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线条、色彩、构图,都是“有意味的形式”,它们一方面表现自然界的规律,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人的情感规律,切合美的规律。所以,我们欣赏绘画应从最直观的线、色、构图中寻求审美的价值和经验,不断增加我们的艺术审美体验,从而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
线,或称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它们往往是和形、体、色、光等视觉翌累同时并存的,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往往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又必须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的实践去训练。如何加深对“线”的概念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艺术地去运用,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一、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匀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注女》(油画)以简洁概括、富子感而又极富装饰件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二、重点强调中国传统美术中线的作用。中国画的线,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的彩绘画,晚周帛画,楚器漆画和汉唐壁画。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是中国最早用线的作品,鲜明、生动、挺拔的线条,描绘了漩蜗纹、弦纹以及人的面形、虫鱼、鸟兽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朴素、稚拙的美。唐宋以来,随着人物画创作的兴盛,线描艺术发展到厂一个高潮。吴道子是唐代的线描大师,人们称吴氏的线条为“吴带当风”,他画中的人物,衣袖飘动,生动异常,体现了高度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充分发挥了线描艺术的效果。南宋画家梁楷的《元祖斫竹图》是一幅“写意”线描的人物画,画中人物元祖为佛教禅宗六世祖慧能.画家用寥寥数笔,把一个正在劳动中的老翁刻画得十分生动,中国画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从“文人画”“院体画”到民间画,对线的运用各具风采(在表现物象的同时,还传达出入的情绪),传统技法──十八描,即是各种线的生动画法。三、东西方绘画用线的异同。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应该指出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盛,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的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从具体的作品来分析,东西方绘画线的表现特点又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二十世纪初法国的马蒂斯的作品就证明了这一点。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东方艺术的特点,给人一种新的美感享受。在我国,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国传统美术有厂新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这一点更加突出,如:吴谥械淖髌吩谙叩运用上有新意,线的节奏和韵律美十分强烈和鲜明。对中外美术作品的优良传统,都应认真研究继承,在学好我国传统绘画课的基础上,还需了解西方美术。“西为中用用”,使我们民族的绘画艺术具有当代性和世界性。
情感的表达
原始人类除了物质生活之外,情感的表达尤为重要,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面对自然、生存、死亡以及生存相关的一切,他们的内心需要倾述和寻求一种共鸣,
从而呼喊、涂绘抑或足之、蹈之、舞之以发心中所感所想,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饱其精神之满足。
而鲁迅先生则作了精辟的分析:“盖凡有人类,能具二性;一曰受,二曰作。受者譬如曙日出海,瑶草作华,若非白痴莫不领会感动!既有领会感动则一二才士能使再现,以成新品,是谓之作。故作者出于思,倘其无思既无美术,然所见天物,非必圆满,华或槁谢,林或荒秽,再现之际当加以改造,俾其得宜,是曰美化,倘其无是,亦非美术,故美术者,有三要素,一曰天物、二曰思理、三曰美化。缘美术必有此三要素,故与他物之界域极严。”在日常的捕猎中与动物激烈危险的斗争接触过程以及在平常的观察中,这些动物的形象自然在原始人类的印象中深刻而鲜活,这可说是原始人的“受”(或说印象),而后这些感觉敏锐的天才艺术家将他们心象感受刻画在隐秘的洞穴中以表现之,这便是“作”,而他们主观地将其复杂地细节去掉而将其最足以代表它的那种特征、质量与色彩以极有趣的手法将其表现在整体的意象中,同时并没有违背物象的本质,这便是鲁迅先生说的:“再现之际,当加以改造,俾其得宜,是曰美化”。这种以自然为中心的描写与构成的方法足以代表后来西方的艺术精神。
马奈的一句“为艺术而艺术”道出了自己的艺术主张,还原了艺术的本质,与原始艺术的观念有着不谋而合的地方,同时也有学者指出原始艺术并不是单纯的艺术图画,如鲁迅先生指出:“画在西班牙亚勒太米拉(阿尔塔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而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的,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十九世纪的艺术家那么有闲,他们画一头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从而印证了巫术作用之说,而事实上一些画在洞穴中的动物形象中,也确实存
