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摆脱童年创伤

怎样才能摆脱童年创伤,第1张

治愈童年创伤首先要了解认识童年创伤有哪些,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重要的是寻找到自我信念力量的支持,按照下面三步慢慢治疗童年创伤。

、认识童年创伤的种类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可能并未完全认知到我们受到了童年创伤,这也是为什么童年创伤难以摆脱的原因之一。

心理学上可以把童年创伤分为:期待性创伤、分离性创伤、忽视性创伤三类。

1期待性创伤:指未达到、未满足他人的期盼和希望,从而被他人指责、打骂或者精神上的攻击和冷暴力。

2分离性创伤:指童年时,与自己最近亲的人分隔异地或者死别,所带来关爱、照顾等缺失。

3忽视性创伤:指在童年时,心理和情感上受到父母和亲人的忽视、得不到心灵的满足。

认识到童年所受到创伤和何种创伤,是治愈童年伤痛和摆脱童年伤痛的第一步。

二、如何治愈童年创伤

第一步:了解、接受童年创伤

要想治愈童年创伤,那么就要找到产生创伤的具体经历和事件,认识到它的确给现在的我们带来了持续的负面影响。

过去已然无法改变,不要执迷于那些,接受它并成为更好的自己,才是现在的自己应该去追求的真理。

从心里学上讲,接受创伤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伤痛是我们不愿想起,也不愿意它发生的,但它已然发生了,成为了我们不可割离的一部分,我们接受它成就我们自己而不是被它所击垮。

第二步:直面创伤的根源

当你发现并接受了童年的创伤在持续影响着你,那么就去面对产生童年创伤的根源,以述说或者写信的方式告知,不论结果如何,以此为契机画下事情的句号。

如果我们总是逃避和压抑创伤,这将变成一种消极的自我保护,将无法走出童年创伤带来的阴霾,无法释放内心深处的负面情绪,带来更深的消极影响。

第三步:寻求力量和信念的支持

寻找外部资源的力量支持,如朋友的支持,好友的认可,这些力量会在治愈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会慢慢滋润干枯的心,让我们焕发出活力。

寻找自我力量的支持、建立我们新的信念,如去专注我们的心趣爱好,做一些工作获得成就感,为成为更好的自己定下目标和计划,这些补偿作用和自我的信念能够增强自己,才是治愈甚至消除童年创伤的根本力量。

由于童年创伤所带来的伤害和影响极其严重,在这里希望父母能够多多关注孩子童年生活,教导、引导孩子如何应对伤害,同时也希望已经受到童年创伤的人,能够坚强走出阴霾,终将雨后天晴见彩虹,成就更好的自己。

这是一个深思熟虑而复杂的问题,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答案。童年时期的经历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经历,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方方面面。

童年时期所经历的负面经历,比如家庭暴力、虐待、亲人离世等,可能给个体留下创伤和阴影。这些不良的经历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抑郁、恐惧等。长期以来的研究表明,这些心理创伤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和情感健康,对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尽管童年中的阴影可能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我们也不能忽视人的自主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情感和应对方式,这些因素会决定一个人如何应对童年阴影。

一些人可能能够通过寻求心理辅导、与他人分享经历、参与创造性活动和锻炼等方式来应对阴影。他们可能会学会从负面经历中成长,并寻找新的机会来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修复心理伤害。这种积极的努力和适应能力可能有助于减轻童年阴影对一生的影响。

另一方面,一些人可能会陷入被阴影束缚的困境中。他们可能缺乏应对工具和支持系统,导致负面经历继续影响他们的生活。这些人可能面临心理健康问题、人际关系冲突和情绪困扰等挑战。尽管他们的童年阴影会相伴一生,但也有可能通过寻求专业帮助来改善生活状况,并寻找到适用于自己的个体化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童年时期的阴影可能会对一个人一生产生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永远束缚一个人。个体的心理弹性、适应能力以及获取支持和资源的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积极应对和主动寻求帮助,一个人有望在童年阴影的阴影中寻找到成长和改变的机会。

童年得不幸会给孩子带来怎样得创伤?

