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课文,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弄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三、说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四、布置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许()争辩()聚精会神()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⑴西沙群岛()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⑵()他们笨,()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⑶()在校内或校外,我们()应讲文明。
3、用“不是……而是……”造句。
五、课堂小结。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
(“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
(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读成“j@”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这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儿”。
“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u”,不要读成“d&”的音。
“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2i”的音,表示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1i)着我”、“挨(1i)家挨(1i)户”的“挨”字的音。“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应读轻声。
“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写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间是“”不是“缶”;“毕竟”的“竟”不要少写一横,注意与“竞”区别。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适当归并),按意思相关或相近的归并方法,划分段落(或按带有阶段性的内容),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做好准备。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2自然段:克莱蒂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火了,骂了他。他说不是故意的。
第3自然段:我报复了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4自然段:克莱蒂气得要我在外边等他。
第5自然段:我很后悔,想向他认错,可是没有勇气。
第6~8自然段:克莱蒂表现出悲哀,又说在外边等我。我想起父亲的话,功课也没听进去。
第9、10自然段:在街上,克莱蒂来了,我举起尺子,他却要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
第11~13自然段:我友好地表示以后再不吵架了。
第14自然段:回到家,父亲说,错了就该第一个伸手请他原谅,并把尺子折断扔向墙角。
2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3再议四个段落划分的四个阶段:
第一段“争吵”的情节是集中的,显然是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看得出是在教室。
第二段“反思”是“争吵”完毕,集中讲“我”的后悔和反思,主要表现“我”不安的内心活动。地点仍在学校,时间推后了。
第三段“和好”情节有了大的进展,时间又推后到放学,地点移到了街上,情节也相当集中。
第四段“受教育”,是故事的尾声,突出了父亲的教育情节。地点转移到家里。
4根据结构段段意,自己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写在练习本上(注意语言连贯,重复的删掉),再读一读。然后教师检查订正。
课文主要内容:
“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在克莱蒂主动要求下,我们和好了。回到家,父亲又教育了我。
(四)阅读分析第一段。
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阅读分析第二~四段,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体会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第二段,边读边议,再解答:
这一段主要写了“我”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着重描写了“我”想向克莱蒂承认错误,又觉得不好意思的矛盾心情,也冷静地反思了一番。过去两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脑海里再现。正像开头说的“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1“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要”,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2“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
(“好”的表现有:帮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等等。)
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4俩人吵架快结束的时候,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克莱蒂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的说法一样,意思一样吗再议一议。
(说法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只要防御,决不还手就可以了)。
5“吵架结束的时候,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瞟”是用眼睛怎样看
(斜着眼睛看。看情况两人是并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瞟。还有,一个人生另一个人的气,往往不愿意正眼看,就斜着眼睛瞟几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
6“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蒂应该不应该“愤怒”
(应该。吵架的事,他有理。)
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么
