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的情感,对于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影响?

消极的情感,对于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影响?,第1张

有许多工具可以用来衡量负面影响,包括相关概念的测量,如神经质和特质焦虑。[10]常用的两种是:

PANAS -正面和负面影响时间表包含10个项目的负面影响量表。PANAS- x是PANAS- x的扩展版本,它包含了恐惧、悲伤、内疚、敌意和害羞的负面影响。

国际正面和负面影响时间表短表是一个广泛验证的简短,跨文化可靠的10个项目的PANAS版本。负面影响项目是害怕、羞愧、敌意、紧张和不安。报告了72和76之间的内部一致性可靠性。I-PANAS-SF是为了消除冗余和不明确的项目而开发的。众所周知,人们容易根据偏见和有限的信息做出不准确的判断。进化理论认为,消极的情感状态会增加怀疑,减少对已有知识的依赖。因此,判断的准确性在印象形成、减少基本归因错误、刻板印象和易受骗等方面得到了改善。虽然悲伤通常与海马体有关,但它不会产生与愉悦感或兴奋感相关的相同的副作用。悲伤与感到忧郁或流泪有关,而兴奋则可能导致血压和脉搏的升高。就判断而言,大多数人都会考虑自己对某一特定情况的感觉。当被问到一个问题时,他们会马上转换到当前的情绪。然而,有些人在利用他们当前的情绪来证明对刺激的反应是正确的时错了。如果你感到悲伤,但只是一点点,你的反应和输入就可能是消极的。

印象形成

第一印象是人们每天做出的最基本的判断之一;然而,判断的形成是一个复杂和容易出错的过程。负面影响被证明可以减少基于预设的印象形成的错误。一个常见的判断错误是光晕效应,或者是基于已知但不相关的信息而形成对人们毫无根据的印象的倾向。比如[13],越有魅力的人往往被认为有更多积极的品质。研究表明,正面影响会增加晕轮效应,而负面影响会降低晕轮效应。

当参与者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这些光环效应几乎被消除。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为快乐组和悲伤组,参与者回忆悲伤组和快乐组。之后,参与者阅读了一篇由一位假学者撰写的哲学文章,这位学者要么被认定为中年、戴着眼镜的男子,要么被认定为年轻、长相不正统的女性。那个假作家的智力和能力得到了评价。

1、否定的;反面的;阻碍发展的(跟“积极”相对,多用于抽象事物):消极言论。消极影响。消极因素。

示例:老舍 《黑白李》:“那是消极的割舍,并非由自己身上拿出什么来。”

2、不求进取的;消沉(跟“积极”相对):态度消极。消极情绪。消极防御(单纯取守势的防御)。

示例: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七章:“不能有依靠工兵的思想,不能抱消极等待的态度。”

扩展资料

消极的近义词

一、颓唐 [ tuí táng ] 

颓丧;精神委靡不振。

示例:颓唐一老僧,当窗缝破衲。

二、灰心 [ huī xīn ] 

(因遭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灰心丧气。不怕失败,只怕灰心。

示例:我曾有过灰心的日子,于今一想,顿感愧悔无穷。

当试图利用消极情感来转变态度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不要沉迷于消极情绪:虽然消极情绪可以提供一些动力和反思,但过度陷入消极情绪可能会导致情绪恶化和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注意控制消极情绪的时间和程度,以避免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

2 寻找平衡:在转变态度过程中,要寻找情感上的平衡。尽管消极情感可能有助于认识到问题和挑战,但也需要引入积极情感和乐观态度来帮助产生积极的变化。

3 接受现实:虽然利用消极情感来转变态度可以激发变化,但也要注意接受和认识现实情况。不要过分基于消极情感建立错误的观点或期望,而是尝试客观评估和理解真实情况。

4 采取积极行动:转变态度并不仅仅依赖于情感,更需要采取积极的行动。利用消极情感来认识问题,然后制定行动计划,努力朝着积极的目标努力。

5 寻求支持:在调节消极情绪时,寻求适当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与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进行积极的交流,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建议,可以帮助缓解消极情绪并提供更好的调节方法。

至于如何调节消极情绪,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1 深呼吸和放松练习: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练习来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2 运动和锻炼: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释放紧张情绪,并促进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3 寻找支持:与他人分享你的感受,并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可以减轻消极情绪的负担。

