根上打几个窖,存放大白菜,胡萝卜,洋芋,苹果等。玉梅家的洋芋窖旁边是一条通向山上庄稼地的大路。玉梅走到洋芋窖跟前看到窖旁边裂了一道小小的缝,也没多想,觉得是春天来了土地松了很正常,这个窖刚去年打的,怎么说也能用个几十年。玉梅扒开窖口外面堵着的石头和土,就进去了,刚坐到洋芋跟前准备挖哪,整个窖顶塌陷了下来。当时凤英扛着锄头刚好从大路走下来看见玉梅进去挖洋芋了。没想到瞬间洋芋窖塌了把玉梅扎扎实实压在了土下。凤英大笑着说道老天爷真是开眼把个祸害带走了。她没有去及时救援,也没有呼救其他人来救援而是加快速度走回了家。过了一会儿听到村里有人大喊玉梅出事了,凤英出来看到村里老老少少都聚在了生虎家。玉梅被土压死了。凤英本来是特别高兴,但是由于自己没有施与援救,所以老觉得玉梅的鬼魂会来找自己,所以天天做噩梦,找了个神婆看了看算了算,才好了。

1978年8月公社新规划的村子好了,生虎带着家宝和朱宏亮,搬去了新村子里,从此和龙头沟的人断了往来。

第二个故事:凤英的故事

凤英是干活的好把式,奈何老公朱荣发是个爱沾花惹草的货。从结婚到现在娃都三个了,韩荣发一直不消停,总是让凤英悲伤难过。

近来又和生虎的漂亮老婆玉梅纠缠在了一起,虽然朱荣发不承认但是女人的直觉很灵的,凤英骂过很多次玉梅。玉梅前几次还反驳,对骂,后面就假装没听见。直到看到玉梅的儿子和自己的儿子长的确实有几分像才知道为啥玉梅最后不还嘴了,是心虚了?!凤英真的有杀了玉梅的心,但是自己的三个孩子哪能没有妈。凤英天天盼着玉梅家出事。终于在凤英的见证下玉梅被土活活压死了。凤英觉得这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玉梅就是该死。玉梅死了,朱荣发也收敛了许多,让凤英觉得之前的一切都就是玉梅的错,是玉梅勾引的朱荣发。

二十年后,凤英的生活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儿子结婚了,两个女儿也出嫁了。凤英妥妥的是媳妇熬成婆,过着幸福的二人世界。最重要的是两个女婿都是做生意的高手,在九十年代的普通人中,是典型的有钱人,每次来看凤英和朱荣发都开着小车,而且小车总是停在村子中心位置的马路边上,村里人都羡慕的不行,男女老少都站在路旁看人家女婿外孙,手里提着大大小小各种包装袋,装着没有见过的好吃的。当然还有最显眼的十斤猪肉。这时就会有人问,莲花,又来看你爸妈呀,你爸妈真是有福气生了你和你姐两个好闺女。

每次女儿们来看望凤英,凤英家就热闹的像过年一样,凤英看着孙子外孙满院子跑,真的是觉得没有白活。这也确实是凤英和朱荣发的人生巅峰时刻。

谁曾想后来会那样凄惨。又过了十年,凤英的儿子朱海峰查出了肺癌,拖了两年就去世了。隔年莲花的老公刘毅得了肝癌三个月后也去世了。大女婿罗建军生意倒是兴隆,赚了许多钱,怎奈勾搭上一个有夫之妇月霞。二人的关系维持了三年,月霞不想再遮遮掩掩下去了,对罗建军说,我和我老公离婚,你和你老婆离婚,咱们俩结婚吧,我受够这种偷偷摸摸的日子了。罗建军说,那怎么行,你有儿子女儿,我有老婆孩子。咱两不能伤害他们。月霞说,如果你不离婚的话,我就住你家去。罗建军说,你不能这样,咱两一开始说好的,只是在一起,不影响各自家庭。月霞说,怨你当初没有骨气不娶我,要不然,哪有现在这么麻烦的事。原来罗建军和月霞在念书的时候就好上了。两个人是初中同学,那个时候人们思想保守,罗建军父母听说月霞和儿子关系好,觉得月霞是个不检点的女人,年龄这么小就和男孩子勾勾搭搭。于是坚决反对月霞和儿子交往。二人还是硬要在一起,这样光顾着谈恋爱,学业一塌糊涂,所以就双双辍学打工。月霞的父母听说罗建军父母不喜欢自己的女儿,还造谣惑众说自己女儿一堆坏话,也不同意月霞和罗建军在一起。最终在双方父母的逼迫之下,二人分开了。以防后患罗建军父母到处托人说媒,希望罗建军能尽快结婚。罗建军在媒人的介绍下认识了凤英的大女儿雪梅。就在两人准备结婚的前几天,月霞出现了,月霞在同学那里听说罗建罗要结婚了,马上来找罗建军,说愿意和罗建军立马去领证结婚。罗建军说我们已经订婚了,一切事情都妥当了,双方亲戚都知道了,我如果不结婚,那对雪梅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最重要的是我爸妈会被气死。月霞听出来了,罗建军不爱自己了,于是心一横转身就走了。回家没有一个月也就嫁人了。罗建军和雪梅结婚了。婚后在镇上开了一个卖衣服的小门市。小买卖做成了大老板,生意逐渐做大了从镇上做到了县里,又从县里做到了市里。钱多了就得找个花的地方。一次去大饭店吃饭,喝多了,出来饭店门口刚好碰到路过的月霞。二人四目相对。罗建军说,月霞你在这里干嘛呢。月霞说,我来买几件衣服,过年了么。两人说话的语气都很不自然。不知道是因为长时间没有见面,还是变陌生了的原因。罗建军说,吃饭了吗?我请你吃饭吧。月霞看着罗建军一身的行头,知道他现在过得应该不错。说,好呀,刚好没吃。于是两人一起进了饭店去吃饭。罗建军给月霞点了几个特别贵的菜。对月霞说,我们有八年没有见了吧,你干嘛呢?月霞说,在家带娃,当个标准的老婆。罗建军说,你男人干啥着了?月霞说,工地打工。月霞说,别问了,我想喝酒。罗建军让上了一瓶茅台。月霞,倒了一杯就喝下去了,果然和平时和的二锅头不一样。但是平生第一次喝这么好的酒竟然是在这里和这个人。就这样二人瞒着家里人又走到了一起。怎奈纸包不住火,偷偷摸摸两年还是被大家发现了。一下子方圆百里的人都议论纷纷了,月霞索性摊牌要和罗建军结婚。雪梅和孩子也知道了,雪梅气到生病,庆幸的是雪梅和罗建军的两个儿子全都站在雪梅这一边。他们对罗建军说,如果你再和那个女人来往,我们以后就和你断绝关系,不认你这个爸。我们两会给我妈养老,你去给别的男人的孩子当爸去,我们不稀罕你。再加上月霞逼的很紧要和罗建军结婚,罗建军权衡利弊,觉得离婚不划算,于是想和月霞分手,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女人留住男人的方法会如此极端。月霞直接给罗建军说你如果不和我结婚,我明天直接搬去你家住,如果你儿子不同意我就直接死到你家,让你们一家不好过,你知道我说到做到。罗建军从没觉得自己如此沮丧,感觉被整个世界都抛弃了。外人对他财富的嫉妒导致对他出轨的事情用尽各种污言秽语,老婆孩子抛弃他,月霞老公禁止她回家,所以月霞把他逼的更紧了,生意也不好做。他一夜间老了许多,但是他没有怨恨任何人,他认为确实是自己错了,最后他做了一个决定。他心平气和的给月霞打电话说明天下午我们一起出去散散心吧,最近公司出了点事,心烦的不行。月霞得意的说,好吧,这个时候就想到我了吧。第二天罗建军穿戴整齐开车接上月霞。一路开向远方,路过一个20多米高大桥时,罗建军把车停下。走下了车来到大桥边看了又看,然后回到车上,月霞说,桥下面有啥?你在看什么?罗建军没有说话,把车退了十几米,然后油门一踩,径直开下了桥。几秒钟的时间,两个生命就瞬间陨落了。谁也不知道罗建军和月霞最后的心里状态是什么样。谁也没想到罗建军会这样解决问题。就给人们一片叹息和不解。朱荣发和凤英夫妇已经不起任何打击了。两人一个月都没有出家门,三次白发人送黑发人,敢问谁能承受的起?!

