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生命哲学的意义

传统生命哲学的意义,第1张

 一、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

  我国先秦哲学家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哲学的发展,其中孔子、老子、庄子的思想影响可以说是最大。如果我们把这三位大哲学家作为典型,并通过他们来讨论中国传统哲学中不同类型哲学家的人生境界问题,可以对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生境界的问题有一总体的了解。

  (一) 孔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在《论语为政》篇中记载着孔子的一段话,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和以后的儒家都认为,人们的生死和富贵不是能靠其自身的努力而追求到的,但人们的道德和学问的高低却因其自身努力的不同而有不同。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四十而不惑”,可以说是他成圣成贤的准备阶段,从“知天命”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说是他成圣人的深化过程。“知天命”可以解释为对“天”(宇宙人生的终极关切问题)有了一种认识和了解,这也许可以算是“求真”的范围,因为这一阶段孔子仍然把“天”看成认识的对象,还没有达到“同于天”的阶段,也就是说还没有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此境界虽高,但还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六十而耳顺”:“六十岁,一听别人的言语,便可分别真假,判明是非”,这种境界是一种超越的。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随其心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这是一种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它是在“知真”“得美”而后达到的一种圆满的“至善”的境界。

  孔子的“知天命”、“耳顺”和“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就人生境界的追求说的,这是孔子对自己追求“真”、“美”、“善”的总结。

  (二)老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老子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真、善、美,这就是所谓“同于道”的境界。老子把“道”视为真、善、美的统一。 他在《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可以说是老子对人生境界追求的叙述。他认为,人最高的理想是效法“道”,而“道”是自然而然的。他所说的“道”最基本的涵义应是指超越性的最高的准则,道在《道德经》中有多种涵义:(1)“道”是超于感官经验的,“无色”(夷)、“无声”(希)、“无形”(微)都是用以说明“道”的超越性;(2)“道”虽是超越性的,但它却是最真实的事物存在的根据;(3)“道”作为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是就其为超越性的最高准则说的。从以上三点可以说明,老子的哲学是要探求天地万物之本源、存在之根据,从而创造了以“道”为超越性的最高准则的哲学体系。老子的这种对宇宙本体的讨论,实属对终极“真理”探求的范围。

   老子把“道”作为他的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人掌握了“道”也就是掌握了“真理”,而人生的目的正在于此。因此,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他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老子认为人和道的关系不是把“道”作为一般认识的对象(因“道”无名无形),而是应“体道”,即与“道”合一,所以“同于道”只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一种超越世俗的“得道”的境界。这正是老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那么老子对“善”和“美”又如何看呢?由于老子的“道”的基本特性是“自然无为”,所以他也把“自然无为”作为“善”和“美”的标准。

  (三)庄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庄子哲学主要论证的是得道之人(如至人、神人、圣人等)在精神上的无限性、绝对性和永恒性。 庄子的《逍遥游》,主旨是讨论人如何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的问题。庄子“坐忘”的境界就是他所说的“无己”或“丧我”的境界。

  在庄子哲学中对“真”和“美”的关系也有所讨论,《秋水》篇中所谓“反其真”就是反回到自然而然的本来状态。庄子主张“法天贵真”,反对一切违反自然本性的“人为”。在庄子哲学中“真”与“美”是一致的,而“真”必须是顺性命之情”的。庄子的“求真”也是为了“求美”,无“美”也就无所谓“真”。“求真”是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

   庄子很少肯定道德,他有反道德的倾向。庄子认为,个体人格的自由的实现不仅是“大美”,而且是最高的“德”,最高的“善”。庄子的“善”是包含在其最高的“美”(大美)之中的。

