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整理的美德少年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德少年作文1“美德”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美德”就是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好的小事。然而,在现在这个丰衣足食的社会上,“美德”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 每天早上在学校门口的小吃摊旁边,塑料袋、饮料瓶、垃圾食品的包装。
正在任意妄为的随风飘荡。学校铃声响了,校门开了,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了校园。清洁工哼着小曲上班了,突然一阵晴天霹雳让清洁工皱了皱眉头。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个垃圾小魔鬼得意洋洋的向清洁工宣战。第二天整洁的地面又呈现在我们面前,在看到这一面的时候,难道同学们都不感到羞愧么?不感觉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美德已经消失了吗? 在公共汽车上,孕妇、老人在你身边经过时,你有过一丝丝的让座念头么?在你面前有一片垃圾时,你有弯腰捡起过么?在有走路不稳当的老人过马路时你有跑过去扶她一把么?
这么多事情,你又做到过几件? 所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争取在不知不觉中,把“美德”送回自己的身边。
美德少年作文2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不仅仅是你有美德之称就行了,在这个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是不公平的,有美德的人总是被遗忘,而没有美德的人却被加上美德的美称。
中国,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文明、讲礼仪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们要想成为合格的学生,就得有最起码的文明礼仪。我们做出的那些陋习,图的是一时之快,丢的却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那天我刚从图书馆里出来,迎面而来的便是一股热浪。我到马路对面的超市里买了一个冰棒,出来时,我就随手把包装袋扔到了地上,若无其事地走开了。我偶然回头看了一下,那个冰棒的包装袋不见了。
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有个垃圾桶旁边站着一位小男孩,他大概4、5岁左右。小男孩踮着脚尖,费劲地抅向垃圾桶,他的手里拿着的就是那个包装袋。我的脸火辣辣的烫,连小孩子都知道要将垃圾扔进垃圾箱,我却不懂得。我快步走向他,把垃圾扔进了垃圾箱。当小男孩向我微笑的时候,我的心底涌起一股暖流,我今天虽然犯了一个错误,但是我用美德把这个错误填平了。
美德能净化人的心灵,成为一个美德好少年吧!
美德少年作文3读美德少年故事,我深受感动。那一个个真实、鲜活、感人的故事,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我回味各位主人公的精彩故事时,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他们都是我敬佩的人,是我学习的榜样。
在众多的美德少年中,有乐于助人的、有心系灾区的、有孝顺父母的、有尊敬师长的……不胜枚举。我想他们的具体事迹在这里就没有必要一一叙述。其实,每位细心的同学都有可能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美德少年故事,比如:同学间无私的互相帮助、替家长洗碗扫地、帮助身体不便的老人过马路、拾到财物交警察叔叔、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等等,这些动人的故事不断在我们身边悄悄的发生,而且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其中的一员,只是我们自己认为事情太小没有感觉到。我认为让这些美德故事自然而然的发生,有始无终的继续,不去刻意的修饰和展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乐于助人、尊敬师长、拾金不昧等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映我国人民的纯淳民风。
不论怎么说,我都要以美德少年的事迹为榜样,关注身边的每一个美德实例,从点滴做起,做到善不论大小,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合格的美德少年。
美德少年作文4记得在上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校长室的顾老师就已经向全校做了学雷锋的宣传动员,大队部在上周五也利用红领巾广播在全校同学间发出了学雷锋的倡议,向各班征集“学雷锋”感谢学校的金点子征集活动,同学们在征集活动中表现得十分踊跃。那么,今天中午大队部将安排学雷锋统一行动日,到时各班队将根据自定的方案开展活动,使每一位同学在实践活动中感受雷锋的服务精神,学会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回报爱我们的父母、老师、同学以及校园,真正学会感恩、体验生命的价值。
其实每年只有一个3月5日,我们的学雷锋仅仅是3月5日这一天吗?当然不是的,我想告诉小朋友,我们在学习雷锋精神的同时,更要感谢雷锋,感谢他带给我们舍己为人的精神,感谢他带给我们整个社会和谐互助的氛围,我想,3月5日过去了,但是我们还将在今后的日子里,学会用感恩的精神去感谢、帮助我们身边的每一位亲人、朋友。再过两天马上又是一个节日了,对呀!3月8日所有妈妈、奶奶的节日。那我想我们大队部将开展“妈妈的吻——日记演讲大赛”,将推选优秀的感恩日记在红领巾广播里朗读,“我的出生证”书签制作展示大赛,并送给自己的妈妈等活动,让我们将学习雷锋的精神,延续在感恩的情怀中。
美德少年作文5她,不太胖,乌黑乌黑的双眼,有点儿翘的鼻子,雪白雪白的牙齿,总绑着一个马尾辫,但是她的头发不长。
她,活泼开朗,阳光自信,成绩优异,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她在同学和老师心目中独一无二,出类拔萃。
她乐于助人。每当同学们遇到困难时,她都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对待同学如此,对待需要帮助的小朋友、老人也是如此。在她的日记里,有一篇是关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写的,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在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时,我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攒的零花钱捐了出去,虽然有点少,但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因为大家都献出一份爱心的话,积少成多,无家可归的人们就可以早日住上新家了!她用她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同学的敬佩和老师的赞赏。
她还很爱看书,像一个小书虫。她的书包里装满了课外书,只要一下课,她就立刻沉浸在课外书中,无论旁边再怎么闹,也影响不了她。有一次,老师叫她抱作业,连叫了三遍,她都没有听见。你说,她是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虫呀!因为她喜欢看
书,所以她的作文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她,就是我们四(2)班的班长——王晶艺。她,是乐于助人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同学们,蜜蜂只有辛勤劳动,才能酿出香甜的蜜;雄鹰只有勇敢地搏击风浪,才能使自己的翅膀更加坚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人人争做美德少年。
美德少年作文6从小培养一种美德,长大就会有美好未来。从中可见,从小培养一种美德是非常重要的。
淮北市人民路小学岳洋旭充满爱心,自强自律,品学兼优,全面发展,是一个对待学习一丝不苟脚踏实地的好学生,她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演讲比赛,多次为学校赢得荣誉。现今已经有《看我七十二变》《秋游时代广场》《给我爸爸的一封信》等多篇习作获奖并发表。其中《给爸爸的一封信》获得了二等奖,而当时,她才是二年级的一个小学生。在家里,她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帮助妈妈洗菜,扫地,洗碗是家常便饭。爷爷奶奶脚不利索,奶奶坐了轮椅,她就推着轮椅带奶奶出去晒太阳,散步。在社会,她是一个热心公益,拾金不昧的小公民。烈日下,她拿着清洁球,端着一盆水在大街上清洁墙面,可有一些小广告的碎片在墙上“拼死抵抗”,岳洋旭就在烈日下不停的擦,一阵子下来,手指头都磨出老皮了。有一次,她看见一小卷纸,跑过去捡起来打开一看,是70元钱!她赶紧跑到学校,交给教导处。终于,失主找到了,原来是一个学生买校服的钱,那学生十分感谢岳洋旭,不停的说谢谢。岳洋旭立刻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
我虽然成绩优良,但美德却比岳洋旭逊色不少,在家里我可以说是“小公主”,不用动手做事,只有家人叫了才慢慢的干活,当读了岳洋旭的事例之后,我羞愧万分!
