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的张玉娘去世后,为什么连鹦鹉都为之泣血而死?

宋朝时期的张玉娘去世后,为什么连鹦鹉都为之泣血而死?,第1张

古往今来,有不少爱情故事令人动容,这种真挚而美好的情感,让每个人都向往,而动人的爱情故事,也能极大地引起共鸣。我们在读孟姜女千里寻夫,最终哭倒长城的故事时,会被那种深切的悲痛感染;在读金屋藏娇以及最后陈阿娇被冷落时,会因帝王的薄情而唏嘘;在读杨贵妃唐玄宗的爱情故事时,会因其悲剧的结局而潸然泪下;在读杜丽娘柳梦梅的传奇时,会被跌宕起伏的情节带动情绪。美好的爱情故事能让人们心生向往,悲剧的爱情故事更能让人记忆深刻,在南宋时期,有一位才女可谓是用情至深,最终因相思而亡,令人倍感动容。

这位才女名叫张玉娘。张玉娘,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代表作品集为《兰雪集》。她生于淳佑十年(1250),死于景炎二年(1277),年仅二十七岁,一生非常短暂,英年早逝。但是在文学方面,她的成就可不低,她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为“宋代四大女词人”,《兰雪集》甚至被称为李清照《漱玉集》后第一词集。

张玉娘出身仕宦世家,书香门第,自幼就十分的聪慧机敏,工女红,善文墨,好读书,而且能过目成诵。当时的人们惊叹于她的才华,将她比作东汉著名的才女班昭。这样一个惊才绝艳的才女,自然是少不了倾慕者,不过玉娘早有婚配,这个人就是与她同年生的书生沈佺。这位沈佺家世也不简单,他是北宋徽宗时期状元沈晦的七世孙,也是书香门第,大家出身。而且沈、张两家有中表之亲,玉娘和沈佺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两个小辈关系好,沈张两家门当户对,而且还能亲上加亲,他们俩的婚事早早就定了下来。

订婚后,他们二人情投意合,互赠诗物以诉衷肠。小姑娘玉娘亲手做了一个香囊,而且还在上面绣了自己创作的诗,送给自己未来的夫君沈佺,香囊精致,女儿家的情意绵绵都蕴含在这首《紫香囊》里,诗云:“珍重天孙剪紫霞,沉香羞认旧繁华。纫兰独抱灵均操不带春风儿女花。”

后来沈家日渐衰落,沈佺本人又对功名不感兴趣,玉娘的父亲不满,渐渐萌生了悔婚的想法,玉娘察觉后竭力反对,写下了一首《双燕离》,借此来表达自己内心对这段感情的珍重。看见女儿如此坚定,父母也只得妥协。

对自己女儿没办法,不代表对沈佺没有办法,张家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受苦,沈佺不能没有功名在身,于是写信给沈家,说明了:“欲为佳婿,必待乘龙。”沈佺也深爱玉娘,不可能轻易放弃这段感情,于是他下定决心随父亲上京应试,求取功名,这就不得不与玉娘分离。从未经受过离别之苦玉娘他们自然是惆怅满怀,但他们都有为爱情而奋斗的觉悟,一个努力考取功名,一个不但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援助,而且写下了一首哀婉凄切哀婉凄切额的离别诗《古别离》,诗中有云:“迢递山河长,缥缈音书杳。愁结雨冥冥,情深天浩浩。”情深意切,万千不舍。

沈佺同样是才华横溢,他本来是无意考取功名,不是无力考取,所以到了京城后顺利通过经、论、策三场考试进入殿试,在殿试中更是大展风采,高中榜眼,一朝金榜题名。他的才思和事迹在当时的京城一度被传为佳话,虽然当时他只有二十二岁。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沈佺不幸染病,这病来的又凶又急,他甚至赶不及回去见玉娘一面就一命呜呼了。留给玉娘的是一首五言诗,蕴含着他的深情与期盼,期盼能死后同归。

沈佺死后,玉娘整日以泪洗面,父母心疼的不行,想另觅佳婿,希望能冲淡玉娘的悲痛,但是玉娘却说:“妾所未亡者,为有二亲耳。”她拒绝再婚,愿为沈佺守节。之后五年,她沉浸在无尽的相思与悲哀中,终日独守空房,等着一个永远也回不来的人。