  在庄子哲学中“真”、“善”、“美”是统一的,它们都是统一于精神自由的审美境界上。庄子哲学在“真”、“善”、“美”问题上和老子不同,他是以“美”为最高。

  上述孔子、老子、庄子三种不同的人生境界的追求是三种不同的价值哲学,而这三种哲学表现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任何有价值的哲学体系总在追求着“真”、“善”、“美”的三者的统一,但如何统一以及达到统一的过程并不相同。从人类发展看,我们也不必求其相同。在我们的先秦时代,哲学之所以丰富多彩,正是因为它有着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当时的哲人能从非常广阔的领域来讨论宇宙人生终极关切的问题,这样就使得我国的哲学放在当时世界范围内,和世界其他地区(希腊、印度等)相比实不逊色,这正是因为它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它能从不同的路径来探讨宇宙人生的终极关切问题。我国先秦哲学的发展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它的“多元化”。哲学的多元化才能使哲学得到充分发展,“一元化”最终将窒息哲学的生命力。 除了“多元化”对文化和哲学的发展意义之外,还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类型的哲学体系的式样和不同取向的人生价值的追求。还又可以表示我们今天的一种对“真”、“善”、“美”的意义的关注和了解。

  

  二、儒家哲学

  (一)儒家情感哲学

  儒家哲学是关于人的哲学,是讨论人的存在及其意义和价值问题的学问;但是,讨论人的存在和意义的问题,就不能没有情感,这正是儒学之所以重视情感问题的原因所在。所谓“重视”,就是把情感放在人的存在问题的重要地位甚至中心地位,舍此不能讨论人的问题。换句话说,对于人的存在而言,情感具有基本的性质,情感就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称儒家哲学为情感哲学或情感型哲学。这是儒学的一个重要传统。

  中国的儒家哲学不仅肯定情感(特别是道德情感)的重要作用,而且没有将情感与理性对立起来,而是寻求二者的统一,并由此建立普遍的德性伦理和“具体理性”学说。

  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特别看重人的“真情实感”,认为这是人的最本真的存在。所谓“真情”,就是发自内心的最原始最真实的自然情感;所谓“实感”,就是来自生命存在本身的真实而无任何虚幻的自我感知和感受。这是一种神形、心身合一说,与灵与肉的二元论有区别。“真情实感”是人所本有的,也是人所特有的,是最原始的,又是最有价值意义的,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即由此而来。

  儒家论情感,首先是从“亲情”开始的,最重要的是“孝”。孝被认为是家族伦理,但首先是一个情感的问题。“孝弟为仁之本”,说明亲情之孝是实现人的最高价值――仁的基础。

  儒家承认,在亲情这一点上,人与动物有“极相似”之处,这是人与动物连续性的一面,但这未必有损于人类的尊严。自然情感之对于人,既有原始性,又有目的性,它决定了人生的目的追求,“安身立命”之学,就是求得一个“安”,但又是很高的境界。

  从存在及其价值的意义上理解亲情之孝,是很有意思的。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孔子选择这件“事实”本身,就是要说明情感的真实性和重要性,这才是人的最本真的存在。

   这里还引出另一个问题,情与法的关系问题。但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情是人的存在问题,法是制度社会问题。作为社会的人,当然要面对“法治”还是“礼治”一类问题。但是作为个体的人,便有存在方式及其价值选择问题,当情感与法发生冲突时,个人有选择的自由,孔子的选择是承担责任的,这就是朱子所说,是“天理人情之至”,应当如此。儒家哲学就是“天理人情”之学。儒家是主张“礼治”的,未能开出民主法治,这是事实;但这里的问题是一个“自由选择”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得出结论说,孔子反对法治。

  如果说,孔子没有直接论及情与法的冲突,那么,孟子的“窃负而逃”却直接提出并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在孔子所说的情况下,可以父子相隐;在孟子所说的情况下,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最高权力而实现个人的心愿,享受人生的乐趣。孟子并没有否定法的合理性,更没有以权压法,当然不存在“徇情枉法”的问题。

   孝固然处于对父母之爱,但又不止于此,它只是生长点、“发端处”,它要不断生长、发展,最终要实现仁德。郭店竹简中有多处提到孝,《唐虞之道》:“孝之方,爱天下之民”,《五行篇》:“爱父,其攸埃人,仁也”,《语丛三》:“爱亲,则其方爱人”,等等。孝已经由所谓“私人情感”发展而为普遍的人类情感。在儒家看来,这是有内在必然性的,这种必然性体现了存在与价值的统一。