最后,我希望全国小学生像岳洋旭那样乐于助人,热心公益,拾金不昧,这样才能培养一种好美德少年。
美德少年作文7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真实的事情。
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外面吃饭,吃完饭我们正准备回家,突然看到好多人围在一起,我们过去一看,原来是有人在吵架,他们两人的车互相撞到,所以就吵架了。是其中一辆车要开走了,另一辆车子突然插了过来,才导致两辆车撞倒。
其中一个说:“你为什么撞我的车?还从边上插过来?”另一个人说:“是你自己没看见!”吵着吵着,他们俩就从车子上下来了。这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道路都被堵塞了。俩个人吵得面红耳赤,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有过失,只管吵架,如果没人认错,他们就誓不罢休。他们越吵越厉害,正要打起来了,突然,一个大哥哥站了出来,他对两个叔叔说:“两位叔叔,你们不应该吵架,你们想啊,你们就算吵架、打架了,那也解决不了问题啊,还是等警察来了,你们两位相互赔偿一些,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刚开始两位叔叔理都不理大哥哥,后来大哥哥有再次相劝无用后,直接拨打了110救急电话。再拨打的同时哥哥有再次的进行了相劝,并告知已拨打110了,这时两位叔叔才惭愧的低下了头。不一会儿,警察叔叔就来了,立刻就把这件事办完了,人群也渐渐地散了,道路也通畅了。大家都夸大哥哥做的对,没有他的劝阻,事情可能会更加复杂。
其实,生活中像这种小事情很多,往往就缺像大哥哥这样的人来帮助他们,叔叔们火气都很大,很容易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如果看到有事情发生的情况下,都应该勇敢的站出来解围。这样就可以把事情化小,而且能在短时间内解决。
美德少年作文8我们小区的黄黎明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少年。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见他往我们那一单元走去,我正在纳闷呢,他家又不住这儿,他怎么去那儿?于是,我跟在他身后想探个究竟。只见他进了一楼李奶奶家的门,过了一会儿,他拎了两袋垃圾走了出来。李奶奶和她的老伴是对80多岁的老人,他们的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他们就一直留在太仓,只有春节时,儿女才会回来。从那间事过后,我就经常见到他的身影。
星期六的中午我上完兴趣班回家时,走过李奶奶家,看见了黄黎明正在帮李奶奶擦窗子,以前李奶奶很少擦窗,一粒粒灰尘沾在窗上,屋里显得阴沉灰暗。但是不一会儿,窗上里里外外得污垢都被擦得一尘不染、一干二净。
擦完了窗,他也不休息,来到了院子,他顶着烈日把院子里的杂物整理堆放到一个角落。接着,他从屋内拎来了两大桶水,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只见他使出吃奶地劲儿,把桶拎了起来,一棵一棵地给院子里地银杏树、桂花树浇水,直到把树浇透,他才放下水桶。最后,他拿起扫把,把院子里地角角落落扫了个遍,还没等他扫完,就大汗淋漓了。
黄黎明是个乐于助人、品德优良地好少年,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
美德少年作文9最近,我看了一个见义勇为的事迹,当同学不幸落入水时,她奋不顾身地去救这位同学,最终,她用最后的力气把同学推上了岸边,而自己却牺牲了,在关键时刻,她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从此,她的生命定格在了十二岁,一个花样年华中。
这个勇敢的女孩就是——周德燕,周德燕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曾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礼貌先进个人。她也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家长眼中的乖孩子,小小少年有着大大的梦想。在家里,是奶奶的好帮手,邻居也都夸她懂事能干,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作为留守儿童的她,从小就学着做家务,洗衣。洗菜,还要照顾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家里的事情我帮着干。”这就是他的座右铭。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一个12岁的小女孩牺牲了,我为她惋惜,更为她骄傲,在这个12岁的小小少年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美德的光辉,看到了人性之善的光辉,不愧是新时代“雷锋式”的好少年,值得钦佩!可想想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却不懂得珍惜,这时,我的心像在荡漾的海面,久久不能平静。
同时,也应该注意安全,在救别人的同时,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不能冒然前行,应在自身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去救人。
周德燕同学,虽然你已逝世,但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因为你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人生的美好与绚烂,因为你已把这种精神永驻人。
美德少年作文10张美晨同学是中庙小学五年级学生。自入学以来一直品学兼优、多才多艺、能力突出,每学期均被评为校优秀学生,一直担任班级班长、中队长职务。她一直都很优秀,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能严格地要求自己,激励自己,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进步,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显著的成绩:在舞蹈和学习中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并在合肥市舞蹈比赛中获得银牌。
一、学习勤奋,成绩优秀。张美晨同学在老师的教育和父母的关心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专心,勤学善思,不懂就问,常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从中获得了很多的进步。在老师的鼓励和熏陶下,她养成了爱好阅读的好习惯,较早便广泛阅读了历史类、传记类、名著类和其他多种题材的作品,有效拓展了知识面,并注重学有所用和学习创新,勇于实践,不断进行写作锻炼。经过辛勤的努力,她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班级前列,每个学期都被评为优秀学生。
二、待人热情,尊敬师长。张美晨同学从小就立志读好书,做好人,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她也一直在行动中不断实践着自己的理想,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她发自内心地尊重与敬爱老师,是他们给予了她知识,帮助她成长,没有老师的辛勤付出,就没有她的健康成长和进步。
三、能力突出,工作出色。张美晨同学从一年级开始一直担任班级班长、中队长工作。对于学校大队部布置的`各项任务,她总是积极认真地去完成,力求快而好。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她组织了并参加多次中队活动,不仅丰富了班级的文化生活,而且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张美晨同学开朗自信,乐于助人,成绩优异,工作出色,综合素质高,不愧为一名优秀的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好学生干部。
美德少年作文11金秋九月,又迎来了新学期。七点,我准时打开了电视,回想起去年观看《开学第一课》时的一幕幕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还在脑海里浮现,此时的我,更是满心期待。当看到慰问老兵这一环节,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在那一个炎炎夏日,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访问抗战老兵陈爷爷——陈永兴……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郑重地和陈爷爷握了握手,他粗糙的双手却让我感觉异常的踏实,那一定是一双充满故事的手……后来,我们还荣幸的给爷爷戴上了鲜艳的、令我们骄傲的红领巾。
开心的陈爷爷给我们讲述了他的故事,而我们静静地坐在一旁,仔细聆听着,在他的回忆里和他一起重温热爱祖国的一腔热血。
陈爷爷说:“有一次,我们在河这边,老日(是陈爷爷对日本人的称呼)和我们隔着一条河,老日头戴钢盔,闪闪发光,甚至能看清他们的脸,子弹在耳边嗖嗖地飞过,心里也不知道害怕,只知道想打老日。”
我们还意犹未尽,最后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前辈们浴血奋战换来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向他们致敬,好好回报他们的付出。
美德少年作文12龚凌耀,一个来自五爱小学五(8)班的阳光男孩。他品学兼优,学习成绩优异,待人宽容,富有爱心。他,是无锡市的美德少年。
他被评为无锡市的美德少年,是名副其实。平时,无论是学校组织的,还是其他地方组织的献爱心活动,他都会根据需要,捐出自己省出的零花钱或积攒的压岁钱,或者心爱的玩具,或者喜欢穿的衣物。每当把它们捐献出来后,他的心里都会暖洋洋的。其中,有一件事情最让我感动,对他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事情是这样的,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后不久,我校二(7)班的袁博文同学不幸患了白血病。他不能像同龄人一样在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也不能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他小小年纪不但得忍受寂寞的煎熬,还要每天承受病痛的折磨。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对此却很无奈。同时,他家为给他支付巨额的医药费,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当龚凌耀得知了情况后,十分难过、同情。为了帮助袁博文同学度过难关,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剩下的5千元压岁钱全部捐了出来,还做了一张慰问卡。面对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他真诚地说:“我只是尽了微薄之力,希望能给他多点帮助,多点希望。”
当同学们知道他的事迹后,纷纷掀起了向他学习的热潮,踊跃捐款。后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筹得了为袁博文同学做手术的费用,帮他度过了难关。
他用自己无私的行动,帮助了有困难的人;他用火热的爱心,感化了社会上的人;他更用自己无数感人的事迹,让大家明白献爱心不是一句口号,更不需要宣传!我觉得,他被评选上市美德少年,是对他的肯定,也更会激励他多献爱心!我想说,龚凌耀,你被评为市美德少年,当之无愧!
美德少年作文13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不仅仅是你有美德之称就行,在这个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是不公平的,有美德的人总是被遗忘,而没有美德的人却被加上美德的美称。
中国,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文明、讲礼仪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们要想成为合格的学生,就得有最起码的文明礼仪。我们做出的那些陋习,图的是一时之快,丢的却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那天我刚从图书馆里出来,迎面而来的便是一股热浪。我到马路对面的超市里买一个冰棒,出来时,我就随手把包装袋扔到地上,若无其事地走开。我偶然回头看一下,那个冰棒的包装袋不见。我环顾一下四周,发现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有个垃圾桶旁边站着一位小男孩,他大概4、5岁左右。小男孩踮着脚尖,费劲地抅向垃圾桶,他的手里拿着的就是那个包装袋。我的脸火辣辣的烫,连小孩子都知道要将垃圾扔进垃圾箱,我却不懂得。我快步走向他,把垃圾扔进垃圾箱。当小男孩向我微笑的时候,我的心底涌起一股暖流,我今天虽然犯一个错误,但是我用美德把这个错误填平。
美德能净化人的心灵,成为一个美德好少年吧!