(看来平时他们很要好,加上克莱蒂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7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示后悔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
(二)阅读分析第三段。
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挨到了放学”,“终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可以不可以
(“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
(可能跟克莱蒂同行。)
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4)。
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
(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
这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再议,然后解答、归纳:
(“微笑着”,是从描写神态表现宽容和友爱的;“用手拨开尺子”、“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是从描写动作表现宽容和友爱的;“温和地说”,是从描写说话时的语气,表现宽容、友爱的;“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是通过语言表现宽容和友爱的。
总之,课文是通过描写人物(克莱蒂)的神态、动作、语言和语气等,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的。)
“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
(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谊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
5最后一段主要写回到家里“我”把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对我的教育。
这一段有个“本想”,带着“让父亲高兴一下”,相对还有个“不料”,引出了“父亲把脸一沉”。“本想”和“不料”换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让句子的意思不变,可以不可以
(可以,“本想”换成“原本想”或“本来想”,“不料”换成“没想到”或“没料到”。)
“父亲把脸一沉”,说话了。“把脸一沉”可以换个什么同样意思的词语
(换成“表情严肃”或“板着脸”)
父亲“表情严肃”地,“板着脸”地说和做。有什么含义“第一个伸过手去”是什么意思“夺过”“折成”又表示了什么大家议一议,再回答。
(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
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别错误,永远友好待人。父亲的教育应该说是及时的、深刻的。)
(三)小结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写“思考•练习”第4题中的词语。
(二)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三)按课后“练笔”要求,练写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的片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做“以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为题材的片段练笔。
三、教学过程
(一)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共同评议。
(二)听写“思考•练习”第4题“读读写写”的词语。同桌互换订正。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1结合原文原句,解释“缘故”、“诚心诚意”。
(“缘故”,指克莱蒂的上衣肩上的线缝开了。“我”猜想多半是扛多了柴的缘故。缘故即原因。“诚心诚意”,真心实意。指克莱蒂到我家时全家欢迎他没有半点客套和虚假。由此证明,他是个好人。)
2范句:
缘故——
①这盆茉莉花,叶子发黄,也不怎么开花,我看是缺少肥料的缘故。
②七十多岁的李爷爷,红光满面,身板硬朗,主要是坚持锻炼的缘故。
诚心诚意——
①同学们诚心诚意地想尽办法帮助爱迟到的立冬同学按时到校,保证了学习。
②这位标兵营业员主动为妈妈选料,还量好了尺寸,看得出他是诚心诚意地为顾客服务的。
(三)练笔:
选择一件自己与同学之间友爱的事写成片段。要求内容真实,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1总结性地说说读了“争吵”一课受到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教育,特别是要向克莱蒂学习的意义。
2说一说我们同学之间出现过哪些团结友爱的事情,哪些事令人感受最深。
3在肯定列举的团结友爱的事情,确有令人感受最深的事实之后,进一步讨论怎样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议一议“争吵”一课感受最深的部分在哪里是怎样写具体的
(“争吵”一课最令人感动,也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我”的不安和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的反思和自责;特别是克莱蒂主动找“我”化解矛盾,重归于好。)
4以“重归于好”为例,议一议这一部分是怎样写具体的。
归结到两点:一是“重归于好”的事实经过写得清楚:从放学后“我”独自在街上走着,到克莱蒂走近“我”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再到高兴地分手回家。一步步写得很有层次;二是“重归于好”的表现写得具体。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去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格。
学生可列举课文中的描写实例,如:
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他走近我……(这是写动作的);
克莱蒂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这是动作、神态、语言和语气的);
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这又是写克莱蒂的动作和语言的);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是写“我”的语言和我们俩的心情的);
最后一段写父亲教育“我”。先写父亲的神态,“把脸一沉”。再写父亲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最后写动作“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5小结:
作者紧紧围绕“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中心,通过克莱蒂、“我”和父亲等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描写,表现上述中心的。我们写片段也要学习这样的写法。