  (二)儒家道德层次论

  儒家伦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儒家伦理文化,二千多年来一直成为中国的主流伦理文化,对中国,并对周边国家发生了重大影响。

  儒家认为人的道德境界也有层次。人生的意义各不相同,人生的境界也就各不相同,由低级到高级,冯友兰先生把人生道德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境界之分,表示一种发展。

  最低的是自然境界。这种人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往上是功利境界。这种人觉解到功利的意义,也就是利己的意义。这种人心目中只有他自己,他做事,完全出于利己的动机。再往上是道德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社会整体,觉解到道德的意义,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事,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贤人。最高的是天地境界,也叫哲学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觉解到宇宙的利益,自觉地为宇宙的利益做事,这样,他就与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价值,谓之圣人,达到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前两种境界是自然的产物,后两种境界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这两等人心都不坏,至多是做事对于他没有意义,或者只有功利意义。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人觉解,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成为贤人、圣人。不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还是道德境界,他们虽然层次不同,各有差异,但仍有着共同点:都受外物的限制和约束。处于自然境界的人受本能的限制,处于功利境界的人为自己谋利益,受欲望的制约,而处于道德境界的人是为了他人和社会谋利益,虽然在范围和层次上已经有了一个提升,但严格来说到还是没有跳出功利的范畴,仍然受道德功利的制约,而天地境界是超道德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天地境界是一种超越了一切功利约束的境界。哲学的最根本的三大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向哪里去?它的最本源的含意是对人的内部世界的探寻,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这就是哲学境界,也是天地境界——对人内部神秘世界以外部神秘世界的探寻。所谓“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意思就是应该把成为贤人、圣人作为自我修养的目标,应该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成为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人不但有物质生活的要求,而且有精神生活的要求,人有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生活在天地境界的人,精神上达到了最高境界,人生才有了最崇高的意义。人生境界高,他做事,当然比别人做得好,更有利于社会,更有利于宇宙。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儒家义利观的影响。义与利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主义是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义,归根结底,就是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相互关系的原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而这种服从,是在两种利益发生矛盾时的要求。在两种利益一致的情况下,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结合起来,也是义。

  儒家伦理是我们当今道德建设的珍贵资源,对我们有诸多启示。

  启示之一,道德教育、伦理学理论研究之反省。如要求人人去私为公,人人“大公无私”,理想化的要求,高标准的要求,脱离现阶段人们觉悟水平,直奔高线伦理,尽管主观愿望很好,可是客观效果不好,往往事与愿违。

  启示之二,道德规范的层次论。儒家大师们认为,道德规范有它的层次结构。人的思想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有高低不同层次之分,而伦理规范的层次结构,有助于人们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与道德境界。换言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上,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这种层次之分、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也符合人性的要求。

  启示之三,儒家道德人格,也有层次之分。这里所谓道德人格,不同于心理学上讲的人格,即个人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总和。而是指某种伦理、道德所设计的理想的个体道德标准。这里的道德人格,主要是指小人、君子、贤人、圣人。 这就为做人,提供了循序渐进的方式,永不停止地去追求高尚的人格。

  启示之四,道德行为,意指践履,实践道德要求。道德行为有层次:“入孝出悌,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启示之五,从人格层次上说,第一,做知法、守法的人。第二,做善良的人,即做有道德的人。第三,做道德高尚的人,识大体,顾大局,义以为上。善于关怀他人,帮助他人,努力为社会做贡献。

  仅此举凡之一、二、三,足以启示我们应反省以往道德教育之不当。我们的理论水平要提高,虚心学习儒家伦理文化的优良传统与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三、中国哲学的真理境界和“本体论”

  中国哲学所追求的真理境界,是指生命或人生的“真谛”,它不是在对象认识中获得的,而是在体验和直觉认识中得到的。如同孔子所说的“真情实感”,其中便有人生真理。庄子所说的“真知”,便是“真人”所具有的真理。禅宗所说的“真如”、“实在”,便是佛教的最高真理,但必须“明心见性”而后得。总之,中国哲学所说的“真”,既不是逻辑的“真”,也不是实证知识的“真”,而是生命存在的真。