儿童得性格发展与遗传和后天得出身家庭有着密不可分得关系。从小家庭环境较好得孩子,通常身心都比较健康。更有爱心,体贴,豁达,乐观。被足够得爱浇灌,这样得孩子往往非常自信,举止优雅。他们会很自信,很大方得表现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即使做错事也有人兜底,会活得很坦荡。尤其是女孩,从小接受良好得家庭教育,见过很多世面。在选择伴侣时,他们会自动屏蔽渣男,让他们更容易找到有共同兴趣得男人。

一个人不快乐得童年不仅会影响他得生活,还会给他带来一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他性格和心理都有缺陷,因为自卑。父母离异或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总吵架打架得,不管父母哪一方对他再好,他都会觉得被对方抛弃了。这种感觉会伴随他从小到大,让他感到没有安全感。不敢轻易与人打交道。与人交往时,由于害怕被别人轻视,会小心翼翼地讨好别人,甚至让自己感到难过。他们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轻易说话或表达自己得真实想法。因为父母从小感情就不好,不知道如何处理两性关系。再加上内心缺乏关爱,这样得孩子往往很难从心底里感到安全。因为见过父母经常吵架,甚至父母一方出轨。女孩子会从小有心理阴影。稍微一个男得对她好,就恨不得一切都给他,很容易遇到渣男。童年不幸得人会因为自卑而失去自信。即使他已经很好了,他也会经常怀疑和否定自己。

孩子得童年阴影很可能需要一辈子来弥补,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小不懂,就说一些伤人得话或者不顾及他得感受。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得身心健康!

内在小孩的6种幼年创伤类型,有你吗?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疗愈,不幸的人用一生疗愈童年。童年时期创伤性事件的发生,会打破儿童的安全感、满足感和自我价值感,进而导致儿童出现偏差反应,可能会持续一生。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伤害。或许现在的我们已经为人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还是会有意无意伤害自己的孩子。有些体验会促进你成长,有些体验则会让你停滞,而且就算是在过去了很多年的现在,只要类似的场景产生,就会使我们感到不舒服。

你有没有试过在某一个瞬间,回想起生活中的种种情绪困境,感觉像是一下子退化到了孩童状态,心里一阵阵发怵。

1在职场里害怕被排挤,不敢拒绝别人总是小心翼翼地迎合其他人,甚至“背了黑锅”也不敢出声,内心怯懦卑微;

2工作中一旦被指正就会产生强烈的羞愧感,陷入反复的自我怀疑,觉得自己做不好这份工作,甚至多次萌生“辞职走人”的念头;

3感情中明明很爱对方,害怕TA离开,却总是用“作”闹的方式引起关注,甚至每一次吵架都忍不住先提分手……

其实,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受伤的小孩,这些崩溃、挣扎都是它在作祟,它正在向你呼救,渴求被你看到和疼爱,心理学上称之为“内在小孩”。内在小孩隐藏着我们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和创伤,TA可能5岁、7岁,TA被辱骂、被家暴、被排挤、被忽视……

常见的创伤包含以下6种

1期待性创伤

所谓的期待性创伤,是指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期待。比如在母亲怀孕的时候,期待要一个男孩子或者是要一个女孩子,而和自己期待的结果不一样,可能就区别对待;再比如,期待孩子可以学习成绩很优秀,期待孩子可以不淘气且很听话等,一旦孩子不是自己期待的那样,父母就会批评、指责、打骂,给孩子造成心理的创伤。

因此,这样的事情如果在孩子的整个童年都持续的发生,那么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包括她对这个世界和对人际关系的看法。

2分离性创伤

有分离性创伤的孩子,内心当中非常缺乏安全感。主要是因为养育环境的不稳定,或养育者本身的不稳定。所谓养育者本身的不稳定,就是指养育者的情绪波动大,或没有情绪波动,或根本不具备相对应的父母功能。

不少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他/她们要么是小时候父母去外地打工,给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一年见不了两次面;要么是因为计划生育超生了,把孩子放到其他亲戚家养育,等孩子十来岁的时候才接回去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还有的是父母早年就因病或因其他原因去世的。

在孩子最需要和父母在一起生活,需要父母的爱的时候,父母却因为种原因没有和孩子在一起。这样的成长环境,会让人持续待在安全感缺失的状态里,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和人际关系中的情感链接都很敏感。为了保护自己,只能一直躲在自己的世界中,幻想着自己有多厉害,从而断绝与他人的交流来往。

