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导游阿梅最近火遍中国网络,与中国导游相比,她的哪些特质吸引了你?

泰国导游阿梅最近火遍中国网络,与中国导游相比,她的哪些特质吸引了你?,第1张

与一些只知道顾客买了又买的导游不同,人们更喜欢阿梅是很幽默的,这是一名让人发笑的泰国导游。幽默朴实的阿梅可以说是泰国的一个活的景点指南,她总是致力于解释曼谷国王的大宫殿(包括玉佛寺)。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泰国旅行社的导游,事实上,她更是在做着一份翻译的工作。

阿梅的工资是固定的,不需要靠游客的购物折扣和自费活动的折扣来谋生。所以阿梅也并不会去刻意的要求和引导中国游客去买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商品。一个多月前,我在视频中偶然看到了这段有趣而可爱的泰国旅游指南的视频。这个叫做阿梅的向导皮肤黝黑,外表一般,似乎已经有将近50多岁的年纪。乍一看,她很像中国某个地区的农民,她的普通话带有明显的泰国口音。

无论是身高还是外貌,阿梅与我们国内那些美丽的著名景点导游相比,简直是low的一塌糊涂。但是,从他嘴里说出的一系列精彩而有趣的“笑话”很容易就能解决他在工作中与游客之间的矛盾,用心去对待游客,并对参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预防和建议。这就是阿梅能够获得这么多中国游客喜欢的制胜法宝

一些中国导游认为阿梅其实就是这样,只是讲了一些有趣的笑话。但是仔细看了十几段视频,我发现阿梅总是能将看似简单而又严肃的东西以很有趣的方式表述出来,事实上这种能力就是国内很多导游所不能比拟的。

秦始皇

每一个人一辈子都没有得到什么东西,最后走的时候也没有失去什么。争什么啊,争来的是假的。今天你说我一定要穿漂亮的衣服,我一定要开好车,你所拥有的一切明天还是你的吗?想想看,过去皇帝打下来的江山最后又变成 人家的江山了。秦始皇吞并六国的时候,六个国 家的皇帝全部都没了,国 家灭 亡了。得到了吗?失去了。中 国为什么有这么多名胜古迹啊,因为在中 国史上有过很多的国 家和朝代,每一个国 家或朝代都给自己造一个皇宫,所以中 国有很多名胜古迹,到一个地方就有一个像皇宫一样漂亮的故宫。最后呢,他们什么国都没了。实际上随着历 史的变迁,所做的一切东西瞬间就没了,去争什么去抢什么。要抢一个地方,抢一个江山那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那是冒着抛头颅洒热血的,所以学佛人要懂这个道理——我们来无得、去无失。

真正的无我观就是人、我、法俱灭。什么叫无我观呢?就是真正的在世界上把自己看空了,觉得我没有活在这个世界上了。那么实际上人没有了,我也没有了,法也没有了,全部都灭掉了。法是什么?法界。你人没有了,所以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对你来讲都是空的。你还会为了和人争一个电视机,争一点钱大打出手吗?会不会啊?不会了。什么都没了,什么都不存在–这就是最后开悟。也就是你能达到佛菩萨的境界–把自己看空了,觉得无所谓了。

师父讲给你们听,很多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要面子,被人家讲两句,我要面子;今天不让做领 导了,我要面子……面子害死人知道吗?面子是典型的执着,面子是典型的有我。夫 妻两个吵架都是要面子。其实要什么面子啊?你吃几碗饭他吃几碗饭,你们两个人不知道吗?他什么本事你什么本事,你们自己不知道啊?你半斤他八两,要什么面子啊。师父经常跟你们说“死要面子活受罪”。要无我,否则怎么成佛啊。

要心亡、境亡、人亡、法亡。“心亡”是什么意思?就是心没有了。人家说这个人没心没肺的,就不会生气、不会难过、不会记恨,活的就很自在,叫心亡了。“境亡”就是境界也没有了,看到的什么都对我没有兴趣。哇,人家在马路上发东西是免圝费的,发什么牛奶,是新产品,跑过去拿了一瓶,转一圈再拿一瓶,再转一圈再拿一瓶。境界让你贪,对不对啊?这就是境界让你变化,境界让你转换思维。比方说,妈妈对这个哥 哥一直不大好的,但最近给哥 哥多买了些东西,妹妹一看“啊,你给他买了不给我买,哇……”哭起来闹起来。就是看见人家好了嫉妒;看见给人家多了难受。请不要忘记你是学佛的人,你是菩萨呀,你付出还来不及呢,你还索取啊。