  中国哲学也讲“本体论”,但与西方哲学有很大区别。西方哲学所说的本体,就是实体。这是哲学上的最后承诺。中国哲学所说的本体,也是一种承诺,但它不是实体,而是本源性存在,或潜在性存在,是一种创造与发展的可能性,其实现则靠作用、功能。这就是中国哲学的“体用观”。它讲本体与作用的关系,最终导向本体与功夫的关系。无本体即无作用,无作用既无本体,进而言之,无本体既无功夫,无功夫即无本体。本体的实现最终靠功夫,作用全在功夫上。换句话说,本体(天道、天德)是要人来实现的。这是一个过程,其存在方式就是境界。本体存在实现为境界,这是需要人去做的。“天功人其代之”,天(本体)的功能,需要人来代替完成,这不只是指“事功”,主要是指境界,这也就是中国的“内圣”之学。不仅要做,而且要真下功夫,要进行修炼,才能完成这一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体境界就是功夫境界。

  

  四、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论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古代大多数思想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采取了一种整体主义的立场,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所谓“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就建立在这个观念之上。

  天人合一思想,萌芽于孔子,发韧于孟子。最初儒家提出天人相通的观念,其用意在赋与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以宇宙论的意义。

  中国宇宙论的开创者是老子。老子认为,道是贯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换句话说,人与自然虽可分而言之,但究其根本则是一体的。

  这个思想,在儒家经典《周易》中表述得更加明确。《周易》认为,天地间一切人物,都是阴阳交感、八卦相荡而成,因而是统一的。《周易》强调以无、地、人三才之道统摄六十四卦。天道、地道合起来是自然界的秩序、法则,人道则是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在《周易》看来,这两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是相互融通的。

   天人合一观念并不否认自然和人各自的规定性,只不过更强调两者的相互联系,倾向于把自然和人各自的性质放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来讨论。在天人合一的观念下,中国哲学对自然的价值、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论述,有许多方面为西方主客二分哲学所不及。这些方面正是中国传统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建设最具积极意义的部分。

  中国古代哲学在肯定自然内在价值的同时,也明确承认人在世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老子就明确指出人在世界中具有卓越的地位。

  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实际上就是肯定自然本身存在的合理性;而确认人在世界中的卓越地位,也必然要认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正当性。如何协调这两个方面,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呢?这就涉及到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问题了。

  中国哲学关于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有为”和“无为”两大学说中。 除道家外,中国多数哲学家都是主张有为的。在对自然的关系上力主有为的,首推荀子。荀子从天人相分的观点出发,主张人应该主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就是“制天”的观念。在荀子看来人应当改变自然,使之为人所用,这是人的权利,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与荀子相反,庄子在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上竭力主张无为。庄子说,“不以人灭天”,“不以人助天”。人应当顺应自然,而不应毁灭自然,这是人对自然的义务,在这一点上,庄子是正确的。

  《淮南子》明确指出,无为并不是“感而不应,攻而不动”,而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如此确定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界限是恰当的。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哲学家都主张应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标。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周易》中提出的天人合德的思想。《周易》认为,人乃阴阳二气所化,故兼有刚柔两重禀性。阳刚之性要求人“自强不息”,即发挥主动的创造精神;阴柔之性则要求人“厚德载物”,即以宽大的胸怀接纳万物。在对自然的实践中,“自强不息”就是要积极地改造自然,参与自然的演进;而“厚德载物”则是要求改造自然的活动不超出自然的限度,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体认自然本身的和谐机趣。如此,才能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境界。用今天的眼光看,这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最高目标的道德规范,理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的核心。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现实人生的影响一直都是极其深刻、巨大、久远的,它给人生以性灵上的陶冶、动力上的激励、发展上的指导、境界上的提高。在当代社会,中国传统哲学仍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

只有以一些珍贵的事物作为目标,生命才有价值。

——黑格尔

在黑格尔的观念中,个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因为个人不是一个大的整体。个人必须纳入到一个更大的整体之中,成为整体的一部分才有价值,所以他强调民族概念,因为民族是一个更加全体的概念。同时他更强国家,因为国家是一个更大的整体。