列举片段范例供大家参考。
……
我望着对门窗台上那盆平顶凤仙,花红叶绿的,真喜人,它是张童种的。再看看自己窗台上的这盆,又瘦又长,叶子不绿,花儿还没开一朵。都是清明节后一块儿种的,那花也偏心眼,在他那儿就长得水灵。我跟妈妈说:“开学就要评‘园艺能手’奖了,张童准能评上。”妈妈说:“你就取取经,问问他是怎么侍弄得那么好。”
“哼,我才不呢,显得我多熊!”我说着朝对门努努嘴儿。
第二天清晨,窗外一阵窸窣声音,我推开窗子,啊,只见张童蹲在窗下收拾我那盆平顶凤仙呢。
“张童!”我不知所措地叫了一声,跑出去,不好意思地蹲下来。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脑门上渗出了汗珠,关切地说:“你这花儿缺肥,可水浇得倒挺多。”说着,用小铲把盆土翻了翻,从塑料袋里抓了一把花肥,撒到周边。又拿起剪子“喀嚓喀嚓”把老长的枝叶剪掉一半,浇了点儿水,胸有成竹地说:“过一个星期看,你会满意的。”
“谢谢你!”我不好意思,“我好好培养,要是比你的那盆强呢”
“那园艺能手就是你了。”张童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不过,记着,浇水要间干间湿,肥料要少施勤施。好,祝你成功!”说罢,把塑料袋扔到我怀里,拍拍手上的土,又眯着笑眼,径直朝对门走去。
……
质疑问难后,布置片段练习。
篇三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2、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板书课题
每天我们都和同学们在一块学习、游戏,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矛盾,你是怎样处理的(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文中的两个同学是怎样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从文中标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新词。
重点指导:
(1)“体、缘、愤、戒”的写法。
(2)区分“即”与“既”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课文,将语句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课题是“争吵”,使谁与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结果怎样
2、小组内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3、师生交流,明确课文内容:
“我”和克莱谛之间因为而发生争吵,最后“我”和克莱谛
四、作业:
把课文读熟,注意体会“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
板书设计:
争吵
我--------------克莱谛
弄脏本子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课文,体会父亲的话。
(一)找到“我”和克莱谛吵架的有关段落,认真读一读。
(二)当“我”和克莱谛吵架时,“我”的心情怎样心理怎么想的从哪些语句看出来
1、抓住重点语句,自主讨论交流:
(1)我火了,骂了他一句。
(2)于是我想报复他。
2、师生交流,统一认识。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三)体会父亲的话。
1、父亲的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从文中标出来。(小组交流)
2、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我为什么会想起这句话此时我的心情怎样找到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小组自主交流:
(1)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
(2)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3)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是该多好!
(4)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
(5)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师生交流,统一认识:
“我”不安、后悔、矛盾。
3、第二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1)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此时他们在想什么俩人想的一样吗找到有关的语句读一读。(讨论交流)
(2)我为什么会想起这句话此时我的心情怎样找到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我心想:“我只是防御,决不还手。”
(3)“终于挨到放学”为什么是“挨”从中体会到什么
4、当父亲知道整个事情时,父亲的表现怎样从文中标出来读一读。
讨论:
(1)父亲为什么把戒尺折成两段,扔向墙角
(2)从父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师生交流:
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5、你觉得克莱谛是个怎样的孩子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
三、小练笔:
在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你是否也曾遇到过文中出现的这种事情你是怎样处理的把你和同学发生过的事情写一写。
板书设计:
争吵
我-----朋友-----克莱谛
宽容友爱理解
安利柯是一个是非清楚、胆小、爱面子、知错能改的人。
文中的安利柯虽然嫉妒过他的好朋友,并由此发生了两人的争吵,但他很快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这首先就是难能可贵的。课文使用了“不安”“后悔”等词语,并有准备向克莱谛认错的矛盾心理的描写。安利柯之所以不敢主动道歉,并且对克莱谛的主动求和行为带有防范心理,是他的虚荣心所致。
《争吵》优秀教学设计之一
[设计理念]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能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判断出材料的重难点。依据这一要求,本设计紧扣“阅读提示”所提出的学习目标,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过程中感知大意,突破重点,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回忆自己和同学发生争吵的经历。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 揭题解题,明确目标
1揭示课题,学生读课题,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争吵”