又一年的元宵节来临,在灯影幢幢中,玉娘见到了沈佺,沈佺来告诉玉娘,希望她不要违背当初的山盟海誓。玉娘醒后悲痛欲绝,叹曰:“郎舍我乎?”于是一病不起,最终绝食而亡,香消玉殒。

张沈两家为他们的真情而感动,于是将玉娘与沈佺合葬。月余,玉娘亲近的侍女霜娥悲痛十分,忧思而死,另一名同样与玉娘情同姐妹的,侍女紫娥也不愿独活,“自颈而殒”,甚至是玉娘生前畜养的鹦鹉也“悲鸣而降”。张家就把这“闺房三清”陪葬在沈佺、玉娘的墓左右,所以他们二人的墓也叫做“鹦鹉冢。”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饱受相思之苦的玉娘终于撒手人寰,或许她与她的挚爱沈佺在另一个世界相聚,琴瑟和鸣。这段动人的故事流传至今,仍然是动人心弦。

除了李清照的女词人:

1、张玉娘

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人。南宋女词人。张玉娘自幼喜好文墨,尤其擅长诗词,当时人曾经将她比作东汉曹大家(班昭)。

她著有《兰雪集》两卷,留存诗词100余首,其中词只有16首,有人称之为李清照《漱玉集》后第一词集。

2、朱淑贞

宋代著名女词人,号幽栖居士,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

朱淑贞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作品有《断肠词》、《断肠诗集》传世,为劫后余篇。

3、吴淑姬

宋代著名女词人,湖州(今属浙江)人。

大约生活在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父亲是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与李清照、朱淑真、张玉娘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著有词集《阳春白雪词》五卷。《花庵词选》黄升以为其词“佳处不减李易安”。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

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一、李清照

最为著名。:(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二、朱淑真:

(约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女词人,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朱淑真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相传因父母作主,嫁给一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

  其生平,传世载籍多记载为“自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世居桃村。工诗,嫁为市井民妻,不得志殁”。幽栖居士之说,最早见清王士祯《池北偶谈·朱淑真璇玑图记》,学术界已断为伪托;世居桃村,则不详其说从来。此外各项均见宋魏仲恭《断肠集序》,而据集中《春日书怀》“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可知,其夫亦曾仕宦。因此除钱唐人,出身宦家,生活不幸外,诗人生平今已难详考。生前曾自编诗词集(《写怀二首》“孤窗镇日无聊赖,编辑诗词改抹看”),死后散佚。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宛陵魏仲恭(端礼)辑为《断肠集》十卷,未几钱唐郑元佐为之作注,并增辑后集七卷(一本把第七卷厘为两卷,作八卷)。此外尚有《断肠词》一卷行世。

  朱淑真诗,以清汪氏艺芸书舍影元抄《新注朱淑真断肠诗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民国徐乃昌影元刻本(简称元刻本)、清光绪嘉惠堂刊《武林往哲遗著》本(简称武林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特点

  相传朱淑真作品为其父母焚毁,后人将其流传在外的辑成《断肠集》(诗)2卷,《断肠词》1卷及《璇玑图记》,辗转相传,有多种版本。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朱淑真所作,近来学术界认为实是欧阳修作。

朱淑真书画造诣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明代著名画家杜琼在朱淑真的《梅竹图》上曾题道:“观其笔意词语皆清婉,……诚闺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明代大画家沈周在《石田集·题朱淑真画竹》中说:“绣阁新编写断肠,更分残墨写潇湘。”由此可见,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当与李清照并驾齐驱。

主要作品

〖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浣溪沙·清明〗

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

〖生查子·元夕〗(争议中)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谒金门·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江城子·赏春〗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三、吴淑姬

〔约公元一一八五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为富家子年据,或投郡诉其奸*,时王十朋为太守,(按十朋为湖州守,在乾道中)判处徒刑。郡僚相与诣理院观之,乃具酒引使至席,命脱枷侍饮,即席成二词,众皆叹赏。明日,以告十朋,言其冤,乃释放。后为周姓子买以为妾,名曰淑姬。(中国人名大辞典及中国大文学史均据诚斋杂记,以为嫁士人杨子治。按诚斋杂记中之吴淑姬,乃汾阴人,与湖州之吴淑姬为二人。说详拙作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淑姬工词,有阳春白雪词五卷,《花庵词选》黄升以为佳处不减李易安。