只有以一些珍贵的事物作为目标,生命才有价值。

黑格尔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语: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常缩写为G W F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尔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卒于柏林,去世时是柏林大学(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学)的校长。

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以下为黑格尔经典语录:

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存在即合理。

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乃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使之与他人相齐。

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做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人性的选择和自决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而是出于偶然的动机以及这种动机对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赖 。

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的洁白。

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凡是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现实的。

无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

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善的冲突。

一个拥有真正美的心灵总是有所作为的,并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我们可以断言,没有激情,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

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

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

世上大概有两种人,“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拥有,另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有所作为。”一心渴望拥有,一旦没有达到目的,就会失落、痛苦和绝望。心无旁骛,专心 于 事业的追求,就会忘掉许多烦恼,找到许多努力过程中的快乐。默默耕耘的人其实是最智慧的人。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多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过多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 及 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

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存在就是合理( Only in the state does man have a rational existence)

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

对现实的抽象就是对现实的毁灭。

爱情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且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秀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

人类从历史里学到一个教训,那就是没有学到任何教训。

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没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有所成就。

精神的生命不是表现为害怕死亡,与荒芜保持绝对的距离,而是表现为承受死亡,并在死亡中保存自身。只有当精神在一种相当绝对的支离破碎状态下重新找到 自 己,他才赢得它的真理。精神作为这样一种肯定的事物,并没有逃避否定的事物……同样,当虚假成为真理的一个环节,它也不再是一个虚假的东西。

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洁白。

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

谁中途动摇信心,谁就是意志薄弱。

智慧之鸟的猫头鹰, 在文明的暮色中才开始起飞。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有一些宝贵的东西作为它的目标时,生活才有价值。

只有一个人能理解我,但他也不能完全理解。

一句哲理在年轻人嘴里说出和在老年人嘴里说出是不一样的。年轻人说的只是这句哲理本身,尽管他可能理解得完全正确。而老年人不只是说了这句哲理,其中 还 包含了他的全部生活!

如果你生活是一种无法抗拒的、无法改变的痛苦里,那么这种痛苦将是你的幸福!给自己一个希望和勇气,大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慷慨的说句“大不了就是一 死 ”!

那隐藏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气。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

他是他自己本身的目的他自身中有一种无限的价值、一种永恒的使命。

我看见拿破仑,这个世界精神,在巡视全城。当我看见这样一个伟大人物时,真令我发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他骑在马背上,他在这里,集中在这一点上他要达到 全 世界、统治全世界。

真理是在漫长的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

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婚姻是具有法定意义的伦理性的爱。

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情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 。

真理诚然是一个崇高的字眼,然而更是一桩崇高的业绩。如果人的心灵与情感依然健康,则其心潮必将为之激荡不已。

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间。

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教训就是,没从历史中学到教训。

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所有者)。

(快递恢复正常后即刻发货)

|更多阅读|

目刻艺栈,现已有优质正品艺术画册、美学、生活相关书籍400多册,且不断上新中

人的第二生命哲学

孙达钧

人的灵魂是由人身体上及由身体上散出细胞、细菌、病毒等微小生命集聚而成的,它可转世投胎也可对他人的心理施以影响,它们象人对蚁,蚁对原子量子那样对原子量子物质有比较多的了解,也可作用于它们,使其发生位置变化数量变化以至从这物到那物的变化。

人有人体场,这场主要是象细菌病毒样的微小生命组成,它是由自体外发的,同时又物以类聚,受人体的引力吸引,从而形成个人的生态圈。

生物有全息,这为克隆技术所证明,由山羊体内取出一细胞可克隆成与原山羊一样的山羊,人的细胞、细菌、病毒等微小生命带有主体的全部信息。

人体发放的微小生命是有意识的是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它们能杀死癌细胞杀死细菌病毒,它们能助植物生长,它们可使物质发生变化,它们可向主体传送它处的信息。