3忽视性创伤

所谓的忽视性创伤,就是在我们小的时候,自己的感受、意愿或声音都没有被真正看到,真正感受到。很多人小时候都会经历过这个情景,就是自己摔倒了,父母为了让他学会坚强,叫他不要哭,说哭是一件羞愧的事。

还有就是,父母总是认为我们还是个孩子,很多自己的想法不被父母所理解,更有可能是不被父母所尊重,让我们内心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不自信的人。

这种创伤还会导致我们,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扮演一个很重视自己、时刻关注自己的父母角色,因为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因此,过分渴望得到关注,其实是忽视性创伤所引起的反应。

4讨好型创伤

美国教育学家米基法恩说:“讨好型人格来源于童年创伤,即父母从来没有或极少给过孩子无条件的爱。"讨好型人格内在都住着一个敏感脆弱的小孩,有先天的高敏感原因,也有后天成长环境的原因。

在成长环境中,孩子在向外索求认同和安全感的时候,养育者没有很好地回应。孩子为了换取父母的爱,逼迫自己委曲求全,听话懂事,妥协一切。

他们卑微迎合、无原则无底线、不忍拒绝、不懂表达、默默忍受。即使是别人的错,也会揽到自己身上,害怕听到他人的负面评价,总是小心翼翼地压抑着自我。

就像有的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了,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说完以后,得到的回应却是:“别人怎么谁都不欺负,就欺负你呢你怎么不想想自己有什么问题呢是不是你自己做得不好惹着别人了"

5受伤型创伤

它可以是童年阴影,过去的一些创伤性事件,也可以是过去的一种创伤在内心中的投射。比如:孩子在原生家庭受到了父母的虐待(如因考试成绩、调皮捣乱而挨打),在读书时遭受了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等。这些童年时期所受到的身体和心理创伤,对当时情形的情绪记忆会一直停留在心里,挥之不去。

6控制型创伤

有一种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当今社会最普遍的流毒:为你做一切,一切为你做,是溺爱性、包办性、控制性的爱。在他们的认知里,溺爱是一种能力,一种实力,一种牺牲。

他们把所有的寄托都给到了孩子,恨不得帮孩子包办一切,让孩子一直走着自己为他们铺好的路。殊不知,这对孩子来说不仅意味着失去了自我探索的机会,还助长了很多“啃老族”、“巨婴”的现象出现,让他们失去了独立的能力。

溺爱的父母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永远都不要长大,一辈子都做他们“内在小孩”的被投射对象,否则就会感觉到失落,就像是丢掉了什么似的,孩子的一生都很难脱离父母而独立生活,甚至会迷失自我,不知为何而活。

这要看那个儿童的性格,还有就是父母吵架后的关系。

一般来说,比较开朗的小孩对这类事情是有一定的免疫的。而比较内向的小孩可能相对比较危险。

同时,要看父母吵架后的发展,如果只是小打小闹的,很快就恢复了以前的融洽状态,那么并不会有多大影响。但是如果父母关系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并且把离婚挂在嘴边。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一个长时间的心理压抑,让孩子感觉不到生活中的快乐,并且开始产生对生活的排斥心理。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很危险,并且家长一般都很难察觉,因为他们自顾自的吵架,并且还拿孩子当挡箭牌。孩子有可能还会产生讨厌自己的心理。渐渐的就会发展成自闭症,忧郁症等。

所以,经常打架吵架的父母,请你们为了自己孩子多想想,不要一直僵持着生活的气氛,要么就把问题摊开来说明了,是和好如初,还是各奔东西,都请爽快一点。

昨天特别开心是因为听了一本 樊登的书《super rnomal》,这是一本关于童年创伤的书 。这本书给我释放了很久的压力,或者说是不为人知的不自信。 也可以说给我莫大的希望和信心。这本书中文名字就是下面上的一行字,但英文名字叫做 super normal,英文直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超级正常。

