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能力情感三大目标怎么写?

知识能力情感三大目标怎么写?,第1张

知识能力情感三大目标指导:

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自我认知以及自我认识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掌握自我认知的一般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后理清自身干扰项,重构科学健康的自我认知。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成果,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知识目标体现在知识性层面上,比如认识、认知、感知、(初步)了解、获得某某某经验。技能目标强调的是技能上的获得,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能够尝试什么。比如,能够、尝试进行/运用xx,掌握什么。情感目标,强调情感体验,跟感情有关。比如喜欢、愿意、体验xx情感、感受、欣赏等。

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来,无论是学生的厌学、教学中一味地追求高智商,亦或是德育工作的不灵验都表露出眼下的教育正走上了一条“唯理性主义教育”的歧路。而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世界的信息化都向我们显示了教育的世界趋势: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的相对概念是“唯理智教育”,也就是“唯理智教育倾向”。这种教育倾向的具体表现就是: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之中,知识获得或智力训练的目标占据教育目标系列的中心位置;在教育过程中漠视、扭曲和阻碍学生的情感发展,师生之间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为了达到纯粹的理智训练的目的,或者为了维护教育者本人的权威,随意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根本不把学生当成是一个有感情的人;缺乏评价学生情感发展的一整套措施或标准。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健康情感的培养,主要是指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培养。健康的情感一旦建立,并与合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那就升华为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因此,加强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一、健康情感培养的必要性

高中生的情感体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逐渐趋向成熟,但又有明显的文饰、内隐、曲折的性质。情感特点由初中生的半外露、半隐蔽状态转向“闭锁性”状态,不轻易吐露真情,自我意识、自我表达能力明显增强,美感更加丰富,理智感发展较快,同时,心理发展受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很大。在目前形势下,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悲观厌世人生观、权力意志人生观无时不在影响着他们。调查表明,高中生既有迫切要求发展个性的现代意识,又有国家意识淡化、集体主义精神减弱的现象;既有讲求实效的务实精神,又有缺少人生远大目标和理想的问题;在前途和职业的选择上,相当部分学生希望“能上名牌大学”“将来能出国留学”“工作轻松、效益好”。针对高中生的情感现状和心理特征,我们有责任通过积极有效的途径,向学生灌输科学的人生观,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良好的品德,提高对不良影响的抵抗能力。

二、健康情感培养的策略和途径

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健康情感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完善教师形象,重视表率作用

班主任要成为具有健康情感的楷模。中学阶段的学生喜欢学习,善于模仿,而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频繁,其言行对他们影响最大。因此,班主任必须确立美好的自我形象,起好表率作用,以崇高的敬业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热爱学生的真挚情感以及完善的人格去感染学生;用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去征服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以自身的情感修养、良好的行为和美的情趣去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创造一个情感交流的空间,使学生能敞开心扉,吐露真情。在师生关系融洽的前提下开展健康情感培养的教育,才会达到预期目标。

2加强传美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

道德情感是组成品德结构的心理成分之一,是情感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其核心就是社会责任感。中学阶段是道德感、自我意识逐步成熟的时期,但发展不够平衡,从社会环境来看,也是矛盾重重。在校接受集体主义、传统美德的教育,在社会上受不正之风影响,在家庭中不少家长对子女教育与自身言行也有较大反差。

笔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人生观等方面的要求,加以科学地组织,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理想,引导他们确立适当的抱负,逐步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教育实践中,结合“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进行人生价值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人生目的有崇高、进取与平庸、卑鄙之分,从而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结合“希望工程”捐书、捐款活动,开展“献爱心”的教育,让学生体验由关爱他人、帮助他人而产生的愉悦情感;利用军训、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尝试为社会尽责的愉悦,从实践中理解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3利用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感

高中生有一种积极向上、自我完善的心理状态。但由于人格发展尚未成熟和完善,在情感上往往表现为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性。班主任应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心灵的火花,点燃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之火,使他们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刚进高中时,学生在学习上、思想上、情感上还没有完全适应。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了“红灯”。在这种时候。我们及时召开学生大会、班会、家长会,请有关专家进行初高中衔接教育,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弘扬正确的生活态度、积极合理的为人处世方式、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班内将全班每一位同学最光彩的一点“定格”在教室“闪耀之星”的栏目里,向同学展示。向家长汇报,使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处于一种积极的情感交流氛围中。在这样的气氛中,师生一起总结,树立榜样,分析不足,提出目标,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4创设美的情境,陶冶美的情操