生活无论多糟糕对于活着的人来说还要继续,转眼到了第二年开春朱荣发拉驴去山上送粪,卸粪的时候驴车向后倒退了几步,把韩荣发推下了山沟,掉进了山坳里,等到凤英找来时已迟了。没过三个月凤英在自家院子摔了一跤,也追随韩荣发去了,至此凤英的故事也完结了。

唏嘘,人生世事无常,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你觉天道有轮回,我觉人命天注定。

1 《鲍君》的阅读答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鲍君

(温州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附答案和翻译)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补充注释: 罝:泛指捕鸟兽的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不敢持归---- (2)问其故---- (3)怪之以为神----

2找出与例句只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例句: 有行人窃取之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C录毕,走送之 D辍耕之垄上

3翻译句子。(3分)

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附答案:

1(1)拿着 (2)原因 (3)以……为怪或对……感到奇怪

2C

3这是我的鲍鱼,哪里有什么神啊?

4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言之成理即可)

附录翻译:

从前有个人(在田野里)设网用来捕捉獐子,(一次)抓了一头獐子而(本主)却没发觉。有一个过路的人偷偷取走了獐子,他想想这样做不仁,于是就用鲍鱼放在网里离开了。本主来后,在网中得到了鲍鱼,感到(很)奇怪,认为这是神,不敢拿回家。于是(人们)造屋建祠庙,称为"鲍君"神。后来有很多来祭拜的人,偶尔有生病的人来(求鲍神后)症愈的,就称真的有神灵。七八年后,放鲍鱼的人经过祠庙,问他们原因,人们详细地告诉了他。这人就说:"这是我的鲍鱼,哪里有什么神啊?"从此人们才停止敬奉"鲍君"。

2 文言文阅读答案刘显传

《明史 刘显传》译文:

刘显,南昌人,天生身材魁梧、膂力绝伦,青年时家贫,为人佣工为生,赶上了荒年,因吃量过大,经受不了饥饿煎熬,便有了轻生的念头。他来到一座荒祠里上吊,不想一连吊了两次,都因为绳子和房椽断了而未遂,刘显以为是有神人护佑,便拜别神像、恸哭而去,混迹于一帮牵夫里,为人拉牵帮佣,辗转经年,到达了天府之国四川,寄居在一所寺庙里,靠打短工和偷吃庙里的供品维持生计。他把偷来的供品扣在一口大钟里,天长日久便被人发现了,他神奇的体力被人们以为是天人下凡。嘉靖三十四年,川南宜宾苗人做乱,巡抚张皋募兵平叛,在众人的劝说纵恿下,刘显应募投军,在首次战斗中,他手舞两把大铡刀当先冲锋,亲手砍杀五六十人,并手擒三名首恶,后军继进,使这场叛乱一举荡平,刘显由此声名大震,从一名走卒一下子升为副千户。从此他一直身历沙场,七年之间凭了战功直升到总兵,其升迁之快,为历代武将中所罕见。

参考:

/linkurl=4iwPIcqEeg8u9CTBVMTRFYNXwaxqjAT820Cli_L7CFbEtY27L-XerGgwrm_KrumjNMEuDRhaESxzmxulImsOKfuDZnb_TzxP2VGrP7wZkE7

注:

《梁书·刘显传》、《南史·刘显传》不详。

3 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每题2分)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A、B两项均读“zhǔ”,A项意为“连缀”,与例句同,B项意为“嘱咐”。C、D两项均读“shǔ”,C项意为“归属”,D项意为“属类”

小题1:可通过语法分析得知。

小题1:理解“秀才”的古今异义。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汉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而且和李斯同乡,又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他担任廷尉。吴廷尉就推荐贾谊年轻有才,能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这样,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 当时贾谊二十有余,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