在被击打过的痕迹,也可能这些生动的动物图画被当做假象的猎物(一如现在射击训练中的靶子),用来教授年青的人进行射击训练刺杀,作启蒙之用,从而增强狩猎的成功与信心。
而总的来说不论是纯粹的绘画、模仿、巫术还是启蒙都充分说明原始人类要藉这些动物的外形而体现自身“情感的表达”。
这位梵高同学去世多年了,我们谁也不知道他想的是什么。我们只能猜测。这幅画起初是风景画,但气势宏伟,光线耀眼,给人视觉冲击。而且你会发现这幅画很混乱,很混乱。让我感觉梵高内心不是很平静,甚至已经有点疯狂了。(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因为梵高在精神病院的时候,好不容易出去写生。而且,从这幅画可以看出精神错乱的人好像在看星星月亮在天空画的乱七八糟的画。
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梵高画这幅画的时间是白天。所以我们可以把这幅画理解为精神世界、梵高眼中的世界、颠倒时差的世界、与现实不同的世界。梵高的《星月夜》传达了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天上飞来飞去的星云就像旋转和跳舞,像花一样盛开,它灵活的枝条虽然力量微弱,但却无畏地向天空抽去。爬到云层上的巨大柏树像黑色的佛说一样,竭尽不屈的力量伸展着枝叶。传达了作者内心的苦恼和忧郁,也展现了人类的挣扎和奋斗。
这棵柏树我不好评价什么,但以我的理解,这棵柏树好像是梵高的朋友,和他谈心。在现实生活中,梵高几乎没有朋友,所以他在自己疯狂的世界里只能用一棵柏树和自己交流,就像和自己交流一样。所以我们可以暂时认为这棵柏树,这棵纠缠在一起的柏树是他自己。这个树顶就是指天上的树。就是梵高自己热情的爱情灵魂。在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
夜晚的天空又高又远,大星星和小星星在夜空中盘旋,金色的满月形成巨大的漩涡,星云的短线纠缠着,盘旋着,仿佛向人们展示了时间的流逝。深绿色棕色的柏树像巨大的火焰一样,是星夜狂欢的回答者。天空下安睡的村庄是那么安静和寂静。浅蓝色色调,动态的线条,给人自由的施工感觉。而且整幅画有很多和太阳相似的光,右上角是一个巨大的月亮。那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村庄白树和天空。不难看出,在那个漩涡和没有轮廓的粗糙线上,梵高发挥了极度不受束缚的能力,表现出了自己火热的性格。
在西方造型艺术体系中“无点不成线,无线不成面,无面不成体”曾经典地概括了点、线、面、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点是线的基础,线是面的基础,面是体的基础,在素描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辨证地运用三者的相关理论,来启发、引导学生,对我们素描教学上档次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从绘画学这个角度来讲,任何物体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那么怎样运用“点、线、面、体”的本体语言来启发、引导学生呢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谈谈个人的体会,并借此抛砖引玉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观”是指大体的看,粗略的看;“察”是指仔细的分析,反复的比较通常情况下,正确的观察方式有利于教与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逐步提高
素描的教学体系实际上是很复杂的,而且不同的专业老师对观察方法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的方法也是相当的多但是,在这里我们仍然要提倡科学的观察方法——先观而后察其理由有两个方面:一、大体、粗略地看有利于我们观察物体的视线总在整体之中二、一开始就进入仔细分析、反复比较是不利于整体印象的形成;相反,在其思维里面还会出现杂七杂八的形象由此可见,我们不难发现先观后察的观察方法是合逻辑的、科学的,在教学中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
“先观后察”先观,观什么呢;后察,又察什么呢这里要分为以下三方面来阐述,一、先观大的体积,大的动态要求视线放得很宽,有些同学在这里很容易犯错误,因为他们的视线很容易集中到某些小的形体上去,同时在表现的过程中也始终盯着那个小地方画;其结果是到最后画面的整体效果不但出不来,而且到处都是七零八乱的碎形象二、观调子时先看主要的大的明暗交界线两条主要交界线:后脑到下颌的与颞骨到下颌的,他们的起伏变化,将直接体现头部结构的转折变化,也将直接决定头像是否有体积,有空间三、察小形中的大形,察小体中的大体这要求我们始终要以一种整体的眼光来审视形体,坚持局部服从整体,整体统筹局部的观念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表现”这是因为它是整个素描教学实践体系的核心,无论是观察方法,还是不同的技法、技巧等等,都要围绕着“表现”进行;一幅画能否成功或者完整将直接取决于怎样表现上面我们深入的学习了怎样观察,那么如何运用这些观察的成果来表现自己的作品呢
这里要让学生明确以下四方面:一、学会用大的长短线概括形体的大动态,强化形体的大印象二、学会用排线概括形体的大明暗,表现形体的大体积排线是点、线的结晶,由于它很容易形成体积,而且概括性极强,因而在素描作画中运用地相当频繁三、找出两条主要明暗交界线,并加强其对比注意要用大的长短线、大的排线去找,要用大的明暗去加强明暗交界线不是两条单薄的线,它通常具有面的性质,体的厚度,加强它实际上就等于加强画面的大体积所以,整个作画过程中要反复抓住这两条主要交界线,把握它的结构转折变化四、深入刻画视觉中心,视觉中心是一幅作品所要表达情感,传达画者主观思想情趣的的地方; 因此,需要切切实实重点刻画它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五官的形体,2、五官的空间3、五官的体积4、五官的质感深入的刻画其目的就在于塑造形体的严谨,空间层次的分明,体感的强烈以及质感的真实
最后,让学生学会整体“调整”整体调整是作画过程中的最后一步,但其作用不会因为它是最后一步而减弱;有些时候反而在加强这里要求我们的学生能恰当地处理好作品的完整性即可,这种完整性必须包括:1、大的体积完整,2、大的块面清楚,3、大的线条节奏感强,4、小的“点睛之处”精彩耐看
综上所述,“点是线中的点,线是面中的线,面是体中面”深刻地概括了点、线、面、体作为绘画的本体语言辨证统一关系这种关系将直接影响我们作画的全过程,并且大大地推动了素描教与学的往纵深方向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