人亡”就是觉得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觉得不是我自己。人活着就跟没有一样,你这个人才能潇洒,才能洒脱。“法亡”就是你修学的法界,你对什么东西都看上去是没有的,你这个人就潇洒解脱了。如果你把修行的目标定的高一点,虽然你不能一步登天,但是人能够有精力去修就是最大的福 分。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你知道自己平时功课考 试都能考80分,是因为你每次做了100分的准备。如果你做120分的准备,你就只能考100分了。对不对啊?如果我境界不好,我把境界提的高一点,不就能越过这个低的境界了?

你们今天还能坐在这里学佛,有精力坐在这里还没睡着就是福气。不听佛的人那就是没有福气;睡着的人那是半梦半醒之间的人。我们很多时候活在世界上就像睡着了一样,因为我们睡着所以我们才会上当才会受骗。你们说我们开汽车谁会睡着啊。有没有人睡着啊?否则为什么很多人会睡着撞车的?所以要明白能碰到师父就是你们的福 报。剩下没多少年可以活了,反过来讲,没多少年可以修了,时光不饶人啊。沧桑几变,凡心不死啊。沧桑几变,就是指很多的朝代都在变化,而你们的人心——凡人的心还没有死掉,还是老样子啊–贪瞋痴。你们再大的年纪,你们还是这样贪啊。你们从小贪到大,从小时候多要一颗糖开始,多喝一杯牛奶开始,多穿一件新衣服开始,一直到年纪大还在贪。你们想想吧,放下执着,要知足常乐啊。

开悟的人知道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幻相。什么叫幻相?今天有、明天没有,明天没有、今天有。今天在墨尔本的,但是一觉睡醒怎么到悉尼了,墨尔本不就没了;过两天又回墨尔本了,哎呀,悉尼到哪去了——这就是幻相。今天师父有多少多少徒 弟,过两天师父一算,怎么徒 弟少了;又过几天,怎么徒 弟又多起来了——它都是幻相。所以也不要老啃着一个法 门,觉得自己学的东西是最好的,觉得自己学得是最好的法 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人说喝水好,这个永远不会错吧,喝水是好,那你怎么不说现在的水有污染啊。比如一天喝5升的水对肠子是清洗的,那么你喝5升的脏水(有污染的水)也是冲洗你的肠子吗?所以要明白,要离相。

离相是什么?就是我们不要去看到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我们要离开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我们才能真正明白这是对的还是错的。师父还举前面的例子:两个人在打架,你不知道谁对谁错。我离相,就是我离开你们两个人打架的这个相,我就知道谁对谁错了。我离开了人间,我才知道在人间时是对是错。如果你执着在某一件事情里面,你就离不开它,你就不知道这个事情是对是错,明白了吗?为什么很多人吃东西非常咸?因为他执着于口重。

他每天吃咸,吃到后来他已经吃不出来什么叫咸的了,稍微淡一点点,实际上已经非常咸了,他还会说太淡,道理很简单。比如很多洁癖的人,到了很干净的地方他还要拿东西左擦右擦,擦了一遍又要擦,擦了一遍又要擦,实际上是他的思维概念在变化。离相就是让你看到思维知道的这些东西要无执着取舍。就是不要去执着于某一件事情的好坏,举个例子:现在有一盒糕点,里面有牛角包、芝麻饼,或者还有蛋糕,还有春卷。执着的取舍是,“嘿嘿,我就喜欢吃这个,我要拿这个。”如果不执着的取舍是什么呢,“没关系的,你们先拿好了,我什么都能吃,都挺好的。”因为你执着了,你只能尝到其中一种蛋糕的味道,你永远尝不到芝麻饼的味道,你永远尝不到春卷的味道,这就叫执着。所以执着是最害人的东西。

我们要无得无失。就是要觉得心里不要有所得,也不要有所损失。无得无失是什么意思?就是没有得到任何东西,也没有损失什么东西。因为我还是老样子,所以我也不存在损失什么东西。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不去占人家便宜,你没有得,你也不会损失。如果你今天占了人家便宜了,接下来你就会被人家占便宜,你就有得有失了。所以无得无失,真心竟显。就是只有你不去得,你这个本性才会出来。你本性是善良的,你不要人家任何东西,你是一个善良的人,那么你才会外尘不入,就是外面的灰尘才不会进入你的心田。