2师谈话: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过争吵的经历,对争吵、和解也有一定的体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两个小伙伴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阅读提示”,想一想“阅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要求。(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3学生读“阅读提示”,说说“阅读提示”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提出了哪些要求。
4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读读课文,想想课文里的两个朋友在发生争吵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2)把父亲的话画下来,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说“争吵”中引入新课,一是为了帮助学生读懂题目,二是为了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把课文情境同化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阅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这是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提高略读实效的保证。
二、 自主阅读,感知大意
1师谈话:明白了学习要求,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要漏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我”和克莱谛为什么发生争吵
4说说“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重在“粗知课文大意”。依据这一要求该环节的教学放手让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而后作简要检查。
三、 细读理解,突破重点
1找出父亲说的话。
(1)师谈话: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4自然段,把父亲说的话画下来,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想到父亲的话。
(2)学生默读课文。
(3)指名说说课文中几次出现父亲说的话(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2理解父亲说的“应该知错认错”。
(1)师谈话:小作者在做错事后,首先想到的是父亲说的“应该知错认错”。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我”做到知错认错了吗
(2)学生读课文思考。
(3)指名说说“我”做到知错认错了吗“我”知错,从哪里看出来,“我”知错但不好意思认错,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读第5自然段,说说“我”当时的内心是怎样的
(5)指导学生读第5自然段,前半部分要读出“我”的不安、后悔,后半部分要读出“我”的矛盾心情。
3理解父亲说的:“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1)师谈话:我后悔,因为我错了;我矛盾,因为我知错又不好意思向克莱谛认错。就在这时,克莱谛对我说:“我在外边等着你!”这时我又想起了父亲说的什么话
(2)学生读句子。
(3)说说想到父亲的话后,“我”是怎样想怎么做的指导学生理解“防御”。
(4)克莱谛走近我,他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回读课文第四、第六自然段,想想课文为什么说克莱谛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理解克莱谛“愤怒——悲哀——懊悔”的内心变化。)
(5)说说“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后的结果怎样
(6)师小结:真是太好了!看,在“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后,“我”知道自己错了,可又不好意思向克莱谛认错。最后克莱谛原谅了“我”,让我们俩重归于好。
4理解父亲说的:“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
(1)师谈话:看到两个小伙伴又走到一起,老师相信大家也一定会为他们感到非常高兴。那么,对待这件事,父亲又有什么看法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父亲说的第三句话。
(2)学生读句子,说说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要点:一可以把“既然”、“就”、“更”等词语读得重一些,语调可以层层推进,读出父亲在火头上的情感;二要注意放慢语速,就像说话一样,读出父亲的谆谆教导,读出父亲的语重心长,让孩子听得明白,从中受到教育。
(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5回读,把三句话联系起来理解。
(1)师谈话:同学们读得真好,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位慈祥而又严格的父亲的高大形象。现在,请同学们把父亲说的三句话联系起来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指名说说自己的体会。
(3)师小结:父亲的话说了四方面的意思:要知错,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认错,要主动向别人认错,请求对方的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不能还手,只能防御;别人没打你,你不应该防御。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扣“阅读提示”中提出的学习要求进行,这是学习本篇略读课文的重点,也是保底要求。
四、 拓展延伸,文道结合
1师谈话: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过头来再读全文,说说你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也可以联系实际说说你跟别人争吵过吗你是怎样做的
2指名说说自己的见解或交流自己的争吵经历。教学中,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学生只要能结合课文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是可以的;二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语句作为自己的理由支撑;三是在学生交流自己的争吵经历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
3师总结谈话:这堂课,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小朋友,一个是懂得原谅别人,珍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的孩子——克莱谛,一个是知错、是非清楚、诚实懂事的孩子——安利柯,我们还认识了一位善于教育孩子的好父亲。老师希望大家能从他们的身上学到更多的做人道理,珍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做一个能够谅解、宽容别人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重在联系学生实际,唤起自身的体验,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的总结谈话,意在引导学生明白做人道理,实现从课内向课外的迁移,体现文道结合的思想。