小重山

  吴淑姬

 

  谢了茶蘼春事休。

 

  无多花片子,缀枝头。

 

  庭槐影碎被风揉。

 

  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

 

  一川烟草浪,衬云浮。

 

  不如归去下帘钩。

 

  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四、张玉娘

(1250 - 1276),宋末文学家。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张玉娘自幼喜好文墨,尤其擅长诗词,当时人曾经将她比作东汉曹大家(班昭)。她著有《兰雪集》两卷,留存诗词100余首,其中只有词16首,有人称之为李清照《漱玉集》后第一词集。

玉娘生于宋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仅活到27岁。她出生在仕宦家庭,曾祖父是淳熙八年进士,祖父做过登士郎。父亲曾任过提举官。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时以班大家(班昭)比之。然她才丰而运蹇,未尽其才,将婚而逝,事追“梁祝”,一生充满了痛苦与坎坷。

玉娘十五岁时和与她同庚的书生沈佺订婚。沈佺是宋徽宗时状元沈晦的七世孙。沈、张两家有中表之亲,自小青梅竹马。订婚后,两个情投意合,互赠诗物。后因沈家日趋贫落,沈佺又无意功名,玉娘的父亲有了悔婚之意,称“欲为佳婿,必待乘龙”。不得已,沈佺离乡别土赴京应试,高中榜眼,但命运不济,不幸得了伤寒,病入膏肓而死,死时年仅22岁。从此,玉娘陷入巨大的哀伤和无尽的思念之中。在守情五年后,玉娘亦“得疾而卒”,随沈郎而去了。玉娘的父母终于为女儿矢志忠贞的行为所感动,征得沈家同意,将玉娘与沈佺合葬于西郊枫林之地。月余,与她朝夕相处的侍女霜娥因悲痛“忧死”,另一名侍女紫娥也不愿独活,“自颈而殒”,玉娘生前畜养的鹦鹉也“悲鸣而降”。张家便把这“闺房三清”(即霜娥、紫娥和鹦鹉)陪葬在沈佺、玉娘的墓左右,这便是松阳有名的“鹦鹉冢”。

张玉娘不仅生前不幸,为殉情而死,而且死后也是不幸的。她虽“情独钟于一人,而义足风于千载。”却鲜为人知;所著的《兰雪集》两卷,也长期默默无闻。“历三百年后显于世。”直到明代成化、弘治年间,邑人王昭为之作传表彰,她的事迹才始显于世。清代顺治间,著名剧作家孟称舜任松阳教谕时,为其事迹所感动,为其诗词所折服。于是发动乡绅为张玉娘修墓扩祠,刊印《兰雪集》,并为她创作了著名的35折传奇剧本《张玉娘闺房三清鹦鹉墓贞文记》。从此,玉娘的事迹和作品才得以流传。但因印数不多,流传不广,知者甚少。一颗璀璨的明珠差点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达天金凤电视剧是《棒打鸳鸯》。《棒打鸳鸯》是由台湾金牌制作人阮虔芷制作的苦情大戏,集合了杨蓉、马雅舒、史可、谢祖武、江淑娜等两岸三地的知名演员,演绎了一出民国时期的家庭情感大戏。剧中亲人间、主仆间、男女间、情敌间充满了重重矛盾、纠葛以及人性的挣扎,冲突此起彼伏、环环相扣,剧情饱满曲折牵动人心。

棒打鸳鸯,汉语成语,拼音是bàngdǎyuānyāng,意思是用木棒打散一双鸳鸯;比喻拆散恩爱的夫妻或情侣。

成语出处

明·孟称舜《鹦鹉墓贞文记》:“他一双儿女两情坚,休得棒打鸳鸯作话传。”

贞文记

《贞文记》是明代孟称舜撰戏曲,凡三十五出。原题《张玉娘闺房三清鹦鹉墓贞文记》。

内容简介

此剧所写为真人真事。张玉娘字若琼,浙江松阳人。工诗词,善文章,为元初才女,著有《兰雪集》。幼时许配表兄沈俭为妻,后沈俭家道中落,张父悔婚,玉娘不从,沈俭忧郁而死。玉娘绝食而亡,竞以身殉。婢女紫娥、霜娥自缢同殉。所养鹦鹉也哀鸣而死。两家将其合葬,紫娥、霜娥和鹦鹉也一同随葬,人称其墓为“鹦鹉冢”。作者据俗传,说沈俭、张玉娘是菩萨弟子善才和龙女下凡,龙女的侍者和鹦鹉也同到人间。作者任松阳县教谕时曾为其募资建贞文祠。玉娘贞烈又善文,故名《贞文记》。

