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孤独可以分三种情况:一是崩塌性孤独;二是客体性孤独;三是成长性孤独。不同性质的孤独,对应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
关于孤独这个话题,每个漂泊的灵魂都有自己的一部长篇小说。这种情况,在刚毕业或者身在异乡的人身上尤其明显。如果工作上或者恋情上再遇到一点波折,顿时就感觉整个世界都黑漆漆的、冷冰冰的。
其实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谁都不喜欢孤独。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只要作为人存在,就一定会和某种、某些社会关系连接绑定。
孤独甚至无助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的心理协调机制出了问题,而与我们连接绑定的这些关系不起作用,甚至起反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孤独可以分三种情况:
一是崩塌性孤独
曾经抱持的某个信念或者长久以来坚信的某个想法失效了、崩溃了;一直以来依赖的某个人或某种关系倒下了、不存在了。比如恋人、情感依赖、生命导师等。
二是客体性孤独
不合群、不互动,以第三方甚至局外人角度冷静看待和处理事物,即从心底否认某种人群或某些关系,主动边缘化自己。
三是成长性孤独
每个人都有成长的时期,即使有人陪有人帮助,但某些事情还是要自己去做去面对的。但有时候会感觉父母不理解自己,朋友也不理解自己,这群人跟我不一样,那群人跟我也不一样。在寻找方向和意义的过程中,觉得孤独又无趣。
不同性质的孤独,对应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从某个角度而言,家庭、婚姻、学业和职场等等,都是孤独产生的“温床”,因为这些场景是社会关系最密集,也是情绪反应最敏感和激烈的地方。
与此同时,孤独常常伴随迷茫。对年轻人而言,更是如此。
哲学上有一个终极问题:世界到底存不存在?人为什么而存在?到底何为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可能就会明白人之所以迷茫的底层逻辑和根本原因所在:严格意义上来说,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在寻找这个答案!
不管家庭、恋情、学业还是职场,我们都是在寻找相应存在的意义,并为之付出努力。而当我们找不到方向和动力源的时候,孤独和迷茫就产生了。
那孤独迷茫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作为这个阶段的亲历者,并将继续经历的人,我分享我的一些经验。我认为,应对孤独迷茫,应该分三步:
首先,不要谈虎色变
不要认为孤独迷茫是完全封闭的、冷冰冰的,就是完全不好的;我们要正视孤独迷茫,要接受它是人作为拥有七情六欲的社会情感动物的一种正常心理状态。
其次,要自我调整和改变
人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情感和信息持续补充,而孤独迷茫是一种情感反射较弱和信息反馈较慢的心理状态,如果长期在孤独迷茫的状态徘徊,我们的情感末梢和信息处理能力就会迟钝,久而久之就变成完全封闭,也就是我们所了解的自闭甚至抑郁。我们要做出改变也很简单: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人开始,一步步打开自己的情绪大门,把不认同变成能理解,把今天一定要达成变成今天先达成,然后再达成,让自己有事可做,有情可依,既抬头看天,也脚下赶路,终能从量变到质变,走出孤独迷茫。
最后,要不断复盘和反省
我们仔细回头看的话,会发现孤独迷茫是一阵一阵的(心理能力和现实状态不同,每个人的时间长短不同),而且经常原因也差不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的心性很难发生变化。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我们成长发展的过程中,现实会改变,面临的问题的种类和难度也在发生变化(一般越来越大也越难),但我们大多数人的情感反应和信息处理能力还停留在上一次的孤独迷茫之中,自然难以招架。那该怎么办呢?改变性格很难,但为下一次可能遇到的“孤独迷茫”打好预防针或者“排雷”是可以做到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复盘和反省,并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惯性和情绪动态,避免自己陷入同样的“心理陷阱”。
只要人类还存在,孤独迷茫就是永远不会终止的话题。前几年我也被这种状态折腾的够呛,写了很多东西(姑且算散文吧),幸好现在改善了很多,不管经济上还是生活状态上,都充实了很多。
但我知道只要继续折腾,还会面临孤独迷茫,但不会像之前那样无助到害怕。希望和我有一样困扰的朋友,能早日拨开迷雾见青天,开开心心每一天……
在内伶仃岛上,一只小短尾猴将头依偎在它的好朋友鸽子身上,显得如此幸福和满足。动物也有情感,相信现在没有几个人再对此持否定态度。但是,人类真的了解动物吗动物情感的生理机制到底是什么呢