4 营造积极环境:创造积极的环境,与积极乐观的人交往,追求兴趣爱好和正向的活动,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消极情绪持续严重或影响正常生活,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帮助可能是有益的。

综上所述,利用消极情感转变态度需要注意情绪的平衡、现实的接受,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同时,采用适当的调节方法来处理消极情绪,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和积极的心态。

在利用消极情感来转变态度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不要过度强调消极情感:过度强调消极情感可能会导致情绪过度激烈,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适度控制情感表达的强度和方式。

2 不要将消极情感转化为消极行为:消极情感可以用来引导个体思考和反省,但不能将负面情感转换为消极行为,否则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良后果。

3 不要陷入情绪的泥沼:在利用消极情感转变态度时,需要注意及时控制情感的时间和强度,避免陷入情绪的泥沼,影响个人情感和行为的正常发展。

4 保持冷静和客观:在面对消极情感时,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和转化这些情感,避免过度情绪化或做出冲动的决定。

5 寻求支持和建议:在利用消极情感转变态度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寻求支持和建议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和支持,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困难。

6 关注积极方面:在处理消极情感时,也要关注积极方面,例如寻找积极的解决方法、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等,这有助于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乐观和自信。

总之,利用消极情感来转变态度需要谨慎处理,保持冷静和客观,寻求支持和建议,关注积极方面,从而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青少年一方面由于心理发展不完全成熟,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交往范围日益的扩大,置身一种充满竞争的学校或社会环境,于是个别差异在相互交往中被突出了,由此而导致的优越地位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也由此引起了种种消极的心态及行为。

有个叫张华的初二女生,不但人漂亮活泼而且还是班里的学习尖子生,因此成了同学们吹捧的偶像。几个学期以来都是这样,张华的心里也暗自高兴,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别人眼里“白雪公主”。不料,这个新学期刚开始,班里就来了一位十分漂亮的女同学,同学们都说她长得像刘亦菲,把张华给气得好多天都不跟同学们说一句话。

谁想这新来的同学学习还别的特勤奋用功的,考试成绩一出来,竟然全班第一。而张华则由于近来心情不好,竟然倒退了好几名,这下可把张华给气的怒火中烧,晚上胡思乱想的睡不着觉,白天精神恍惚没心思学习。因此,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强烈的嫉妒终于成了她的心痛,最后不得不去求助心理医生。

嫉妒的成因

嫉妒是对他人的优越地位而心中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它俗称“红眼病”,是对别人的优势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感情。

羡慕他人的优势,激发起一个人的奋发图强的精神,这是积极方面,但也可能使人因此而产生嫉妒心理。由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无力或不愿改变现状,于是就会对对方表示不满、愤恨,甚至加以损害。

青少年嫉妒心理的内容通常表现在学习工作、情感和才貌三个方面。

嫉妒这种“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常导致害人又害己的不良后果,青少年应学会理智地处理嫉妒心理。

人生本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角色。人人是“自得其所”,各有归宿;要有勇气承认对方有比自己更高明更优越的地方。从而重新认识、发现和创造自己,这样就能从病态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中解放出来.从嫉妒的泥潭中自拔出来。

嫉妒的调适

青少年首先要正确看待人生价值。这样就能摆脱一切私心杂念,心胸开阔,不计较眼前得失,更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嫉妒他人的成功了。一个埋头于自己的事业追求的人是无暇顾及别人的事情的。

许多嫉妒心理是由误解产生的。嫉妒者误认为对方的优势会造成对自己的损害,从而耿耿于怀。所以要打开心扉,主动接近,密切交往,加深理解,加强心理沟通和融洽,避免发生误会,即使发生了也要及时妥善地消除。

有个读初二的女孩,皮肤黝黑,五官也不算精致,是个名副其实的丑小鸭,但是小时候她并不也知道自己长的不漂亮,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还是充满积极与热情的。

谁知到了中学以后,由于青春期发育的原因,校园里大部分的女孩子都出落得漂亮、娇美,唯独她还是一副黑黝黝的老模样,于是一些爱多事的男生和生开始在一边悄悄地议论她。

“瞧,她怎么这么了丑”

“是啊,简直可以和乌鸦媲美。”

“哼,就她副尊容,将来谁想娶她哈哈……”

这些风言风语,终于传到了她的耳朵里。她开始伤心起来,而且不再与同学们来往,她觉得所有的人都在嘲笑她,看不起她,即使与以最前要好的同学也产生了的距离。于是。她便不理任何人,见了同学们就躲着走。