美德少年作文1420xx在这美好的年度中,有着一位默默无闻的美德少年--何欣颖同学。
那时,我才是五年级,我听到那故事后,无比感动。我真骄傲我在二实小念书,我真骄傲有这样的校友,我更骄傲我是二实小中的一员。当时,何欣颖和我一样,都仅12岁。在200X年11月12日,何欣颖的父亲在某炼钢厂打工的时侯,一桶高达一千多℃的滚烫炼钢水,从头顶泼到地面。这场突如其来的一桶炼钢水,不仅烧伤了何欣颖的爸爸90G的皮肤,也刹那间浇灭了这整个家庭的希望和栋梁。当时的和欣颖仅不过是个一个年龄仅有8岁且刚上三年级的孩子,妹妹也只有5岁,上幼儿园中班。
何欣颖用爱抚平爸爸那恐惧的心理并拉出在死亡边缘挣的爸爸。何欣颖从不喊累,她既照顾着爸爸又认真学习。听我们班同学说,何欣颖的作业不仅仅做的美观,作业做错了,主动写出错的原因,并向老师表示抱歉。她每次都把家里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每个四角都不愿意放过。每每记者问她为什么要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呢,她含着眼泪,坚定的说“爸爸的伤口不能接触任何脏东西,所以我必须保证家里卫生。她这样单纯不禁让人眼流热泪。她妹妹的洗漱,穿戴,梳头发……都由何欣颖负责,家里的一日三餐也都由何欣颖负责。她最不擅长的是炒菜、做饭,欣颖总是担心自己的“厨艺”不好,会把妹妹照顾得营养不良。所以她想出一个方法――在自己会做的每道菜里,都加上双份鸡蛋。当记者问她时,她会说“我上网‘百度’过了,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非常丰富。有了这双份鸡蛋,妹妹一定能茁壮成长,像其他孩子一样长得高高大大的。
更可贵的是,何欣颖同学还要做一名医生,她要救死扶伤,医好爸爸。挽救更多像她这样的家庭。
美德少年作文15“美德就像一朵花,美德少年人人夸。”、“帮助别人,美丽自己。”乐于助人是中华传统美德,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喜欢这样做,无论少年、妇女、还是老人,都会这样做。我就遇见过一位乐于助人的叔叔。
一次我在小区里骑自行车,由于小区里人少,所以我骑车的速度相当的快,突然,从弯口处使出了一辆汽车,我急忙老刹车,可是他好它一个淘气的小孩,不听我使唤了,眼看就快要撞上了,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自行车终于慢了一点,可是还是撞上了汽车,因为这部自行车已经很老了,所以刹车不灵了。“哄”的一声,我被弹了出去,倒在了地上,自行车的某写零件散落在我的身上,我痛得哭了起来,全身没有一点力气,,车上的叔叔听见我的哭声后,立刻下车问:“怎么了小朋友?哪痛?”我指了指腿部,那位叔叔找到伤口后,从车上拿来了一个大创可贴,并帮我贴好,然后,把我送回了家,并把事情的经过讲给了妈妈听。第二天早晨,他还把自行车送了过来,我看着自行车说:“叔叔,是你帮我修好了吗?”他点点头问:“你身体好些了吗?”我也点了点头,他笑着说:“以后要注意一点哦!”然后,走了。
啊!这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叔叔,要是当时没有他的帮助,恐怕现在都没人来救我呢!
韩信(?—前196),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年少时父母双亡,家道贫寒,却刻苦读书,熟演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于不得已时,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时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剑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跨下之辱”。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韩信配剑从军,投身项梁的西楚军。项梁战死后,继随项羽,但未受项羽重用,只是充当一名执戟卫士。他多次向项羽献策,均不被采纳。于是他愤然逃出楚营,投奔汉王刘邦。刘邦初始也没把他当将才使用,只任命他为治粟都尉。韩信见刘邦不肯重用,决意离汉营而去。丞相萧何素知韩信之才,闻讯即刻骑马月夜苦追,将他劝回,由此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后来,刘邦在萧何的屡次劝说下,亲自与韩信讨论军国大事,确信韩信为稀世之才,遂举行仪式,拜为大将。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韩信派人修复刘邦进入汉中时烧毁的栈道,迷惑雍王章邯,自己却率军悄悄沿南郑故道东出陈仓,大败章邯军,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还定三秦。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二月,韩信引兵出函谷关,将兵锋逼至洛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邛等项羽所属的封国,先后归降。然后便与齐赵联合共谋击楚,四月,大军就已进至楚都彭城。攻势之凌厉,令人赞叹。未想刘邦进入彭城后就把防务丢在一边,遍搜宝货美人。正在与齐军鏖战的项羽听说彭城失守,急率三万精骑星夜赶回,一战将刘邦击败。韩信闻讯即刻赶来收集溃败的部队,和刘邦在洛阳地区会师,又成功地进行了阻击战,在京县、索亭之间把楚军打得大败,使项羽西进的兵锋顿挫。战线最后在荥阳稳定了下来。
刘邦兵败彭城,齐、赵、魏等重又倒戈向楚。八月,刘邦封韩信为左丞相,领兵攻魏。魏王豹陈重兵于黄河东岸的蒲坂,韩信针对魏军部署,将大量船只集中在蒲坂对面的临晋,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用木框架绑扎瓦罐做成临时渡河器才,从上游夏阳渡河奇袭安邑,突然出现在魏军背后,大破魏军,俘获魏王豹。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年九月,韩信又引兵东向阏与,活捉代相夏说,收复了代郡。这时,刘邦却命韩信急调其力主至荥阳加强该地守备,故韩信只带了万余部队东下井陉攻赵。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韩信先以两千轻骑,乘夜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天明后亲率主力前出到河边背水列阵,诱使赵军出营攻击。汉军背河而战,无路可退,人人拼死作战。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乘机攻入赵军空营,遍插汉军红旗,赵军见状,军心大乱。韩信挥军趁势反击,大破二十万赵军,斩杀赵军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接着,韩信用“上兵伐谋”办法降服了燕。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韩信又用重兵急袭的办法攻破了齐都临淄。楚将龙且急领二十万人马来援,与败退的齐军会师于高密,然后与汉军隔淮水对峙。韩信秘密派人用一万多个沙袋,乘暗夜在上游把淮水堵住。天明后派部分军队渡过淮水,在侧后攻击楚军,继而佯装溃败。龙且误以为汉军胆怯,率主力渡淮水追击。韩信命部属掘开上游堤坝,将楚军冲成两段,汉军运用半渡而击的办法,把已渡水的楚军全歼,龙且被杀。未渡水的齐楚联军不战自溃。韩信趁势挥军追歼逃敌,俘虏齐王田广,全部平定了齐地。
韩信攻占齐地后,项羽恐慌万分,连忙派人去游说韩信,以三分天下为条件,希望韩信反汉联楚,被韩信所拒绝。韩信的谋士蒯通劝他:“将军难道没有听说过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的道理吗?……将军如今既有震主的威名,又挟难赏的大功,归楚,楚不信;归汉,汉王震恐。若不自立为王,何处是你的归宿呢?”韩信听了连连摆手道:“请不要再说了,汉王待我十分厚恩,把他的车给我乘,把他的衣给我穿,把他的饭给我吃。古人说过:乘人家的车,要替人分担忧患;穿人家的衣,也应替人分担忧患;吃人家的饭,就应该为人家卖命。我怎么能见利忘义呢?”于是,谢绝了蒯通的建议。可是齐地初定,需立王掌政以安民心。所以韩信已遣使修书请求刘邦立他为假齐王(代理齐王)。当时,刘邦正被项羽困在荥阳,自顾不暇,看罢来书后勃然大怒,本不想应允。后来,听取了张良和陈平的意见后,又说:“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是真王,当假王干什么!”于是,立韩信为齐王,并征调他的部队攻楚。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刘邦以韩信为主将,统一指挥各路大军。项羽指挥十万楚军,从正面向汉军阵地猛攻。韩信采用典型的侧翼攻击战法,令汉军中军稍稍后退,避开楚军锐气,而将两翼展开,实行侧击,然后再令中军推进,一下子完成了合围。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亥下。项羽眼见大势已去,慷慨自刎于乌江边。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韩信以项羽帐下执戟卫士的低微身份,几年内登坛拜将,屡建奇勋,终至成为左右楚汉战争的一方诸候。蒯通以“略不世出”来赞誉这位叱咤风云的军事人物。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他曾著有《韩信兵法》三章,可惜已经失传。韩信的军事才能令刘邦极度不安,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刘邦身边。一天,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答“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之军。”刘邦又问:“那末你呢?”韩信怔了一下,突然狂傲的大笑:“我是多多益善啊!” 韩信的绝世军功和才华终于招来了杀身之祸,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吕后和萧何诱韩信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杀之。一代名将,死非其所,实堪哀伤。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史称明太祖。