4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庞德字令明

庞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人也。

少为郡吏州从事、、、、、、又赐子会等四人爵关内侯,邑各百户。会勇烈有父风,官至中尉将军,封列侯。

注译:庞德传庞德字令明,南安郡糩道人。年轻时曾担任郡吏、州从事。

初平年间,跟随马腾攻击反叛的羌人、氐人,屡次立功,逐渐升到校尉。建安年间,曹操在黎阳征讨袁谭、袁尚。

袁谭派郭援、高干等人在河东郡抢掠,曹操命钟繇率关中众将讨伐他们。庞德随马腾的儿子马超在平阳抵御郭援、高干,庞德担任先锋,进攻郭援、高干,大获全胜,亲自斩了郭援。

被任命为中郎将,封都亭侯。后来张白骑在弘农郡谋反,庞德再次随马腾征剿,在两座崤山之间大破敌军。

每次出战,庞德总是攻陷敌阵,打退敌人,在马腾军中最为勇猛。后来马腾担任卫尉,庞德留在马超部下。

曹操在渭南打败马超,庞德随马超逃入汉阳郡,据守冀城。后来又跟马超跑到汉中,投奔了张鲁。

曹操平定汉中,庞德随部队投降了。曹操早就听说庞德骁勇,任命他为立义将军,封他为关门亭侯,食邑三百户。

侯音、卫开等人占据宛城叛变,庞德率领部下与曹仁夺取了宛城,斩了侯音、卫开,便往南驻扎在樊城,讨伐关羽。樊城的众将因为庞德的哥哥在汉中蜀军里,对他产生怀疑。

庞德常常说:“我蒙受国家恩惠,要为国尽义捐躯。我要亲自攻打关羽,今后我不杀关羽,关羽就该杀了我。”

后来他亲自同关羽交战,射中关羽前额。那时庞德总骑白马,关羽的士兵称他为白马将军,都很怕他。

曹仁让庞德在樊城北边十里的地方屯扎,碰上连着下了十几天大雨,汉水泛滥,樊城平地水深五六丈,庞德同众将上堤躲水,关羽乘船进攻,四面包围用弓箭射堤上。庞德披甲持弓,箭无虚发。

将军董衡、部属将领董超等人想投降,庞德都处死了他们。从清晨一直战到过午,关羽攻击更急,箭用完了,就靠近肉搏。

庞德对督将成何说:“我听说良将不怕死,不苟且偷生,烈士不毁大节来求活命。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

更愤怒地投入战斗,胆气也越来越壮,但势越来越大,将士们都投降了。庞德同部下一名将领、两名伍长弯弓搭箭,乘小船要回曹仁营中。

因为水大船翻了,弓箭遗失,庞德一人抱着船沉到水中,被关羽俘获。庞德站立不跪,关羽对他说:“您哥哥在汉中,我想用您为将军,为什么不早投降呢?”庞德骂关羽说:“你小子,什么叫投降!魏王率领雄兵百万,威振天下。

你们的刘备不过是个庸才,岂能和魏王对敌!我宁肯做国家的鬼,也不当贼人的将。”于是被关羽所杀。

曹操听说后很悲痛,为他的死而流泪,封他两个儿子为列侯。曹丕即王位,派使者到庞德陵墓送去谥号。

下诏说:“从前先轸为国捐躯,王雏绝食而死,丧身殉节,前代人都赞美他们。庞德果敢刚毅,赴难立名,当时人们就称赞他,他的大义在当时就很崇高,寡人怀念他,赠他壮侯的谥号。”

又赐给他儿子庞会等四人关内侯的爵位,各食邑一百户。庞会勇猛刚烈有他父亲的风格,官作到中尉将军,封为列侯。

5 郝景春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译文供参考:

郝景春,字和满,江都人。乡试中举,授盐城教谕,因犯过失而罢职归家。启任陕西苑马寺万守监录事,后调为黄州照磨,代理黄安县事。到任刚三日,农民义军突然来攻城,景春等坚守八天八夜,义军撤走。

崇祯十一年(1638),升任房县知县。农民起义军领袖罗汝才率九营之众向熊文灿请降,文灿同意受降,而汝才又犹豫起来。景春单骑至义军兵营去劝说,并与汝才及其同党白贵、黑云祥歃血为盟。汝才到文灿军门投降,而所部诸营分驻于竹奚谷、保康、上津,自己与贵、云祥驻于房县城郊。当时,郧阳各县城墙都被破坏,只有房县有赖于景春安抚,大体上可以防守。然义军杂处其间,居民日夜不安。景春与主簿朱邦闻、守备杨道选一方面修理防御工事,一方面与义军诸营和睦相处。

崇祯十二年(1639)五月,张献忠在谷城举兵反明,约汝才一同行动。景春子郝鸣銮还是生员,有万夫不敌之勇,他对其父说:“房县城为敌攻击目标,仅疲惫瘦弱的士兵不过二百人,城何以守住?”便穿上铠甲去见汝才说“:你难道不念曾与我父亲烧香盟誓之言吗?希望你慎重,不要与张献忠一同作乱。”汝才假意允诺。鸣銮察觉出汝才的允诺并非真心诚意,回来与道选领兵登城防守,而献忠所遣前锋已至城下。鸣銮等斩义军将领上天龙,遣使向熊文灿求援,去了十四次,都未见到文灿。

不久,义军大队人马至房县城下,献忠兵打白旗,汝才的队伍打红旗。忽然两军合在一起并力围攻。义军将领白贵、黑云祥向城上高呼:“把城让给我们,保证无事。”献忠又令张大经来劝降。景春在城上大骂,鸣銮且守且战,坚持了五天五夜。义军损失不少,献忠左足受伤,其心爱战马也被杀死。守军指挥张三锡开北门放汝才入城,城被攻破,道选在巷战中牺牲。大经促使汝才劝景春投降,景春不肯。又问他府库财物何在,景春厉声道“:库藏若还有财物,你们也破不了城!”义军杀一典史、一守备来恐吓他,景春终不屈服,与其子鸣銮一道被杀。其仆陈宜和朱邦闻一家都死。朝廷闻知,赠景春尚宝少卿,建祠奉祀,后又改赠太仆寺少卿。

6 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读书佐酒 (元)陆友仁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

小题1: (1)喜欢 (2)听到 (2分,每小题1分)

小题2:B (3分)

小题3:热爱读书,喜欢饮酒;性情豪放。(4分,答出“热爱读书”或“喜欢饮酒”给1分,答出“性情豪放”或“性情不羁”给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例句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可用排除法,将明显不符合答案的项先行排除。

小题2:

试题分析:先疏通短文,了解内容,根据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再根据自己所学积累判断字词含义。

小题3:

试题分析:阅读第一句“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从性格和爱好两方面概括。

7 王复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予刑科给事中。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为通政参议。也先侵犯京师,邀约大臣出去迎接上皇。众人不敢前去,王复请求出行。于是升迁为右通政,代理礼部侍郎,与中书舍人赵荣偕同前往。敌人露出刀刃夹道威胁他们,王复等人不为此而恐惧。返回后仍担任通政事务,再升迁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赶袭击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晋升为尚书。

锦衣千户陈珏,本来是画工。到去世时,侄子陈锡请求继承百户。王复说:“世袭虽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战功,应不许可。”于是停止。

毛里孩侵扰边境,皇帝命令王复出京巡视陕西的边疆守备。从延绥到甘肃,观察地势,进言说:“延绥东起黄河岸边,西至定边营,萦绕二千多里。险要关口全在内地,而境外并无屏障,只凭墩堡来防守。军队反而驻扎在里面,老百姓却居住在外面。敌人一旦入境,官军还没有行动,老百姓已经被掠夺完了。再加上西南抵达庆阳,相隔五百多里,烽火不能连接,寇贼到了,老百姓还不知道。请迁移府谷、响水等十九个堡垒,置于接近边疆的重要之地。而从安边营至庆阳,从定边营至环州,每二十里筑墩台一个,共计三十四个。随着地势修建壕沟和城墙,以求声息相闻,易于防守抵御。”奏章呈上去后,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改派王复到工部。王复严格遵守法令制度,声名超过在兵部。当时中官请求修筑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复提议放缓这件事。给事中高斐也说灾害频繁,不宜役使万人作无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许可。中官率领腾骧四卫军的,请求发给棉上衣和鞋裤。王复坚持不许可,说:“朝廷制造这些东西,本来是给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发,不用烦劳去缝制。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大应法王割实巴去世,中官请求建寺造塔。王复说:“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没有建造寺庙。现在不应该创立这个制度。”于是只是命令建塔,还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王复喜欢古籍爱好学习,遵守廉洁约束的准则,跟人相交没有城府,当官识大体,在工部任职十二年,碰上灾害变异,谏官说他衰老,王复请求退休。皇帝不许。过了两个月,谏官又弹劾王复。皇帝于是传旨,命令他辞官归乡。死后,被赠予太子太保,谧号庄简。

8 李崇矩,字守则文言文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

4C(直:通“值”,价值)

5C(①是说李崇矩得以免罪;②是周祖的善行;⑤表现李崇矩采用怀柔政策,收服黎人)

6D(“把自己的财物遗落在洞穴中”分析有误。原文“崇矩悉抵其洞穴抚慰,以己财遗其酋长”,这里的“遗”应该翻译为“赠送”,不是“遗落”)

7(1)我与史公得到后汉的厚恩,同心尽力,共同辅助王室,但(由于)被奸邪构陷,史公最终遭到大祸,我也仅仅免于一死。(注意“戮力”“奖”“构”“罹”的翻译,注意“为……所”被动句式)

(2)趁机上书皇上:“上党是我的故乡。我的父亲还是用槁草埋葬,希望能让我护送灵柩回到京师。”(注意“因”“槁”“愿”“榇”的翻译,注意判断句式)

参考译文:

李崇矩字守则,是潞州上党人。年幼时孤贫,有善行,为乡里人所推服。汉祖在晋阳起兵,驻扎在上党,史弘肇当时任先锋都校,听说崇矩的名声,召来任为亲吏,乾祐初年,史弘肇总领禁兵兼任京城巡检,常常残杀军民,身边的部属害怕,慢慢都离开了他,只有李崇矩事奉他越发谨慎。弘肇被诛杀时,得以身免。

周太祖与弘肇向来交情很好,即皇帝位后,访求弘肇的亲属故交,找到崇矩。对他说:“我与史公得到后汉的厚恩,同心尽力,共同辅助王室,但(由于)被奸邪构陷,史公最终遭到大祸,我也仅仅免于一死。你是史氏家的故吏,请你替我寻找他家的近属,我要怃恤他们。”崇矩推荐史弘肇母亲的弟弟福。崇矩历来主持他家家事,把财产都收集拢来交给福,周太祖赞美他,把他收用在世宗军中。

宋朝初年,李筠叛乱,任命崇矩率领龙捷、骁武左右射禁军数千人驻屯河阳,率领所部进攻大会砦,攻克下来,斩敌五百人。改任泽、潞南面行营前军都监,与石守信、高怀德、罗彦瑰在碾子谷共同大败李筠的部队。泽、潞平定时,派崇矩先入城,收管图册,管理府库。趁机上书皇上:“上党,是我的故乡。我的父亲还是用槁草埋葬,希望能让我护送灵柩回到京师。”皇帝答应他的要求,赏赐很多。部队回到京城,正遇判三司张美出任地方官,朝廷任命崇矩为右监门卫大将军。

开宝初年,跟从皇帝征伐太原。军队班师回朝途中,任命崇矩为后殿。驻扎在常山,染上疾病,太祖派太医诊治,命他乘凉车回京城。崇矩叩头说:“凉车是天子的座车,让我乘坐此车是加速我的死亡啊!”坚决谢绝得免。

太平兴国二年夏天,黄河河防常常决口,诏令崇矩乘驿马从陕到沧、棣,巡视河堤。这年秋天,出京任邕、贵、浔、宾、横、钦六州都巡检使。不久,改任琼、崖、儋、万四州都巡检使,部下军士都害怕他,崇矩拿出所有的器皿金帛,一共值钱数百万,全部分给军士们,他们才被感动。当时黎贼扰乱,崇矩到他们的洞穴一一加以抚慰,把自己的财物赠送给酋长,黎人都感德归附。换任回朝,授任为右千牛卫上将军。雍熙三年,命他代替宋偓,任判右金吾街仗兼六军司事。端拱元年,去世,终年六十五岁。追赠太尉,赠谥号为元靖。

9 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

小题1:(1)少,很少 (2)离开 小题2:你很贫困,晚上带着十千钱回去,恐怕要被人盘查 小题3:(1)平时很少有过错,本来就是个好人。

(2)於令仪对他的善举深深地感动了他。 小题1:试题分析:此两句意思为“你平时很少有过错,怎么当起盗贼来?”“(他)已经离去了,(于令仪)又喊他”,理解句子的意思,字语含义就明确了。