人体内外的细胞、细菌、病毒等微小生命比主体寿命长,它们在不断繁殖着,它们的个数有的超过一个人人身上的个数。

人死后由他身上散发出去的细胞、细菌、病毒等微小生命乃继续存活着,它们还会繁殖,它们作为鬼魂存在,有时可向活着的人显自己还存在着的灵气。

宇宙中充满了细胞、细菌、病毒等微小生命,它们存在着生存竞争,存在着优胜劣败。

这世界有灵魂一说,人难思想出其中的道理,科学一时也没探究个所以然,这可能是由人体而出的细胞、细菌、病毒等微小生命在表明它们的存在,它们向人显灵,它们造出宗教守护着灵魂存在。

人在室内人在室外人在景区人在荒地人的站坐走给体内外的细胞、细菌、病毒等微小生命影响都不完全相同。

人身体上的细胞细菌病毒这样的微小生命也是不断进化的,有的可能为高效生存自主的出入人体,它们在争自己的地盘,在争良好的繁殖地和生存地,它们有自己的意识和语言,它们成为人的附庸是迫不得已的,一如人要顺应自然,小的受大的引力牵制而变成适者生存的存在。

人的灵魂是长期生活在人身体内的细胞细菌病毒等微小生命集聚而成的,这类微小生命能同类感应,同类相护,同类抗异,同类协同协力,一起去实现共同的目标。

人的灵魂在宗教上被神化了,迷信的力量刺激微小生命的潜能。灵魂常被当作征服人压迫人令从人的最佳工具,全民都在忙丰富,其手段多种多样很复杂的。

人的微小生命看重的人多了就产生人与人的微小生命的生存空间的有意识的竞争,人的微小生命充满了地球,人的微小生命一而二二而四的快速分裂着繁殖着,这导致只有让别人的微小生命减少自己的微小次生命的生存空间才会得己扩张,这产生了社会对人的微小生命的质量的要求,他人需要他人的微小生命对自己有利,微小生命也喜欢同类相聚彼此协作共生,人们的求生图存的心理需要会支持那些对社会有益的人的次生命拥有多的生存空间,人的次生命质量越好生存空间越大,与同类竞争越容易优胜。

人的微小的次要生命能数量成吨,人的次生命比主体寿命长,人的次生命有人的次生命的特定的意识,它们与体联脉相依,它们容易顺应主体意识,它们对主体意识是敏感的,它们彼比之间是好同步共振一心一意的,它们在主体引导下为求生存会生合理的意识,它们知道只有合理的意识社会意识才会容许它们存在,这导致社会以较快的速度变得更合理化。

人的次生命的存在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多认识人的次生命,多利用自己的次生命他人的次生命为自己的生存服务,从而产生人的第二生命的思想观念产生人的第二生命的哲学,产生人的笫二生命的科学技术。

因第二生命观念人对死亡有新的认识和新的对待,人断气了心脏不跳了可他的大脑还会活动到一定的时间,他的意识并未消失,这就是说他的生命并没有完全结束,他的自我感觉就象睡觉一样,人断气了,心脏不跳,可大脑中的细胞还是能活一断时间的,这时人还是有记忆的,人有意识在就急着去火化是不人道的。

人的灵魂就是人身体内外的细胞细菌病素等微小的生命集聚而成的。死人火葬烧死了人体内的细胞细菌病毒等微小生命,使人的生命在自己的微小生命方面数量变少,土葬比火葬好,人体中的微小生命还能吸收死尸的养份存活繁殖。

中国一些地方搞火葬让死去的人灵魂的数量少了,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生命信息是相联的,人群中的灵魂数量变小人的微小生命气息就低,在意识力量较量上不如土葬国家中的人不如土葬地方上的人。

火葬是节约土地,可中国还有许多土垒的土坟,这没有处理好,人死后可以深埋地下在上边植树,树上系个葬在下边的死者名字,立个碑也行,让坟场变林场,这比现在的火葬下葬文明多了。

第二生命的思想改变往日的家庭观念,父母儿女及有血缘的家人亲戚变得更加亲热,传统的血缘相系不如第二生命相系,家庭成员中没血缘关系的因长期同处一个环境使家庭中每一成员的微小生命信息比较多的相同,人们相互感染着,相互认同着,相互同化着。父母会更加疼爱儿女,儿女会更加孝敬父母。