这样,她就不肯与任何人来往,在学习上也没有心情,同学们就更是看她怪怪的。而她的伤心也愈加严重,结果就想上学、不想见到任何人,终于形成了难以自拔的绝望的自卑心理。

自卑的成因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在人群中相当普遍,只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时,才归之为心理疾病。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猜疑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

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

生理上的某些不足也会引起青少年消极的自我暗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有些青少年会因为个子矮、过胖、五官不正、身体有残疾、缺陷等抑制了自己天性的发挥,于是感到精神压力重重,常怀疑或担心自己的缺陷被人耻笑,因而不敢主动交往或接受友谊。

有些青少年由于学业上、工作上成绩平平,无出色表现而过低估计自己的才智水平,甚至导致对自我智力估计过低带来的消极暗示,甚至对整个自我认识消极,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于是在交往中过于拘谨,放不开手脚,担心自己成为笑料或被人算计。

自卑是心理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对此可以通过补偿的方法来加以调适,这种补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的青少年明知自己能力不强,却故作姿态,甚至以奇异打扮来引人注意。,借以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这种消极的补偿方法是不足取的。

如克服自卑

青少年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失败时往往找不到恰当的方法排解自卑感、挫折感,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失败导致自卑,自卑引起失败。要知道,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上,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而挫折和失败倒是必然会发生的,对此持平常之心,就不会在感情上产生很大的波动了。

自信是消除自卑,促进成功的最有效的补偿方法。凡事都要有一个必成的信念,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对事态发展的前途抱乐观态度。在自信的基础上,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指个体将某件事做到某种程度的心理需求。“抱负水平”不宜定得太低或过高。定得太低,激不起奋斗热情,反而引起惰性;定得过高,超过自身能力,达不成则易引发“失败感”。所以,“抱负水平”必须符合自己的实际条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对自己做出公正的全面的评价,既不沾沾自喜,又不顾影自怜。不要死盯着自己的短处,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要善于挖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以补偿自己的不足。

宇航从小在乡下的奶奶家长大,现在虽然爸爸妈妈接他到省城读中学,但是他却与城里的同学们显得格格不入,与同学们的交友和语言沟通都很难进行。因此他只好独来独往,下课了没一个人与他在一起玩,上学放学他也是一个人回家,成了彻彻底底的“孤家寡人”。

最后,他甚至连跟爸爸妈妈也不想说一句话。感觉事情不妙的爸爸决定带他看心理医生。

孤独的成因

有些青少年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害怕交往,莫名其妙地封闭内心,或顾影自怜,或无病呻吟。他们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中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而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青少年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青少年处于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从不成熟走向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期中,他们的实践范围在逐步扩大,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也在迅速加强,于是开始积极地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愿再盲目地依从父母。他们力图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和追随,但现实又让他们心生不安全感。为了走出这种困境,多数青少年积极投入同龄人交往,但也有少部分人站在人群外观望,或不屑于与同龄人交往,唯我独尊;或害怕增加不安全感而紧张不适,从而转向自我内心的交流。

青少年智力的发展几近成熟,这有力地促进了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已基本能正确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他们常会产生关于自己的许多独特的想法和憧憬,发现自己心灵中的美,也看到自己心灵中的丑。由于青少年自尊心的增强,个人隐私的范围逐渐扩大,往往担心自己的某些方面会被人耻笑,于是便小心地在心中构筑起一道篱墙,锁闭自己内心的秘密。

独立意识是一种向外的力量,自我意识是一种向内的力量,它们与青少年生理、社会性发展的不平衡相互作用,导致青少年期特有的闭锁心理,并因此而产生出孤独感。深沉的孤独感会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等,严重的甚至厌世轻生。所以,青少年应学会打破心理闭锁,消除孤独感。

青少年虽然应该力求避免陷入孤独,但却没有必要害怕孤独,对孤独要有辩证的看法。孤独并非孤立,也不一定是坏事,要学会享受孤独。我们知道,有些伟大的思想者,可能找不到可以对话的人,只能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掘进。这也许正是天才的萌芽。如何摆脱孤独

人应该开放自我,真诚、坦率地把自己交给他人。要主动亲近别人,关心别人,因为交往是一个互动互酬的过程,所以别人也会对你以诚相待。这样就能扩大社交面,融洽人际关系,孤独感自然就会消退了。