点评:本题不难,句意浅显,容易理解。解释文言字语首先要弄懂句子的意思,在句子的语境中理解字词的意思。

小题2:试题分析:解释清楚关键字词,“甚”:很,“负”:带着,“十千”:很多钱,“以”,无义,“归”:回去;“恐”:恐怕;“为”:被;“诘”:查问。点评:本题不难,句意简单,一看即懂。

文言句子的翻译有三个原则,一是字字落实清楚,符合原意,三是语法遵循现代语言规范,三是语句要通顺。小题3:试题分析:从“邻舍子”的为人本质和于令仪的待人方式上来分析。

“尔素寡过”,说明其人不是道德败坏之人,是偶犯过错,于令仪又如此关怀宽容,让其感动。点评:本题不难,文中有相关的文字信息。

阅读题有的答案就在文中,要根据问题的指向找到要关文段,摘引关键的语句作答。

10 陆元方卖宅的文言文阅读翻译和答案

《陆元方卖宅》原文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注释

曾:曾经

直:通“值”,价值

因:就;于是

甚:很;非常

出水:排水

闻:听见

遽:就

辞 :拒绝

侄:侄子

以为言:就此说了埋怨的话

尔:这样

是:这是

诳:欺骗

但:只

翻译

陆少保,字元方(陆少保)曾经 在洛阳城卖一栋房子,家里人要把房子卖了换钱,买(房子)的人要求拜见。于是元方告诉那人说:“这房子非常好,只是没有排水的地方罢了。”买(房子)的人听到(他说的话)后,立刻拒绝不买了。子侄们埋怨了他几句,陆元方说:“不这样,这是欺骗对方了。”

自从当了《帝国的兴衰》导演以后,我再没有快乐起来的理由。

在苍茫的横店,狂风席卷着乌云。有三次,“闪电”差点击中了我。

第一次是因为道具问题,来横店之前,从各方面听来的大小道消息中,我曾经得到过这样的讯息:电视剧《胡家汉乐》的道具可以以一万多元的价格提供给我们使用。然而到了横店之后,只在一夜之间,大小道消息完全拧了个个儿,我们托横店集团的阿娇帮着打探消息,对方已经提出,非十万元不租,这绝对是晴天霹雳啊!于是我们轮流出马去谈,外联铁山去谈,美术老裴去谈,我也出动过两次去谈。对方的确是条汉子,咬定青山不放松,以竹的品质与我们周旋到底。当时我的血压就上来了。原来谈的好好的,虽然没有实际定价,但是总的来说给我们的传话是一万来元能搞定的。如今我们人在横店,离正式开拍只有三天了,突然坐地起价,这不是欺负人吗?这不是商业欺诈吗!

他会这么做,皆因为对方认定我们在横店已经一点办法也没有了。离开拍只有三天的时间,就算我们铁了心自己做道具也已经来不及。而汉代的道具不比明清,在横店的数量是很少的。对方看准了我们的弱点,于是一口价,五万元不包衣服,八万包衣服,绝对不再讲价,你们爱租不租。

于是我提出了另外两种租法,一是论件计酬,根据横店集团的租赁价格来租,千元以上的道具以每天十五元计价,千元以下我们共同协商,这方案一,对方不接受,理由是道具每天出入库,太累,太麻烦。那么我提出第二个方案,以五千元的价格租他库中的所有纱缦,对方一样不接受,理由是小钱没意思。这个态度很明显,要不就八万连道具服装一起租,要不就五万租道具,别的方案一概不谈。

谈不拢就不谈,我们开了会,做出如下决定:一,我们在横店挖地三尺,也要把所有的汉代道具都找到,一家一家去谈,那怕他们家只有一件。二,当天就去义乌买布,回来雇裁纺自己做纱缦。搞生产自救,坚决打破“敌人”的纱缦封锁。三,在我们自己的厂房里加紧赶出最重要的道具,比如床塌、屏风,能扛多久就扛多久,把谈判过程当作持久战,看谁耗的过谁。当天晚上,我托阿娇传过话去,我们剧组永远不会关闭谈判的大门,欢迎以各种各样的合作方式来谈,但是五万元的价格我们是肯定不能接受的。

苍天有眼,还真让老裴他们找到了几家道具,这样七拼八凑,加上当地两个裁缝姐姐的优异表现,我们终于开拍了。大概开拍的七八天之后,对方传来消息,同意我们以一万五的价格租赁一个库中的道具(他们总共有两个库),这场道具租赁战终告结束。其实双方都没有打赢,毕竟他一个库中的道具量不大,我还是很眼馋他第二库中的道具。但是不租也真抗不过去了,戏太多,一百多场,从帝王将相到普通百姓家,吃道具吃的厉害。那几件有限的道具,摆来摆去就要撑不住了。

在苍茫的横店,狂风席卷着乌云。第二次闪电差点击中我,是横店演员公会搞的一出戏,这次是关于演员劳务的问题。因为我们剧组的演员量太大,人员劳务就成为一笔相当大的投入,为了节省经费,特约演员被我们谈到了一个很低的价格,具体价格是多少?我们要保护这些可爱的演员,所以在这里就不能透露了。到开拍的前一天,演员公会找到剧组,提出我们事先谈好的价格不能被公会接受,他们提出的价格,最少比我们的要涨到三倍以上。我计算了一下,光特约这一块,我们的费用就要上涨四五万之多。于是乎我的血压第二次高昂。当张晓光厂长来剧组探班的时候,说到这一块儿,我痛苦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谈,再谈,咬着牙谈,微笑着谈。此时,剧组里个别同志有被打蔫的迹象,当时的情况也的确让人倍受打击。但是我不能,因为我是导演,我是海燕,拥有着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所以我只能笑,笑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我不止一千遍的告诉自己,我是打不垮地,打不垮地,打不垮地!