朱元璋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他在很小的时候,以给大户人家放猪放牛为生,吃尽了苦头。1344年,淮北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虫灾,疾病到处流行。在这场劫难中,朱元璋的父母和长兄都先后病死,饿死。16岁的朱元璋靠乡邻的帮助,草草埋葬了亲人之后,孤苦无依的他只好到附近的皇觉寺当了小和尚。不久,灾情越来越重,寺庙中的和尚也不得不外出讨吃就食。朱元璋入寺后不到几个月,就被打发出去,做了游方们。他云游四方,到处乞讨,山栖野处受尽了风霜之苦;但同时也使他了解到民间疾苦,增长了社会见识。
元朝末年,政治越发黑暗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剥削、压迫和歧视,纷纷拿起武器起来斗争。终于在1351年,爆发了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元末农民大起义。1352年朱元璋云游回到家乡,接到濠州起义军中同乡汤和的相邀信,就投奔于濠州红巾军郭子兴的队伍。由于他勇武过人,很快就被提拔为亲兵九夫长。不久,又成为郭子兴的亲信,并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为妻。此后,刘福通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称小明王,建立“大宋”政权,年号龙凤。朱元璋以战功先任镇抚,后升总管之职,成为濠州红巾军中统兵一方的大将。
1355年郭子兴病死,朱元璋以左副元帅职,成为这支起义军的实际领袖。他率军南下,攻破集庆(今南京),招降康茂才等军民50余万,改集庆为庆天府。龙凤政权任命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这时的朱元璋,局面小,兵力弱,四面受敌,形势不利。他利用元朝军队主力和小明王作战的机会,向南面和东南的元军主力进攻,取得胜利。在他率军打下徽州时,朱元璋采纳了老儒朱升的献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命令军队自己动手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因而兵强粮足。于是朱元璋又把军事进攻的矛头指向土地肥沃,盛产粮食丝绸的浙江一带,先后占领诸暨、处州。孤立的元军据点,次第被消灭。随后,他又适应新的军事形势,对东南采取守势,东北和西面取攻势的战略,在军事上取得了有利的局面;然后又战鄱阳,取东吴,南征北伐,奠定了统一全国的基础。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面临着许多严重的问题。战火摧残的社会经济急待恢复,农民起义和斗争仍在继续,尖锐的阶级矛盾有待缓和,退居塞北的残元势力仍然企图卷土重来;明政权中由于胜利臣骄将悍,争权夺利,这些都是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障碍。为了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在明王朝建立后,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许多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1376年,朱元璋废除了元代行省制度,在全国设置了13个承宣布政使司,设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审使司分管行政、军事和司法。这三个部门合称“三司”,统属中央省辖。
1380年,朱元璋又借胡惟庸谋反案,对中央机构进一步改革,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一职,由六部分理政务,听命于皇帝,在政治上增强中央集权。军事上,朱元璋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在全国设立卫所制度,将军权也集中于上。在司法上,设立大理寺,都审院,刑部合称三法司主管刑狱之事。通过这些改革,朱元璋集大权于一身,有利于明初政治的统一和政权的巩固。在经济上,朱元璋鉴于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教训,制定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积极推行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有利措施。他多次减免各地的赋税,大力推行垦荒、屯田的政策,并规定3年免征赋税。这些都大大推进了经济恢复的步伐。据统计,明初的15年中,新垦田数共达18亿多万亩,占当时全国可耕地的一半。此外,朱元璋还十分注重水利工程的整治和兴修。明初共修陂渠,堤岸5000多处;疏浚河道4100多条;开掘堰塘409万多处。在朱元璋统治时期,明政权吏治也较为清明,这与朱元璋大力打击贪官污吏、土谊劣绅是分不开的。朱元璋对于胆敢贪污的官吏,经常剥皮示众,并制成人皮囊悬于官府,惩戒官吏,一时间政清人和,据洪武二十六年的统计数字,明初全国户数增长近10倍,耕地面积扩大4倍,农业、工业、手工业都有较快发展。
朱元璋一生勤于政事,事必躬亲,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不多见的杰出君主。他建立了明王朝,为我国民族统一大家庭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他这个地方阶级政治家同历史上的许多皇帝一样,为了巩固其统治,滥杀无辜,屡兴大狱,先后诛杀数万人。许多功臣勋将,文人墨客都惨死在他的屠刀下,又体现了他作为封建帝王的残暴。
特别要指出的是,朱元璋首倡以领先股文取士,使明代无数知识分子摇头摆尾,死攻八股,至死不悟,范进中举就是最鲜明的写照。以八股取士的制度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头脑,扼杀了无数人的才华。这一制度后被清朝统治者继承下来,成为束缚人民思想的桎梏。
贝多芬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他不但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也是19世纪浪漫乐派的开山之父。1770年12月16日他出生于德国的波恩(bonn),父亲是波恩科隆选侯宫廷的歌手,他为了使贝多芬成为莫扎特似的神童,从4岁起就严格地训练小提琴和钢琴。12岁的贝多芬就以极精悍的技艺作为宫廷剧场首席小提琴师而出现,同时并担任教堂助理风琴师。贝多芬的童年时期的启蒙老师除了父亲,应首推聂耶菲,聂耶菲精通作曲,富有很深的音乐造旨。为贝多芬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基础。1787年贝多芬在聂耶菲的帮助下到维也纳从师莫扎特。从此贝多芬交结了许多音乐名家,艺术上产生了很大的飞跃。 贝多芬早年曾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他向往“自由、平等、博爱”,憎恨封建压迫,这些思想都倾注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同时也奠定了他在音乐历史上的大师地位。这期间贝多芬完成了著名的“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第二钢琴协奏曲”,“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从1803年至1812年这11年中,是贝多芬创作的全盛时期,这一阶段的作品量大,而且构思更广阔,思想更深邃,在形式方面也更加宏大,如最著名的“英雄交响曲”(第三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歌剧“菲德里奥”,序曲“爱格蒙特”,“f小调热情奏鸣曲”等都产生于这一时期。 1815年,梅特涅的反动统治更加黑暗,使贝多芬对前途产生了动摇,这时期贝多芬失去了兄弟和自己的听觉,他由此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经常独自遨游在乡村的大自然中。1819年他又重新燃起了创作的欲望,写下了”合唱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庄严的弥撒”等大作。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与世长辞。 贝多芬使资产阶级兴盛时期的作曲家。他继承了德国古典音乐的优秀传统,以其充满了热情和英雄气概的创作,代表了当时进步阶层的反抗精神和变革的的愿望。贝多芬对同时代及以后的欧洲艺术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恩格斯对贝多芬的评价很高,曾写到“这个最屈辱的仰仗外人鼻息的时期,正好是文学和哲学的光辉灿烂的发展时期,是以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的繁荣的时期。”