青少年要学会尽量缩小与同代人之间的差异。既不自傲清高,做脱离集体、高高在上的“超人”,也不自卑多虑,脱离同伴,做索然独居的“怪人”。从文化教养到兴趣爱好的各个方面,都应与同代人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为自己安排好丰富有益的业余生活,把思想感情从孤独的小圈子中脱离出来,投入到广泛的高尚的活动中去。

成年人要对青少年一代多一些理解、体贴和帮助;青少年也应多了解、多学习成年人的优点和长处,并相互尊重和体谅。两代人之间尽量增进相互了解,以填平所谓的“代沟”。

在很早的时候,骆驼与耕牛都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它们饿了就吃新鲜的青草,渴了就去小河里饮水,生活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但是天不测有风云,草原上刮起了前所未有的大风暴,剧烈的狂风夹着漫天的黄沙,刮了三天三夜,迷漫了整个草原。于是,碧绿碧绿的大草原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大沙漠。

面对如此巨变,骆驼与耕牛都不知所措,它们已经三天都没找到东西吃了。但是,要活下去,就必须得去寻找一个可以维持生命的地方。

就在这时,来了一个种田人对他们说:“两位朋友,我可以帮助你们,但是你们必须得答应我的条件。”

“什么条件你说吧。”骆驼与耕牛一起说。

“就是我把你们带到有吃有喝的地方,你们必须听我的话,做我的奴隶、给我干活,怎么样能答应吗若不答应就只有等死啊,哈哈……”种田人得意的大笑。

“我们答应你,做奴隶也比饿死好啊。”耕牛说。

“不,我不想做奴隶,我要自己去寻找一个可以自由生活的地方。”骆驼说完,就依然的向前走了。

它走了几天几夜,偶尔碰到一些被大风刮落的树叶、小草,就赶紧吞进肚里,有时几天都喝不上一滴水,但,它还是顽强地往前走,就这样它用自己的意力穿越了茫茫的沙漠。终于,找到了水草丰美的大草原。后来,人们知道了它的事迹,就称它为“沙漠之舟”,并被看成是敢于挫折抗争的勇士。

而耕牛虽说没费周折就有了有吃有喝的生活,但却整天过着奴隶似的生活,没有自己的发展与自由,最后还免不了被宰杀的命运。

挫折感的成因

青少年怀抱着许许多多的幻想、希望,为将其变成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做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性地不能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时,就产生了挫折,挫折也可称为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

如果挫折产生于较为重大的目标,如学业、工作、爱情等方面,这种挫折可称之为失败;如果这种挫折的障碍与压力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使其处于一种不利身心发展的人生位置,则称为身处逆境。挫折、失败和逆境会给青少年带来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这些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心理学上称之为挫折感或挫折心理。

挫折感的强弱,往往决定于挫折对象的知觉判断。其实,知觉判断仅仅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特点的感性认识,所以当挫折产生后,要认真分析引起挫折的对象的实际情况,做出实事求是的估计,然后再检查自己的判断是否符合实际。如果发现自己的知觉判断夸大了事实。就要改变对引起挫折对象的认识,从而减轻挫折感。如果发现挫折是因自己的错觉造成的,便可以很快消除挫折感。

如何消除挫折感

不同的人对于挫折的承受力是不同的。挫折承受力不仅与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有关,也与人的抱负、经历、意志等相关。比如,同样是遭到诽谤,外向的人可能暴跳如雷,骂人发牢骚,以求心理平衡;内向的人则可能流泪叹息,用读书等其他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以求忘却。怀有远大抱负和有过艰难经历的人对一般的挫折会泰然处之;思想境界高的人,也许会把挫折看成一次考验机会。意志坚强者的抗挫折能力大大强于意志薄弱者。

当今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是在非常顺利和备受宠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低,往往在学习和生活中经不起任何挫折。在个性及心理发展尚不完善、不稳定的青少年的情绪容易波动,一旦遇到什么挫折和不幸,极易悲观失望、自暴自弃,有的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

挫折产生后,谁都会感到紧张、烦闷,行为也不免有些失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控制好自己,有意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采取一些比较积极的间接反映方式,从而避免加重挫折或由挫折带来新的挫折。

容易产生挫折心理的人常常有这样的心理:认为人很难改变命运,认为锲而不舍不会创造奇迹,相信运气比正确的方法更重要,认为不好的运气会抵消所有的努力;无法相信他人,也难以与他人建立友谊,他们转学、调动工作、搬家后难以适应新环境。