[总评]
本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能根据略读课文的教材特点和学习要求组织教学,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1突出学生的自读自悟。整堂课安排了多次、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大部分时间为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在读书过程中,做到读前有目的,读后有思考、有检查,这样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体验探究中把握理解文章内容,符合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
2紧扣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课上,老师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大胆地“放”,合理地“收”,有助于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学会读书,学有所得。
《争吵》优秀教学设计之二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默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
2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各自的表现。领悟父亲说的话的真正含义。
4逐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父亲话中的深刻含义。
2 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宽容的道理。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2学生收集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有争执的小事。
3准备彩色卡纸,剪刀。
教学方法:
诵读感知法 讨论交流法 表演感受法
一、导入
1听写“石匠”等词语。
2讲《铅笔和橡皮擦争功》的故事后提问,这个故事里的主人翁铅笔和橡皮擦因争功而发生了什么揭示课题,并且板书《争吵》。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flash动画听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泡泡一:课文讲了谁与谁在争吵(我和克莱谛)
板书 “我” 克莱蒂
2请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1—4自然段,找出大屏幕中问题相应的答案,用横线标出来,然后抽学生说说。具体体会克莱蒂是无意,我是有意的行径,
泡泡一:他们为什么争吵(克莱蒂不小心用墨水弄脏了我的本子,我嫉妒他获奖,报复他。)
泡泡二: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我和克莱蒂争吵的原因。)
板书 争吵原因
3请生开火车的形式读课文5—8自然段,讨论交流找出大屏幕中问题相应的答案,用波浪线标出来,然后抽学生说说。
泡泡一:“我”与克莱谛争吵后的表现是怎样的(我很后悔,克莱蒂用眼睛瞟我,说在外面等我。)
泡泡二:“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结合对“瞟”的理解,想一想克莱蒂这时在想些什么呢﹙他误会我了,我们不该这样,我们应该好好沟通一下。﹚
泡泡三:他说“我在外面等你”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而“我”说“我也在外面等你”又是想的 什么俩人想的一样吗﹙不一样。克莱蒂:让“我”认真听讲;“我”:表愧疚,只防御,不还手。﹚
泡泡四:那在这一部分中,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用你的语言表述看看。﹙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内心活动。﹚
板书 后悔吵架
4请生分角色朗读课文9—13自然段,讨论交流找出大屏幕中问题相应的答案,用三角形标出来,然后抽学生说说。
泡泡一:“终于挨到了放学”,为什么不说是“等”,而说是“挨”,这里的“挨”用得真好!好在哪儿呢﹙把“我”的犹豫矛盾,不知该如何面对好友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请生归纳这部分的段意,并且板书:重归于好。
5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然后思考问题。
泡泡一:从课文内找出父亲说过的话,想一想“我”的行为与父亲的话对照,有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没有做到﹙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板书:受到教育。
6同学们细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我”的扮演者:“通过表演,你体会到了争吵前后的心理变化吗”﹙嫉妒—后悔—受教育—认错﹚
四、拓展练习
泡泡一:假如克莱蒂没有主动和“我”重归泡泡一于好,事情会怎样发展
泡泡二: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个人物并且说说理由
克莱谛:宽容大度、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生活俭朴、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我”:脾气暴躁﹑知错就改的孩子。
泡泡三:同学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对吧那请讲一件你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泡泡四:用剪刀把彩纸剪成你们自己喜欢的形状,并且写上表示歉意的话语,送给你的好友,握握手,表达你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板书设计:
争吵
“我” 克莱谛
吵架原因
后悔吵架
重归于好
受到教育
互相宽容 团结友爱
1、引发吵架的事件
总体来看,吵架的事件大部分都是小事,小到可能因为对方的说话表情,不在状态的应对你的说话,消极的应对你,或者是你的激情被泼了冷水。
2、引发吵架的原因
他:主要是家庭的经济压力,对自己的要求高,会对事情有个高标准,反之会挑剔带有消极。平常遇到困难的后总是一个人承担,没有和对方好好沟通,没有及时的释放自己的情绪,承受不住了就会因为很小的事情爆发。
我:原生家庭遗留下来的,自信心不够,很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得不到向上的牵引,就会越往下走。给予对方的建议,如果对方持续不改进,就会没有耐心。关心对方的方式还需要更有耐心更温柔些。
3、接下来
积极向上的沟通,给予对方多关心多鼓励。
人无完人,接受对方,正是因为这些不完美我们会成长的更好!