谈,咬着牙谈,微笑着谈,怕死不当***员,好在谈判双方都是***员,我真的是以一个***员的身份同对方谈的。在这关键的时刻,我的确认为这次党内的谈话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我谈到了本片肩负的历史性的教育意义,里程碑式的拍摄方法,即将取得的社会效益(当然这会与经济效益成反比),以及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美好前景。

与此同时,阿瑞以演员副导演的身份游走在各戏头中间,我们上下一心,艰苦卓绝的进行了大小N多次的谈判。终于,演员公会表态支持我们的劳务标准。至此,又一场战役结束了。

在苍茫的横店,狂风席卷着乌云。战斗是永远不会结束的,第二场战役打完,第三场战役随之开始。这一次是一场噩梦,让人精疲力竭的噩梦,一直绵延到我们拍摄的结束。制片主任戚锰同志对我的问候语是这样的无情:“导演,你自己看着办,反正我告你,我们一天的全部费用加起来是三万块。拍多少天,你自己看着办。”

一天三万块的费用,包括设备、人员劳务、衣食住行,像一座大山一样紧紧压在我和戚锰的胸口上。在经费面前,无限的创作欲望有时候变得很好笑,这时候灵活性往往是第一位的,偷工减料不要紧,丧失尊严不要紧,关键是要把每一天必须拍完的场次拍完。拍不完,就意味着超支,就意味着无能,就意味着工作没有做好。然而你以为就真的能粗制滥造吗?粗制滥造就真的能混过关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作为一头海燕,你还是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练活,从而每一天在经费的消失与拍摄的不如意之间痛苦地煎熬着。

导演这个活儿真的不是人练的。摄影老李说的好:“你每天要做的事就是不停地解决问题。”寻找平衡点,剧组人员的平衡点;片子质量与经费的平衡点;最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平衡点。在看《金刚》那部美国大片的纪录片时,导演彼得·杰克逊曾经在镜头前面抱怨过:“下次我一定拍一个纯粹一点的片子,我再不拍这么复杂的片子了。”他是大导演,我是小导演,但是他的话我却开始有所体会。

从而我知道全世界的导演都是什么做成的,他们绝对不是海鸥、海鸭与蠢笨的企鹅,所有战斗过的导演,所有坚持下来的导演,你们每一个都是一头打不死的海燕!

作者为中央新影集团对外合作部主任、《帝国的兴衰》总导演 “Mats,”我很认真的告诉这位挪威来的外国朋友,“有一句话在中国是不能不会的,全中国人民都会说,也都在说。”

“什么话?”Mats问。

“WO~操。”

“WO~操。”Mats一丝不苟的跟着学,全剧组的同事都笑了。当老外问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时也笑了。这是我们从银川开往额济纳旗的第一天,所有人的心情都如同这个玩笑般轻松,我根本没有想到,我既将面对工作以来,最最WO~操的一次拍摄。

老外是剧组制片阿瑞的朋友,我们把他请来当演员,他将扮演瑞典考古学家伯格曼。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这位出色的考古学家曾经在额旗的汉代峰燧中发现过两千年前的汉代竹简。

《帝国的兴衰》的拍摄能把人灯油熬尽,我们希望为观众再现茫茫戈壁的异域风情,在雅布兰古城壮丽的城墙前重现伯格曼第一次进入居延的伟大情景。为了这个目标全剧组没少努力。制片胡唅一次一次的跑北影的道具车间,为伯格曼的探险队准备全部的考古装备。我们在互联网上找到伯格曼的照片,对比着照片给Mats全副武装,争取像的让伯格曼的孙子都大吃一惊。为了保证顺利的拍摄,我们还反复与额旗宣传部的领导和地方专家电话协调。然而就是这样我还是不放心,于是在出发前五天,我给额旗宣传部再次寄发了一份文案。

“额济纳旗宣传部:

中央电视台《帝国的兴衰》摄制组经过去年在额旗的考察过程,现在已经进入到正式的拍摄阶段。

剧组大概6月5号进入额旗,拍摄内容及安排如下:

第一天, 由银川进入额旗,大概下午四、五点钟到达额旗,剧组一行七人入住,居住费用全部由剧组承担。

第二天, 早拍摄居延海风景,傍晚拍摄甲渠候官遗址。

第三天, 早上进入居延城,与牧民见面,安排下一天的拍摄工作。(已经通过那仁巴图与四位牧民联系,请他们带四头骆驼参与上世纪30年代,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进入居延地区的再现拍摄,牧民拍摄的具体费用由剧组承担。)下午进入黑水城,晚上进入怪树林(夜景),拍摄。

第四天, 一整天在居延城,拍摄贝格曼的再现部分,贝格曼的扮演者由剧组从银川带来。

第五天, 一早从额旗离开,赶赴银川。

拍摄计划如上,有一些细节问题请额旗宣传部帮助及协调。

一 拍摄工作能否请那仁巴图同志作为向导,一共三天,剧组给予一定费用。

二 第三天一早居延城联系工作,据了解剧组的伊维科不能进入,能否请宣传部协调一辆越野车,为剧组工作半天,油费200元、司机费用50元由剧组承担。下午进入黑水城及怪树林的门票费用请宣传部领导出文免去。

三 第四天一整天的居延城拍摄工作,能否请宣传部协调两部越野车,早五点钟从宾馆出发,大概晚上十点多钟回到宾馆。两车油费共400元,两位司机每人补助100元,费用由剧组承担。

以上协调及帮助工作可行?请额旗宣传部批示。

中央电视台科教中心”

当额旗宣传部表示接到传真并会做出相应的安排之后,我才较着这件事应该比较靠谱了。但是我仍然睡不好觉,我总怕这件事还有想不到、想不透的地方,于是我总是翻来覆去的深陷其中。牧民会抓住野放在沙漠中的骆驼吗?牧民们能够找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穷苦人家穿的蒙古袍吗?宣传部的司机们能够在早上三点半钟到宾馆来接我们去拍摄吗(实地踩过点儿后,我们记下了日出时间,早上五点整,所以我们必须三点半出发)?以骆驼的脚程,我们能否在抓拍完日出之后,赶到几公里外的沙漠继续拍摄日落的景色呢,这可行吗?驼队进入沙漠一定要一次拍摄成功,因为在预备拍摄的大沙包之上不能有重复的脚印,动物不比人类,这样一个复杂的调度能够成功吗?

