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紫薇花的诗句

有关紫薇花的诗句,第1张

-1-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唐代: 杜牧《紫薇花》

-2-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唐代: 白居易《紫薇花》

-3-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

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

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

——唐代:李商隐《临发崇让宅紫薇》

-4-

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

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唐代: 白居易《紫薇花》

-5-

蜀葵鄙下兼全落,菡萏清高且未开。

赫日迸光飞蝶去,紫薇擎艳出林来。

闻香不称从僧舍,见影尤思在酒杯。

谁笑晚芳为贱劣,便饶春丽已尘埃。

——唐代:孙鲂《甘露寺紫薇花》

-6-

懿此含晓芳,翛然忘簿领。

紫茸垂组缕,金缕攒锋颖。

露溽暗传香,风轻徐就影。

苒弱多意思,从容占光景。

——唐代:刘禹锡《和郴州杨侍郎玩郡斋紫薇花》

-7-

绿叶下成幄,紫花纷若铺。

摛霞晚舒艳,凝露朝垂珠。

炎沴昼方铄,幽姿闲且都。

夭桃固难匹,芍药宁为徒。

懿此时节久,讵同光景驱。

——唐代:杨于陵《郡斋紫薇》

-8-

晴霞艳艳覆檐牙,绛雪霏霏点砌沙。

莫管身非香案吏,也移床对紫薇花。

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

谁道花无红十日,紫薇长放半年花。

——宋代: 杨万里《疑露堂前紫薇花两株,每自五月盛开,九月乃衰二首》

-9-

清晓开轩俯凤池,小山经雨石增辉。

琉璃叶底珊瑚干,立出池边是紫薇。

——宋代:任希夷《后省紫薇花》

-10-

深红浅紫碎罗装,竹树阴中独自芳。

已伴白莲羞远供,款陪黄菊荐陶觞。

——宋代:陈造《栖隐寺紫薇花》

-11-

学宫古苔满阴壁,一株紫薇当户新。

矜持幽意故远俗,点缀秋光时近人。

——明代:顾璘《学舍见紫薇花》

-12-

小窗当北牖,日夕生凉风。

最爱竹丛里,忽亚一枝红。

——明代:高攀龙《紫薇》

-13-

紫薇开最久,烂漫十旬期。

夏日逾秋序,新花续故枝。

楚云轻掩冉,蜀锦碎参差。

卧对山窗下,犹堪比凤池。

——明代:薛蕙《紫薇》

-14-

细剪胭脂,轻含茜露。芳菲百日浓辉聚。红妆懒去斗春妍,薰风独据珊瑚树。

翠叶笼霞,琼葩缀雾。湘帘影卷猩姿雨。仙郎禁院旧传名,亭亭好伴西窗暮。

——明代:叶小鸾《踏莎行·紫薇花》

-15-

白露秋深雁影单,紫薇花剩两枝残。

多情未许风吹尽,留待来朝仔细看。

——清代:张鹏翮《惜紫薇花》

紫薇花的诗句

紫薇花的诗句,古诗句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古代很多诗人都喜欢紫薇花,这是一种具有美好寓意的花,有不少诗人都为紫薇花做了诗,那些紫薇花的'诗句有哪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内容。