安利柯做错事情能够反思,重友情。但是又爱面子,性格怯弱,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
课文主要讲了两个朋友发生争吵以及争吵后发生的事。教育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懂得相互宽容,团结友爱,一个人做错了事情,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
#课件# 导语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用课件,通过课件教学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了解上课内容,下面是 考 网给大家带来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争吵》,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对同学们学习语文有所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课文,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弄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 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三、说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四、布置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许()争辩()聚精会神()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⑴西沙群岛()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⑵()他们笨,()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⑶()在校内或校外,我们()应讲文明。
3、用“不是……而是……”造句。
五、课堂小结。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 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
(“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
(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读成“j@”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这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儿”。
“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u”,不要读成“d&”的音。
“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2i”的音,表示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1i)着我”、“挨(1i)家挨(1i)户”的“挨”字的音。“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应读轻声。
“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写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间是“”不是“缶”;“毕竟”的“竟”不要少写一横,注意与“竞”区别。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适当归并),按意思相关或相近的归并方法,划分段落(或按带有阶段性的内容),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做好准备。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2自然段:克莱蒂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火了,骂了他。他说不是故意的。
第3自然段:我报复了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4自然段:克莱蒂气得要我在外边等他。
第5自然段:我很后悔,想向他认错,可是没有勇气。
第6~8自然段:克莱蒂表现出悲哀,又说在外边等我。我想起父亲的话,功课也没听进去。
第9、10自然段:在街上,克莱蒂来了,我举起尺子,他却要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
第11~13自然段:我友好地表示以后再不吵架了。
第14自然段:回到家,父亲说,错了就该第 一个伸手请他原谅,并把尺子折断扔向墙角。
2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
第 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3再议四个段落划分的四个阶段:
第 一段“争吵”的情节是集中的,显然是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看得出是在教室。
第二段“反思”是“争吵”完毕,集中讲“我”的后悔和反思,主要表现“我”不安的内心活动。地点仍在学校,时间推后了。
第三段“和好”情节有了大的进展,时间又推后到放学,地点移到了街上,情节也相当集中。
第四段“受教育”,是故事的尾声,突出了父亲的教育情节。地点转移到家里。
4根据结构段段意,自己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写在练习本上(注意语言连贯,重复的删掉),再读一读。然后教师检查订正。
课文主要内容:
“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在克莱蒂主动要求下,我们和好了。回到家,父亲又教育了我。
(四)阅读分析第 一段。
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阅读分析第二~四段,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体会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第二段,边读边议,再解答:
这一段主要写了“我”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着重描写了“我”想向克莱蒂承认错误,又觉得不好意思的矛盾心情,也冷静地反思了一番。过去两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脑海里再现。正像开头说的“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1“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要”,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2“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
(“好”的表现有:帮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等等。)
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4俩人吵架快结束的时候,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克莱蒂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的说法一样,意思一样吗再议一议。
(说法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只要防御,决不还手就可以了)。
5“吵架结束的时候,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瞟”是用眼睛怎样看
(斜着眼睛看。看情况两人是并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瞟。还有,一个人生另一个人的气,往往不愿意正眼看,就斜着眼睛瞟几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
6“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蒂应该不应该“愤怒”
(应该。吵架的事,他有理。)
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么
