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晨:
凉爽的早晨
太阳升起来的早晨
可怜的乡村的早晨
一只白色眼圈的小鸟
站在低矮的房子的黑瓦上,
现在想什么似的
看着彩云满布的高空
秋天了,
我来南方一年了,
此地没有热带的呼吸,
看不见春天的椰子林,
心中已有难的结郁
但今天,到我要离去时
我的心境如此不安
——中国的乡村
虽然到处都一样贫穷、污秽、灰暗,
但到处都一样的是我留恋。
“可怜的乡村的早晨”,因为北方的乡间是一个十分贫穷,看不到什么好事物的地方。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的乡村”“到处一样贫穷、污秽、灰暗,但即使如此,依然令“我”留恋,从而更加突出此诗的主题——对祖国的热爱。
“一只白色眼圈的小鸟站在地下的房子的黑瓦上,像在想什么似的,看着彩云满布的高空。”此句为景物描写,诗人描写了一只白色眼圈的小鸟,四句诗分别从外貌,动作,心理方面做了描写,细致入微。
“春晓”的意思是: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早晨。
--------作品原文--------
春晓
孟浩然 〔唐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品翻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相关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创作背景--------
孟浩然早年隐居在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作品赏析--------
《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赏析:这首诗是思乡的作者的旅程,主要是因为诗歌在清晨人的感觉看到了大河,在宏伟的陶醉笔者的地方在南部北固山站北固山风景秀丽,有利于学生的思乡之情,写的第一个不朽的作品传世。前三联风光,最后联合抒情。两人第一次的开头写北固山地形,进入水道和土地。在清晨的场景在河岸边远眺所见:蜿蜒的青山重叠的路径;碧波荡漾,船扬长而去。 “双方有广泛的大潮,风正一帆悬”,写了无尽的潮水上涨,河水变得更宽,风与帆悬,太阳升起。对被在山上,并拥有一些乐趣吧。 “富”写长江的气势,在涨潮时,水变得一片苍茫。 “悬”反映的顺利,一帆风顺。显示了豁达的诗人和舒适的心情。 “海日生残夜,江老春”两抓海上日出和的气弹簧的细微特征,迅速变化的旋转河,虽然在腊月,但江南的春天,受挫后诗人第一餐,以“学生”为文本,自然人格化,似乎有趣,我们可以看到深深的诗人词炼功夫,在白天和黑夜再次生动地表达了新旧之间的相互依存出来,反映在新的一年开始了,也意味着多愁善感的诗人流年通道。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诗句2。连接两个意见,因思乡之情的旅程结束,导致去野外捎一本书,表达了诗人羁旅愁怀,思念家乡的深情。需要注意的是准确的话,诗人的话说,“辞旧岁”,“原始残余之夜”等词语用的移动的风景准确,简洁,生动和详细描述。
“春水碧于天,隔船听雨眠”。春风拂面,春雨缱绻,燕儿穿云飞,是多么怡然,悠然自得的。在细腻缠绵的春雨中,仿佛梦回到那一片童年的水洼,能静静地倾听“时有落花至”的清音,轻嗅着“远随流水香”的芬芳。一场早春的雨,让淡淡的春水在眼眸中荡漾,随着一缕轻烟,或者一树桃红李白,氤成一幅恬淡而又飘渺的山水墨渲画,清新怡人。
倚窗而立,沐浴着这夹杂了花香和新意气息的早春雨,仿佛已然淡去了红尘中的喧嚣和世俗里的浊气,让一颗浮躁的心片刻间沉静。心中那难捱的春日思绪早已汹涌,汇成一条潺潺的溪水,蜿蜒过将要干涸的河床,奔向大海。
春:春天
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春晓:春天的早晨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诗人在下雪天想到了夏天树林里小孩子天真活泼玩耍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小孩的关爱和期盼之情。夏天早晨的树林,一个赤着脚的小孩,一只手拿着竹竿,另一只手拿着结了蚂蚱、金甲虫、蜻蜓的狗尾草,从晨光里走来