爱 迪生
(Tomas lvaEdison,1847—1931年)
爱迪生是美国发明家、企业家。1847年2月11日生于俄亥俄州的密兰。爱迪生八岁进学校念书,只学习了三个月,因老师骂他“糊涂蛋”,母亲就领他回家。这位当过教师的母亲亲自挑起教育儿子的责任。爱迪生对物理、化学特别喜爱,他在家中地窖里还建起一座化学实验室。
1868年爱迪生的第一个发明问世,这就是电动选举记录器,由于没有实用价值,搞出来以后就被搁在一旁。1873年他设计制造了二重发报机。那种机器能在一条线路上同时发两个消息。经过改进,在1874年制造出四重发报机,能同时发送四个消息。
1876年爱迪生在新泽西门罗公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工厂”,即现代研究所的前身。他说,发明工厂每十天要有一项较小的发明,每六个月要有一个大的发明。那里确实出过许多新产品。第一个重要产品是在1877—1878年间发明的炭质电话发话机。过去的电话一般只能传送2~3英里,炭质电话发话机连接了纽约和费城,送话距离达107英里。其他重要的发明有留声机、白炽电灯等。
1883年3月爱迪生在做电灯实验时,发现了热电子发射现象,即所谓“爱迪生效应”。限于当时的理论水平,没有对这效应引起重视。
1887年爱迪生在西奥伦治办起更大的实验室。1888年他发明了**摄影机,大大改观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爱迪生一生中取得了一千多项专利,1928年为了表彰他对国家的贡献,授予他国会金质特别奖章。
爱因斯坦
(Aert instein,1879—1955年)
二十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一个德国犹太人家庭中。他的父亲经营一家小厂,但遭到失败,全家就搬到意大利。后来,爱因斯坦又到瑞士,进苏黎世工业学院师范系,攻读理论物理学。
相对论——伟大的发现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部门中都有重要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此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在物理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原理。在同一年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中,他又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c2。在1907年发表的《关于相对论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结论》一文中,爱因斯坦提出,有必要把相对性原理从等速运动推广到加速运动,其基础就是惯性质量同引力质量相当。从此,他开始探索广义相对论。1916年,《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一文发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二十世纪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光量子(光子)假说
在1905年发表的《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一文中,爱因斯坦坚持并推广了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的能量子假设。运用光子假说,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并因此而获得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1917年发表的《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一文中,爱因斯坦又提出了受激辐射理论,后来它成了激光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
桐城民俗十大怪(1):正月初一玩虐待——吃两顿
大年初一是个喜庆的日子,大家都想痛痛快快地玩一天。可是,正因为是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大家都想图个吉利,不想在这一天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于是,就有了很多的禁忌。比如,不扫地、不倒垃圾,不泼水,以免把财气扫掉、倒掉;不与人争吵、不打骂小孩、不看病吃药、不借东西、不跌倒、不说丧气的话,表示这一年会过得和和气气;不杀生、不动刀剪、不做针钱活,以免血光之灾;忌午睡,男人午睡田畦崩塌,女子午睡厨房生灾变。
这些都还算通情达理的规矩,和别的地方差不了多少,虽然带来诸多不便,也还能做得到。比较特别的是,桐城民俗在这一天只吃两顿饭,早饭吃得特别的迟,晚饭吃得特别的早,中饭就免除了。
早饭吃得迟一点是可以的,因为前一天晚上守岁,大家多少都在熬夜,睡个懒觉是正常情况。问题是晚饭,吃得太早,不多时肚子就饿了。而且,下午四点多钟的时候,大家玩得正快活,突然又要吃饭,吃得下吃不下且不说,生活节奏完全给打乱了。尤其是小孩子,这顿晚饭一般是不吃的。大人们也不强求,反正过年的时候零食多少有一点。所以,吃两顿就吃两顿吧,也不是多大的问题。
最要命的是,吃完这顿特别早的晚饭,天还没有黑下来,就得早早地睡觉。小孩子最讨厌的就是这个,你说,明天又不要上学,大过年的玩得这么起劲,搞么事非要强迫人家睡觉呢?
原来,这与上面提到的图吉利有关。因为,农民一年到头累死累活的,最大的幸福恐怕就是美美地睡一觉了。今天不是大年初一嘛,为了图个吉利,为了表示这一年会作威作福的,一定要早早地睡个大头觉。岂不知,这种寓意上的幸福,却给实际生活带来了不幸福。不过,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寓意是压倒一切的,不能给你睡觉你不睡呀!
那么,吃两顿的规矩与早睡的规矩,是个什么关系呢?我估计,最先有早睡的规矩,因为早睡用不着吃三顿,而且过年的时候大家胃口都不好,然后就有了吃两顿的规矩。但是,由于吃饭在前,睡觉在后,让人们误以为早睡是因为避饿。只是,你也不想一想,这大过年的,大家故意挨饿搞么事,这不是有病嘛!
桐城民俗十大怪(2):三月初三吃野菜——蒿子粑
三月初三这一天,桐城乡人多食用香蒿和米粉做成的蒿子粑,驱邪粑鬼。这个民俗非常非常的特别,不仅别的地方没有,甚至连安庆其它县市也没有听说。
三月三倒是个传统节日,只是各地的说法各不相同。一说,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后人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云集陵区朝拜人祖;又说,三月三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有一首北京竹枝词这样描述:“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飏”。在少数民族中,三月三也较为盛行:黎族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称谈爱日;畲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侗族多于此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壮族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故又称歌仙节。在道教中,三月三日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
以上这些说法,与桐城人吃蒿子粑似乎一点关系都没有。要搞清楚蒿子粑问题,必须紧紧抓住“上巳节”这个核心。上巳,就是三月上旬的巳日,岁在初春,具体日期并不固定。阳春三月是山花烂漫、春潮涌动之时,同时却也是春虫蠢动、百病入侵之时。所以,上巳节又称为鬼节。《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因为洗洁的行为过于单调,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游春踏青的活动内容。至曹魏时,为了操作方便,上巳节的日期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后代沿袭至今。
用什么来宴宾呢?一方面,应当是延年益寿、强身固体的健康食品;另一方面,应当是因地制宜、各取所需的时令食品。所以,在汉人当中,三月三总要吃点什么,吃的东西多少与驱病有关,但具体的食品各不相同。比如,南方有的地方磨米面做“打鬼粑” “缠脚面”食用;台湾、福建地区“采鼠麹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台湾府志》);在我们桐城,发明了蒿子粑。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三月三是上巳节,这一天要吃点能驱病的时令食品,于是桐城人吃起了蒿子粑。问题是,蒿子这种植物到处都是,为什么别的地方的人不做蒿子粑?这的确是个待解的问题。
做蒿子粑是有讲究的。米粉可以是籼米,也可以掺一点大米。蒿子不能放得太少,否则就不成蒿子粑了。但是,蒿子的植物纤维比较粗,一定要摘其嫩头,而且不能放得太多。为了口味好一点,一定要多放一些腊肉,素的、肥的都要有。蒿子粑是吃油大王,不能舍不得油。而且,蒿子粑有一个特点,新鲜做出来的反而不好吃,放几天后用油焊着吃味道更佳。
每到一年三月三,桐人齐吃蒿子粑。野味!