接触过心理学的人都了解一个词,叫做“原生家庭”,通过自我剖析,自我了解,我们发觉父母也就是原生家庭的环境造就了我们的行为模式。比如 苛责的父母造成孩子内心的不自信,比如漠视情感的父母,造成孩子冷漠缺爱,还有暴力的父母,经常吵架的父母,造成孩子没有安全感等等当孩子长大以后发觉自己在社会关系或者伴侣关系中糟糕的模式,一般在缺失心理作用下不断通过其他人满足自己内心深处的需要,而不断索取创造了糟糕的关系,继而痛苦不堪。这也确实是这样的情况,包括我自己也是,我通过了解自己发掘母亲对造成我极度容易紧张的心理,父母的严格也让我不断追求完美,为了得到他们的肯定,把自己搞得很累,同时也对另一半要求极高,这些都是他们带给我的负面心理,当然还有其他更多我不满意自己的,所有我都归结为父母对我的恶果。我曾一度憎恨我的父母,憎恨带来的是母女关系紧张而丝毫没有任何帮助,因为一切已经发生了,我只能学着面对包括原谅。但我仍然面临着自己糟糕的模式,或者一些心理的阴影,尤其是阿德勒的一句名言”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医生都在治愈童年”。有了这个结论,我仿佛背着童年的烙印深深的埋藏在心里,也一直在想办法治愈,但是我深知这个治愈是漫长的。这也是我内心不太真正自信的原因,我总是觉得自己内心有问题。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希望,世界上至少有75%的人受过童年的伤害,也就是说我们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都是很正常的人,更能解释说,基本上所有人都在爱与伤害中长大的。但我们幸运的是,我们父母给我们的伤害是相对较小的,书中的案例中有些伤害是孩子难以承受的,这在我看来我们其实是幸运的孩子了。书中介绍了几个很经典的例子,我记得比较清楚的是,一个知名学者的妈妈是精神病人,莫名的打骂以及无端的发狂,作为一个母亲不仅不能照顾孩子还长期在家里毫无征兆的大喊大叫,摔东西,但这个孩子从下就在这个环境下长大,面对并接受了这一切,他从小就学会了照顾自己,在无序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让自己的内心镇定,锻炼了自己强大的内心稳定性,无论发什么任何事情都能轻松地应对自如,常年的锻炼成就了他的这种超级能力super,后来成为了知名的学者。一个被姐姐从小欺负到大的妹妹,自从出生以来就生活在恐怖的殴打中,而这个环境造成了这个孩子极强的观察能力,对人情绪的判读让他情商极高,最后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业巨子。还有一个从小被父母漠视的孩子,因为他的哥哥有这严重的疾病,父母把所有的关注都放在哥哥身上,对他基本处于漠视状态,他开始还在挣扎,无济于事以后接受了这个现实以后开始学着照顾他的哥哥,而变成了一个很会照顾人,也很无私的明星医生。还有一个知名演员,由于自己母亲要找男朋友而要求女孩成为一个讨人喜欢的样子,面具的模式练就了表演能力。听上去有点讽刺,但这些都是真事。本书也没有以偏概全,孩子们通过超级技能成为了相对成功的人,他们也认清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性的走出父母带给自己的阴暗面的。

这几个极端的例子让我看到了巨大的伤害下,孩子们练就了一套super本领。人类还是很聪明的,当接受一种情况,就会锻炼出一套应付这种模式的自我保护能力,当这种情况很严重的时候,锻炼出的能力越强大,越super。通过这些情况,我简直就觉得那些都不算是伤害,对于能成功应对的孩子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特殊技能的训练。这是振奋人心的。

我很释怀,因为我看到了自己被训练到的能力,我发觉我也很敏锐,共情能力很强。我追求完美让我比其他同龄人更优秀,做事情追求完美让我取得了很多成就。我很释怀,我可以不去定义父母给我的是伤害,而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模式。我很释怀我觉得我没有什么可不自信的。我很释怀,我更加接纳自己了。

父母是爱我们的,他们给予了我们很多,就算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随着我们不断的接纳自己,不在否定自己或者更好的面对自己时,会一点点的转变。前提就是要肯定所有的情况,完全的接纳自己。这本书让我很开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听一下,或者买来读一下,你会发觉,你其实还是很幸运的,无论你面对一个什么样的父母。