原以为,梁山伯和祝英台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没想到,历史上真的出现过一个类似梁祝式的经典爱情传奇。故事中的女主角,是宋代才女张玉娘。

张玉娘,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南宋浙江松阳人,出身于仕宦之家,祖辈世代为官,父张懋曾任提举官。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玉娘受到诗书礼乐的熏陶,自小就饱学多才,聪慧过人,她的芳名也随着家中来往的亲友,远播四方。时人以东汉班昭比之。

优越的家世,培养了玉娘开朗活泼的性格,她这样的大**,常在丫鬟的陪同下,登山舒啸,临水赋诗,玩得好开心。

花样年华的女孩,总是对未来有许多的向往,其中寻觅一个如意的郎君,携手相牵,共度一生,大概是所有少女共同的梦想吧。玉娘在美好的憧憬中,等来了自己想要的那份姻缘。

玉娘15岁时和与她同岁的书生沈佺订婚,沈佺是宋徽宗时状元沈晦的七世孙。沈张两家有中表之亲,两人青梅竹马。沈佺为玉娘的才貌所倾倒,对她爱慕有加,玉娘也欣赏沈佺非凡的气质和才学。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玉娘对沈佺是十分满意的。

那个时代,非到嫁娶的时候,男女是很少见面的,所以,订婚后,玉娘和沈佺以诗传情,互诉心曲,开始了浪漫的恋爱之旅。玉娘亲手做了一个香囊,并绣上一首《紫香囊》诗送给沈佺。诗云:

珍重天孙剪紫霞,沉香羞认旧繁华。

纫兰独抱灵均操,不带春风儿女花。

在古代,香囊是男女传情的信物,因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玉娘把诗绣于香囊之上,既表明了她对沈佺的爱慕思念之情,也可以看出她非凡的诗才和高雅的情趣。这样的女子,沈佺岂能不爱?

然而命运偏偏弄人,沈佺家道日渐衰落。父母岂肯把一个如花似玉、才情卓绝的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所以,玉娘的父母有了悔婚之意。“生是沈家的人,死是沈家的鬼”,她坚决不同意父母退婚。

在痛苦中,玉娘写下《双燕离》诗,表达姻缘受挫时的愁闷心理:

白杨花发春正美,黄鹄帘低垂。燕子双去复双来,将雏成旧垒。

秋风忽夜起,相呼渡江水。风高江浪危,拆散东西飞。

红径紫陌芳情断,朱户琼窗侣梦违。憔悴卫佳人,年年愁独归。

玉娘父母迫于无奈,托亲友捎信给沈家说:“欲为佳婿,必待乘龙。”沈佺知晓玉娘的心意,他对玉娘更加情意弥坚,于是发愤苦读,希望功成名就,娶佳人玉娘为妻。

沈郎进京赶考去了,把玉娘的心也带走了。山高水远,割不断相思的离愁;白昼交替,阻隔不了玉娘的诗情。两个人离别后,玉娘写了大量相思愁苦的诗词,寄托她对沈佺的爱恋和牵挂。

像“玉关愁,金屋怨,不成眠。粉郎一去,几见明月缺还圆”,“窃取长生药,人月两婵娟”,“强起推残绣褥,独对菱花,瘦减精神三楚”,“数新鸿、欲传佳信;阁兔毫、难写悲酸。到黄昏、败荷疏雨,几度销魂”,“关山一夜愁多少,照影令人添惨凄”。这些字字愁声声怨的词句,是玉娘心泪的泣诉啊!

痴情的玉娘用一首首情感凝成的诗词,向沈佺表明自己的心迹。沈佺进京赶考,虽金榜题名,可是积劳成疾,再加上染上伤寒,病入膏肓。当他读到玉娘寄给他的情诗时,更是肝肠寸断,他的心早已飞到了玉娘的身边,和她一起共此明月光。

当玉娘得知沈佺重病的消息,忧心如焚,十分悲恸,于是,写信给沈生表露自己贞洁的爱恋:“不偶于君,愿死以同也!”她多想飞到沈郎的身边,为他端饭倒茶,服侍汤药,可是未婚的她又怎能如愿呢?