紫薇花的诗句1

1、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入直》周必大

2、唱彻五更天未晓,一墀月浸紫薇花。——《直玉堂作》洪咨夔

3、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直中书省》白居易

4、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紫薇花》白居易

5、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清平乐·金风细细》晏殊

6、凤凰台近月重圆,紫薇花暖香依旧。——《归朝欢·昨夜城头望牛斗》陈德武

7、紫薇花下丝纶手,采石江边衮绣身。——《鹧鸪天·贤圣相逢信有因》石孝友

8、幽襟聊自适,闲弄紫薇花。——《中秋月直禁苑》郑畋

9、小臣愿对紫薇花,试草尺书招赞普。——《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苏轼

10、紫薇花自非凡品,何事栖极枳棘丛。——《衢信道间见紫薇花》程公许

11、紫薇花下玉丁东,夜午牵牛亦未中。——《丁祭》方岳

12、妖娆紫薇花,岁晚犹伴直。——《遗直堂六首》韩元吉

13、唱彻五更天未晓,一池月浸紫薇花。——《宣琐》洪迈

14、庭前紫薇初作花,容华婉婉明朝霞。——《紫薇花》李流谦

15、紫薇花底根株在,寂寞山城亦自芳。——《次韵待制兄题孔园芍药二首》李弥逊

紫薇花的诗句2

一、《入直》

年代:宋 作者: 周必大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

二、《直玉堂作》

年代:宋 作者: 洪咨夔

禁门深锁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唱彻五更天未晓,一墀月浸紫薇花。

三、《清平乐·金风细细》

年代:宋 作者: 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四、《满庭芳·烟锁长堤》

年代:宋 作者: 蔡伸

烟锁长堤,云横孤屿,断桥流水溶溶。凭阑凝望,远目送征鸿。桃叶溪边旧事,如春梦、回首无踪。难忘处,紫薇花下,清夜一尊同。东城,携手地,寻芳选胜,赏遍珍丛。念紫箫声阕,燕子楼空。好是卢郎未老,佳期在、端有相逢。重重恨,聊凭红叶,和泪寄西风。

五、《好事近·分手又三秋》

年代:宋 作者: 仲并

分手又三秋,犹记花时歌别。每念征帆归晚,误五湖风月。清江休望使君来,指日趋天阙。婿玉翁冰相映,看紫薇花发。

六、《水调歌头·香亲紫荷陌》

年代:宋 作者 邵怀英

香亲紫荷陌,和气满长沙。黄堂庶寝春晓,风软碧幢遮。天遣武夷仙客,来掌元戎金印,千骑拥高牙。收了绿林啸,喜动紫薇花。青藜杖,鸿宾略,属公家。长城应与借一,天语屡褒嘉。且伴彩衣行乐,指日丝纶飞诏,归去凤池夸。千岁祝眉寿,福海浩无涯。

1诗经《紫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我读诗经没读到多紫薇>,只有采薇> 赏析:采薇采薇1, 薇亦作止2。

曰归曰归3, 岁亦莫止4。 靡室靡家5, 玁狁之故6。

不遑启居7, 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 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8, 载饥载渴9。

我戍未定10, 靡使归聘11。 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12。

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13。 王事靡盬14, 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15, 我行不来16! 彼尔维何17? 维常之华18。 彼路斯何19? 君子之车20。

戎车既驾21, 四牡业业22。 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 四牡骙骙23。 君子所依24, 小人所腓25。

四牡翼翼26, 象弭鱼服27。 岂不日戒28? 玁狁孔棘29!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30。

今我来思31, 雨雪霏霏32。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1薇:豆科植物,今俗名称大巢菜,可食用。2作:生。

止:语助词。3曰:说,或谓乃语助词,无义。

4莫:"暮"的本字。岁暮,一年将尽之时。

5靡:无6玁狁(xiǎnyǔn):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狄,战国、秦、汉称匈奴。7不遑:没空。

遑,闲暇。启:跪坐。

居:安居。8烈烈:火势很大的样子,此处形容忧心如焚。

9载:语助词。10戍:驻守。

定:安定。11使:传达消息的人。

聘:探问。12刚:指薇菜由嫩而老,变得粗硬。

13阳:阳月,指夏历四月以后。14盬(ɡǔ):休止。

15疚:痛苦。孔疚,非常痛苦。

16来:回家。不来,不归。

17尔:"薾"的假借字,花盛开貌。维何:是什么。

18常:常棣,棠棣。19路:同"辂",高大的马车。

20君子:指将帅。21戎车:兵车。

22四牡:驾兵车的四匹雄马。业业:马高大貌。

23骙(kuí)骙:马强壮貌。24依:乘。

25小人:指士卒。腓(fěi):"庇"的假借,隐蔽。

26翼翼:行止整齐熟练貌。27象弭:象牙镶饰的弓。

鱼服:鱼皮制成的箭袋。服,"箙"的假借。

28日戒:每日警备。29棘:同"急"。

30依依:柳枝随风飘拂貌。31思:语助词。

32雨(yù):作动词,下雪。霏霏:雪花纷飞貌。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

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

《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

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

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

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

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

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忧心烈烈”。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