都说童年受过的伤,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治愈,那么童年报复性补偿,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为小的时候需求未能被满足,所以长大后我们就会通过各种方式补偿回来,这就是童年报复性补偿。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怎么办?接下便对心理学补偿行为进行分析。

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怎么办?心理学补偿行为分析

想要知道当我们出现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时该如何做,我们就得先弄明白补偿心理的来龙去脉。补偿心理,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机制,当我们遭遇挫折而充满焦虑时,我们就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缺憾,并以此缓解焦虑。

补偿机制的存在,能平衡我们的心理,让我们不至于因为遭遇挫折而心理失衡,从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适当的补偿机制是有好处的,它能让我们的心理更健康,同时还有促进我们能力提升的可能。

但问题在于,许多人的补偿行为超出了合理范围,因此跌入了过度补偿的陷阱。他们在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后还不知足,还要不断地追求和索取。这是安全感缺失的体现,他们需要用这种不断的索求来填补自己的安全感空缺。童年报复性补偿,就是一种过度补偿。

一个人如果在幼年时期遭遇创伤,内心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那么他的心理就会“卡”在那个时间段,内心之中就会出现一个受伤的“小孩”。为了保护和照顾这个“内心的小孩”,补偿机制就会被触发。

“小孩”的存在,使得成年的我们不断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例如说过从前得不到的事物我们如今反复购买、从前体验不到东西我们反复体验。即便我们在这种过程中得不到快乐,我们也会不自觉地一直重复,以此来填补“小孩”受伤的心灵。

但很遗憾,外在的补偿行为并不能真正治愈内心的“小孩”,伤痛始终存在,我们也就陷入了不断补偿的循环。想要突破这种恶性循环,我们还是得从“小孩”本身入手。

11

我们要在脑海里回忆,然后找到那个造成我们如今表现出报复性补偿行为的根源,这时那个受伤的小孩就会浮现。我们要努力地回忆起当时的心情,然后用现在的自己来和当年的自己对话,告诉那个“小孩”:“你已经长大了,无需通过外物来获取安全感,长大后越来越强大的自己,就能成为你安全感的来源。”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对这种报复性补偿心理稍加改造,令他不仅不会困扰我们,反而能够为我们所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是由自身的不足导致的。同时,自卑感会带来补偿心理,如果我们能够克服自卑的困扰,清楚地识别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那我们就能够利用这种补偿心理来完善自身。

我们曾经缺乏什么,现在我们便想拼命地获取什么,这种思维本身就是强大的前进动力。通过和内心“小孩”的对话,消除了自身的不安全感以后,这种思维就能为我们所用,让我们在追求优越的路上走得更远。

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怎么办?通过对心理学补偿行为的分析,相信大家此时已经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补偿心理了。

治愈童年心理创伤是一个复杂而个体化的过程,但以下方法可能对帮助处理童年心理创伤有所帮助:

寻求专业支持:寻求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治愈童年心理创伤的重要一步。专业人士可以提供安全的环境,倾听和理解你的经历,帮助你探索和处理创伤,并提供适当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接受心理疗法:心理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CBT)、眼动再处理与重置(EMDR)等,可以帮助你面对和处理童年创伤。疗法可以帮助你理解和改变对创伤的看法和反应,提供情绪调节和应对技巧,促进愈合和恢复。

建立支持网络:与支持你的人建立联系,包括家人、朋友或支持小组。分享你的感受和经历,寻求理解和支持,可以减轻心理负担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学习应对技巧:学习和运用有效的应对技巧,如深呼吸、放松技巧、冥想和正念练习等,有助于管理焦虑、恐惧和压力,并提升情绪和心理健康。

寻找积极的自我关爱方式: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培养积极的自我关爱习惯,包括良好的睡眠、饮食和运动习惯。通过照顾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健康,可以增强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

拥抱创造性表达:通过艺术、写作、音乐或其他创造性形式的表达来释放内心的情感。创造性表达可以帮助你连接内心的情绪和体验,并促进情绪的释放和表达。

请注意,每个人的治疗过程是独特的,需要时间和努力。重要的是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治愈,同时寻求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如果你感到无法应对或治愈童年心理创伤,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313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