沈佺见了玉娘的词作,心碎欲裂,也于病榻上回复一首诗:

隔水度仙妃,清绝雪争飞。

娇花羞素质,秋月见寒辉。

高情春不染,心境尘难依。

何当饮云液,共跨双鸾归。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高洁的情爱不染纤尘,今生不能相守,只能寄望于来生了。“何当饮云液,共跨双鸾归”,他希望和玉娘共跨鸾鸟,同奔月宫。

诗寄出后不久,沈佺便带着不能与玉娘重聚的遗憾和深深的爱恋,忧郁地闭上了眼睛,时年22岁。

玉娘听到沈郎死去的噩耗,悲恸欲绝,茶饭不进,心如槁木。她整日以泪洗面,憔悴不堪,于悲愤中吟就一诗《哭沈生》:

中路怜长别,无因复见闻。

愿将今日意,化作阳台云。

沈佺走了,玉娘的心也死了,她的爱情之门关闭了,从此再也不会有花开。

玉娘整日泪湿罗衫,长吁短叹。“任钗横鬓乱,慵自起来偷整”,她鬓发凌乱,懒于梳理。“愁未休、窗外又敲黄叶”,愁苦依旧,黄叶飘零,触动了玉娘多少感伤!“细思算、从前旧事,总为无情,顿相孤负”。旧事温柔,可沈郎已去,海誓山盟都被无情辜负。

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想为她另择佳婿,给她冲喜,可是玉娘坚决不从。一些富贵和官宦之家的子弟为玉娘的才华和美貌所倾倒,想娶她为妻,可他们哪里懂得玉娘的心呢?玉娘被父母催急了,眼泪涟涟地说:“女所未亡者,为有二亲耳!”

沈郎已经死了,可是她却以好女不嫁二夫为由拒绝了父母,并写一首诗表达自己的贞节: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海可枯,石会烂,但那份真情永不变。玉娘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爱的永恒。

就这样,玉娘拒绝再婚,为沈佺守节,恹恹独守空楼,度过5年悲痛的日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年,她燃尽了爱情的丝线,流尽了相思的泪滴后,只有一死。

一代才女就这样香消玉殒,年仅27岁。

玉娘矢志忠贞的行为感动了张沈两家,她的父母征得沈家同意,将玉娘与沈佺合葬于西郊枫林之地。玉娘有霜娥和紫娥两个侍女,玉娘待二女如同姊妹,与她俩感情笃厚。玉娘离世后,霜娥悲痛而死,紫娥也不愿独活,“自尽而殒”,玉娘生前蓄养的鹦鹉也“悲鸣而降”。张家便把这“闺房三清”(即霜娥、紫娥和鹦鹉)陪葬在沈佺、玉娘的墓旁,这便是松阳有名的“鹦鹉冢”。

有情人难成眷属,这确是人生的憾事。

一代文坛闺秀张玉娘虽然生命短暂,却给历史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她一生作诗117首,词16阕,收集在《兰雪集》里,有人称之为李清照《漱玉集》后第一词集。兰即兰花,幽香弥散;雪即白雪,洁白无瑕,此集收入清朝《四库全书》别集类存目。世人以其诗才杰出,推举她是“宋代四大女诗人之一”。

玉娘订婚前的诗词格调昂扬欢快,悔婚后因相思愁苦诗词具有深沉缠绵的婉约色彩。她的爱国诗词写得豪放大气,呈现出另一种风格。她在当时很有才名,据说,她的诗作《山之高》三章盛传于京师,深受人们喜爱。但因封建时代女子地位低下,她死后没人整理她的诗词,也没人给她作传,这位“情独钟于一人,而义足风于千载”的非凡女子,不被后世所知,所著的《兰雪集》两卷,也长期默默无闻。

三百多年后,明代的邑人王昭为之作传表彰,她的事迹才始显于世。清代顺治间,著名剧作家孟称舜任松阳教谕时,为其事迹所感动,被其诗词所折服。于是发动乡绅为张玉娘修墓扩祠,刊印《兰雪集》,并为她创作了著名的35折传奇剧本《张玉娘闺房三清鹦鹉墓贞文记》。从此,玉娘的事迹和作品才得以流传。但因印数不多,流传不广,知者甚少。