不要把痛苦埋在心里,应当主动分散挫折的压力,向老师、同学或亲友倾诉。争取别人的谅解、同情与帮助。这样可以减轻挫折感,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

遭受挫折后,一般人都会感觉度日如年,这时。要适当安排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转移自己的视线。走出户外去呼吸大自然那新鲜的空气。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可以使挫折感转移方向,扩大思路,使内心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从而增强自信心。

“喂、喂,急救中心吗马上派一辆救护车过来,我们学校有人自杀了!”星期一的早晨,一个同学急不可耐地拔通了急救中心的电话。救护车马上到了,人们七手八脚地从寝室抬出来一个不省人事的男生。

这男生叫宇雷,今年刚十七岁,在市高三中读书。他在夜里吞了大量的安眠药,知道他的人都十分奇怪,因为宇雷曾经是个不错的男孩子,懂事而又礼貌,学习成绩也可以,同学与老师对他的印象都不错。

可是,他为什么要吞吃那么多的安眠药、为什么要自杀呢大家都猜不透。这时,宇雷的一个最好的同学说出了实情。

原来,宇雷的情况最近发生了很多变化,原本和蔼的家庭发生了破裂,爸爸妈妈经常吵架,甚至闹到了非要离婚的地步。这给宇雷带来极大的伤害,他想:要是爸爸妈妈真的离了婚,自己到底该跟谁过呢若是他们都不想要他该怎么办这样宇雷有了心事,就没有心情去学习,一个人在酒吧就结识了几个“阿飞”类的“新朋友”,于是,他便整天与他们混在一起,出入酒吧、舞厅、赌场,在舞厅他喜欢上了一个女孩,但是,却又没钱陪她消费,于是,他就向“新朋友”借了一笔钱准备到赌场去捞一笔,谁知运气不佳,一下输了个净光,还输掉了他心爱的MP3。

然而,那位“新朋友”却十分的不够义气,追着让他还钱,他喜欢的女孩也不再理他,正在准备离婚的父母都不想关心他。于是,宇雷感到生活一点希望也没有,四周全是黑洞洞的一片,就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由于药量过多,抢救无效,安眠药的威力带走了一个春笋般茁壮的生命。

有人说自杀,已经成为了青少年,特别是18~30岁年轻入的主要死因之一。自杀是当一个人的烦恼和苦闷发展到极端,对失败产生恐惧,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现实感到绝望而采取的唯一的、最后的自我保护的手段。

自杀一般始于心理挫折,发生在摆脱抑郁的心理冲突的过程中。按其心理类型,可分为心理满足型和心理解脱型两大类。前者如宗教中的绝食坐化,为坚持某一信念的示威性、赌气性自杀;后者如由于挫折、自卑、厌世、绝望等,为排解心理抑郁而自杀。

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杀行为是缺乏精神力量的结果。一些青少年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日趋淡薄,而新的社会主义的激励人心的道德价值观念又非常缺乏。当然这并不是责怪他们,社会、学校、家庭对此都负有责任。

严酷现实

据了解,在美国,上过大学的人自杀率比没有上过大学的同龄人高50%,有37%的大学生曾经有过自杀念头。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对1378名大学新生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偶尔有自杀想法的学生占25%,经常有此想法的占7%。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研究认为,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大的问题,重点大学尤其明显。一方面,社会、家庭和学生自己都会给予很高的期望,而另一方面,学生本人期望过高和达成期望渺茫的矛盾也就很大。

青少年在采取自杀行为时,总是以为这是唯一的选择,除此以外就别无他法了。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虽然周围的人觉得自杀的青少年十分愚蠢,责怪自杀的想法太糊涂了,但是,采取自杀的青少年本人往往自以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与高中生对有关自杀的看法差别不大。多数学生的想法是:自杀在谁身上都可能发生,即使发生也是无奈的事情。显然高中生比初中生更加悲观。因为他们面临的社会压力更大。

青少年的自杀心理剖析

显而易见,自杀的青少年的情绪绝不是积极的、愉快的。因为在积极的、愉快的情绪状态下,绝对不可能发生自杀行为。通常,青少年自杀者具有严重的消极情绪,如极端的失望、孤独和焦虑等。这不同于一般的消极情绪,过几天或一段时间后就会解脱,而是已经达到无法摆脱的绝望的地步,因而这是一种危险性情绪,正是由此才导致了自杀行为。