一切的一切都关系到成本,剧组每一天的设备费,人员劳务费,衣食住行费无时无刻不在鞭打着我和制片主任戚锰的神经,解决之道唯有一条,控制拍摄周期,所以我们只能拍摄一天,并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太符合额旗的县情了,一个牧民外加一匹骆驼,拍摄一天的费用是400块钱。这个价格拿到涿州**城或者怀来天漠老三的马队上,是两个半人和两匹半马的价格,但是到额旗,这还是哥们儿价,你不愿意就算了。谁让人家有独特的沙漠景致和两千年前的古城呢!于是我粗算一下,包括老外的演员费,四个牧民四匹骆驼的费用,内蒙专家的向导费,额旗的租车费和司机劳务费,这一场演出的费用已经接近五千。这当然还不包括我们人员与设备每天都在滚动增加的估定费用。

“苍海一声啸,涛涛两岸潮。”虽然我每天强作欢颜,努力做出潇洒状,但是内部肠绞痛一样蹦来蹦去的真实感觉就没人知道了。

到了额旗的第一天,Mats就吐了,这家伙来自北欧冰天雪地的国家,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沙漠。我很认真的劝过他要戴帽子,穿长袖,防止紫外线的照射和保持水份不流失,他会一脸认真的听,然后很礼貌的回答:“我没事,我没事。”我较着老外的体质不是壮的跟牛一样吗?就当他真的没事。谁想到第一天进沙漠,还没过十二个小时,这家伙把额旗天下第一的羊肉吐的昏天黑地。

第二天一早我们按计划去居延海拍摄,为了拍到日出,四点半就从宾馆出发,摄像老李告诉我,老Mats已经动不了了。老M顶多是错过了沙漠湖的美丽风光,我并没有当回事。中午回来以后,Mats乐呵呵的,跟着我们一起出去吃饭,他说他早上起来吐了两次了,所以只能坐陪。老戚锰给这位挪威男三陪吃了不少治拉稀的药,空一空当然好,于是没有人勉强他吃额旗天下第一的羊肉。下午我们去雅布拉古城踩点,因为关系到明天最重头的再现拍摄,Mats自告奋勇和我们一起去。在雅布拉古城边上,Mats这个挪威佬再次表现出北欧人民的超高素质,他跳到沙丘边,光着膀子,把身上那件明天用的再现服装扔到沙漠里,使劲的在沙子里搓来搓去,他是想着把这件衣服做旧一些呢!站在远处的我深受感动,摄像老李举起他的佳能350D记录下这保贵的一刻。

到了晚上,老Mats起不来了,从下午回来后他就一直躺在床上,夜里十一点左右,他又吐了两次,并且发烧到385度。我有点发毛,用我毛脚医生的观念,老Mats当务之急的是降烧,第二是止吐。我把老戚带的所有的药看了一遍,然后挑了包巴米尔给他冲上,还没来的急想止吐的事呢,Mats就把巴米尔全部吐出来了,我想这下真他妈糟透了,老外真的病入膏荒了。全剧组的同志们简单的商量了一下,当即把他送往额旗县医院。

旗医院的医生望闻问,也没切,更别提验血什么的科学手段,“肠道炎,吊水。”我有点二乎,正在考虑吊还是不吊,Mats发话了,不吊。原来这位老外极其不相信中国的医学卫生系统,主观的认为中国的针都是回收的,药水都是假药,搞不好艾滋、乙肝统统的有,弄不好直接用了假药一下子见了挪威阎王也有可能。这下我头都大了,眼见着时间到了十二点,我们与牧民约定五点钟的拍摄时间近在眼前。

满天神佛但凡有一个关注一下我这个下界小民的,也不能把事情做的如此之绝。此时此刻,一方面是苦熬了三年之久的工作,另一方面关系到一位国际朋友的健康。我应该怎么做呢?是逼着老外硬上还是放弃明天的拍摄,这真是一个问题!Mats不吊水是绝对不能逼着人家吊水的,万一,只是万分之一,Mats吊水真的出了问题,怎么办呢?不吊水的老Mats能支持多久,是第二个问题,万一,只是万一,挪威佬的身体真的支持不住了呢?在与Mats反复交流后,他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他希望能够回到北京治病,这个十几年没有生过病的老外,真的吓坏了。

我和老戚商量着怎么办,牧民的钱拍不拍都要给,然而这也还是小头。所有人员进入额旗的花费总计已经上万,镜头没拍着,相当于钢厂没炼钢,春种没播种,我们真是陪了夫人又折兵。但是另一面,一个病得歪歪叽叽的外国人正在眼巴巴的等着我们做出决定。

“去他妈地。”我一咬牙,“明天一早把老外送银川,到银川买机票立刻让他回北京。”我真的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但是我知道,Mats是位好同志,他的命比什么都重要。令我感动的是,这个意见得到了剧组全体同仁的一致同意。

这个夜对所有人来说都带了点悲壮,老外知道我们的决定后,一再的对我们说对不起,他非常非常的对不起。但是这件事说到底能够怪谁呢?怪老外?当然不;怪额旗天下第一的羊肉?当然不;怪我吗?也许有点,也说不太上;怪命运和沙漠,那也太扯了点儿。

摄像老李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角斗士》拍到一半,扮演角斗士经纪人的英国演员突然死掉了。这种突出其来的情况让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一筹莫展。有人曾记下过日记,一贯挥洒自如的雷德利·斯科特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呆呆的坐在房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们连夜改剧本,删除了大量带经纪人画面的章节,并讨论电脑特技能否代替真人的种种问题。最后,老李总结道,天下没有过不去的坎。老戚也来对我说,什么叫不可预见费呢?这就是不可预见。她又换了一个角度接着鼓励我,眼前的这些必竟只是纪录片部分,真正的大头,故事片部分还没有拍摄呢。

我知道他们说的都对,都是对我的关怀与安慰。《帝国的兴衰》从立项那天开始到现在已经走了两年零三个月,然而它才刚刚开始,接下去的路会更长更难走。虽然有很多事不是单靠勇气就能解决的,但是勇气却是解决这些事件的唯一的武器。 车沿着沙漠的外围飞驰,满眼是一片戈壁的景色。碎石、细沙、贫瘠干旱的土地,半死不活的枯草,偶尔有野放的骆驼趄步而行。十公里之外就是视觉的尽头,地与天连成一片,根本没有起伏。在这苍茫大地之上,一条公路直通天边,真有动人心魄之感。如果没有这条公路,这里唯有太阳和戈壁,则完全是一片死亡之地。