一位集才情和痴情于一身的奇女子,差点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真的为玉娘扼腕叹息,学高而未尽其才,情钟而含恨早逝,一生充满了痛苦与坎坷。假如沈佺不死,才子佳人两相依,该多好;假如,玉娘不那么早地逝去,她该能写出多少惊世之作。可惜,她满腹的文才都付与了滚滚的东江水。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诗词(12)父母(4)香囊(1)

著名的爱情诗:

1、上邪

作者:汉乐府民歌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古今中外无与伦比的表达爱情的方式,可以说是绝唱之作。诗中女主人公以誓言的形式剖白内心,以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反证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确实具有一种强烈的主观色彩。诗短情长,撼人心魄。

天呀!我非常渴望与你相知相惜,让我们的爱情永不衰绝。

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时,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

2、兰雪集

宋代:张玉娘

山之高,月初小。

月之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这首词是作者张玉娘在她的情郎表哥沈佺赶考期间,因为思念而写的一首较高水准的词。

这首词运用“山高”“月小”“心悄悄”等最古朴简单的意境,写出了颇具《诗经》味道的情诗,像上古遗落的一株野草,像天高云阔间的一轮清辉,令人技能读出汉子的韵律美,又能从中品味出如泥土般清新淡雅的基调。最后“悄悄”二字更是将甜美与娇羞不着痕迹地化入全诗。

3、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唐代:顾夐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

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这首词通过女主人公口语式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作为一个闺中弱女子被负心人所折磨而带来的心灵创伤,表现了旧社会情爱悲剧的一个方面。主人公怨中有爱,爱怨兼发,心情复杂。作品在艺术构思与表现手法上甚见匠心,深得后代词评家的赞赏。

漫漫长夜你撇下我远走到哪里?没有一点音讯。香阁门儿关上,眉儿紧紧皱起,月亮就要西沉。怎么忍心不把你追寻?怨恨这孤眠独寝。只有换我的心,变作你的心,你才会知道这相思有多么深。

4、卜算子·答施

宋代:乐婉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全词篇幅虽短,但是,一位感情真挚,思想果断的女性形象,活脱脱的跃然于纸上。以泪滴千千万万行之人,以绝不可能断了之情,直道出作者的真挚情感,为之一拼,转念便直说出终是难舍,如此种种念头,皆在情理之中。

离别之后痛苦的相思如沧海一样深而无际,让自己备受煎熬,美好的往事就像天上的云一样,远不可及。想把握住这将别的时刻,流尽了千千万万行的眼泪,也留不住远行的恋人,让我愁肠寸断。

我想与恋人相见却又无法相见,想要结束这段爱情却终究舍弃不了。你我如果是前生没有缘分,那么就等待来生,再结为夫妻。

5、三五七言 / 秋风词

唐代: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

秋风凌清,秋月明朗。风中的落叶时聚时散,寒鸦本已栖息,又被明月惊起。盼着相见,却不知在何日,这个时节,这样的夜晚,相思梦难成。

指宋代四大女词人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朱淑贞:号幽栖居士,与李清照齐名。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生平大多不可考,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

吴淑姬:湖州人,生卒年不详,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有《阳春白雪词》五卷,《花庵词选》。

张玉娘:宋末文学家。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时人曾经将她比作东汉班昭。著有《兰雪集》两卷,留存诗词100余首,其中词16首,有人称之为李清照《漱玉集》后第一词集。

李清照、朱淑贞、吴淑姬、张玉娘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李清照(1084-1155),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朱淑贞,也写作朱淑真。是两宋交替时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生平有很多还不确定的细节,但是根据流传下来的其作品,能够大致勾勒出其轮廓。她生于钱塘,因婚姻不幸破裂,写下大量伤怀之作。她曾离家寓居汴梁,结交文人雅士,渐有文名。金兵南侵,她返回故乡,不能见谅于家人,而在凄苦中老去。作品被后人辑录为《断肠集》。

吴淑姬,[约公元一一八五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后为周姓子买以为妾,名曰淑姬。有《阳春白雪词》五卷,《花庵词选》黄升以为佳处不减李易安。

张玉娘,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松阳人。生于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仅活到27岁。她出生在仕宦家庭,曾祖父是淳熙八年进士,祖父做过登士郎。父亲曾任过提举官。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424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