这首诗题为《早行》,是诗人就切身所感、亲目所见之事,写出旅人行早路的感受。
前四句写早行所感。起早赶路,诗人没明说早到什么时候,他只诉诸感觉。说自己上马启程以后,残梦若断若续;不知走了多么一会,被马嘶声惊醒,才发现自己原来在赶路。“马上续残梦”,使人意会到诗人是由梦乡中被唤起来上路的。以致出发以后,依然梦思缕缕,睡意绵绵,足见其赶路之早。“马嘶时复惊”,是对上一句诗的承接和申述,进一步强调出“早行”来。从马上续梦到马嘶惊梦,暗示出时光的流逝、地点的变迁,而诗人却仍是恍恍惚惚,悠悠哉哉,确因“早行”之故。同时,以马嘶声反衬出夜色未退时的寂静无声,以“马嘶”惊动了续着残梦的诗人,这就把行旅者早行时的情景,十分真切地描摹了出来。
如果说,第一、二句是诗人通过自己的情态来写早行的话;那么,第三、四句则是诗人通过自己的心理来写早行。“心孤多所虞”,正反映出晚唐时期动乱的社会现实中,诗人早行时的心理状态。此刻天时尚早,天宇大地还笼罩于一片迷蒙的夜色之中。这种情景,对于一个野旅行役者来说,是会产生一种孤独寂寞之感的。前路漫漫,思绪纷乱,各种各样的操心也就油然而生。甚至连一声马嘶,也会使人感到空气顿时凝重起来,不知将要发生什么事情。诗人的心绪不宁、心神不定,不言而喻。从“僮仆近我行”中,即可感觉出诗人内心的趋向:他在寻找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使自己获得一种安全感。或者说,他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因此,这两句诗明显地表达出诗人早行时的那种特有的悲怆、孤寂的心理感受。
后四句写早行所见。“栖禽未分散,落月照孤城”,这是旅途早行时的特定景象。因为夜色迷漫,万物俱寂。所以,诗人也只能依稀可见一些景物:近处的树木寂静地站立着,想来那些栖息的鸟儿还在依枝恋巢;远处的天边上悬挂着残月,微茫月色下隐约矗立着孤孑的城池。这里,诗人展现的是一幅萧瑟寂静的清晨行旅图。同时,诗人寓情于景,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自己的羁旅情怀。由栖禽未散的情景,自然会勾起行旅者的“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孟郊《鸦路溪行呈陆中丞》)的乡思;以孤城映衬着早行者的孤独心境,自然也会牵动行旅者的“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的客愁。至此,早行时的凄清气氛、早行者的孤苦情绪,情景交融地表现了出来。
最后,诗人宕开一笔,劝慰自己道:“莫羡居者闲,溪边人已耕。”这是由早行时见到的另一种景象引起的感叹。即通过早行时所见“人已耕”的眼前之景,抒写了“莫羡居者闲”的情怀。诗句写得蕴藉自然而又耐人寻味:其一,它蕴含着一种自责。是诗人对因早行而自感寂苦的内疚;其二,它又蕴含着一种自勉。诗人触景生情,“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深感必须振奋精神,催马前行。然而,更为主要的,是全诗通过层层渲染已把早行者的寂苦心情写得十分充分的基础上,点出“溪边人已耕”来,突出农人的辛勤,表达出诗人对农夫辛勤耕作的赞美和对农夫备受辛劳的同情。
作为晚唐的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刘驾对农民艰辛的生活有着较为深切的了解,他的许多诗歌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如《反贾客乐》,说贾客四处奔波辛勤已极,而农民却羡慕他们,因为“农夫更劳辛”。《桑妇》写农妇因春蚕未老,桑叶已尽,只好起早,赶往远处采摘。等等。这首诗虽然写“早行”,但是,在着力渲染出早行时的苍茫气氛以及早行者悲苦情怀之后,突然笔锋一转,开辟出新的意境,以早行者的苦衬托出农人更苦。从而使诗的意蕴更为深厚。这既显示出诗人谋篇布局的匠心,也显示出此诗与闲适的田园诗异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