桐城民俗十大怪(3):一生三次素穿戴——毛身衣
桐城风俗,在出生、结婚、死亡的时候,要穿生布褂子和裤子,衣边不用针线缝,俗称毛身衣。
生布,就是没有下水的棉布,桐城人称作老布。旧时,因为生活苦,几乎家家户户都纺棉纱。纺车和其它地方差不多,是手工摇动的座式木轮车。纺棉纱是个细活,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很难。一根根细纱完全靠手指的内力从手中捻出来,否则不是过粗就是捻断。摇纺车的速度也很讲究,不急不遽,需纺纱者自己操作,别人不可替代。
棉纱纺好后就可以织布,这不是每家都能做的事,往往一个大村庄只有个把巧妇能为。实际上,织布是个体力活,需要脚踏,需要手拉,不知道为什么过去这是个女人做的活。通常的习惯,大家自己将棉纱纺好后,送到织户家织布,需要给人家几个辛苦钱。也有自己不纺纱的,直接去买布;也有光纺纱卖给织户,不要棉布的。不管怎样,都不会给现钱,到年底的时候,有钱给钱,没钱给一点粮食也是可以的。
一生三次穿毛身衣,这是值得后人倍加欣赏的伟大发明。出生、结婚、死亡,这是人生的三大转折,每一次转折都意识着全新生活的开始。用什么寓意全新的生活?白色、原始、朴素也!你看这毛身衣,用纯天然的棉纱制成,不曾下水,不缝衣边,是何等的原始呀!初生婴儿穿上毛身衣,意味着酸甜苦辣人生的肇始;待婚青年穿上毛身衣,好去迎接婚姻生活的大考;乘鹤西游的老人穿上毛身衣,不啻是个等待轮回的处子。
这朴素无比的毛身衣,似乎是文都桐城人的专利,其它地方有此俗者极少。周边安庆其它的县市,可能也有的,但多半是跟桐城人学的。如果非要穷究其来源,最好到江西、两湖一带去找,桐城人差不多都是从那个地方来的。假如真的找到了,建议桐城人都到那里去弄一件毛身衣穿穿,算是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根。
桐城民俗十大怪(4):三十六岁换裤带——送36岁
桐城有“送三十六”的民俗。无论男女,虚35岁时,亲朋好友馈赠白鸡一只,新裤带一根,白衬衫一件。大年三十晚上,男择岳家、女择娘家送来的白鸡炖食。如果讲究一点,白鸡需独食,将鸡毛埋于三叉路口。
《桐城县志》曰,此俗存于桐城西乡;又有相关资料说,此俗并不古老,大概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些说法是相当可疑的,实际上,“送三十六”的民俗很普遍,桐城几乎所有地方都有这个风俗,南方很多省份好像也有,特别是江西和两湖一带。
旧说,36是个很不吉利的数字,36岁是人生难过的一大关口。传统迷信认为,逢九不利,不管是明九还是暗九。明九就是数字中直接带九,比如19、29、39;暗九是九的倍数,比如18、27、45。36是暗九,当然不吉利。可是,为什么36岁特别不吉利呢?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1)36岁是人的本寿,古人认为36岁一个轮回,只有活够36岁才够本;(2)从生活经验可以判断,人到36岁各方面的身体机能都开始下降,一年不如一年,一天不如一天;(3)旧时人的寿命短,一般只能活到五九、六九,作为一个转折的关口,18岁、27岁明显太早,45岁或54岁则有点迟,它们不是人生的转折,差不多是人死的转折了。所以,选择36岁作为人生关口最合适。(4)道家有“四九天劫”的说法,虽然说的是490年,但毕竟是四九呀,很容易让人想起36。
既然36岁不吉利,就要想法子辟邪。不过,迷信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实质上是因需要而异。因之,各地“送三十六”的办法各不相同。在湖北宜昌,要拜神唱大戏;在湖南,要招呼亲朋好友做大寿;在江西,要送裤子。
桐城特别的地方在于两方面:其一,其它地方辟邪的日子一般都选择在36虚岁的生日,而桐城选择在35虚岁那年的大年三十;其二,其它地方也就是找个借口吃一顿,并不在乎吃什么,而桐城却偏要吃白鸡、换新裤带,大年初一还要躲起来不见人。
那么,桐城人为什么认为吃白鸡、换新裤带能辟邪呢?目前还没有正解。大概,白色是正色,又比较反光,能够把鬼蜮照晃眼而无法加害于身;吃白鸡而不是吃白猪,大概是因为鸡肉比猪肉贵;将鸡毛埋于三叉路口,是为了让鬼蜮到三叉路口后被白鸡毛晃得走错方向;换新裤带,是怕旧裤带年久失修扎不紧,让鬼蜮从衣缝中钻了进去。这叫层层设防,万无一失。呵呵,迷信嘛,有多少说得清楚的!
桐城民俗十大怪(5):胎盘瓦罐树下埋——胞衣罐
桐儿出生后,将胎儿胞衣装入瓦罐中,埋在村旁最高大的树下,寓意“树高千尺,人高万丈”。
胞衣是个非常非常特别的东西,怠慢不得。在那里,有着我们对混沌世界的些许记忆,有着我们一奶同胞的些许余温。伴随着人生的第一声啼哭,我们从胞衣中脱胎而出,代表着与母体分离的正式仪式,更代表着漫长人生的独立宣言。因之,大家都要将胞衣罐放在一个特别的地方,永久地保存起来。
有人将胞衣罐放到村边大河的中心,流水潺潺,生命不息;有人将胞衣罐埋在自家的院子里,无论你走到何方,都没有离开自己的亲人;有人将胞衣罐深埋在屋后的竹林中,竹笋根根,仿佛祖宗;有人将胞衣罐挂在高树上,让小鸟充当天际的使者送出自己的第一份馈赠。
但无论在什么地方,有资格安置胞衣罐的一定是个男人,一个将小生命带来人世的男人。小小的胞衣罐,系着每一个父亲的责任,刻着生命代代相扣的传承。伴随着胞衣罐的脱手而出,这个男人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小时候,一个男人将我们的胞衣罐以自己的方式好生安置;不多年,我们也要将一个自己制造的胞衣罐安置在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地方。胞衣本出自女人,男人只是将它们连接了一下,使它们成为一串。
文都人格外聪明些,将胞衣罐埋在村旁最高大的树下,称埋藏胞衣罐的乡里为“原籍”。没有比这更伟大的发明了!那些远离故乡的游子,撮一把树下的泥土,一定能够闻到童年的气息;将这把故乡的泥土供在香案上,仿佛是在供自己的祖宗。桐城人的这一伟大发明,超越时间隧道,让我们随时可见自己的亲人。
只是,心在痛,因为胞衣罐在我们这一代算是断了根。自从小生命从一个叫医院的地方产生,胞衣就不见了踪影。不知道是流进了下水道,还是被熬成盘中羹,抑或成了某贵人的滋补养颜品。没有机会将自己制造的胞衣罐安置,仿佛根本就不是男人。
城民俗十大怪(6):椒椒叔叔一起来--嗷叔叔
叔叔是指父亲的弟弟,泛指比自己父亲年纪小的父辈。但是,全国各地对叔叔的称呼不尽相同,广东人叫“阿叔”,天津人叫“掰掰”,东北人叫“老叔”,江淮一带叫“×爷”或“×爸”,吴越一带则叫“戽喂”。这其中,最特别的是安徽桐城人,把叔叔称作“椒椒”。
为什么这样称呼呢?且听一段饶有兴趣的传说:清朝名臣张英一日拟写奏章,误将“叔”写为“椒”。康熙帝展阅,好奇心大发,遂询何故。张英为了自尊,谎称道:敝乡有一俗,称“叔”为“椒”。岂料康熙生疑,要派人前去探个虚实。张英闻讯惊恐万状,欺君之罪如何了得便暗派侍从快马驰往老家桐城,让县令三日内遍喻县民,改“叔”为“椒”。待皇帝钦差抵桐遍询民众,结果众口一词。自此,“叔叔”的别称“椒椒”便在桐城流传至今。