因为你什么都无所谓了,肮  脏的东西就进不了你的心田,你就无得无失了,你就得到真 相了——真空无相的大智慧。真空是什么?就是一个真的很善良的人,这个人是空的,是无所谓的。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的人就是空的,这才叫大智慧啊。不跟人家争的人才是聪明人,不跟人家吵的人是聪明人,不跟人家打架的人是聪明人,这种人不会有灾 难的。整天跟人家冲冲杀杀打打闹闹的人他会被人家报复的,他就会有灾 难了。所以学佛要学智慧。

你们要体会无得无失,如果你们能够体会到今天师父刚才给你们讲的,比如我来到澳洲,我什么都没有的,我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如果给了人家,又怎么样呢?我无得无失啊。我来的时候没有什么钱的,我现在已经很有钱了,我为什么还要去争这些钱呢?我来的时候就这么一个皮箱过来的,我现在已经有这么多了,我为什么还要去争这么一点点利益呢?经常能够体会无得无失的人他是一个有福之人。想一想你这一辈子,你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这是结果,因为这个结果是众生平等。每一个人一辈子都没有得到什么东西,最后走的时候也没有失去什么。争什么啊,争来的是假的。今天你说我一定要穿漂亮的衣服,我一定要开好车,你所拥有的一切明天还是你的吗?想想看,过去皇帝打下来的江山最后又变成 人家的江山了。

秦始皇吞并六国的时候,六个国 家的皇帝全部都没了,国 家灭 亡了。得到了吗?失去了。中 国为什么有这么多名胜古迹啊,因为在中 国史上有过很多的国 家和朝代,每一个国 家或朝代都给自己造一个皇宫,所以中 国有很多名胜古迹,到一个地方就有一个像皇宫一样漂亮的故宫。最后呢,他们什么国都没了。实际上随着历 史的变迁,所做的一切东西瞬间就没了,去争什么去抢什么。要抢一个地方,抢一个江山那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那是冒着抛头颅洒热血的,所以学佛人要懂这个道理——我们来无得、去无失。

我们有无量无边的福 分,那就是学到了佛法,明白了真 理。师父给大家讲,有所得,其实就是有所谓。如果你这个人觉得“哎呀,我得到了”,其实你就是有所谓——拼命的去追求这些东西,这就是有所得;如果一个人的境界是高的,他就是无所得。真正的得不是有所得,是无所谓;有所得就是还有贪意在里面,但是无所得就是无所谓。我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你说你还会去争这个东西吗?还会去抢这个东西吗?不会了。

大家要知道真正学佛人的含义就在于明白、开悟,这是最重要的。有多少人为了一点名,为了一点利,天天觉睡不好,饭吃不香啊;又有多少人为了一点麻烦、矛盾,自己在痛苦之中生活着;又有多少人为了争一点点名利,气得半死。不要说你们现在做功德,就是不做功德也不能生气啊,何况你们是做功德的,你们今天得不得的到不是你们说了算的,是天上菩萨给你们说了算的。争什么,抢什么啊,实实在在修心,处处替人着想,好好修行。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是一句现代话,实际上用菩萨的佛言佛语就是说:救 度一切可以救 度的有缘众生。

人生苦海何处是家?想想有的孩子很小自己就到泰国去了,爸爸妈妈也不舍得,十几岁就离开,何处为家啊?到了泰国离开了中 国又到了澳洲,何处为家啊?人生要珍惜啊。要记住:人生苦海何处为家,生命在呼吸间,无常时变迁。今天有了明天没有,无常天天在变啊。一辆好好的汽车,明天一撞,车又坏了;一个好好的人,一撞车脚又没了;一对好好的夫 妻,一吵架婚姻没了;一个好好的肝,一生气肝硬化了;一个好好的脑子,想不通神 经病了。变迁啊,无常变迁啊,天天在变啊。所以师父教你们速学佛速修,此生不要虚度啊。不要再虚度年华了,不要再虚度自己的青春,不要再浪费自己的慧命了。师父给你们讲的句句是名言哲理啊。

告诉你们不好好修心之人就会永远失去自己的慧命。真正的慧命一定要让他活,就是要改变自己,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这个人才有慧命;连自己生命都不珍惜的人,他是没有慧命的。你们今天不修,不努力,你们的慧命就会慢慢逝去。

五、六、七年级生,书柜上多少有几本刘墉的书。他自身故事肯定是《超越自己》、《创造自己》的范本,从作家到画家,做什么像什么。如今,刘墉当了爷爷,回归一头白发,如何以新姿态面对女儿结婚与人生下半场?