(看来平时他们很要好,加上克莱蒂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7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示后悔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
(二)阅读分析第三段。
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挨到了放学”,“终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可以不可以
(“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
(可能跟克莱蒂同行。)
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4)。
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
(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
这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再议,然后解答、归纳:
(“微笑着”,是从描写神态表现宽容和友爱的;“用手拨开尺子”、“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是从描写动作表现宽容和友爱的;“温和地说”,是从描写说话时的语气,表现宽容、友爱的;“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是通过语言表现宽容和友爱的。
总之,课文是通过描写人物(克莱蒂)的神态、动作、语言和语气等,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的。)
“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
(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谊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
5后一段主要写回到家里“我”把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对我的教育。
这一段有个“本想”,带着“让父亲高兴一下”,相对还有个“不料”,引出了“父亲把脸一沉”。“本想”和“不料”换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让句子的意思不变,可以不可以
(可以,“本想”换成“原本想”或“本来想”,“不料”换成“没想到”或“没料到”。)
“父亲把脸一沉”,说话了。“把脸一沉”可以换个什么同样意思的词语
(换成“表情严肃”或“板着脸”)
父亲“表情严肃”地,“板着脸”地说和做。有什么含义“第 一个伸过手去”是什么意思“夺过”“折成”又表示了什么大家议一议,再回答。
(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 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
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别错误,永远友好待人。父亲的教育应该说是及时的、深刻的。)
(三)小结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写“思考•练习”第4题中的词语。
(二)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三)按课后“练笔”要求,练写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的片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做“以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为题材的片段练笔。
三、教学过程
(一)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共同评议。
(二)听写“思考•练习”第4题“读读写写”的词语。同桌互换订正。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1结合原文原句,解释“缘故”、“诚心诚意”。
(“缘故”,指克莱蒂的上衣肩上的线缝开了。“我”猜想多半是扛多了柴的缘故。缘故即原因。“诚心诚意”,真心实意。指克莱蒂到我家时全家欢迎他没有半点客套和虚假。由此证明,他是个好人。)
2范句:
缘故——
①这盆茉莉花,叶子发黄,也不怎么开花,我看是缺少肥料的缘故。
②七十多岁的李爷爷,红光满面,身板硬朗,主要是坚持锻炼的缘故。
诚心诚意——
①同学们诚心诚意地想尽办法帮助爱迟到的立冬同学按时到校,保证了学习。
②这位标兵营业员主动为妈妈选料,还量好了尺寸,看得出他是诚心诚意地为顾客服务的。
(三)练笔:
选择一件自己与同学之间友爱的事写成片段。要求内容真实,把自己感受深的部分写具体。
1总结性地说说读了“争吵”一课受到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教育,特别是要向克莱蒂学习的意义。
2说一说我们同学之间出现过哪些团结友爱的事情,哪些事令人感受深。
3在肯定列举的团结友爱的事情,确有令人感受深的事实之后,进一步讨论怎样把感受深的部分写具体。
议一议“争吵”一课感受深的部分在哪里是怎样写具体的
(“争吵”一课令人感动,也是“我”感受深的地方是,“我”的不安和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的反思和自责;特别是克莱蒂主动找“我”化解矛盾,重归于好。)
4以“重归于好”为例,议一议这一部分是怎样写具体的。
归结到两点:一是“重归于好”的事实经过写得清楚:从放学后“我”独自在街上走着,到克莱蒂走近“我”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再到高兴地分手回家。一步步写得很有层次;二是“重归于好”的表现写得具体。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去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格。
学生可列举课文中的描写实例,如:
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他走近我……(这是写动作的);
克莱蒂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这是动作、神态、语言和语气的);
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这又是写克莱蒂的动作和语言的);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是写“我”的语言和我们俩的心情的);
后一段写父亲教育“我”。先写父亲的神态,“把脸一沉”。再写父亲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 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后写动作“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5小结:
作者紧紧围绕“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中心,通过克莱蒂、“我”和父亲等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描写,表现上述中心的。我们写片段也要学习这样的写法。
列举片段范例供大家参考。
……
我望着对门窗台上那盆平顶凤仙,花红叶绿的,真喜人,它是张童种的。再看看自己窗台上的这盆,又瘦又长,叶子不绿,花儿还没开一朵。都是清明节后一块儿种的,那花也偏心眼,在他那儿就长得水灵。我跟妈妈说:“开学就要评‘园艺能手’奖了,张童准能评上。”妈妈说:“你就取取经,问问他是怎么侍弄得那么好。”
“哼,我才不呢,显得我多熊!”我说着朝对门努努嘴儿。
第二天清晨,窗外一阵窸窣声音,我推开窗子,啊,只见张童蹲在窗下收拾我那盆平顶凤仙呢。
“张童!”我不知所措地叫了一声,跑出去,不好意思地蹲下来。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脑门上渗出了汗珠,关切地说:“你这花儿缺肥,可水浇得倒挺多。”说着,用小铲把盆土翻了翻,从塑料袋里抓了一把花肥,撒到周边。又拿起剪子“喀嚓喀嚓”把老长的枝叶剪掉一半,浇了点儿水,胸有成竹地说:“过一个星期看,你会满意的。”
“谢谢你!”我不好意思,“我好好培养,要是比你的那盆强呢”
“那园艺能手就是你了。”张童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不过,记着,浇水要间干间湿,肥料要少施勤施。好,祝你成功!”说罢,把塑料袋扔到我怀里,拍拍手上的土,又眯着笑眼,径直朝对门走去。
……
质疑问难后,布置片段练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