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语句清新优美,把春、江、花、月、夜等景象写得静谧美好,全诗连用十四个“月”,丝毫不显重复和单调。清末学者王闿运评价其“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所谓“孤篇压全唐”由此而来。
它是一首七言歌行体诗,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张若虚只有两篇诗作流传下来,其一就是《春江花月夜》,千古绝唱,所以后人对其有“孤篇压全唐”之誉。
扩展资料: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
关于人的情感,前面说过喜怒哀乐,但“愁”作为一感,觉得也有说说的必要,只是觉得多数的愁完全可以化解的,个别的愁反倒让人诗意。因此,在这里收集了许多与愁有关的词组与成语,确实有点浇愁的味道,且希望通过对愁的了解,让人们正确认识和往积极的方向转化它,将愁情入诗句,吟来散愁郁。
先从字面上看看吧。从愁的构成来看,它只不过秋天在心上的表现,也许秋杀肃穆,让人感到今后不是很畅快吧,以致于表现的忧虑、愁闷,愁容骑上面庞,情绪不好的时候,甚至于有人借酒浇愁。难道愁真要人们如此对待吗?
其实多愁善感本是人的一种情绪反映,没有忧愁的人是不可能的。只要有思虑而又有期望,就可能有达不到的欲|望,如此就会产生忧虑,愁情油然而生。
而说实在的,真正的秋是个收获的季节,本应是高兴的时令,为何让忧虑、忧愁占了上风呢? 这可能是“秋”尽管代表的是“收获”,是人们一年辛勤劳作的希望所盼,但到了“秋”的季节,究竟一年辛勤劳作的结果会是怎样呢?以致带来了忧心;或是秋作为季节,后面就是“冬”,而“过冬”在古代可是难以渡过的,不象现在的人们有那么多的保暖(即便这样,今年如此寒冷,还是让人感觉到寒不可敌)。因此过冬是何等的艰难!
因此,秋自然地就悬挂在人们的心上,令人忐忑不安、成为人们心上的挂念与担忧了……。这就是古人创造“愁”字来表达忧虑的由来。
还有一种可能是由秋的另一引申义“年”造成的,《诗经﹒王风﹒采葛》有言:“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是担忧的加剧吧。
还有一说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真正不远虑的反而是简单的人,他们反而容易满足而开心,倒是远虑的人反而思想太多,而带来了忧愁,但觉得这也是成熟的表现。
由此忧虑,导致了忧愁、愁苦、愁楚、愁闷等等。而具体表现则有发愁之类的动作,如:“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诗句就较好地表现了这种情怀,愁情似海深,将愁思愁绝。
当然境遇好的,自然不愁吃,不愁穿。无忧无虑、天真浪漫的孩子们是没有多少忧愁的,呵呵!
也因为担忧实现不了,有时会带来怨尤、怨恨,导致了愁恨。
从愁的表现上看,它总是带给人们凄惨与惨淡的景象,如林黛玉的形象就是如此,一副愁戚戚(或愁切切,愁凄凄)凄惨愁苦的样子。让人可怜可叹。或表现的愁郁,让人感到悲哀、忧伤。
愁在身体里的表现,可能“愁肠”算是最能表达愁苦而郁结愁闷的心情了,“愁肠百结” 、“愁肠寸断”所表现的焦躁、痛苦、忧伤之极、难以言状的感觉,常人难忍。而在眉头上的反映多是“愁眉不展” ,将双眉紧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或是愁眉苦脸,一副愁苦的样子。其实大可不必。
因为担忧,而引来了愁绪,甚至“愁绪满腹”,似云彩般挂在脸上而显得“愁云满面”或“愁云惨淡”。但天空不可能总是“愁云满布”的,总有云开日出、阳光灿烂的时候。咱们还是以快乐的心态面对“愁云“吧,毕竟它只是一瞬或一段,而且也是成熟的标志。没有忧愁,哪有这许多挂念情感?没有思虑,计划的周全,哪有这许多的稳步前进?社会的进步其实与远虑还是大有关联的,只要相信美好,快乐总比忧伤多,何况它们还都是由你的心来平衡的。
以上罗列了这许多的愁,全是拿来玩笑的,如此的多愁可以善感吧,相信观后应有所启发,尤其是爱好写作的朋友。
《神雕侠侣》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第二部, 上承《射雕英雄传》, 下接《倚天屠龙记》。如果说, 《射雕英雄传》是讲“史”, 那么《神雕侠侣》则是讲“情”。而这里的情, 又异于《倚天屠龙记》的痴情, 其中处处皆是悲情。其中的“情史”, 揽尽了单恋之苦, 爱恋之难, 涵盖了相逢之艰, 相守之愁。那么为什么说《神雕侠侣》中李莫愁的情感悲剧是恨愁、爱亦愁?