从没看过这么帅的刘墉,白须白眉白发,翘著二郎腿坐在故宫博物院松风阁接受采访,仙气飘飘,活像是新书《小沙弥遇见刘墉》里的睿智老和尚。

2019年,对作家刘墉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年。

他迈入七十大关,决定不染头发,以真面目示人。其实,他从50岁就是满头白发了,说是家里的人「公投」要他染,免得吓到人。「70岁了,总该有点表现,」满头白发代表着他的「古稀宣言」,决定更直白、更自在地做自己。

2019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他最疼爱的女儿刘倚帆结婚了。

他23岁生下儿子刘轩,以「教练」姿态把刘轩带大。其他同龄孩子在玩耍时,他逼着刘轩背古文;吃饭时,也拿着写字板见缝插针教育刘轩写字;刘轩看电视,他大吼着要他去念书;刘轩参加朗读比赛,他严格训练每个手势该怎么摆,不服气的刘轩还气到把墙壁捶出个大洞。后来刘轩选择了念哈佛心理系,目的是「将来给爸爸看病」。

「看电视娃娃」结婚了

16年后,40岁的刘墉才又生了女儿刘倚帆。因为当时在美国教书遇到各式各样的学生,也常各地跑,刘墉的眼界开了,面对女儿,刘墉的教养风格丕变。

他和儿子冲突不断,常常吵架辩论,但「我没办法跟我女儿辩论,一辩论就全身冒汗。」女儿年幼时还会和刘墉顶着鼻子玩,进入青春期后对爸爸就有些嫌弃了,光是碰他肩膀,女儿就会大喊「好痛」。小孩子一样爱看电视爱上网,刘墉也不骂她,只是在女儿身旁晃来晃去、甜甜地提醒她:「看电视娃娃」、「上网娃娃」。

换了一种教育方式,女儿同样念到哥伦比亚大学、又进了宾州大学的华顿商学院念MBA。

刘墉说,女儿在念研究所之前是没有交过男朋友的。有回跟太太一起到宾州大学探望女儿,见女儿滔滔不绝谈起某某同学好会做饺子,而且是公司派他来念书的,都不用付学费,怎么这么厉害……

刘墉一听就知道「完了」,写下〈给女儿交朋友的十五个叮咛〉,里面满满是不安与关怀,像是「宁可渴死,也不要喝来路不明的饮料」、「你选择的约会地点,反映了你的品味」等等。

去年,女儿果然嫁给了这位很会做饺子的同学。

见到一向对自己很酷的倚帆,在婚礼上却灿笑跳舞,刘墉从来没看女儿如此开心过,百感交集写下〈爸爸不会哭〉:「爹地知道了!这是人生的必然。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得一步步离开父母,走向外面的世界……今天你能找到 如此依附、如此满足、如此交托,爹地怎能不高兴?又怎么会掉眼泪呢?」(注:取自同名书《爸爸不会哭》)

婚礼前夕,女儿倚帆贴心的「指示」老爸:「地毯有味道,一定要带气喘药;爹地太容易感动,所以就不用跟我跳舞了……」来源:水云斋

刘墉和太太在婚宴结束前,就悄悄先告退了。「你没有离开我们,是我们离开了你,也只有你找到了自己的最爱,有一天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你才不会受到太大的打击。」驱车回纽约长岛住家时,刘墉想起女儿小时曾经在车上靠著自己的肩头睡去。爸爸终于还是哭了……(看更多>>刘墉:亲爱的女儿,爹地不会哭)

你的孙子不是你的孩子

刘墉每年有一半时间住在台湾,因为疫情的关系,本来预计5月初要回美国,在家人的公投下,延长留在台湾的时间。

刘墉在台北的家,就在儿子刘轩家对门。自从刘轩的女儿千千学会走路,她就自己会摇摇摆摆走到对面敲爷爷家的门。刘墉听到声响,就会冲去恭迎孙女:「小大爷您来啦!」

孙女大了,爷爷的教养也愈来愈「扎实」。除了教认字,也要指导朗读比赛。有回刘墉严厉的指导,让孙女儿委屈地哭了。爸爸刘轩看了舍不得跑来安慰千千,刘墉对于这样的宠溺很不以为然。刘墉说:「我问她,你要不要继续比赛?你想不想得全台北的第一名?她说『要』,我说OK,那我们继续练。」