美感是一种审美情感。运用艺术的美,再现我们所要实施的教育内容,通过音乐、舞蹈等多种手段,寓教于美,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艺术欣赏中接受教育。笔者首先结合班级文化建设,精心布置教室环境:讲台上方是庄严的国旗,两旁是简洁易记的班训,墙上是给人启迪的名言警句、书法作品,后墙是荣誉园,桌上是统一制作又体现个人特点的座右铭及奋斗目标,使整个教室环境优美、整洁、宁静、高雅。人们一进入教室就有一种催人奋进、令人愉悦的感受。其次,利用班会课进行书画讲座、音乐欣赏、摄影展览,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利用节假日、春游、秋游,组织学生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爱祖国、爱自然的情感。再次,结合“丁中形象大使”的评选,推进礼仪规范教育,使语言美、体态美、服饰美形象化,增强感染力,让学生在美的感受、美的熏陶中产生追求美、创造美的情感。通过多种渠道,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心灵。

5丰富情感经验,提高耐挫力

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呵护中成长,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感情脆弱。但是生活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体验快乐感、成功感、自豪感、挫折感、悲伤感、羞耻感、痛苦感,丰富学生的各种情感经验。如:在运动会、艺术节等学校大型活动后及时开总结会,为取得成绩的同学庆功,让他们感受进步的快乐、成功的自豪,特别是为集体拼搏的荣耀感。当然,也有同学体验到失败的痛苦、挫折的悲伤,此时,班主任特别要注意正确引导。

6调适不良情感,纠正错误观点

在健康情感培养过程中,还要帮助学生分清“自尊心”与“虚荣心”、“自豪”与“自傲”、“羡慕”与“妒忌”、“友情”与“义气”等不同心理品质的是非界限,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涵养谦逊的品德,学会多角度、全方位看问题,学会用理智驾驭和调节自己的情感。对学生中出现的片面的、过激的、消极的不良情感,如:“追星现象”“早恋现象”“网瘾现象”“校园大款(佬)现象”,要善于疏导,通过正面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审美情趣,使学生以自己适度的节制和升华来消除不良情感,而不是靠简单的禁、堵。

总而言之,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只有通过教育者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符合时代要求、具备健全人格的一代。

参考文献:

[1]马建青高中生心理健康与辅导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8

[2]万玮班主任兵法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06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

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

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扩展资料:

毕业论文的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设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重: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参考资料:

-开题报告

教研课题实施方案的基本结构和写法 课题实施方案的基本结构:(一) 问题的提出(二) 研究目标与内容(三) 研究策略与方法(四) 研究步骤(五) 预期成果(六) 课题保障一、 问题的提出:这部分主要是提出问题并进行论证,目的在于揭示课题的价值和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重点等问题内容主要包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情况;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上的依据,可以用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来表述 为了使大家对这部分的认识更明确,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学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这一课题的问题提出部分该课题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课题 首先,说明了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认为“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本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是一个突破口,它的普及必然会提高基础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它的实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为使学更好的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次,阐述了国内关于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指出我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刚刚起步的现状,对大多数学校来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散在地、单一地运用开展咨询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方式,没有一套完整、科学、适用的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第三,以“四个需要”为线索,明确了立体的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方案中对主体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表述多是比较准确和规范的,反映了该课题组在提出课题时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该校以“确立主体、塑造主体、实现主体、发展主体”为宗旨的教育实践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基础,既表明了该课题确立的实践依据,又说明了该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实施的课可能性 因此,这“四个需要”非常充分地说明,这个课题提出的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是成立的,而且,该校是有可能完成此课题的研究的 需要强调的是,这部分主要是关于课题立题背景方面的阐述,大家一定要写出本人或者本校课题提出的实际情况,而不要照搬照抄资料或引用一些空洞的理论有的实施方案上来就是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等空洞的时代背景分析,与自己的研究课题本身基本上没有关系,只是为了“背景”而写背景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研究目标是整个课题研究的灵魂,必须描述精确中学的教育科学研究基本上都是一种干预性研究,即采取一定措施,实行教育干预,最终导致教育对象的意识和行为发生变化因此,在制订研究方案的过程中,所要明确的最主要的内容为研究中所采取的措施和预期目标(效果),也就是明确研究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这在研究目标中即可以表述出来例如,“中学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的总体目标为:“通过对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及方式的探索,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智力、人格得到健康发展,优化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里,“采用多种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具体措施,“使学生的智力、人格得到健康发展,优化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总目标确定后还需要进一步具体化,也就说分成几部分内容在研究内容这部分需要把握住三个方面的重点: a具体内容 b预期目标 c承担人在“中学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研究方案的“具体内容”中将措施进一步具体为“完善心理课”、“建设心理档案”、“开展咨询”等几方面,同时,根据各个措施确定了将要达到的具体的预期目标,如学生的认知、情感与行为表现及水平而且明确了哪方面工作由谁来做 三、研究策略与方法也就是研究的方式与方法中小学教育科研与大学和专门的研究机构不同,因此研究的方式与方法自然也要有所区别学校或者教师应该根据课题与研究者自身的实际,选择最适合的研究策略和方法,保证研究的顺利实施 如:《教学软件的开发应用与教师专业化能力培养的研究》,该课题中的能力问题的探讨,在这个课题的推广问题也是所研究的新问题学校或者教师可以采取结合学校的重点工作、在教学中、在班主任工作中进行研究等方式 不同类型的课题采取的方法也不同,具体的有教育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等等根据研究需要,一个课题有可能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例如,在“中学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运用行动研究,以本校教师为研究主体(即校本教研),同时聘请达州市教科所和达州市电教馆的专家讲座在研究过程中,以自然实验法为主(例如,在学校的自然条件下,通过操纵自变量即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教师科学施教、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等),观察与测量因变量(即了解教育学生在意识和行为上的变化,从而了解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综合运用调查法(例如,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过程中,对学生自然情况的调查;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观察法和经验总结法 四、研究步骤这部分主要是说明研究过程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可分为若干阶段,每阶段列出时间和主要工作课题研究的进程一般包括以下五个基本阶段:选择和初步论证课题;制订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搜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解释结果,总结提升,课题结题 如果把整个研究分为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具体研究阶段)、后期(总结提升阶段)三个阶段的话,则前面划分的五个阶段中,一、二为前期研究;三、四为中期研究;五为后期研究在研究进程中,每个阶段都必须围绕着课题目标,明确该阶段的任务、目标,提出具体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时间是根据研究任务的性质、难度、规模和研究条件等因素而定的在制订实施程序和时间进度表时,不能把研究时间定得太紧,应注意留有备用时间因为,如果急于求成,没有经过充分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往往会影响研究效果而且,研究过程中,常有意外事件影响计划的进程 五、预期成果在研究方案中要明确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它是对研究所能达到的水平、未来的价值和贡献等的估计说明课题研究成果既包括各研究阶段产生阶段成果,又包括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可以包括以下几种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专著类:包括各种专著和编著;论文类:报告类:包括调查报告、实验研究报告、文献研究报告和情报研究报告等;课案类:包括教学设计方案、活动方案、教育案例、教学过程实录等;课件类:包括教学应用投影片、教学录像和计算机软件等 在研究方案中,最好标出预期成果的完成时间,这样既可以避免盲目性,规范研究进展,又可以督促研究者将研究的收获固化为研究成果比如在“中学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研究方案中的预期成果一项,既写清了成果形式,又标明了完成时间 六、课题保障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主要指人、财、物等各方面的保证措施一般包括课题组(由课题组长和成员组成)的构成和分工协作、课题研究的管理措施、经费预算、必要的物质保证等条件 以上介绍的是课题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和一般要求,但是由于课题研究的类型不同,要求也不同,应从实际出发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另外,课题研究方案是在研究过程刚开始时设计制订的,带有预想的性质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没有想到的新情况或新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研究方案作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情感教学的情感原则分析

 随着情感教学越来越被重视,老师有必要通过学习情感原则,运用积极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达到完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情感教学的情感原则分析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摘要: 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教学中“重知轻情”的状况,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的作用。笔者分析了积极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后,从不同角度提出三点情感原则:快乐原则、动机原则和适应原则,并分析怎样通过这三点原则以达到提高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课堂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情感 情感教学 积极情感 情感原则

 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善我国教学中“重知轻情”的状况,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的作用。笔者分析了积极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三点情感原则:快乐原则、动机原则和适应原则,并分析怎样通过这三点原则以达到提高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课堂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一、情感教学的含义

 “情感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就是通过情感来优化教学。”具体的说,就是在充分考虑教学中认知因素的同时,又充分重视情感的作用,努力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以达到提高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课堂,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其中包涵了两层意义:第一,在情感教学中要重视积极情感的作用。情感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情感,如自信,自尊,高兴等都有利于教学;而一些消极的情感如自卑,焦虑,沮丧等不仅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还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焦虑,会破坏大脑前额叶的神经环境,严重阻碍记忆功能的运转,大大的减弱了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运用有利于教学的积极情感,尽量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来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始终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情感教学的目标。情感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教学本身,甚至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学术领域,而是促进学生的生理与精神上的全面发展。心理学家和作家Daniel Goleman博士曾有力地提出了对于所有教育制度需要扩大其任务范围。他指出尤其是在18世纪的西方教育中,人们一直致力于误用甚至是否认一切情感领域的问题或者可以称为“情感文盲”。他将“一种新的学校可实行的培养学生的方法——将能力与情感同时带进课堂”做为解决办法,并说明了许多在教学中运用情感的成功例子。我国多为应试教育,大多数学生只会做题,不会做人,因此将情感带入课堂更显得尤为重要。