这个故事编得不赖,可故事毕竟只是故事,不能当作正史看待。稍微有点常识的人不难发现,这个故事有很多的漏洞:把“叔”写成“椒”的可能性并不大,古代文人惜纸,下笔前都很认真;奏章写好后要仔细检查,重要的还要备份,弄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皇帝知道后,老实承认也没什么,撒谎可真是掉脑袋的欺君之罪;“叔”有好几种意思,奏章中的“叔”不一定正好是“叔叔”的意思;这个故事有好几个版本,有的将主人公说成是张英的儿子张延玉;如果真是写错了,用家乡话来推托照样没有面子;这么个小事,就算皇帝真的知道是在撒谎,也断然不会派人暗访;民间的习惯称呼是很难改变的,就算当时应急改变,日后也绝对不会叫成习惯。
为了考证桐城“椒椒”的来源,需要注意下面两条 “硬证据”:其一,并不是桐城所有地方的人都这样称呼,个别地方有其它的叫法。在桐城,大多数人叫椒椒,但也有地方叫叔叔的;其二,全国并不是只有桐城一个地方这样称呼,江西贵溪和永修两地也是这样叫的。难道这两个地方的人都是从桐城迁过去的?事实上,桐城人大多反而是从江西迁移过来的。
这无意中给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大多数桐城人是从江西瓦屑坝移民过来的,而瓦屑坝明显只是一个移民中转站,那些将叔叔称作“椒椒”的桐城人,是不是来自江西贵溪和永修呢?不管怎么说,这里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由于提供的相关信息太少,遍查方言资料,也无法得出“椒椒”的确切来源。在这里,姑且提供一个大胆的猜测:叔通菽,菽是一种豆类植物,以豆类喻指小,所以叔叔指比父亲小的人;椒是一种香料植物,指的是“花椒”不是辣椒(明末才从美洲传入),椒的果实比菽还小,同样可以用来喻指小,进而指代比父亲小的人。
桐城民俗十大怪(7):酸甜苦辣搁一块——胡椒汤
从正月初一开始,桐城人给各种生灵过生日: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粟。其实也就是说说,并没有见过什么人真的给这些生物作寿。初二的狗不会多啃一快骨头,初三的猪也不会多吃一口米糠,至于马和羊,桐城基本上见不着,而豆谷之类,春节的时候正在冬眠呢。只有初七的人生日,一定是要好好过的。桐城的风俗,正月初七的晚餐,每个人都要吃酸辣汤,又叫胡椒汤,表示人生会遇到各种酸、甜、苦、辣之事。
可能是桐城不怎么产胡椒,也可能南方人不怎么爱吃胡椒,反正,这个酸辣汤很多人是不放胡椒的,但并不妨碍叫它胡椒汤。抛开寓意不说,单从口感上来讲,胡椒汤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比北方人做的什么辣糊汤要好很多。胡椒汤的主料是豆腐、淀粉、山粉,再放些腊肉、冬菇、冬笋、熟鸡肉、肉丝、鸡蛋、香油、鸡血、辣椒,味道算是盖了帽了。一看这些原料大家都清楚,酸辣汤其实既不酸也不辣,加上平时又很少能吃到,所以大家都逮到吃好几蓝边碗。
酸辣汤并不特别,四川、上海、北京、广州,几乎每个有人的地方都有。北方的偏酸一些,南方的偏甜一些,四川的偏辣一些。桐城酸辣汤的特色不在于口味,而在于文都人将这一锅浊汤赋予了特别的文化含义,让人回味无穷。记得有一首歌就叫《酸辣汤》,里面说“酸酸辣辣的感觉,味道十分好喝特别,让地球慢慢变火球,燃烧到温度最高点”。我不知道歌词是谁写的,但肯定不是桐城人写的。
那么,为什么人的生日安排在正月初七呢?民间传说,女娲造物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正月初七俗称“人日”,又叫“人胜日”、“人庆”等。怎么庆祝呢?各地的方式不一样:(1)戴人胜: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或贴于屏风等处。(2)赠花胜:人们制作各种花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3)吃七宝羹:人们用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称为“七宝羹”;(4)出游、登高: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相比较而言,还是桐城人吃胡椒汤的发明最出彩,既一饱口福,还有文化上通俗易懂的讲究,可谓一举两得。
桐城民俗十大怪(8):新娘原来是妖怪--砸新人
桐城有“砸新人”的习俗,寓意“越砸越发”。只要见到有迎亲的队伍从村庄边经过,都有好事者呐喊“砸新娘”,并随手抓起几把沙土或瓦碴子砸过去,以此要挟迎亲队伍的头人(一般是媒人)发喜烟喜糖。大人们砸新娘一般都是象征性的,而小孩子却不管那么多,乱砸一气,有时甚至会把新娘砸得花容失色。不过,新娘多少有所准备,事先带上一条方巾,不等沙土砸过来就将方巾把头遮起来。记得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为了防止被砸,新娘子前面举一个毛主席的石膏像,这样谁也不敢砸了,谁都怕把毛主席他老人家给砸坏了。但这个法子也只管了一阵子,后来小孩子还是照砸不误。那时大家日子都过得紧,新人并不是过一个村子都散糖果的,你不砸,她是不给的。
一般来说,“砸新人”有不成文的规矩,主要是三条:只有路过的才能砸,本村庄的一般不能砸;小孩子可以砸,大人一般不能砸,起码不能狠毒地砸;散过喜烟喜糖后不能再砸。其实,迎亲队伍自己也是矛盾的,如果砸狠了他们肯定不高兴,但如果一路上无人来砸,他们也很失落。且不说“不砸不发”,起码表示你这个队伍的人际关系不怎么样,招摇过市的都不惹眼,没有理答你。大喜的日子,稍微砸一砸,闹着玩儿,不管砸了谁,都不会生气恼怒的。所以。一些办事细心的人家,会事先给几个喜欢热闹的人打招呼,叫他们安排人来砸。
可能真的是为了闹着玩儿,“砸新人”的风俗非常普遍。东乡族的婚俗,闹新房时用枕头砸新娘,迫使她尽早掀开蒙面的布巾;戴厚英在《流泪的淮河》中描述,淮北人闹新房时用楝树果子砸新娘;在湖北孝感,迎亲时女方亲友用预先准备的树枣、萝卜条以至豆渣、饭团等轮番抛掷取乐,主要是砸新郎;在东北,新娘去夫家的时候,喜欢用五谷杂粮砸新娘。相比较而言,桐城的砸法显得比较原始,多少有点野蛮。
这不由得让人起疑:此俗何来?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别地一般在闹洞房的时候砸,桐城却在迎亲的路上砸;别地弄个东西随便砸一砸,桐城却弄个砖头石块实实在在地砸;别地砸一砸纯粹为了取乐,桐城却在取乐的同时取一点喜烟喜糖。《康熙桐城县志》曰,“同安郡其俗信鬼神,好遥杞,父子或异居,人性劲躁,包藏祸害,视死如归”。难道说,桐城人自古以来本性野蛮?
窃以为,非也。即便桐地自古民风强悍,《康熙桐城县志》也说,“自平成(南朝)后其俗颇变,尚淳质,好俭约,丧杞婚姻胥近于礼”。况且,别地的人骂桐城人,也只说阴险狡诈,断不会说野蛮粗俗的。
虽然不能确切地知道“砸新娘”的缘起,大体的发展线索还是可以猜出一鳞半爪的。(1)旧时的人有很强的地盘意识,从他们的地盘路过,多少要留下一点买路钱,否则就会被人讥笑为软弱无能。(2)旧时的人很迷信,红喜事从一个村庄过,这个村里的人以为你带走了喜气,必须把你的喜气给砸掉;白喜事从一个村庄过,这个村里的人以为你带来了晦气,你必须放鞭炮给吓走。至于“越砸越发”,不过是发展到后来的一个托词,好比一个人把东西打碎了,虽然心里很难受,嘴里却说“碎碎(岁岁)平安啦!”