夫妻出轨的现象会变少,因为他们知道和非爱人的人发生性关系因身体高度相近,体液子宫分泌物中有很多的微小生命作用于对方,它们会争风气醋,会争生存空间,对生育会争遗传份额,这在感情上会造成多人纷争,在后代的微小生命上对家庭对自身的利益会有许多不顺,因此,夫妻相爱的程度会比以前高。

人的第二生命观念对人的行为上还会影响出许多的变化,那地人的第二生命气息浓,那地人的第二生命气息淡,那地人的第二生命气息质量高,那地人的第二生命气息质量低,对选购商品也有人的第二生命气息的优劣判断,人的趋优心理对此会产生相应的行为。

人的第二生命观念对国家对区域发展的政策也有影响,水土地球磁场的不同对人的第二生命的存在的浓淡优劣的程度也不同,政府会多抚持优待人第二生命优的地方,使这些地方有多的发展,对它地起带头的作用。

在政治上,人的第二生命观念会有力的支持着社会的有序和谐,稳定发展是重要的,一脉相承的习惯力量是受人的第二生命喜欢的,它们也喜欢稳定,乱遭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它们生存不利,特别是优的人的第二生命,他们喜欢靠实力竞争,只有实力不行的人的第二生命才好走邪门歪道,才好投机取巧。

世界大同,人们的言行高度一致会使人的第二生命活得更实更久。人的意识信息对人的第二生命影响力是大的,人不满社会顶大多受些挫折,对寿命不会有大的影响,多半的人还是能有中等寿命的,人挡社会意识力的力量还是可以的,可对单个的人的微小生命来说人的意识的力量有可能使它在秒内死亡的,人的第二生命为寿长为有大的生存空间会迎合大力的。

广义的生命哲学是传播于西方各国,并贯穿与20世纪的哲学流派。一种试图用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来解释宇宙,甚至解释知识,或经验基础的唯心主义学说或思潮。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流行于德、法等国。它是在A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和FW尼采的权力意志论、CR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H斯宾塞的生命进化学说,以及法国MJ居约(1854~1888)的生命道德学说的影响下形成的。这种广义生命哲学的代表人包括狄尔泰、齐美尔和柏格森等哲学家。

狭义的生命哲学是指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哲学理论。柏格森认为,生命冲动或生命之流是世界的本质、万物的根源。生命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永动不息而又不知疲惫的生命冲动。这种冲动变化是在时间上永不间歇地自发地流转,故称为“绵延”或“生命之流”;它像一条永流不息的意识长河,故又称为“意识流”。柏格森的“绵延”概念的真正本质在于它总在川流不息。绵延是绝对连续性,是没有间断的连续性。绵延没发生在空间中,而只在时间上进展。“真正的时间”是绵延不绝的、不可分割的,因而是不可测量的。绵延是自由的。它不像工匠制造器皿,而犹如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它随机、自然、无所拘束,无法捉摸。“这条河流只是流动”,“流向一个不能确定的方向”。生命冲动或生命之流是一种心理意识的活动。绵延、生命冲动等同于作为心理意识活动的主体的“自我”。但是,柏格森不只是把生命冲动当做是人的自我,而是进一步把它当做周围世界的基础和本质,也就是认为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是由生命冲动所派生的。人的本质也就是世界的本质。既然人的本质、即人的内在状态是生命冲动,那人所处的周围世界的内在状态也同样是生命冲动。这样一来,生命冲动就成了一种派生万物的普遍存在的神秘力量。他说:“上帝与生命是同一个东西。”上帝“就是不断的生命、活动、自由”。

现代哲学达成了有限理性的共识,许多哲学家都力图超越概念的有限性去寻求形而上学的新的可能性,于是在传统哲学中处于边缘的感性、情感、生命、意志、身体、物、实践、历史被拉上现当代哲学的王座。孙利天教授更是基于对时代精神状况的把握,把21世纪称为“体验的时代”。[1]传统形而上学的思辨与现代哲学的体验又是什么关系