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

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

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

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

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

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

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

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毛序》根据这两章对军旅生活的描写,认为《采薇》是“遣戍役”、劝将士之诗。

这与诗意不符。从全诗表现的矛盾情感看,这位戍卒既恋家也识大局。

2求新还珠格格里尔康对紫薇的爱情表白

尔康:你是在等待黄昏,还是在等待某人,别跟起我讲你是在等待金锁。

紫薇:你不喜欢这个答案吗?那么我应该怎么回答你呢? 尔康:如果有人在期待我,等待我,那我会觉得很幸福。 紫薇:你只需要这么简单的幸福吗?这样就可以满足你吗? 尔康:只要能跟你相处在一起,不管什么样的日子,每个时辰都是我的幸福。

紫薇:可是你说过,我会让你{痛苦}呀。 尔康:这种痛苦 夹杂着狂欢,我好像越来越着迷,已经无法自拔,深深的陷在里面了,今天皇上和军机大臣开了一下午的会,我在门外不停的想你,忽然想起了白居易的两句诗,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伴紫微郎,你真的害惨了我,我居然和白居易诗中的{紫微郎}一样,值班没事做,静想紫薇花。

紫薇:原来你当班的时候,都在胡思乱想。 尔康:虽然我不是 唐代中书省的大官紫微郎,但在你面前,我甘心做一位守望夏紫薇一辈子的紫微郎。

紫薇:我有这样紫微郎守着,我也感到很幸福,是,我一直在这儿等你,看着快到黄昏,想着你也该值完班回来了,就身不由己站在这里发呆。 尔康:现在我真是名副其实的{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伴紫微郎}。

原来白居易早就为我俩写下了诗句。

3诗经《紫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我读诗经没读到多紫薇>,只有采薇>赏析:采薇采薇1, 薇亦作止2。

曰归曰归3, 岁亦莫止4。 靡室靡家5, 玁狁之故6。

不遑启居7, 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 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8, 载饥载渴9。

我戍未定10, 靡使归聘11。 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12。

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13。 王事靡盬14, 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15, 我行不来16! 彼尔维何17? 维常之华18。 彼路斯何19? 君子之车20。

戎车既驾21, 四牡业业22。 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 四牡骙骙23。 君子所依24, 小人所腓25。

四牡翼翼26, 象弭鱼服27。 岂不日戒28? 玁狁孔棘29!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30。

今我来思31, 雨雪霏霏32。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1薇:豆科植物,今俗名称大巢菜,可食用。2作:生。

止:语助词。3曰:说,或谓乃语助词,无义。

4莫:"暮"的本字。岁暮,一年将尽之时。

5靡:无6玁狁(xiǎnyǔn):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狄,战国、秦、汉称匈奴。7不遑:没空。

遑,闲暇。启:跪坐。

居:安居。8烈烈:火势很大的样子,此处形容忧心如焚。

9载:语助词。10戍:驻守。

定:安定。11使:传达消息的人。

聘:探问。12刚:指薇菜由嫩而老,变得粗硬。

13阳:阳月,指夏历四月以后。14盬(ɡǔ):休止。

15疚:痛苦。孔疚,非常痛苦。

16来:回家。不来,不归。

17尔:"薾"的假借字,花盛开貌。维何:是什么。

18常:常棣,棠棣。19路:同"辂",高大的马车。

20君子:指将帅。21戎车:兵车。

22四牡:驾兵车的四匹雄马。业业:马高大貌。

23骙(kuí)骙:马强壮貌。24依:乘。

25小人:指士卒。腓(fěi):"庇"的假借,隐蔽。

26翼翼:行止整齐熟练貌。27象弭:象牙镶饰的弓。

鱼服:鱼皮制成的箭袋。服,"箙"的假借。

28日戒:每日警备。29棘:同"急"。

30依依:柳枝随风飘拂貌。31思:语助词。

32雨(yù):作动词,下雪。霏霏:雪花纷飞貌。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

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

《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

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

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

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

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

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忧心烈烈”。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

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

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

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

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

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

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

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

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毛序》根据这两章对军旅生活的描写,认为《采薇》是“遣戍役”、劝将士之诗。

这与诗意不符。从全诗表现的矛盾情感看,这位戍卒既恋家也识大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285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