实际上,与桐城相类似的“砸新娘”也还是有的,比如庐江与桐城交界的地方、宣城的一些地方。只是,这两个地方多少都与桐城相关,庐南自不必说,宣城在近代是有大量桐城移民的。大家知道,桐城人大多是从江西、两湖移民来的,估计这些区域十有八九会有此遗风。
桐城民俗十大怪(9):煮鱼上桌不算菜
吃鱼好处多多,除了味道鲜美、众口可调,还能治病强身、延年益寿。过年的时候,吃鱼又被赋予特别的含义,所谓年年有鱼(余)、吉庆有鱼(余)是也。在大多数地方,大年三十晚上都要吃鱼,以讨一个吉利,所以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过去有副常用的春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旧时,一些文绉绉的知识分子是只吃鱼不吃肉的,因为这些所谓的君子“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而鱼被宰杀时是不会发出嚎叫的。
在桐城,大家也是喜欢吃鱼的,招待客人一般都是做三牲饭,即以鸡、鱼、肉为主的家常饭。就算是祭祀祖宗,带的也是三牲碗。过年的时候,照例是要煮鱼的,大年三十晚上煮鱼照例是要上桌的,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煮鱼上桌并不算一道菜,是万万不可以动筷子的。难道说桐城人就不想“年年有鱼(余)”,就不想过年的时候讨个吉利?非也!原来是因为桐城人的思维和常人不一样,常人为了追求“年年有鱼(余)”,觉得应当把这个“鱼(余)”吃掉,而桐城人认为,“鱼(余)”就应当“鱼(余)”着,吃掉就不“鱼(余)”了。
窃以为,两种理解无所谓谁对谁错,只是桐城人的理解有比较深的文化内涵。因为,过年吃鱼是正常的,现在你吃了,文化含义不饱满;而过年不吃鱼是反常的,文化标志性就非常强。只是,大过年的,连条鱼都吃不上,有点对不起自己的嘴巴和口水。由于不太人道,更有点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所以很多地方实行了适当的变通,要求相对宽松一些。在这些地方,只是大年三十晚上不吃鱼,正月初一到十五,请客要上两碗鱼,一碗可以吃,另一碗不可以吃,到底要吃哪一碗听主人招呼。不能吃的叫“碗鱼”,意思是装在碗里不能动的。后来,索性更宽松一点,大年三十也上两碗鱼了,反正吃了一碗还剩下一碗,不愁没“鱼(余)”。
可能,大年三十晚上不吃鱼并非桐城的专利,但这种民俗肯定不普遍。而且,即便同样是不吃,说法未必一样。比如,东北一些地方三十晚上也是不吃鱼的,但他们是因为鱼儿多刺,怕一年里老有拨不完的刺;旧时,北方有些地方不仅三十晚上不吃鱼,他们什么时候都不吃鱼,因为缺少外来的佐料,无法将鱼去腥。
桐城民俗十大怪(10):死后带累下一代——忌血葬
旧时,无论什么地方的人,对葬仪都是极其重视的。作为一种带有明显宗教色彩的葬仪,总有一些迷信的说法和做法,可谓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只是,不管多么怪异,大家都普遍尊奉一个共同的信念:入土为安。按照佛教的说法,只有入土为安,才能投胎转世。所以,在轰轰烈烈的葬仪之后,一定要将逝者尽快葬下去,这是第一要务。过去,如果一个人混得悲惨,都会聊以自慰地说,“只求一把黄土埋起来”;如果一个人十恶不赦,大家就会诅咒他“死无葬身之地”。
可是,桐城这个地方偏要反着来,人死以后忌血葬,要在野外找一个避风且风水好的地方将棺木厝放起来,用稻草盖上防雨雪,俗称“厝基”。乍一听,一定以为桐城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因为有些少数民族喜欢在临江河的山崖绝壁间凿眼、钉桩厝放棺木,称“悬棺葬”;有些少数民族将棺木厝放在山洞里,称“洞穴葬”;藏族人将尸棺厝放在高台,称“天葬”。
问题是,无论是悬棺葬、洞穴葬还是天葬,都属于一种“安葬”,即最后的安置。因为这些少数民族不作兴土葬即埋葬,虽然没有入土,但已经“安”了。而桐城则不同,棺木厝放在野外只是临时措施,三年五载以后,还是要再行安葬的。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桐城人是信奉土葬的,也是相信入土为安的,为什么迟迟不入土埋葬呢?这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
“厝”,暂时放置,待葬或改葬。那么,为什么现在不速葬呢?现代的人解释说,只有厝放三年以上,才会投胎转世。这完全是把话说反了,没有说到点子上。暂时不安葬,估计有几方面的原因:
(1)过去的人穷,安葬不起,就暂时厝放一下,等待家族中死的人多了,凑在一起合葬,这样可以减少费用;
(2)过去战火纷飞,很多人逃荒时客死它乡,暂时厝放一下等待回家安葬。古徽州也有厝放的习俗,只是他们条件好些,不是厝放在野外,而是厝放在特制的寝楼里。
(3)过去有丁忧三年的习俗,为了尽孝道;
(4)一时没找好墓地或一时买不起墓地;
(5)安葬多在远处,而厝放一般都在家门口,可以为晚辈祭祀或哭坟提供方便。这几种力量的合力,使厝放成为一种习惯,而当习惯已经养成,即使这五方面的力量一个都不存在,它已经作为一种风俗根深蒂固了。
淮北母亲组合是指在抖音上走红的一群妈妈,她们来自安徽淮北市,以唱歌跳舞为主要内容,在网络上拥有着大量的粉丝和支持者。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淮北母亲组合的成员年龄大约在40岁左右,最年长的成员已经超过了50岁。具体年龄如下:
1 李玉华,出生于1972年,今年49岁;
2 李秀芳,出生于1980年,今年41岁;
3 梁秀芝,出生于1982年,今年39岁;
4 张秀英,出生于1983年,今年38岁;
5 陈玉兰,出生年份不详,据报道年龄在40岁以上。
这些妈妈们因为在抖音上的表现而受到了全国各地的关注,她们的视频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数百万的观看量,其中不少视频还被转载到其他社交媒体上。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现出中年妇女的热情和活力,也为大众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除了在抖音上的表现,淮北母亲组合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群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的普通妇女,她们用自己的劳动实现了家庭的幸福,也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她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中年女性的另一种精彩,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和感悟。
腊月二十三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除夕
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正月初二
北方在正月初二,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正月初七“人日”“人胜节”“七元日”都是指这一天,传说中这一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正月初八
谷日,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
正月十五
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你是要写作业吗?O(∩_∩)O~
君子爱财,要好好拿。以非正常手段获取财富,往往意味着违法犯罪。有些人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巨额财富,不惜竭尽全力,利用抢劫、盗窃、诈骗等手段获取财富,最终锒铛入狱。
2017年1月8日,安徽省淮北市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嫌疑犯被谋杀的目的是为了骗取保险公司的巨额保险费。
2017年1月8日晚7点,淮北市公安局接到电话,来电者惊慌失措,称妻子坠楼身亡。警察赶到事发现场,发现一名中年妇女躺在地上,已经死亡,身体严重变形,周围流了很多血。
警察高站在一边,表现出极大的悲痛。警察问他事件的细节。他说当时他和张在楼的19层,张站在窗台上量窗户的大小,不小心滑倒了。
警察来到19楼,看到事故室的窗户开着。高说张是从这个窗户掉下来的。警察在窗台上发现了一个鞋印,和张的鞋印做了对比。我再问高的时候,高说这是张姐姐家,张和高打算给张姐姐做一套窗帘,就这样发生了。
当民警详细询问高时,高说,张为了准确测量窗户,多次上下窗台。事发时,他在客厅里找到一支笔给张记录。高的陈述引起了警方的怀疑,因为在事发房间的窗台上只发现了张的一个脚印。按照高的说法,应该有多个鞋印;
况且人从窗台上掉下来,至少有50%的几率会掉到窗户里,但张没有掉到窗户里,这一点值得探讨。警方转移了对事发大楼电梯室的监控。看到张从楼里摔下来后,高坐电梯下楼。在这个过程中,高的表现异常。他既不惊慌也不悲伤,而是很平静。
这种平静与高在楼下叫天抢地的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进一步加强了警方的怀疑。警方认为,这可能不是一次简单的摔倒,张的死应该与高有很深的联系。警察详细调查了高和张的关系。
高,男,1978年出生,安徽人,无房无车,经济条件很一般。2016年9月,高和张走到了一起,只用了一个月就实现了结婚。在他们结婚前,高告诉张他很富有,有很多房子和汽车,并说他将在婚后三个月内把他的一些房子和汽车给张。他们还签署了一份“婚前协议”,并把它写了进去。
然而,据警方调查,高根本没有房子和汽车,高在这一点上骗了张,否则张可能不会嫁给他。警方继续深入调查,张的家人向警方提到,高在他们结婚后给张买了一份保险。
警方立即对保险进行了调查,发现在结婚登记的第三天,高为张购买了这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如果张在保险期间意外身故,作为受益人的高将获得50万元保险金。
警察检查了高,他承认欺骗和杀害了他的妻子,并承认他制定了一个计划,将张从19楼的窗户推了出去。2017年1月25日,高被依法逮捕。
高为了"一夜暴富",编造谎言骗张嫁给他,并为他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最后他做出她坠楼身亡的假象,意图骗取50万元保险金。可惜,再好的演技也只是小丑的一招,没几天就被警察验证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