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和社会的朴素情感

对党和社会的朴素情感,第1张

重温毛主席《为人民服务》一文,备受教育,深受启发。 《为人民服务》这篇伟大著作,是毛主席在延安追悼张思德同志时的讲演。张恩德,1944年9月5日因炭窑崩塌而牺牲。毛主席就为这位普通的***员、烧炭的红军战士开追悼会,并发表著名的讲演,称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从此,《为人民服务》这篇著作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和革命群众。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都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学习张思德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l、学习他看淡泊名利,正确对待得与失。张思德当兵11年,从士兵到班长,从班长到士兵,他从不计较职务的高低,以能为党工作为荣。这正是一名***员应有的思想境界,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忘我工作。然而,时下有少数人名利思想严重,患得患失,图回报、争荣誉、争地位,而忘记了一名***员应担负的责任。我们要摒弃这种思想,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 2、学习他时刻牢记并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之所以深受全国人民拥护支持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最坚实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证,也是中国***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原因。而现在我们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处处搞特权,影响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失去了人民的信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时时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处处做群众的好榜样,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学习他用崇高的无产阶级感情正确对待同志。张思德敢于给领袖提意见,对于同志的“错误”他痛心疾首,对老革命老战友他像对父亲一样关心,他用朴素的道理教育同志,尤其是他“把本职工作当作前线”的话语更是闪耀着伟大的光芒。他那种“与人为善”的美好品德,让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像甘露一般滋润着、温暖着、激励着我们。 4、学习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张思德打过仗、纺过线、烧过炭,无论是在战斗一线还是后勤服务,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切从党和人民需要出发,这种思想境界永远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事业需要千千万万像他这样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人。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要从党和人民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个人的喜好和利益出发,在工作中去除浮躁之风,脚踏实地地工作。 张思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但是在他牺牲之后,毛主席专门写文章来纪念他。张思德是伟大的!张思德所做的都是一些很不起眼的平凡小事,但这些平凡的小事中有着伟大的闪光点。他把公众的事情、别人的事情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只要他看到别人需要,他就会积极主动去关心,去做。上前线跟日本鬼子真刀真枪地打仗,是英雄;张思德在后方做着非常平凡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小事,也是英雄。他说,不管在哪里,前线就在脚底下。是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需要做的事情做好,把前线放在自己脚下,就能在平凡中做出伟大。张思德是平凡的,但是谁又能说他不伟大昵! 为人民服务是具体的。有人说把公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只要需要不管大小就去做,这是为人民服务;有人说,为他人做有利的事情就是为人民服务;还有人说,在本职之外做有利于社会的事情是为人民服务。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需要去做,但又是很平凡的小事情。如果看到了,又默默地去做了,并且坚持做下去,几十年如一日,他就是一个伟大的人。这就是为人民服务。总之,时代在变,我们的崇高理想不能变。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正确对待职务、正确等工作、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地位、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发扬光大。

社会的行为和贡献。中国社会情感是个人对国家社会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情,感情的抒发会通过人的行为来表现出来。可以通过对社会的贡献、参加公益活动来对国家社会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体现自身价值。

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社会性情感,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道德风尚的完善、完美的艺术享受都给人以诸如愉快感、满足感、幸福感等肯定的情感,而凶暴行为、侵略战争等则使人产生恐怖、不快的否定情感

、情感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情感教育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它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尤其是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非凡的价值。需要指出的是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倡导情感教育是要呼唤教育的情感回归,是要实现教育关怀人的本质。

  1、情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体现

  教育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活动,在人类走向文明的漫长过程中,教育担负着健全人的心智、培养人的精神的责任。情感教育能使学生更好、更健康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这样的人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情感;这样的人能友善地与人相处,能理解、宽容他人;这样的人能对生活、学习、工作充满热情,勇于克服困难;这样的人能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类。因此有人说情感教育就是幸福教育、愉快教育,这是当下教育所应追求的。笔者认为只有加强情感教育才能回归教育培养“人”的本义,也才符合培养人才的教育目的。

  2、情感教育是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基础

  培养人才的前提,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对于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我国的孔子就曾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者”才会对学习有极大的热情,好学不倦,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因此只有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才能促使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

  3、情感教育是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领域里全球化的趋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之间的交流、合作成为彼此的必需,正因如此,与人协作、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取得成功的一半保证。在人际交往中,情感具有“心理监控器”的作用,能帮助个体正确认识自我、控制情绪,同时了解他人感受、增强理解。因而有助于人们通过情感表达和交流,进行人际沟通。消除彼此间因文化、认知、性格等差异而产生的误会、隔阂,使合作活动顺利进行。

  4、情感教育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手段

  情感因素影响个性倾向,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在愉悦的情绪、情感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敏捷,有利于接受新知识和解决难题。道德智慧的形成、情感体验的升华、人格健全的程度、社会适应性的高低等都与情感的发展密切相连,所以,重视情感教育能够在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和发展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情绪。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579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