即使是面对年幼的孙女孙子,刘墉还是很强调「正人形」。「正人形」是句中国北方话,意思类似「站有站像、坐有坐像」,举止要得体的意思。刘墉很得意自己比刘轩还会管教孙子:「我管孙子,比他们管的好太多了!」刘轩顾孩子吃饭,总是要弄半天,但刘墉来管,一下子就吃完了。

他的秘诀就是「吃饭配故事」。像是讲起《小沙弥遇见刘墉》中的故事:「一场突如其来的豪雨,让溪水暴涨了起来。眼见大洪水就要冲破禅房,那怎么办呢?」正当孙儿们听得目瞪口呆,刘墉爷爷此时打住说:「快吃快吃!」这样一来,小孩子就很快吃完饭了。

虽然很以自己的教育方式为傲,但刘墉还是常常提醒自己「 孙子是别人的孩子 」,不要过度介入。他可以接受儿子跟他讨论教养方法,只要不在孙儿面前直接打枪他就好,毕竟刘墉还是很需要尊严的。

有个博学的爷爷,孙子们有数不完的好故事可听。他带着孩子们一起来到至善园游玩,看到松风阁里的古琴,就讲起了〈心弦〉这个故事。提醒每个人,尤其是担负教育教养责任的父母、老师,每天记得重新调整心中的弦,审视自己的状况,再来面对孩子。

活着就要有滋味

故宫至善园是刘墉最爱的画室,这里哪株树被白蚁蛀了、哪颗石头是假的、垃圾桶的造型是「掷壶」,上头原有烟灰缸已经被封死……他都了若指掌。故宫也是他常逛的地方,他可以「凭脸入场」,走没人知道的捷径。他开玩笑说:「故宫如果有东西掉了……嘿嘿!」又说「我捐东西都来不急了,怎么会偷。」

刘墉有很多珍藏的宝贝,正在考虑捐赠。前几年一位邻居老太太过世,给他很大的冲击。因为老太太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回来,直接把一堆属于老太太的物品,像是相簿、珍贵的桌椅餐具全丢了。让刘墉非常感慨人死后,遗物不见得被好好珍惜。因此,与其把这些自己珍视的东西留给后代,还不如趁活着的时候捐了。

因为从小气喘的关系,在台北的时间,刘墉几乎都窝在家里。他总是凌晨3点才睡,早上11点起床,中午吃完第一餐,接着就是跟孙儿们一起用晚餐。最重要的是,每天晚上9点45分,他一定要吃冰淇淋。他喜欢吃Godiva冰淇淋,巧克力脆片口味的。

刘墉极度爱吃冰淇淋,但是才40岁就因为胆固醇太高,被医生指示「最多半年吃一次冰淇淋,而且要去店里吃。」然而,他母亲的经历让他体悟到「吃死总比馋死好」。

刘墉为了让他母亲长命百岁,严格禁止吃冰淇淋,但母亲仍然中风了。母亲卧床时,刘墉喂她吃最爱的巧克力冰淇淋,冰淇淋就从母亲的嘴角流下来。母亲93岁过世,刘墉检讨:「当人已经80、90岁的时候,是不是还有必要限制饮食?」「如果我过去让她在健康的时候,爱吃什么吃什么?会不会更没有遗憾?」

刘墉的「冰淇淋」哲学,让他对70岁后的人生态度更加豁达。曾千倚摄

「活着就要有滋味,」刘墉说,他始终积极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从小家中遭遇大火、因肺病吐血休学,兵役检查时被医生判定活不久……人生的终点线一天到晚在他面前晃来晃去,也让他把每分钟利用的淋漓尽致。

如今迈入71岁,刘墉写了上百本书、成为有名望的画家、当过记者、当过主持、当过老师、还捐钱建了希望小学。他说接下来想写诗集,还开玩笑说要去跑马拉松……。他是这样的迫切把握活着的时间。刘墉对《》的记者说:「我可能活到90,也可能明天就昏厥过去。你们录了影给我留下来,我随时可以剪接成纪念专辑。」

 

 

刘墉新书《小沙弥遇见刘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5961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