我国近几年陆续出现了关于青少年学生自杀的报道和研究。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一些中学生内心十分痛苦,感到缺乏理解,生活的压力太大,分数的压迫、考试的威逼、家长的训斥、老师的不满、社会上的诸多不快使他们内心沉重。这样,自杀就成了一些青少年学生摆脱痛苦的消极方法。

从社会性情感来看,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已经丧失了生活的热情,同时,又割断了与亲人、朋友之间的感情。当然,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满怀悲愤,甚至心中充满着某种仇恨感。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常说某些青少年学生的自杀是抱恨而死、含冤而死的。

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实施,表示他们失去了生存的意志,已经没有勇气和力量来战胜压力和痛苦了。在生的欲望与死的欲望的斗争过程中,结果是死的欲望战胜了生的欲望,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形成了自杀的动机。

青少年自杀心理的早期预防与干预

自杀与个性特征、环境状况有关。当个人能力感丧失或受到威胁时,就可能采取自杀行为。一旦发现有自杀倾向,就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要请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家或心理咨询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努力消除或减轻危险因子。在家庭、学校和亲友的配合下,帮助他们消除自杀心理,增强其能力感,恢复自信心和生存价值感,使其自杀倾向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当某个人的自杀意念发展到自杀预演,甚至产生自杀行为时,社会或他人要伸出援助之手,从社会、心理和医学上进行危机干预(也称为危机介入),以便帮助当事者从困境和苦恼中解脱出来,重新建立新的适应机制,维持健康的精神状态,或从绝望中醒悟过来,树立起强烈求生的愿望。可通过电话、信件、家访等进行咨询和服务。如发现有自杀倾向者,可以劝他到医院门诊或保健部门进行心理咨询,或向电台、书刊、报纸求助,也可直接向心理学家、社会医学家和少儿卫生保健专家咨询,以减轻心理上的压抑,打消自杀念头,避免发生自杀。

对于自杀未遂者,家庭、学校及亲友要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物质上的支持。要引导他她们定期接受精神科医生或临床心理学家的咨询与指导,及时处理新发现的心理问题,并密切进行追踪观察,以防止再度发生自杀。

心理医生指出:要从根本上减少青少年自杀的发生,开展人生意义与价值观的教育实属必要。对于人生观的教育,应从医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宗教学及法学等诸方面来进行,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地对待人生与社会。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作用。

积极情绪,通常指的是一系列积极的、愉悦的情绪状态,如喜悦、幸福、兴奋、满足和安详等。这些情绪通常与积极的体验、乐观的态度和愉快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积极情绪可以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增强人际关系,并促进积极行为的发展。例如,当人们感到幸福或满足时,他们可能会更愿意与他人交往,这有助于加强人际关系。

消极情绪,则指的是一系列消极的、痛苦的情绪状态,如悲伤、愤怒、焦虑、羞愧和恐惧等。这些情绪通常与负面的体验、悲观的态度和不快的情感相关。消极情绪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外因或内因的影响,例如遭受挫折、失望或者面临威胁。然而,消极情绪也有其积极的作用。例如,焦虑可能会促使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以应对潜在的挑战。

总的来说,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都是人类情感体验的组成部分。积极情绪通常与积极的体验和行为相关,而消极情绪则可能与消极的体验和行为相关。这两种情绪可以在不同的情境和经历中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思维。了解和平衡这两种情绪的作用,对于我们的个人和社交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人类情绪体验的两个基本类别。

积极情绪通常指的是一系列积极的、愉悦的情绪状态。这些情绪包括但不限于喜悦、幸福、兴奋、满足和安详等。积极情绪通常与积极的体验、乐观的态度和愉快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当你感到满足、幸福或者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时,你可能会体验到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则指的是一系列消极的、痛苦的情绪状态。这些情绪包括但不限于悲伤、愤怒、焦虑、羞愧和恐惧等。消极情绪通常与负面的体验、悲观的态度和不快的情感相关。当你遇到挫折、失望或者面临威胁时,你可能会经历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人类情感体验的两个极端,人们通常在不同的情境和经历中经历这些情绪。积极情绪可以提升心理健康、增强人际关系,并促进积极行为的发展。消极情绪则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让人们意识到问题和挑战,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解决或应对这些问题。然而,过度的消极情绪可能会对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必要时需要寻求支持和适当的应对策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873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