 二、情感原则

 情感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每一种教学理念在运用于实践时,首先一定需要建立相应的原则。简单的说就是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借鉴和运用的一些情感规则。在我国的教学理念中,老师大多重视学生认知的发展,即使有一些教学上的情感原则也没有对情感教学的提高有所帮助。鉴此从教学心理学的不同角度,我们提出了三条情感原则:快乐原则,动机原则和适应原则。

 1快乐原则

 作为情感教学的基础,快乐原则取决于教学中产生的所有情感,重点关注其中积极情感的作用。例如,学生在上学之前刚刚挨了一顿骂,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发现并正确开导学生,使其迅速调整状态,那该学生在此次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能力一定会受到影响。“快乐”在此有两种涵义:开心与兴趣。开心是兴趣的基础。情感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将情绪(mood)分成了三种:基本情绪(emotion),感觉(feeling)和感知 (sentiment)。第一种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理需求;第二种包含了人们的社会情感需求如亲情,友情,爱情;第三种成为了人们情感中高级的社会需求如对知识,美的渴望。这三种感觉是递进的。只有当学生满足了前两种“开心”,才会相应的产生最后一种的“兴趣”。心理学家通过分析人的大脑得出当人的大脑接收到来自外界的刺激时,它会进行评价和做出相应的反应。评价的结果有两种,积极的与消极的,同样做出的反应也分为积极与消极。例如,如果一个老师在第一节课时留给学生深刻的良好的印象,学生的大脑就会对此老师做出积极的评价,此时他的积极的情感就会使其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感兴趣,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2动机原则

 有了学习的兴趣之后,更深入的情感的动机就成了学生学习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正如希尔加德所说的“精力充沛的行动会引导它的方向”。动机原则更多的被运用于学生第二语的教学中。Gardner和Lambert根据学习目的不同把动机区分为两大类:1)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2)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指学习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找工作,阅读和翻译技术资料等而学习语言的动机。Gardner认为:持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很可能比持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更成功,在特定的环境中,持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也有可能比持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更成功。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可以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是指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等内在因素;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是指学生受外部因素的推动而学习外语,如为了表扬,想要出国等。因此在情感教学中,老师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具型动机与内存动机。

 3适应原则

 适应原则考虑的是教学过程中的环境。我们可以将教学环境看作是一个电脑。外部环境如教室,书本等是其硬件设备,教学中的情感环境则是其软件设备。优质的硬件设备固然重要,但软件设备从本质上决定一台电脑的价值。适应原则正是要求老师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的教学过程中,努力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环境。教学是学生与老师围绕书本展开的一种行为活动。其目的是认知,但如果没有良好的情感环境,恐怕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一项对309个在校学生的调查中显示,有70%的人同意对老师的态度直接与对其所教的内容的兴趣程度有关。

 三个情感原则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三个原则从不同的角度指导着教学。快乐原则基于教学中产生的所有情感因素,重点关注积极情感所起的作用;动机原则基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的学习目的,重点关注积极情感作用下的动机怎样帮助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适应原则则基于教学中积极的情感教学环境,重点关注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的积极作用。

 虽然三个原则的着重点不同,但在一定意义上是相互重合的。例如,情感原则强调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学习状态,这同样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动机原则强调积极的有利于教学和学习的情感动机,这也同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适应原则强调情感的教学环境,这同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与认知动机。总之,老师在运用情感原则的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到其不同之处,更要将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加以运用。

 一个好的教学过程包含认知与情感两个方面。随着情感教学越来越被重视,老师有必要通过学习情感原则,运用积极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达到完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这是一个较长的实践改变过程,只有在重视认知的基础上,靠对情感教学不断的研究改进、积累经验才能最终使情感教学真正的走进课堂。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运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Arnold, Jane Cambridge Books for Language Teachers: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3]Hilgard, E, R L Atkinson and R C Atkinso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M] 7th ed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9

 [4] Gardner, R, P Smythe, R Clement, and L Gliksman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a social-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1976,(32):199

;

书写预期目标的要求包括以患者为中心、目标应该切实可行、具体,有据可依。预期目标包括自己在短期或者长期内希望达到的目标,比如收获多少钱、提升多少百分比等。预期目标就是预定下的在什么时间达到什么要求的目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目标上再加一个限期。指事先预想期望达到的结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247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