巴丹吉林沙漠的凶恶在两千年前就被汉军所深知。《史记》记载,投降匈奴的汉将军赵信曾给匈奴王出过这样的建议,“汉兵既度幕,人马罢,匈奴可坐收虏耳”。赵信说,汉军如果远渡大漠,必然人马疲弊,两军交战,匈奴轻易就可以将汉军击败。“乃悉远北其辎重,皆以精兵待幕北”,于是,匈奴将人马辎重移至大漠以北,专等汉军来攻。

这一战的结果如何呢?在《帝国的兴衰》的第五集中,我们用了很大的力气来描述这一战。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武帝刘彻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远渡大漠北击匈奴。大将军卫青出塞外千余里,与匈奴单于主力相遇。卫青下令全军用武刚车环列为营,以五千骑兵进击匈奴,而匈奴也遣一万骑兵与汉军交战。两军顿成胶着状态,陷入一场苦战。战至日暮时分,突然大风暴起,沙砾击面,昏天黑地。卫青抓住机会,今汉军左右翼骑兵包抄单于中军。于是单于败走,汉军派出轻骑夜追两百余里,捕杀匈奴一万九千余人。在北面战场,骠骑将军霍去病出代郡两千余里,与匈奴左贤王军相遇,两军立刻展开激战,汉军击杀匈奴兵7万4百43人,大获全胜。汉军接连不断的胜利,迫使匈奴王庭远迁至大漠以北。汉帝国与匈奴帝国的形势开始逆转,逐渐由弱势转化为强势。”

沿着巴丹吉林沙漠一路向西北而行,我的脑子里满是汉军远渡大漠的一幅幅画面。因其先人的坚苦卓绝,唏嘘感慨,黯然神伤。这种情况直到被摄像李慧丰的一声大喝而惊醒。

“他妈的!有一个黑人,环球旅行,真他妈的!”老李的语气中满是崇敬之意。

我茫然回头,一车的同志分外兴奋,纷纷回头向后看。我也把头伸出车箱,乖乖,在这沙漠的公路之上,一个黑人兄弟戴着自行车帽,正奋力骑着自行车前行。我们立刻停车,决定会会这位孤身穿行沙漠的朋友。

我离车门最近,第一个下了车,站在公路之上看着骑自行车的人由远及近,我迎了上去。那兄弟离我二十米远停了车,身体僵直的看着我。

“哥们儿,感觉怎么样?”我远远的问他。

“感觉好极了。”一口标准的中国话。

直到走近了我才看出来,这哥们儿分明是个中国人,他精赤着上身,身上一点多余的脂肪也没有,因为长年累月的日晒而变成了个黑人。看着我笑呵呵的走近,骑自行车的人收起了手中的折叠刀,敢情他怕我们是沙漠劫盗。

“兄弟哪儿的人?”老李问。

“上海边,昆山。”骑自行车的吸溜吸溜的说。

我们绕着他的自行车左看右看,车前挂着一个大牌子,上面写道:环游世界196个国家,现以走遍三十七个。另一个车把边挂了一大桶水。车后是他所有的辎重,大中小三个包,最大的也不过是个中型的旅行手提袋。最引人注目的是车后的国旗,他把国旗扎了起来,也难怪我们把他当成了黑人。

“走了三十七个国家了,就骑着自行车吗?”戚锰问。

“我也想开车,但是开车过不了边镜。”

“这些国家的大使馆都批了吗?”

“好多是黑着过去的。不批,好多国家都不批。他们说我是疯子,还骂我。”

“走了几年了?”我问。

“七年了。”

“七年才走三十几个国家,196个国家要走多久?”戚锰问。

“要走一辈子吧。”骑自行车的人突然沉默了,“不过,很有意思。但是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知道。”他说着说着又开始吸溜吸溜。

我知道他想说的太多,一时间又无从说起。他开始给我们每个人发名片,名片很有特点,正面全是字。“舍命一搏 环游世界196个国家 公众承诺 GALBLE EXITENCE Regan my confindence in jobless days!Onlylife!Just do it! 目标:1、再拼命坚持5231公里,冲刺198万公里。2、限量供给,野裸直扑。3、枪毙MT行销,只找市场不找市长! 请问:你敢冒险吗!你敢支持吗! 特别声明:未经许可,不可拍摄 LOGO:指纹覆盖手写体。”背面就是他独特的LOGO,用红色的指纹覆盖着他手写的名字,朱海峰。

“一天能走多远?”

“我今天只能走100公里,沙漠上的感觉有点怪。”

“晚上睡帐篷?”

“没帐篷了,帐篷被风吹走了。晚上就睡在塑料布里,但是在沙漠里我也不敢睡死,这里有蛇。”

“有蛇吗?”

“有,这么大。”朱海峰用手比划了一尺多长,“黑寡妇。”

“下一站去哪儿?”

“先去额旗,然后想去罗布泊。听说有一个哥们儿特可笑,他把家里给他结婚的十几万拿着去罗布泊,就没走出来,发现的时候已经变成干尸了。”朱海峰说到得意处,又开始吸溜吸溜。

所有人站在沙漠里,烈日下,不停的问,不停的说。大概很久没有人和朱海峰说过这么多话了,看上去他很兴奋。望着他身后的沙漠,我不知道一个人怎么能够像他一样,忍受如此的寂寞。

老李向朱海峰介绍了我们,介绍了我们的剧组以及我们的工作。朱海峰让我们给他也留个言,签个字。老李接过笔,突然意气风发,在朱海峰环游世界的牌子上写上“CCTV《帝国的兴衰》剧组”。

然后我们一起照像,胡晗打开朱海峰车后的国旗,我们把这个黑人兄弟放在照片的最中间。

将走之时,我让阿瑞给朱海峰留了二百块钱。阿瑞说的很好,钱不多,只能聊表心意。

我和朱海峰握手道别,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最后我才想到:“坚持梦想,你一定能够成功。”这话他也许听了太多,但我说着,真有点要吸溜吸溜。我们上了车,开走,背后的朱海峰重又回到一片无人的戈壁大漠之中。

我沉思了很久,看了看老李,老李也恰好有话对我说。

“你写的很好,CCTV《帝国的兴衰》剧组。”

“对,我就是要借着朱海峰的牌子,让我们《帝国的兴衰》走向世界,走到一百多个国家。”

“是啊。”我笑了,“朱海峰给了我勇气。”

车继续行在大漠之畔,此时,离漠北最近的绿洲还有四百公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75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