我们一般认为,思辨是理性的、概念的、思想的、逻辑的,而体验则是生命的、情感的、想像的、直觉的。但就思辨超越知性思维与普通理智而言,它不是自我意识的抽象活动,而是关涉具体的精神的总体,因而思辨不但不妨碍感觉、情感、想像、意识、意志等精神的各种样式,而且以思想渗透其中,在包容各种样式的精神统一体中提升了它们。这意味着思辨是自我意识与生命相统一的精神的整体性活动,本来就有着体验的品格。德国古典哲学是思辨哲学的集大成者,我们借助康德和黑格尔来探讨一下思辨与体验的关系。

一、人与绝对性之间:“向上的路”与“向下的路”

黑格尔把哲学称作关于“绝对”的“真理性知识”。在《精神哲学》中,艺术、宗教、哲学是绝对精神的三个环节,哲学不是以情感与表象的方式,而是以概念的方式把握绝对。因为时代精神的转换,黑格尔特别比较了宗教与哲学:二者的内容实质都是一样的,但真理的内容实质表现在两种语言里,“一为感情的、表象的、理智的,基于有限范畴和片面抽象思维的流行语言,另一为具体概念的语言”,[2]因而宗教可以为各种不同教化的人所参与,而哲学作为对真理的科学认识只是少数人所能胜任的。以绝对为内容、以表象为形式的宗教,只是“保持其自身于一抽象的情感状态的淡薄而无内容的顶点”。[3]而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把信仰和表象概念化、逻辑化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把黑格尔哲学称作“思辨的基督教”。

黑格尔曾经说过,要想成为思辨哲学家,必先成为斯宾诺莎主义者。斯宾诺莎是在近代科学兴起后,第一个要把神、绝对保持在科学认识中的哲学家,“对神的理智的爱”就是他的《伦理学》的道德结果。由此看来,“思辨”有两个意思,一是神或绝对、永恒的内容与方向,二是概念化的科学认识。这里,科学不是普通的知性科学,概念不是抽象的知性范畴,认识也不是纯粹的静观活动了。概念能够认识无限性(真理),是因为它们是思辨的,内涵着绝对性的缘故。概言之,思辨就是朝着绝对性的思想,或者说关于绝对的思想。

《野草》散文诗共23篇,写于1924——1926年,主要发表在《语丝》杂志上。这是一部理解鲁迅心理、气质的绝好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散文诗集。

《野草》对封建社会的揭露、讽刺和批判比较深刻。如《失掉的好地狱》,用象征的写法,把黑暗的旧中国比喻为阴森恐怖的地狱。写了地狱中的“主宰”者的三次更选的经过,说明他们一个比一个更残忍,被统治的鬼魂越来越不幸。尤其是最后一个上台的统治者,在地狱之门上竖起了“人类的旌旗”,宣布鬼魂们再有“反地狱的绝叫时”,就要给予重罚,“迁入剑树林的中央”,显示了比以前统治者更毒辣阴险的特点。所以,那些已经下台的前三个“魔鬼”头认为,自己统治下的地狱比这个魔头统治下的地狱要好,从而感叹鬼魂们失掉了好地狱,讽刺了当时军阀混战的政权更迭。

比这一篇象征封建社会更加让人耳目一新的一篇散文是《颓败线的颤动》。作者采用了小说的写法,描绘了一个穷苦女人的悲剧一生。她在饥饿线上挣扎,为了养大自己的女儿,忍受了人间的“饥饿、苦痛、惊异、羞辱”。待她的女儿成人,有了丈夫子女后,却被旧社会强加给她母亲的故事所影响,忘恩负义,以怨报德,和她的丈夫小孩一起“怨恨、鄙夷地”责骂她的母亲,使这位垂死颓败的老女人,感受到比过去的“饥饿、苦痛、惊异、羞辱”更不能容忍的打击。她气愤得口角痉挛,在黑夜中“走到无边的荒野”,发出了惊人的颤动。她在控诉社会给予女人的灾难,她从亲人的冷遇中,揭示了封建制度下,贫苦妇女的不幸与肉体和心灵的创伤。这篇散文的主题与小说《祝福》相似,有巨大的批判力量和深沉的文化、社会内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086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