与人类一样,它们战栗,是因为恐惧;它们嘶吼,是因为愤怒;它们互相歌唱,是因为被对方所吸引。情绪是动物机体感觉的总和,情绪的改变从而引起机体变化。科学已经证明,动物情绪反应的基础结构与人类极其相似。既然人类能在情绪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动物为什么不能呢所以有人认为,人与许多动物间的情感差异只是程度上的,而不是性质上的。
我国古代先哲曾说:“禽兽之智有自然与人童者,其齐欲摄生,亦不假智于人也。牝牡相偶,母子相亲,避平依险,违寒就温,居则有群,行则有列,小者居内,壮者居外,饮则相携,食则鸣群。太古之时,则与人同处,与人并行。帝王之时,始惊骇散乱矣,逮于未世,隐伏逃窜,以避患害。” 可见,若干年前,我们的先祖就承认了动物的聪明伶俐。但是,几十年来,很多心理学家一直不赞成动物情感。他们认为,动物显示出来情感,只是由其体内激素触发的,同时他们还用冷冷的充满技术性的语言说这是由于“外界刺激的条件反射”。不过,随着神经生物学和行为观察学的发展,这种观点正在发生着变化。
高等动物情感的产生是一种综合很多感知器官和神经中枢的高级感知行为,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情感产生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涉及整个大脑皮层以及各神经传导系统(上至大脑白质,下至丘脑各核团甚至脊髓等)。但是相同的外界刺激,不同的高等动物个体,产生的情感种类以及强度也是千差万别。打个比方,我们把在外界刺激下产生的情感看作是各种素材做成的佳肴,那么个人的情感风格就是做出这些佳肴的大师傅,素材(外界刺激)相同,佳肴(情感)未必相同。 基于情感风格,我们才能理解情感的产生。情感风格的形成与整个高级神经系统有关,但主要基于前额皮层、前扣带皮层和杏仁核三处。普遍认为,左右前额皮层的基线。激活不均衡是产生不同情感风格的因素之一。由于这种发育上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的产生是由遗传一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外界传入的刺激在个体上会产生不同强度的情绪。杏仁核主要与痛觉,前扣带皮层主要与焦虑等情绪的产生有关。
巴甫洛夫曾经指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在进行各种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主观的体验,这些主观体验是脑的产物。动物通过大脑对外界刺激产生某种否定或肯定的选择倾向性,称为情感反射,可分为无条件情感反射和条件情感反射两大类。
无条件情感反射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一种情感反射。它非常简单的,毋须附加任何条件。例如,当老鼠看见猫时,天生就会感到恐惧,因而撒腿就跑。条件情感反射是在生活中形成的、随条件而变化的情感反射。情感反射活动可以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含激素调节)来共同完成,并以神经调节为主导。其中,体液调节适用于长期性、规律性情感,神经调节适于短期性、随机性情感。
各种体液和内分泌腺素从相应的分泌器官分泌出来后,对特定的植物性神经产生作用,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送到大脑相应区域的兴奋灶,接通与边缘系统及网状结构的固定神经联系,使大脑产生特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射行为。
某些动物的脑已高度发达,甚至有些已接近人类。这些动物已能形成与情感过程密切联系的条件反射,它们的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情感过程的基础)已高度发展,不但有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的萌芽,有一定想象力,还有言语的潜能。既然情感萌芽所应有的生理、心理基础动物已基本具备,那么动物能产生情感也是毋庸质疑的。
(责编 桑新华)
哈利波特适合几年级孩子看?我认为能看得进去,就适合。
女儿读国际学校三年级,纯国际学校非双语系,同学们的英语能力都是比较强的,相当于第一语言来学习。大多数同学在这个年纪都读了Harry Potter。我也不甘示弱地为女儿买好了一套英文原版书,只不过她一直不愿意读。她的解释是她不喜欢那种“阴森可怕”的场景。
这次开家长会,我特地问了老师关于“peer pressure”的问题(家长会是家长老师一对一面谈的方式)。比如,同学们都读过哈利波特,或者也都看过**,我女儿就是不喜欢。当别人在讨论的时候,她无法融入,该怎么办。老师说“she made the right choice”,他觉得孩子在这个年纪读哈利波特,即使文字理解没问题,但心理层面并不成熟到可以理解故事里的情感。他会建议13岁左右读比较合适。如果现在已经读过了,那么也建议长大点再重读,“grow with Harry”。
总而言之,老师建议阅读要选择符合甚至低于自己水平的书。如果选择低于自己水平的书阅读,那么孩子可以有reflection,也就是可以将书中反应的意义或情感反射在自己的经历中,产生共情。这点,我作为家长,觉得非常受益,也希望与大家分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