一,李莫愁,一生为情所困
“赤练仙子”李莫愁, 一生为情所困, 因情生恨。因为陆展元曾经的背叛, 所以即便其人已死, 也要血洗陆家庄;因为情敌名中带“沅”, 所以在沅湖上, 只要打着“沅”字旗的船, 她都要统统毁尽。李莫愁的悲, 与郭芙不一样, 她不仅仅是性格悲剧, 也是命运悲剧。如果李莫愁真的将所有的爱都转化为恨, 那便也不至于如此之悲。她偏偏痛恨陆展元却还爱着他, 她偏偏被爱伤痛心扉却还心存希望, 她是个“女魔头”却还偏偏保存着少女情怀。如果说, 李莫愁遭陆展元抛弃之后, 可以放下恨, 又岂会有“赤练仙子”呢如果说, 她恨便恨得彻底些, 又岂会到死都还心存希望呢李莫愁一生可悲可叹, 留给我们的就只有那句“问世间情为何物, 只教生死相许”。
二,李莫愁的情感悲剧是恨愁、爱亦愁
《神雕侠侣》中塑造了一系列为情所迷、为情所苦、为情所伤抑或是为情而孤独一生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有着浓厚的现代特征,但其爱情观念与情感世界却与现代女性有着较大不同。她们享有传统闺阁女性难以想象的自由,不被完全禁锢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之下,可以和男子一样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有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任务,有机会寻找自己的心仪对象。但是只要涉及具体的爱情与婚姻,她们还是像传统女性一样,一旦认定就不再改变,从一而终,宁缺毋滥,绝不移情。在爱情和婚姻方面,她们同样失去了自我,成为男性形象的“附属品”。
1、“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意思是作者感怀亡国的愁恨和梦回故国的痛苦,表现了作者深切体会的一种特殊的悲哀和绝望。出自五代诗人李煜的《子夜歌》。
2、《子夜歌》原诗如下: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3、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写作者感怀亡国的愁恨和梦回故国的痛苦。
起首二句由悲叹、感慨而入,用直白的方式抒发胸中的无限愁恨。“人生”句是一种感叹,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抽象概括,既是说自己,也是说众生,其“愁恨”自有一番别样的滋味,“愁”是自哀,也是自怜,是自己囚居生活的无奈心情:“恨”是自伤,也是自悔,是自己亡国之后的无限追悔。也正因有如此“愁恨”,作者才“销魂独我情何限”,而句中“独我”语气透切,词意更进,表现了作者深切体会的一种特殊的悲哀和绝望。正如俞陛云《南唐二主词集述评》中所云:“起句用翻笔,明知难免而自我销魂,愈觉埋愁之无地。”第三句“故国梦重归”是把前两句关于愁恨的感慨进一步的具体化和个人化。李煜作为亡国之君,自然对自己的故国有不可割舍的情感,所以定会朝思夜想。可是事非昨日,人非当年,过去的欢乐和荣华只能在梦中重现,而这种重现带给作者却只能是悲愁无限、哀情不已,所以一觉醒来,感慨万千、双泪难禁。“觉来双泪垂”不仅是故国重游的愁思万端,而且还有现实情境的孤苦无奈,其中今昔对比,抚今追昔,反差巨大,情绪也更复杂。
词的下片续写作者往日成空、人生如梦的感伤和悲哀。
“高楼谁与上”是无人与上,也是高楼无人之意,进一步点明作者的困苦环境和孤独心情。所谓登高望远,作者是借登高以远眺故国、追忆故乡。故国不可见,即便可见也已不是当年之国,故乡不可回,此恨此情只能用回忆来寄托。所以作者的一句“长记秋晴望”,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哀鸣。现实中的无奈总让人有一种空虚无着落之感,人生的苦痛也总给人一种不堪回首的刺激,作者才有“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的感慨。在现实中,“往事”真的“成空”。但这种现实却是作者最不愿看到的,他希望这现实同样是一场梦。“如一梦”不是作者的清醒,而是作者的迷惘,这种迷惘中有太多的无奈,以此作结,突显全词的意境。
全词以“梦”为中心,集中写“空”,笔意直白,用心挚真。全词八句,句句如白话入诗,以歌代哭,不事雕琢,用情挚切。全词有感慨,有追忆,有无奈,有悲苦,这一切因其情真意深而感人不浅,同时也因其自然流露而愈显其曲致婉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